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水结冰了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科目授课时间节次--年—月—日(星期——)第—节指导教师授课班级、授课课时授课题目(包括教材及章节名称)水结冰了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设计意图亲爱的小伙伴们,今天咱们要一起探索一个神奇的现象——水结冰了!🎉三年级的小朋友们,你们知道水从液态变成固态的秘密吗?别着急,今天我就带你们一步步走进这个奇妙的世界!🌟我们要动手实验,用科学的眼光去观察、去思考,让你们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让我们一起开启这趟奇妙之旅吧!🚀💪核心素养目标分析学习者分析1.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三年级的学生们对水的性质有一定的了解,知道水是透明的、无味的液体,但他们对水在不同温度下状态变化的具体过程和原因还缺乏深入的认识。
2.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孩子们对自然界的变化充满好奇,对动手实验尤其感兴趣。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初步的实验操作能力有所提高,但注意力和持久性还有待加强。学习风格上,大部分学生喜欢通过视觉和动手操作来学习,对游戏化和互动式教学较为适应。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在学习水结冰的过程中,学生可能会对冰的形成过程感到困惑,不理解为什么水会变成固体。此外,实验操作中可能会遇到温度控制不当、观察不细致等问题,导致实验结果与预期不符。因此,需要通过有效的教学策略帮助学生克服这些困难,培养他们的科学探究能力。教学资源准备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备有《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教材,以便课堂学习。
2.辅助材料:准备水结冰过程的图片、水分子动态变化的动画视频,以及温度计、冰块、水、盐等实验所需的辅助材料。
3.实验器材:确保实验器材如温度计、冰块模具、量筒、记录表等齐全,并检查其安全性。
4.教室布置:安排教室,设置实验操作台和分组讨论区,营造有利于学生参与和互动的学习环境。教学实施过程1.课前自主探索
教师活动:
发布预习任务:通过班级微信群发布《水结冰了》的预习资料,包括水在不同温度下的变化PPT和实验视频,要求学生观察并思考水结冰的条件。
设计预习问题:提出问题如“水是如何从液态变为固态的?”“为什么在寒冷的冬天湖面会结冰?”引导学生进行初步的猜想。
监控预习进度:通过微信群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
学生活动:
自主阅读预习资料:学生阅读预习资料,了解水结冰的基本原理。
思考预习问题: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对预习问题进行思考和记录。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自主学习法:通过预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信息技术手段:利用微信群实现资源的共享和问题的反馈。
作用与目的:
让学生提前了解水结冰的原理,为课堂学习做好知识准备。
2.课中强化技能
教师活动:
导入新课:以冬季湖面结冰的图片引入,激发学生兴趣,提出问题“水结冰的过程是怎样的?”
讲解知识点:讲解水的三态变化,重点讲解水由液态变为固态的物理过程。
组织课堂活动:进行“模拟结冰”实验,让学生分组观察和记录水在不同温度下的变化。
学生活动:
听讲并思考:认真听讲,跟随老师的讲解思考问题。
参与课堂活动:积极参与实验,观察水结冰的现象。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讲授法:通过讲解帮助学生理解水结冰的原理。
实践活动法:通过实验活动让学生直观感受水结冰的过程。
作用与目的:
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水结冰的科学原理,掌握水三态变化的基本知识。
3.课后拓展应用
教师活动:
布置作业:让学生记录家中水壶或水杯中水结冰的过程,并分析影响因素。
提供拓展资源:推荐关于水的物理特性的科普书籍或视频,鼓励学生课后进一步学习。
学生活动:
完成作业:完成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拓展学习:利用提供的资源进行拓展学习,加深对水结冰现象的理解。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自主学习法:通过完成作业和拓展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反思总结法:通过作业和拓展学习,引导学生反思总结学习过程。
作用与目的:
