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含山县森林防火“十四五”规划
含山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华东调查规划院
2022年7月
含山县森林防火“十四五”规划·第一章基本概况
第一章基本概况
第一节自然地理概况
一、地理位置
含山县地处安徽中东部,隶属于马鞍山市,位于东经117°53′-
118°13′,北纬31°24′-31°53′之间。全县面积1028平方千米,东临和县,
西邻巢湖市,南连无为市,北接全椒县,距离合肥、南京、芜湖、马
鞍山、滁州五座城市均不足100千米。
图1-1含山县在安徽省和马鞍山市的区域位置图
二、地形地貌
含山县属江淮丘陵区,东南部为长江下游平原的一部分。中部
和西北丘陵起伏,山丘错杂,山势大部分坡缓谷宽;山脉以西南-东
1
含山县森林防火“十四五”规划·第一章基本概况
北走向为主,山顶海拔高程一般在
300米左右,最高峰是苍山主峰,海
拔高程481米。
三、气候
含山县地处北中低纬度地区,属
北亚热带温润性季风气候。特征为季
风明显,四季分明,冬寒夏热,春秋
温和,春温多变,秋高气爽;雨量适
中,但夏多冬少,分配不均,夏雨集
中,梅雨显著;日照多,无霜期长,
光热水等气候资源颇为丰富。
图1-2含山县地形地貌图
含山县年平均气温15.7℃,极端
最高气温40.4℃,极端最低气温-13.5℃;年平均降水量为
1007.4mm,日照时数2172.2小时,太阳辐射119.4千卡/m3,年平均
大于10℃的有效积温5025.4℃,年无霜期235天,初霜一般为11月
上旬。全县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四季分明,无霜期长,
适宜多种植物生长。
从气候角度考虑,以平均气温高低作为四季划分的标准:冬季
候平均气温<10°,22°>春季≥10°,夏季≥22°,22°>秋季≥10°。县境
大致3月下旬入春,5月下旬入夏,9月下旬入秋,11月下旬入冬。
春秋两季各占两个月,春季略少;冬夏两季各占4个月,冬季略长
于夏季。
气候因子对林火空间分布格局具有重要影响,可以为林火管理
和防火资源分配提供科学指导。根据含山县近30年(1991~2020年)
2
含山县森林防火“十四五”规划·第一章基本概况
历史气象数据,分析含山县的降雨量、蒸发量、气温、风向、风速、
湿度等主要因子情况。除了重要祭祀节日(春节、清明、冬至等),
10月至翌年4月,因降水量少,蒸发量大,空气湿度低,是森林火
灾风险较高的时间段。
图1-3含山县历史降雨数据分析图
图1-4含山县风向、风速数据分析图
四、水文
含山县境内有6条主要河流,分别为滁河、仙踪河、得胜河、
清溪河、牛屯河、裕溪河。注入以上六条主要河流的支流共有28条,
流经含山县县域的河道总长约242.86千米。滁河、得胜河、裕溪河、
牛屯河皆通长江,仙踪河注入滁河,为滁河一级支流,裕溪河下通
长江上达巢湖,清溪河注入裕溪河。6条主要河流在境内河道长度
3
含山县森林防火“十四五”规划·第一章基本概况
和流域面积分别是:滁河13.6千米,250.1平方千米;得胜河15.6
千米,219.8平方千米;清溪河29.6千米,175.6平方千米;牛屯河
7.5千米,123.1平方千米;裕溪河及后河67.1千米,264.3平方千米;
仙踪河15.0千米,211.2平方千米。
全县水资源总量约为5.82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5.69亿立方米,
地下水1.02亿立方米,不重复量0.13亿立方米。全县人均水资源量
1308立方米,略高于全省人均水资源量1125立方米。
含山县共有四座中型水库,分别为长山水库、东山水库、昭关
水库、和平水库,总库容分别为2400万立方米、1520万立方米、
1250万立方米、1020万立方米。共有小型水库60座,其中小(一)
型水库8座,总库容1398万立方米,小(二)型水库52座,总库
容1671万立方米。
五、土壤
含山县地带性土壤为黄棕壤,非地带性土壤有水稻土、潮土、
石灰土。丘陵地区土壤主要是黄棕壤和石灰土,岗地上接丘陵下连
平原,黄棕壤和水稻土均有一定比重,平原地区以水稻土为主,潮
土类土壤也有分布。项目所在区域土壤为黄棕壤,pH值偏中性。
六、植被
含山县地带性植被类型以落叶阔叶林为主,并含有少量常绿阔
叶林的混交林,主要树种有麻栎、栓皮栎、白栎、短柄枹栎、槲栎、
小叶栎、茅栗、枫香、黄连木、黄檀、山槐、山胡椒、朴树、铜钱
树、柘木、小叶女贞、竹叶椒、青檀、榔榆等。人工林大面积栽植
4
含山县森林防火“十四五”规划·第一章基本概况
的树种有马尾松、火炬松、湿地松、侧柏等,零星发展的有毛竹、
茶树、杉木等。
第二节社会经济概况
一、行政区划与人口
含山县地处皖中东部,隶属于马鞍山市,现辖8个镇,分别是:
环峰镇、林头镇、运漕镇、仙踪镇、昭关镇、清溪镇、陶厂镇、铜
闸镇。
根据统计公报数据,2021年末,全县户籍人口总计44.21人,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含山县常住人口33.66万人人口密度约
为318人/km2。
二、国民经济
2021年,含山县全县生产总值23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
年增长12%。三次产业比重调整为10.2:40.5:49.3。突出科技创
新推动,积极融入长三角技术转移转化服务体系,依托工业互联网
