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北随州历年中考作文试题与审题指导(2002—2022)目录2022年湖北随州中考作文题 32021年湖北随州中考作文题 42020年湖北随州中考作文题 52019年湖北随州中考作文题 52018年湖北随州中考作文题 62017年湖北随州中考作文题 62016年湖北随州中考作文题 72015年湖北随州中考作文题 72014年湖北随州中考作文题 72013年湖北随州中考作文题 72012年湖北随州中考作文题 82011年湖北随州中考作文题 82010年湖北随州中考作文题 82009年湖北随州中考作文题 82008年湖北随州中考作文题 82007年湖北随州中考作文题 92006年湖北随州中考作文题 92005年湖北随州中考作文题 102004年湖北随州中考作文题 102002年湖北随州中考作文题 10
2022年湖北随州中考作文题【作文原题】阅读下面的材料,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文。放眼人类历史,每一个取得重大成就的杰出人才,一定有一个共同的特质,就是强烈的、突出的、痴狂的、恒久的爱好。(摘自2022年3月9日《中国教育报》)(1)以“我为______狂”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①在横线上补充一个爱好方面的词语,如:书、歌、数学、科技、篮球、剪纸……②思想健康,内容充实,运用细节描写,具体表现“痴狂”;若有想象,应合情合理。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不少于600字。(2)结合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要求:思想健康,内容充实;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不少于600字。【题目一写作指导】第一、审题。这是一道半命题作文。结合材料“每一个取得重大成就的杰出人才,一定有一个共同的特质,就是强烈的、突出的、痴狂的、恒久的爱好”“补充一个爱好方面的词语,如:书、歌、数学、科技、篮球、剪纸……”可知,本题主要要求围绕“爱好”展开叙述,并且要突出“爱好使人成功”的主题;另外,“我”限制了人称,“狂”指的是热爱,“写一篇记叙文”限定了体裁,可以在横线上补填词语如:书、歌、数学、科技、篮球、剪纸……写出自己与爱好之间的故事,突出爱好带给自己的成长。第二、构思。如写“我为书狂”,可以写幼儿时期我阅读卡通书籍,书让我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小学阶段我阅读童话和寓言故事,书是我的灵魂导师,我从书中感受到真诚、美好、无私以及博爱等美好品质,中学阶段我开始阅读名著,收集古诗,从书中我明白了如何做人、如何生活,在书中感受爱与责任。如写“我为绘画狂”,一个画板,一个颜料盘,数支颜料。我坐在黄昏的余光中,在画纸上涂抹,勾勒出星辰、苍穹、大海、森林、原野、沼泽的轮廓,我在绘画中感受生命的炽热,感受生命的静谧,感受世间的美好;如写“我为琴狂”,一架钢琴,88个黑白夹杂的琴键,我坐在黎明的晨光中,温柔地轻抚琴键,沉醉在悠扬悦耳而又浸润着情感汁液的旋律之中,感受钢琴带来的生命的律动。注意在叙述过程中,可以使用细节描写,通过具体的动作、心理、对话等描写,表达“我”内心的感受。在材料安排上,注意详略得当。在写法上,学会使用以小见大的写法突出文章的主旨。【题目二写作指导】第一、审题。这是一篇材料作文。结合材料“每一个取得重大成就的杰出人才,一定有一个共同的特质,就是强烈的、突出的、痴狂的、恒久的爱好”“写一篇议论文”可知,主要围绕“爱好”这个论题展开论述,并且要突出“爱好是一个人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的主题。第二、构思。可以以“生命因拥有爱好而精彩”“爱好使人成功”“热爱让人与众不同”等为中心论点或论题,然后可以选取古今中外因热爱某个爱好而取得重大成就的事例做论据进行论证,如北宋处士林逋隐居西湖孤山,终生不仕不娶,除了专注写诗,惟喜植梅养鹤,人称“梅妻鹤子”,被传为千古佳话;再如我国化学界先驱、著名化学家张子高业余喜欢收藏古墨,他说:“藏墨是我的爱好,也是我研究化学史的一个小方面。”因为好墨讲究胶轻、烟细、杆熟,涉及胶体化学的知识。职业和兴趣如绿叶配牡丹,相得益彰。也可以引用名言如“兴趣是万丈大厦的奠基石”“人生必有痴,而后有成”等作为道理论据进行论证,最后总结全文,再次强调论点。2021年湖北随州中考作文题【作文原题】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作文。(1)阅读下面的材料,以“伴我成长”为题(结合材料,在横线上补充一个词语,使题目完整),写一篇记叙文。读书点亮人生,书法浸润灵魂,运动健美身心,亲情教化责任。三年来,在参加随州市教育局组织开展的“语文(英语)阅读”“书法教育”“体育与艺术教育”“家校共育”等系列活动中,你一定有独特的体验与感受。要求:思想健康,内容充实,感情真挚,运用记叙、描写和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700字。