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江苏省常州市九年级化学教学情况调研测试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_第1页
2025年江苏省常州市九年级化学教学情况调研测试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_第2页
2025年江苏省常州市九年级化学教学情况调研测试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_第3页
2025年江苏省常州市九年级化学教学情况调研测试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_第4页
2025年江苏省常州市九年级化学教学情况调研测试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九年级教学情况调研测试化学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考试时不得使用任何型号的计算器。2.请将第Ⅰ卷和第Ⅱ卷的答案全部填写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3.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S-32Cl-35.5Na-23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前的序号按对应的题号填涂在答题纸上)1.“花火鱼灯会,古城中国年”。下列淹城春秋乐园新春盛会活动中主要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坐雪橇 B.打铁花 C.穿汉服 D.写春联2.2024年常州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86.2%。下列物质没有被列入空气质量监测项目的是A.二氧化碳 B.二氧化硫 C.氮氧化合物 D.可吸入颗粒物3.下列做法不利于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常州”的是A.推广无磷洗衣粉,预防水体污染 B.就地烧生活垃圾,防止土壤污染C.开发清洁新能源,防治大气污染 D.使用可降解塑料,减少白色污染4.下列净水操作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A.蒸馏 B.沉降 C.过滤 D.吸附5.下列物质或其主要成分的化学式,其中错误的是A.氨气— B.过氧化氢—C.大理石— D.氢氧化铁—6.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下列属于钾肥的是A.硝酸钠 B.尿素C.草木灰 D.磷矿粉7.实验测得人体一些体液pH,其中酸性最强的是A胃液(0.9~1.5) B.唾液(6.6~7.1)C.血液(7.35-7.45) D.胰液(7.8~8.4)8.下列物质不能用作干燥剂是A.生石灰 B.烧碱 C.浓硫酸 D.氢氧化钙9.氯化钡溶液与硫酸钾溶液混合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该反应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是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10.人类使用金属的历史先后顺序正确的是A.铁→铜→铝 B.铜→铝→铁 C.铜→铁→铝 D.铁→铝→铜11.兴趣小组测小菜园土壤酸碱性和酸碱度,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A.溶解 B.过滤C.检验酸碱性 D.测pH12.下列趣味实验目的无法达成的是A.用紫甘蓝自制酸碱指示剂 B.用酚酞溶液鉴别水和稀盐酸C.用醋酸钠和水自制发热袋 D.用食品级柠檬酸、果汁、小苏打自制汽水13.用如图所示浓硫酸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9.8%的稀硫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计算—浓硫酸的体积为10mL,水为90mLB.仪器—主要有烧杯、玻璃棒、天平、量筒C.稀释—把水倒入盛有浓硫酸的烧杯中,并不断搅拌D.处理—少量浓硫酸沾到皮肤上,立即用大量水冲洗14.某同学笔记本上有关物质检验或鉴别的整理,其中错误的是A.检验淀粉:加入碘水,溶液变蓝色B.鉴别聚乙烯和聚氯乙烯:灼烧,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是聚氯乙烯C.鉴别羊毛和棉线:灼烧,产生烧焦羽毛气味的是羊毛,有烧纸气味的为棉线D.检验铵盐:加入熟石灰研磨,产生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的氨臭味气体15.如表是部分酸、碱、盐在20℃的溶解性表,下列判断错误的是溶、挥溶溶、挥微?微不A.表中有挥发性的酸是盐酸和碳酸B.表中“?”处物质的溶解性为可溶C.20℃时,的溶解度大于的溶解度D.实验室一般不用块状大理石和稀硫酸制16.中国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关于它说法错误的是A.这是一种有机物B.它由碳、氢、氮、氧、硫五种元素组成C.其中碳元素质量分数最大D.其中碳、氢、氮、氧、硫五种元素质量比为254:377:65:25:617.气体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无明显现象。资料:无水硫酸铜遇水变蓝。某同学设计如下实验方案证明两者确实发生了反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将少量酚酞试液滴入反应后的溶液,证明有消失B.将等体积的水和氢氧化钠溶液分别滴入两只充满的软塑料瓶,证明有减少C.将足量稀盐酸滴入反应后的溶液,证明有生成D.将无水硫酸铜与氢氧化钠固体、干燥的混合,证明有水生成18.下列物质间的转化不能一步实现的是A. B.C. D.19.天宫空间站再生生保系统含电解水制氧、二氧化碳去除等多个子系统。主要流程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电解制氧时,能量转化形式为电能转化为化学能B.氧气生成系统中,生成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1:8C.流程中铁催化剂或镍催化剂在反应前后性质与质量均不发生改变D.反应等质量的,Bosch法消耗的质量是Sabatier法的2倍20.捕集空气中CO2加氢制甲醇(CH3OH),可实现CO2资源化利用和“零碳”排放,其转化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反应①中,电解水生成的H2和O2的分子个数比为2:1B.反应②中,生产1.6kgCH3OH理论上要消耗2.2kgCO2C转化过程中,H2O和H2循环转化,无需额外补充D.