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引进河姆渡智能建筑、千羿科
技等一批优质项目,为实体经济发展筑势赋能。全力争创国家全域
旅游示范区,深入挖掘长江文明源头文化,凌家滩遗址成为安徽唯
一入选中国“百年考古百大发现”项目,成功举办第一届凌家滩文
化旅游节等系列活动,褒禅山认定为安徽避暑旅游休闲目的地,铜
闸镇获评省首批特色旅游名镇。与中国水稻研究所、大疆科技、省
供销集团等领军企业深度合作,开展“含山大米”全产业链品牌创
5
含山县森林防火“十四五”规划·第一章基本概况
建,环峰农业科技园获批创建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努力打造乡村振
兴“含山样板”。
三、旅游与风景名胜
含山旅游景点众多,主要有含山太湖山、褒禅山两个国家4A级
景区。褒禅山风景区,包括因楚国名将伍子胥智过昭关的历史故事
而闻名遐迩的古昭关、因北宋宰相王安石传世名篇《游褒禅山记》
而胜名远扬的褒禅山华阳洞、商周时期的仙踪大城墩遗址、江淮之
间现存唯一一座大三孔明代石桥——仙踪江淮桥以及与半汤温泉一
脉水系的昭关温泉等。太湖山风景区,包括别号“江北小九华”的太
湖山,群峰连绵、佳木葱茏、清雅幽深的太湖山国家森林公园,
1998年中国考古十大发现之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凌家滩古
文化遗址等,其中凌家滩古文化遗址是中国第一个以地势分层次建
筑的聚落遗址,因其各类遗存齐全,文化内涵丰富,被列为中国100
处考古遗址大发现之一,为探索中华文明的起源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全县拥有3A级及以上旅游景区9处,安徽省优秀旅游镇3个,
三星级以上农家乐28家。全年举办各类旅游活动15场,累计接待
国内外游客达270万人次,实现综合旅游收入17.9亿元。
第三节林业概况
一、生态建设概况
近年来,含山县投入了大量资金,实施了重点生态公益林工程、
森林抚育工程等一系列林业生态工程项目,并建立了比较完备的森
6
含山县森林防火“十四五”规划·第一章基本概况
林防火和病虫害预测预报防治体系。通过大规模的人工造林、封山
育林、封育改造、补植改造、森林抚育,含山县生态建设取得了重
大进展。
含山县大力推动造林绿化工作,积极开展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
范区建设、珍贵树种发展示范基地等建设,丰富绿化苗木种类,优
化树种结构,全面提升林苗质量。
同时,含山县加强了森林资源和公益林管理。依法加强林木采
伐管理;严格执行建设项目使用林地定额管理制度,加强森林植被
恢复费收取和使用管理,按照规定足额恢复森林植被;设立生态公
益林基金管理专户,落实清册登记和公示制度,确保公益林补偿资
金及时、足额发放。
二、森林资源概况
结合最新一起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三调”及其国土变更
调查数据,含山县全县土地总面积102780.32公顷,其中林地面积
32459.87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31.58%。在林地面积中:乔木林地
21685.54公顷,占林地面积的66.81%;灌木林地5826.14公顷,占
林地面积的17.95%;竹林地310.15公顷,占林地面积的0.96%;其
他林地4638.03公顷,占林地面积的14.29%。
7
含山县森林防火“十四五”规划·第一章基本概况
图1-5含山县森林资源分布图
8
含山县森林防火“十四五”规划·第一章基本概况
表1-1含山县土地面积统计表
单位:公顷
序号地类名称面积序号地类名称面积
1采矿用地558.4122裸土地9.64
2茶园712.8523裸岩石砾地5
3城镇村道路用地402.9924内陆滩涂119.27
4城镇住宅用地1092.8425农村道路1009.14
5港口码头用地7.3926农村宅基地5287.13
6工业用地1175.6827其他草地745.35
7公路用地1130.6228其他林地4638.03
8公用设施用地78.1429其他园地310.81
9公园与绿地102.0130乔木林地21685.54
10沟渠3298.6931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139.08
11管道运输用地0.7832设施农用地156.9
12灌木林地5826.1433水工建筑用地1052.05
13广场用地5.3434水浇地141.09
14果园254.9235水库水面1088.85
15旱地4800.2436水田36958.83
16河流水面1630.5237特殊用地334.51
17机关团体新闻出版用地87.1538铁路用地250.42
18交通服务场站用地25.439物流仓储用地53.01
19科教文卫用地261.7240养殖坑塘74.59
20坑塘水面6958.6741竹林地310.15
21空闲地0.41合计102780.32
表1-2含山县蓄积统计表
单位:吨
地类乔木林特灌林合计
蓄积690524.40713.58691237.98
9
含山县森林防火“十四五”规划·第二章森林防火现状与分析
第二章森林防火现状与分析
第一节“十三五”期间森林防火工作情况
一、森林防火基础设备设施逐步完善
(一)森林防灭火基础设备设施
目前,含山县已配备相对齐全的森林防灭火设施设备,各镇均配
备充足的风力灭火机、防火宣传及应急车辆以及防护服、灭火拖把等
