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桂林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2_第1页
广西桂林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2_第2页
广西桂林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2_第3页
广西桂林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2_第4页
广西桂林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春季高三开学质量检测卷语文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考全部内容。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散文被称作“美文”,这种美首先体现在语言上,只有优美的语言才能营造出优美的意境,才能传达出美好的思想。语言是散文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美是散文美的重要标志。古代文人特别重视语言,古典诗词也好,骈文韵文散文也罢,都有炼字炼句的传统,所谓“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有人反对雕琢文字,我认为不能一概而论。过度的雕章琢句甚至以词害意、雕琢伤气,那当然是要反对的。但是作为语言的艺术,文学创作必须重视语言。汪曾祺说:“写小说就是写语言。”又说:“世界上没有没有语言的思想,也没有没有思想的语言。”这话一语中的。你不写好语言,哪来好的小说、好的诗歌、好的散文?思想又何处安放?散文的语言应该是美的。这种美不是堆砌华丽的辞藻,而是通过语言的有效运用营造出美的意境。通过文辞的准确、考究与机巧,字词的节奏,音韵的高低错落,长短句式的搭配来营造出语言的古典美。同时散文的语言又要明白晓畅。韩愈说过:“文从字顺各识职。”文章要表达清楚,行文要自然妥帖,不矫揉造作。散文的语言,既要典雅精致,又要明白晓畅,这是一种好的文风,是对祖国语言的尊重,也是对读者的尊重。我们提倡有难度的散文写作,这种“难度”体现为生活深度、思想高度和精神力度,但绝不要制造“阅读的难度”。能把文章写得让人看得懂而又喜欢看,这是本事;把文章写得云山雾罩不知所云,那叫无能。散文要具有张力。散文要想立得起来,就要有张力。具体而言,就表现为表象“言”与它的实质“物”之间距离的大小以及联系的紧密程度。好的散文在于它的“言”与“物”不是同时存在于一个层面上,“物”是隐藏在“言”的后面的,不是停留在“言”的表面的,是需要读者用心去体会和发现的。语言要做到表象和实质有距离,但又可以顺利地由此及彼。要让文本成为一条表面上风平浪静、内在却波涛汹涌的大河。字面上读来冲淡平和,然而不知不觉之间,阅读者却已被引领到另外一种情绪之中,让阅读者进入到一个广阔深邃的情感空间。也就是说,好的语言,不仅在于字面上所表现的意思,更在于语言暗示出多少东西,传达了多少信息。就是要“言外有意”“弦外有音”,看似平常的文字,却隐匿着深邃的精神秘密和思想火花。纵深与宏阔,峰回路转、曲径通幽的文本才有魅力。散文要善于讲故事。中国散文的起源是从记事甲骨卜辞开始的,叙事性是中国散文的一个重要传统,我们要学习古人的叙事艺术。《郑伯克段于鄢》就是其中的代表作,这篇文章主要讲述了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郑庄公同其胞弟共叔段之间为了争夺国君权位而进行的一场你死我活的斗争。全文仅七百余字,语言生动简洁,人物形象饱满,情节丰富曲折,首尾完整,结构严密。用这样少的笔墨,写出如此纷繁的事件、如此多样的人物,层次又如此分明,语言如此凝练,堪称中国传统叙事散文的经典之作。如果可能,散文最好有趣。生活本来就是丰富多彩的,文学也应该多样。散文应该有点趣味,即便是重大、严肃的主题,笔调也不妨轻松、幽默一点。