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教院附中2019年中考历史二模试卷(含答案)_第1页
扬州教院附中2019年中考历史二模试卷(含答案)_第2页
扬州教院附中2019年中考历史二模试卷(含答案)_第3页
扬州教院附中2019年中考历史二模试卷(含答案)_第4页
扬州教院附中2019年中考历史二模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第二次模拟检测九年级历史试卷(满分:50分;时间:60分钟;考试形式:开卷)2019.5一、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请将所选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相应的答题栏内。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1.人们称今河北省为燕赵大地,山东省为齐鲁大地,“燕赵”“齐鲁”这些名字与下列哪一古代制度有关A.分封制B.世袭制C.禅让制D.郡县制2.1905年清廷诏令停摆科举,正式宣布废除科举制度。这一制度正式确立于下列哪位君主在位期间A.隋文帝B.隋炀帝C.唐太宗D.唐玄宗3.英国在清末和中国一共打了三仗:一仗是“全仗”,两次是和其他列强合伙来打的“半仗”,材料中的“全仗”结束后,中国被迫签订了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辛丑条约》D.《天津条约》4.梁启超先生所说的“吾国四千年大梦之唤醒,实自……战败割台湾……,偿两百兆始。”,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A.中日甲午战争B.甲午战争中国战败,签订《马关条约》C.维新变法运动拉开序幕D.维新思潮迅猛传播5.徐中约曾说:“它结束了长达两千余年的王朝时代,中国不再隶属于任何天子或任何王朝,而归属于全体民众。”,这里的“它”是指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D.五四运动6.“兄弟齐心,其利断金”。中国近代历史上国共两党有过两次合作、两次分裂,下列事件属于国共第一次合作成果的是A.推翻清政府的统治B.北伐战争的进行C.抗日战争的胜利D.解放战争的胜利7.毛泽东指出:“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这是蒋介石的二十年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是一百多年以来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段话中的“这”是指A.1919年中国以战胜国的身份参加巴黎和会B.抗日战争的胜利C.1947年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D.人民解放军经过三大战役,基本消灭国民党军的主力。8.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农村先后经历了土地改革、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人民公社化运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等几次大的政策调整,其中使土地所有制性质由私有制转变为公有制的是A.土地改革运动B.农业社会主义改造C.人民公社化运动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9.2019年是法国大革命爆发230周年。这场革命爆发的标志是A.三级会议的召开B.攻占巴士底狱C.颁布《人权宣言》D.处死查理一世10.俄国农奴制改革和中国的洋务运动是发生在十九世纪六十年代的两件大事,以下对它们共同点理解正确的是A.都注重学习西方政治制度B.都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C.主观上都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D.客观上使本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11.下列革命(战争)就其性质而言与众不同的是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B.法国大革命C.美国内战D.俄国十月革命12.詹姆士·布恩是一位生活在18世纪40~90年代极富经营头脑的英国某织布厂厂主,1785年后,他把工厂搬迁到交通便利的地方。詹姆士·布恩搬迁工厂是因为()A.珍妮纺纱机的发明B.改良蒸汽机的使用C.火车、轮船的出现D.内燃机的发明13.观察右图,分析1870年以后世界能源中石油消费的比重不断加大的主要原因是A.蒸汽机的发明B.电灯的发明C.内燃机的发明D.电磁感应现象发现14.文学艺术是一个时代最容易植入人们心灵的文化成果。下列文化成果属于被誉为“俄国革命的镜子”的文化巨匠创作的是()①《战争与和平》②《复活》③《英雄交响曲》④《安娜·卡列尼娜》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5.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规模最大的一场战役是A.马恩河战役B.凡尔登战役C.日德兰海战D.索姆河战役16.历史上苏俄和美国都对本国的经济政策进行过重大调整。下列关于苏俄新经济政策和美国罗斯福新政的比较,表达正确的是A.都是在面临严重困难的情况下实施B.都改变了原有社会制度C.都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D.都彻底消除了经济危机17.某同学将下列事件归纳在一起,其体现的主题是①杜鲁门主义②马歇尔计划③建立北约组织④建立华约组织A.两极格局的形成B.霸权主义的推行C.区域集团化趋势D.美国不断调整其全球战略18.当今世界,联合国在处理重大国际事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决定建立“联合国”这一国际组织的会议是A.凡尔赛会议B.巴黎和会C.华盛顿会议D.雅尔塔会议19.中美贸易摩擦再度升级。美方无视中方富有诚意的态度和行动,于华盛顿事件2019年5月10日0点01分开始,对2000亿美元中国输美商品加征的关税从10%上调至25%。,请选出对此事评论不正确的是:A.伤害了中美两国关系B.有违世贸组织的宗旨C.贸易保护政策害人害己D.有利于全球贸易环境好转20.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于2019年4月26日在北京召开,“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秉承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一带一路”主要顺应了世界经济发展的A.