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江门市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原卷版)_第1页
广东省江门市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原卷版)_第2页
广东省江门市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原卷版)_第3页
广东省江门市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原卷版)_第4页
广东省江门市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原卷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部资料·注意保存江门市2025年高考模拟考试语文本试卷共9页,共23小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把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2.做选择题时,必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卷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3.非选择题必须使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指定位置作答,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5.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臧永清①:在文学出版的国际传播中,达到怎样的效果就算理想的国际传播?这样的国际传播必须具备怎样的条件……在这些方面,你有不少研究。你如何看待这些问题?孙德宏②:国际传播的理想标志,这个问题我们两人去年就曾经深入讨论过。我的看法实际也是受到你的启发才逐渐坚定起来的:传播文本所蕴含的价值最终在交流互鉴中融合成为接受方文化,乃至人类文化的一部分——我认为,这就是文化国际传播的“理想标志”——事实上,古今中外那些成功的文化国际传播都呈现着这样的特征。臧永清:你的观点比我们上次的讨论又丰富了不少,这是我们的共识。孙德宏:理想的国际传播的必要条件,一定是传受双方的“价值认同”。国际传播的传播效果如何,关键是看域外受众的接受效果如何;接受效果如何的关键取决于“价值认同”——人家对你的价值取向不认同,还何谈“接受”?臧永清:你是在强调,真正的“接受”其实是由传播主体与接受主体这两大主体相互作用、共同完成的,于是,就必然就有了“双方认同”的这个“必要条件”——但是,在跨文化国际传播中,接受主体有着千差万别的“接受偏好”,那么你所说的价值认同的“价值”的具体所指是……孙德宏:就是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倡导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因为它着眼于人类普遍幸福,充分诠释和体现了不同民族、国家、文化传统之间的全人类共同的利益关切和价值追求,超越了不同民族、国家、文化传统的界限,所以它也就成为传播主体与接受主体价值取向的“最大公约数”。臧永清:这个“价值认同”更多是着眼于传播文本的思想价值。同时也应该看到,作为文化一部分的文学文本还有其自身的独立品质,比如它所具有的独特的艺术价值,这也必然有一个不同国家、民族、文化传统的接受者的认同问题。孙德宏:传播文本形式及其想象意蕴的最高境界,也就是它的艺术价值,必须尽可能最大程度地体现人类审美的独特性、共通性。所有文化产品的经典文本之所以成为经典,是国为它们都是“独特”的、“原创”的。传播文本所包含的独特的民族文化与本土经验、异域特色的多少,是它们能在多大程度上被接受的重要指标,也是国际传播规律的必然要求。