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分类及转化(讲义)原卷版-2025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_第1页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讲义)原卷版-2025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_第2页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讲义)原卷版-2025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_第3页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讲义)原卷版-2025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_第4页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讲义)原卷版-2025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01讲物质的分类及转化

目录

012

02知识导图思维引航............................................................3

03考点突破•考法探究............................................................5

考点一物质的组成与分类...........................................................5

知识点1物质的组成...............................................................5

知识点2物质的分类...............................................................7

考向1考查物质的组成的判断......................................................9

考向2根据标准对物质进行分类...................................................10

考点二物质的性质与变化..........................................................10

知识点1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10

知识点2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11

考向1传统文化中物质的性质和变化...............................................16

考向2物质变化的性质及其应用...................................................16

考向3化学反应类型的判断........................................................17

考点三分散系与胶体..............................................................19

知识点1分散系..................................................................19

知识点2胶体....................................................................20

考向1分散系及其分类............................................................22

考向2胶体的组成、性质、制备...................................................23

考向3胶体性质的应用............................................................24

0424

差情;奏汨•日标旦祐

考点要求考题统计考情分析

2024浙江卷1月卷1题,2分1.从命题题型和内容上看,高考命题不多,试题

2023浙江卷1月卷1题,2分以选择题为主,题目容易,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考查:

2023浙江6月选考3题,2分;化学与STSE、物质的组成和分类的应用、物质的

2023山东卷1题,2分性质和变化、化学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应用

物质的组成、性

2023年天津卷1题,3分;等。

质、分类

2022全国乙卷7题,6分2.从命题思路上看,

2022福建卷1题,3分(1)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多结合化学与STSE

2021天津卷1题,3分进行考查,侧重体现化学的实用性;

2021江苏卷1题,3分(2)以前沿科技为载体进行命题,侧重体现化学的

2023全国新课标7题,6分创新性;

2023湖南卷1题,3分(3)以古代科技文明、古诗词等为载体进行命题,

2023福建卷1题,3分推介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

传统文化中的性2022湖北卷1题,3分预计今后继续以化学与STSE、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质与变化2022湖南卷1题,3分作为命题热点,考查考生的科学态度和社会责任

2021海南卷2题,2分感。

2021福建卷1题,3分复习过程中熟记常见物质的性质及用途,多关注化

2021广东2题,2分学与环境、化学与能源、化学与生命、化学与材料

2022辽宁卷11题,3分知识。

2021江苏卷7题,3分

物质的转化

2021广东卷10题,2分

2021福建卷4题,3分

复习目标:

1.了解分子、原子、离子和原子团等概念的含义。

2.理解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

3.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金属和非金属的概念。

4.理解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

5.了解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了解溶液和胶体的区别。

匐2

〃用识导图•思维引航\\

概念:根据研究对象的共同点和差异性将它们区

分为不同种类和层次的科学方法

混合物

金属单质

单质/非金属单质

C稀有气体单质

有机化合物

金属氧化物

物质的分类按元素分《非金属氧化物

纯净物r

/—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破灶室W珈出医/大多数酸性氧化物与水反应生

雌氧.__隹曳4嬴应的酸(eg.SiO2不反应)

与酸性氧做皈

、化合物

氧化物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

/

强碱对应的氧化物与水反应

氧化氧化物性质

[物质(物生成强碱

与酸性氧化物反应

i盐

①酸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错)②金属氧化

\按性质分

物一定是酸性氧化物(错)③非金属氧化物一定是

化合\酸性氧械④碱阵械一定合属氧械

\物

不成

<过氧化物

区分纯净物和化合物:①W无化学式(有纯)②…溶液(混)

\③水玻璃(混)④高分子化合物(混)⑤冰水混合物(纯)

分散质(少)被分散的物质

钢/-------------------------

(分散剂(多)薇容纳分散质的物质

分散质粒子存在形式:离子或分子

溶液(均一,稳定,透明)/--------:-------------------------

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nm(1nm=[0~*m)

气溶胶(eg.丁达碱应)

液溶胶(eg.豆浆)

固落胶(eg.有色玻璃)

布朗运动

含义:当光束通过胶体时,可以看到一六亮的"通路"

