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水体底泥洗脱生态恢复工程技术指南_第1页
2022水体底泥洗脱生态恢复工程技术指南_第2页
2022水体底泥洗脱生态恢复工程技术指南_第3页
2022水体底泥洗脱生态恢复工程技术指南_第4页
2022水体底泥洗脱生态恢复工程技术指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水体底泥洗脱生态恢复工程技术指南II目次前言 II引言 III1范引文件 1语定义 1程计体求 2体泥质查脱区划定 5泥脱制标脱要求 7泥脱艺其择 8泥脱备其择 9泥脱态复方案 10脱泥无化资源利用 12维理 12附录A(料)底洗脱程术理 14附录B(料)底洗脱态复程案制要点 15参考献 1611水体底泥洗脱生态恢复工程技术指南范围本文件提供了湖泊或河流的以水质改善和生态恢复为目标的底泥洗脱工程建设的指导。本文件适用于底泥污染型河流、湖泊、城市水体及人工水产养殖区底泥污染物的移出,实现水体生态恢复,其他水域可参照执行。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4284农用污泥中污染物控制标准GB11893水质总磷的测定钼酸铵分光光度法HJ535水质氨氮的测定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HJ636水质总氮的测定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HJ717土壤质量全氮的测定凯氏法HJ828水质化学需氧量的测定重铬酸盐法NY/T53土壤全氮测定法(半微量开氏法)SL42河流泥沙颗粒分析规程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水体底泥通常是黏土、泥沙、有机质及各种矿物的混合物,经过长时间物理、化学及生物等作用及水体传输而沉积于水体底部所形成。3.2水体是江、河、湖、海、水库、池塘等的总称。3.3水体内源污染主要指进入河流、湖泊中的营养物质通过各种物理、化学和生物作用,逐渐沉降至湖泊底质表层,随时间推移逐渐形成河湖内污染负荷。3.4底泥洗脱22通过机械或射流驱动产生的湍流实现水体底泥中有机污染物和无机泥砂的机械分离,将无机泥砂原位覆盖,有机污染物异位处理的水体底泥原位修复技术。3.5泥-水界面具有一定厚度与复杂结构的区层,是底泥与上覆水相之间的边界层。在底泥一水界面之上是化学性质相对均匀的水层,界面之下为物理结构相对稳定的底泥沉积层。3.6生态恢复是对生态系统停止人为干扰,以减轻负荷压力,依靠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与自组织能力使其向有序的方向进行演化,使遭到破坏的生态系统逐步恢复或使生态系统向良性循环方向发展。3.7沉水植物是指植物体全部位于水层下面营固着生存的大型水生植物,如苦草、金鱼藻、狐尾藻、黑藻等。3.8补偿深度在某一深度处,光照的强度减弱至植物光合作用生产的有机物质全部为维持其生命代谢消耗所平衡,没有净生产量,此深度为补偿深度。3.9粒径颗粒的大小称为“粒径”,又称“粒度”或者“直径”。当被测颗粒的某种物理特性或物理行为与某一直径的同质球体(或组合)最相近时,就把该球体的直径(或组合)作为被测颗粒的等效粒径(或粒度分布)。3.10底质湖)3.11水生态是指环境水因子对生物的影响和生物对各种水分条件的适应。生命起源于水中,水又是一切生物的重要组成部分。生物体不断地与环境进行水分交换,环境中水的质(盐度)和量是决定生物分布、种的组成和数量,以及生活方式的重要因素。。33内源污染严重 社会经济发展 生态恢复要求内源污染严重社会经济发展生态恢复要求确定底泥洗脱工程其他内源控制技术比选确定底泥洗脱工程其他内源控制技术比选确定工程目的确定洗脱要求确定相关标准工程区调查与勘测确定工程目的确定洗脱要求确定相关标准工程区调查与勘测污染底泥分布污染底泥浓度底泥污染释放水质与生态现状污染底泥分布污染底泥浓度底泥污染释放水质与生态现状底泥污染负荷总量及分布底泥污染负荷总量及分布底泥洗脱工程方案设计底泥洗脱工程方案设计洗脱深度

工程分区及工程量污泥干化与资源化

洗脱试验工程投资与效益评估工程投资与效益评估水水改善 底改善 生修复果 经效益估图1技术路线44底泥洗脱生态恢复工程项目实施一般分为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施工招投标、项目施工、交工验收、项目后评估及竣工验收九个阶段。项目建议书的内容一般应包括:结论;附件。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内容一般包括:总论;55设计;环境保护;安全和节能;工程量汇总;施工条件、方法和进度;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存在问题与建议。初步设计文件应附有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及规划、土地等相关部门的批准文件。河流、湖泊等监测采样点的设定依据治理区域实际环境情况,具体如下:500m3500m3个;500m3500m310cm工程区底泥污染状况调查需测定的物理化学指标主要有:pHa(Chla总磷(TP)(NH4+-N)(CODcr)等;66(TP)(TN)。。