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4.5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
〖教材分析〗
牛顿第二定律是学生首次接触,而它将伴随着学生整个高中三年。本节课主
要是运用牛顿三大定律去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解题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
在对物体受力分析时要正确引导学生,受力分析的顺序,做到不漏不多;强化他
们正交分解法的使用和数学三角函数的应用。逐渐的把握好牛顿定律应用的解题
思路和方法。
〖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
物理观念:掌握应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科学思维:能结合物体的运动情况对物体的受力情况进行分析。
科学探究:能根据物体的受力情况推导物体的运动情况。
科学态度与责任:会用牛顿运动定律和运动学公式解决简单的力学问题。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1、已知物体受力情况,求物体的运动情况。
2、已知物体运动情况,求物体的受力情况。
难点:1、物体的受力分析及运动状态分析和重要的解题方法的灵活选择和
运用。
2、正交分解法。
〖教学方法〗
创设情境导入课题,合作交流,总结规律,实例分析,拓展提升,讲练相结合。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通过多媒体课件动图展示:列车进站。
为了尽量缩短停车时间,旅客按照站台上标注的车门位置候车。列车进站时
总能准确地停靠在对应车门的位置。这是如何做到的呢?
复习牛顿第二定律:物体加速度的大小跟作用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
比,加速度的的方向跟作用力的方向相同。
F=ma,F指的是物体所受的合力,m为物体的质量,a是物体的加速度,注
意方向。
牛二定律确定了力和运动情况的关系,为此我们再举几个例子。
二、新课教学
(一)从受力确定运动情况
如果已知物体的受力情况,可以由牛顿第二定律求出物体的加速度,再通过
运动学的规律确定物体的运动情况。
处理这类问题的基本思路是:先分析物体受力情况求合力,据牛顿第二定律
求加速度,再用运动学公式求所求量。为此我总结了,解题的一般步骤。
解题的一般步骤:
(1)确定研究对象,构建模型:
(2)对这个物体进行受力分析:
顺序是:重力(mg)→支持力(弹力FN)→其它→摩擦力(Ff)
(3)正交分解:建立直角坐标系转化为四力的模式
(4)运动分析:判断物体的运动方向,求合力F合
水平或竖直方向:F合=运动方向的力-反向的力
建立坐标系:x、y轴:F合=运动方向的力-反向的力
(5)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F合=ma
(6)画运动草图,应用运动学公式
速度公式:vt=vo+at
1
位移公式:xvtat2求未知
02
22
导出公式:vt-v0=2ax
例题1:运动员把冰壶沿水平冰面投出,让冰壶在冰面上自由滑行,在不与
其他冰壶碰撞的情况下,最终停在远处的某个位置。按比赛规则,投掷冰壶运动
员的队友,可以用毛刷在冰壶滑行前方来回摩擦冰面,减小冰面的动摩擦因数以
调节冰壶的运动。
(1)运动员以3.4m/s的速度投掷冰壶,若冰壶和冰面的动摩擦因数为0.02,
冰壶能在冰面上滑行多远?g取10m/s2。
(2)若运动员仍以3.4m/s的速度将冰壶投出,其队友在冰壶自由滑行10m后
开始在其滑行前方摩擦冰面,冰壶和冰面的动摩擦因数变为原来的90%,冰壶
多滑行了多少距离?