分散系丁达秘应成因:胶体粒子对光线的散射而形成的

应用:可以用来分别溶液和胶体

定义:把酸碱盐等物质iDA胶体中,它们溶解产生的阳击子和阴福子所

带电荷与胶体的分散质雌厮带电荷中和,会使胶体的分散质裾麋

集狡大的羲粒,在重力的作用下沉淀析出

方法:①加入电解质溶液②力嗓③加入域滞相反电荷的胶体

应B向豆^中加入球钙制侬S

氢氧化铁胶体电泳赃正极附近颜色断变浅,负极附近颜色断变深

定义:胶体的分散质具有巨大的比表面积,能吸附带有某种电荷的离子

电泳从而形成带电施,这些带电台在外加电场作用下会发生定向移动

I维胶体(半透明,蛟均一,技稳定)簪电除尘器除去空气中或宦气中的飘尘

、1|101<直径<1000(11

分商里白质,氨基酸

血清电泳用于诊断疾病

净化(漆透压)将胶体和溶液放入到半透膜(eg.玻璃绦里壳内降)中溶液

中的溶质分子或表子可以透过半透膜而胶咽子不能透过半透膜备在半透膜中

氢氧化铁胶体随描:向煮^的褊S水中逐滴加A5-6滴FeCl源和溶

液,继塞姗至液体呈红褐色,停止i喝

鉴8U流酸铜需液和M氧化铁胶体将装有两种液体&院杯置于暗处,分

别用红色激光笔照射烧杯中的液体,在与光束垂直的方向进行观察

制备原理:FeC*3H2O(力[熟产Fe(OH)3(胶体)+3HCI

必须使用饱和三氯化铁(浓度过低不利于氢氧化铁胶体形成)

r向沸水中加入饱和三氯化铁溶液,并不是直接U嗓饱和三氯化铁溶

制备氢氢化铁胶

/液,舌则氢氧化铁浓度过大会产生沉淀

体时的注意事项

下^必须鲸蒸馀水,鲸纯度不高颗K会使胶体产生聚沉

1加入FeCh不可长时间加热,否则氢氧化铁胶体会产生聚沉

胶体区SU于其他分散案的本质特征是:分散系粒子直径1-100nm,而不

卜是丁达权应

分散质粒子存在形式:离子/分子的集合体

卜迎液(不均一.不卷定,不透明)/

'---------------<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100nm

㈤3

考点突破・考法探究

考点一物质的组成与分类

知识点1物质的组成

i.元素、物质及微粒间的关系

(1)宏观上物质是由元素—的,微观上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或离子—的。

①分子: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②原子: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③离子: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④原子团:在许多化学反应里,作为一个整体参加反应,如同一个原子一样的原子集团。

【特别提醒】“基”与“官能团”、“原子团”的区别

①基是指带有单电子的原子团。如-CH3、-CH2-(亚甲基)、-CH2cH3、-0H。

②官能团是指决定有机物化学性质的原子或原子团。如-OH、-CHO、-COOH、-X(卤素原子)等。

③“基”和“官能团”呈电中性,而C0『、NOJ、SOF,NHi等原子团可带负电荷或正电荷。

(2)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元素在自然界的-存在形式有游离态和化合态。

①游离态:元素以形式存在的状态。

②化合态:元素以形式存在的状态。

(3)元素与物质的关系

一组成|单质:只由—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兀素^化合物:由—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4)原子与物质的关系

।共价键,物质,如金刚石、SiO?

共,辔一分子,如CO?、Cl2

原子得失电工离子空堡.离子化合物如NaCl

其:他形工物质,如He、金属Na

2.同素异形体

(1)概念: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叫同素异形体。

(2)形成方式

①原子不同,如。2和。3;

②原子不同,如金刚石和石墨。

(3)性质差异

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同素异形体之间的转化属于—变化。

3.混合物和纯净物

(1)纯净物:由单质或化合物组成的物质。

(2)混合物:由的单质或化合物组成的物质。

(3)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区别

纯净物混合物

—固定的组成和结构—固定的组成和结构

—一定的熔、沸点—一定的熔、沸点

保持的性质保持的性质

(4)常见的混合物

(1)分散系、、

天然高分子化合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高分子化合物

合成高分子化合物____、________、________

(3)三大化石燃料______、______、______

石油分储产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石油及其加工产

(4)石油裂化产品裂化汽油:含烷妙和烯燃

石油裂解产品石油裂解气(—、—、______)

