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浙教版7年级上册科学考点全突破第10讲地球板块、地形、地形图一、从大陆漂移学说到海底扩张学说大陆漂移学说“大陆漂移学说”是20世纪初由德国地球物理学家魏格纳提出的内容:地球的陆地在2亿年前还是彼此相连的一个整体,后来由于受到力的作用,才不断分离并漂移到现在的位置证据:大西洋两岸大陆轮廓的可拼合性,北美洲和欧洲、非洲在地层、岩石构造上遥相呼应等海底扩张说“海底扩张说”是1960~1962年由美国地质学家赫斯和迪茨提出的内容:在大洋中部形成一个地壳裂缝(称洋中脊),那里热的地幔物质不断上涌出来,把洋壳上较老的岩石向两边不断地推开。在洋壳上方的大陆地块,像输送带上一样被推着一起向两边移动二、板块构造学说内容:地球的岩石圈被海岭、海沟和巨大的山脉分割成六大板块,这些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上,相互不断地发生碰撞和张裂。板块的碰撞和张裂是引起海陆变化的主要原因。板块的碰撞形成了巨大的山脉,板块的张裂形成了裂谷和海洋用板块构造理论解释有关的地理现象红海将成为新的大洋——红海位于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运动比较活跃,两大板块在不断张裂,地壳断裂下陷所致。地中海将会消失——地中海位于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交界处,两大板块不断挤压喜马拉雅山的形成,珠穆朗玛峰的不断升高——位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之间,由于两大板块的碰撞挤压,形成了目前世界上最雄伟的山脉三、地形的类型地形类型海拔地面起伏平原低(200米以下)广阔平坦,起伏很小高原较高(500米以上)起伏不大,边缘陡峭,顶面平坦宽广山地较高(500米以上)坡度较陡,沟谷较深,相对高度超过200米丘陵较低(200~500米)地面起伏和坡度较缓,相对高度一般在100以下盆地/四周高,中间低平四、表示地形起伏的地图等高线:把海拔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就是等高线等高线地形图:用等高线表示地面高低起伏的地图。等高线地形图实际上是将不同高度的等高线投影到同一个平面上,用来表示起伏的地形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根据等高线数值判断海拔和地势起伏的状况:等高线上的数值为海拔,数值大即海拔高,地势高;数值小即海拔低,地势低根据等高线疏密判断地面的高低起伏:等高线密集,坡度较陡;等高线稀疏,坡度较缓根据等高线的形状判断山地的不同部位五、地形的变化内力作用与外力作用的比较内力作用外力作用表现形式地壳运动、火山、地震等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对地形的影响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形成高山或盆地削低高山,填平深谷,使地表趋于平坦外力作用的具体表现在降水比较丰富的湿润地区,流水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最大。如流水冲刷使黄土高原变得沟壑纵横;流水使石灰岩溶蚀,形成溶洞;江河携带的泥沙在河流中下游和河口沉积形成平原和三角洲在降水比较少的地区,风力作用影响大,如风的吹蚀和沙的沉积会形成风蚀城堡和沙丘在高寒地区,冰川等作用影响大,如在冰川移动的作用下会形成角峰和冰斗谷一、地球表面的板块1.北京时间2015年4月25日14时11分,位于喜马拉雅山南侧的尼泊尔发生了8.1级地震.结合图文资料,答题.关于尼泊尔地震原因的分析,正确的是()A.
处在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
B.
处在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交界处
C.
处在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
D.
由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张裂拉伸造成【答案】A【解析】一般来说,板块的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有的张裂拉伸,有的碰撞挤压,地壳比较活跃.尼泊尔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两大板块碰撞挤压,地壳不稳定,形成地震.2.关于下列区域范围的描述,正确的是()A.
美洲地区由北美洲和拉丁美洲组成
B.
拉丁美洲是指巴拿马运河以南的美洲地区
C.
北美洲的一些地区也属于拉丁美洲地区
D.
