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6/13惠州市惠东县2024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与参考答案一、积累运用(29分)1.默写古诗文。(10分。答对一句得1分,满分不超过10分)(1)__________,胡为乎泥中?(《式微》)(2)青青子衿,__________。纵我不往,__________?(《子衿》)(3)关关雎鸠,在河之洲。__________,__________。(《关雎》)(4)海内存知己,__________。(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5),道阻且右。溯游从之,__________。(《蒹葭》)(6)《小石潭记》中“________,_______”写出了潭中游鱼动静相宜、灵活有趣的样子。(7)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描写洞庭湖波澜壮阔景象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2.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与许多常见的送别诗的抒情格调有所不同,请根据你对此诗的理解和下面的知识卡片作简要分析。(2分)知识卡片送别诗题目中常常有“赠、别、送、酒”等字眼。送别内容有写夫妻之别、亲人之别、友人之别、同僚之别等。送别诗抒写离情别绪,是分离时迸发的情感火花。有的送别诗蕴含浓浓的离别感伤,有的则蕴含激励劝勉,乐观积极的精神,又或者寄托诗人自己的理想抱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5题。(7分)亲爱的同学们,漫步在语文世界中,我们不仅可以领略各地的风俗人情,可以了解科学的奥秘,还可以探寻古人才情。读《社戏》,我们仿佛置身于烟雨朦胧的江南水乡,听着的江南丝竹声,戏台上令人tànwéiguānzhǐ()的表演;读《安塞腰鼓》,我们又如置身于黄土高原,在的群舞中感受着安塞腰鼓pángbó()的气势;读《恐龙无处不在》,我们心中那颗探寻科学奥秘的种子便开始méngfā();读《时间的脚印》,使我们明白了,岩石并非坚固不坏,它无时无刻经受着从各方面来的“攻击”:阳光烘烤,霜雪冷冻,风吹雨打;读《诗经》,我们醉心于古代诗歌回环往复一唱三叹之美;读《核舟记》,我们不仅惊叹于奇巧人的高超技艺,还领略了东坡先生泛舟赤壁妙笔生花的千古才情……3.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3分)(1)tànwéiguānzhǐ()(2)pángbó()(3)méngfā()4.下列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A.悠长欣赏欢腾B.悠扬欣赏欢腾C.悠扬观赏沸腾D.悠长观赏沸腾5.语段中画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A.读《时间的脚印》,我们明白了,岩石并非坚固不坏,它无时无刻经受着从各方面来的“攻击”:阳光烘烤,霜雪冷冻,风吹雨打……B.读《时间的脚印》,使我们明白了,岩石并非坚固不坏,它无时无刻不经受着从各方面来的“攻击”:阳光烘烤,霜雪冷冻,风吹雨打……C.读《时间的脚印》,我们明白了,岩石并非坚固不坏,它无时无刻不经受着从各方面来的“攻击”:阳光烘烤,霜雪冷冻,风吹雨打……D.读《时间的脚印》,我们明白了,岩石并非坚固不坏,它每时每刻不经受着从各方面来的“攻击”:阳光烘烤,霜雪冷冻,风吹雨打……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10分)近日,学校开展了“亲近经典,传承文化”综合性学习活动,请根据要求作答。6.以下是一段活动开场白,请根据语境,在横线处续写一个句子。(2分)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是今天“亲近经典,传承文化”活动的主持人。朱自清先生在《经典常谈》的序言中说道:“经典训练应该是一个必要的项目。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经典就如繁星,照亮中华文化的天空;经典就如长河,流入华夏儿女的血脉;,。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经典,寻着先贤的足迹,了解经典文化,探寻阅读经典作品的意义。7.在阅读《经典常谈》中的《辞赋第十一》时,屈原的悲惨遭遇和他的赤子之心、爱国热情深深触动了同学们的心弦。某位同学为此写了副对联,用以鞭策自己。请你重组下列词语,还原这副对联。(2分)歌咏仍怀总带忧民泪颠沛爱国心8.