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台阶》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_第1页
第12课《台阶》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_第2页
第12课《台阶》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_第3页
第12课《台阶》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_第4页
第12课《台阶》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中语文《台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熟读课文,了解小说的主要内容,理解和把握“父亲”这一人物形象的特点。2.引导学生自读,抓住细节适当作些批注。教学过程:一、导入导入语:为了防潮防水稳固基础,人们会把房屋建在一个高出地面的台基上,这样一来,房屋和地面有了高度差,需要有台阶和地面相连。浙江作家李森祥(1956年生)的短篇小说《台阶》写的就是一个“造屋”的故事。小说的主人公“父亲”生活在浙东乡村,他——(屏显)“要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二、读“台阶”1.父亲要造“新屋”,说明他有旧屋可住。他的旧屋台阶是什么样子的?台阶是怎样建起来的?明确:旧屋有三级台阶,台阶用三块青石板铺成,每块青石板大约有三百来斤重。青石板是父亲从山上背下来的,一下子背了三趟,没经石匠光面,就铺在家门口。2.请你说一说,这三级台阶见证了父亲一家人的哪些幸福时刻。明确:①“母亲坐在门槛上干活,我就被安置在青石板上。母亲说我那时好乖,我乖得坐坐就知道趴下来,用手指抓青石板,划出细细的沙沙声,我就痴痴地笑。我流着一大串涎水,张嘴在青石板上啃,结果啃了一嘴泥沫子。”②“我”站在青石门槛上往台阶上跳。③父亲“舒服”地坐在台阶上,“把屁股坐在最高的一级上,两只脚板就搁在最低的一级。”3.父亲觉得“坐在台阶上很舒服”,但他并不满足。请联系下文,说说父亲理想中的新屋台阶是什么样子的?从中可以看到父亲怎样的追求?明确:①理想中的台阶有九级,高,气派,全部用水泥抹面。②家乡有一种说法,台阶高,屋主人的地位就相应高,父亲向往美好、体面、有尊严的生活。三、读“父亲”过渡语:为了造有高台阶的新屋,父亲开始了十分漫长的准备。1.劳动中的父亲(1)在新台阶砌成之前,父亲是怎样过生活的?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父亲?预设:①捡砖瓦、塞角票,“做得很认真”;七个月种田,四个月砍柴,半个月捡屋基卵石,早出晚归;造屋时很兴奋,白天陪着匠人干,晚上一个人干到半夜。②父亲的形象:勤劳、质朴、坚韧、执着。(2)如果以父亲为主角拍一部微电影,你会把哪些句子拍成特写镜头来表现父亲的形象?请解释原因。预设:①“父亲坐在绿荫里,能看见别人家高高的台阶,那里栽着几棵柳树,柳树枝老是摇来摇去,却摇不散父亲那专注的目光。这时,一片片旱烟雾在父亲头上飘来飘去。”特写父亲专注地望向别人家高台阶的目光,柳树枝摇来摇去与父亲目光的专注形成对比,缭绕的旱烟雾增添了画面的氛围感。这一镜头传递出父亲对高台阶的向往,对提升地位的渴望。②“鸡叫三遍时父亲出发,黄昏贴近家门口时归来,把柴靠在墙根上,很疲倦地坐在台阶上,把已经磨穿了底的草鞋脱下来,垒在门墙边。一个冬天下来,破草鞋堆得超过了台阶。”特写镜头聚焦于那堆超过台阶的破草鞋,无声地诉说父亲日复一日的辛勤劳作,一心造屋的坚定执着。