南美洲的区域范围要远大于拉丁美洲【答案】C【解析】美洲由北美洲和南美洲组成,故A叙述错误.拉丁美洲是指美国以南的美洲地区,故叙述B错误.美国以南的美洲地区,被称为拉丁美洲,所以北美洲的一些地区也属于拉丁美洲,故C叙述正确.美国以南的美洲地区,被称为拉丁美洲,所以南美洲的区域范围小于拉丁美洲,故D叙述错误.根据题意.3.关于六大板块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非洲板块全部由陆地组成
B.
亚欧板块与亚欧大陆重合
C.
印度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
D.
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答案】D【解析】A、非洲板块除了包括非洲陆地外,还包括临近的大片海洋,A不符合题意;
B、亚欧板块没有与亚欧大陆重合,B不符合题意;
C、印度洋板块除了海洋外还包括澳大利亚大陆、印度半岛和阿拉伯半岛,C不符合题意;
D、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
4.下图为“全球六大板块示意图”,澳大利亚大陆位于(
)A.
亚欧板块
B.
印度洋板块
C.
非洲板块
D.
太平洋板块【答案】B【解析】地质学家经过长期的研究,提出了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全球由六大板块组成,一般来说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六大板块的名称是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读图可知,澳大利亚大陆属于印度洋板块。5.下列有关板块构造学说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板块构造学说是在“大陆漂移假说”的基础上由魏格纳创建的②板块构造学说是依据大西洋两岸大陆轮廓的可拼性创立的③地壳的岩石圈被分割成六大板块④板块漂浮在软流圈上⑤板块的张裂形成了裂谷和海洋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③④⑤
D.
①③⑤【答案】C【解析】大陆漂移假说是20世纪初由魏格纳提出的,大陆漂移假说的创始人魏格纳是根据非洲与南美洲的大陆轮廓吻合特点而提出的;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全球由六大板块拼合而成的,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构造学说是在大陆漂移学说和海底扩张学说的基础上提出的。地壳的岩石圈被分割成六大板块: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这些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之上,处于不停的运动之中,在张裂地区常形成裂谷和海洋,板块相对移动而产生的彼此碰撞或张裂,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形成了地球表面的基本形状,在板块交界地带有火山、地震,板块相撞挤压地区常形成巨大的山脉,C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6.(2020·富阳模拟)如图所示,下列不能成为支持大陆漂移学说证据的是(
)A.
①非洲的西海岸和南美洲东海岸轮廓具有可拼性
B.
②非洲的西海岸和南美洲东海岸有能相连的岩层
C.
③非洲和南美洲大陆都存在黑色人种
D.
④非洲和南美洲古生物群之间有亲缘关系【答案】C【解析】北美洲和非洲、欧洲在地层、岩石构造上遥相呼应,特别是大西洋两岸古生物群具有亲缘关系等证据,都是支持大陆漂移说的证据,非洲和南美洲大陆都存在黑色人种这与移民有关,不能作为依据。
故答案为:C7.读图,并回答下列问题:
(1)地球上共有________大板块。图甲实验中,用实验中的书本(纸张)表示地球上的板块,反映了板块的________(填“碰撞”或“张裂”)运动,这种运动在地球上会产生________(填“隆起形成山脉”或“形成新的海洋”)现象。(2)图乙实验反映了板块的________(填“碰撞”或“张裂”)运动,这种运动在地球上会产生________(填“隆起形成山脉”或“形成新的海洋”)现象。【答案】(1)六;碰撞;隆起形成山脉(2)张裂;形成新的海洋【解析】(1)地球上共有六大板块。图甲实验中,用实验中的书本(纸张)表示地球上的板块,反映了板块的碰撞运动,这种运动在地球上会产生隆起形成山脉现象。
(2)图乙实验反映了板块的张裂运动,这种运动在地球上会产生形成新的海洋现象。8.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根据测量,位于欧洲和非洲之间的地中海在不断缩小,有人预言,几千万年后地中海将消失。材料二:如右上图所示是板块局部图。(1)板块构造学说认为,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分为________大板块,各大板块处在不断运动之中。地中海不断缩小,就是因为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不断________(填“碰撞”或“张裂”)而导致的。(2)根据板块构造学说,结合材料二,预测位于亚洲和非洲之间的红海会不断地________(填“扩张”或“缩小”)。【答案】(1)六;碰撞(2)扩张【解析】(1)、板块构造学说认为,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分为六大板块,各大板块处在不断运动之中。地中海不断缩小,就是因为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不断碰撞而导致的。
(2)、根据板块构造学说,结合材料二,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之间的红海处于板块张裂地带,由于相互张裂运动,后被海水填充,由此可以预测位于亚洲和非洲之间的红海会不断地扩张。二、地形及地形影响因素9.黄土高原地表特征千沟万壑,形成原因是(
)A.
