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课时提升作业四地域文化与人口(4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56分)1.下列关于地域文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建的物质财宝B.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传统C.在肯定地域长时期形成的特定文化现象D.地域文化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国家与国家之间【解析】选C。地域文化是人类创建的物质财宝与精神财宝的总和;民族特色仅是地域文化差异性的一个方面;地域文化的形成既是长时期的发展过程,又具有相对稳定性;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民族都会形成独特的地域文化。明太祖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下令,民间婚娶,依《朱子家礼》进行,即男16岁、女14岁,听其婚配。结合所学学问完成2~4题。2.根据明太祖的法令,明朝将出现()A.较高的诞生率 B.较高的死亡率C.生育时间缩短 D.亲子年龄差距增加3.明太祖颁布该法令的根本目的是()A.顺应民意 B.增加劳动力C.激励垦荒 D.奴化民众4.目前,下列地区中最可能出现类似法令的是()A.美国 B.英国 C.中国 D.非洲【解析】2选A,3选B,4选D。第2题,该法令的实施将会导致初婚年龄提前,妇女生育时间延长、亲子年龄差距缩短和生育率提高。第3题,其目的就是增加社会劳动力。第4题,目前,非洲因部族众多,各部族为争取更大的实力纷纷实行激励生育的政策。【学问拓展】婚姻地域范围对人口的影响(1)对身体素养的影响:生物学探讨表明,婚姻范围小,夫妻双方有可能有着比较近的血缘关系,共同的基因缺陷使得子女患“家族病”的可能性大大增加。而婚姻范围的扩大可以相互弥补彼此的基因缺陷,有利于身体素养的提高。(2)对文化素养的影响:任何地域都会形成自己的地域文化,不同地域文化之间的人口通婚,能够促进彼此之间的文化沟通、融合,从而提高人口素养。5.(2024·张家口高一检测)“丁克(DINK)”家庭,也称自愿不生育家庭,是“Doubleincome,nokids”缩写的意译,其含义是“双份收入,不要孩子”。“丁克”家庭反映的地域文化是()A.传统农业文化 B.宗教文化C.欧美文化 D.现代大城市文化【解析】选D。“丁克”家庭指两份收入没有孩子的家庭,在欧美发达国家的现代年轻的夫妇中比较盛行。传统农业文化与宗教文化一般都提倡生育;欧美文化宣扬自由民主,但并非不提倡生育;“丁克”家庭是现代大城市中存在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与家庭成员的受教化状况、经济收入、个人价值观等休戚相关。6.中国传统农业社会人口流淌的主要特征是()A.早出晚归 B.安土重迁C.季节性迁移 D.逐水而居【解析】选B。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由于土地的不行移动性,使人口流淌量很少,故其特征为安土重迁。7.地域文化对人口的影响是通过影响人们的生育意愿而表现出来的,即人们的生育目的、对生育子女数量和性别的看法。下列观念反映深受传统农业文化影响的是()①“多子多福”②男性偏好③“地有余而民不足,君子耻之”④重视子女质量⑤注意自我发展⑥“不孝有三,无后为大”A.①②③⑥ B.②③④⑤ C.③④⑤⑥ D.①②⑤⑥【解析】选A。在我国传统文化影响下,注意自我发展和重视子女质量的说法错误。我国传统农业中的水稻种植业,因劳动强度大,对男性劳动力的需求量大,渐渐演化为“男孩偏好”,并形成传统。根据我国的安排生育政策,农村独女户可以生育二孩,但现在农村有些夫妇却不想生育二孩。据此回答8、9题。8.这种变更是哪种生育文化的变更()A.从早婚早育到晚婚晚育的变更B.从多育多子到只生一个的变更C.从“学而优则仕”到“全民皆商”的变更D.从安土重迁到“四海为家”的变更9.产生这种变更的主要缘由是()①我国社会的进步,生产力的发展②我国安排生育政策的实施,人们思想观念的变更③受宗教的影响④受婚姻不够稳定的影响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解析】8选B,9选A。第8题,“不想生育二孩”说明从多育多子到只生一个的变更。第9题,正是由于我国社会的进步,生产力的发展、人们思想观念的变更使人们的生育观发生了变更。10.对下图说明正确的是()A.早婚使妇女生育年龄提前,生育时间延长,亲子年龄差距缩短,从而加快了人口的增长B.早婚能提高诞生率C.早婚可降低诞生率D.早婚可遏制人口的增长【解析】选A。由图示可以看出婚育年龄的早晚对人口增长速度影响明显。【方法技巧】婚俗对人口增长速度的影响“婚姻贫困”是我国在强制性安排生育政策、低生育率及传统生育思想等影响下产生的性别比例失衡现象。据预料,到2024年,我国可婚男性将过剩2400万。贫困地区该问题会更加突出。据此回答11、12题。11.我国“婚姻贫困”的缘由不包括()A.生育率低 B.区域间经济水平差异C.“养儿防老”思想 D.年龄结构失衡12.缓解我国“婚姻贫困”的主要途径是()A.限制城乡人口流淌 B.适度调整生育政策C.严格限制城市人口增长 D.加强胎儿性别选择【解析】11选D,12选B。第11题,强制性安排生育政策导致生育率低;传统生育思想为“养儿防老”;贫困地区该问题会更加突出,说明该问题在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状况不同。年龄结构失衡并不肯定导致性别比失衡,因此年龄结构失衡不是我国“婚姻贫困”的缘由。第12题,我国“婚姻贫困”是由强制性安排生育政策等导致的,因而要适度调整生育政策。(2014·江苏高考)1980年我国起先执行一对夫妇只能生育一胎的安排生育政策,2013年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图1是1978年以来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变更图,图2是我国将来基于不同生育政策的诞生人口规模预料图。读图回答13、14题。13.1980年我国执行安排生育政策后()A.人口规模起先下降 B.人口规模持续增加C.人口增速起先减慢 D.人口规模保持稳定14.不同生育政策可能对我国将来人口产生的影响是()A.全面放开二孩,人口增长速度将持续增加B.生育政策不变,人口规模在将来30年持续下降C.放开单独二孩,人口年龄结构将得到肯定程度的改善D.放开单独二孩,人口诞生率在将来30年持续上升【解析】13选B,14选C。