依据《经典常谈》的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造字和用字有六个条例,称为“六书”,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B.《尚书》是中国最古的记言的历史。C.“诗经六义”是指风、雅、颂、赋、比、兴。D.“四书”是指《春秋》、《中庸》、《论语》、《孟子》。9.班上小华同学对同学们探究古代经典作品的行为不理解,认为阅读经典没有意义。你刚读完《经典常谈》一书,认可小华的这个说法吗?请你结合阅读此书的感受,就此话题对小华说一段话。(4分)二、阅读(41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4题。(17分)【甲】桃花源记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10.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3分)(1)便要还家:(2)无论魏晋:(3)寻病终:11.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阡陌交通,鸡犬相闻。(2)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乙】秦时妇人唐开元中,代州都督以五台多客僧①,恐妖伪事起②,非有住持者,悉逐之。客僧惧逐,多权窜山谷。有法朗③者,深入雁门山。幽涧之中有石洞,容人出入。朗多赍④干粮,欲住此山,遂寻洞入。数百步渐阔,至平地涉流水渡一岸日月甚明。更行二里,至草屋中,有妇人,并衣草叶,容色端丽。见僧惧愕,问云:“汝乃何人?”曰:“我人也。”妇人笑云:“宁有人形骸如此?”僧曰:“我事⑤佛。佛须摈落⑥形骸,故尔。”因问:“佛是何者?”僧具言之。相顾笑曰:“语甚有理。”复问:“宗旨如何?”僧为讲《金刚经》。称善数四。僧因问:“此处是何世界?”妇人云:“我自秦人,随蒙恬筑长城。恬多使妇人,我等不胜其弊⑦,逃窜至此。初食草根,得以不死。此来亦不知年岁,不复至人间。”遂留僧,以草根哺之,涩不可食。僧住此四十余日,暂辞,出人间求食。及至代州,备粮更去,则迷不知其所矣。【注释】①客僧:外来和尚。②妖伪事起:兴妖作怪,蛊惑人心。③法朗:和尚法号。④赍jī:携带。⑤事:侍奉,供奉。⑥摈bìn落:剃光头。⑦弊:压迫。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A.乃不知有汉/汝乃何人B.寻病终/遂寻洞入C.皆出酒食/初食草根D.悉如外人/悉逐之13.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3分)至平地涉流水渡一岸日月甚明14.有人说《秦时妇人》是模仿《桃花源记》写的,请结合【甲】【乙】两文分析作此评价的原因。(4分)(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7题。(10分)【材料一】陶瓷是陶器与瓷器的统称,同时也是我国的一种工艺美术品,远在新石器时代,我国就已有风格粗犷、朴实的彩陶和黑陶。陶与瓷的质地不同,性质各异。陶是以黏性较高、可塑性较强的黏土为主要原料制成的,不透明,有细微气孔和微弱的吸水性,击之声浊。瓷是以黏土、长石和石英制成的,半透明,不吸水,抗腐蚀,胎质坚硬紧密,叩之声脆。我国传统的陶瓷工艺美术品,质高形美,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闻名于世界。【材料二】我国最早的瓷器是青瓷,因在商代原始瓷器上发现的用草木灰和瓷石配在一起能烧成高钙质青釉而得名。公元一世纪的东汉时期,浙江上虞小仙坛地区烧制出了完全符合现代瓷标准的青瓷制品。三国、两晋、南北朝的青瓷崇尚素雅,以釉色之美见长。到了隋代,白瓷烧制工艺日趋成熟。唐代形成了“南青北白”的瓷器生产格局,就是说南方以越窑为代表的烧制青瓷为主,瓷胎轻薄细腻,釉质温润如玉;北方以邢窑为代表的烧制白瓷为主,瓷胎坚实致密,色白如雪,叩之发出金石之声。宋代,名瓷名窑遍及大半个中国,最具代表的是汝窑、官窑、哥窑、钧窑和定窑五大名窑,它们各具魅力,都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时代特点。元、明、清三代是中国陶瓷工艺发展的新阶段,造型丰富多样,釉色缤纷华丽,如青花、釉里红、五彩、斗彩、粉彩、珐琅彩……这些大家耳熟能详的名瓷,让人叹为观止。从时光深处走来的陶瓷,是中华五千年文明最灿烂的符号之一,是受世界认可和敬仰的中国手工艺术生活品。【材料三】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库显示,2021年中国陶瓷产品出口量1863万吨,同比增长5.4%。最新数据显示,2022年1~5月中国陶瓷产品出口量676万吨,同比下降5.7%。