(2)阅读下面的两则材料,写一篇议论文。①谢公(谢安)夫人教儿,问太傅(谢安):“那得初(从来)不见君教儿?”答曰:“我常自教儿。”——(刘义庆《世说新语》)②有许多年轻人在读了《傅雷家书》后说:“我能有这样一个父亲就好了。”其实他们应该这样说:“我要努力成为傅雷这样的父亲。”——(林可行《现代散文鉴赏》)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自拟题目;思想健康,内容充实;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700字。【题目一审题指导】1.审题与立意。首先补全题目。从题目材料来看,可以填入:读书、书法、运动、亲情等内容。因此补充的词语可以是生活中体现出的一种精神或者品质,如“坚强伴我成长”;也可以是一种具体的事物,如“书香伴我成长”“阅读伴我成长”“篮球伴我成长”;还可以填入亲情类的题材,如“妈妈的微笑伴我成长”“爸爸的肩膀伴我成长”“外婆的枣茶伴我成长”。从命题来看,切入点越小越容易打动人,写“爸爸的肩膀伴我成长”就比“爸爸伴我成长”要好很多倍。题目中有个关键词“伴”,就是“陪伴”,应该是个长时动词,是一个过程。是在成长的人生道路上对“我”有影响、帮助、鼓励的积极意义。“我”是写作主体,表明文章要写真人真事,抒真情实感。2.选材与构思。本文明确要求写成记叙文。因此结合题目“伴我成长”,可以确定作文应该体现时间的推移、事件的转变,可以采取并列式的行文结构来安排作文,截取生活中的几个场景,放在三个明显的时间段——幼时、童年、青年;也可以重点写一个时期、一件事情,但是在作文的结尾能够略写其他时间段、其他事情,体现“伴”。要立足于日常生活中的凡人小事,找准一个小与巧的切入口,从家庭、社会、学校三个角度来选材,使主题真切、厚实。【题目二审题指导】这是一道材料作文试题,材料作文一般都不提供范围和立脚点,而要学生自己去全面理解材料,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审题难度比传统的话题作文和命题作文都要大。第一则材料的意思是:谢安的夫人教导儿子时,追问太傅谢安:“怎么从来没有见您教导过儿子?”谢安回答说:“我经常以自身言行教导儿子。”即他注意言传身教。第二则材料中“我要努力成为傅雷这样的父亲”告诉我们,追寻傅雷那样的人不如成为傅雷那样伟大的人,即强调了榜样的力量。“榜样”基本的意思为“样子,模样”,深层次理解为“楷模”“典型”,写作时,我们应该把榜样理解为一种理想人格。写好这篇作文,应该选取合适的素材。我们可以从身边选材:父母可以是我们敬老的榜样,老师可以是我们言行一致的表率,同学可以是我们勤奋学习的榜样,仙人掌可以教会我们意志坚强……也可以把目光投向社会、投向历史:在社会上,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榜样,如最美乡村教师、全国道德模范等;在历史上,有很多可歌可泣的榜样人物,如精忠报国的岳飞、勤奋刻苦的宋濂、坚强执着的贝多芬等。榜样,是鲜活的价值观,是有形的正能量。榜样无处不在,无言却自放光芒,为人们指引前行的方向。写作时注意题目的要求,写一篇议论文,参考立意:时代需要精神楷模;学习时代楷模,做品格高尚的新时代青年;青年一代应积极培养勇于担当、甘于奉献的崇高品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大力弘扬先进模范人物的崇高精神。2020年湖北随州中考作文题【作文原题】根据要求作文。在你的成长中,总有那样一件事让你终生难忘,总有那么一段经历让你刻骨铭心……请以“从那以后”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思想健康;内容充实,有细节描写;书写清晰;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700字。【分析】本题是命题作文。“从那以后”是指具体一个节点以后,重点写历经了什么事以及“我”的变化。文体要求写成记叙文。写作时要抓住“从那以后,我变得XX”立意;二者应为因果关系:因为“人”或“变化”,如变得“自信”。所以写作思路可以先重点描写“我”的形象,或描述“变化”的经过,最后抒写自己内心真实感受。2019年湖北随州中考作文题【作文原题】阅读下面三则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50分)材料一:教育部、国家发改委等11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后,各地中小学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化之旅、山水之旅、研学之旅、成长之旅活动。材料二:艺术若是最美的花朵,生活就是开花的树木。(《傅雷家书》)材料三:孩子成长需要榜样,以什么样的人为偶像,关系到人生道路的选择。——于漪(教育家)要求:从以上材料中选择一则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得抄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或师生姓名。