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7 形象概括与分析【基础深耕】中考语文二轮复习(全国)_第1页
专题17 形象概括与分析【基础深耕】中考语文二轮复习(全国)_第2页
专题17 形象概括与分析【基础深耕】中考语文二轮复习(全国)_第3页
专题17 形象概括与分析【基础深耕】中考语文二轮复习(全国)_第4页
专题17 形象概括与分析【基础深耕】中考语文二轮复习(全国)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01考情透视·目标导航02知识导图·思维引航03核心精讲·题型突破目录01考情透视·目标导航二轮·讲练测

课标要求总体要求1.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能区分写实作品与虚构作品,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样式。2.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能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具体要求1.阅读反映中国革命各个时期的重大事件、伟大成就、代表性人物及其感人事迹的优秀文学作品,感悟革命领袖、革命英雄、模范人物的理想信念和奋斗精神,运用多种方式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课标要求具体要求2.阅读表现人与自然的优秀文学作品,体会作者通过语言和形象构建的艺术世界,借鉴其中的写作手法,表达自己对自然的观察和思考,抒发自己的情感。3.阅读表现人与社会、人与他人的古今优秀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作品,学习欣赏、品味作品的语言、形象等,交流审美感受,体会作品的情感和思想内涵;尝试写诗歌、小小说等。4.领略数字时代精彩的文学世界,欣赏由经典文学作品改编的影视作品,感受不同媒介的艺术魅力。主要考点1.人物性格特征概括:直接概括、结合具体情节或描写分析。2.人物形象的全面分析:综合评价人物、比较不同人物形象的异同。3.人物描写方法及其作用:指出具体描写手法、分析描写对塑造人物的作用。4.人物心理活动分析:揣摩人物在特定情境下的心理、分析心理变化过程。5.人物的社会意义或主题关联:分析人物对主题的作用、评价人物的现实意义。6.次要人物的作用:分析次要人物对主要人物或情节的作用。主要题型一、概括分析人物形象特征1.直接要求概括人物性格或形象(如“××是一个怎样的人?”)。2.结合具体情节或描写分析(如“从文中哪些细节可见××的品质?”)。二、分析人物描写手法及作用1.指出具体描写手法(如“画线句运用了什么描写?有何作用”)。2.分析描写对塑造人物的作用。主要题型三、次要人物的作用分析分析次要人物对主要人物或情节的作用(如“文中××对塑造××有何作用”)。四、人物的社会意义或主题关联1.分析人物对主题的作用(如“××的形象如何体现文章主旨”)。2.评价人物的现实意义(如“你如何看待××的选择?”)。命题预测一、阅读材料多样化,贴近时代与生活1.选材范围扩展:阅读材料不再局限于教材,更多选取《读者》《青年文摘》等课外刊物中的文章,内容贴近青少年成长、社会热点或文化现象,如扶贫、亲情、传统技艺等主题。2.文化内涵深化:命题注重挖掘人文精神,强调人物形象与社会现实的关联,如革命历史人物、传统文化传承者等,考查学生对社会问题的思考。二、主观探究题比例增加,强调深度分析1.开放性与批判性思维:试题从“概括人物形象”转向“评价人物行为或选择”,要求学生结合文本和现实进行辩证分析。2.描写手法与主题关联:高频考查人物描写手法(如动作、心理、细节)对塑造形象的作用,并要求联系主题分析人物的象征意义。命题预测三、聚焦人物形象的复杂性与社会意义1.多维立体的人物塑造:人物形象不再单一化,而是强调性格的矛盾性。2.次要人物作用凸显:次要人物的功能被深入考查。四、结合课程标准,强化核心素养1.革命文化与传统美德:命题响应2022版课标要求,增加反映革命历史、英雄人物的文本,考查学生对理想信念、家国情怀的理解。2.跨学科与生活化延伸:部分试题要求学生结合自身经历或社会现象,评价人物行为的现实意义,体现“以文化人”的导向。五、命题形式灵活,注重综合能力1.题型创新:出现对比分析、心理补写等新题型,强调学生的创造力和逻辑思维。2.分层赋分设计:鼓励学生结合文本细节展开论述,避免表面化回答。02知识导图·思维引航二轮·讲练测03核心精讲·题型突破二轮·讲练测考点人物形象概括与分析【真题研析】►考法一概括分析人物形象特征►考法二分析人物描写手法及作用►考法三次要人物的作用分析►考法四人物的社会意义或主题关联 【核心精讲】►知识点一概括分析人物形象►知识点二判断记叙文主人公►知识点三次要人物的作用【命题预测】《高原之子》姜峰(内容略)(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任务二