工具设备。
图2-1森林防灭火设备图
含山县“以水灭火”设备和基础设施较为欠缺,仅有部分镇配有背
负式水箱,国有苍山林场、太湖山林场各配有1台水泵,目前还未设
置蓄水箱及水桶,各镇仍以风力灭火机为主要灭火设备。含山县山林
间坑塘、水库、河流等资源较为丰富,可为“以水灭火”工程建设提供
便利条件。
10
含山县森林防火“十四五”规划·第二章森林防火现状与分析
表2-1含山县山塘水库情况统计表
单位:个、公顷
统计单位可用水源水域面积
总计17283589.27
环峰镇327517.27
运漕镇18357.24
铜闸镇57285.70
陶厂镇156198.98
林头镇393711.82
清溪镇429474.13
仙踪镇177626.49
昭关镇161321.30
图2-2含山县山塘水库分布图
11
含山县森林防火“十四五”规划·第二章森林防火现状与分析
(二)林区道路网络体系
含山县全县林区道路网络体系总长达到1371.31千米,平均密度
达到50.51米/公顷。总体上含山县林区道路网络发达,其中环峰镇
281.07千米;铜闸镇21.50千米;陶厂镇146.03千米;林头镇282.68
千米;清溪镇240.84
千米;仙踪镇160.75
千米;昭关镇95.53
千米,苍山林场
79.32千米,太湖山
林场38.58千米,长
山茶场25.00千米。
基本形成了扑灭功能
较强的工程林火防控
网络体系,具备一定
森林自身抵御火灾能
力。但是目前的阻隔
体系较少能达到三级图2-3含山县现状林区道路网络分布图
林区道路标准,而且建设情况分布不平均,陶厂镇、昭关镇山体上分
布较少,且存在草灌浓密,人员到达困难等问题。这些情况都不利于
快速达到森林火情位置,也有碍于森林巡护,以水灭火设施补水及其
它补给支持的实施。
12
含山县森林防火“十四五”规划·第二章森林防火现状与分析
表2-2含山县林区道路网络体系现状表
达三级林
不同类别长度(m)林区面道路密
合计区公路标
行政区划积度
(km)准密度
通车通摩托车行人(hm2)(m/hm2)
(m/hm2)
总计998113.86322966.2450226.981371.3127150.7950.5136.76
苍山林场57797.6015953.545572.6579.322218.4935.7526.05
环峰镇205579.1457487.4018004.39281.075524.2950.8837.21
林头镇231615.7940998.7410068.37282.684391.1764.3752.75
清溪镇160063.0776675.134102.66240.844347.2855.4036.82
太湖山林场28277.5910306.300.0038.581682.1922.9316.81
陶厂镇87592.2454886.413553.37146.032621.6655.7033.41
铜闸镇19866.311629.870.0021.50219.5097.9590.51
仙踪镇126567.1133156.511025.63160.753230.2849.7639.18
长山茶场19103.145894.130.0025.00692.0936.1227.60
昭关镇61651.8725978.237899.9095.532223.8442.9627.72
(三)森林防火物资存储体系
含山县各镇都已建设消防物资储备库,并配置了相关的风力灭火
器、割灌工具、防火服装等消防物资,部分镇配备了背负式水箱及水
泵。已建有县级消防物资储备库,其他消防物资储备库大多建设在林
场专业队伍营房附近或各半专业队驻地所在镇政府、村委会大楼内部,
设施较为完备。
二、森林防火信息化建设稳步推进
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含山县森林防火信息化工作较为薄弱。目前
尚未建设完成森林防火视频监控预警体系、森林防火指挥中心,相关
的指挥中心大屏、服务器、网络系统等都还不完善。安防视频监控分
属公安、各镇或相关建设单位,数据没有统一整合,而且以常规人员
进出监控为主,缺乏林火预警功能。
护林员日常考勤、管理、信息上报、定位、跟踪的手持式智能终
端系统还尚未使用,对护林员、防火期值班人员的考勤、信息回传并
13
含山县森林防火“十四五”规划·第二章森林防火现状与分析
无系统管理。
含山县现已完成防火视频建设服务项目可研,环峰镇、林头镇、
仙踪镇、昭关镇、清溪镇、陶厂镇、铜闸镇均有新建“森林智眼”和电
子警察等防控设备的计划,森林防火信息化建设正在稳步推进中,有
效促进了森林防火工作的开展,也使得森林防火应急处理能力得以提
升,保障了林业的安全发展、稳定建设。
三、森林防火队伍组织有序
森林防火全面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
压紧压实责任,基本做到责
有人担,林有人护,火有人
管。
截止到2021年底,含山
县现有半专业森林消防队伍
7支,专业队伍1支,共计
270人。总体上森林消防半
专业队伍组成人员组成年龄
偏大,培训水平较一般,会
定期进行培训,但部分镇扑
火战斗力仍有待进一步提升。
图2-4含山县森林消防队伍拉练及工作落实情况图
14
含山县森林防火“十四五”规划·第二章森林防火现状与分析
表2-4含山县森林防火队伍及装备现状表
物资类型全县合计
防火服223
防火鞋217
防火头盔186
防护眼镜140
个人防护类
水壶42
手电筒58
急救包3
其它10
风力灭火机249
油锯4
割灌机2
2号工具1045
水袋32
灭火弹11
机具类
砍刀11
高压水泵3
铁锹40
