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胚习题学习资料_第1页
组胚习题学习资料_第2页
组胚习题学习资料_第3页
组胚习题学习资料_第4页
组胚习题学习资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章绪论&第2章上皮组织

一、单项选择题

*1.用于光镜观察的组织切片的厚度一般是

A1~2nm

B50~80nm

C200~400nm

D5~10μm

2.关于组织的构成,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和细胞外基质

B纤维和基质

C细胞和体液

D细胞和组织液

3.用于光镜的组织学切片染色最常用的方法是

A亚甲蓝染色法

B银染法

C苏木精-伊红染色法

D瑞氏染色法

4.被覆上皮的分类依据是

A细胞的形态

B细胞的层数

C细胞的层数和形态

D分布和功能

5.变移上皮分布于

A气管

B食管

C膀胱

D结肠

6.杯状细胞常见于

A单层扁平上皮

B单层柱状上皮

C复层扁平上皮

D单层立方上皮

7.内皮衬贴于

A气管

B食管

C膀胱

D血管

8.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分布于

A消化道

B呼吸道

C泌尿生殖道

D循环管道

*9.复层扁平上皮细胞之间最发达的细胞连接是

A紧密连接

B桥粒

C中间连接

D缝隙连接

10.微绒毛内纵行排列的结构是

A微管

B微丝

C微管和微丝

D微体

*11.角化细胞胞质内充满

A弹性蛋白

B粘蛋白

C糖蛋白

D角蛋白

12.纤毛的内部有

A微丝

B微管

C中间丝

D张力丝

13.具有屏障作用的细胞连接是

A桥粒

B缝隙连接

C中间连接

D紧密连接

14.下列哪项不是细胞侧面的细胞连接

A桥粒

B半桥粒

C中间连接

D紧密连接

15.下列哪项细胞连接又称为通讯连接

A桥粒

B缝隙连接

C中间连接

D紧密连接

16.下列哪项不是上皮细胞基底面的结构

A基膜

B质膜内褶

C桥粒

D半桥粒

17.下列哪项腺体的分泌物需经导管排出

A甲状腺

B肾上腺

C食管腺

D甲状旁腺

18.下列哪项不含有粘液性腺细胞

A下颌下腺

B食管腺

C胰腺外分泌部

D十二指肠腺

19.腺是

A以腺细胞为主要成分的腺上皮

B是腺细胞

C以腺上皮为主要成分的器官

D以分泌功能为主的上皮

20.有关浆液性细胞,何项为错

A核为扁圆形,居细胞偏下部

B有粗面内质网

C有高尔基复合体

D有酶原颗粒

*21.粘液性细胞的最主要形态特点是

A有粗面内质网

B有粘原颗粒

C有高尔基复合体

D核圆形,居细胞基底部

二、多项选择题

1.上皮细胞的侧面可见

A紧密连接

B桥粒

C缝隙连接

D中间连接

2.单层扁平上皮可见于

A淋巴管

B腹膜

C肺泡

D肾近端小管

3.角化的复层扁平上皮分布于

A头皮

B体皮

C食管

D阴道壁

4.组成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的细胞有

A柱状细胞

B梭形细胞

C潘氏细胞

D锥形细胞

5.下列哪些组合可称为“连接复合体”

A紧密连接、中间连接、缝隙连接

B中间连接、缝隙连接

C桥粒、紧密连接

D半桥粒、中间连接

6.内皮衬贴于下列哪些部位

A肾小管

B支气管内表面

C心脏内表面

D血管腔面

7.上皮细胞游离面可有

A质膜内褶

B纤毛

C半桥粒

D微绒毛

*8.根据外分泌腺的导管有无分支,可将外分泌腺分为

A单腺

B单细胞腺

C多细胞腺

D复腺

9.被覆上皮的特点有

A呈膜状分布于体表、体腔和有腔器官的内表面

B细胞多、排列紧密,细胞外基质少

C上皮细胞有极性

D微血管非常丰富

*10.关于缝隙连接的叙述,正确的是

A相邻两细胞膜中许多柱状颗粒称连接小体

B连接小体呈斑状,位于柱状上皮深部

C主要起加固细胞连接的作用

D相邻细胞借此沟通信息

11.变移上皮分布于

A膀胱

B输尿管

C输精管

D肾盏

12.关于纤毛的特点,下列叙述哪些正确

A光镜下可见

B为一种特殊的细胞器

C内有纵向排列的微管

D可按一定的节律摆动

13.未角化的复层扁平上皮可分布于

A大肠

B阴道

C食管

D口腔

14.含杯状细胞的结构有

A气管粘膜上皮

B胃粘膜上皮

C食管粘膜上皮

D小肠粘膜上皮

15.关于质膜内褶的叙述,正确的是

A存在于上皮细胞侧面

B光镜下呈纵纹状

C附近胞质内有大量纵行的线粒体

D参与水和电解质的运转

*16.有纤毛的单层柱状上皮可分布于

A胆囊

B胃

C输卵管

D子宫

三、是非题

1.四大基本组织以不同的种类、数量和方式组合形成系统。

2.分布在胸膜、腹膜和心包膜表面的单层扁平上皮是间皮。

3.杯状细胞是一种散在分布的粘液性细胞。

4.混合性腺泡主要是由浆液性细胞组成,少量粘液性细胞位于腺泡的底部,在切片中成半月状结构。

5.微绒毛是上皮细胞游离面伸出的微细指状突起,具有节律性定向摆动的能力。

6.紧密连接可以阻挡物质穿过细胞间隙,具有屏障功能。

*7.中间连接除有粘着作用外,还有保持细胞形状和传递细胞收缩力的作用。

8.桥粒是一种很牢固的连接,在易受摩擦的皮肤、食管等部位的复层扁平上皮中尤其发达。

*9.细胞连接的存在和数量常随器官不同发育阶段和功能状态及病理变化而改变。

10.上皮细胞侧面的连接由游离面至基底面依次为中间连接、紧密连接、桥粒和缝隙连接。

11.质膜内褶主要见于肾小管,可以扩大细胞基底面底表面积,有利于水和电解质的迅速转运。

12.腺细胞、腺上皮、腺是不同的却又是有关联的几个概念。

13.有浆半月而无粘半月。

14.上皮细胞表面的特化结构也可见于其它细胞。

15.组织学是研究机体微细结构及相关功能的科学。

四、名词解释

1.HE染色(染料与效果)

2.内皮(本质、分布)

3.内分泌腺(组成、结构特点、分泌物、排出途径)

*4.浆液性细胞(光镜结构、电镜结构、分泌物)

5.微绒毛(位置、形态、组成、作用)

6.杯状细胞(分布、形态、内容、作用)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1D2A3C4C5C6B7D8B9B10B11D12B13D14B15B16C17C18C19C20A21B

二、多项选择题:1ABCD2ABC3AB4ABD5ABC6CD7BD8AD9ABC10ABD11ABD12ACD13BCD14AD15BCD16CD

三、是非题:1.错2.对3.对4.错5.错6.对7.对8.对9.对10.错11.对12.对13.对14.对15.对

四、名词解释

1.HE染色:为苏木精-伊红染色法的简称,是最常用的组织学染色方法。染料--苏木精染液为碱性,主要使细胞核内的染色质与胞质内的核糖体着紫蓝色;伊红为酸性染料,主要使细胞质和细胞外基质中的成分着红色。

2.内皮:分布--衬贴在心血管和淋巴管腔面;本质--单层扁平上皮,属被覆上皮。

3.内分泌腺:组成--以腺上皮为主要成分的器官。结构特点--没有导管,分泌物(主要是激素)直接释入血液。

*4.浆液性细胞:光镜结构--浆液性细胞的核为圆形,位于细胞偏基底部;基底部胞质呈强嗜碱性染色,顶部胞质含许多嗜酸性的酶原颗粒;电镜结构--电镜下可见胞质内有密集的粗面内质网,在核上区可见较发达的高尔基复合体和丰富的分泌颗粒。浆液性细胞的分泌物含较多的酶类。

5.微绒毛:位置--细胞游离面;形态--微小的指状突起;组成--细胞膜、细胞质、微丝;作用--增加表面积

6.杯状细胞:分布--单层柱状上皮(小肠)、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气管);形态--形如高脚酒杯;内容物--粘原颗粒(粘蛋白);作用--润滑保护。