学习传主品质]请你根据下列语句,概括出吴天一的精神品质。典例1(2024·青海西宁·中考真题)概括分析人物形象特征考法01相关语句精神品质“在高原搞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不解决人的适应问题,不行!”攻克高原病的坚定信念“祖国的需要,就是我努力的方向。”①吴天一没有二话:“我是设计师,我来!”②他说:“玉树人民需要我,我必须要去,现在就去!”③心系祖国/有责任感和担当精神舍身忘我/不畏艰险/身先士卒心怀人民/以天下为己任的担当精神《巴颜顺的作战靴》李宏(内容略)(节选自《解放军报》,有删改)小说中的巴颜顺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请结合具体事件简要分析。典例2(2024·山东青岛·中考真题)概括分析人物形象特征考法01巴颜顺是一个勇敢、技术过硬、有责任心的军人。他在演习中主动请缨,驾驶导弹发射车涉过湍急的河流,体现了他的勇敢;他当兵22年,驾驶过多种型号的导弹发射车,干过多个岗位的操作号手,多次立功,说明他技术过硬;他认真带兵参加实装操作比武,从新兵中带出多名全能号手,体现了他的责任心。《考卷》叶惠娟②见他认真的样子,老伴将收拾碗筷的动作放轻,笑着说,好好作答,考官严得很。好嘞。他答道,却没回头。⑯老伴在一旁会心一笑,孙子早就告诉了她答案。(选自《辽河》2023年第12期,有改动)第②段和第⑯段都写了老伴的“笑”,两次“笑”的心理有什么不同?典例3(2024·江苏淮安·中考真题)分析人物描写及作用考法02第②段:调侃打趣“他”认真答卷(或:自己已经知道答案的得意)。第⑯段:对孙子纯真活泼的喜爱;对家庭生活和谐幸福感到愉悦;对“他”为民造福却淡泊名利的理解。《又见榆钱飘》梦野(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作者在第㉕段写道“站在路边,望那榆钱飘飘……”请你结合文章内容,发挥想象,以第一人称补写出作者当时的心理活动。典例4(2024·四川巴中·中考真题)分析人物描写及作用考法02示例:“我亲爱的伙伴们啊,一棵棵榆树长大了,我们也长大了,岁月流逝,不变的是我们的真情,无论何地何时,我们依然是最亲密的伙伴!”《苏七块》⑤牙医华大夫出名的心善,他推说去撒尿,离开牌桌走到后院,钻出后门,绕到前街,远远把靠在门边的张四悄悄招呼过来,打怀里摸出七块银元给了他。不等张四感激,转身打原道返回,进屋坐回牌桌,若无其事地接着打牌。⑦今儿的牌各有输赢,更是没完没了,直到点灯时分,肚子空得直叫,大家才散。临出门时,苏大夫伸出瘦手,拦住华大夫,留他有事。待那二位牌友走后,他打自己座位前那堆银元里取出七块,往华大夫手心一放。在华大夫惊愕中说道:“有句话,还得跟您说。您别以为我这人心地不善,只是我立的这规矩不能改!”⑧华大夫把这话带回去,琢磨了三天三夜,到底也没琢磨透苏大夫这话里的深意。本文主人公是“苏七块”,作者为何要花笔墨写华大夫?典例5(2024·四川德阳·中考真题)次要人物的作用分析考法03作者写华大夫是为了突出苏七块的行医规矩,并为下文苏七块免费为张四接骨送药作铺垫。同时,华大夫的善举也与苏七块形成对比,表现苏七块独特的个性。《永不凋落的红叶》马苓军⑫那位妇女一把抱住小女孩:“好孩子不哭,你爸爸是英雄。”车停了下来,司机匆匆走过来,掏出自己的名片说:“想爸爸了就打电话告诉我,叔叔接你!”小女孩停止了哭泣说:“妈妈告诉我要坚强!让我不哭!”此刻,我眼眶湿润了,扭过头去,看车窗外的阳光。⑬小女孩下车,我们也下了车。我们几个人没有到后山看红叶,而是陪着小女孩去看她爸爸。小女孩下车没走多远,有两个巡逻民警认出了她,她跟着他们向山上走去。(选自《齐鲁晚报》2023年4月4日,有删改)塑造小女孩的形象离不开“我”、妇女、司机、巡警等次要角色,小徐请你说说为什么。典例6(2024·江苏徐州·中考真题)次要人物的作用分析考法03①“我”:作为故事的见证者和参与者,通过“我”的视角展开故事,使故事更加真实可信。“我”对小女孩的关心和询问推动了情节的发展,也展现了人性的善良和温暖。②妇女:妇女的言行表现出她的善良和同情心,她对小女孩的夸赞和安慰,进一步烘托了小女孩的可爱和坚强,同时也丰富了故事中的情感表达。③司机:司机的行为体现了社会对小女孩的关爱,他掏出名片表示愿意帮助小女孩,展现了社会的温暖和正能量。④巡警:巡警认出小女孩并带她上山,推动了故事的发展,也暗示了小女孩的父亲作为警察受到社会的尊重和铭记。这些次要角色共同为小女孩的故事营造了一个充满爱和温暖的社会环境,丰富了故事的内涵,使小女孩的形象更加立体生动。典例6(2024·江苏徐州·中考真题)次要人物的作用分析考法03《打瞌睡》安谅(内容略)(选自《微型小说选刊》2023年第24期,有改动)小潇和小湘在读过小说后,对究竟谁是主人公产生了分歧。小潇认为是卢教授,小湘认为是老金。请谈谈你的看法并简要说明理由。典例7(2024·湖南·中考真题)人物的社会意义或主题关联考法04示例:我认为主人公是卢教授。文章讲述了卢教授通过自己的方法巧妙地让将要撒谎的老金实话实说的故事,突出他的教导有方。同时,卢教授还赏罚分明,因为老金的悔改和努力,最后这门课给了他唯一一个“优秀”,让他从此爱上语文,人物形象十分鲜明。这样一个充满智慧教育的老师让学生喜爱有加,一辈子铭记。故主人公是卢教授。《温馨时光》胡启涌

