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考议论文阅读解析制作依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课程总目标:乐于探索,勤于思考,初步掌握比较、分析、概括、推理等思维方法,辩证地思考问题,有理有据、负责任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态度。◆阅读与鉴赏:阅读简单的议论文,能区分观点与材料(道理、事实、数据、图表等),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断。P14◆学业质量:阅读简单议论性文章,能区分观点与材料,并能解释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能运用实证材料对他人观点作出价值判断。P42二.2020——2024年眉山中考语文议论文考题特点、规律◆3个选择题,每个3分,共9分。◆涉及到:文化遗产、劳动教育、拼搏、生态文明建设4个话题。◆考题涉及论点和观点、论据和论证、对文本内容理解和分析三个大问题。◆2020——2024年眉山中考语文议论文考题汇编年问题2020年2021年2022年2024年1中心论点概括正确的一项中心论点概括正确的一项不属于本文所阐述的观点的一项不属于本文所阐述的观点的一项2不属于“成功尝试”的一项对原文内容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不能作为本文论据的一项不能作为本文论据的一项3对原文内容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下列做法与“劳动教育评价”不符合的一项对原文内容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对原文内容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来源陈凌《让文化遗产与生活相遇》柳夕浪《唤起劳动教育的内在自觉》马祖云《拼搏是最美的人生状态》人们论坛网《让绿色成为美丽中国底色》◆近5年眉山中考语文议论文考点小结1.中心论点和观点:中心论点概括正确的一项;不属于本文所阐述的观点的一项2.论据和论证:不能作为本文论据的一项;下列做法与“某某观点”不符合的一项。(四个选项都是论据,可能是文中的,也可能是文外的,其中一项论据不能证明作者的某个观点)3.对原文内容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有对原文内容理解,半数时候考查议论文语言的准确性和逻辑性。三.中考议论文阅读考题及解题方法考题(一):中心论点概括正确的一项是()◆解题方法:1、通过论题推论点2、通过位置找论点(1)标题揭示(2)开头提出(3)结尾归纳(4)在文章中间的过渡段/句提出(5)文中没有提出,需要自己归纳3、通过标志性词语找论点:论点中出现“是、应该、必须、要……”;论点前出现:总之、总而言之、由此可见、综上所述、足以证明、不难看出、因此、所以、我认为……4、通过论据验论点:5.不要忽略文章出处或者标题,中心论点一般要包含出处或标题中的关键词。◆论点1.论点是作者对议论的问题所持的见解和主张。2.论点的句式特点:论点是一个完整的句子,是一个明确表态的肯定或否定的判断句,是作者看法的完整表述。3.中心论点只有一个(统领分论点),分论点可有N个(补充和证明中心论点)例1:2020年眉山中考语文试卷14题(摘编自陈凌《让文化遗产与生活相遇》)14.下列对本文中心论点的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D)A.文化遗产曾有辉煌的过去,也应该有闪光的现在,还应走向充满生机的未来。B.人文胜迹满载民族历史,我们应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C.文化遗产是历史生活片段记忆,更是一个民族精神基因和民族精神的传承载体。D.激发文化遗产的内在生命力,使其融入当代生活,是文化遗产保护的最好方法。【14题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分析概括议论文的主要观点。分析中心论点,可以从文章的标题、开头、结尾,有时也可以根据文章的内容用自己的语言来概括。阅读全文可知,中心论点应包括“文化遗产保护”与“当代生活”两个关键词,故选D。例2::221年眉山中考(1)下列对本文的中心论点的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A)A.当前劳动教育的开展,更需要唤起教育工作者和学生的内在自觉。B.劳动教育应着重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习惯,强化他们的责任担当。劳动目的C.“劳动创造世界““劳动创造幸福“,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提出的背景D.没有劳动,所有的教育活动也就失去了意义,失去了存在的根基。劳动的意义【解答】(1)本题考查对文章中心论点的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应是对如何开展劳动教育这一问题的回答,结合全文来看,文章不只是强调劳动的重要性,重在探讨如何从根本上解决劳动教育的问题。(摘自柳夕浪《唤起劳动教育的内在自觉》,有删改)考题(二):不属于本文所阐述的观点的一项◆区分观点和材料观点,即作者对议论的问题提出的见解和主张,作者的观点首先要正确、鲜明。所谓“正确”,就是要符合客观实际,符合马克思列宁主义科学真理;所谓“鲜明”,就是立场、态度要分明,肯定什么,否定什么,赞成什么,反对什么,都要明白清楚,不能似是而非,模棱两可。所以,在议论文中表述论点的文字必须简明、确切,不能含混、啰唆。含糊不清,是议论文的大敌。材料(道理、事实、数据、图表等),在议论文中就是“论据”,即论证论点的根据,作者建立观点的理由。论点需要论据来证明。论据是为论点服务的,因此它必须与论点保持一致,这就是通常所说的“观点与材料的统一”。◆区分观点和结尾部分的希望、号召。◆论据概念:论据是用来证明论点的事实和道理。在议论文中,论点是统帅,论据是为论点服务的,它们是证明与被证明的关系。◆论据类型事实论据,包括典型事例、历史事实和统计数字等。道理论据,包括名人名言、俗语谚语和科学原理、定理、公式等例1:2022年眉山中考语文试卷14题14.下列不属于本文所阐述的观点的一项是(D)A.每一次拼搏都在蓄积力量,不可轻言放弃。B.一切收获都源自辛勤的耕耘和不懈的奋斗。C.拼搏的人生需要每个人不断超越自我的历练。D.奋斗者应珍惜时光,不负韶华,不负使命。【详解】D.选项强调的是要珍惜时间,不负使命,是在向大家发出号召,这不是本文所阐述的观点。本文阐述的观点是“拼搏是最美的人生状态”。例2:2024年眉山中考14.下列不属于本文观点的一项是(B)A.我们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让绿色成为生态文明的“底色”。B.八步沙林场六老汉挺进沙海,用白发换绿洲,立下“一代一代干下去”的誓言。材料、论据C.