第3章结缔组织

一、单项选择题

1.狭义的结缔组织是

A疏松结缔组织

B致密结缔组织

C固有结缔组织

D网状组织

2.成纤维细胞转变为纤维细胞表示其

A功能旺盛

B功能静止

C进入衰老状态

D准备分裂增生

3.巨噬细胞在免疫应答中的主要作用是

A合成和分泌抗体

B抗原提呈作用

C分泌生物活性物质

D合成抗体

4.有关浆细胞何项为错

A核中异染色质成辐射状排列

B胞质丰富,嗜碱性

C由B淋巴细胞分化而来

D能合成与分泌抗原

5.合成和分泌免疫球蛋白的细胞是

A成纤维细胞

B浆细胞

C巨噬细胞

D肥大细胞

6.具有趋化性的细胞是

A成纤维细胞

B浆细胞

C巨噬细胞

D肥大细胞

7.胞质内含嗜碱性颗粒的细胞是

A成纤维细胞

B浆细胞

C巨噬细胞

D肥大细胞

8.与过敏反应有关的两种细胞是

A成纤维细胞和巨噬细胞

B单核细胞和肥大细胞

C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

D肥大细胞和成纤维细胞

9.具有吞噬功能的细胞是

A成纤维细胞

B浆细胞

C巨噬细胞

D肥大细胞

10.又名白纤维的是

A胶原纤维

B弹性纤维

C网状纤维

D微原纤维

11.又名黄纤维的是

A胶原纤维

B弹性纤维

C网状纤维

D微原纤维

12.构成基质蛋白多糖复合物的主干的是

A透明质酸

B蛋白质

C糖胺多糖

D硫酸软骨素

13.癌细胞等可产生哪种物质破坏基质的分子筛

A透明质酸酶

B胶原蛋白酶

C碱性磷酸酶

D酸性磷酸酶

14.产生组织液的部位是

A毛细血管动脉端

B毛细血管静脉端

C毛细血管

D毛细淋巴管

15.疏松结缔组织的细胞外基质由哪种细胞生成

A成纤维细胞

B巨噬细胞

C肥大细胞

D浆细胞

16.关于肥大细胞的异染性颗粒,错误的是

A粗大

B嗜碱性

C被甲苯胺蓝与醛复红染成紫色

D内含白三烯

17.具有嗜银性,银染呈黑色的纤维是

A胶原纤维

B弹性纤维

C网状纤维

D微原纤维

18.巨噬细胞来源于

A中性粒细胞

B单核细胞

C间充质细胞

D巨核细胞

*19.关于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正确的是

A被吞噬物形成吞噬体

B均属于非特异性吞噬

C吞噬细菌后变为脓细胞

D所有吞噬活动均与溶酶体无关

*20.弹性组织主要分布于

A项韧带和黄韧带

B肌腱和腱膜

C真皮和巩膜

D椎间盘及耻骨联合处

21.有关黄色脂肪组织何项为错

A维持体温

B是体内最大的储能库

C在寒冷的刺激下产生大量热能

D缓冲、保护、填充

22.致密结缔组织的结构特点是

A纤维较少,基质多,细胞排列紧密

B纤维和基质多,细胞排列紧密

C纤维多且排列紧密,细胞和基质少

D纤维和细胞多且排列紧密,基质少

23.变态反应的发生与肥大细胞释放哪种物质有关

A白三烯

B组胺

C肝素

D白三烯和组胺

24.HE染色切片上,黄色脂肪细胞的结构特点是

A核扁圆、偏于一侧,胞质呈泡沫状

B核扁圆、偏于一侧,胞质呈空泡状

C核扁圆、偏于一侧,胞质呈紫蓝色

D核圆、居中,胞质呈空泡状

25.下列哪种细胞可分泌肝素

A浆细胞

B淋巴细胞

C成纤维细胞

D肥大细胞

*26.与腱细胞构成肌腱的是

A胶原纤维

B弹性纤维

C网状纤维

D胶原纤维束

*27.属于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的是

A成纤维细胞

B巨噬细胞

C脂肪细胞

D肥大细胞

28.能分化形成其他细胞的是

A成纤维细胞

B巨噬细胞

C脂肪细胞

D未分化间充质细胞

*29.被醛复红染成紫色的是

A胶原纤维

B弹性纤维

C网状纤维

D微原纤维

30.下列哪项不属于巨噬细胞的分泌产物

A补体

B溶菌酶

C白三烯

D白细胞介素Ⅰ

31.不能通过疏松结缔组织中的分子筛的是

A激素

B水

C二氧化碳

D大部分细菌

二、多项选择题

1.可产生胶原纤维的细胞是

A成纤维细胞

B软骨细胞

C平滑肌细胞

D成骨细胞

*2.电镜下具有周期性横纹的结构是

A胶原纤维

B微原纤维

C网状纤维

D弹性纤维

3.关于疏松结缔组织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种类多

B细胞排列有极性

C细胞数量和分布因部位而不同

D细胞间质多

4.关于肥大细胞哪些正确

A细胞内充满异染性颗粒

B能合成和分泌干扰素、补体等生物活性物质

C颗粒内含组胺、嗜酸性粒细胞趋化性因子和肝素

D白三烯不贮于颗粒内

5.关于成纤维细胞,下列叙述哪些正确

A数量多,分布广

B能分裂增生

C星形,多突起

D胞质内含粗面内质网多

6.属于固有结缔组织的是

A血液

B软骨组织

C网状组织

D弹性组织

*7.成纤维细胞能合成和分泌

A溶菌酶

B弹性蛋白

C蛋白多糖与糖蛋白

D胶原蛋白

8.关于巨噬细胞,下列叙述哪些正确

A由未分化的间充质细胞分化而来

B细胞为圆形,胞质嗜碱性

C胞质内含溶酶体较多

D胞质内含空泡和异物颗粒

9.关于浆细胞,下列叙述哪些正确

A多出现在慢性炎症部位

B形态不规则,有突起

C胞质嗜碱性

D胞质内含丰富的粗面内质网

10.脂肪细胞的特点包括

A细胞核扁圆形,位于细胞一侧

B体积大,呈圆形,细胞质内含大脂滴

CHE染色中细胞质均匀嗜酸性

DHE染色中脂滴溶解呈空泡状

*11.肥大细胞胞质内颗粒的特点是

A大小一致,偏居细胞一侧

B易溶于水

C可被甲苯胺蓝或醛复红染为紫色

D颗粒嗜碱性

*12.未分化的间充质细胞可分化为

A成纤维细胞

B平滑肌细胞

C脂肪细胞

D血管内皮细胞

*13.关于胶原纤维,下列哪些正确

A主要是I型和Ⅲ型胶原蛋白组成

B光镜下可见明显横纹

C新鲜时呈黄色,又称黄纤维

D由胶原原纤维粘合而成,粗细不等

14.关于胶原纤维,下列叙述哪些正确

A新鲜时呈白色,又称白纤维

B比弹性纤维粗

CHE染色嗜酸性,染成淡红色

D电镜下由微原纤维粘合而成

15.能移动的细胞为

A白细胞

B巨噬细胞

C脂肪细胞

D成纤维细胞

16.关于网状组织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有毛细血管构成网架

B构成各淋巴器官的支架

C参与组成血细胞发生的微环境

D网状纤维由网状细胞产生

17.关于脂肪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A黄色脂肪组织内的为单泡脂肪细胞

B棕色脂肪组织内的为多泡脂肪细胞

C常呈圆球形或多边形

D细胞核都为圆形、居中

18.组织产生水肿的原因为

A组织液的产生和回流失去平衡

B机体电解质或蛋白质代谢发生障碍

C过敏反应时

D毛细血管过度扩张时

三、是非题

1.疏松结缔组织的特点是细胞种类较多,纤维数量较少,排列紧密。

2.成纤维细胞所合成和分泌的蛋白质等成分,构成了疏松结缔组织的各种纤维和基质。

3.纤维细胞功能处于静止状态时,称成纤维细胞。

4.巨噬细胞是一种抗原提呈细胞。

5.浆细胞在一般的结缔组织内很少,而在病原微生物易于侵入的部位,如消化道、呼吸道等的结缔组织及慢性炎症部位较多。

6.肥大细胞常沿小血管广泛分布,在身体与外界接触的部位,如皮肤、呼吸道和消化道的结缔组织内较多。

7.过敏原是指能引发过敏的抗原,是一种可致肥大细胞脱颗粒的物质。

8.肥大细胞胞质内的颗粒内含有肝素、组胺和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等,后者可吸引嗜酸性粒细胞向过敏反应部位迁移,嗜酸性粒细胞具有一定的抗过敏反应作用。