⑥孩子们在贵阳和遵义工作,已分别打来了电话,说回老家过年,还特地叮嘱两位老人,说现在超市里什么年货都有,到时候买回来就是,家里就不用操心准备了。但是老两口总觉得不备点什么,心里空荡荡的不踏实,于是又忙着张罗。大娘将自家种的绿豆备好,打算做孩子们喜欢吃的绿豆粉,还把黄豆细心地筛选了一遍,拿一半煮豆豉,拿一半生豆芽。大叔也不闲着,把酿米酒、做汤圆的糯米选好,实实地放在屋里,还把烙绿豆粉饼用的秸秆堆放到厢房里,风吹不着雨淋不着,随时用都是干燥的。就连烟花也已订好了,包娃儿们放个够。(选自《人民日报》,2024年2月21日)小逸认为,应该在文中写出大叔、大娘和孩子们的名字。小文却认为,不写具体的名字更好。你同意谁的观点?为什么?典例8(2024·甘肃·中考真题)人物的社会意义或主题关联考法04示例1:我同意小文的观点。社会好了,人民生活幸福了,不是一家两家,而是千千万万个家庭都这样。不写具体的名字,更具有普遍性,能更好地表现文章的主题。示例2:我同意小逸的观点,写出具体的名字,文章更具体,更真实。知识点1概括分析人物形象一、概括人物形象的四大切入角度1.人物描写手法:(1)外貌描写(2)语言/动作描写(3)心理描写2.典型事件归纳:(1)梳理主要事件,提炼行为动机;(2)注意事件中的选择与矛盾3.次要人物烘托:(1)通过对比或反衬突出形象(2)关注叙事视角4.主题与社会意义:(1)联系时代背景(2)分析象征意义。知识点1概括分析人物形象二、答题步骤与模板步骤1:定位人物描写细节