我们与人相交,最怕的是面目可憎,言语无味。与文章相交,也是如此。(摘编自徐可《定体则无,大体须有——散文创作之我见》)材料二:文学理论中“张力”概念首见于英美新批评主将之一——艾伦·退特的《论诗的张力》(1937年),虽然“张力”是新批评针对整部文学作品而言的,但欲使文学具有审美的张力,毫无疑问取决于文学语言。换言之,文学语言不仅承担着制造文学张力的任务,其本身也应是这种张力的实现。首先,我们常见的一些修辞,就能很好地制造文学语言的张力。例如比拟,曹植的《七步诗》曰:“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在诗中,燃烧着的豆萁在煮豆子,豆子却在哭泣,为什么呢?因为本是同根生的亲人在自相残杀(偏指豆萁伤害豆子)。用物代替人来表达感情,本来就是一种语言意义的转移和跨越,也就是说诗歌在传达事物(豆与豆萁)的字面意义时,其暗示意义——兄弟之间的迫害和对这种不公的慨叹与劝勉,也同时在诗中流露。同一首诗在同一时间分别向外、向内传达了两种意义,这种修辞手法在扩大与彰显张力上,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再如夸张,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中“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夸张之中可见庐山瀑布壮观之象,也能放大性地暗示出诗人望见庐山瀑布的那种惊喜与心中涌动的思潮。其次,一些结构、手法与模式等文学元素的营建,也能起到使文学语言富含张力的效果。典型的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小令先是白描了一系列的物象,在展现了一幅黄昏景物图之后,笔锋一转,出现了一位断肠人,于是在黄昏景物图中又添加了这位羁旅漂泊者,主人公在旅途中触景生情,抒发了一曲思乡之歌也是顺理成章的。在小令中,系列的白描本是很少夹杂感情的叙述,然而这位黄昏景物图的目击者被放在了最后才交代出来,无疑是给上述各物象以更为深刻的内涵和暗示意义,将物象融入一种具有思乡情调的意境之中,使得作品在表达出一定的指称意义后,经过一个时间差,让读者具备一定的阅读期待后,通过特定的暗示,将暗示意义汹涌地喷发出来,张力就产生在这个过程中。(摘编自赵敬鹏《文学语言的张力与话语蕴藉》)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语言美是散文美的重要标志,散文的语言,既要典雅精致,又要明白晓畅,要做到“言外有意”“弦外有音”。B.散文写作的“难度”应体现在生活深度、思想高度和精神力度上,而不是写得云山雾罩,让人难以理解。C.曹植的《七步诗》用物代替人来表达感情,向外、向内传达了两种意义,制造了文学语言的张力。D.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如果缺失了“断肠人在天涯”的叙述,前面白描的物象就失去了暗示意义。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郑伯克段于鄢》是中国传统叙事散文的经典之作,全文情节丰富曲折,结构严密。B.“张力”概念是艾伦·退特提出的,它可用于评论整部文学作品,也可用于评论文学语言。C.材料一采用了总分结构,作者从散文的语言、张力、故事性、趣味性四个方面进行了论述。D.材料二第二段运用了例证法,阐述了常见的一些修辞能很好地制造文学语言的张力的道理。3.下列选项中,不能体现“叙事性是中国散文的一个重要传统”的一项是()A.家有老妪,尝居于此。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归有光《项脊轩志》)B.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范仲淹《岳阳楼记》)C.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姚鼐《登泰山记》)D.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宋濂《送东阳马生序》)4.