9.胶原纤维的韧性大,抗拉力强,而弹性纤维兼有弹性和韧性。

10.网状纤维可以被银盐染为黑色,是因为其表面被覆着蛋白多糖和糖蛋白。

11.基质内大量蛋白多糖聚合体形成有许多微小孔隙的分子筛,可限制细菌等有害物质的扩散,是一道防御屏障。

12.黄色脂肪组织具有维持体温、缓冲、保护和填充等作用,主要分布在皮下、网膜、系膜和肾脂肪囊等处,是体内最大的贮能库。

四、名词解释

1巨噬细胞(分布、光镜结构、电镜结构、功能)

*2分子筛(部位与构成、功能)

3.网状组织(组成、分布、作用)

*4.组织液(存在部位、来源、回归、成分、功能)

5.肥大细胞(分布、形态及内含物、功能)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1C2B3B4D5B6C7D8C9C10A11B12A13A14A15A16D17C18B19A20A21C22C23D24B25D26D27B28D29B30C31D

二、多项选择题:1ABCD2AC3ACD4ACD5ABCD6CD7BCD8CD9ACD10ABD11BCD12ABCD13AD14ABC15AB16BC17ABC18ABCD

三、是非题:1.错2.对3.错4.对5.对6.对7.对8.对9.错10.对11.对12.对

四、名词解释

1.巨噬细胞:是体内广泛存在的一种免疫细胞,主要分布于疏松结缔组织内。胞核较小,卵圆形或肾形,着色深。胞质丰富,多呈嗜酸性,可含有异物颗粒和空泡。电镜下,细胞表面有许多皱褶、微绒毛和少数球形隆起。巨噬细胞行使多种功能参与免疫应答,有吞噬作用、抗原递呈作用、和分泌功能。

*2.分子筛:在结缔组织的基质中,大量蛋白多糖聚合体形成的具有微小孔隙的立体结构叫分子筛,小于孔隙的水和营养物、代谢产物、激素、气体分子等可以通过,大于孔隙的大分子物质、细菌和肿瘤细胞等不能通过,使基质成为限制细菌等有害物扩散的防御屏障。

3.网状组织:由网状细胞和网状纤维构成。在体内网状组织不单独存在,而是构成造血组织和淋巴组织的基本组成成分,为血细胞发生和淋巴细胞发育提供适宜的微环境。

4.组织液:存在部位--结缔组织间隙;来源--毛细血管动脉端;回归--毛细血管静脉端;成分:含有电解质、单糖、气体分子等小分子的水;功能--有利于血液与组织中的细胞进行物质交换。

5.肥大细胞:分布于皮肤、呼吸道、消化管的结缔组织内,形态为圆形或卵圆形。胞质含有大量嗜碱性分泌颗粒,内含肝素、组胺、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功能是抗凝和参与过敏反应。

第4章血液、淋巴和血细胞发生

一、单项选择题

*1.血液加入抗凝剂沉淀后,可分为三层,从上至下依次为

A血浆、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B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血浆

C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和血浆

D血浆、白细胞和血小板、红细胞

2.区分有粒与无粒白细胞的主要依据是

A细胞大小不同

B细胞有无分叶

C细胞内有无特殊颗粒

D细胞内有无嗜天青颗粒

3.血液中数量最多的白细胞是

A中性粒细胞

B淋巴细胞

C单核细胞

D嗜酸性粒细胞

4.红细胞胞质中主要含有

A核蛋白

B肌动蛋白

C血影蛋白

D血红蛋白

5.有关单核细胞的描述,哪项错误

A是体积最大的血细胞

B细胞核多呈肾形

C胞质染成蓝灰色

D胞质内无颗粒

6.能转化为巨噬细胞的是

A中性粒细胞

B淋巴细胞

C单核细胞

D嗜酸性粒细胞

*7.红细胞膜骨架的主要成分是

A核蛋白核血红蛋白

B血影蛋白和血红蛋白

C血影蛋白和肌动蛋白

D血红蛋白和肌动蛋白

8.关于嗜酸性粒细胞,哪项错误

A嗜酸性粒细胞含组胺酶

B具有抗寄生虫作用

C导致过敏反应

D占白细胞总数0.5%~3%

9.造血干细胞最早起源于

A胚胎卵黄囊的血岛

B胎儿脾脏

C胎儿骨髓

D胎儿肝脏

10.构成造血组织的是

A网状纤维和网状细胞

B网状组织和造血细胞

C网状纤维和造血细胞

C网状纤维和造血干细胞

*11.血小板的寿命是

A120天

B7~14天

C2~3天

D8~10天

*12.红细胞脱去细胞核发生在

A原红细胞

B早幼红细胞

C中幼红细胞

D晚幼红细胞

*13.关于巨核细胞,哪项错误?

A原巨核细胞和幼巨核细胞发育而来

B幼原核为8~32倍体

B在原巨核细胞阶段开始出现血小板颗粒

D胞质脱落后成为血小板

*14.血细胞的分化发育过程大致可分为

A早幼阶段、中幼阶段、晚幼阶段

B原始阶段、幼稚阶段、成熟阶段

C原幼阶段、中幼阶段、晚幼阶段

D干细胞阶段、祖细胞阶段、幼细胞阶段

15.血液约占体重的

A5%

B7%

C10%

D12%

16.血液的组成成分是

A红细胞和白细胞

B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C血浆和血细胞

D血清和血细胞

17.血浆中相当于一般结缔组织的纤维成分的是

A胶原纤维

B胶原原纤维

C网状纤维

D纤维蛋白原

18.正常情况下血浆约占血液容积的

A55%

B45%

C65%

D50%

19.临床血象测定的内容包括

A血细胞形态和数量

B血细胞形态、数量和百分比

C血细胞形态、数量、百分比和血红蛋白含量

D血细胞形态、数量、百分比、血红蛋白含量和比重

20.血红蛋白从红细胞中逸出,称为

A出血

B渗血

C血影

D溶血

21.成年女性血液中,红细胞的正常值是

A3万~5万个/μl

B350万~500万个/μl

C35万~55万个/μl

D5000~10000个/μl

22.正常成人外周血液中,网织红细胞占红细胞总数的百分比是

A0.5%~1.5%

B3%~6%

C8%

D10%~15%

*23.中性粒细胞的描述,哪一项错误?

A白细胞中最多的一种

B细胞质内含有20%的中性特殊颗粒和80%嗜天青颗粒

C细胞核分杆状核和分叶核

D能变形运动,具有活跃的吞噬能力

24.网织红细胞的胞质内含有

A线粒体

B溶酶体

C核糖体

D高尔基复合体

25.红细胞的形态为

A不规则形

B球形

C双凸圆盘状

D双凹圆盘状

26.有关红细胞何项为错

A提供全身细胞所需的氧

B无核无细胞器

C形态不能变

D与人体ABO血型有关

27.红细胞的平均寿命一般是

A数周

B数天

C半年至1年

D120天左右

28.白细胞分类的主要依据是

A核的形态

B胞质有无特殊颗粒及其嗜色性

C胞质的嗜色性和核的形态

D胞质内有无颗粒

29.成人血白细胞的正常值是

A40~100×109/L

B400~1000×109/L

C4.0~10×109/L

D4000~10000个/cm3

*30.中性粒细胞的特殊颗粒内含有

A吞噬素、溶菌酶

B酸性磷酸酶、吞噬素、溶菌酶

C过氧化物酶、吞噬素、组胺酶

D组胺酶、溶菌酶、过氧化物酶

*31.中性粒细胞的嗜天青颗粒内含有

A碱性磷酸酶

B吞噬素和溶菌酶

C酸性磷酸酶和髓过氧化物酶

D组胺酶和肝素

32.核左移是指何种细胞增多

A1~2叶的嗜酸性细胞增多

B4~5叶的嗜酸性细胞增多

C4~5叶的中性粒细胞增多

D杆状和2叶核的中性粒细胞增多

33.脓细胞是由下列哪种细胞形成的

A单核细胞

B中性粒细胞

C淋巴细胞

D嗜酸性粒细胞

34.特殊颗粒大小不等、分布不均的是

A单核细胞

B中性粒细胞

C嗜碱性粒细胞

D嗜酸性粒细胞

35.嗜碱性粒细胞的与肥大细胞的相同点是

A细胞的分布相同

B核的分布相同

C颗粒的大小相同

D颗粒的内含物相同

36.嗜酸性粒细胞的嗜酸性颗粒内含有

A组胺酶

B碱性磷酸酶、组胺和肝素

C肝素、组胺和白三烯

D组胺酶和芳基硫酸酯酶

37.最原始的造血细胞是

A造血干细胞

B定向干细胞

C造血祖细胞

D未分化间充质细胞

38.分化为浆细胞的是

AB细胞

BT细胞

CK细胞

DNK细胞

*39.红骨髓的主要成分是

A疏松结缔组织和血窦

B血窦和造血细胞

C血窦和造血组织

D网状组织和造血细胞

40.血液属于何种组织

A固有结缔组织

B疏松结缔组织

C淋巴组织

D结缔组织

41.血小板由下列哪种细胞的胞质脱落而成

A淋巴细胞

B巨核细胞

C单核细胞

D巨噬细胞

*42.对造血干细胞的描述,哪一项错误

A又称多能干细胞

B可增殖、分化为造血祖细胞

C只能向某一血细胞系统增殖、分化

D具有自我更新能力

*43.人体骨髓腔内开始出现黄骨髓是在

A胎儿后期

B出生前后

C1岁左右

D5岁左右

*44.构成造血组织的支架是

A网状细胞和网状纤维

B成纤维细胞和网状纤维

C网状纤维和胶原纤维

D网状组织和血窦

45.下列哪项不是血清的成分?

