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1-课后限时集训(十五)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时间:40分钟分值:8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24·山东临沂模拟)民国建立,强调服制的“整齐划一”,规定“自大总统以至平民其式样一律”,常礼服除了传统的长袍马褂外,另一种为西式。这一举措()A.体现了职位身份的差异B.增加了传统服饰的西化色调C.提高了西方服饰的地位D.实现了社会各个阶层的同等C[据材料“自大总统以至平民其式样一律”,可知体现了职位身份的差异不符合题意,故A项错误;据材料“常礼服除了传统的长袍马褂外,另一种为西式”可知,传统服饰和西式服饰并存,提高了西方服饰的地位,而不是传统服饰的西化,故B项错误,C项正确;仅从服装变更上无法说明实现了社会各个阶层的同等,故D项错误。]2.(2024·辽宁沈阳九中高三阶段测试)辛亥革命之后,一些学问女性认为“欲弭社会革命之惨剧,必先求社会之同等;欲求社会之同等,必先求男女之平权;欲求男女之平权,非先与女子以参政权不行”。她们以妇女参政团体为依托,掀起了勇争参政的女权运动。这些现象反映了这一时期()A.女性自办法识起先觉醒B.民主与科学成为中国主流思想C.民权观念逐步深化人心D.女性参政得到了社会普遍认同C[题干材料信息“以妇女参政团体为依托,掀起了勇争参政的女权运动”体现了民权观念已经影响到女性群体,反映出民权观念逐步深化人心,所以C项正确;题干材料所述现象是在女性自办法识觉醒之后才出现的,所以A项错误;新文化运动起先宣扬民主与科学的思想,所以B项错误;D项“社会普遍认同”不符合史实,解除。]3.1912年,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当天即发布《改用阳历令》,废帝王纪年而为国家纪年,又推举阳历为国历,然阴历仍占据民国初年社会主流。1928年后南京国民政府强力推行国历运动,但与阴历有关的民俗文化仍旧支配着民众的日常生活。政府只好在国历与阴历之间进行调适。这种现象说明白()A.政府主导社会习俗 B.传统习俗根深蒂固C.中国社会仍旧止步不前 D.西方文明不适应中国B[题干材料信息反映的是民国时期,“阳历”和“阴历”同时运用,“与阴历有关的民俗文化仍旧支配着民众的日常生活”,所以B项正确;A项不能由题干材料信息得出,解除;C、D两项不符合题意,解除。]4.《清代北京竹枝词》中说:“坤(女)鞋制造甚精工,争奈人多足似弓。庚子(1900年)已过尚照旧,几时强迫变颓风?”这反映了()A.传统观念影响习俗变革B.社会启蒙与进步知难行易C.妇女缠足之风气日趋衰颓D.近代女鞋制造工艺删繁就简A[材料显示出清末北京的汉族妇女缠足之风很盛行,因此穿弓形鞋的极为普遍,说明传统观念影响社会习俗,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反映对缠足习俗的变革,与社会启蒙和进步无关,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出妇女缠足之风仍旧盛行,故C项错误;材料“甚精工”反映出近代女鞋制造工艺精湛,不是删繁就简,故D项错误。]5.(2024·河北邯郸高三摸底)民国时期,巴黎的时新服饰三四个月后就会流行于上海。一首流行俚语说道:“人人都学上海样,学来学去不像样,等到学了三分像,上海又变新花样。”材料反映出当时上海()A.已成为全国服饰制作中心 B.物质生活实现了西化C.已成为中外文化沟通中心 D.与世界的关系紧密D[依据材料无法推断上海成为全国服饰制作中心,故A项错误;材料中“时新服饰”“新花样”不等于物质生活实现了西化,故B项错误;材料中“时新服饰”不等于文化沟通中心,故C项错误;与世界的关系紧密与材料中“巴黎的时新服饰三四个月后就会流行于上海”相符,故D项正确。]6.(2024·贵州贵阳高三摸底)辛亥革命前,“断发易服”的呼声日益高涨。有人将戊戌维新的失败归咎为“变法之初不先变发”,一些海归留学生认为“今之辫、服,牵掣行动,阻碍操作”。这些观点()A.表明“断发易服”具有观念变革意义B.说明维新运动没有涉及社会生活领域C.揭示了维新变法运动失败的主要缘由D.