油桶39
望远镜2
其它4
通讯类对讲机30
运兵车2
消防车辆类电动摩托车8
其它1
森林消防专业队伍(支)1
森林消防专业及森林消防专业队伍人数50
半专业队伍类森林消防半专业队伍(支)7
森林消防半专业队伍人数220
护林员护林员460
15
含山县森林防火“十四五”规划·第二章森林防火现状与分析
第二节森林防火现状情况
一、历史森林火情情况
受极端天气增多、林内可燃物增加和林区旅游活动活跃等因素影
响,含山县森林防火压力较大。根据统计数据,森林火灾多发生在当
年的10月至翌年4月期间。通过森林火情发生的情况分析,由于缺乏
相关监控预警设备,有一半左右的火灾无法查明着火原因并追究责任
人,另外一部分火灾为上坟、耕作点火为主。根据多年森林防火工作
经验,含山县森林火灾最大的风险是野外违规用火。其主要原因是清
明、冬至、春节期间上坟烧纸、焚香、林区施工、非清明期间返乡人
员上坟以及野外用火所引发的森林火灾。历史火情情况如下图所示:
图2-5含山县历史森林火情发生点热力图
16
含山县森林防火“十四五”规划·第二章森林防火现状与分析
图2-6含山县历史火情发生原因分析图
二、森林防火主要做法与经验
(一)森林防火责任制得到有效落实
含山县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森林防火工作,每年进入防火期前,
县政府都召开专门会议动员部署,提出具体要求,并与各街镇签订森
林防火责任书。各镇结合各自辖区森林防火高危区域实际,合理布设
卡口位置、具体的值班人员和详细的管控计划,组织签订森林防火责
任书、承诺书,把防火责任和督导工作落实到具体人员。充分发挥了
基层党支部、基层组织的作用,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靠前
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联动局面。
(二)建立了完善的森林防火宣传体系
注重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引导和监督作用,大力宣传森林防火法
律法规,普及森林防火安全知识,动员和依靠社会各方力量,共同做
好森林防火工作。开展森林防火进学校、进山村、进企业、进景区等
活动,采取张挂宣传横幅、发放宣传资料、播放宣传电影、发送宣传
短信等形式,将森林防火常识宣传到政府、到学校、到企业、到景区,
到家庭,不断提高市民防范意识。教育引导群众文明用火,依法用火,
17
含山县森林防火“十四五”规划·第二章森林防火现状与分析
科学防火,筑牢思想防线,着力营造全民防火良好氛围。
图2-7含山县消防宣传工作实例图
(三)强化火源管理,消除火灾隐患
在防火期发布禁火令,禁止林区野外用火,在重要地段、进山路
口设站检查,杜绝火种上山,确保从源头上消除隐患,实现源头治理。
充分发挥护林人员巡护作用,加大巡查力度和密度,及时制止野外吸
烟、林区烧烤、上坟烧纸等野外违规用火行为。突出监管精神病患者、
少年儿童、智障人员等重点人员,严防因重点人员失管失控引发森林
火灾。切实加大执法力度,依法打击违规用火行为,对典型案例加强
宣传,震慑违规用火行为。持续开展森林火灾隐患排查活动,及时发
现问题,及时消除隐患。
第三节存在的问题
一、野外火源管控难度增大,火灾隐患增多
野外火源管控难度增大,火灾隐患增多。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
向往回归大自然的意识逐渐增强,到山林旅游度假的人员大量增加,
造成山林复杂的社会因素,野外火源点多、面广、线长,难于控制,
野外火源管控难度增大。再加上含山县本地散坟多,当地有清明、春
18
含山县森林防火“十四五”规划·第二章森林防火现状与分析
节等重大节日上坟烧纸、燃放爆竹的习俗,极易发生森林火灾。
自然地形和城市发展情况特殊。与一般山区不同,含山县主要山
林与城市、城镇紧邻,工程建设和人员活动极为频繁。同时由于自然
地貌的特点,含山县的山地基本为平原独立山丘为主,造成了进山入
口分散,长期人力管理难度大的特点。
二、防火信息化建设相对滞后,推广力度不够
森林防火综合信息化体系建设相对滞后。含山县城镇周围环境日
趋复杂,面对复杂的社会环境,森林防火预警、监测、指挥、扑救、
应急救援等森林防火信息化体系建设却相对滞后,不能适应现阶段森
林防火的需要。监控监测网络不健全,通信指挥设备落后。近年来,
虽然含山县加快了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建设的步伐,但由于受条件限制,
森林防火监控监测体系尚处于起步阶段。目前,含山县大面积林区防
火监控云台、视频监控摄像头数量严重不足,监控覆盖率很低,特别
是坟墓集中地、山地寺庙等重点防火监控区域,存在大量监控盲区。
森林防火监测主要依靠护林员巡护和群众举报,一旦发生火情,很难
确保做到及时发现、快速出击、迅速扑灭。同时由于不能有效监控,
后期火灾案件查处难度大,很难严惩责任人,形成震慑威力。森林防
火信息化水平有待提高。在日常调度指挥,防火期督查巡查,火灾扑
救指挥,灾后历史情况记录,损失评估等,信息化程度不高。
森林防火信息化手段推广力度不够。例如,“防火码”应用有待进
一步深化,“防火码"的推广,既能发挥森林防火宣传作用,又能有效
管控人为火源。但也存在着启用量和启用率偏低,推广工作后劲不足
的问题,不利于“防火码”发挥应有的森林防火作用。
19
含山县森林防火“十四五”规划·第二章森林防火现状与分析
三、消防队伍、护林员队伍年龄层偏高、巡护能力仍需加强
护林员年龄偏大,待遇偏低,制约了护林巡护能力的提升。含山