材料一第二段是如何引出“散文的语言应该是美的”这一观点的?请简要分析说明。5.下面是史铁生《我与地坛》中的一段话,语言极具张力,请结合两则材料对此做简要分析。它(地坛)等待我出生,然后又等待我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四百多年里,它一面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圮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季老六之梦[注]王蒙二○一九年九月七日,朋友们为××市文联老主席、画家季乐绿、昵称季老六先生举行盛大聚餐,祝贺老六公八十八“米寿”,人们举着酒杯欢呼:“得米望茶!”然后争论茶寿到底是多大,有说是九十八的,后来统一为对季公一百零八岁的共同期许。“您的第一阶段任务,一百单八岁!哈哈哈哈哈……”米寿宴后三日,季公跳了一夜舞,另加唱了大半夜歌,歌曲多样不仅限伴舞曲子。他的罗圈腿变直变长,他的步伐潇洒老练,他的身躯摇曳自得,他的笑容典雅有致,他的声音温柔敦厚,他的音质音量音频经营得得心应手。他的舞伴,不知其名,不知其来历,不知其如何进入了他的怀抱,也轻轻淡淡地搂住了他。她的存在似乎只是一股春风、一道月光,是一支古琴曲、一幅书法,是一个任意的随想挂念。她挨着他跟着他随着他,无形无体无碍无阻如无存无物无形。然后枪声大作,赤橙黄绿青蓝紫,火光纵横。斜刺旋转,交集摩擦撞击混合,于是一群恐怖的黑影进入舞厅,各种声音炸响成一片雷电。自己一生走南闯北,进退咸宜,身手矫健,立场坚决;岂有窝囊毁灭于社交舞会上之理?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荆轲)!来日方长显身手,甘洒热血写春秋(杨子荣)。他大喊号召,挺身而出,虎啸龙吟,元气澎湃,屹立大厅正中,如塔里木盆地的千年不倒、万年不死、亿年不腐的张骞通西域时的上古胡杨,也如一座顶天立地的铜像。今晚铜雕被激活,获得了满腔生命。此时,灯光渐趋明亮,音乐奏响,黑影淡逝,长号、小号、双簧管、萨克斯,等等,奏出了一个他久违了的曲调。这一切的一切,究竟是怎么回事?不太规范,也不太合理,哪有老迈如此,还做这样热闹的小儿科萌萌嗲嗲之梦的?这是装嫩,这是自欺欺人,这是丢人现眼。这又是充实、充沛、灵感、想象、激情。人生难满百,岂可无情思?季老六,你当真以为你是高龄少年吗?你当真以为你是越活越年轻的吗?你当真以为自己是艺坛的常青藤萝蔓、花盆儿中的“万年青”吗?季老六嫉妒古今中外写梦境的文字,他其实喜欢写过梦境的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诺。至于乐绿老六自己的梦,从前多半是破碎不全、质量可疑的。他的梦不鲜明、不完整、不连贯、不合乎情理,缺少情节线性逻辑与悬念层次。那么米寿三天后的今晚,难道是他发了内力,做了一个颇有火力的梦?在吃过盛大的生日晚餐之后,一直激动发烧至今。昨晚第一个梦是从舞蹈冠军到反恐英豪,之后,他醒了,看看表,凌晨三点四十四分。他在梦里仍然有相当的力量,这绝非坏事,他没有服老。干脆说,他没有老,并非偶然,能在梦里年轻化的人生,可贵,在生活里肯定不会急于老去。在老年人中,他的肌肉仅仅比不上某院士。他的混乱的奇梦仍然有相当的格局、有相当的忠勇与献身,也仍然有少年的身段、荆轲的情怀、谭嗣同的献身激情,嗯,还有,甭客气,老爷子还有天真烂漫和自作多情。但是他的梦太文学了,受了作家卡尔维诺加歌唱家帕瓦罗蒂唱响了的拿波里民歌的影响。在生活里他首先是画家,在梦里他首先是舞蹈家、歌唱家,一不小心成了身无长技的散文家与诗人。他开始怀疑,自个儿是不是超越了某些分寸,他是不是夸张与过分地修饰了自己的创造性梦境,他是不是不自觉地膨胀了嘚瑟了自己的、堪怜的老境。谁人长不老?谁人老不衰?三年两载后,照样病歪歪。加上艺术的虚构遐想、添油加醋、涂脂抹粉,硬是梦画了自己的生活下意识。一句话,他涉嫌轻薄、轻佻、轻浮。九十一觉扬州梦,留得顽童幼稚名。这个想法出现,竟然立即使他添了堵,他噎得慌。朋友们的颂扬话也说过分了。说说健康长寿、说说精神奕奕,也就差不多了,您哪。