流水侵蚀作用
B.
风力搬运作用
C.
流水搬运作用
D.
冰川侵蚀作用【答案】B【解析】在沙漠中,细小的沙粒被风刮得很远,然后慢慢地沉落下来,科学家认为黄土高原就是这样经历了几百万年才形成的。黄土高原风吹来的高原。故答案为:B.10.(2020七上·温州期末)崇明岛位于长江入海口,它从一千多年前的小沙洲演变成现在中国第三大岛屿,且仍在增长。则崇明岛形成的主要外力因素是(
)A.
流水
B.
冰川
C.
风力
D.
生物【答案】A【解析】崇明岛位于入海口,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流水带来的沙子的沉积作用;故A正确;故答案为:A。11.如图所示为绘制半个“土豆山”的等高线地形图的步骤,则白纸上绘出的“土豆山”的等高线地形图应是(
)A.
B.
C.
D.
【答案】A【解析】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密闭向里数值越大为山顶,读等高线绘制示意图可知,白纸上绘出的“土豆山”的等高线地形图应是选项A,A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12.(2020七上·鄞州期末)下列地貌形态的形成,主要是由风力侵蚀作用引起的是(
)A.
沙漠中的石蘑菇
B.
火山湖
C.
海岸边的怪石
D.
喜马拉雅山【答案】A【解析】内力作用主要包括地売运动、火山和地震活动;外力作用主要是指风力、流水、冰川、波浪、生物等对地形的作用。四个选项中:蘑菇石是风力作用形成的;火山湖和喜马拉雅山是由地球的内力作用形成的;海岸边的怪石是由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故A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13.(2021·越城模拟)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是喜马拉雅山脉的主峰,其高度在不断升高,2020年12月8日、中尼两国共同宣布珠峰的新高度为8848.86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珠峰不断升高是地球外力作用的结果
B.
喜马拉雅山是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张裂形成的
C.
喜马拉雅山脉处于板块交界处,附近很少有地震发生
D.
喜马拉雅山上发现海洋生物化石,为地壳运动提供了证据【答案】D【解析】A、珠峰不断升高是地球内力作用的结果,A不符合题意;
B、喜马拉雅山是由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B不符合题意;
C、喜马拉雅山脉处于板块交界处,附近常有地震发生,C不符合题意;
D、科学家在喜马拉雅山上找到了海洋生物化石,说明这里曾经是一片汪洋,为地壳运动提供了证据,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14.浙江桐庐的瑶琳仙境(溶洞)主要是因________(选填“外力作用”或“内力作用”,下同)而形成的;黑龙江的五大连池(火山湖)主要是因________而形成的。【答案】外力作用;内力作用【解析】浙江桐庐的瑶琳仙境(溶洞)主要是因外力作用而形成的;黑龙江的五大连池(火山湖)主要是因为内力作用而形成的。15.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在降水比较丰富的湿润地区,________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最大,如流水的冲刷使土质疏松的黄土高原变得________,如图________(填字母)所示;也会使石灰岩溶蚀而形成许多________,如图________(填字母)所示;河流所携带的泥沙会在河流中下游和河口沉积而形成________和________,如图________(填字母)所示。
(2)在降水较少的地区,风的吹蚀会形成________,如图________(填字母)所示;沙的沉积会形成________,如图________(填字母)所示。(3)在高寒地区,在冰川的移动作用下会形成________和________,如图________(填字母)所示。【答案】(1)流水;沟壑纵横;A;溶洞;C;平原;三角洲;B
(2)风蚀城堡;F;沙丘;D(3)角峰;冰斗谷;E【解析】(1)在降水比较丰富的湿润地区,由于水较多,流水的作用表现明显,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最大,如流水的冲刷使土质疏松的黄土高原变得千沟万壑,加上黄土土质疏松,很容易被侵蚀;在石灰岩分布较多的地方,水会和石灰岩发生化学反应,溶解石灰岩,形成喀斯特地貌,如溶洞,石笋,石芽等,这是流水的侵蚀作用;河流所携带的泥沙会在河流中下游和河口沉积而形成沉积平原和三角洲,这是流水的沉积作用。
(2)在降水较少的地区,地表干旱,风力作用表现明显,风力的侵蚀作用形成风蚀城堡,风蚀蘑菇等,风力的搬运作用又形成了沙丘。
(3)在高寒地区,冰川广布,冰川作用明显,表现为冰川的侵蚀和搬运作用,根据题意,冰川移动既有侵蚀又有搬运作用,所以形成了角峰和冰斗谷。
三、地形图16.读下列四幅地形剖面图,能正确表示我国地势变化的是()A.