巩固学生对水结冰现象的理解,拓展学生的科学视野。教学资源拓展一、拓展资源
1.水的循环:介绍水在自然界中的循环过程,包括蒸发、凝结、降水等环节,以及水循环对地球生态系统的重要性。
2.水的净化:探讨水污染的来源和危害,以及常见的净水方法,如过滤、沉淀、消毒等。
3.水的利用:介绍水在农业、工业、生活等领域的应用,以及节约用水的意义。
4.水的化学性质:简要介绍水的化学性质,如溶解性、电离性等,以及水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
5.水的物理性质:详细介绍水的物理性质,如密度、比热容、沸点、凝固点等,以及这些性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二、拓展建议
1.观察生活: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观察水的现象,如水在不同温度下的状态变化、水的蒸发等。
2.实验探究:指导学生进行简单的实验,如观察水在不同温度下的变化、自制净水器等,以加深对水性质的理解。
3.撰写报告:要求学生撰写关于水循环、水污染、节约用水等方面的报告,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4.参观学习:组织学生参观水厂、污水处理厂等,了解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5.科普阅读:推荐与水相关的科普书籍、杂志,如《水的故事》、《水与生命》等,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6.小组讨论: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水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团队合作能力。
7.创意设计:鼓励学生发挥创意,设计关于水主题的绘画、手抄报、模型等,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
8.社会实践:组织学生参与节水宣传活动,提高公众对水资源保护的意识。
9.家庭作业:布置与水相关的家庭作业,如调查家庭成员的用水习惯、设计节水方案等,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
10.研究性学习:鼓励学生选择与水相关的课题进行深入研究,如水资源的分布、水污染治理等,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板书设计①本文重点知识点:
-水的物理性质:液态、固态、气态
-水的结冰过程:温度降低、水分子运动减慢、水分子排列紧密形成固态
-水的融化过程:温度升高、水分子运动加快、固态水变为液态
②关键词:
-水分子
-热量
-温度
-密度
-沸点
-凝固点
③重点句子:
-“当温度降低到0℃以下时,水开始结冰。”
-“水分子在低温下运动减慢,逐渐排列紧密,形成固态。”
-“水在结冰过程中释放出热量,使得周围环境温度降低。”重点题型整理1.题型一:观察实验现象,描述水结冰的过程。
答案:水结冰的过程是先从液态变为固态,过程中温度逐渐降低,水分子运动减慢,排列变得紧密,最终形成冰块。
2.题型二:解释为什么湖面在冬天会结冰。
答案:湖面在冬天会结冰是因为气温降低,湖水的温度也随之降低,当温度低于0℃时,湖水中的水分子运动减慢,排列紧密,形成固态的冰。
3.题型三:分析水结冰时周围环境的变化。
答案:水结冰时,由于释放出热量,周围环境的温度会略微升高,这是因为水在结冰过程中放出了热量。
4.题型四:讨论如何防止水在冬天结冰。
答案:为了防止水在冬天结冰,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加热:在湖水表面加热,提高水温,防止结冰。
-投放防冻剂:在湖水中投放防冻剂,降低水的凝固点,防止结冰。
-搅拌:定期搅拌湖水,防止水分子在底部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可口可乐营销策略》课件
- 铁道机车专业教学张琼洁课件
- 双语客运值班员客运站的设备组成课件
- 双语列车长安全管理规定课件
- 铁路市场营销成本导向定价法课件
- 管道支吊架调整施工方案
- 《GB 19147-2016车用柴油》(2025版)深度解析
- 中华传统文化课课件
- 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生涯发展展示
- 个人职业能力训练课件
- 智慧树知到《形势与政策(北京大学)》2025春期末答案
- 2025年中国尼龙注塑件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智慧能源体系》课程教学大纲
- DBJ04-T 241-2024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 特殊人群安全用药指导
- 工业物联网安全风险评估-深度研究
- 2024年机场广告行业投资分析及发展战略研究咨询报告
- 《洗地机培训方案》课件
- 手术室护理新进展
- 2025年华侨港澳台学生联招考试英语试卷试题(含答案详解)
- 《恙虫病正式》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