等质量的甲醇制取时消耗的CO2与燃烧时生成的CO2相等,实现“零碳”排放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0分)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20分)21.性质决定用途,用下列物质的序号填空。A.食盐B.石墨C.聚乙烯D.碳酸钙(1)用于制造电车电刷的是___________;(2)可用于食品包装的是___________;(3)可用作厨房调味品的是___________;(4)可用作人体补钙剂是___________。22.《常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2024年9月1日起施行。(1)废电池(铅蓄电池)应投入的垃圾箱上所印标识是下图的___________;A. B. C. D.(2)干电池的组成如图。从废电池中可回收到的氧化物是___________;(3)回收得到的锌可用于实验室制氢气,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23.习近平总书记二○二五新年贺词展示向上的中国力量。(1)中国碗装了更多中国粮。粮食的核心是土地问题,通常使用___________(填“熟石灰”、“生石灰”或“氢氧化钠”)改良酸性土壤。(2)嫦娥六号首次月背采样。航天器的天线用钛合金制成,钛合金属于___________(填“合成材料”、“复合材料”或“金属材料”)(3)天水花牛苹果又大又红。波尔多液由硫酸铜溶液和石灰乳混合而成,可防治苹果树的多种病害,波尔多液不能用铁质容器盛放的原因是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4)东山澳角村渔获满舱。鲳鱼主要营养物质是___________(填“糖类”、“维生素”或“蛋白质”)(5)麦积山石窟“东方微笑”跨越千年。用聚乙烯醇乳液修复壁画是我国壁画保护的主要技术。聚乙烯醇完全燃烧的产物是___________。24.2025蛇年春晚吉祥物“巳升升”的设计灵感源自中华传统文化。(1)配色取自鹦哥绿、龙膏烛等中国传统色彩。龙膏烛即古代蜡烛,主要成分包括动物和植物油脂。油脂___________(填“属于”或“不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2)头部轮廓来源于唐代地宫出土的银质鎏金如意。鎏金工艺是把金和汞按比例混合制成泥状物后均匀涂抹在器物表面,再烘烤,使金和汞分离,金留在器物表面。该工艺过程中,使用了类似溶解和___________的操作,利用汞的沸点___________(填“低于”或“高于”)金。历经千年,如意依旧金光熠熠,说明金的化学性质___________。(3)眉眼取自三星堆出土的青铜蛇形器。蛇形器出土时表面某些部分存在绿色锈蚀,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可用棉签蘸取稀盐酸擦涂(生成氯化铜、水和二氧化碳等物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三、探究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40分)25.某学习小组对酸和碱进行了如下探究学习。【探究一】酸和碱的定义化学家对酸的认识经历了以下不同阶段:①1776年,拉瓦锡在分析了几种酸的成分后提出“一切酸中都含有氧”。②1811年,戴维发现五氧化二碘()只有溶于水后才具有酸性(),提出“只有氢才是酸不可缺少的元素”。③1887年,阿累尼乌斯创立电离学说,指出“酸是能够在水溶液中产生的化合物”。④……据信息回答:(1)从目前的认识看,拉瓦锡的观点有欠缺。写出一种不符合他观点的酸的化学式___________。(2)据戴维的观点,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使浸过紫色石蕊试液后干燥的纸花变色。(3)电离学说还指出碱是能够在水溶液中产生的化合物。据此,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是和结合成___________的过程。实验过程中,小组同学发现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反应时无明显现象,需借助酸碱指示剂判断反应是否发生。是否有其他方法证明发生反应呢?小组同学继续探究。【探究二】测溶液的pH和温度变化实验①如图1,用pH和温度传感器测反应过程中溶液pH和温度随所加试剂的变化,如图2.(4)分析图2温度曲线,中和反应___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5)小林同学认为(4)的判断不够严谨,设计以下补充实验。实验②,40mL一定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与40mL蒸馏水混合,测溶液温度变化。实验③,40mL一定浓度的稀盐酸与___________混合,测溶液温度变化。(6)三个实验中温度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3,据图可以确认反应发生,理由是___________。【探究三】定量计算探究实验①中,加入稀盐酸一段时间后,将混合溶液在充满氮气的环境中加热蒸干,所得固体冷却后称得质量为mg——理论分析:盐酸具有挥发性,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若不发生反应,则加热蒸干后,所得固体只有氢氧化钠。(已知所用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的密度均为1g/mL)(7)“在充满氮气的环境中加热蒸干”的原因为___________。(8)m的理论取值范围为___________时,说明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发生了化学反应。(9)根据图1和图2数据,计算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26.蛇年话蛇。“法老之蛇”是非常具有震撼力的化学实验之一。原版实验——硫氰化汞受热分解(1)反应方程式:,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流传实验硫氰化汞受热分解产生剧毒物质,因此网上流传实验大多是蔗糖的燃烧。某兴趣小组按资料进行演示实验——取10g小苏打和40g蔗糖混合均匀,堆放在盛有细沙的蒸发皿中间,其周围倒上适量75%酒精()溶液,点燃后看到从火焰中慢慢“爬出”一条体积逐渐膨胀的黑“蛇”,如图1。【问题一】黑色物质是什么?(2)小组讨论后一致认为是碳,理由是___________。【问题二】哪种物质产生了碳?资料:Ⅰ.蔗糖加热时会发生碳化反应,分解成水和碳;Ⅱ.蔗糖、小苏打、酒精相互间不反应;Ⅲ.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气体小组进行如下对比实验:实验适量75%乙醇溶液+40g蔗糖适量75%乙醇溶液+10g小苏打现象蔗糖燃烧,表面生成黑色物质小苏打表面至乙醇火焰熄灭无明显变化证据推理:(3)黑色固体是由___________产生的。