同时,它又因为体现了审美的“共通性”而自然而然地使域外受众易于接受、乐于接受。“独异”因其独特的本土气质而散发出迷人的异域特色,进而吸引着接受者阅读;“共通”则因其理念相通并符合传播规律而使得接受者易于接受、乐于接受,甚至产生巨大的情感共鸣……臧永清:关于文学出版国际传播中的“理想标志”“价值认同”等问题,都是大问题、真问题。接下来,正如你之前所说的文学出版国际传播“既是个学术问题,也是个实践问题”,中国当代文学出版欲实现理想的国际传播还有一些重要的具体操作问题。“好作品”加上恰当的传播手段,才可能促进你所说的“价值认同”,才可能实现比较理想的接受效果。孙德宏:业界的具体操作——这也正是我特别期待与你交流的问题。你之前总结了你们的具体做法,如:寻找著名的海外出版社合作、为作家寻求更高的商业回报、寻找经验丰富的译者等等,其中几次强调了“国外版权代理商”和“接受方译者”问题,而且认为这是比较可行并富有实效的操作手段。为什么强调这两点?臧永清:商业出版必然面对市场。一方面,市场交易首先看你的产品质量;另一方面,即便你的产品质量确实不错,也还有个是否“适销对路”问题——受众不了解你,甚至对你有误解,而你的“推销”又做不到针对他的需求……“走出去”都难,又何谈“走进去”?于是,接下来的问题就是:谁能比较恰当而高效地解决这些问题?孙德宏:结果,你们因为坚持商业出版而较多地选择了国外版权代理商、国外有实力的出版社、接受方译者……这个逻辑关系清晰合理。作为著名的出版人,你如何看待国外版权代理商和接受方译者在文学出版国际传播与合作中的“中间人”作用?臧永清:从具体操作角度讲,出版行业产业链的每个环节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国内出版社直接与国外机构联络需要合适的契机,充分用好国外版权代理机构就是契机之一。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持续提升,一些时刻紧盯着国际市场的国外版权代理商会越来越多地关注中国。他们既比较了解中国社会生活、中国文化,更十分熟悉国外某些国家和地区出版机构的综合实力、图书品类和特色,以及海外读者的接受习惯、接受偏好,而且能够推荐恰当的、高水平的译者。用你的“价值认同”观点来看,他们更了解传受双方的传受偏好和价值认同。一部优秀的中国文学著作,极可能在国外版权代理商的规划下,加上更多的接受方译者的翻译再创作,在海外被打造成畅销书、长销书。孙德宏:显然,充分利用好“他者传播”确实是跨文化国际传播的重要经验。人文社的实践和你的很多思考都给我很大启发。臧永清:我也有很多收获。期待有机会再进一步讨论。[注]①臧永清,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②孙德宏,南开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摘编自《既要“走出去”,更要“走进去”——中国文学出版国际传播对谈录》)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AB.CD.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文学的国际传播既要“走出去”更要“走进去”,这表明传播只是过程而不是目的,文学国际传播的目的在于让域外受众接受。B.域外接受主体有着千差万别的“接受偏好”,因此为了更好地“走出去”,文化国际传播应该尽可能地学习域外文化,做到“一国一案”。C.人文社首先积极联系有影响力的接受方译者,以此提升译本的传播力度,然后接洽国外版权代理商,可见前者比后者更为重要。D.在商业出版的经营理念下,出版社应该做好选题工作,做实内容,在内容为王的时代,只要图书内容好、质量高,就不怕走不出去。3.下列选项,最能体现国际传播理想标志的一项是()A.中国作家铁凝作品在海外大受欢迎,她的作品《永远有多远》泰文版已成为畅销书,创下了单品近4万册的销售业绩。B.人民文学出版社“潮166·中外作家同题互译”项目,通过与海外知名出版社合作,让中国文学作品走入海外大众的视野。C.中国作家艾青的作品《南美洲旅行》葡萄牙文版获得巴西最权威的文学奖项雅布提奖提名,并获得巴西高校出版协会奖。