【解析】这是一篇材料作文,首先仔细研读材料,通过事件挖掘背后的主题。材料一告诉人们研学旅行和学校课程浑然一体、密不可分的关系。研学旅行作为一种重要的课程形态,在学校育人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从让学生感受生活的美,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来立意。材料二告诉人们再美的艺术素材也是来自现实生活,人们每一个充满美的想法一定是依照现实基础来的。美来自生活,生活创造的美来立意。从材料三,是重视榜样的力量。孩子成长需要榜样,以什么样的人为偶像,关系到人生道路的选择。我非常重视先圣先贤的榜样力量,通过鲜活形象传达中华文化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精神,传达再困难的情况下都能坚持奋斗的精神品性。比如,屈原“虽九死其犹未悔”,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陆游“僵卧孤村”却“尚思为国戍轮台”,做梦都是“铁马冰河入梦来”。作为中华民族子孙,我们应该感到骄傲和自豪。如果学生能够学习这样的榜样、从小在心中树立这样的偶像,必然胸有大天地、大格局。总之三则材料的核心是青少年正处在心灵发育关键期,最重要的教育是“点亮生命的灯火”,树民族精神之根、爱国主义之魂。中华优秀文化正是能够点亮生命灯火的“火种”,是滋润身心成长优质的琼浆。用中华文化的火种点亮孩子们生命的灯火,就是要从小立民族精神之根、树爱国主义之魂,把个人学习、成长、命运与民族复兴、祖国强盛紧密联系在一起。【点睛】写“给材料”作文,应该注意把握好以下几点:①认真阅读材料,准确把握题意。正式写作前,首先要认真阅读这些材料,把握材料的内涵与要旨,搞懂命题所提出的写作要求,准确地理解和掌握题意,然后据此写作。否则,写起来就会发生偏差,不合命题要求,甚至出现离题现象。②紧扣材料要求,把握写作重点。在读懂材料内容、明确写作要求的基础上,要紧紧围绕材料和要求来构思如何写作。除了要明确写作的文体要求之外,还必须紧扣材料的中心内容、正确把握写作重点,尤其是文题中的关键性词语所提示的写作要求。如果我们对材料所提出的关键内容理解不透、不深,题目中的限制条件也不能在文章中表现出来,应当写的重点都未写,就会使文章内容游离于材料和题目之外,这就不合要求了,自然不会写出好文章。2018年湖北随州中考作文题【作文原题】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柳扬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春天,满眼的绿意。这绿意,是希望,是活力,是温暖,是欢喜……成长路上,一切美好的追求与陪伴,都是绿意的生活。请以“绿意的生活”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写作。(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3)不少于600字(诗歌不少于20行)。【解析】这是一篇命题作文,难度较大,但提示语中“成长路上,一切美好的追求与陪伴,都是绿意的生活”给我们提供了写作的思路。题目中的关键词是“绿意”,既可以把它理解为“充满生机”,写一篇描写美丽景色的散文;也可以理解为“美好与温馨”,将生活中自己的真实经历和独特感受展示给读者。“生活”一词提示我们,要写成长的旅程,这样才会有感染力,便于抒发真情实感。【点睛】命题作文首先要审好题。不管遇到什么样的题目,都要咬文嚼字,仔细琢磨,找出题目的关键字眼在哪儿。找准它,根据它弄清题目的要求、重点和范围,确定文章的中心。确定好文章的中心之后,就需要围绕中心选取最能表达中心的材料。确定中心,选好材料以后,就需要列出一个简要的提纲,确定先写什么,再写什么,后写什么。2017年湖北随州中考作文题【作文原题】头顶一片蓝天,脚踏一方热土,我们处在一个共享时代。朋友间的交往,亲人间的欢聚,课堂上的掌声,网络世界的畅游……最难忘,我们一起走过的那段美好时光。请以“共享
”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2)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本写作。(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4)不少于600字(诗歌不少于20行)【解析】这是一篇半命题作文,前面有一段提示性的语段,语段的主要内容是关于我们一起成长的,本作文写作难度不大,注重考查同学们关注情感的回归、关注人际和谐和心灵感悟,所以,考生还需要注意审题的思路。从本材料的可以得出本篇作文的方向可以是:“共”是个副词,为“一起、共同”的意思。这个词,决定了考场在立意和材料选取上,体现的不是单个个体,而是众人,而且笔墨中要展现出来。文章中要体现的是彼此在一起过的过程,如何度过的?这也是文章的重点部分,且文章的立意是从这里体现,因为懂得共享,我们一起走过的那段美好时光所以最难忘。