反映出维新运动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A[从材料“今之辫、服,牵掣行动,阻碍操作”,可知断发易服能够促进社会思想变革,故A项正确;维新变法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等提倡“断发易服”,故维新运动没有涉及社会生活领域与史实不符,故B项错误;戊戌变法失败的主要缘由是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的懦弱性,故C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维新变法没有实行断发易服,影响了变法的结果,不能体现维新运动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故D项错误。]7.(2024·江苏高邮中学高三阶段检测)民国初年,镇江、扬州等地实行新式婚礼,有证婚人演说,新人行三鞠躬礼,围观者有上千人。时人有诗云:“无媒婚嫁始文明,奠雁牵羊礼早更。最爱万人齐着眼,看侬亲自挽郎行。”这一社会景象说明()A.自由恋爱结婚之风盛行 B.国人普遍接受西方礼仪C.传统婚俗已经彻底废除 D.辛亥革命推动移风易俗D[本题考查近代中国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由题干材料信息“民国初年”“新式婚礼”“鞠躬”等可知,当时婚姻习俗发生了变更,故D项正确;题干材料信息仅仅反映的是“镇江、扬州等地”的新式婚礼,所以A、B、C三项错误。]8.(2024·云南玉溪模拟)铁路未通之前,平遥是面对晋南的贸易中心。正太铁路通车以后,榆次渐渐成为贸易中心。山西铁路沿线乡镇以铁路为轴心,把周边乡村纳入怀中,成为其商业腹地,带动了乡村生产的商品化,加速了近代山西乡村向集镇的转变。材料主要反映出铁路的修建()A.变更了人们的出行方式B.促进了现代贸易体系的形成C.彻底瓦解了自然经济D.变更了传统的城乡布局D[本题考查近代中国交通的发展。由题干材料信息“山西铁路沿线乡镇以铁路为轴心,把周边乡村纳入怀中,成为其商业腹地,带动了乡村生产的商品化,加速了近代山西乡村向集镇的转变”可知,铁路加快了城乡经济文化沟通,变更了传统的城乡布局,D项正确;A项不能由题干材料信息得出,解除;B项与题干材料信息无干脆关联,解除;C项不符合史实,解除。]9.(2024·辽宁沈阳三模)1887年,中国电报局与英国大东公司、丹麦大北公司签订“齐价合同”,“更得分收每年五六十万,岁入共二百数十万”。这表明中国近代电报业()A.取得与外商的同等地位 B.在国际竞争中获得优势C.在商战实践中取得成效 D.渐渐垄断中国通信市场C[A项中的“同等地位”不符合史实;B、D两项不能由题干材料信息得出;题干材料信息反映的是中国电报局与外国公司签订“齐价合同”,每年获得较高收入,这说明在商业竞争中中国电报业取得了肯定的成效,所以C项正确。]10.(2024·甘肃兰州高三适应性考试)1879年盛宣怀指出:电报为国防要务,利于用兵调度和联络,非急起图功不行。由此可见盛宣怀兴办电报事业的目的在于()A.提升军事调动的效率 B.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C.传播民主同等的思想 D.壮大洋务企业的实力A[本题考查近代中国电报业的发展。依据材料信息“电报为国防要务”“利于用兵调度和联络”等可知,材料主旨揭示的是兴办电报业为军事服务,A项符合材料主旨和题意,正确;题干信息没有提及资本主义和民主同等,解除B、C两项;D项不符合题干材料主旨,解除。]11.(2024·湖北武汉调研)20世纪初,上海《良友》画报中女性读书成为重要题材,其中《女子读天演论》是典型的代表作,画报中女子气质娴静,手握书卷,这幅作品呈现了书的名字——《天演论》,却不是《女诫》或《列女传》等女学教材。这种状况最能说明()A.新式学堂教化发展快速B.上海成为女性解放的中心C.维新思潮成为时代主流D.民族危机冲击着传统观念D[题干中“女性读书成为重要题材”“《天演论》,却不是《女诫》或《列女传》等女学教材”等信息,体现了女性社会地位的上升及学习内容的变更,但没有体现出这些变更是新式学堂教化影响的结果,故A项错误;上海女性社会地位上升,但没有反映出上海在全国女性解放中的地位,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维新思想对女性地位的影响,故C项错误;《天演论》介绍西方“适者生存”的进化论思想,反映出20世纪初民族危机冲击着传统理学观念,故D项正确。]