县现有半专业森林消防队,专(兼)职护林人员年龄结构不合理,年
轻血液不足。专业森林队伍主要依托国有林场员工,年龄偏高,制约
了护林巡护整体能力的提升。
四、空中巡防力量薄弱,立体化防灭火体系有待完善
森林防火空中巡防力量薄弱,立体化防、灭火能力有待加强。近
年来,国家和省对航空应急体系建设逐步重视,航空护林的技术装备,
从直升机到无人机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含山县尽管做了一些尝试,一
些镇区已购置无人机设备,但与立体化防灭火的需求相比,还有较大
差距。空中防灭火装备匮乏,缺乏常态化备勤的装备。空中侦查、巡
航护林、空中灭火等技术装备应用,还不能完全满足日常需求。空中
防灭火队伍缺乏,尚未组建专业的森林防火无人机空勤队伍,也未进
行相关人员实操培训,亟待加强专业队伍实战能力。
第四节森林防火建设必要性
一、加强森林防火是维护资源生态安全的强效保障
“枝繁叶茂一百年,化为灰烬一瞬间”。森林防火是生态文明建设
的安全保障,是森林资源保护的首要任务,是国家应急管理的重要内
容,事关人民生命财产和森林资源安全,事关“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
体”安全,事关国土生态安全,森林防火责任重于泰山。当前含山县森
林防火面临如下新形势:
森林资源总量增长,森林防火任务日益加重。随着林业的不断发
展和森林资源保护力度的不断加大,含山县森林资源得到了较好培育
和发展,枯落物积累增加,地表可燃物大量积累,极易形成火灾,森
20
含山县森林防火“十四五”规划·第二章森林防火现状与分析
林防火的任务越来越艰巨繁重。
森林防火事关森林资源和生态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事关含山县发展稳定大局。森林火灾的危害极大,不仅毁山毁林,而
且对人民的生命财产构成重大的威胁。针对含山县森林防火在新时期
面临的形势,编制《含山县森林防火“十四五”规划》,指导解决森林
防火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对落实生态文明建设要求,打响含山生
态品牌,增强区域综合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加强森林防火是实现我国碳中和碳达峰的有力措施
抓住低碳发展引领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机遇,认
真落实国家和省市应对气候变化总体部署要求,以实现森林面积和森
林蓄积量“双增”为目标,以增加林业碳汇为核心,加强森林经营,强
化森林资源保护,不断增强林业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加强森林防火,
提升森林火灾监测、火源管控和应急处置能力,遏制重大森林火灾发
生,森林火灾受害率、控制率均达到责任状指标要求,有效减少森林
火灾导致的碳排放。将转变传统低效污染发展模式为绿色、低碳、循
环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对加快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保障能源安全高效、
引领应对气候变化,实现我国的碳中和碳达峰具有重大意义。
三、加强森林防火是全面推行林长制的重要抓手
2021年7月21日,安徽省林业局印发《关于深化新一轮林长制
改革的实施意见》(下称《意见》),全面深化林长制改革,构建党
政同责、属地负责、部门协同、源头治理、全域覆盖的长效机制。根
据《意见》,到2025年,林长制组织体系和目标责任体系更加完善,
林业保护发展机制更加健全,政策保障制度更加完备,初步实现林业
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各级党委、政府是推行林长制的责任主
21
含山县森林防火“十四五”规划·第二章森林防火现状与分析
体,林长制是落实绿色发展理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森
林防火是区域生态建设的工作重点,作为《森林法》规定的对政府森
林资源保护和发展目标责任考核评价内容,也是安徽省和马鞍山市林
长制考核的重要内容。
四、加强森林防火是政府处置突发危机的能力体现
森林火灾位居破坏森林的三大自然灾害之首,它不仅破坏生态环
境,给人类的经济建设造成巨大损失,而且还会威胁到人民生命财产
安全,也是最为严重的公共危机类型之一。能否有效处置危机,维护
正常的社会秩序,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是检验政府执政能力强
弱的重要标志。因此,做好森林防火工作是提高各级政府处置突发公
共事件能力的重要内容,是各级政府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体现。同时,
森林防火将优先保护人身安全、重要设施安全作为制定防火政策和实
施防扑火措施的重要原则,是以人为本、社会和谐的具体体现。
五、加强森林防火是林火管理迈向现代化的迫切要求
目前,与国内森林防火工作先进地区相比,含山县在森林防火方
面还存在较大差距。具体体现:一是信息化水平不足,常规管理手段
较为落后;二是在基础设施上,以水灭火设施暂无,扑火效能有待提
高;三是在机构改革转轨过程中,机构设施和人员力量还有不足。在