对比实验中小组同学发现黑色固体体积比演示实验明显小。掰开演示实验得到的黑色柱体,发现其内部蓬松多孔。【问题三】小苏打的作用是什么?(4)图2中,仪器①的名称为___________,选用装置___________(填序号)可以进行小苏打的分解实验。对产生的气体进行检验的实验操作___________,发生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_____。证据推理:(5)小苏打的作用是___________。实验思考:(6)小苏打的量也是影响“成蛇”效果的重要因素,据图3,当蔗糖和小苏打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时,“成蛇”效果最好。27.2025年,我国著名化学家侯德榜诞辰135周年。如图是侯氏制碱法的部分流程,涉及反应:①;②等。(1)工业合成氨的微观过程如图B中应补充的微观粒子是___________(填“A”或“B”或“C”);A. B. C.(2)反应①,控制温度35℃以下目的是___________;(3)反应④,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4)整个生产流程中能循环利用的物质有和___________;制得的纯碱中常含有少量氯化钠,用如图装置测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测得的质量如表:干燥管G的总质量实验前61.8g实验后64.0g(5)实验结束后,打开弹簧夹,往试管D中缓缓鼓入空气数分钟后再称干燥管G的总质量,鼓入空气的目的是___________,若无装置D,则最终测量结果_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6)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结果精确到0.1%)。28.某小组开展“家用燃料的变迁与合理使用”跨学科实践。任务一:调查变迁燃料变迁大致历程:柴草→蜂窝煤→液化石油气→管道天然气(甲烷:)→未来燃料(1)柴草:柴火灶的结构如图。从燃烧条件分析,通风口的作用是___________。(2)液化石油气:主要是通过___________(填“石油分馏”或“煤的干馏”)获得。(3)天然气:已成为很多地区的主要家用燃气,为防止燃气泄漏造成危险,漏气报警器应安装在厨房的___________(填“高处”或“低处”)。任务二:探析变化(4)完全燃烧1kg煤和天然气放出的热量和如表,煤被天然气替代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答1点即可)。燃料热量/MJ/g煤298天然气45~502下图是“基于载氧体的甲烷化学链燃烧”技术示意图(5)加热条件下,空气反应器中发生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6)甲烷在空气中燃烧的耗氧量___________(填“>”、“=”或“<”)甲烷通过该化学链燃烧的耗氧量。(7)“化学链燃烧”技术可避免空气直接与甲烷接触,与甲烷在空气中燃烧相比,该技术的优点是___________。任务三:展望未来(8)可燃冰是一种在低温高压条件下形成的结晶物质,有望成为未来能源。可燃冰有多种结构,如某可燃冰中甲烷分子和水分子的平均个数比为1:8,其化学式表示为。写出该可燃冰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九年级教学情况调研测试化学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考试时不得使用任何型号的计算器。2.请将第Ⅰ卷和第Ⅱ卷的答案全部填写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3.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S-32Cl-35.5Na-23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前的序号按对应的题号填涂在答题纸上)1.“花火鱼灯会,古城中国年”。下列淹城春秋乐园新春盛会活动中主要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坐雪橇 B.打铁花 C.穿汉服 D.写春联【答案】B【解析】详解】A、坐雪橇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B、打铁花,涉及铁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C、穿汉服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D、写春联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故选:B。2.2024年常州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86.2%。下列物质没有被列入空气质量监测项目的是A.二氧化碳 B.二氧化硫 C.氮氧化合物 D.可吸入颗粒物【答案】A【解析】【详解】目前计入空气质量评价的主要污染物为: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粒径小于等于10微米的颗粒物,称PM10)、细颗粒物(粒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称PM2.5)和臭氧等。二氧化碳是空气的成分之一,不属于空气污染物,不需要列入空气质量监测项目,故选A。3.下列做法不利于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常州”的是A.推广无磷洗衣粉,预防水体污染 B.就地烧生活垃圾,防止土壤污染C.开发清洁新能源,防治大气污染 D.使用可降解塑料,减少白色污染【答案】B【解析】【详解】A、含磷洗衣服的使用会导致水华现象,推广无磷洗衣粉,可预防水体污染,有利于环境保护,故选项做法正确;B、就地烧生活垃圾,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和烟尘,不利于环境保护,故选项做法不正确;C、开发清洁新能源,既能节约化石能源,又能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有利于环境保护,故选项做法正确;D、使用可降解塑料,减少白色污染,故选项做法正确。故选B。4.下列净水操作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A.蒸馏 B.沉降 C.过滤 D.吸附【答案】A【解析】【详解】沉降、过滤可以除去天然水中不可溶性杂质,吸附可除去天然水中的颜色和气味,不能除去可溶性杂质,而蒸馏可以得到纯净是水,故蒸馏的净化程度最高;故选A。5.下列物质或其主要成分的化学式,其中错误的是A.氨气— B.过氧化氢—C.大理石— D.氢氧化铁—【答案】A【解析】【详解】A、氨气的化学式为,化学式表示错误,符合题意;B、过氧化氢的化学式为,化学式表示正确,不符合题意;C、大理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其化学式为,化学式表示正确,不符合题意;D、氢氧化铁的化学式为,化学式表示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A。