生态文明建设要坚持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让更多人参与到生态文明建设中来。D.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协同发力、持之以恒,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格局。详解:B项是材料,是事实论据考题(三):观点和材料的关系(论证)◆考题形式•1.不能作为本文论据的一项(2022年、2024年)•2.下列做法与“某某观点”不符合的一项(2020年、2021年)◆解题方法:论据是为论点服务的,因此它必须与论点保持一致,这就是通常所说的“观点与材料的统一”例1:2022年眉山中考语文试卷15题15.下列不能作为本文论据的一项是(A)A.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立志B.敦煌女儿樊锦诗在漫天黄沙的敦煌坚守40年,一生守护“飞天”。C.燃灯校长张桂梅带病坚守三尺讲台,点亮了万千乡村女孩的梦想。D.《超越》中唱道:超越所有的定义,超越伟大的平凡,超越自己。【15题详解】选项强调的是一个不会轻易改变自己的志向,可论述与“立志”相关的论题,与本文的论题“拼搏”无关。例2:2020年眉山中考15.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第④段中“成功尝试”的一项是(C)A.《我在故宫修文物》《如果国宝会说话》等电视节目的热播B.某网络传播平台设计并创作的“文物戏精大会”视频的刷屏C.贵州省国家级、省级、市级和县级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颁布D.眉山三苏博物馆开发宋词折扇、东坡诗笺等文创产品的热卖【15题详解】此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贵州省国家级、省级、市级和县级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颁布”是为了保护文物,而不是缩小文物与现代生活距离,让文物融入人们生活的尝试,故选C。考题(四):对原文内容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考点:多数时候考查的是议论文语言准确、严密、逻辑性强◆解题方法◆常见错误1.篡改原文:选项故意更换,减少,添加个别关键词,造成一字之差或一词之差,从而背离原文意思。2.过于绝对:原文的说法在范围,程度上有所保留,而选项夸大其词,把相对的情况说成绝对的情况。3.断章取义:命题者故意把某个限制条件漏掉,孤立的截取某一个意思来表达,造成某个意思的片面理解。4.无中生有:原文中没有而选项却脱离原文,无端地毫无根据的生出来,选项的判断在原文中找不到根据。:5.以偏概全:命题者故意增删,改动文中表示限制或者程度的词,设置干扰信息。6.强加因果:将事物的因果关系故意颠倒,把因说成果,把果说成因;或者将毫无因果关系的两个事物强拉到一起,强加因果关系。一般选项中含有诸如“因此”“因为”“所以”之类表因果关系的词时,都要特别注意是否强加因果。例1:2021年眉山中考语文试卷10(2)题(2)下列关于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BA.文章开篇列出当前劳动教育面临的诸多问题,增强了本文的针对性和现实性。B.文中引用“夙兴夜寐,洒扫庭内“.证明中国古代就十分重视开展劳动教育。C.现实生活中,一些同学不理解劳动、不愿意劳动与他们缺乏内在劳动自觉相关。D.中小学劳动教育需为培养高素质的、成为国家主人的社会主义劳动者奠定基础。解析:B.引用“夙兴夜寐,洒扫庭内”是为了论证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但并不能证明中国古代就十分重视开展劳动教育。篡改文意例2:2024年眉山中考语文试卷16题16.下列对本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B)A.我们推进美丽中国建设,需统筹产业结构发展与综合治理,坚持生态优先原则。B.岳阳县的生态文明建设,做到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形成了保护与治理合力。C.甘肃、宁夏依托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谋划新能源产业,推进经济发展绿色转型D.只有保障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机统一和统筹兼顾,才能产生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16题详解】B.理解和分析不正确。根据③段“湖南省岳阳县……形成了生态修复和治理合力”可知,岳阳县的生态文明建设,形成了生态修复与治理合力,而非“形成了保护与治理合力”,另外,文中也没有“做到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表述,此句属于无中生有。例3:2020年眉山中考16.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B)A.我国文化遗产蕴含着中华民族历史文脉、民族记忆和精神基因,是民族历史丰碑。B.如果缩小文化遗产与人们生活距离,就能有效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C.让文化遗产走进生活,让它亲民有趣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宁夏工业职业学院《软件测试课设》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茂名职业技术学院《俄罗斯文化基础》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浙江金融职业学院《计算力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发光字广告牌制作合同
- 劳动技术服务合同书
- 手房中介买卖合同书
- 煤炭合作的合同
- 酒类二级经销商合同
- 循环借款合同贷款循环合同
- 房屋租赁给公司合同
- 山东省五级师承结业论文骨伤科一万字以上
- 《发作性睡病》课件
- 人教PEP版(一起)(2024)一年级上册英语全册教案(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 家乡美食论文开题报告
- 江苏省盐城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 地理 含答案
- 肝胆外科术前宣教
- 百果园水果店加盟协议书范文
- 基于生成对抗网络的图像分类方法
- DB11T 219-2021 养老机构服务质量星级划分与评定
- GB/T 44577-2024商用电动洗碗机性能测试方法
- 干部家庭社会关系登记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