①划出文中对人物语言、动作、心理等的直接描写。②标注人物参与的关键事件。步骤2:分层概括形象特征①从“外在表现”到“内在品质”,分点作答。②若人物性格复杂,需体现矛盾性。步骤3:结合文本举例说明每概括一个特征,对应至少一个文本依据。知识点2判断记叙文主人公判断主人公的六大核心依据1.情节中心性(1)贯穿全文:主人公是情节发展的核心,所有事件围绕其展开。(2)矛盾主导者:在关键冲突中起主导作用。2.描写篇幅与细节(1)高频出现:文本中对其外貌、语言、心理的描写占比最高。(2)特写镜头:重要场景中常作为焦点。3.主题关联性(1)象征意义:人物形象承载主题。(2)成长/转变:通过人物命运揭示主旨。4.标题暗示:(1)标题直接点明。(2)标题隐喻人物。5.次要人物烘托(1)其他角色的行为围绕主人公展开。(2)次要人物的评价或态度侧面反映主人公。6.叙事视角(1)若为第一人称“我”,需判断“我”是否是事件核心。(2)若为第三人称,观察叙述焦点知识点3次要人物的作用次要人物的六大核心作用1.衬托主人公形象(1)正衬:通过次要人物的优秀品质或行为,突出主人公的形象。(2)反衬:以次要人物的缺陷或反面行为,对比凸显主人公的特点。2.推动情节发展(1)线索人物:作为故事的见证者或参与者,串联起关键事件。(2)触发矛盾:通过次要人物的行为引发冲突。3.揭示社会背景或主题(1)象征群体:次要人物代表某类社会群体,反映社会现实。(2)深化主旨:通过次要人物的命运或态度暗示主题。知识点3次要人物的作用次要人物的六大核心作用4.丰富叙事视角(1)第一人称叙述者:作为“我”参与事件,增强故事真实性。(2)多视角补充:通过次要人物的观察,提供不同维度的信息。5.营造环境氛围(1)群体形象:次要人物的言行构成故事背景。(2)情感烘托:通过次要人物的情绪反应,强化场景感染力。6.埋下伏笔或暗示结局(1)关键细节:次要人物的行为为后文做铺垫。(2)命运隐喻:次要人物的遭遇暗示主人公的未来。设置情境

(2024·浙江嘉兴·三模)1.新考法时空移民①约翰尼是一个疾病缠身的病秧子,他成天无精打采的,没有工作的热情,也没有生活的勇气,感到前程渺茫。②这天早上,经受一夜折磨的约翰尼,精神萎靡地走在大街上,心情沉重,样子十分痛苦。正在这时,他听见一只喇叭正在不断播送一则征募令:“如果您有志于为人类未来的移民生活做出贡献,请报名成为志愿者吧!您将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③约翰尼一听,心头一亮,立即朝喇叭响起的地方走去。④原来,发明家比杰先生新近研制出了一款时空移民机,并进行了若干动物试验,都取得了圆满成功。这个发明意义重大,它满足了人类试图移民外星系的愿望,或进行宇宙旅行的心理需求。唯一令人却步的是:这个时空移民机在操作过程中,是让一件物体瞬间变成一束光子,并把光子集合起来,向目标星球发射,然后在对方的星球上重新复原,变成同一个物体。虽然动物试验很成功,但人的生命毕竟高于一切,万一发生意外怎么办?特别是将一个活生生的人体瞬间分解,实在是一件匪夷所思的事。设置情境