【点睛】半命题作文,学生首先要补题,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进行补题,使之成为命题作文,然后再按照考场作文的命题作文进行写作创新,力求做到:首先,立意要有突破,不写大众化观点和中心,能把握时代脉搏,选择别人很少涉及的中心主旨;其次,选材有所突破,选择具有时代气息,典型的熟悉的和真实的材料进行写作,能做到贴近生活;再次构思要新,无论从内在技法和外在包装能做到与众不同,独立出众;最后语言要新,善用修辞,能写富有哲理性的语句,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2016年湖北随州中考作文题【作文原题】题目:家有要求:①把题目补写完整。②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写作。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④不少于600字(诗歌不少于20行)。2015年湖北随州中考作文题【作文原题】在芸芸众生中,有经天纬地、万人景仰的强者,但更多的是怀揣理想、从容淡定的平凡者。拒绝平庸,回归平凡,将是社会生活的新常态。会审视欣赏平凡,能体味感悟平凡,有平和的心态,耐得住平凡,生活会被演绎得一样精彩。与平凡而有个性的人相伴,做平凡而有意义的事儿,体验平凡而有味道的生活……请以“与平凡相伴”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要求:①书写规范,卷面整洁。②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2014年湖北随州中考作文题【作文原题】请以“爱上语文”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书写规范,卷面整洁。②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2013年湖北随州中考作文题【作文原题】每个人都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因为有我,亲情多了一丝温暖,友情多了一份关爱,旅途多了一处风景……请以“因为有我”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②不少于600字(写成诗歌不少于l6行)。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2012年湖北随州中考作文题【作文原题】每个人都在成长,回忆成长的历程,有的人,有的事,有的话一定会令你印象深刻,难以忘怀,并且有着不一样的感受。请以“成长的记忆”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记叙文。2011年湖北随州中考作文题【作文原题】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在生活中,有人因说真话受到误会,有人因说真话得到理解;有人因说真话受到伤害,有人因说真话得到尊重……对此,你有怎样的亲身经历和独到思考?(1)请你用记叙的方式写出你某次说真话的经历。(2)请你选择一个角度用议论的方式表达对说真话的思考。要求:从以上两小题中任选一题,自定立意,以“说真话”为题,写一篇文章。记叙文不得少于600字,议论文不得少于500字。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2010年湖北随州中考作文题【作文原题】阅读下面的文字,按照要求作文。追求并享受快乐,是每个人的梦想。快乐到底在哪里?有人说,快乐在学习、工作的辛勤汗水中;有人说,快乐在关爱、沟通的温暖情意里……请以“快乐”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2009年湖北随州中考作文题【作文原题】题目:面对的关爱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文体不限。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2008年湖北随州中考作文题【作文原题】“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从“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中,我们发现了自然的神奇;从“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中,我们发现了母爱的细腻;从“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中,我们发现了攀登的快乐;从圣火传递、抗展救灾中.我们发现了……请以“发现”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2007年湖北随州中考作文题【作文原题】追求并享受快乐,是每个人的梦想。快乐到底在哪里?有人说,快乐在学习、工作的辛勤汗水中;有人说,快乐在关爱、沟通的温暖情意里……请以“快乐”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