充分总结含山县森林防火工作经验和不足后,采取相应措施,全面提
升森林防火信息化水平,是含山县迈向林火管理现代化的迫切需求,
也是响应安徽省数智管理的需求。
22
含山县森林防火“十四五”规划·第三章规划总则
第三章规划总则
第一节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十
九大和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及《国家森防指
办公室、应急管理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当前森林草
原防灭火工作的通知》的要求,紧紧围绕生态文明建设,按照“预防
为主、积极消灭”的森林防火方针,以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保护
森林资源为根本,通过科学分区与分类,加强林火监测预警水平、提
升装备水平、完善设施布局、建立高效快速反应的应急处置系统,进
一步建设和完善森林防火预防、扑救、保障三大体系,逐步建立森林
防火的长效机制,全面加强森林防火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森林火灾
对森林资源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危害,为建设绿色含山、生态含山、美
丽含山保驾护航,为促进含山生态文明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第二节规划原则
一、坚持预防为主,防扑结合
预防预警高于扑救,坚持把森林火灾预防工作放在首要位置。加
强预警监测能力,加强森林防火宣传教育,加强护林队伍建设,加大
林区道路与扑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提升防范森林大火的能力。
二、坚持以人为本,科学扑救
始终把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和扑救火灾人员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
做好扑救森林火灾所需要的各类基础设施保障,大力加强空地一体化
扑救能力建设,完善各类协调机制,尽量减少或杜绝因森林火灾造成
23
含山县森林防火“十四五”规划·第三章规划总则
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三、坚持统筹规划,突出重点
根据含山县森林火险分布区域、火情现状,对不同区域采取针对
性治理措施。突出重点,对重点防控区域加强投入,提升重点区域森
林火灾防控能力,确保森林资源安全。
四、坚持科技先导,强化宣传
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防控森林火灾,运用先进实用的防火、扑
火设备和手段,提高科技含量;开发、引进、推广新型扑火机具与装
备;重视宣传教育和人才培养,有计划、有重点的组织林区广大干部
群众学习森林防火知识,全面提升公民的森林防火意识。
五、坚持政府主导,齐抓共管
将森林防火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公共财政投入
为主,多方筹集建设资金。坚持建管并重,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共
享和优化配置;同时,继续坚持广大群众自治联防,形成政府主导、
各部门通力协作、齐抓共管、全社会共同关注和参与的森林防火机制。
第三节规划依据
一、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2019年修订);
●《森林防火条例》(国务院令第541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2000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2007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19修正版)。
24
含山县森林防火“十四五”规划·第三章规划总则
二、政策文件
●《国家森防指办公室应急管理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关于进一步加
强当前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的通知》(国森防办发明电〔2020〕4号);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开展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的通
知》;
●《安徽省两办要求全力做好森林防火工作的通知》;
●《安徽省森林防火办法》(2013年)。
三、标准、规范
●《森林防火工程技术标准》(LY/T127-2012);
●《林区公路工程技术标准》(LT5014-1998);
●《林火阻隔系统建设标准》(LY/T5007-2014);
●《森林防火视频监控系统技术规范》(LY/T2581-2016);
●《森林防火数字超短波通信系统技术规范》(LY/T2664-2016);