从金额方面来看,2021年中国陶瓷产品出口金额30703.4百万美元,同比增长22.2%。最新数据显示,2022年1~5月中国陶瓷产品出口金额11653.6百万美元,同比增长8.6%。【材料四】古陶瓷文物修复从修复标准上可分为多个类型,如考古型修复、商业修复等。考古型修复的目的是尽量还原器物形制等有助于进行考古器物类型分析的因素,同时在最大限度上保留器物出土时所携带的原始信息,以便进行下一步的研究。操作方法一般是将破碎的陶瓷器物拼对粘接,缺损处用石膏补上,然后打磨整形,从而恢复器物整体形态。商业修复以交易牟利或私人收藏欣赏为目的,没有特定标准,追求完美修复效果,即将破损器物恢复为完整器,肉眼看不到修复痕迹。另外,在民间古玩行业,锡瓷和金缮也是非常流行的陶瓷修复技艺。由于现代审美新元素的不断注入和传统文化的不断弘扬,民间锔瓷手艺焕发新生。锔瓷不单是恢复器物功能和形态,且逐渐演变为一种文化装饰、一种艺术的再创作。15.下列对以上材料的理解和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陶瓷是陶器与瓷器的总称,有细微气孔和微弱的吸水性的是陶,不吸水、抗腐蚀的是瓷。B.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陶瓷产品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出口量与出口金额均逐年上升。C.文物修复具有多种类型,其中考古型修复注重于还原器物形制,而商业修复追求美观。D.陶瓷是我国悠久文明中灿烂的符号之一,也是受世界认可和敬仰的手工艺术生活品。16.我国传统的工艺陶瓷具有哪些特点?请阅读材料一、材料二,分点概括。(4分)17.如何才能促进中国陶瓷事业的发展?请根据材料三、材料四的内容简要回答。(3分)(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1题。(14分)一桌人生郭发仔①人过中年,开始有点儿念旧。熟悉而又陌生的泉塘村,经常莫名地追到千里之外的都市,伴着那张小方桌,在我的梦中浮现。②我上学第一天是踢着小欢步去的,记得放学时夕阳把我的影子拉得很长,我越过山坡,蹚过小河,踩着风回了家。一进屋,我就寻了一条板凳,铺开作业本写字。狭长的板凳直摇晃,本子也跟着摇晃。傍晚,爹牵着老水牛回了家。老水牛一身泥水,摇摇晃晃的。爹的步子沉重得像老水牛,也摇摇晃晃的。③我一天天往上长,板凳却像忘记了生长这回事。“爹,我想在梳妆桌上写字。”爹正招呼牛喝水,我的话夹在风里,一晃就过去了,他似乎没听见。“爹……”,爹抬起头扫了我一眼,只“唔”了一声,起身进了光线暗淡的里屋。他满是泥巴的生活里大多时候是沉默的。④梳妆桌是家里唯一可以被称为桌子的物品。桌面上的漆脱落得斑斑点点,布满裂纹,还缺了一条腿,用一堆砖块垫着。爹把梳妆桌收拾出一半,我总算有了自己的书桌。我侧着身子,半边屁股斜放在紧挨着的床头,努力地把一行行“人口手上中下”写端正。⑤我开始习惯那张缺了腿的书桌,爹却开始不习惯我。他会冲着黑屋子吼:“柴火没了,牛饿了,鸡鸭也到处扑腾……日子不是纸上画出来的!”确实,那时村里的孩子读书都像赶集一般,在学校里耍打几年就回来了,然后该干啥干啥。爹吼出来的声音很大很硬,我的心碎成一地畏惧。⑥有一次,班主任家访,跟正在码草垛的爹说:“娃是块读书的料!”一连说了好几遍,爹似乎没听见,半晌才从草堆里冒出头来“唔”了一声,继续码草垛。⑦读书就像爬楼梯,我一步步登高。每天回家,我就钻进黑屋子,世界小得只有面前那半张桌子大。不过,书本里的世界远比泉塘村的生活有趣。崎岖的山路挡不住我前行的步伐。我的中学生活顺利得一马平川,天宽地阔。放学路上,伴随我的,除了松软的田野,欢畅的校歌,还有鲜艳的奖状和背后或羡慕或褒奖的目光,这一切都让我陶醉。不过,我一般不跟爹说,爹也从来不管我读书的事。他只管低着头在土地里找下一年的出路,就像那头老水牛。⑧在一个冬日,我把所有的奖状翻出来,涂上米汤,糊在桌前的墙壁上。顿时那间黑屋子像漏进了一道光。爹进屋,我看见他咧了咧嘴,似乎有话要说,但最终什么也没说。爹那土色的脸像松了绑,连胡茬也生动了许多。⑨春风从远处的山谷里挤过来,暖暖的。那天,我正像往常一样伏在那半张桌上写字,房门“吱嘎”一声,爹裹着一身阳光,风一样地推门进来,一把拉我出门。夕阳的余晖里,一张崭新的小桌立在褐色的泥地上,方方正正的,桌面刷着木纹新漆。“写字桌,给你做的!”爹说这话时,声音大得像半夜里的春雷,惊得屋檐下的燕子逃也似的飞走了。⑩自那以后,我不再一放学就钻进黑屋子,而是将桌子摆在屋檐下,读书,写字。村里的小孩儿看见我读书的样子,也纷纷拿了作业过来,和我挤在一张桌上,有的一本正经,有的装模作样。夕阳下,我仿佛看见小小的方桌上,长出不一样的春天。⑪初三时我开始住校,家里的小方桌用不上了。我在学校拓展世界的同时,泉塘村也似乎被掘开了一个口子,一些没有读书的后生都去了外地打工。