②不少于600字。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2006年湖北随州中考作文题【作文原题】幸福是一种感觉,幸福是一种心境,幸福是一种体验,作家毕淑敏还说幸福需要提醒。幸福是清闲无事,幸福是艰苦创业;幸福是书山寻宝,幸福是亲近自然;幸福是攫取与占有,幸福是互助与奉献;幸福是父亲递来的一顶草帽,幸福是妈妈传出的一声呼唤,幸福是朋友捧上的一束鲜花……幸福究竟是什么,怎样才能拥有它?请以“幸福”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文题自定,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题诠释】幸福是如此地令人神往,却又如此地被人忽略;幸福常常是触手可及,却又被人视作缥缈虚无;幸福是那么急切地扣击着我们的心门,可是我们却老是浑然不知,还紧锁心门。有道是“身在福中不知福”,着恐怕是当代人、特别是当代青少年的一大通病。拟题者给出的话题“幸福”,虽然不大新鲜,但是极有现实针对性:让广大考生正视幸福与不幸,珍视幸福,学会创造幸福,从而形成正确的幸福观。通过植一颗幸福的种子在青少年的心田,给他们的人生大树源源不断地输送精神的养料,永葆生命的枝繁叶茂。可以这么说,“幸福”与生活息息相关,与情感心心相印,与成长环环相扣。这是一个具有良好思想导向、易于动笔写作的号题目。笔者以为,要写出好的作文,须得从以下方面着力:一、拟题:围绕一个中心。话题作文选材、立意范围非常宽泛,在教学过程中,不少学生容易出现宽泛无度、偏离话题的情况,有的同学甚至从拟题开始就偏离了话题。解决这一问题,首先就要从拟题开始:紧紧围绕话题这个中心,拟出切合话题的标题。直接以话题作为文章的标题固然不错,但是范围太广,容易出现题大文小和重复泛滥的问题。简便易行的方法就是,以话题中心词为主,在其前后添加若干词语,组成一个短语作为标题。比如,“幸福家庭”、“五彩的幸福”、“幸福在哪里”、“创造幸福”、“幸福的回声”、“我奋斗,我幸福”,等等。由于标题的指向性非常清楚,比较容易打开思路,扣题作文。二、切入:兼顾两个角度。每个话题,都好似钱币,都有正反两个方面。比如,“幸福”是正面,“不幸”就是它的反面。从这两个角度切入,都是切题——通过展示不幸者的经历,议论不行产生的原因,提出帮助不幸者战胜不行的建议,从而到达呼唤幸福、共同幸福、创造幸福的目的,不就是对话题的演绎与表现么?从一定的角度讲,反面切入也是一种创新出奇的方法。三、立意:思考三个问题。文章立意,应该思考“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三个问题。围绕话题,抛开“是什么”的话题,思维直奔“为什么这被视作一种幸福”、“怎么样提高我们的幸福指数”等问题,立意能以深见长。另外,抛开单方面、直线型的立意方式,找出“幸福与创新”、“幸福与奉献”等关系发表高见,也能别具一格。四、结构:把握四个方面。一是经营好首尾。文章的开头和结尾,是展示个性化写作能力的重要窗口。这两处地方,要通过修辞手法的运用,凸现语言美;要寄寓深情,力求情感美;要留有余味,发人思考,张扬个性美。二是处理好详略。有利于表现文章主旨的,就得详写;与主旨关系不大的,就得略写或者舍去不写。这也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机器设备租赁合同
- 酒店宴会厅租赁协议
- 2025年度金融公司合同保密协议模板
- 山西同文职业技术学院《医学信息收集与信息处理》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邵阳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电路原理B》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物流司机雇佣合同
- 吉林省长春市“BEST合作体”2025届高三第九次适应性考试英语试题含解析
- 佳木斯市东风区2024-2025学年五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统考试题含答案
- 山东体育学院《网络文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四川省自贡市富顺县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初三年级一模考试数学试题试卷含解析
- 国家开放大学《人文英语3》章节测试参考答案
- 中国晕厥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2014 )
- 长途大客车总布置设计
- Q∕GDW 10799.6-2018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 第6部分:光伏电站部分
- T∕CAAA 002-2018 燕麦 干草质量分级
- 一年级《20以内的加减法填括号口算题(共100道)》专项练习题
- 方格网计算步骤及方法
- 课题评分表(共1页)
- 六年级趣味数学(课堂PPT)
- 询价单(模板)
- 关于我县二次供水调研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