●《森林防火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要求》(LY/T2663-2016);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
●《森林和草原野外火源调查技术规程》;
●《森林可燃物标准地调查技术规程》;
●《森林可燃物大样地调查技术规程》。
四、相关规划
●《全国森林防火规划(2016-2025年)》;
●《全国森林防火中长期发展规划》;
●《全国森林和草原火灾风险普查实施方案》;
25
含山县森林防火“十四五”规划·第三章规划总则
●《应急管理信息化发展战略规划框架(2018-2022年)》;
●《全国森林和草原火灾风险普查实施方案》;
●《安徽省森林防火“十四五”规划》;
●《安徽省林业发展“十四五”规划》;
●《马鞍山市森林防火“十四五”规划》。
第四节规划目标
一、总体目标
加强森林火灾预警、预防、扑救、保障、宣传体系的建设,全面
提升林火综合防控能力,建立森林防火长效机制,构建比较完备的“五
网”(预警监测网、通讯指挥网、林区道路网、“以水灭火”网、空中护
林网)、“四化”(火灾防控现代化、队伍建设专业化、扑救工作科学
化、管理工作规范化)森林防火体系。
使含山县森林火灾24小时扑灭率达100%,森林火灾受害率控制
在0.5‰以下,重点区域林火监测率达90%,重点林区火场通讯覆盖率
达95%,林区三级公路路网密度及林火阻隔网密度显著提高。森林防
扑火专业队伍建设更加规范,人员老化现象得到有效缓解,运兵车、
消防水车等重要装备得到及时补充,机动能力、实战能力得到显著增
强。全市各县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国有林场森林防扑火专业
队伍配备率达到100%。确保不发生重大特大森林火灾,确保不因扑
救森林火灾发生重大人员伤亡。
——加强全县森林防火预警监测体系建设。以多类型视频监控为
核心,实现卫星、航空、监控、巡护等立体监控,构建航空航天、视
频监控与地面巡护“三位一体”的林火监测体系。
26
含山县森林防火“十四五”规划·第三章规划总则
——加强森林防火基础设施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林区道路系统,
推进重点区域“以水灭火”工程建设,全面提升各级森林灭火队伍软硬
件设施。
——加强森林防火宣传培训体系建设,全面提升全民森林防火意
识。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森林防火宣传教育活动、进行森林防火业务
培训和完善森林防火宣教设施等工作来提高全民森林防火意识,努力
营造全社会关注防火、参与防火、支持防火的良好氛围。
二、具体目标
根据总体目标,结合含山县森林防火需求,制定以下目标。
表3-1规划主要目标表
2020年现2025年目指标属
序号指标名称单位
状值标值性
124小时扑灭率%95100约束性
2森林火灾受害率‰——≤0.5约束性
3重点区域林火监测覆盖率%3090预期性
4重点区域火场通讯覆盖率%8595预期性
5国有林区路网密度米/公顷3.03.5预期性
27
含山县森林防火“十四五”规划·第四章森林火险区划评估及分区措施
第四章森林火险区划评估及分区措施
第一节强化森林防灭火隐患排查
各有关部门要按照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的要求,全面推进森林火灾
风险隐患排查整治,确保隐患排查制度化、常态化、网格化。全面规
范野外用火,加大火源管控力度,各县市区应建立集中焚烧点,定期
清理林区可燃物。建立隐患排查整治清单,形成动态跟踪和管控机制。
按照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主导建设的野外火源管控网上服务平台(防火
码)使用工作,进一步加强全县野外火源管控。因各种活动需进出入
森林草原防火检查站、临时卡口、国有林场、森林公园、各类自然保
护区的人员和车辆必须接受防火检查,确定无火险隐患并扫码登记方
能进入。
做好特殊群体的火险防范工作,特殊人员登记造册,定期关注特
殊群体情况。部分失智人员存在难以控制的观念或动作,甚至心理过
程发生紊乱,存在做出引发火灾危险行为的隐患。同时,其逃生自救
能力也较弱,失智人员属于特殊的弱势群体,火灾危险性相对较大。
加强对失智人员情况了解,以村为单位开展辖区内失智人员情况普查,
建立台账,及时掌握其动向。加强对其监护人进行防火安全宣传教育,
加强对其接触危险物品的管控,同时也应采用专业方法与失智人员进
行交流沟通,尽量矫正其可能引起危险的行为。
第二节森林火灾风险要素分析
森林火险等级主要是在森林可燃物分类的基础上结合其它火环境
条件,将森林防火区划分为不同的火险等级,以便于分级管理。《全
28
含山县森林防火“十四五”规划·第四章森林火险区划评估及分区措施
国森林防火规划(2016―2025年)》中,含山县在全国范围内属于“森林
火灾高风险区”,被划定为II级火险区;《安徽省森林火灾应急预案》
中,将含山县划定为II级火险区,《马鞍山市森林防火“十四五”规
划》将含山县列为森林火灾高风险区。
根据森林燃烧环理论,通过对可燃物、火环境和火源条件三个因
素的诸多因子中进行分析,结合含山县的自然、社会和经济等实际情
况,选取了可燃物类型、郁闭度、坡度、坡向、高程、森林自然度,
综合分析了致灾因子、孕灾环境、承载体暴露度、减灾能力等要素。
图4-1森林防火风险要素分析图
根据《全国森林火险区划等级LYT1063》对森林火险区划等级及
其区划方法如表4-1,4-2,4-3所示:
表4-1森林火险因子权重表