A白蛋白

B球蛋白

C纤维蛋白原

D葡萄糖

46.正常成人男性的血红蛋白的量是是

A120~150g/L

B12~15g/L

C110~140g/L

D90~110g/L

47.在周围血涂片中,最难找到的白细胞是

A嗜酸性粒细胞

B嗜碱性粒细胞

C单核细胞

D淋巴细胞

48.煌焦油蓝染色显示的网织红细胞内蓝色的细网或颗粒,电镜下是

A残留的粗面内质网

B残留的滑面内质网

C残留的核糖体

D残留的高尔基复合体

49.关于淋巴细胞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

A约为白细胞总数的20%~25%

B根据形态可以分为大、中、小三型

C根据功能的不同,又可分为T细胞、B细胞和NK细胞

D淋巴细胞是主要的免疫细胞

50.能减轻过敏反应的是

A中性粒细胞

B嗜酸性粒细胞

C嗜碱性粒细胞

D淋巴细胞

*51.关于血小板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双凸圆盘状,活动时形态改变

B颗粒区含有兰紫色的颗粒

C透明区含有环形空泡

D胞质内有开放小管与胞膜相通

52.关于单核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A体积最大的白细胞

B细胞核染色质颗粒细而松散,着色浅

C进入结缔组织分化为巨噬细胞

D死亡后变为脓细胞

*53.关于嗜碱性粒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呈球形

B核分叶或呈S形或不规则形

C胞质内含有大小不等的嗜碱性颗粒

D电镜下颗粒内含方形或长方形结晶

54.各类白细胞占白细胞总数的正常值,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嗜酸性粒细胞为6%~10%

B嗜碱性粒细胞为0~1%

C淋巴细胞为20%~30%

D单核细胞为3%~8%

55.下列不是网织红细胞计数的临床意义

A确定骨髓的造血功能

B估价预后的指标之一

C评价红细胞运输氧的指标之一

D对贫血类疾病有诊断价值

56.下列哪项不是血小板的功能

A止血和凝血

B抗凝血作用

C促进血管收缩

D刺激内皮增殖

二、多项选择题

1.关于中性粒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A核呈杆状或分叶状

B特殊颗粒内含吞噬素和溶菌酶

C嗜天青颗粒较大,数量少,呈紫色

D嗜天青颗粒是溶酶体

2.关于嗜酸性粒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A特殊颗粒嗜酸性,呈橘红色

B特殊颗粒也是一种溶酶体

C特殊颗粒含有组胺

D具有趋化性,可作变形运动

3.关于单核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A核形态多样,呈卵圆形、马蹄形或不规则形

B细胞表面有皱褶和微绒毛

C嗜天青颗粒即溶酶体

D具有趋化性、变形运动和吞噬能力

4.关于淋巴细胞的叙述,哪些是正确的

A细胞圆或椭圆形,大小不等

B仅产生于淋巴组织

C根据发生部位和功能可分为T、B和NK细胞等3种

D参与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5.造血干细胞的基本特点是

A很强的增殖能力

B多向分化能力

C自我复制能力

D定向发育

*6.细胞内含有嗜天青颗粒的是

A淋巴细胞

B中性粒细胞

C单核细胞

D嗜碱性细胞

*7.红骨髓的主要成分包括

A血窦

B造血组织

C骨组织

D疏松结缔组织

*8.能做变形运动,有趋化性的细胞有

A巨噬细胞

B嗜酸性粒细胞

C成纤维细胞

D红细胞

9.与机体过敏反应有关的细胞有

A巨噬细胞

B肥大细胞

C嗜碱性粒细胞

D淋巴细胞

*10.造血诱导微环境的基质细胞包括

A巨核细胞

B网状细胞

C巨噬细胞

D血窦内皮细胞

*11.造血组织包括

A网状细胞和网状纤维

B各种不同发育阶段的血细胞

C血窦

D少量造血干细胞

三、是非题

1.在患过敏性疾病或寄生虫病时,血液中嗜碱性粒细胞增多。

2.红细胞具有形态的可变性,是因为红细胞膜固定在一个能变形的圆盘状网架结构上,即红细胞膜骨架。

3.溶血后残留的红细胞膜骨架称为血影。

4.在骨髓造血功能发生障碍的病人,网织红细胞的计数降低。

5.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一样具有很强的趋化作用和吞噬功能,其吞噬对象以细菌为主,也吞噬异物。

6.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的细胞核都可以是分叶核。

7.白细胞中最多的是淋巴细胞,其次是中性粒细胞。

8.生成各种血细胞的原始细胞是造血祖细胞。

四、名词解释

1.血清(本质、体外如何获得)

2.网织红细胞(本质、成人正常值、染色特点、意义)

*3.造血干细胞(别称、起源、主要存在处、分化)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1D2C3A4D5D6C7C8C9A10B11B12D13C14B15B16C17D18A19C20D21B22A23B24C25D26C27D28B29C30A31C32D33B34C35D36D37A38A39C40D41B42C43D44A45C46A47B48C49A50B51C52D53D54A55C56B

二、多项选择题:1ABCD2ABD3ABCD4ACD5ABC6ABC7AB8AB9BC10BCD11ABD

三、是非题:1.错2.对3.错4.对5.对6.对7.错8.错

四、名词解释

1.血清:相当于一般结缔组织中的无定形基质;在体外,血液静置后,溶解状态的纤维蛋白原转变为不溶解的纤维蛋白,将细胞成分包裹起来形成血凝块,并析出淡黄色的清亮液体,称血清。

2.网织红细胞:本质--是从骨髓进入血液的未完全成熟的红细胞。染色特点--细胞内残留部分核糖体,用煌焦油蓝染色呈细网状,故称网织红细胞。在成人,网织红细胞占红细胞总数的0.5%~1.5%,意义--在骨髓造血功能发生障碍的病人,网织红细胞计数降低。

*3.造血干细胞:是生成各种血细胞的原始细胞,又称多能干细胞,起源于人胚第3周初的卵黄囊血岛,出生后,造血干细胞主要存在于红骨髓,其次是脾和淋巴结,外周血内也有极少量。