D.美国诗人埃兹拉·庞德十分推崇中国古典诗歌,他的诗歌常用中国古典诗歌意象来表情达意,已成为美国文学史上的经典。4.请结合文本谈谈为什么该文被称为“对谈录”而不是“访谈录”。5.中国现代作家凌叔华为我们提供了中国文学“走出去”的成功样板,以下是关于她作品传播的概况,请结合材料分析其作品成功“走出去”的原因。凌叔华在30年代后期与英国现代著名作家弗吉尼亚·伍尔芙建立了通信联系。伍尔芙鼓励凌叔华用英文写作自己的传记,凌叔华每写完一章,便寄给伍尔芙并请其修改。后来,凌叔华将这18章集为AncientMelodies(《古歌集》),在伍尔芙及其丈夫合办的霍加斯出版社出版。这部作品发表的第二年,《泰晤士文学副刊》就特别撰文介绍,不久,它还被译成法、德、瑞典语出版,广泛传播。(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纸上谈兵高春阳偷我家纸皮那损贼,我恨死他了,可惜逮不着他。我家是一楼,房子刚装修完,物流和快递成天来送货,拆下来的纸皮有很多。纸皮是南方叫法,北方叫纸壳子。我把纸皮放在家门口,攒多了再一起送去物业指定的垃圾投放点。也不妨碍别人。整个单元,八层楼十六家,就我一家装修,就我一家住人。有一天,我发现门口的纸皮不见了,垃圾还在。媳妇说,肯定是被人捡走了,纸皮能卖钱。我说,这叫偷。媳妇说,你不愿意卖钱,有人替你卖。我说,大小咱也是公司高管,哪好意思去卖破烂?媳妇笑道,那人要是把垃圾也偷走就好了。我笑她想得美。媳妇有时会把垃圾袋放进纸箱,过后连纸箱一起倒掉。可有一天发现,纸箱不见了,垃圾被倒出来,扔得满地都是。看着门口一地垃圾,苍蝇乱飞,我气不打一处来。不捡垃圾捡纸皮,我不挑。倒出垃圾拿走纸箱,我接受不了,太缺德了。我捏鼻子大骂,等我逮到你,看我怎么收拾你。我想抓住那损贼,可总也碰不上。这几天,我情绪很不好。我在竞聘一个领导岗位,竞争对手只有一个人,是我过去一手提拔起来的手下。那天,我在家准备竞职演讲的稿子。我吃完早饭,出门倒垃圾,一开门,老天有眼,我撞见了那位神秘的损贼——一个矮个子的小儿。小儿怔住,他的手,正在纸箱里往外掏垃圾袋。他看着我,我看着他。他穿得还算不错,干净利落,不像靠捡破烂为生的人。当然我看人的眼光也不准,要是准的话,当初我也不会提拔那个没良心的。小儿的脸腾地红了。他掏出垃圾袋,装模作样放在墙角,嘴里叨咕,一会儿俺就把它倒了。他抬眼问我,捡你家纸壳子,中不中啊?我一听口音,东北老乡,气消了一半。看小儿目光清澈,我心想,多干净的眼神啊,多像我提拔的那位啊,无辜,又值得同情。我突然恨起眼前这老家伙,但是,职业素养让我说出了另外一番话,大爷,我家装修,纸壳子老多了,以后都给你。你定期来收,中不?反正放在门口,也遭贼偷。我把贼字咬得很重。①小儿的眼神像被点燃的蜡烛,亮了起来,哎呀,太好啦。俺能帮上你啥呀?咋也不能白拿。我说,啥也不用帮,你就白拿。小儿摆手,不中不中。这样吧,你家门口垃圾,以后俺包了。②我笑了,他当然不懂得我的笑意。他笑了,我当然懂得他的笑意。作为一名企业高管,对付这种小人,化敌为友,趋利避害,这是简单兵法。回屋,我坐了下来。一想到公司那位,稿子就写不下去了。几天后,媳妇出差回来,我把情况跟她汇报了一遍。媳妇说处理得当,提出表扬。我跟小儿渐渐熟络起来,他经常来我家收纸皮。我家沙发、茶几、书柜等家具陆续到货,有时忙不过来,小儿就主动来帮忙,搬运、拆包、安装,忙完这些,又跟着收拾卫生,不管装修垃圾还是生活垃圾,一律给我清走。有时候,他还特地叫他老伴儿过来帮忙。我看这老两口忙碌的身影,庆幸当初没给小儿骂跑。我心里的算盘,早已扒拉得噼啪响,他帮我干的活儿,折合成工钱,早已超出了纸皮能卖出的价钱。我稳赚。作为一个商人,我怎么能吃亏呢?两个月以后,装修完工。小区物业配了保安、清洁工。小儿再想进小区,得经过我同意了,否则保安有权把他拒之门外。春节前的一天晚上,保安呼叫我家门铃,说有访客,是一位矮个子老大爷。③我想了想。直接拒绝。可是,保安一再通知我,我有点烦,不知道那个小儿想干什么。不得已,我让他进来了。这时候的我家,窗明几净,纤尘不染,还从来没有接待过客人。正在我犹豫是否该请小儿坐下时,小儿连连摆手,说,俺不坐啦,给你拿点黏亘包,闺女从东北寄过来的,地道的家乡味儿。过年啦,给你尝尝,估计平时你也尝不到。