水煤气___和一

(5)煤及其加工产品焦炉气H2、CH4、C2H4、CO

煤焦油粗苯、粗氨水、酚类、蔡和沥青

(6)油脂______和______

氨水____的水溶液

氯水____的水溶液

水玻璃______溶液

(7)几种“水”

水银—

重水—

超重水—

王水浓盐酸和浓硝酸按照体积比—组成的混合物

铁水液态铁

碱石灰

常见的无机混合铝热剂—

(8)

物合金金属和金属或非金属组成的______

漂白粉—

(5)常见的纯净物

①氯仿:的俗名

②酒精:___________的俗名

③冰醋酸:的俗名

④甘油:结构简式为,属于一物质

⑤结晶水合物:如CUSO#5H2。

4.元素、微粒及物质间的关系图

【特别提醒】①物质的组成可概括为“宏观一素(元素)、微观六子(原子、分子、离子、质子、中子、电子)”。

②由原子或离子构成的单质和化合物均用化学式表示。

③几乎所有的酸都是共价化合物,都有确定的分子式。

④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如如和。3组成的混合物,只含一种元素的纯净物才是单质。

知识点2物质的分类

根据物质的组成,可以从不同—和不同—对物质进行分类。

1.简单分类法一交叉分类法和树状分类法

(1)交叉分类法一从不同—对物质进行分类。

据金属阳离子

进行分类

钠盐酸式盐

碳酸盐含氧酸盐

据酸根阴离子据酸根离子是否含

进行分类有氧元素进行分类

(2)明确是对物质正确树状分类的关键

单按照元金属单质

组质

物素性质非金属单质

纯按化合物性质

净酸、碱、盐、氧化物等

而元素

按是种类化按化合物的组

合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

否由曷成和结构

同种按在水溶液或熔融

物质电解质、非电解质

状态下是否导电

(分子)

组成按在化学反应

氧化剂、还原剂

中得失电子

合按混合物中分散质

溶液、胶体、浊液

杨微粒的直径大小

(3)树状分类法在无机化合物分类中的应用

按不同对物质进行逐级分类,各层之间属于关系。

氢化物:HC1、HZS、HZO、NH3等

[•不成盐氧化物:CO、NO等

I碱性氧化物:NazO、CaO等

氧化物<成盐氧化物酸性氧化物:COz、Pzd等

I两性氧化物:AlzOs等

I过氧化物:NazOz、Hz5等

(一元酸:HCLHNOB等

(按电离出的H-数|二元酸:HzSO,、HzS等

无I三元酸:HPO,等

立.出且东八物/无氧酸:HCl、HzS等

合按酸根是否含氧{人后母70c维

蕨I含氧酸:HClO,、HzSO«等

物珏*计捏HH/强酸:HC1、HZSO<、HNC>3等

按酸性强弱I弱酸:CHQOOH,HF等

・按有手桎田性/挥发性酸:HNOS、HCI等

段有痒发庄]难挥发性酸:HzSOcKPO,等

排水浓性/可溶性碱:NaOH、KOH、Ba(OH)z等

I段水洛在I难溶性碱:Mg(OH)z、Cu(OH)z等

碱珏足计捏HH/强碱:NaOH、Ba(OH)z,KOH等

按碱性强弱I弱碱:NH-Hz。等

■正盐:BaSO八KN5、NaCl等

外酸式盐:NaH83、KHSO,等

碱式盐:CQ(OH)ZCO3等

.复盐:KAKSODz•12HzO等

【特别提醒】1)熟悉常见的混合物

⑴气体混合物:空气、水煤气(CO和H2)、爆鸣气中2和02)、天然气(主要成分是CH4)、焦炉气(主要成分

是H2和CH4)、高炉煤气、石油气、裂解气。

(2)液体混合物:氨水、氯水、王水、天然水、硬水、软水、水玻璃、福尔马林、浓硫酸、盐酸、汽油、植

物油、胶体。

(3)固体混合物:大理石、碱石灰、漂白粉、高分子化合物、玻璃、水泥、合金、铝热剂。

2)正确理解几个“一定”“不一定”