第5章软骨和骨

一、单项选择题

1.软骨囊是指

A软骨细胞所在的小腔

B软骨细胞周围的软骨基质

C软骨的软骨膜

D软骨周围的结缔组织

2.下列哪项不是透明软骨的特点

A分布较广,如关节

B肋软骨、呼吸道某些软骨也是透明软骨

C透明软骨新鲜时呈半透明状

D细胞外基质中仅为少量胶原纤维,而基质十分丰富

3.透明软骨、弹性软骨和纤维软骨结构的主要区别在于

A软骨细胞类型

B无定形基质

C纤维类型

D软骨细胞和纤维类型

4.骨组织的主要特点是

A细胞种类少

B胶原纤维少

C骨基质呈同心圆状状

D细胞外基质钙化

5.相邻骨细胞突起之间有

A连接复合体

B缝隙连接

C桥粒

D紧密连接

6.软骨细胞和成骨细胞的相同超微结构是

A溶酶体多

B滑面内质网丰富和高尔基复合体发达

C粗面内质网丰富和高尔基复合体发达

D溶酶体和线粒体多

7.骨质的结构呈

A板层状

B条索状

C均质状

D团块状

8.关于破骨细胞的形态描述,哪项错误

A体积大,胞核1~2个,大而圆

B胞质嗜酸性

C紧贴骨组织一侧有皱褶缘

D有大量线粒体和溶酶体

9.类骨质是指

A钙化的软骨基质

B未钙化的软骨基质

C钙化的骨基质

D未钙化的骨基质

10.在长骨中,体积最大细胞的是

A骨细胞

B成骨细胞

C破骨细胞

D骨祖(原)细胞

11.下列哪些结构内含毛细血管

A软骨陷窝

B骨陷窝

C中央管

D骨小管

12.构成骺板的是

A透明软骨

B数层平行的骨板

C骨组织

D类骨质

13.骨膜的主要功能是

A保护作用

B营养作用

C成骨作用

D营养和成骨作用

14.类骨质是由哪种细胞分泌的

A骨祖细胞

B骨细胞

C成骨细胞

D破骨细胞

15.破骨细胞来源于

A单核细胞

B巨核细胞

C淋巴细胞

D未分化的间充质细胞

*16.关于骨细胞,下列哪项错误

A是多突起细胞

B胞体所在的空间称骨陷窝

C突起细而长,相邻细胞突起借紧密连接相互连接

D突起所在的空间称骨小管

17.骨祖(原)细胞分布于

A骨外膜

B骨内膜

C骨外膜和骨内膜

C骨板之间

18.长骨骨干内的血管穿行于

A骨小管内

B中央管内

C穿通管内

D中央管内和穿通管内

19.软骨基质的主要成分是

A纤维粘连蛋白和水

B层粘连蛋白和水

C蛋白多糖和水

D硫酸软骨素和水

20.在骨陷窝和骨小管内含有

A血液

B血浆

C淋巴

D组织液

*21.成骨细胞释放的基质小泡的作用与下列哪项有关?

A骨质脱钙

B类骨质形成

C类骨质钙化

D骨细胞形成

22.骨单位中央管内不存在

A神经

B淋巴管

C组织液

D骨内膜

23.关于破骨细胞的叙述,下列哪项错误

A来源于单核细胞

B胞质嗜碱性强

C数目较成骨细胞少

D分布于骨组织边缘

24.下列哪个不属于单核吞噬细胞系统

A破骨细胞

B成纤维细胞

C肝巨噬细胞

D小胶质细胞

25.HE染色切片上,透明软骨内的纤维难以分辨,其原因就是

A纤维太少

B纤维太短

C纤维不着色

D纤维折光性与基质相同

26.骨板由下列哪项构成

A胶原纤维和骨细胞被粘合质粘着

B弹性纤维和骨细胞被粘合质粘着

C胶原纤维被粘合质粘着,

C胶原纤维被粘合质粘着,

并有钙盐沉着

D胶原纤维和骨细胞被粘合质粘着,

并有钙盐沉着

27.骨小梁由下列哪项构成

A环行骨板和骨细胞

B哈弗系统和骨细胞

C环行骨板、哈拂系统和间骨板

D数层不规则的骨板和骨细胞

28.骨小管内含

A骨细胞突起和组织液

B毛细血管和血液

C胶原纤维和基质

D骨细胞突起和毛细血管

*29.骨膜对骨的生长和修复有很重要的作用,是因为

A含丰富的血管

B含成骨细胞

C含骨祖(原)细胞

D含成骨细胞和丰富的血管

*30.长骨骨干密质骨穿通管内含

A骨陷窝和骨细胞突起

B骨细胞突起和血管

C血管和神经

D神经和骨陷窝

31.纤维软骨可见于

A耳廓

B鼻翼

C椎间盘

D肋软骨

32.软骨囊嗜碱性强的原因是含有较多的

A透明质酸

B硫酸软骨素

C硫酸角质素

D纤维成分

33.下列哪些细胞位于骨板或骨板之间

A骨细胞

B成骨细胞

C破骨细胞

D骨祖(原)细胞

34.透明软骨可见于

A会厌

B耻骨联合

C关节软骨

D耳廓

35.纤维软骨中的纤维是

A胶原原纤维

B胶原纤维束

C弹性纤维

D网状纤维

36.不能为为骨细胞提供营养和氧气的是

A破骨细胞

B骨基质

C骨小管

D中央管

*37.关于粘合线的叙述,错误的是

A分布于骨单位表面

B骨盐较多

C胶原纤维较多

D此处折光性强

38.关于骨单位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位于内、外环骨板之间

B呈圆筒状,由中央管和10~20层同心圆排列的骨板构成

C骨细胞位于各层骨板之间或骨板内

D贯穿中轴的管道称穿通管

二、多项选择题

*1.导致骨组织十分坚硬的原因包括

A基质内含大量骨盐

B羟磷灰石结晶与胶原原纤维紧密结合

C胶原纤维粗大,排列紧密

D骨基质结构呈板层状

*2.破骨细胞内数量较多的细胞器是

A分泌颗粒

B微丝

C线粒体

D溶酶体

3.骨祖细胞可分化为

A成骨细胞

B骨细胞

C成软骨细胞

D软骨细胞

*4.影响骨生长的因素包括

A遗传基因

B激素

C营养

D维生素

5.骨密质内的骨板排列方式可分为

A环骨板

B间骨板

C哈佛骨板

D骺板

6.三种软骨的共同点是

A有软骨膜

B纤维相互平行或交织排列

C有少量毛细血管

D有同源细胞群

7.关于透明软骨的软骨细胞,正确的是

A均位于软骨陷窝内

B近软骨膜的细胞体积小,单个分布

C中央部的体积大,同源细胞群明显

D含丰富的粗面内质网和高尔基复合体

8.能产生纤维和基质的细胞是

A骨祖(原)细胞

B成纤维细胞

C骨细胞

D成骨细胞

9.关于骨细胞,下列叙述哪些正确

A位于骨板内和骨板间

B释放基质小泡

C胞体位于骨陷窝

D突起位于骨小管内

*10.长骨的穿通管内可含有

A骨膜

B小血管

C神经细胞

D骨祖(原)细胞

*11.关于骨单位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同心圆排列的骨板围成筒状结构

B平行于长骨长轴

C中央管内的血管和神经伸入骨小管内

D骨板中胶原纤维纵行排列

*12.关于骨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骨髓腔面的是骨外膜

B骨小梁表面的是骨内膜

C骨外表面的是骨外膜

D中央管内的是骨内膜

*13.关于环骨板,下列叙述哪些错误

A内环骨板较厚

B外环骨板较薄

C内环骨板较规则

D外环骨板不规则

*14.软骨发生的方式包括

A软骨膜下生长(附加性生长)

B软骨内生长(间质性生长)

C软骨膜外生长

D软骨组织内生长

*15.骨发生的方式包括

A膜内成骨

B软骨内成骨

C软骨下生长

D骨膜内成骨

*16.关于骺软骨,下列叙述哪些正确

A是纤维软骨

B位于长骨的骨骺和骨干之间

C在机体发育期,其软骨细胞不断增殖

D是长骨增长的结构基础

17.骨板的组成包括

A.基质

B.胶原纤维

C.钙盐

D.骨细胞

三、是非题

1.弹性软骨含大量弹性纤维,分布于耳廓、会厌以及耻骨联合等处,有较强的弹性。

2.骨基质中无机成分称骨盐,占干骨重量的65%,以钙、磷元素为主,骨盐的存在形式主要是羟基磷灰石结晶。

3.骨组织中的细胞只有成骨细胞、骨细胞和破骨细胞三种。

4.除了分泌类骨质,成骨细胞还分泌多种细胞因子,调节骨组织的形成和吸收、促进骨组织的钙化。

5.骨细胞具有一定的溶骨和成骨作用,参与调节钙、磷平衡。

6.破骨细胞是一种多核巨细胞,由血液单核细胞融合而成。

7.穿通管的穿行方向与骨干的长轴互相平行,内含血管、神经和少量结缔组织,结缔组织中有很多骨祖细胞。

8.骨小管中含有骨细胞的突起及少量组织液。

四、名词解释

1.同源细胞群(位置、特点、来源)

2.哈佛氏系统(别称、位置、形状、组成)

*3.破骨细胞(本质、结构特点)

4.软骨囊(位置、本质、成分、染色特点)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1B2D3C4D5B6C7A8A9D10C11C12A13D14C15A16C17C18D19C20D21C22B23B24B25D26C27D28A29C30C31C32B33A34C35B36A37C38D