6.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下列属于钾肥的是A.硝酸钠 B.尿素C.草木灰 D.磷矿粉【答案】C【解析】【详解】A、硝酸钠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氮元素,属于氮肥,错误;B、尿素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氮元素,属于氮肥,错误;C、草木灰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钾元素,属于钾肥,正确;D、磷矿粉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磷元素,属于磷肥,错误;故选C。7.实验测得人体一些体液pH,其中酸性最强的是A.胃液(0.9~1.5) B.唾液(6.6~7.1)C.血液(7.35-7.45) D.胰液(7.8~8.4)【答案】A【解析】【分析】当溶液的pH等于7时,呈中性;当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且pH越小,酸性越强;当溶液的pH大于7时,呈碱性,且pH越大,碱性越强。【详解】A、胃液(0.9~1.5),pH<7,显酸性,pH最小,酸性最强,正确;B、唾液(6.6~7.1),显弱酸性或中性或弱碱性,错误;C、血液(7.35-7.45),pH>7,显弱碱性,错误;D、胰液(7.8~8.4),pH>7,显碱性,错误;故选A。8.下列物质不能用作干燥剂的是A.生石灰 B.烧碱 C.浓硫酸 D.氢氧化钙【答案】D【解析】【详解】A、生石灰是氧化钙的俗称,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可用作干燥剂,故选项不符合题意;B、烧碱是氢氧化钠的俗称,易吸收水分而潮解,可用作干燥剂,故选项不符合题意;C、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用作干燥剂,故选项不符合题意;D、氢氧化钙没有吸水性,也不能与水反应,不能用作干燥剂,故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9.氯化钡溶液与硫酸钾溶液混合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该反应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是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答案】D【解析】【详解】由可知,该反应符合“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特点,属于复分解反应,故选D。10.人类使用金属的历史先后顺序正确的是A.铁→铜→铝 B.铜→铝→铁 C.铜→铁→铝 D.铁→铝→铜【答案】C【解析】【详解】人类使用金属的历史先后顺序与金属的活动性有关,金属的活动性越弱越容易冶炼,根据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可知,人类使用金属的历史先后顺序为:铜→铁→铝,故选C。11.兴趣小组测小菜园土壤酸碱性和酸碱度,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A.溶解 B.过滤C.检验酸碱性 D.测pH【答案】C【解析】【详解】A.溶解在烧杯中进行,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加速溶解,此选项正确;B.过滤时要一贴、二低、三靠,即滤纸紧贴漏斗、滤纸边缘低于漏斗边缘、液面低于滤纸边缘、烧杯紧靠玻璃棒、玻璃棒靠在三层滤纸处、漏斗末端紧靠在烧杯内壁上,此选项正确;C.用滴管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滴管在试管的上方悬空垂直,不能伸进试管内,此选项错误;D.测定溶液的pH时,将pH试纸放在玻璃片上,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溶液滴在pH试纸上,此选项正确。故选C。12.下列趣味实验目的无法达成的是A用紫甘蓝自制酸碱指示剂 B.用酚酞溶液鉴别水和稀盐酸C.用醋酸钠和水自制发热袋 D.用食品级柠檬酸、果汁、小苏打自制汽水【答案】B【解析】【详解】A、紫甘蓝中含有的花青素是一种天然的酸碱指示剂,遇到酸性溶液变红,遇到碱性溶液变蓝,所以能用紫甘蓝自制酸碱指示剂,故选项能达到实验目的;B、酚酞溶液遇酸性溶液不变色,遇碱性溶液变红色,水和稀盐酸分别显中性、酸性,均不能使酚酞溶液变色,不能鉴别,故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C、醋酸钠溶于水放热,使溶液温度升高,所以能用醋酸钠和水自制发热袋,故选项能达到实验目的;D、柠檬酸能与小苏打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可用食品级柠檬酸、果汁、小苏打自制汽水,故选项能达到实验目的。故选B。13.用如图所示浓硫酸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9.8%的稀硫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计算—浓硫酸的体积为10mL,水为90mLB.仪器—主要有烧杯、玻璃棒、天平、量筒C.稀释—把水倒入盛有浓硫酸的烧杯中,并不断搅拌D.处理—少量浓硫酸沾到皮肤上,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答案】D【解析】【详解】A、用如图所示浓硫酸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9.8%的稀硫酸,需要浓硫酸的体积为,需要水的体积为,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B、用如图所示浓硫酸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9.8%的稀硫酸,需要的仪器有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量筒,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C、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烧杯内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的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防止酸液飞溅,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D、少量浓硫酸沾到皮肤上,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说法正确,符合题意。