④说着话,小儿伸手递过来一个布包,蓝白相间,很土气的那种。我呆住了,我真没想到。我竟然顺口说,当初你倒出垃圾拿走纸箱,我不怪你了,你不用内疚。小儿垂下眼,轻声说,都是朋友老孙干的丢人事儿。俺一发现,就把他数落了。那天第一次去你家,就是想给你倒个垃圾,替老孙擦个屁股。没承想,让你碰见了,谁知道你这么好,不但没埋怨俺,还主动把纸壳子都送给俺,你真是好心人。我傻在当地,半天才问出一句,你也不像捡破烂的呀?小儿笑了,说,儿子来南方创业,在隔壁小区。人哪,没有遭不了的罪,只有享不了的福。现在日子多好,可是,俺们两口子就是闲不住,总想找点事干……我脸通红,忽然感觉,小在我面前高不可攀,我赶紧给他让座。我心里突然想开一件事,公司那位,我不恨他了。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故事一开始,“我”觉得捡纸皮的小儿是个“损贼”,是一个小人,这种偏见源于“我”对职场竞争对手的敌意与怨恨。B.小说开头对小儿穿着及口音的描写,为后文他身份的揭示及送特产等情节埋下伏笔,使故事逻辑合理,为结尾处情节反转作铺垫。C.小儿与“我”是近邻这一巧合,使故事有了延续和深化的可能,这种巧合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同时也增添了故事的趣味性。D.小说语言富有地域特色和生活气息,简洁明快,通俗易懂,使故事更贴近生活,让读者感到亲切自然,仿佛置身于故事场景之中。7.下面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句子①使用比喻修辞手法,形象写出小儿对能白捡纸皮感到由衷喜悦,他并没有意识到“我”在暗讽他,暗示其内心坦荡,心性淳朴。B.句子②中“我笑了”,写出了“我”用职场思维战胜小儿后的沾沾自喜,两个“当然”表明面对小儿“我”有一种高高在上的优越感。C.句子③中一开始我直接拒绝,根本原因是我家装修完毕,已无纸皮可捡;我感到有点“烦”,表面上“烦”的是保安,实际上烦的是小儿。D.句子④采用变式句式,突出强调布包的“土气”。虽然“我”对小儿的这一举动感到非常吃惊,但并没有嫌弃这个土气的布包。8.小说主要叙写“我”与捡纸皮小的生活故事,为何要以“纸上谈兵”为题,请简要谈谈你的理解。9.小说写的是生活琐事,但主题却颇显深度。请结合文本谈谈作者是如何挖掘主题深度的。二、古代诗文阅读(37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季布者,楚人也。为气任侠,有名于楚。项籍使将兵,数窘汉王。及项羽灭,高祖购求布千金,季布匿濮阳周氏。周氏髡钳季布,衣褐衣,之鲁朱家所卖之。朱家心知是季布,乃乘轺车之洛阳见汝阴侯滕公,因谓曰:“臣各为其主用,季布为项籍用,职耳。项氏臣可尽诛邪?今上始得天下,独以己之私想求一人,何示天下之不广也!君何不从容为上言邪?”滕公心知朱家大侠,意季布匿其所,乃许曰:“诺。”待间,果言如朱家指。上乃赦季布,拜为郎中。孝惠时,为中郎将。单于尝为书嫚吕后,不逊,吕后大怒,召诸将议之。上将军樊哙曰:“臣愿得十万众,横行匈奴中。”诸将皆阿吕后意,曰:“然。”季布曰:“樊哙可斩也!夫高帝将兵四十余万众,困于平城,今哙奈何以十万众横行匈奴中,面欺!且秦以事于胡,陈胜等起。于今创痍未瘳,哙又面谀,欲摇动天下。”是时殿上皆恐,太后罢朝,逐不复议击匈奴事。季布为河东守。孝文时,人有言其贤者,孝文召,欲以为御史大夫。复有言其勇,使酒难近。至,留邸一月,见罢。季布因进曰:“臣无功窃宠,待罪河东。陛下无故召臣,此人必有以臣欺陛下者;今臣至,无所受事,罢去,此人必有以毁臣者。夫陛下以一人之誉而召臣,一人之毁而去臣,臣恐天下有识闻之有以窥陛下也。”上默然惭,良久曰:“河东吾股肱郡,故特召君耳。”(节选自《史记·季布栾布列传》)材料二:以一人之誉而召季布,以一人之毁而遣季布,天下将窥其浅深。虽然,何病?人主威福之大权,岂以天下莫能窥为不测哉!布之悻悻于罢去而仰诘人主以取快其不足以为御史大夫明矣使酒难近之实,自露而不可掩矣。文帝之失,轻于召布也,非轻于罢布也。慎用大臣而不吝于改过,闻人之言,迟之一月,而察其非诬,默然良久,而曰:“河东吾股肱郡,故特召君。”所以养臣子之耻也,非惭也。如其惭邪,抑以轻于召布而愧其知人之不夙也。