二、多项选择题:1ABCD2CD3AC4ABCD5ABC6ABCD7ABCD8BD9ACD10ABD11AB12BCD13ABCD14AB15AB16BCD17ABC

三、是非题:1.错2.对3.错4.对5.对6.对7.错8.对

四、名词解释

1.同源细胞群:位于软骨中部的软骨细胞成群分布,每一群有2~8个软骨细胞聚集在一起,由同一个幼稚的软骨细胞分裂增殖而成。越靠近软骨中部,同源细胞群的细胞数量越多,反映了软骨的间质性生长。

2.哈佛氏系统:哈佛氏系统又称骨单位,为在内、外环骨板之间的大量长柱状结构,是长骨中起支持作用的主要结构,由多层同心圆排列的哈佛氏骨板围绕中央管而成。中央管与穿通管相通,穿通管内的血管、神经以及结缔组织进入中央管。

3.破骨细胞:数量少,散在于骨组织边缘,是一种多核巨细胞,由多个血液中的单核细胞融合而成。细胞核6~50个,胞质嗜酸性,含大量溶酶体和线粒体。破骨细胞紧贴骨组织一侧有许多突起,构成皱褶缘,细胞在此释放水解酶和有机酸,溶解骨盐,分解骨有机成分。破骨细胞具很强的溶骨和吸收能力。在骨组织中,破骨和成骨相辅相成,参与骨的生长和改建。

4.软骨囊:软骨陷窝周围的软骨基质含硫酸软骨素较多,呈强嗜碱性,形似囊状包围软骨细胞,此区域称为软骨囊。

第6章肌组织

一、单项选择题

1.骨骼肌纤维有

A一个长杆状核位于中央

B多个椭圆形核位于中央

C一个螺旋形核位于中央

D多个椭圆形核位于肌膜下方

2.骨骼肌纤维的肌膜向内凹陷形成

A终池

B横小管

C肌浆网

D纵小管

3.Z线位于肌原纤维的

A明带

B暗带

CH带

D明带与暗带之间

4.包裹骨骼肌细胞的结缔组织称

A肌膜

B肌外膜

C肌束膜

D肌内膜

5.明带又称

AH带

BA带

CI带

DZ带

6.暗带又称

AH带

BI带

CZ带

DA带

7.骨骼肌肌纤维受损时,参与肌纤维的修复的细胞是

A肌卫星细胞

B骨骼肌细胞

C成纤维细胞

D肥大细胞

8.电镜观察骨骼肌纤维,只有粗肌丝而无细肌丝的是

AI带

BH带

CA带

DA带和I带

9.肌节是指以下哪一段的肌原纤维?

AA带+I带

BM线与Z线之间

C相邻两条Z线之间

D相邻两条M线之间

10.每个肌节的长度等于

A1/2I带+A带+1/2I带

BI带+A带

C1/2A带+I带+1/2A带

D1/2I带+1/2I带+A带

11.骨骼肌纤维的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是

A肌节

B粗肌丝

C细肌丝

D肌动蛋白

12.骨骼肌纤维收缩时

A暗带和H带缩短

B明带和H带缩短

C明带和暗带缩短

D暗带缩短

13电镜观察骨骼肌纤维中只有细肌丝而无粗肌丝的是

AI带

BH带

CA带

DA带和H带

14.骨骼肌横断面上1根粗肌丝的周围排列着细肌丝的数目

A3根

B6根

C8根

D1根

15.骨骼肌横断面上每1根细肌丝周围的粗肌丝的数目

A1根

B3根

C6根

D8根

16.以下哪种蛋白质不参与组成细肌丝

A肌动蛋白

B原肌球蛋白

C肌钙蛋白

D肌球蛋白

17.细胞间不能形成缝隙连接的是

A心肌细胞

B骨骼肌细胞

C平滑肌细胞

D骨细胞

18.以下哪项属于随意肌

A骨骼肌

B心肌

C平滑肌

D以上都不是

19.肌纤维的滑面内质网特称

A肌浆网

B横小管

C纵小管

D终池

*20.构成粗肌丝的蛋白质是

A肌动蛋白

B肌钙蛋白

C肌球蛋白

D原肌球蛋白

21.心肌纤维的闰盘横位部分位于

AZ线水平

BI带水平

CA带水平

DM线水平

22.心肌纤维的横小管位于

AH带水平

BA带水平

CM线水平

DZ线水平

23.有关心肌纤维横小管的结构,错误的是

A由肌膜凹陷而成

B与终池相贴近组成二联体

C同一水平的横小管吻合成网

D不传导肌膜兴奋

24.心肌细胞彼此相连形成功能整体是靠

A纵小管

B肌浆网

C闰盘

D肌丝

25.闰盘的纵位部分存在

A中间连接

B桥粒

C缝隙连接

D紧密连接

26.心肌纤维的形状是

A长圆柱形

B不规则的短圆柱状,有分支

C长梭形

D长带状

27.心肌纤维的肌原纤维间含丰富的

A滑面内质网

B粗面内质网

C高尔基复合体

D线粒体

28.横纹肌纤维内的Ca2+贮存在

A肌浆内

B肌浆网内

C横小管内

D原肌球蛋白上

29.骨骼肌纤维的横小管位于

AZ线水平

BM线水平

C明带和暗带交界处

DH带水平

30.对肌原纤维的描述,其中哪一项是错误的

A是横纹肌纤维内横向排列的结构

B由肌丝组成

C肌丝规则排列构成肌节

D肌节连续排列形成横纹

二、多项选择题

*1.组成骨骼肌纤维细肌丝的蛋白质是

A肌球蛋白

B原肌球蛋白

C肌钙蛋白

D肌动蛋白

2.骨骼肌纤维三联体的组成包括

A横小管

B纵小管

C终池

D肌浆网

3.骨骼肌纤维的粗肌丝位于肌节的

AI带与A带交界处

BI带

CA带

DH带

4.骨骼肌纤维的细肌丝位于肌节的

AI带与A带交界处

BI带

CH带

DH带以外的A带

5.横纹肌纤维的肌浆网

A为粗面内质网

B膜上有钙泵

C具有贮钙功能

D两端膨大形成终池

6.与骨骼肌纤维相比,心肌纤维特点是

A横小管较粗,位于Z线水平

B主要形成二联体

C肌浆网不发达

D有闰盘

7.平滑肌纤维不同于心肌纤维的是

A细胞形态

B无闰盘

C无横小管

D细胞核形态

8.电镜下闰盘的构成包括

A缝隙连接

B中间连接

C紧密连接

D桥粒

三、是非题

1.三联体或二联体的组成要素是横小管和终池。

*2.平滑肌纤维内无Z线和M线,故粗肌丝和细肌丝都是游离的。

3.肌原纤维由粗、细肌丝组成,沿肌原纤维的长轴排列。

4.横小管是肌膜向肌浆内凹陷形成的管状结构,其走向与肌纤维长轴平行。

5.肌浆网是肌纤维中特化的粗面内质网。

6.骨骼肌纤维的收缩机制为肌丝滑动原理。

7.多数心肌纤维有一个核,少数有双核。

8.心肌纤维的肌原纤维间有极丰富的线粒体及较粗的横小管、稀疏的肌浆网。

9.骨骼肌和心肌是横纹肌,为随意肌;平滑肌无横纹,为不随意肌。

四、名词解释

1.肌节

2.肌浆网

3.闰盘

4.肌原纤维

5.横小管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1.D2.B3.A4.D5.C6.D7.A8.B9.C10.A11.A12.B13.A14.B15.B16.D17.B18.A19.A20.C21.A22.D23.D24.C25.C26.B27.D28.B29.C30.A

二.多项选择题:1.BCD2.AC3.ACD4.ABD

5.BCD6.ABCD7.ABCD8.ABD

三.是非题:1√2×3√4×5×

6√7√8√9×

四、名词解释

1、肌节--定义:横纹肌肌纤维的结构和收缩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相邻两Z线间的一段肌原纤维,包括:1/2I带+A带+1/2I带。

2、肌浆网--定义与本质:肌细胞内高度发达滑面内质网。位置:横小管之间,包绕一根肌原纤维表面。分部:纵小管与终池。作用:具有浓缩、贮存和释放Ca2+的功能。3、闰盘--定义:相邻心肌纤维连接处染色较深处称为闰盘。光镜结构:深染的横行或阶梯状粗线,位于Z线水平。电镜结构:纵向为缝隙连接,便于细胞间化学信息的交流和电冲动的传导(使心肌收缩和舒张同步化),横向为中间连接与桥粒,使心肌纤维间连接牢固。