故选:D。14.某同学笔记本上有关物质检验或鉴别的整理,其中错误的是A.检验淀粉:加入碘水,溶液变蓝色B.鉴别聚乙烯和聚氯乙烯:灼烧,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是聚氯乙烯C.鉴别羊毛和棉线:灼烧,产生烧焦羽毛气味的是羊毛,有烧纸气味的为棉线D.检验铵盐:加入熟石灰研磨,产生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的氨臭味气体【答案】D【解析】【详解】A、淀粉遇碘变蓝色,所以加入碘水,溶液变蓝色,可检验淀粉,故A选项正确;B、聚氯乙烯中含有氯元素,灼烧时会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而聚乙烯灼烧没有刺激性气味,所以灼烧,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是聚氯乙烯,可鉴别二者,故B选项正确;C、羊毛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灼烧时会产生烧焦羽毛气味,棉线主要成分是纤维素,灼烧时有烧纸气味,通过灼烧闻气味可鉴别羊毛和棉线,故C选项正确;D、检验铵盐,可加入熟石灰研磨,铵根离子与熟石灰中的氢氧根离子反应会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氨气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故D选项错误;故选:D。15.如表是部分酸、碱、盐在20℃的溶解性表,下列判断错误的是溶、挥溶溶、挥微?微不A.表中有挥发性的酸是盐酸和碳酸B.表中“?”处物质的溶解性为可溶C.20℃时,的溶解度大于的溶解度D.实验室一般不用块状大理石和稀硫酸制【答案】C【解析】【详解】A、由表格数据可知,具有挥发性的酸是盐酸和碳酸,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B、由表格数据可知,“?”处物质为CaCl2,溶解性为可溶,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C、由表格数据可知,20℃时,不溶、微溶,则20℃时,的溶解度小于的溶解度,说法错误,符合题意;D、由表格数据可知,20℃时,微溶,大理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与稀硫酸反应生成微溶于水的硫酸钙,会覆盖在大理石表面,阻止反应的进行,故实验室一般不用块状大理石和稀硫酸制,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16.中国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关于它的说法错误的是A.这是一种有机物B.它由碳、氢、氮、氧、硫五种元素组成C.其中碳元素质量分数最大D.其中碳、氢、氮、氧、硫五种元素质量比为254:377:65:25:6【答案】D【解析】【详解】A、结晶牛胰岛素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故选项说法正确;B、物质是由元素组成,则结晶牛胰岛素是由碳、氢、氮、氧、硫五种元素组成,故选项说法正确;C、结晶牛胰岛素碳、氢、氮、氧、硫元素的质量比为(12×254):(1×377):(14×65):(16×25):(32×6)=3048:377:910:400:192,因此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故选项说法正确;D、由选项C可知,结晶牛胰岛素碳、氢、氮、氧、硫元素的质量比为3048:377:910:400:192,故选项说法不正确。故选D。17.气体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无明显现象。资料:无水硫酸铜遇水变蓝。某同学设计如下实验方案证明两者确实发生了反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将少量酚酞试液滴入反应后的溶液,证明有消失B.将等体积的水和氢氧化钠溶液分别滴入两只充满的软塑料瓶,证明有减少C.将足量稀盐酸滴入反应后的溶液,证明有生成D.将无水硫酸铜与氢氧化钠固体、干燥的混合,证明有水生成【答案】A【解析】【详解】A、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钠和水,氢氧化钠、碳酸钠溶解均显碱性,溶液一直是红色,无法证明有NaOH的消失,故A符合题意;B、将等体积的水和氢氧化钠溶液分别滴入两只充满CO2的软塑料瓶,由于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消耗的二氧化碳的质量比水溶解二氧化碳量多,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软塑料瓶变瘪程度更大,能证明有CO2减少,故B不符合题意;C、碳酸钠和稀盐酸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将足量稀盐酸滴入反应后的溶液,观察到有气泡生成,证明有Na2CO3的生成,故C不符合题意;D、氢氧化钠固体与干燥的CO2混合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无水硫酸铜遇水变蓝,可检测水的生成,虽然固体反应速率较慢,但长期或适当条件下仍可进行,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18.下列物质间的转化不能一步实现的是A. B.C. D.【答案】D【解析】【详解】A、二氧化碳与水在光照条件下,在叶绿体中反应生成氧气和有机物,物质间的转化能一步实现,故正确;B、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物质间的转化能一步实现,故正确;C、氧化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物质间的转化能一步实现,故正确;D、氧化铜属于难溶于水的氧化物,氧化铜不能经过一步反应转化为氢氧化铜,故错误;故选:D。19.天宫空间站再生生保系统含电解水制氧、二氧化碳去除等多个子系统。主要流程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电解制氧时,能量转化形式为电能转化为化学能B.氧气生成系统中,生成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1:8C.流程中铁催化剂或镍催化剂在反应前后性质与质量均不发生改变D.