第13题,图1显示1980年后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经验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又下降的过程,所以人口增速经验了先变快后变慢,再变快又变慢的过程,故C错;图中显示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始终在0以上,故人口规模始终在增加,所以A、D错,B正确。第14题,图2显示全面放开二孩后,诞生人口数先增后降,故A错;生育政策不变,则诞生人口数量会持续下降,但只要人口自然增长率大于0,人口规模就不会下降,故B错;放开单独二孩,诞生人口数与目前相比,起先有小幅上涨,且在2024年后诞生人口数与目前相比少,这说明人口诞生率并没有持续上升,故D错;而放开单独二孩,与生育政策不变状况相比,诞生人口数有所增加,故可改善人口年龄结构,所以C正确。二、非选择题(共44分)1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0分)目前,我国人口科学文化素养从总体上说还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文盲率为6.72%,农村小学教化质量还比较低,初中毕业生能进入中学的只有30%,而中学毕业生进入各类高校的则只有30%左右。我国的高校入学率只有美国和加拿大的1/20,平均每1万人口中科学家、工程师和技术人员的数量,日本是中国的530倍,德国是中国的236倍。尽管我国拥有一批世界上优秀的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等,但数量极少,人口总体的文化程度(12岁及以上人口)1964年为2.3年,1982年为4.6年,1987年为5.1年,1990年上升5.5年,只接近小学水平。(1)上述材料说明白我国人口面临着什么问题?这些问题的形成与我国的传统文化有无关系?(2)你认为目前我国民众的人口观、婚育观与传统观念相比有了哪些变更?【解析】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我国人口面临的两个主要问题:一是人口数量过多,对环境的压力过大;二是人口的整体素养——特殊是文化素养还很低,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回答问题的时候肯定要看清题目的要求“材料说明白”,不要离开了这个要求去泛泛谈论我国人口的全部问题。我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像浩瀚的海洋,其中既有优良美妙需发扬光大的一面,也有迷信落后需抛弃的一面。特殊是在长期生产力特别落后的条件下,人们面对大自然还显得特别渺小,形成的人口、婚育观念,如“多子多福”“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亲上加亲”等,这些观念对我国的人口增长起到了特别大的促进作用,特殊是在经济条件许可的状况下,人口就没有限制地猛增起来。答案:(1)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我国面临的主要问题:一是人口数量过多,二是人口的整体素养——特殊是文化素养还很低。这些问题的形成与我国的传统文化,如早婚早育、多子多福、重男轻女、亲上加亲、“学而优则仕”、安土重迁等有很大关系。(2)从早婚早育到晚婚晚育,从多育多子到少生优生,从“学而优则仕”到“全民皆商”,从安土重迁到“四海为家”。16.总和生育率是根据某一年度的妇女生育水平,计算每个妇女度过其整个生育期可能生育的子女数。下图表示1950~1996年我国总和生育率变更状况,读图回答下列问题。(24分)(1)我国在20世纪60年头初总和生育率最高,缘由是受到哪些传统观念的影响?(2)从20世纪70年头,我国总和生育率起先下降的主要缘由是____________。(3)1992年后,我国总和生育率始终维持在较低的水平上,试述中国新文化引起生育观念方面的哪些变更?【解析】第(1)题,我国20世纪60年头还是传统婚俗观念,导致早婚早育,生育率高。第(2)题,从20世纪70年头起先,国家实行安排生育政策,导致诞生率下降。第(3)题,2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河南省青桐鸣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联考 数学人教版【含答案】
- 潍坊食品科技职业学院《互动光媒与空间》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山东省临沂市临沂市蒙阴县达标名校2025年中考物理试题命题比赛模拟试卷(13)含解析
-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万物互联的通信时代》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内蒙古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典型优化问题的模型与算法》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山西省临汾市古县2024-2025学年数学三下期末调研试题含解析
- 嘉兴南洋职业技术学院《BIM技术与应用C》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上海市上外附中2024-2025学年高三第一次段考物理试题含解析
- 厦门市重点中学2024-2025学年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仿真卷(十二)-高考英语试题仿真试题含解析
- 江苏省南京玄武区重点中学2025届初三英语试题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答案
- 《中外建筑史》课程标准
- 这个杀手不太冷解析
- 造口袋技术要求
- 国家开放大学(江西)地域文化(专)任务1-4试题及答案
- QCR 409-2017 铁路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梁管道压浆技术条件
- 南师地信培养方案
- 采购工作调研报告(3篇)
- 10KV高压开关柜操作(培训课件PPT)
- 希尔国际商务第11版英文教材课件完整版电子教案
- 《学弈》优质课一等奖课件
- 2023年6月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真题(第1套)(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