(2024·浙江嘉兴·三模)1.新考法⑤为了吸引志愿者,比杰正在试验室里一遍又一遍地播放试验录像。同时,比杰兴致勃勃地向观众发表演讲:“物体重新构造,就相当于把一个泥巴人打碎了重新捏一个。如果我们的人体也分解一次,再重新组合起来,就相当于我们的生命是从婴儿开始的。这样的话,我们的器官通通是崭新的,这会大大地延长我们的生命啊。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无疑是令人钦佩的,难道诸位当中就没有一位这样的英雄?”⑥话音未落,约翰尼从人群里闯进来了。他大声说:“我愿意成为您的志愿者!”⑦“您真的愿意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比杰还是有点儿不相信。“我是一个病入膏肓的人,您能让我的生命重新开始,我为什么不愿意呢?”⑧“可是我必须向您申明,任何一项试验都是有风险的,可能会遭遇意想不到的情况。”“没关系!”约翰尼毫不在乎,“如果您的试验成功,我就会重获新生;如果遭遇不测,这也与您没有任何关系。”⑨“那么,您是否同意马上签订保证书?”比杰进一步询问。“当然,现在就签,而且实验也可以马上开始。”“好!好!”比杰兴奋不已。双方立即履行了相关手续并开始实验。设置情境

(2024·浙江嘉兴·三模)1.新考法⑩根据比杰的指示,约翰尼脱光衣服,钻进了时空移民机里。霎时间,一道强光从长长的发射孔里冲出来,奔向蓝天。比杰打开卫星图像装置,从上面可以清楚地看到,这道白光正向遥远的W星系M星飞去。据说,这个星球的气候环境与地球相似。大约20分钟后,这道白光被M星球的一个装置全部接收(也是比杰提前发射过去的)。很快,一个完整的地球人钻了出来,好奇地观察着那个陌生的星球,脸上荡出可爱的笑容。不错,那模样,与约尼毫无二致。⑪“成功了!成功了!”试验室里顿时欢呼一片。“只成功了一半,”比杰先生兴奋而又谦虚,“只有把他接回地球,才算圆满成功。”“那么,何时才能把他接回地球呢?”“只要他回到机器里,就会自动启动发射程序。。你们放心,机器里有食物,即使是没有思维能力的动物,也会进去寻找的。”⑫果然,约翰尼很快回到机器身边,伸手好奇地摸了一遍又一遍机器,然后用鼻子嗅嗅,又从出口爬了进去。霎时间,一道白光发射出来了。20分钟后,比杰的时空移民机在实验室开始接收光束,并进行复制,很快就从里面钻出一个人来,走路蹒跚,双手向前伸着,正是志愿者约翰尼。设置情境

(2024·浙江嘉兴·三模)1.新考法⑬“先生,请谈谈您这次宇宙旅行的体会。”人们围拢过来。约翰尼摇摇头,冲人群发出咯咯的笑声。⑭“先生,您怎么啦?”比杰感到有点不对劲儿。“先、生、您、怎、么、啦?”约翰尼一字一顿地回答。⑮“先生,您不认识我了吗?”比杰又问。“先、生、您、不、认、识、我、了、吗?”⑯看到这个情形,比杰的脑子嗡了一声,恍然大悟:“不错!物质是可以重构的,而非物质的东西却不能。他已丧失了记忆,大脑变成一片空白,需要像婴儿一样重新输入知识。这可是我万万没有想到的啊!”(节选自《微型小说选刊》2017年第2期有删改作者金波)1.揣摩第⑥段约翰尼“大声说”时的心理活动,用第一人称为约翰尼添加画外音。

这是件多么奇妙的事情,人体居然可以分解再重组!我有救了!我能活着!有人可以延长我的生命,这才是最重要的事情!顺便还可以当一回英雄。还有什么可犹豫的,我必须做那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谁也不能和我抢!设置情境

(2024·浙江嘉兴·三模)1.新考法2.下列是同学对原著小说的理解,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嘉:故事中的“时空移民”与《带上她的眼睛》中的“地航飞行”,都创造了奇妙的想象天地,体现了科幻小说的特点。B.小禾:文中善于运用对话来表现比杰和约翰尼鲜明的人物个性,在推动情节发展的同时,还增强了故事的现场感和悬念感。C.小语:科幻小说关注社会现实。故事中约翰尼选择做时空移民志愿者,体现了人们对外星系充满兴趣和为科学献身的理想。D.小文:故事在比杰对此次时空移民试验的反思处戛然而止,给人以想象的空间,同时开放性的结局又隐含对社会现实的思考。3.同学认为第①段画线句应该拍摄成特写镜头,你觉得是否合理?谈谈你的理解。4.主角人物的设定关系到微电影的主题表现,同学们对主人公是“比杰”还是“约翰尼”看法不一。请结合小说内容发表你的看法。C设置情境