渐渐地,打工在乡间刮起一股强劲的风,不少人家换了漂亮的书桌,可桌前写字的孩子却越来越少。⑫爹又开始沉默下去。“我也去打工吧。”我跟爹说。爹似乎没有听见,只是额头上冒出来的汗珠子出卖了他。他清楚我的命运掌握在他的手里。“你得读书。”爹半晌才说,转身牵着牛出了门。⑬后来,我上了高中。每次我回家,爹都早早拴好牛,奔回家,收拾好小方桌,将桌面擦得干干净净,然后默默走开……⑭就这样,我翻着书,一本又一本,从一张书桌跳到另一张书桌,从乡下读到县城,从县城再读到大城市。泉塘村渐渐成为一个遥远的存在。后来我听说,家乡越来越好,那些外出打工的人也纷纷回乡。我还听说,家家屋檐下都有了一张长满春天的书桌。⑮我人生的起点只有半张桌子那么大,但我的世界却在桌面之外,海阔天空,层林尽染。光影流转,那一方小小的书桌,永远是记忆深处的一道光。18.文章第②段写“板凳”有什么作用?(2分)19.赏析第⑨段画横线的句子。(3分)春风从远处的山谷里挤过来,暖暖的。20.第⑫段写到“爹似乎没有听见,只是额头上冒出来的汗珠子出卖了他”,请联系上下文,揣摩父亲当时的心理,从第一人称的角度写一段内心独白。(4分)21.文章以“一桌人生”为标题有什么作用?(5分)三、作文(50分)2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一个小小的、雄壮的安塞腰鼓,触发刘成章对高原生命的深刻思考;一个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寄托朱自清与父亲催人泪下的深情;争着飞向暖阳的早莺,撩拨白居易深爱早春的心弦寻常的腰鼓,易被忽略的背影,小小的莺鸟生活中许多这样常见的、细微的事物,都包含着浓浓的真情。请以“物微情浓”为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②不少于5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姓名和校名。
参考答案1.(1)微君之躬(2)悠悠我心、子宁不嗣音(3)窈窕淑女,君子好逑(4)天涯若比邻(5)溯洄从之、宛在水中央(6)佁然不动,俶尔远逝(7)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2.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诗,虽为送别诗,但全诗意境开阔,格调昂扬,与常见送别诗的凄婉悲伤情调不同。诗中“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坚定信念和对离别的豁达态度,体现了积极乐观的精神。3.(1)叹为观止(2)磅礴(3)萌发4.B5.C6.经典就如灯塔,指引我们前行的方向7.上联:颠沛仍怀爱国心下联:歌咏总带忧民泪8.D9.小华,我不认可你的说法。阅读经典非常有意义,经典作品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它们蕴含着丰富的智慧和情感。通过阅读经典,我们可以了解历史、文化,感受古人的思想和情感,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就像我刚读完的《经典常谈》,它让我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让我明白了经典作品的价值所在。我相信,只要你用心去读,也会从中获得很多收获和启发。10.(1)同“邀”,邀请(2)不要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离职后的财务结算协议
- 《中华韵味青花瓷纹样》课件
- 施工监测设备劳务合同
- 舞蟹环境规划合同
- 冬天真石漆施工方案
- 铁路信号与通信设备接发列车工作84课件
- 《GB 1788-19792号喷气燃料》(2025版)深度解析
- 二手设备租赁合同汇编
- 甲乙丙三方股权转让合同
- 文献购销合同
- 教师课题研究中的常见问题与解决策略
- 【沪教】期中模拟卷02【U1~U4】
- DB34-4239-2022 医院保洁服务规范
- 2025年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教学计划(含进度表)
- 2025年海南港航控股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徐矿集团校园招聘700人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资产管理岗管理制度内容
- 铁路货物运价规则
- 《政府采购制度改革》课件
- 2024年江苏省常州市中考英语真题卷及答案解析
- 2024-2030年中国微风发电行业十三五规划及投融资分析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