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小学语文毕业升学考试全真模拟卷(基础夯实版)——文言文阅读理解与翻译高级考试时间:______分钟总分:______分姓名:______一、文言文阅读理解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题目。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谨。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求,尔何如?”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赤,尔何如?”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零,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A.毋吾以也B.如或知尔C.由也为之D.如其礼乐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A.比及三年B.可使足民C.愿学焉D.如或知尔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A.宗庙之事B.端章甫C.愿为小相焉D.莫春者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A.冠者五六人B.浴乎沂C.风乎舞零D.吟而归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A.吾与点也B.如或知尔C.由也为之D.比及三年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A.如其礼乐B.可使足民C.愿学焉D.比及三年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A.宗庙之事B.端章甫C.愿为小相焉D.莫春者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A.冠者五六人B.浴乎沂C.风乎舞零D.吟而归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A.吾与点也B.如或知尔C.由也为之D.比及三年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A.如其礼乐B.可使足民C.愿学焉D.比及三年二、文言文翻译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题目。孔子说:“我年龄比你们大一点,不要因为我年纪大就不敢说话。平时你们常说:‘没有人了解我。’如果有人了解你们,那么你们打算做什么呢?”子路急忙回答说:“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夹在大国之间,加上外国军队的侵犯,接着又是灾荒。如果让我治理这个国家,等到三年,我可以使人人勇敢善战,而且懂得礼义。”孔子微微一笑。“冉求,你怎么样?”冉求回答说:“一个纵横六七十里或者五六十里的国家,如果让我去治理,等到三年,我可以使百姓富足。至于修明礼乐,那就只好等待贤人了。”“公西赤,你怎么样?”公西赤回答说:“我不敢说能做到什么,但愿意学习。在宗庙祭祀的活动中,或者是诸侯会盟及朝见天子的时候,我愿意穿着礼服,戴着礼帽,做一个小小的赞礼人。”“曾点,你怎么样?”曾点弹瑟的声音逐渐稀疏了,接着铿的一声,放下瑟直起身子回答说:“我和他们三位的话不一样。”孔子说:“那有什么关系呢?不过是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罢了。”曾点说:“暮春时节,春天的衣服都穿上了,我和五六位成年人,六七个少年,在沂水边洗洗澡,在舞零台上吹吹风,一路唱着歌回来。”1.请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2)如或知尔,则何以哉?(3)夫子哂之。(4)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零,咏而归。2.请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谨。”(2)非曰能之,愿学焉。(3)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4)吾与点也!四、文言文综合运用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题目。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万乘之国,弑其君,民皆曰:‘非我也,吾君不惠。’故曰:‘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孔子曰:‘孰谓微生高直?或乞醯于其邻,其邻闭门不予,搔其首,乞醯于其邻人,而与之。’孔子曰:‘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A.叟不远千里而来B.王何必曰利C.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D.孔子曰:‘孰谓微生高直?’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A.孟子见梁惠王B.王曰何以利吾国C.故曰:‘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D.孔子曰:‘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A.王何必曰利B.大夫曰何以利吾家C.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D.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A.孟子见梁惠王B.王曰何以利吾国C.故曰:‘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D.孔子曰:‘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A.王何必曰利B.大夫曰何以利吾家C.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D.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A.孟子见梁惠王B.王曰何以利吾国C.故曰:‘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D.孔子曰:‘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五、文言文翻译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题目。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万乘之国,弑其君,民皆曰:‘非我也,吾君不惠。’故曰:‘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孔子曰:‘孰谓微生高直?或乞醯于其邻,其邻闭门不予,搔其首,乞醯于其邻人,而与之。’孔子曰:‘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1.请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孟子见梁惠王。(2)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3)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4)故曰:‘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2.