表1底泥洗脱生态恢复工程区底泥污染状况调查测定项目及方法类型类别测定项目测定方法测定依据上覆水物理性状溶解氧(DO)便携式溶解氧仪法《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pH便携式pH计法《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透明度塞氏盘法《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氧化还原电位(ORP)铂电极法《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叶绿素a(Chla)分光光度法《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营养成分TN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HJ636TP钼酸铵分光光度法GB11893氨氮(NH4+-N)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HJ535化学需氧量(CODcr)重铬酸盐法HJ828柱状沉积物即测NH4+-NKCl提取-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沉积物质量调查评估手册》物理性状含水率烘干法《沉积物质量调查评估手册》粒径筛分析法与消光法SL42营养成分有机质油浴外加热-重铬酸钾容量法《土壤元素的近代分析方法》TPSMT总磷测定法-TN半微量开氏法NY/T53参照《全国河流湖泊水库底泥污染状况调查评价》,根据底泥有机污染物中的有机质含量来确定底泥洗脱区域。宜将水体底泥有机污染物中的有机质含量作为底泥洗脱区划定的主要依据,将有机质含量6.721776.72%有机质含量在底泥的垂直分层方向上超过6.72%的泥层厚度为底泥洗脱深度。原则上底泥洗脱厚度不超过20cm,具体以作业水体实际情况而定。底泥洗脱生态恢复工程实施水体生态指标要求如下表2。表2底泥洗脱生态恢复工程实施水体生态指标项目透明度(cm)溶解氧(mg/L)氧化还原电位(mV)氨氮(mg/L)底泥有机质(%)底泥物理性状(底泥粒径占比)生态指标(生态阈值)≥35(水深≥1m)≥3.0≥80≤5.0≤6.7275μm≥30%(S)(H)(M)(S)×(H)。(m)=(M)×(%)。底泥洗脱工程投资与其他治理工程投资类似,具体如下:底泥洗脱控制要求如下:3.0min~5.0min88底泥洗脱施工边界依据水深及流速,具体如下:0.1m5m0.2m/s;0.2m/s0.1m以工程区全面完整的洗脱计为一次作业。对工程全面完整的每一次洗脱后,进行底泥采样布局断面的有机质含量测定并对比,以稳定达到底泥指标要求值的洗脱为最后一次作业。底泥洗脱施工条件依据周边环境建立,具体如下:2.5m1.8m。6.3.4.1洗脱工作时间根据季节变化调整,夏季7:30~11:30,14:00~18:00,冬季7:30~11:30,13:00~17:00,洗脱工作8h(特殊情况,可延长工作时间)。6.3.4.23~11工程实施前需求用地准备工作,具体如下:底泥洗脱工艺分为两种:絮凝沉淀工艺和磁加载工艺:99工程水体规模分为三种类型,具体如下:(0.1≤h≤0.5m/d≤s≤1000/d;0.5<h≤2.5m8m<d≤50m)1000/d<s≤3000㎡/d;2.5<h≤5.0m,d>50m)3000/d<s≤5000㎡/d;洗脱方式依据污染底泥物理状态分为三种类型,具体如下:((粒径4μm~63μm)底泥洗脱设备运行前,准备工作如下:1010底泥洗脱设备运行作业,步骤如下:/3.0min~5.0min;()()注:洗脱作业时,应根据河底污泥厚度决定停留时间,平均3min~5min应提升一次扰泥水箱或设备,每次向前移动距离为1.1h。通过观察进出水浊度调节加药量大小,保证出水清澈。”底泥洗脱生态恢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编制依据;工程概要;施工条件;工程项目、工程量;施工的组织管理机构;施工准备工作计划;施工监测;洗脱设备的选择与配备;1111施工方法与工艺;工程进度计划;施工质量管理;安全文明施工;环境保护;各项资源需求、供应计划;施工预算;交工验收;附件。(()“75μm75μm70%75μm50%~70%。1212采用底泥洗脱设备施工时,其主要施工工艺流程:物理扰动→污水提取→加药搅拌→泥、水分离→污泥处置。底泥洗脱污染底泥输送方式包括管道输送、汽车输送以及船舶输送。通常采用罐车运输,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洗脱污泥可用于制造成陶粒以及其他建工材料,如利用制砖、利用水泥回转窑处理污泥,燃烧后的燃烧后的残渣可成为水泥熟料的一部分。GB4284经过脱水浓缩预处理后的污泥通常采用投海、堆肥、填埋、干式热处理、工业化回用等几种处理处置措施。洗脱的污泥还可用于填地造景,开发旅游资源。利用洗脱的污泥还可以修复严重扰动的土地。1313底泥洗脱生态恢复工程按照“调查-规划-设计-施工-维持管理”的技术路线,维护与管理应纳入整个底泥洗脱生态恢复工程实施方案中。在全面把握底泥洗脱内源治理的基础上,对底泥洗脱生态恢复工程前后进行全过程管理。1414附录A(资料性)底泥洗脱工程技术原理洗脱运行时,在洗脱水域,下放洗脱仓至泥面,开启洗脱机构对表层沉积物进行洗脱,同时由自吸泵将洗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