4、肌原纤维--具体部位:横纹肌肌纤维肌浆中。数量:每一条肌纤维中约有数百条。排列方向:与肌纤维长轴平行。组成:一根肌原纤维由上千条粗、细肌丝有规律的排列而成,并形成明、暗带。

5、横小管—定义及本质:肌(细胞)膜向肌浆内凹陷形成的横向外走的的管状结构。位置:在骨骼肌的明带和暗带之间,在心肌位于Z线水平。作用:可将肌膜兴奋迅速进入肌纤维内部。

第7、8章神经组织与神经系统

一、单项选择题

1.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单位是

A.神经元

B.神经胶质细胞

C.神经胶质细胞和神经元

D.突触

2.尼氏体相当电镜下的

A.溶酶体

B.粗面内质网和游离核糖体

C.线粒体

D.高尔基复合体

3.神经元尼氏体分布在

A.胞体和轴突

B.胞体和树突

C.树突和轴突

D.胞体内

*4.神经递质的合成部位是

A.轴突终末

B.轴丘

C.树突终末

D.胞体

5.关于神经元的细胞核,以下哪项为错

A.位于胞体中央

B.大而圆,核被膜明显

C.常染色质少,着色浅

D.核仁大而圆

6.一个多极神经元的轴突数量为

A.1个

B.2个

C.4个

D.8个

7.化学性突触内与神经冲动传递直接相关的结构是

A.线粒体

B.微管

C.突触小泡

D.微丝

*8.在轴突输送中起重要作用的结构是

A.线粒体

B.微丝

C.微管

D.突触小泡

9.按神经元功能分类,数量最多的是

A.感觉神经元

B.运动神经元

C.中间神经元

D.传入神经元

10.神经元传导神经冲动是通过

A.轴膜

B.尼氏体

C.神经丝

D.微管

*11.中枢神经系统中最大的神经胶质细胞是

A.星形胶质细胞

B.少突胶质细胞

C.小胶质细胞

D.室管膜细胞

12.有关星形胶质细胞,错误的是

A.位于中枢神经系统的灰质和白质内

B.胞质内有大量胶质丝

C.突起少而短

D.主要起支持和分隔作用

*13.最常见的突触方式是

A.轴-体突触和轴-树突触

B.轴-体突触和轴-轴突触

C.轴-树突触和树-树突触

D.轴-轴突触和树-树突触

14.中枢神经系统的髓鞘形成细胞是

A.星形胶质细胞

B.少突胶质细胞

C.小胶质细胞

D.室管膜细胞

15.中枢神经系统中最小的神经胶质细胞是

A.星形胶质细胞

B.少突胶质细胞

C.小胶质细胞

D.室管膜细胞

16.中枢神经系统中具有吞噬功能的神经胶质细胞是

A.星形胶质细胞

B.少突胶质细胞

C.小胶质细胞

D.室管膜细胞

17.脑和脊髓表面形成胶质界膜的细胞是

A.星形胶质细胞

B.少突胶质细胞

C.小胶质细胞

D.室管膜细胞

18.周围神经系统中髓鞘形成细胞是

A.少突胶质细胞

B.施万细胞

C.卫星细胞

D.小胶质细胞

19.有髓神经纤维的冲动传导方式是

A.在轴膜上连续进行

B.在髓鞘内跳跃进行

C.一个郎飞结跳到相邻的郎飞结

D.一个髓鞘切迹跳到相邻的髓鞘切迹

*20.有髓神经纤维的髓鞘切迹是

A.施万细胞的质膜内褶

B.施万细胞的内、外侧胞质间穿越髓鞘的通道

C.施万细胞的边界

D.施万细胞的胞膜卷入形成

21.与有髓神经纤维的神经冲动传导速度快结构是

A.神经元胞体大

B.轴突较粗

C.有郎飞结

D.轴突内突触小泡多

22.电突触实际是

A.中间连接

B.紧密连接

C.桥粒

D.缝隙连接

*23.无髓神经纤维冲动的传导方式是

A.在轴膜上连续进行

B.在树突上连续进行

C.由一个郎飞结跳到相邻的郎飞结

D.在轴膜上跳跃和连续交替进行

24.包绕在一条神经表面的结缔组织称

A.神经外膜

B.神经束上皮

C.神经内膜

D.神经束膜

25.触觉小体多分布在

A.真皮乳头层

B.真皮网织层

C.表皮

D.肌肉

26.触觉小体参与产生

A.冷、热觉

B.痛觉

C.压觉

D.触觉

27.关于环层小体,以下哪项正确

A.分布于真皮乳头内

B.参与产生压觉和振动觉

C.圆形,与触觉小体大小相似

D.有髓神经纤维穿行于中央

28.属于本体感受器的是

A.游离神经末梢

B.触觉小体

C.环层小体

D.肌梭

29.肌梭的主要功能是

A.感受肌纤维的伸缩变化

B.感受肌腱张力

C.感受骨骼肌的压觉

D.引发肌纤维的收缩

30.运动终板的突触小泡内含有

A.去甲肾上腺素

B.P物质

C.脑啡肽

D.乙酰胆碱

31.躯体运动神经末梢分布于

A.骨骼肌

B.心肌

C.平滑肌

D.腺体

*32.脑脊膜由外向内分为

A.软膜、蛛网膜、硬膜

B.软膜、硬膜、蛛网膜

C.硬膜、软膜、蛛网膜

D.硬膜、蛛网膜、软膜

*33.血-脑屏障中的毛细血管属

A.连续型

B.有孔型

C.血窦

D.窦状毛细血管

*34.脑的毛细血管内皮细胞之间有

A.中间连接

B.桥粒

C.紧密连接

D.缝隙连接

*35.分泌脑脊液是

A.巨噬细胞

B.脑神经元

C.脊神经元

D.室管膜细胞

二、多项选择题

1.神经元中有尼氏体分布的结构是

A.胞体

B.轴突

C.树突

D.轴丘

2.突触是指以下何种接触点

A.神经元与肌细胞之间

B.神经元与腺细胞之间

C.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

D.神经元与神经胶质细胞之间

*3.电镜下观察神经元轴突内可见

A.粗面内质网

B.滑面内质网

C.神经丝

D.微管和微丝

4.电镜下,突触的组成包括

A.突触前成分

B.突触间隙

C.突触后成分

D.突触前膜与突触后膜

5.神经元细胞膜具有以下功能

A.接受刺激

B.处理信息

C.产生神经冲动

D.传导神经冲动

6.关于突触的描述,哪些正确

A.突触间隙宽约15-30nm

B.突触小体内含有突触小泡

C.突触小泡内含有神经递质或神经调质

D.突触前膜和后膜的胞质面均可见致密物质附着

7.中枢神经系统的神经胶质细胞包括

A.星形胶质细胞

B.少突胶质细胞

C.小胶质细胞

D.室管膜细胞

8.周围神经系统的神经胶质细胞包括

A.施万细胞

B.小胶质细胞

C.卫星细胞

D.室管膜细胞

9.有髓神经纤维髓鞘的主要作用是

A.绝缘

B.营养轴突

C.保护轴突

D.利于加快神经冲动的传导速度

10.关于神经元轴突的描述,哪些正确

A.每个神经元只有一个轴突

B.直而没有侧支

C.轴质内不能合成蛋白质

D.轴质内无细胞器

11.肌梭

A.分布于骨骼肌和心肌

B.结缔组织被囊包裹几条细小肌纤维

C.感觉神经纤维的轴突进入其内包绕肌纤维

D.其内无运动神经末梢

12.关于运动终板的描述,哪些正确

A.轴突终末释放乙酰胆碱

B.由无髓神经纤维的轴突终末参与形成

C.仅分布于骨骼肌

D.一条骨骼肌纤维通常只接受一个轴突分支的支配

*13.脑脊膜

A.硬膜为致密结缔组织

B.硬膜下隙内充满大量脑脊液

C.蛛网膜下隙内含少量液体

D.软膜薄,富含血管

14.尼氏体的组成包括

A.滑面内质网

B.粗面内质网

C.游离核糖体

D.高尔基复合体

15.按神经元突起的数量,神经元可分为

A.多极神经元

B.双极神经元

C.单极神经元

D.假单极神经元

*16.属于神经元释放的神经递质或神经调质的是

A.乙酰胆碱

B.去甲肾上腺素

C.神经肽

D.NO

17.游离感觉神经末梢能感受

A.温度

B.痛觉

C.轻触觉

D.压觉

18.血-脑屏障的构成包括

A.毛细血管内皮细胞

B.基膜

C.神经胶质膜

D.血管周隙

19.能形成髓鞘的神经胶质细胞是

A.星形胶质细胞

B.少突胶质细胞

C.施万细胞

D.小胶质细胞

20.关于小胶质细胞的描述,哪些正确

A.最小的神经胶质细胞

B.有吞噬作用

C.能形成髓鞘

D.来源于外胚层

三、是非题

1.神经元内的微管、微丝和神经丝分布于胞体、轴突和树突等整个细胞的胞质内。

2.动物进化程度越高级,神经系统中的中间神经元越多,它们多为多极神经元。

3.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单位是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