12.(2024·江苏南京高三期末)阿里巴巴公司依托互联网推出Buy+的全新购物方式,即运用虚拟现实技术,利用计算机图形系统和协助传感器,生成可交互的三维购物环境,使网购变得更“触手可及”。这说明互联网()A.颠覆了人们的学习方式 B.推动了信息时代的到来C.革新了传统的商业模式 D.提高了社会劳动生产率C[互联网变更了人们的学习方式,不是颠覆人们的学习方式,故A项错误;互联网是信息时代的产物,故B项错误;“利用计算机图形系统和协助传感器,生成可交互的三维购物环境,使网购变得更‘触手可及’”表明互联网对传统商业模式的变更,故C项正确;互联网提高了社会劳动生产率与材料信息不符,故D项错误。]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13.(2024·安徽江淮十校联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古者冠婚丧祭,车服器用,等差分别,莫敢踰僭,故财用易给,而民有恒心。今礼制未修,奢侈相尚,卿大夫之家莫能中礼,而商贩之类或逾王公,礼制不足以检饬人情,名数不足以旌别贵贱,既无定分,则奸诈攘夺,人人求厌其欲而后已,岂有止息者哉?此争乱之道也。——程颢、程颐《二程集》材料二中国的新式结婚,最先出现在鸦片斗争后东南部沿海的大都会和商埠。中国人效仿西方的婚礼形式。但中国真正的婚姻变革是从维新学问分子批判传统婚姻制度起先的。梁启超在《新民丛报》发表文章《禁早婚议》,猛烈抨击封建婚姻制度,主见婚恋自由,实行一夫一妻,反对纳妾。20世纪初,随着“新政”的推动,辛亥革命的影响,主见特性解放,宣扬爱情至上,婚姻自由,主见一夫一妻制的思想影响越来越大……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后,人们不仅对旧家庭制度和婚姻制度进行更为深化的批判,而且以实际行动投入变革旧婚俗,提倡新婚俗的婚姻变革之中,有些西化的青年,则在教堂中实行“文明结婚”。但新式婚礼终归与中国传统礼俗相冲突,受到了旧派人物的怀疑和抵制看法。——林彰龙《从近代中国社会习俗变更看近代社会变迁》材料三1950年我国第一部《婚姻法》规定男女结婚分别为20周岁和18周岁;1980年的其次部《婚姻法》将男女结婚年龄提高到22周岁和20周岁;另外,政府的安排生育政策激励晚婚……从1949年到1965年,同村通婚的比例下降至45.73%,1993—2000年下降到4.7%。跨县和跨省通婚从1949—1995年的10.3%上升到1993—2000年的39.7%。跨国通婚也达到了3.7%。婚姻多元化趋势加强,自愿独身和非自愿独身现象共存……买卖婚姻仍旧存在。——蒋意《中国婚姻状况分析》(1)依据材料一概括“二程”认为“此争乱之道也”的缘由。运用所学学问谈谈你对“争乱之道”的相识。(10分)(2)依据材料二概述中国近代新式婚姻观念的演化过程。结合所学学问分析其所呈现的时代特征。(10分)(3)依据材料三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婚姻状况发展的主要态势。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学问,论述中国婚俗观念在不同时期变更的主要特点。(5分)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缘由”,从材料中“礼制不足以检饬人情,名数不足以旌别贵贱,既无定分”“人人求厌其欲而后已”概括;其次小问“相识”,可以从社会习俗中的等级制度受到冲击的缘由这一角度思索。第(2)问,第一小问“演化过程”,依据材料从结婚形式、婚姻制度、婚姻观念以及婚俗变更方面来归纳;其次小问“时代特征”,留意结合当时中国的社会性质及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作答。第(3)问,第一小问“态势”,依据材料从初婚年龄、择偶区域、婚姻多元化趋势等角度分析;其次小问“特点”,从古代中国、近代中国、现代中国婚姻观念论述。答案:(1)缘由:社会习俗中贵贱有别的等级制遭到破坏,人们追求贪欲而不顾礼义。