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课时作业地球的圈层结构_第1页
高中地理课时作业地球的圈层结构_第2页
高中地理课时作业地球的圈层结构_第3页
高中地理课时作业地球的圈层结构_第4页
高中地理课时作业地球的圈层结构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课时作业](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独立形式分册装订!)下图为地球内部结构图,读图完成1~3题。1.地震波是研究地球内部结构的重要手段,当c处岩层发生地震时,地表科研人员测得地震波在经过f界面时的变化是()①纵波速度加快②纵波速度减慢③横波速度加快④横波速度减慢A.①③ B.②④C.①④ D.②③2.一般认为,火山爆发时喷出的岩浆来自()A.a岩层内部 B.c岩层内部C.d岩层内部 D.e岩层内部3.下列岩层组合表示岩石圈的是()A.a+b+c B.a+c+dC.b+c+d D.c+d+e解析:第1题,莫霍界面以下岩层发生地震,地震波由内部向地表传播,地震波通过莫霍界面时纵波和横波传播速度都会明显减慢。第2题,软流层位于上地幔上部,深度为80~400千米。第3题,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即软流层以上的部分。答案:1。B2。C3.A读我国部分地区地壳等厚度线图,完成4~6题。4.图示地区的地壳厚度()A.由西向东逐渐增厚 B.由北向南逐渐增厚C.由东向西逐渐增厚 D.由南向北逐渐增厚5.图中M和N所对应的地形区分别是()A.塔里木盆地、吐鲁番盆地B.青藏高原、四川盆地C.黄土高原、汾河谷地D.四川盆地、大别山区6.开钻科学探索井是我国科学钻探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地点中属于最佳开钻地点的是()A.青藏高原地区 B.山东省诸城地区C.江苏省东海地区 D.安徽省盘龙地区解析:第4题,由等值线的数值可判断,由西向东数值逐渐变小,说明地壳厚度由东向西逐渐增厚。第5题,根据经纬度和地壳厚度确定M、N分别位于四川盆地和大别山区。第6题,由于地壳厚度不均,在供选四地中,只有海洋上的地壳厚度要薄一些,是科学探索井开钻的最佳选点。答案:4.C5。D6.C3月11日,日本发生里氏9.0级地震,震中位于宫城县以东的太平洋海域,震源深度为20千米,此次地震使福岛核电站遭受破坏,产生核泄漏危机.据此回答7~8题.7.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地球的哪一圈层()A.水圈 B.岩石圈C.下地幔 D.地核8.福岛核电站遭受破坏后,产生的放射性危害物质,可能污染的圈层是()①水圈②大气圈③岩石圈④生物圈⑤地核A.①②⑤ B.①②③C.①②③⑤ D.①②③④解析:第7题,本次地震的震源深度为20千米,故位于岩石圈。第8题,放射性物质是一种微观粒子流,它可以附着于地球表面的任何物质。答案:7.B8.D下图为某学生外出时拍到的照片,观察照片,回答9~11题。9.该景观图体现出的地球圈层的个数是()A.2个 B.3个C.4个 D.5个10.构成该景观的主体要素属于的圈层是()A.生物圈 B.水圈C.岩石圈 D.地壳11.该景观的形成过程,充分说明了()A.图中各圈层都是连续而不规则的,且都相互联系B.图中的各圈层之间存在着物质迁移和能量转化C.图中的各圈层是独立发展变化的D.水圈的构成要素中,只有地表水处于不间断的循环之中解析:第9题,景观图中涉及的圈层有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和大气圈,共4大圈层.第10题,该景观的主体要素是瀑布,应归属于水圈。第11题。该瀑布的形成说明地球的圈层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它们之间不断进行着物质迁移与能量的转化.答案:9。C10。B11.B12.读地球的外部圈层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在图中填出地球的四大圈层(填字母)。A.岩石圈 B.水圈C.大气圈 D.生物圈(2)从图中可以看出,四大圈层尽管组成物质、分布空间不同,但它们都是以________为共同球心的圈层。2015年12月26日是印度洋海啸11周年纪念日,11年前印度洋地震发生在________圈(震源深度为10千米),由此引发的海啸发生在________圈,流行性疾病主要在________圈传播.解析:第(1)题,地球外部圈层,最底层是岩石圈,依次往上是水圈、大气圈,生物圈则占有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上部。第(2)题,以印度洋海啸为背景,考查地球外部各圈层的分布。答案:(1)填图略。(2)地心岩石水生物13.读北美地壳厚度等值线(单位:千米)图,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所学知识分析,世界大陆地壳的平均厚度约为________千米。大陆地壳厚度与大洋地壳厚度有何差异?(2)图中A处的地壳厚度约为________,B处地壳的厚度约为____________.(3)北美大陆地壳厚度的分布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通过等值线的形式考查地壳的厚度及其在北美大陆的分布规律。第(1)题,世界大陆地壳的平均厚度约为33千米,大陆地壳的厚度要大于大洋地壳的厚度。第(2)题,图中等值线的间距为5千米,A位于45千米等值线内,B位于35千米等值线内,故A处数值应大于45小于50,B应大于30小于3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