4.光镜下,神经元胞质内的特征性结构是神经原纤维和尼氏体。

5.神经元的细胞膜是可兴奋膜。

6.狂犬病毒可通过快速顺向轴突运输迅速侵犯神经元胞体。

7.电突触是缝隙连接,以电流作为信息载体,于低等动物较少,于人较发达。

8.突触前膜中有特异性的神经递质的受体以及离子通道。

9.有髓神经纤维的结间体越短,郎飞结越多,其神经冲动的跳跃式传导速度越快。

10.周围神经系统的无髓神经纤维,一个施万细胞可含许多条轴突。

11.周围神经系统的有髓神经纤维,一个施万细胞包裹一条轴突。

12.中枢神经系统的有髓神经纤维,少突胶质细胞的多个突起末端可包裹多个轴突。

13.一个骨骼肌纤维通常接受多个运动神经元的支配,而一个运动神经元只支配一个骨骼肌纤维。

14.脑血供丰富,毛细血管是有孔型的,有利于物质代谢。

15.触觉小体,环层小体和肌梭均属于本体感受器。

16.内皮细胞是血-脑屏障的主要结构,可阻止血液中某些物质进入脑组织。

17.脑脊膜的蛛网膜富含血管。

18.脑脊膜的蛛网膜和软膜随血管进入脑内。

一、名词解释

1.尼氏体

2.突触

3.血-脑屏障

4.触觉小体

5.神经原纤维

6.髓鞘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1A2B3B4A5C6A7C

8C9C10A11A12C13A14B15C16C17A18B

19C20B21C22D23A24A25A26D27B28D29A30D31A32D33A34C35D

二、多项选择题:1AC2ABC3BCD4ABCD

5ABCD6ABCD7ABCD8AC9AD10AC

11BC12ACD13AD14BC15ABD16ABCD

17AB18ABC19BC20ABD

三、是非题:1√2√3×4√5√6×7×

8×9×10√11√12√13×14×15×

16√17×18√

四、名词解释

1、尼氏体--基本概念:为神经细胞特有的结构之一。光镜特点:颗粒状或斑块状嗜碱性物质。电镜结构:粗面内质网和游离核糖体。位置:神经细胞核周胞质和树突内。功能:合成结构蛋白和分泌蛋白,产生与神经递质有关的酶及神经调质。

2、突触--定义:神经元与神经元或非神经元(效应细胞:如肌细胞、腺细胞)之间的特化连接结构。分类:电突触、化学性突触。结构:电突触即缝隙连接,化学性突触分突触前成分、突触间隙、突触后成分。

3、血脑屏障---组成:连续毛细血管内皮、完整基膜、(周细胞)、神经胶质膜。功能:选择性地让营养物质和代谢产物通过,阻止某些物质进入脑组织内,维持神经系统内环境的相对稳定性。

4、触觉小体---归属:有被囊的感觉神经末梢。分布:真皮乳头。形状:梭行;结构:神经纤维的分支和横行排列的扁平细胞。作用:感受触觉。

5、神经原纤维---位置:神经元胞质内的细丝状结构。光镜结构:在镀银染色切片中,呈棕黑色细丝,交错排列成网,并伸入树突和轴突内。电镜结构:由神经丝和微管构成。功能:神经元的细胞骨架,微管还参与物质运输。

6、髓鞘---基本概念:有髓神经纤维中轴索与神经膜或少突交质细胞膜之间的物质。成分:髓磷脂、蛋白质。形成细胞:施万细胞与少突细胞。形成方式:反复包绕轴索。形成方式的区别:一个施万细胞只包绕周围神经中的一个轴索的一段,而一个少突胶质细胞的多个突起可分别包绕中枢神经的多个轴索的一段。作用:绝缘,并提高神经冲动的传递速度。

第9章眼和耳

一.单项选择题

1.眼球壁由外向内依次分为

A.角膜、巩膜、视网膜

B.纤维膜、血管膜、视网膜

C.角膜、虹膜、视网膜

D.视网膜、血管膜、纤维膜

2.关于角膜,哪项错误

A.可分为5层

B.神经末梢丰富,但血管较少。

C.角膜基质较厚

D.上皮基底层细胞由角膜缘干细胞补充

3.角膜上皮的类型为

A.角化的复层扁平上皮

B.复层柱状上皮

C.未角化的复层扁平上皮

D.变移上皮

4.角膜上皮感觉敏锐主要是因为

A.上皮薄

B.上皮内有感觉细胞

C.上皮内有丰富的游离神经末梢

D.上皮内有丰富的触觉小体

5.角膜基质内

A.有扁平的成纤维细胞,无血管

B.有大量的巨噬细胞,有血管

C.有脂肪细胞,无血管

D.有较多的腺细胞和血管

6.关于角膜缘上皮,哪项错误

A.细胞层数通常超过10层

B.细胞较小,核深染

C.基底层细胞为干细胞

D.上皮内含杯状细胞

7.关于虹膜,哪项错误

A.为环状薄膜

B.虹膜基质含色素细胞

C.虹膜不含血管和神经

D.虹膜上皮为视网膜盲部

*8.关于睫状肌,哪项错误

A.为平滑肌

B.均附着于巩膜距

C.肌纤维有三种走向

D.参与调节晶状体曲度

*9.分泌房水的是

A.虹膜色素上皮

B.睫状体非色素上皮

C.晶状体上皮

D.角膜内皮

10.关于脉络膜哪项错误

A.衬于巩膜内面

B.富含血管和色素细胞

C.为致密结缔组织

D.为血管膜的后2/3部分

*11.视近物时,晶状体曲度增大时

A.睫状肌收缩,睫状小带紧张

B.睫状肌收缩,睫状小带松弛

C.睫状肌舒张,睫状小带紧张

D.睫状肌舒张,睫状小带松弛

*12.睫状小带是

A.弹性纤维

B.胶原纤维

C.微原纤维

D.平滑肌纤维

13.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的功能之一是

A.把合成的黑色素颗粒输送给视细胞

B.贮存维生素

C.合成视色素

D.吞噬视细胞脱落的结构

14.视细胞的膜盘是

A.高尔基复合体分化而形成

B.粗面内质网排列而成

C.线粒体排列而成

D.外节基部的胞膜内陷而成

15.关于视杆细胞,以下描述哪项错误

A.外突杆状,内突末端小球状

B.形成独立的膜盘,外节顶端膜盘不断老化脱落

C.感光蛋白称视色素

D.感受弱光

16.关于视锥细胞,以下描述哪项错误

A.外突圆锥形,内突末端呈足状

B.外节膜盘不分离,顶端膜盘不脱落

C.感光蛋白称视紫红质

D.感受强光和颜色

*17.视网膜的主要神经胶质细胞是

A.星形胶质细胞

B.少突胶质细胞

C.小胶质细胞

D.放射状胶质细胞

18.夜盲症是因为

A.维生素A缺乏

B.视色素缺乏

C.晶状体弹性减弱

D.玻璃体混浊

19.晶状体纤维是

A.平滑肌纤维

B.胶原纤维

C.长柱状的细胞

D.微原纤维

20.视网膜上视觉最敏锐的部位是

A.黄斑

B.中央凹

C.视盘

D.视神经乳头

*21.老花眼是由于

A.角膜曲度改变

B.晶状体弹性减弱

C.玻璃体混浊

D.房水减少

22.玻璃体的主要成分是

A.水

B.胶原原纤维

C.弹性纤维

D.细胞

*23.青光眼是因为

A.缺乏维生素A

B.缺少感红光的视锥细胞

C.晶状体混浊

D.房水回流受阻

24.外耳鼓膜外表面是

A.单层立方上皮

B.单层扁平上皮

C.复层扁平上皮

D.复层立方上皮

25.外耳鼓膜内表面是

A.单层扁平上皮

B.单层立方上皮

C.复层扁平上皮

D.单层柱状上皮

*26.耳蜗分泌内淋巴的结构是

A.血管纹

B.前庭膜

C.基底膜

D.螺旋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