相识:宋朝商品经济的旺盛,城市的发展,市民队伍的扩大,人们的传统思想发生变更,社会习俗中的等级制度受到冲击,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但也助长了不顾廉耻、唯利是图的不良社会风气。(10分)(2)演化过程:从出现新式结婚形式,到批判传统婚姻制度,再发展为主见特性解放、爱情至上和婚姻自由,直至投入变革旧婚俗,提倡新婚俗的行动。时代特征:具有半殖民地性质,明显受西方的影响;具有半封建色调,与反封建、反礼教相结合;受到近代思想解放运动的影响。(10分)(3)态势:初婚年龄在渐渐提高;择偶区域在不断扩大;婚姻多元化趋势加强。特点:在宋朝,封建等级和门第观念受到冲击;在近代,追求婚姻中的自由同等和特性解放是主流;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颁布《婚姻法》爱护婚姻自主自由;在改革开放新时期,市场经济使婚姻家庭经验着前所未有的猛烈变更和动荡。(5分)14.(2024·河南林州调研)社会流行词汇反映了社会的变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时间流行词汇1840—1912年师夷长技、洋布、洋火、兴民权、革命1912—1949年共和、约法、民主、科学、实业救国、她1949—1978年列宁装、三大改造、人民代表、粮票1978年以后专业户、乡镇企业、村民委员会、股票、互联网结合材料和所学学问,从“社会流行词汇与社会发展变迁”的某一个角度对材料进行解读。(要求:提取信息充分;说明和分析逻辑清楚;总结和归纳精确、完整)(12分)解析:本题考查近现代中国社会的变迁。本题要求考生从“社会流行词汇与社会发展变迁”的某一个角度对材料进行解读。依据材料提到的流行词汇并结合所学学问从某一个角度对材料进行解读即可。答案:示例一观点:流行词汇受政治民主化发展的影响,又反映了政治民主化的状况。(2分)论证:戊戌变法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提倡开设议院,兴民权在当时流行。辛亥革命后向西方学习政治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颁布了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民主、共和成为流行词汇。新文化运动主见民主科学思想,民主成为流行词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4年宪法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成为流行词汇。20世纪90年头,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进一步完善了基层民主,推动了农村民主制度建设,村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电气工程与电力电子器件设计考核试卷
- 棉花种植农业生产安全与质量控制考核试卷
- 电气机械技术在制造工程与材料工程中的应用考核试卷
- 纺织品在海洋工程与船舶行业的应用考核试卷
- 租赁经营的市场发展战略考核试卷
- 急诊科常见急救药物之氨甲环酸注射液 2
- 二年级100以内除法练习题
- 福建省厦门市2024届高三数学下学期模拟考试试题含答案
- 二年级下册表内除法、除法口算练习题
- 天津滨海汽车工程职业学院《定性数据分析》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三诊)绵阳市高中2022级高三第三次诊断性考试 英语试卷A卷(含答案)
- 人教版2024-2025学年度八年级下册物理期中模拟测试卷(含答案)
- 2024上海市招聘社区工作者考试题及参考答案
- 国家安全教育教案第五章坚持以政治安全为根本
- 热烈欢迎某某公司领导莅临指导
- 多旋翼理论-AOPA考证试题库(含答案)
- 电解铝供电整流系统的优化改造
- 玻璃工艺学:第8章 玻璃的熔制
- 黄元御“下气汤十二方”治诸多内科杂病疑难重症
- 《孤独症认知训练》PPT课件
- 晋江文件归档目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