分析(1)由解题步骤来求解即可。
(2)注意第一阶段的末速度是第二阶段的初速度。
解:(1)确定研究对象,构建模型:
(2)对这个物体进行受力分析:
①竖直向下的重力mg;
②地面对物体向上的支持力FN
③水平向左的摩擦力Ff。
(3)正交分解:建立直角坐标系转化为四力的模式
(4)运动分析:判断物体的运动方向,求合力F合
物体向右减速运动;所以在竖直方向没有发生位移,没有加速度,所以重力mg
和支持力FN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彼此平衡。
即y轴方向:mg=FN
在x轴方向:F合=运动方向的力-反向的力=0-Ff
(5)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F合=ma。
-Ff=ma1
Ff=μFN
联立得:-μmg=ma1
2
代入数据得:a1=-0.2m/s
(6)画运动草图,应用运动学公式:
22
导出公式:vt-v0=2a1x1
代入数据得:x1=28.9m
(2)同理,设冰壶滑行10m后的速度为v10,则对冰壶的前一段运动有,
22
v10=v0+2a1x10
冰壶后一段运动的加速度为
22
a2=-µ2g=-0.02×0.9×10m/s=-0.18m/s
222
滑行10m后为匀减速直线运动,由v-v10=2ax2,v=0,得
22
v10v02a1x10
x221m
2a22a2
第二次比第一次多滑行了(10+21-28.9)m=2.1m
(二)从运动情况确定受力
如果已知物体的运动情况,根据运动学公式求出物体的加速度,再根据牛顿
第二定律确定就可以确定物体所受的力。
处理这类问题的基本思路是:先分析物体的运动情况,据运动学公式求加速
度,再在分析物体受力情况的基础上,用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求所求量(力)。
和前面的在第四第五步,相反。
例题2、一个滑雪的人,质量m=75Kg,以v0=2m/s的初速度沿山坡匀加
速滑下,山坡的倾角θ=30o,在t=5s的时间内滑下的路程x=60m,求滑雪人
受到的阻力(包括摩擦和空气阻力)。
解:(1)确定研究对象,构建模型:
(3)对这个物体进行受力分析:
①竖直向下的重力mg;
②地面对物体向上的支持力FN
③沿斜面向上的阻力Ff。
(3)正交分解:建立直角坐标系转化为四力的模式
(4)运动分析:判断物体的运动方向,求合力F合
物体向右减速运动;所以在竖直方向没有发生位移,没有加速度,所以重力mg
和支持力FN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彼此平衡。
0
即y轴方向:mgcos30=FN
0
在x轴方向:F合=运动方向的力-反向的力=mgsin30-Ff
(5)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F合=ma。
mgsinFfma
(6)画运动草图,应用运动学公式:
1
位移公式:xvtat2
02
代入数据得:a=4m/s2
把a=4代入得:mgsinθ-Ff=ma
代入数据得:Ff=75N
可见,无论是哪种情况,加速度始终是联系运动和力的桥梁。求加速度是解
决有关运动和力问题的基本思路,正确的受力分析和运动过程分析则是解决问题
的关键。
〖板书设计〗
4.5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
一、从受力确定运动情况
如果已知物体的受力情况,可以由牛顿第二定律求出物体的加速度,再
通过运动学的规律确定物体的运动情况。
处理这类问题的基本思路是:先分析物体受力情况求合力,据牛顿第二定
律求加速度,再用运动学公式求所求量。
二、从运动情况确定受力
如果已知物体的运动情况,根据运动学公式求出物体的加速度,再根据牛顿
第二定律确定就可以确定物体所受的力。
处理这类问题的基本思路是:先分析物体的运动情况,据运动学公式求加速
度,再在分析物体受力情况的基础上,用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求所求量(力)。
〖教学反思〗
1、在授课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清洁能源革命中的关键设备:光伏逆变器的谐波抑制技术探讨
- 中央空调智能控制系统应用
- 消费者行为变化趋势分析
- 新媒体在健康教育领域的应用与展望
- 农业科技推广职业能力建设的宗旨与实施策略
- 劳动教育与小学数学教学融合的探究
- 科学开展幼儿园中班纸艺活动的策略
- 小学生信息技术课课件
- 新时代职场人的必修课入职品质意识培训
- 7.1燃料的燃烧(课时1燃烧的条件)-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 粒缺伴发热指南解读课件
- 成人住院患者跌倒评估与预防(团体标准)解读
- 【浅析顾客满意度的评价指标体系文献综述6100字】
- 戴海崎心理与教育测量第4版课后习题答案
- 新概念英语第二册单词表默写纸
- 工业机器人维护与保养PPT全套完整课件
- 新华书店读者问卷调查表
- JJG 315-1983直流数字电压表
- GB/T 15088-2009道路车辆牵引销强度试验
- 熠搜家庭户用光伏电站推介
- 高中区域地理:极地地区南极、北极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