请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孟子见梁惠王。(2)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3)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4)故曰:‘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六、文言文阅读理解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题目。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万乘之国,弑其君,民皆曰:‘非我也,吾君不惠。’故曰:‘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孔子曰:‘孰谓微生高直?或乞醯于其邻,其邻闭门不予,搔其首,乞醯于其邻人,而与之。’孔子曰:‘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A.孟子见梁惠王B.王何必曰利C.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D.孔子曰:‘孰谓微生高直?’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A.孟子见梁惠王B.王曰何以利吾国C.故曰:‘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D.孔子曰:‘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A.王何必曰利B.大夫曰何以利吾家C.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D.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A.孟子见梁惠王B.王曰何以利吾国C.故曰:‘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D.孔子曰:‘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A.王何必曰利B.大夫曰何以利吾家C.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D.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A.孟子见梁惠王B.王曰何以利吾国C.故曰:‘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D.孔子曰:‘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本次试卷答案如下:一、文言文阅读理解1.答案:C解析思路:A项中的“以”表示“因为”,B项中的“以”表示“如果”,C项中的“以”表示“并且”,D项中的“以”表示“以及”。根据句意,C项中的“以”与其他三项用法不同。2.答案:D解析思路:A项中的“之”表示“的”,B项中的“之”表示“的”,C项中的“之”表示“的”,D项中的“之”表示“他”。根据句意,D项中的“之”与其他三项用法不同。3.答案:B解析思路:A项中的“为之”表示“去做”,B项中的“为之”表示“为了”,C项中的“为之”表示“为了”,D项中的“为之”表示“为了”。根据句意,B项中的“为之”与其他三项用法不同。4.答案:D解析思路:A项中的“其”表示“他的”,B项中的“其”表示“他的”,C项中的“其”表示“他的”,D项中的“其”表示“他的”。根据句意,D项中的“其”与其他三项用法不同。5.答案:A解析思路:A项中的“与”表示“和”,B项中的“与”表示“如果”,C项中的“与”表示“和”,D项中的“与”表示“和”。根据句意,A项中的“与”与其他三项用法不同。6.答案:B解析思路:A项中的“如”表示“如果”,B项中的“如”表示“如果”,C项中的“如”表示“如果”,D项中的“如”表示“如果”。根据句意,B项中的“如”与其他三项用法不同。二、文言文翻译1.答案:(1)一个纵横六七十里或者五六十里的国家,如果让我去治理,等到三年,我可以使百姓富足。(2)如果有人了解你们,那么你们打算做什么呢?(3)孔子微微一笑。(4)暮春时节,春天的衣服都穿上了,我和五六位成年人,六七个少年,在沂水边洗洗澡,在舞零台上吹吹风,一路唱着歌回来。2.答案:(1)孔子说:“谁说微生高直呢?有人向他要酒喝,他的邻居关门不给他,他抓了抓头,向另一个邻居要酒喝,却给了他。”(2)孔子说:“泰伯,他可以说是有最高道德的人了,三次把天下让给别人,人们无法称赞他。”三、文言文综合运用1.答案:C解析思路:A项中的“之”表示“的”,B项中的“之”表示“的”,C项中的“之”表示“的”,D项中的“之”表示“他”。根据句意,C项中的“之”与其他三项用法不同。2.答案:D解析思路:A项中的“曰”表示“说”,B项中的“曰”表示“说”,C项中的“曰”表示“说”,D项中的“曰”表示“说”。根据句意,D项中的“曰”与其他三项用法不同。3.答案:B解析思路:A项中的“以”表示“因为”,B项中的“以”表示“为了”,C项中的“以”表示“因为”,D项中的“以”表示“因为”。根据句意,B项中的“以”与其他三项用法不同。4.答案:D解析思路:A项中的“故”表示“因此”,B项中的“故”表示“因此”,C项中的“故”表示“因此”,D项中的“故”表示“因此”。根据句意,D项中的“故”与其他三项用法不同。5.答案:B解析思路:A项中的“谓”表示“说”,B项中的“谓”表示“说”,C项中的“谓”表示“说”,D项中的“谓”表示“说”。根据句意,B项中的“谓”与其他三项用法不同。6.答案:D解析思路:A项中的“已”表示“已经”,B项中的“已”表示“已经”,C项中的“已”表示“已经”,D项中的“已”表示“已经”。根据句意,D项中的“已”与其他三项用法不同。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财务分析教学课件》课件
- 2025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英语第一次模拟测试卷(一)(南京卷)(含解析)
- 2024-2025年山东省济南天桥区泺口实验学校第二学期八年级道德与法治期中考试试题(含答案)
- 铁路旅客运输服务铁路旅客运输服务质量规范76课件
- 铁路桥隧无损检测任务一认识无损测试课件
- 《Python程序设计基础》课件 第二章 Python 基础语法
- 《GB 16351-1996医用γ射线远距治疗设备放射卫生防护标准》(2025版)深度解析
- 《GB 7000.1-2015灯具 第1部分:一般要求与试验》(2025版)深度解析
- 中化经典文化课件
- 中专护理课件
- FCT测试培训教材
- 2025年辽宁省丹东市公安局招聘辅警22人历年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山东海运股份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DBJ33T 1286-2022 住宅工程质量常见问题控制标准
- DBJ33T 1104-2022 建设工程监理工作标准
- 2025年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计划范文
- 实习生安全教育培训
- 电影音乐欣赏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华南农业大学
- 《四川省声环境质量自动监测系统质量保 证及质量控制技术规范》 编制说明
- CEMS培训标准教材
- 职业培训机构收费及退款政策管理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