(1)酸性氧化物和碱性氧化物

a.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但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Mn2O7为酸性氧化物、AI2O3为两

性氧化物、NazCh为过氧化物)。

b.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如Mn2O7);非金属氧化物也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CO,N0)»

c.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不一定都能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酸、碱(如SiCh、Fe203)o

d.酸性氧化物都是对应酸的酸酎,但酸酎不一定都是酸性氧化物,如乙酸酎[(CH3co)2。]。

e.溶于水生成酸的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NO2;溶于水生成碱的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

Na2O2o

(2)共价化合物和离子化合物

a.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共价化合物,如锈盐。

b.由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一定是离子化合物,如AlCb。

(3)纯净物和混合物

a.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也可能是混合物,如02和。3,金刚石和石墨,正交硫和单斜硫。

b.结晶水合物属于纯净物,如CUSO4JH2O、KA1(SO4)242H2。等物质。

c.同位素形成的单质或化合物是纯净物,如H2与D2、H2O与D?O。

d.分子式为C5HIO的物质存在多种同分异构体,可能是纯净物也可能是混合物。

3)确定某酸是几元酸,不能依据分子中氢原子的个数,如CH3coOH不是四元酸,而是一元酸。

4)对氧化物的深刻认识

(1)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MmCh是酸性氧化物,AbCh是两性氧化物。

(2)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NO、C0是不成盐氧化物。

(3)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不一定能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酸或碱,如SiCh、FezCh都不溶于水,也不与水反

应。

(4)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2NO2+2NaOH=NaNO3+NaNO2+H2。,N02

不是酸性氧化物。

考向洞察

考向1考查物质的组成的判断

例工(2024•重庆荣昌・模拟预测)齐鲁文化底蕴深厚,下列物质的主要化学成分不能与其他三种归为一类

的是

A.崂山绿茶B.鲁锦C.曲阜楷木雕D.莱芜锡雕

【反思归纳】(1)由相同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如由。2、。3组成的气体就是混合物。

(2)一种分子式不只表示一种物质。如C4H10的结构有正丁烷和异丁烷。

(3)NO?不属于酸性氧化物。

(4)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就是碱性氧化物,如Na2O2不属于碱性氧化物。

(5)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如MmCh属于酸性氧化物。

【变式训练1】(2024•河南•模拟预测)2023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下列古代“丝绸之路”有

关商品的主要成分属于无机物的是

A.玉器B.丝绸C.香料D.皮草

【变式训练2】(2024.湖南.二模)下列属于酸性氧化物的是

A.SO2B.CuOC.K2CO3D.NaOH

【变式训练3】(2024•贵州・模拟预测)“挖掘文物价值,讲好中国故事”。下列有关文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良渚古城遗址”出土的良渚陶器制作原料是石灰石、纯碱和二氧化硅

B.“贾湖骨笛”制作材料是鹤类尺骨,它的成分CaslPOjOH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

C.台北故宫的“东坡肉形石”是一块天然玛瑙石,其矿物主要化学成分为SiO?

D.“马家窑”出土的铜刀表面的绿色物质,其主要成分是CUSO「5H2。

考向2根据标准对物质进行分类

瓯(2024•安徽滁州・一模)分类法是认识物质世界、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分类中正确的是

A.金属材料:生铁、不锈钢、玻璃钢B.可加热的容器:试管、烧杯、集气瓶

C.混合物:空气、石油、冰水共存物D.可回收物:旧报纸、旧纸箱、易拉罐

【思维建模】从组成、熔沸点、性质角度区分纯净物和混合物

①纯净物:有固定的组成和结构;有固定的熔沸点;保持一种物质的性质

②混合物:无固定的组成和结构;无固定的熔沸点;保持原有物质各自的性质。

【变式训练1】(2024.贵州.三模)下列关于物质分类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云、雾、紫水晶都属于胶体B.硫酸领、乙酸都属于强电解质