反应等质量的,Bosch法消耗的质量是Sabatier法的2倍【答案】C【解析】【详解】A、电解制氧时,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能量转化形式为电能转化为化学能,故选项说法正确;B、氧气生成系统中,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H2↑+O2↑,生成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1×2×2):(16×2)=1:8,故选项说法正确;C、由催化剂的定义可知,流程中铁催化剂或镍催化剂在反应前后化学性质与质量均不发生改变,物理性质可能改变,故选项说法不正确;D、Bosch法中,根据2H2+CO2C+2H2O,氢气与二氧化碳关系式为2H2~CO2,两者的质量比为(2×1×2):44=1:11;Sabatier法中,根据4H2+CO2CH4+2H2O,氢气与二氧化碳关系式为4H2~CO2,两者的质量比为(4×1×2):44=2:11,因此反应等质量的,Bosch法消耗的质量是Sabatier法的2倍,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C。20.捕集空气中CO2加氢制甲醇(CH3OH),可实现CO2资源化利用和“零碳”排放,其转化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反应①中,电解水生成的H2和O2的分子个数比为2:1B.反应②中,生产1.6kgCH3OH理论上要消耗2.2kgCO2C.转化过程中,H2O和H2循环转化,无需额外补充D.等质量的甲醇制取时消耗的CO2与燃烧时生成的CO2相等,实现“零碳”排放【答案】C【解析】【详解】A、反应①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由化学方程式可知,电解水生成的H2和O2的分子个数比为2:1,故A说法正确;B、反应②中,二氧化碳和氢气反应生成甲醇和水,根据碳元素质量守恒,则生产1.6kgCH3OH理论上要消耗CO2的质量为,故B说法正确;C、反应①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反应②为二氧化碳和氢气反应生成甲醇和水,化学方程式为:,综合方程式为:,故转化过程中,H2O和H2虽然可循环转化,但是也需额外补充,故C说法错误;D、甲醇和氧气点燃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化学方程式为:,二氧化碳和氢气反应生成甲醇和水,化学方程式为:,由化学方程式可知,甲醇和二氧化碳的分子个数比均为1:1,故等质量的甲醇制取时消耗的CO2与燃烧时生成的CO2相等,可实现“零碳”排放,故D说法正确;故选:C。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0分)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20分)21.性质决定用途,用下列物质的序号填空。A.食盐B.石墨C.聚乙烯D.碳酸钙(1)用于制造电车电刷的是___________;(2)可用于食品包装的是___________;(3)可用作厨房调味品的是___________;(4)可用作人体补钙剂是___________。【答案】(1)B(2)C(3)A(4)D【解析】【小问1详解】石墨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可用于制造电车电刷,故填:B;【小问2详解】聚乙烯无毒,可用于食品包装,故填:C;【小问3详解】食盐有咸味,可用作厨房调味品,故填:A;【小问4详解】碳酸钙含钙元素,且能与胃液中的盐酸反应生成可溶性的氯化钙,可作补钙剂,故填:D。22.《常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2024年9月1日起施行。(1)废电池(铅蓄电池)应投入的垃圾箱上所印标识是下图的___________;A. B. C. D.(2)干电池的组成如图。从废电池中可回收到的氧化物是___________;(3)回收得到的锌可用于实验室制氢气,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答案】(1)B(2)MnO2##二氧化锰(3)【解析】【小问1详解】A、该图标是可回收物,可回收物就是再生资源,指生活垃圾中未经污染、适宜回收循环利用的废物。主要包括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废纸张、废塑料、废玻璃、废金属等五类,不符合题意;B、该图标是有害垃圾,有害垃圾,指生活垃圾中对人体健康或自然环境造成直接或潜在危害的物质。必须单独收集、运输、存贮,由环保部门认可的专业机构进行特殊安全处理。常见的有害垃圾包括废灯管、废油漆、杀虫剂、废弃化妆品、过期药品、废电池、废灯泡、废水银温度计等,故废电池属于有害垃圾,符合题意;C、该图标是厨余垃圾,厨余垃圾是指居民日常生活及食品加工、饮食服务、单位供餐等活动中产生的垃圾,包括丢弃不用的菜叶、剩菜、剩饭、果皮、蛋壳、茶渣、骨头(鸡骨、鱼刺类)等,不符合题意;D、该图标是其他垃圾,其他垃圾,指除可回收物、有害垃圾、餐厨垃圾外的其他生活垃圾。即现环卫体系主要收集和处理的垃圾,一般都采取填埋、焚烧等方法处理,不符合题意。故选B;【小问2详解】黄铜是铜锌合金,属于混合物;碳是由碳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锌是由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氯化铵是由N、H、Cl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属于氧化物;二氧化锰是由Mn、O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小问3详解】实验室通常用锌粒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3.习近平总书记二○二五新年贺词展示向上的中国力量。(1)中国碗装了更多中国粮。粮食的核心是土地问题,通常使用___________(填“熟石灰”、“生石灰”或“氢氧化钠”)改良酸性土壤。(2)嫦娥六号首次月背采样。航天器的天线用钛合金制成,钛合金属于___________(填“合成材料”、“复合材料”或“金属材料”)(3)天水花牛苹果又大又红。波尔多液由硫酸铜溶液和石灰乳混合而成,可防治苹果树的多种病害,波尔多液不能用铁质容器盛放的原因是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4)东山澳角村渔获满舱。鲳鱼主要营养物质是___________(填“糖类”、“维生素”或“蛋白质”)(5)麦积山石窟“东方微笑”跨越千年。用聚乙烯醇乳液修复壁画是我国壁画保护的主要技术。聚乙烯醇完全燃烧的产物是___________。