(节选自清·王夫之《读通鉴论》卷二·文帝)10.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布之悻悻A于罢去B而仰C诘D人主E以取快F其不足G以为御史大夫H明矣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为:为了。与《过秦论》中“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的“为”字意义不同。B.意:料想,估计。与《鸿门宴》“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的“意”意义相同。C.病:危害,损害。与《种树郭橐驼传》中“故病且怠”的“病”字意义不同。D.夙:是早、很早的意思。与《陈情表》中“夙遭闵凶”的“夙”字的意义相近。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季布是项羽麾下名将,项羽死后,他被高祖以千金购买项上人头,后来在周氏和朱家的帮助下成为汉室大臣。B.汉惠帝时,吕后想攻打匈奴,各将领均迎合吕后心意纷纷赞同,只有季布一人强烈反对,成功劝阻汉胡之战。C.汉文帝听到有人说季布贤能,于是想召见他并任命他为御史大夫,但后来又有人说他酗酒任性,就罢免了他。D.王夫之认为即使天下人能窥探出皇帝的城府也是可以的,君主赏罚的大权,不会因为有人能窥探而变得危险。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周氏髡钳季布,衣褐衣,之鲁朱家所卖之。(2)单于尝为书嫚吕后,不逊,吕后大怒,召诸将议之。14.两则材料都涉及“季布任河东守”事件,材料一中季布眼中的文帝与材料二中王夫之对文帝的评价有何异同。请结合材料概括分析。(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下面小题。南楼夜杜牧玉管金樽夜不休,如悲昼短惜年流。歌声袅袅彻清夜,月色娟娟当翠楼。枕上暗惊垂钓①梦,灯前偏起别家愁。思量今日英雄事,身到簪裾②已白头。[注]①垂钓:相传西周吕尚用直钩垂钓。②簪裾:古代显贵者的服饰。15.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此诗是杜牧晚年之作,主要描绘了在南楼宴饮赏月肆意欢快的场景。B.诗歌首句与“莫使金樽空对月”都提到饮酒作乐,均有乐中生悲之感C.颔联描写歌声轻柔,月色明媚,极力营造出一种宁静清雅的意境氛围。D.尾联不仅是在叙述,也是在抒情,更是在对人生进行反思,颇有深意。16.诗歌讲究“立象以尽意”,请结合颈联简要分析诗人是如何通过意象来表达情感的。(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魏征《谏太宗十思疏》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老聃所说的“良才善用,能者居之”的意思相近。(2)小明与朋友去郊外游玩,遇到一处紫荆花林,落英满地,煞是好看。小明不禁冲口而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朋友失声大笑:“《客至》的意境并不在此。”(3)“瑟”是一种古老的乐器,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是中国古典诗词常用的意象,很多诗人喜欢用它来表情达意,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科技创新丰富了百姓餐桌上的食物种类,“细胞肉”“替代蛋白”“未来食品”这些高端的食品术语在新闻报道、学术报告、科技论坛等多个场合A,人们在生产食物之余,还可以创造新的食物类型,一场全新的食物革命正B。而这背后折射的理念,正是当下粮食安全语境下所倡导的大食物观。有别于传统的以粮为纲,大食物观体现了从“粮食”到“食物”观念上的与时俱进和丰富创新。大食物观视域下,粮食概念从狭义的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