C.NO?、SO”P2O5均为酸性氧化物D.液氨、液氯、干冰均为化合物

【变式训练2】(2024•浙江台州・二模)一定条件下N?和H?发生反应,生成的化合物属于

A.非电解质B.氧化物C.有机物D.盐

考点二物质的性质与变化

知识点1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概念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物质在—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实质物质的分子组成和结构没有发生改变时呈物质的分子组成和结构发生改变时呈现的

现的性质性质

性质表现颜色、状态、气味、密度溶解性、熔点、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可燃

沸点、硬度、导电性、导热性、光泽、延性等

展性、挥发性等

知识点2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1.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比较

比较物理变化化学变化

变化

特征——

实质构成物质的粒子间隔发生变化物质的组成、结构发生变化,分子中原子重新组合

关系化学变化中—伴随着物理变化发生,但物理变化过程中_____有化学变化

【特别提醒】①化学变化中常伴有发光、放热现象,但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不一定属于化学变化,如

金属受热发光。

②化学变化中一定存在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但存在化学键断裂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如HC1溶于水、

熔融NaCl电离等。

③原子的裂变、聚变虽有新物质生成,但它不属于中学化学意义上的化学变化。

④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判断方法

宏观有_____生成的是化学变化,反之应是物理变化

微观有旧化学键,同时有新化学键的是化学变化

二者关系化学变化中一般伴随着—变化,但物理变化过程中一定—化学变化

2.常见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1)化学变化:同素异形体之间的相互转化、CuSCUSHzO的脱水、蛋白质变性、电解质溶液导电、浓硫酸脱

水、煤的气化和液化。

(2)物理变化:金属导电、盐析、活性炭吸附、渗析。

(3)爆炸有的是化学变化引起的,有的是物理变化引起的。

3.化学反应的分类

~化合反应

___反应

按反应物、生成物种类及数目多少分为反应

、___反应

J离子反应

按反应中有无离子参与分为反应

化学反应0

J氧化还原反应

按反应中有无电子转移分为[非氧化还原反应

[可逆反应

按反应进行的程度和方向分为反应

J吸热反应

、按反应的能量变化分为1_反应

4.单质、氧化物、酸、碱和盐的转化关系

5.从电离角度认识酸、碱、盐

电离出的阳离子―是H+的化合物是酸,分为强酸与—酸、含氧酸与—氧酸等;但能

电离出H+的物质______是酸,如_______是一种盐

碱电离出的阴离子—是OH」的化合物是碱,分为强碱与—碱、可溶性碱与______碱等

由金属阳离子(或—离子)与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是盐,分为可溶性盐与_____盐,

士卜

HH

—式盐、碱式盐与—盐等

【特别提醒】1)从物质的分类上,纵向、横向构建知识分类意识。横向以化合价为基础,结合氧化还原反

应规律,学会分析物质的化学转化关系;纵向则对比同类物质的性质差异,把握物质性质差异性。

2)物质之间是否反应,不仅与物质结构、性质有关,而且与物质所在环境有关,在研究物质性质时,要注

意通性与个性之间的关系,在每条通性之外都存在个性。备考时,注意掌握化学中Na、・Mg、Al、Fe、Cu、

C、Si、N、S、Cl等常见元素的单质、氧化物、酸或碱、盐之间的相互关系及每一步关系中各种可能的变

化方式和方法,归纳总结物质之间不能转化的情形。

3)常见物质间转化的几个误区

①S燃烧不能直接生成S03而是生成S02o

②AI2O3、SiO2>Fe2O3与H2O不反应,不能直接转化为A1(OH)3、H2SiO3,Fe(OH)3o

③NH3催化氧化不能直接生成NO2O

@Fe与Ch反应不能生成FeCho

⑤Fe与H+、CU2+、S、I2反应不能生成Fe3+。

6.不同类别的无机物之间转化的一般规律

1)金属单质及其化合物的转化

金属单质,一碱性氧化物一旦碱上^盐

,。2HOH2SO4

如:Na------->Na2O----2--->NaOH------->Na?SO4

符合上述转化关系的常见金属有Na、K、Ca、Ba等,但Mg、Fe、Al、Cu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