非打赌说他会比周有光活得更久,非联名要写信给领导,建议次年为他举行书法展、画展、贡献展和歌舞朗诵独唱晚会……还有人用了“大师”等词,使他进入了不只涉嫌,而是现行狂躁不安梦境。这,这可以说是活活要他老家伙的命啊。近日发生的所有这一切歪曲了干扰了他的内分泌系统,他才做出了自丧妻以来二十多年没有做过的惊世奇梦,这样的梦带有不正常感、不祥感,他有点慌乱。艺术人,从来不会每临大事有静气,而是会每遇小节照样折腾。不安大发了,出诗,出画,出散文,不安三十年五十年了,该出长篇小说了。艺术家成千上万,曹雪芹只此一位。他认定,在核磁共振与午夜噪声之中,他季乐绿主席可能变成烟花,爆炸,他的能量终将破躯而放。然而忽然,匪夷所思,石破天惊,柳暗花明,疑无路,又一村,忿极生喜,旱极甘霖,家贫出孝子,愤怒出诗人,老迈已极乃成赤子……而疯狂,成就了凡·高的向日葵。耄耋米寿的季老六,自然跟随,他明明白白,他听到的是少年时代的流行曲,是前一个梦中战胜了恐怖分子以后演奏了序曲的美丽的大众流行曲。是的,天塌地陷的杂乱混响之中隐藏着一曲小调、一种哀柔、一种邀宠、一声讨好、一些爱恋、一丝笑意与自嘲……我要接着睡了,我会遇到更亲切更美丽的梦,感到的是幸福,摸到的是温暖,碰到的是趣味,抱住的是昨天;噪声是浪涛,隐线是月光,梦是游船。(有删改)[注]《季老六之梦》是王蒙2023年写作的中篇小说,作者时年90岁。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季乐绿被同事昵称为季老六,在退休很久后,依然有许多人为讨好他而举办盛大聚餐并送上健康长寿的祝福。B.在梦中,当一群恐怖的黑影进入舞厅时,季老六大喊号召,挺身而出,元气澎湃,将恐怖分子击退。C.有人建议次年为他举行书法展、画展、贡献展和歌舞朗诵独唱晚会,有人用“大师”称呼他,这些颂扬话都使季老六迷失了自我。D.“艺术家成千上万,曹雪芹只此一位”颇有深意,暗指艺术家要像季老六一样,敢于做梦,成为真正的大师。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中用荆轲和杨子荣的事迹展现季老六跳舞的决心,以严肃的素材讲述生活的小事,让人读来别有趣味。B.“谁人长不老?谁人老不衰?”连用两个反问句,揭示了季老六虽然已八十八岁高龄,但不服老的心理。C.结尾处“感到的是幸福,摸到的是温暖,碰到的是趣味,抱住的是昨天”运用了排比,渲染了“我”此时的快乐。D.“萌萌嗲嗲”“装嫩”等网络词语的运用,使小说极具时代感和生活气息,能让读者在阅读中产生亲切感。8.画横线处作者在行文时改“他”为“你”进行叙述,产生了怎样的效果?9.文学作品中的梦境描写具有多重作用,请结合文本探究梦境描写在本文中的作用。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郭威,邢州尧山人也。李继韬募勇敢士为军卒。威年十八,以勇力应募,为人负气,继韬特奇之。好读《间外春秋》,略知兵法,后为侍卫军吏。汉高祖为侍卫亲军都虞候,尤亲爱之,后高祖所临镇,尝以威从。隐帝即位,拜威枢密使。是岁三月,河中李守贞、赵思绾、王景崇相次反,隐帝遣白文珂、郭从义、常思等分讨之,久皆无功。隐帝谓威曰:“吾欲烦公可乎?”威对曰:“臣不敢请,亦不敢辞,惟陛下命。”乃使西督诸将。威居军中,及临阵行营,幅巾短后,与士卒无异;上所赐予与诸将会射恣其所取其余悉以分赐士卒,将士皆欢乐。威至河中,调五县丁二万人筑连垒以护三栅。诸将皆谓守贞穷寇,破在旦夕,不宜劳人如此,威不听。已而守贞数出兵击坏连垒,威辄补之,守贞辄复出击,每出必有亡失。久之,城中兵食俱尽,威曰:“可矣!”乃治攻具,为期日,四面攻之,守贞与妻子自焚死,思绾、景崇相次降。隐帝劳威以玉带,加检校太师兼侍中,威辞曰:“臣事先帝,见功臣多矣,未尝以玉带赐之。臣幸得率行伍,假汉威灵以破贼者,岂特臣之功,皆将相之贤,有以安朝廷,抚内外;而馈饷以时,故臣得以专事征伐。”隐帝以威为贤。(选自《新五代史·周本纪》,有删改)材料二:夫郭氏[注]之法,固不可以与于治者多矣。其除朱温所给民牛之租也,皆除民之大蠹而苏之,亦救时之善术矣。若其禁民之越诉,而弗能简良守令以牧民,而州县之墨吏逞,民弗能控告也;其除卖牛皮者之税,令田十顷税一皮,徒宽屠贾,而移害于农、加无名之征也。