B.
C.
D.
【答案】B【解析】我国的地势特点是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A只能看出西高东低,没有阶梯状特征;C是中部高、东西部低;D符合阶梯状分布,但是东高西低。故A、C、D三项均不符合我国的地势特征。17.(2019七上·萧山期末)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A.
A地与D地的相对高度约为570米
B.
同时间测得A,D两地的气温,D地气温更高
C.
图中ABCD四地对应的地形分别为山峰陡崖、山谷、山脊
D.
若测得C,D两地图上距离约2厘米,两地实际距离是20千米【答案】D【解析】A、A地D的海拔为670米,D地的海拔为100米,A与D地的相对高度=670米-100米=570米,说法正确。
B、A地D的海拔为670米,D地的海拔为100米,A地海拔更高,所以温度更低,D地更高,说法正确。
C、A处等高线闭合,且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逐渐降低,是山顶;B处多条等高线重叠,是陡崖;C处等高线凸出部分指向海拔较高处,是山谷;D处等高线凸出部分指向海拔较低处,是山脊,故说法正确。
D、
该图的比例尺为1:100000,若测得C,D两地图上距离约2厘米,两地实际距离是200000厘米,合2千米,说法错误。故答案为:D
18.图中有可能形成小河的地点是(
)。A.
甲地
B.
乙地
C.
丙地
D.
丁地【答案】B【解析】河流一般发源于山谷,山谷的登高线的数值是有低值向高值突出。甲乙丙丁中,只有乙位于山谷。故选B。19.如图为一局部地区等高线(单位:米)分布示意图,a至b点为河流主干。所有支流中,实际不存在的是(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答案】C【解析】由图可知,③④属于山脊部位,不会形成河流;故答案为:C。20.(2020八上·柯桥开学考)根据右等高线地形图,试回答:①A、B两点的高度差为________m。②A、B两点附近的地形哪个更陡峭一些?________。【答案】150;B【解析】由图可知,A处的海拔高度为50m,而B处海拔高度为200m,所以AB两点的高度差为150m;由图可知,B点附近等高线密集,而A点附近等高线稀疏,所以B点更加陡峭;故答案为: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且末县第二中学高二物理第二学期期末经典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5届北京师大第二附中高二物理第二学期期末联考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5年广东省汕头潮阳区物理高二第二学期期末预测试题含解析
- 2025届福建省龙岩市连城一中物理高二第二学期期末经典模拟试题含解析
- 冠心病防治健康教育课件
- 宠物日常护理课件
- 2025届四川省绵阳市绵阳中学物理高二第二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解析
- 二零二五年度多功能仓储中心托盘租赁及仓储管理服务协议
- 2025年班班通教育资源共享平台建设合同
- 2025版旅游产业人民币担保书
- 2024年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 2025年天水市麦积区事业单位遴选历年管理单位笔试遴选500模拟题附带答案详解
- 胸外科一病一品
-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函数的概念与性质讲义
- 小数乘除法竖式计算题及答案
- 2024年医院信息保密制度范本(三篇)
- 第22章 相似形 单元检测题2023-2024学年沪科版数学九年级上册
- 血管内超声IVUS简介
- DL∕T 2528-2022 电力储能基本术语
- 2024年歌尔股份有限公司校园招聘考试试题完美版
- peskin量子场论课后答案(芝加哥大学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