【答案】(1)熟石灰(2)金属材料(3)(4)蛋白质(5)CO2、H2O(或二氧化碳,水)【解析】【小问1详解】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但其反应过程会放出大量热,可能对土壤和植物造成伤害,一般不直接用于改良酸性土壤;氢氧化钠碱性太强,具有强烈的腐蚀性,会破坏土壤结构,不能用于改良酸性土壤;而熟石灰显碱性,价格低廉,来源广泛,是改良酸性土壤常用的物质;【小问2详解】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和合金,钛合金属于合金,属于金属材料;【小问3详解】波尔多液由硫酸铜溶液和石灰乳混合而成,波尔多液不能用铁质容器盛放,是因为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铁能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化学方程式为;【小问4详解】鲳鱼属于肉类食物,其主要营养物质是蛋白质;【小问5详解】聚乙烯醇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聚乙烯醇完全燃烧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24.2025蛇年春晚吉祥物“巳升升”设计灵感源自中华传统文化。(1)配色取自鹦哥绿、龙膏烛等中国传统色彩。龙膏烛即古代蜡烛,主要成分包括动物和植物油脂。油脂___________(填“属于”或“不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2)头部轮廓来源于唐代地宫出土的银质鎏金如意。鎏金工艺是把金和汞按比例混合制成泥状物后均匀涂抹在器物表面,再烘烤,使金和汞分离,金留在器物表面。该工艺过程中,使用了类似溶解和___________的操作,利用汞的沸点___________(填“低于”或“高于”)金。历经千年,如意依旧金光熠熠,说明金的化学性质___________。(3)眉眼取自三星堆出土的青铜蛇形器。蛇形器出土时表面某些部分存在绿色锈蚀,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可用棉签蘸取稀盐酸擦涂(生成氯化铜、水和二氧化碳等物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答案】(1)不属于(2)①.蒸发②.低于③.稳定(3)【解析】【小问1详解】油脂的相对分子质量较小(通常在几百左右),而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分子量通常达到几万以上,因此油脂不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故填:不属于;【小问2详解】鎏金工艺是把金和汞按比例混合制成泥状物后均匀涂抹在器物表面,再烘烤,使金和汞分离,金留在器物表面。该工艺过程中,使用了类似溶解和蒸发的操作;烘烤,使金和汞分离,金留在器物表面,说明汞的沸点低于金;历经千年,如意依旧金光熠熠,说明金的化学性质稳定,不易与其他物质反应,故填:蒸发;低于;稳定;【小问3详解】碱式碳酸铜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填:。三、探究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40分)25.某学习小组对酸和碱进行了如下探究学习。【探究一】酸和碱的定义化学家对酸的认识经历了以下不同阶段:①1776年,拉瓦锡在分析了几种酸的成分后提出“一切酸中都含有氧”。②1811年,戴维发现五氧化二碘()只有溶于水后才具有酸性(),提出“只有氢才是酸不可缺少的元素”。③1887年,阿累尼乌斯创立电离学说,指出“酸是能够在水溶液中产生的化合物”。④……据信息回答:(1)从目前的认识看,拉瓦锡的观点有欠缺。写出一种不符合他观点的酸的化学式___________。(2)据戴维的观点,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使浸过紫色石蕊试液后干燥的纸花变色。(3)电离学说还指出碱是能够在水溶液中产生的化合物。据此,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是和结合成___________的过程。实验过程中,小组同学发现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反应时无明显现象,需借助酸碱指示剂判断反应是否发生。是否有其他方法证明发生反应呢?小组同学继续探究。【探究二】测溶液的pH和温度变化实验①如图1,用pH和温度传感器测反应过程中溶液pH和温度随所加试剂的变化,如图2.(4)分析图2温度曲线,中和反应是___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5)小林同学认为(4)的判断不够严谨,设计以下补充实验。实验②,40mL一定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与40mL蒸馏水混合,测溶液温度变化。实验③,40mL一定浓度的稀盐酸与___________混合,测溶液温度变化。(6)三个实验中温度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3,据图可以确认反应发生,理由是___________。【探究三】定量计算探究实验①中,加入稀盐酸一段时间后,将混合溶液在充满氮气的环境中加热蒸干,所得固体冷却后称得质量为mg——理论分析:盐酸具有挥发性,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若不发生反应,则加热蒸干后,所得固体只有氢氧化钠。(已知所用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的密度均为1g/mL)(7)“在充满氮气的环境中加热蒸干”的原因为___________。(8)m的理论取值范围为___________时,说明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发生了化学反应。(9)根据图1和图2数据,计算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答案】(1)HCl(2)不能(3)H2O##水分子(4)放热(5)40mL蒸馏水(6)稀释溶液时温度的变化量远小于两种溶液混合后温度的变化量(7)防止氢氧化钠溶液与空气中二氧化碳发生反应(8)4g<m≤5.85g(9)解:设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y解得:y=9.125%答: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9.125%【解析】【小问1详解】1776年,拉瓦锡在分析了几种酸的成分后提出“一切酸中都含有氧”。