③“那时已经是深秋,露水很大,雾也很大,父亲浮在雾里。父亲头发上像是飘了一层细雨,每一根细发都艰难地挑着一颗乃至数颗小水珠,随着父亲踏黄泥的节奏一起一伏。晃破了便滚到额头上,额头上一会儿就滚满了黄豆大的露珠。”特写镜头呈现深秋大雾中父亲劳作的身影,折射父亲为实现目标不惧艰难、不畏辛苦的心境;聚焦父亲头发上的小水珠和额头上的露珠,表现父亲劳作的辛苦,展现出他吃苦耐劳、执着坚韧的形象。2.台阶上的父亲过渡语:对父亲来说,台阶是他的物质期待,更是他的精神追求。奇怪的是,当父亲终于砌成了向往已久的台阶后,他却又处处感到“不自在”。(1)文中有两次直接写到父亲的“不自在”,请找出来读一读。将父亲的回答替换成“啊,吃过了!”,与“没吃过”作比较,品一品究竟是什么原因让父亲“回答错了”,让父亲如此“不自在”。预设:①“第二次他再坐台阶上时就比上次低了一级,他总觉得坐太高了和人打招呼有些不自在。然而,低了一级他还是不自在,便一级级地往下挪,挪到最低一级,他又觉得太低了,干脆就坐到门槛上去。”②原因:长期生活在社会底层的父亲,其实是难以适应身居“高台阶”与人交往的状态的,父亲之所以答错乡邻的问候,是出于本能的厚道和谦卑。(2)其实,在造台阶的时候,我们就已经“看到”了父亲的厚道和谦卑,请你结合具体情节说一说。预设:“父亲从老屋里拿出四颗大鞭炮,他居然不敢放,让我来。”“父亲明明该高兴,却露出些尴尬的笑。”造新台阶是父亲长久以来的愿望,他本该高兴,挺胸抬头,但是长期的劳作、驼惯了的背使他不能昂首挺胸;新台阶落成了,父亲既感到骄傲又羞于张扬。3.岁月里的父亲过渡语:父亲厚道和谦卑得有点让人心疼,更让人心疼的是,“父亲老了”。你从哪些地方读出了“父亲老了”?预设:①父亲托青石板时腰闪了一下。“抬的时候,他的一只手按着腰。”“腰闪了一下”“一只手按着腰”等细节,与上文父亲力气大形成对比,暗示父亲老了。②父亲挑水上台阶时闪了腰,“那根很老的毛竹扁担受了震动,便‘嘎叽’地惨叫了一声,父亲身子晃一晃,水便泼了一些在台阶上。”赋予扁担以人的情态,以“很老的”扁担不堪重负的情态暗示父亲的年迈。③“他那颗很倔的头颅埋在膝盖里半晌都没动,那极短的发,似刚收割过的庄稼茬,高低不齐,灰白而失去了生机。”头颅“半晌都没动”,头发“高低不齐”等细节,表明父亲失去了往日的风采,苍老憔悴。四、总结过渡语:父亲辛劳一生,以愚公移山的精神,在漫长的准备之中积铢累寸,终于如愿以偿建成有高台阶的新屋。作者曾说——“《台阶》是我的第三篇文学作品。那是1988年我在嘉兴的一个老房子里写的短篇小说,说的是一个儿子眼中的父亲。这是我理想当中的父亲。”“此父亲真正来自于土地,具有和土地一样沉默无言、敦实宽容的生命底色。在我这个农民儿子的目光里,一个自平凡始,终抵达彼岸的父亲,他来了,自厚重的乡土里来,从我们日常所端的饭碗里来,自短篇小说《台阶》中来。他是中国乡土千万父亲中最平常的一个,与我没有血缘关系,但我确定,他,是我父亲。我终于明白我所苦苦寻找的了,他是我精神乡土里的根!”父亲是“一个不卑不亢、自食其力、给家人居有其屋且从不自我轻贱的父亲,他当然高贵。”只是,一个再强大的人,也抗不过生老病死的规律,哪怕是谦卑如土、坚韧如石的父亲。自《台阶》问世以来,“若有所失”的父亲不知赚取了多少读者的眼泪。假如你能够穿越到小说中,成为小说中的某个人物,你要说些什么才能让父亲不那么失落,再次感受到生活的幸福时刻?预设:(1)假如我穿越成小说中的那个乡邻,路过父亲的门口,我一定多看几眼新台阶,对着父亲竖起大拇指:“真行!这台阶真气派!”(2)假如我穿越成小说中的“我”,我一定对父亲说:“这台阶真好!我从小就爱在台阶上玩,那时我总是从门槛上往台阶上跳,一步就能跳三级。如今这台阶一步可跳不过去了,我还是在台阶上坐一会儿吧,真舒服!”(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