经济全球化趋势B.贸易自由化趋势C.区域集团化趋势D.和平与发展的两大时代主题21.2019年4月18日,一年一度的扬州国际经贸旅游节开幕,如果有游客请你介绍美丽扬州的建城历史,你认为扬州已有A.3000年历史B.2500年历史C.2000年历史D.近1500年历史22.清朝扬州学派的代表人物,被当时的知识分子称为“学界山斗”的是史可法B.郑板桥C.张若虚D.阮元23.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他的代表作有脍炙人口的《受戒》和《大淖记事》等,请问这位作家是朱自清 B.郑板桥 C.汪曾祺 D.张玉良24.中文歌剧《马可·波罗》将于今年9月在意大利热那亚的歌剧院演出,取材于十三世纪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自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往返中国的传奇经历。这一事件发生于我国的A.汉代B.宋代C.元代D.明代25.汉武帝时期,被称为“汉家和亲第一公主”的是A.西施B.刘细君C.文成公主D.王昭君二、非选择题26、(9分)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秦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以华夏族为主的多民族的大一统国家……秦始皇确立的一系列开国新制对奠定统一多民族国家基业作出开创新贡献,开辟了新的历史发展方向。——摘编自北师大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材料二为了对辽阔的疆域进行有效的治理,元朝的统治者根据各地区的情况,采取因地制宜的方式,在东北、西北、东南、西南等地区设置相应的管理机构,加强中央对这些地区的统治。——摘编自部编《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材料三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清朝是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的关键时期。——摘编自部编《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开国新制”所涉及的政治制度(国家体制)是什么?(1分)宋代为强化这一政治制度(国家体制)在地方采取了哪两项措施?(2分)(2)材料二中元朝在东南、西南首次实施行政管辖的管理机构分别是什么?(2分)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角度看,这两个机构的设置有何意义?(1分)(3)材料三中清朝为安定西南边疆做出了哪些努力?(2分)(4)上述材料对我们有何启示?(1分)27、(8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的思想理论成果,是引领中国人民不断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旗帜。材料二道路决定命运,找到一条正确道路是多么不容易……道路就是旗帜,道路就是方向。道路问题是关系党的事业成败第一位的问题,道路就是党的生命——节选自习近平讲话材料三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让我们弘扬愚公移山精神,子子孙孙持续接力,为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节选自习近平讲话请回答:(1)材料一所提三民主义的创立者是谁?(1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分别是在哪二次会议上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2分)(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二中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开辟的两条正确道路?(2分)(3)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三中标志着中华民族开始“站起来、富起来”的历史事件分别是什么?(2分)“强起来”促进了当今世界什么趋势的发展?(1分)28.(8分)在走向近代过程中,西欧、北美的美国和东亚的日本走出了不同的模式。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为争取自身的发展,西欧经历了一场人的发现和世界的发现的历程,这两场发现是西欧迈向近代社会的开端。材料二在美国首都华盛顿,林肯纪念堂和华盛顿纪念碑遥遥相望。有人说,是华盛顿创立了美国,是林肯拯救了美国。材料三1869年,(日本)第一次使用电报联通了横滨和东京。1872年,连接这两座城市的第一条铁路竣工。1870年,这个国家有了第一台纺纱机。——摘自岳麓版初中历史教学参考书请回答:(1)材料一中西欧经历的“人的发现和世界的发现”分别指什么历史事件?(2分)为什么说“这两场发现是西欧迈向近代社会的开端”?(1分)(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为什么材料二说“华盛顿创立了美国”、“林肯拯救了美国”(2分)(3)材料三所述史实与日本历史上哪一次改革有关?(1分)这场改革中哪一条措施对日本的影响最为深远?(1分)(4)上述国家的近代化历程,对当代中国有何启示?(1分)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月度质量检测九年级历史试卷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25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答案ABABCBCBBCDBC题号141516171819202122232425答案BDAADDABDCCB二、非选择题26、(9分)(1)(3分)中央集权制;在地方各州设置通判监督知州,互相牵制,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在地方设转运使,各地赋税收入除少部分留作地方开支外,全部运交中央,从而消除地方割据的经济基础(2)(3分)澎湖巡检司,宣政院;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3)(2分)对达赖和班禅实施册封制度,设置驻藏大臣。(4)(1分)台湾和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们应坚决维护国家统一,打击分裂势力。(言之有理即可给分)27、(8分)(1)(3分)孙中山;中共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