从目前的认识看,酸中不一定含氧元素,如HCl;【小问2详解】1811年,戴维发现五氧化二碘只有溶于水后才具有酸性,提出“只有氢才是酸不可缺少的元素”,二氧化碳中不含氢元素,则二氧化碳不能使浸过紫色石蕊试液后干燥的纸花变色;【小问3详解】酸是能够在水溶液中产生氢离子的化合物,碱是能够在水溶液中产生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故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是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的过程;【小问4详解】由图2可知,随着反应的进行,温度逐渐升高,故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小问5详解】小林同学认为(4)的判断不够严谨,因为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中本身含水,还可能是氢氧化钠溶液或稀盐酸溶于水放出热量,实验②是探究氢氧化钠溶液溶于水是否放热,则实验③是探究稀盐酸溶于水是否放热,故实验③:40mL一定浓度的稀盐酸与40mL蒸馏水混合,测溶液温度变化;【小问6详解】由图可知,稀释溶液时温度的变化量远小于两种溶液混合后温度的变化量,故据图可以确认反应发生;【小问7详解】氢氧化钠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故“在充满氮气的环境中加热蒸干”的原因为防止氢氧化钠溶液与空气中二氧化碳发生反应;【小问8详解】实验①中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盐酸具有挥发性,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若不发生反应,则加热蒸干后,所得固体只有氢氧化钠,则所得固体的质量为4g,如果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发生了反应。解:设4g氢氧化钠完全反应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为xx=5.85g故m的理论取值范围为4g<m≤5.85g时,说明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发生了化学反应;【小问9详解】见答案。26.蛇年话蛇。“法老之蛇”是非常具有震撼力的化学实验之一。原版实验——硫氰化汞受热分解(1)反应方程式:,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流传实验硫氰化汞受热分解产生剧毒物质,因此网上流传实验大多是蔗糖的燃烧。某兴趣小组按资料进行演示实验——取10g小苏打和40g蔗糖混合均匀,堆放在盛有细沙的蒸发皿中间,其周围倒上适量75%酒精()溶液,点燃后看到从火焰中慢慢“爬出”一条体积逐渐膨胀的黑“蛇”,如图1。【问题一】黑色物质是什么?(2)小组讨论后一致认为是碳,理由是___________。【问题二】哪种物质产生了碳?资料:Ⅰ.蔗糖加热时会发生碳化反应,分解成水和碳;Ⅱ.蔗糖、小苏打、酒精相互间不反应;Ⅲ.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气体小组进行如下对比实验:实验适量75%乙醇溶液+40g蔗糖适量75%乙醇溶液+10g小苏打现象蔗糖燃烧,表面生成黑色物质小苏打表面至乙醇火焰熄灭无明显变化证据推理:(3)黑色固体是由___________产生的。对比实验中小组同学发现黑色固体体积比演示实验明显小。掰开演示实验得到的黑色柱体,发现其内部蓬松多孔。【问题三】小苏打的作用是什么?(4)图2中,仪器①的名称为___________,选用装置___________(填序号)可以进行小苏打的分解实验。对产生的气体进行检验的实验操作___________,发生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_____。证据推理:(5)小苏打的作用是___________。实验思考:(6)小苏打的量也是影响“成蛇”效果的重要因素,据图3,当蔗糖和小苏打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时,“成蛇”效果最好。【答案】(1)N2(2)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反应物中含有碳元素(3)蔗糖(4)①.分液漏斗②.A③.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④.(5)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使黑色固体蓬松,并不断向外膨胀(合理即可)(6)8:1【解析】【小问1详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反应物中含有4个Hg、8个S、8个C、8个N,生成物中含有4个Hg、8个S、8个C、6个N,故X中含有2个N,化学式为N2;【小问2详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反应物中含有碳元素,所以说小组讨论后一致认为是碳;【小问3详解】根据资料Ⅰ,蔗糖加热时会发生碳化反应,分解成水和碳;对比实验现象,有蔗糖燃烧时表面生成黑色物质,而小苏打在乙醇火焰中无明显变化,所以可判断黑色固体是由蔗糖产生的;【小问4详解】图2中仪器①的名称为酒精灯;小苏打碳酸氢钠加热分解生成碳酸钠、二氧化碳和山水,小苏打的分解实验属于固体加热型,选择A装置;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证明产生的气体为二氧化碳,即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化学方程式为;小问5详解】小苏打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气体,小苏打的作用是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使黑色固体蓬松,并不断向外膨胀;【小问6详解】根据图3,当蔗糖和小苏打的质量比为8:1时,“成蛇”长度最长,说明此时“成蛇”效果最好。27.2025年,我国著名化学家侯德榜诞辰135周年。如图是侯氏制碱法的部分流程,涉及反应:①;②等。(1)工业合成氨的微观过程如图B中应补充的微观粒子是___________(填“A”或“B”或“C”);A. B. C.(2)反应①,控制温度35℃以下目的是___________;(3)反应④,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4)整个生产流程中能循环利用的物质有和___________;制得的纯碱中常含有少量氯化钠,用如图装置测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测得的质量如表:干燥管G的总质量实验前61.8g实验后64.0g(5)实验结束后,打开弹簧夹,往试管D中缓缓鼓入空气数分钟后再称干燥管G的总质量,鼓入空气的目的是___________,若无装置D,则最终测量结果_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6)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结果精确到0.1%)。【答案】(1)C(2)防止碳酸氢铵受热分解、减少气体的逸出(合理即可)(3)(4)##氨气(5)①.使E中产生的全部进入G中被吸收②.偏大(6)88.3%【解析】【小问1详解】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不变,反应前有2个氮原子和6个氢原子,B中已有2个氮原子和4个氢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