(2024·浙江嘉兴·三模)1.新考法3.通过特写有助于塑造人物形象,可以更清晰地展现约翰尼病恹恹的状态,比如他憔悴的面容、无神的眼睛、萎靡的体态等,让观众直观地感受到他的虚弱和无助,从而对其人物形象有更深刻的认识。突出他的这种困境和绝望,能够更好地解释他为什么会毫不犹豫地选择成为时空移民的志愿者,为后续的情节发展提供合理的动机。这样的特写能够强化故事中关于生命困境、对希望的渴求等主题元素,让观众更早地进入到故事的情感氛围中。4.小说以约翰尼的生活状态开篇,他疾病缠身、精神萎靡,对生活失去希望,因此决定成为时空移民的志愿者。整个故事围绕着约翰尼参与时空移民实验的过程展开,实验的结果在约翰尼身上得以体现——他丧失了记忆,大脑空白。通过约翰尼的经历,引发我们对时空移民这种新技术可能带来的后果的思考,以及对人类生命、记忆、意识等非物质层面在新技术冲击下的命运的探讨,从而表现出科技发展与人类自身的关系这一主题。而比杰虽然是时空移民机的发明者,但他更多是作为推动情节发展的因素存在,为约翰尼的实验做准备和辅助,不是表现主题的核心人物。《善举的意外惊喜》胡佛①这个故事发生在二战后不久的英国。那天,儿子很晚才回家,一进门就喊:“爸爸,很抱歉回来晚了,我正在为学校明天的舞会卖门票。”②“学校舞会?你们怎么会在夏天开舞会呢?”③“瑞士有一所孤儿学校,孩子们来自不同的国家,学校就是他们的家。这是我们新来的德语老师,库弗先生告诉我们的。爸爸,看这些。”说着,他从书包里拿出些卡片给我看。④“库弗先生本人自小就是在那所学校长大的,他在那里过得非常快乐,他想我们应该为那些孩子做些什么。我们每张门票卖一英镑,所有的收入都归那所孤儿学校所有。”⑤“我猜你是要我买两张门票。”我笑着说。

(2024·河南·模拟预测)2.新考法⑥“是的,爸爸,并且我想要你再帮我卖些门票。我已经拜访了我们这条街的每一家,但28号没有人,我明天还得去学校,所以明早请您去一下这家,好吧?”“那给我吧。”我有点勉强。那栋老房子有些古怪。一个叫鲍克斯的先生和他太太住在那里,他们从来不出门,他的仆人帮他们买回所需要的任何东西,他不是英国人,我曾经和他说过话,但他理解不了。⑦第二天早上,我走到28号。一对男女坐在花园里,两人都是花白头发,看起来年事已高,而老头只有一只胳膊。⑧“我正在卖一个舞会的门票。”我硬着头皮说,“是为了帮助瑞士一个孤儿学校募捐。”他走到椅子前,看了一下门票,然后看了一下他太太。她有一张美丽的脸庞,但看起来很忧伤。“好的,”他以缓慢但不是英国口音说,“我买两张,但我们不跳舞,我们要帮助孩子们。”⑨我谢过之后就回家了,太太已经购物回来。

(2024·河南·模拟预测)2.新考法⑩“你不用到28号了,”她说,“我在花店里遇到了28号的仆人,他为鲍克斯夫妇买了两张票。”我太太的热情让我只好苦笑。⑪“亲爱的,你看起来不怎么高兴,我做错了什么吗?”⑫“是的,鲍克斯先生现在有4张票了。等下次碰到他,得跟他道个歉。”我说。⑬舞会上,我太太突然停下来说:“看啊,那边有一个独臂的人,旁边还有位女士,两人都是花白头发,他们肯定是28号的人。”⑭“是的,他们正在和库弗先生说话。”儿子说。⑮“他们好像在大声吵吵,大家都在看他们,他们肯定非常生气。”我说。音乐又重新响起,但库弗先生和两位老人正穿过人群朝我们走来。⑯我不安地站起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