火险因子级距权值
难燃类0.04
树种(组)燃烧类别
可燃类0.10
29
含山县森林防火“十四五”规划·第四章森林火险区划评估及分区措施
火险因子级距权值
易燃类0.20
≤0.60.03
人口密度/(人/hm2)0.7-1.30.14
≥1.40.12
≥53.00.04
防火期月平均降水量/mm52.9-24.60.11
≤24.50.23
≤7.50.03
防火期月平均气温/℃7.6-14.00.15
≥14.10.19
≤1.70.02
防火期月平均风速/(m/s)1.8-2.60.09
≥2.70.16
≤1.50.04
路网密度/(m/hm2)1.6-2.50.08
≥2.60.05
表4-2火险等级阈值表
火险等级权值之和×森林资源数量标准分值
权值之和×有林地、灌木林地与未成林造林面
>65.1
森林火积之和(104hm2)
I灾危险
权值之和×活立木总蓄积(1O4m3)>856.9
性大
权值之和×YGW%>72
权值之和×有林地、灌木林地与未成林造林面
5.3-65.1
森林火积累之和(1O4hm2)
II灾危险
权值之和活立木总蓄积(43)
性中×1Om256.4-856.9
权值之和×YGW%43-72
权值之和×有林地、灌木林地与未成林造林面
0.2-5.3
森林火积之和YGW(104hm2)
III灾危险
权值之和活立木总蓄积(43)
性小×10m<256.4
权值之和×YGW%<43
30
含山县森林防火“十四五”规划·第四章森林火险区划评估及分区措施
表4-3树种(组)燃烧类型难易程度划分表
树种(组)燃烧类型优势树种(组)
桤木、竹类(亚竹科)、栲类(含甜槠、米槠、苦槠等)、青冈、
难燃类水曲柳、胡桃楸、泡桐、黄菠萝、桢楠、刺槐、木荷、阔叶混交(优
势不明显)
冷杉、桦、柳杉、杉木、珙桐、落叶松、湿地松、水杉、云杉、
可燃类杨、檫树、紫杉、椴、针阔混交、硬阔(色木,山毛榉等)、软阔(枫
杨,柳,槭,楸,木麻黄,楝等)、杂木
栗、樟树、柏木、桉、油杉、枫香、柯、栎(含槲等)、华山松、
高山松、赤松、思茅松、红松、马尾松、樟子松、油松、黑松、云
易燃类
南松、火炬松、其他松类(针叶树种)、针叶混交(优势不明显)、
灌木林
综合含山县森林资源管理一张图数据、国土三调数据、地理基础
数据、历史火情发生以及居民活动活范围情况以及其他资料进行分析
分析,对各片区地块进行森林火险指数统计,含山县森林火险区面积
共27150.79公顷,占国土总面积的26%,其中:一级火险区7409.33
公顷,占火险区总面积的27.29%;二级火险区6313.11公顷,占火险
区总面积的23.25%;三级火险区11762.98公顷,占火险区总面积的
43.32%,四级火险区1665.37公顷,占火险区总面积的6.13%。
表4-4含山县森林防火保护等级划分统计表
单位:公顷
行政区划1234合计
总计7409.336313.1111762.981665.3727150.79
苍山林场269.011101.00834.6413.842218.49
环峰镇1441.651046.002664.56372.085524.29
林头镇1255.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网纹纸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钛和钛粉纳米材料行业跨境出海战略研究报告
- 高压氢气运输车企业制定与实施新质生产力战略研究报告
- 高性能抗老化涂料企业制定与实施新质生产力战略研究报告
- 超临界(超超临界)电站锅炉企业制定与实施新质生产力战略研究报告
- 轮胎式柴油锤打桩架行业跨境出海战略研究报告
- 2025年绣花装饰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纸包镀银针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筒纱烘干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空调室外机箱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重庆中考押题道德与法治试卷(一)(含答案)
- 东北三省三校2025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联合模拟考试数学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山东鲁泰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下属驻陕西煤矿企业招聘(150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届上海市浦东新区高三二模英语试卷(含答案)
- 2025年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班会
- 开曼群岛公司法2024版中文译本(含2024年修订主要内容)
- 【MOOC】航空燃气涡轮发动机结构设计-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工程变更通知单ECN模板-20220213
- 动火安全作业票填写模板2022年更新
- 捷达离合器设计毕业设计)
- 迈瑞-呼吸模式的应用及参数设置-V1.0-201603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