凡此皆以利民而病之,图治而乱之,法之所立,弊之所生矣。盖其为救时之善术者,去苛虐之政,而未别立一法,故善也。其因陋就简而生弊者,则皆制一法以饰前法,故弊也。虽然,以视荡然无法之天下,则已异矣。君犹知有民而思治之,则虽不中而不远;民犹知有法而遵之,则虽蒙其害而相习以安。故曰:天下将治,先有制法之主,虽不善,贤于无法也。(选自王夫之《读通鉴论》,有删改)[注]郭氏,指郭威。10.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上所赐A予B与诸将C会射D恣E其所取F其余G悉H以分赐士卒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继韬特奇之”中的“奇”与《过秦论》中“会盟而谋弱秦”的“弱”用法不同。B.“未尝以玉带赐之”与《促织》中“成以其小,劣之”的“以”意思相同。C.假,借助之意,与《荀子·劝学》中“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的“假”意思相同。D.善,善政,与《归去来兮辞并序》中“善万物之得时”的“善”意思和用法不同。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郭威年轻时很有勇力,被李继韬招募,后来得到了时任侍卫亲军都虞候的汉高祖的看重,高祖所到各镇,都让郭威跟随。B.河中李守贞、赵思绾等人接连造反,隐帝派白文珂等人讨伐,但都没有成功,后来隐帝要郭威出征,郭威表示听从命令。C.将领们认为李守贞很快会被打败,调五县民工筑垒不当,但郭威不予理睬,仍及时修好连垒,等李守贞势弱将其打败。D.王夫之认为,那些因陋就简而产生弊端的政令都是制定一项新的政令以修饰之前的政令,这样的政令还不如完全没有政令。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岂特臣之功,皆将相之贤,有以安朝廷,抚内外。(2)徒宽屠贾,而移害于农、加无名之征也。14.材料二中王夫之是如何评价郭威所制定法令的?请简要概括说明。(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得微之到官后书,备知通州之事,怅然有感,因成四章(其一)①白居易来书子细②说通州,州在山根峡岸头。四面千重火云合,中心一道瘴江流。虫蛇白昼拦官道,蚊蚋黄昏扑郡楼。何罪遣君居此地?天高无处问来由。[注]①元和十年,元稹(字微之)因揭露权贵贪赃枉法而被贬通州(今四川达州),写信给白居易诉说情怀,白居易写了四首诗对其答慰。本诗为第一首。②子细,仔细。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标题点明了朋友目前的情况和诗人的心情,起到了交代本诗写作背景的作用。B.首联第一句写朋友来信,以“子细说通州”总领后面五句诗所叙述的内容。C.首联第二句写朋友所贬地在山脚、峡谷边,有美景可以慰藉被贬后的苦闷心情。D.中间两联写火云环绕、瘴气弥漫、虫蛇蚊蚋多发,从而突出通州环境的恶劣。16.从全诗来看,诗人为何“怅然”?请简要分析。(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空缺部分。(1)民族音乐会上,小明感受到了箫声的婉转悠长、延绵不尽之美,不由得想起苏轼《赤壁赋》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2)成都历史上因织锦业发达,有“锦城”“锦官城”之称,李白《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也可以表明这一点。(3)《说文解字》里说:青,东方色也。这种文化在古代诗词中也有反映,许多诗句甚至用“青青”一词寄寓情感,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三、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北海公园静憩轩是乾隆皇帝读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