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成人高等学校招生考试《语文》高频考点速记题库:作文审题与立意技巧解析与应用能力提升试题_第1页
2025年成人高等学校招生考试《语文》高频考点速记题库:作文审题与立意技巧解析与应用能力提升试题_第2页
2025年成人高等学校招生考试《语文》高频考点速记题库:作文审题与立意技巧解析与应用能力提升试题_第3页
2025年成人高等学校招生考试《语文》高频考点速记题库:作文审题与立意技巧解析与应用能力提升试题_第4页
2025年成人高等学校招生考试《语文》高频考点速记题库:作文审题与立意技巧解析与应用能力提升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成人高等学校招生考试《语文》高频考点速记题库:作文审题与立意技巧解析与应用能力提升试题考试时间:______分钟总分:______分姓名:______一、作文审题与立意技巧解析与应用能力提升试题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材料一:近日,某地政府发布了一项关于垃圾分类的通告,要求居民在日常生活中进行垃圾分类,提高资源利用率,保护环境。通告一经发布,立即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和讨论。材料二: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过:“教育就是教人做真人。”他认为,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使他们在生活中能够做到诚实守信、勤劳善良。要求:结合材料一、二,自选角度,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二、作文立意技巧应用试题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材料一:随着科技的发展,人工智能逐渐走进了人们的生活。有人说,人工智能将取代人类的工作,让人们失去生活意义;也有人说,人工智能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将极大地提高生产力,造福人类。材料二:我国古代哲学家孟子曾说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他认为,只有坚持正确的道德观念,才能得到他人的帮助和支持。要求:结合材料一、二,自选角度,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三、作文审题与立意技巧解析与应用能力提升试题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材料一:近日,我国成功发射了嫦娥五号探测器,实现了月球样品返回任务。这一成就标志着我国航天事业取得了重大突破,展现了我国科技创新的实力。材料二:我国古代诗人杜甫曾说过:“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他认为,只有站在高处,才能看到更广阔的视野。要求:结合材料一、二,自选角度,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四、文言文阅读理解与应用能力提升试题要求: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谨;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求!尔何如?”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赤!尔何如?”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零,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摄乎大国之间摄合、亲附B.加之以师旅师旅,军队C.比及三年比及,等到D.端章甫端,古代礼服(2)下列对文中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B.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C.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D.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3)下列对文中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四人的回答,反映了他们各自的志向和才能。B.孔子对子路、冉有、公西华的回答表示赞赏,对曾皙的回答表示不满。C.孔子认为,只有曾皙的回答体现了他的真实想法。D.孔子通过这番对话,表达了自己对人才的看法。(4)把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①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②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5)根据文意,简要概括孔子对四位弟子的评价。(6分)五、现代文阅读理解与应用能力提升试题要求: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被誉为“中国古代小说的百科全书”。作者曹雪芹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塑造了一系列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构建了一个庞大而复杂的封建家族,展现了当时社会的风俗民情。(1)下列关于《红楼梦》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红楼梦》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为背景,描绘了当时的社会风貌。B.《红楼梦》中的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是小说中的主要人物。C.《红楼梦》通过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揭示了封建社会的腐朽。D.《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是清代著名文学家。(2)下列关于《红楼梦》中人物性格的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贾宝玉:聪明伶俐,才华横溢,但性格叛逆,不拘小节。B.林黛玉:聪明伶俐,才情出众,但性格孤僻,多愁善感。C.薛宝钗:端庄大方,贤良淑德,但过于拘谨,缺乏个性。D.王熙凤:机智过人,手段强硬,但心狠手辣,冷酷无情。(3)下列关于《红楼梦》的情节,不正确的一项是()A.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相遇,是小说中最具浪漫色彩的情节之一。B.薛宝钗为了得到贾宝玉的青睐,不惜牺牲自己的名誉。C.王熙凤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与贾琏合谋陷害贾母。D.贾宝玉在小说中多次表现出对封建礼教的反叛。(4)根据文意,简要概括《红楼梦》的主要艺术特色。(6分)(5)结合自身阅读体验,谈谈你对《红楼梦》中某个人物的理解。(6分)六、诗歌鉴赏与应用能力提升试题要求: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江雪》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中“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描绘了一幅寂静的冬日景象。B.诗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展现了诗人孤高自傲的性格。C.诗中“寒江雪”象征着诗人坚贞不屈的品质。D.诗中“独钓”体现了诗人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态度。(2)下列对这首诗的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中“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反映了诗人对世俗的厌倦。B.诗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展现了诗人追求精神自由的精神。C.诗中“寒江雪”象征着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D.诗中“独钓”体现了诗人对孤独生活的享受。(3)根据诗歌内容,简要概括诗人的情感态度。(6分)(4)结合诗歌意象,谈谈你对这首诗的理解。(6分)本次试卷答案如下:一、作文审题与立意技巧解析与应用能力提升试题1.答案:(1)自选角度,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2)自选角度,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3)自选角度,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解析思路:(1)审题:首先明确题目要求,结合材料一、二,思考如何立意。材料一强调垃圾分类的重要性,材料二引用陶行知的教育理念,提示考生在立意时可以关注环保与道德教育的关系。(2)立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立意:①垃圾分类的意义;②环保与道德教育的结合;③个人在环保和道德教育中的责任。(3)写作:根据立意,组织文章结构,合理安排材料,确保文章内容充实、观点明确。二、作文立意技巧应用试题2.答案:(1)自选角度,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2)自选角度,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解析思路:(1)审题:结合材料一、二,思考如何立意。材料一讨论人工智能的利弊,材料二引用孟子的名言,提示考生在立意时可以关注科技发展与道德观念的关系。(2)立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立意:①人工智能对人类生活的影响;②科技发展与道德观念的冲突;③人类在科技发展中的责任。(3)写作:根据立意,组织文章结构,合理安排材料,确保文章内容充实、观点明确。三、作文审题与立意技巧解析与应用能力提升试题3.答案:(1)自选角度,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2)自选角度,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解析思路:(1)审题:结合材料一、二,思考如何立意。材料一介绍我国航天事业取得的成就,材料二引用杜甫的名句,提示考生在立意时可以关注科技创新与个人理想的关系。(2)立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立意:①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②科技创新对国家的重要性;③个人理想与国家命运的关系。(3)写作:根据立意,组织文章结构,合理安排材料,确保文章内容充实、观点明确。四、文言文阅读理解与应用能力提升试题1.答案:(1)D解析思路:选项A、B、C的解释均符合文意,选项D中的“端”解释为古代礼服,与文意不符。2.答案:(2)D解析思路:选项A、B、C的断句均不符合文意,选项D的断句符合文意。3.答案:(3)B解析思路:选项A、C、D的描述均符合文意,选项B中的“孔子对子路、冉有、公西华的回答表示赞赏,对曾皙的回答表示不满”与文意不符。4.答案:(1)方圆六七十里或者五六十里的小国家,我如果治理它,等到三年,就可以使百姓富足。(2)孔子长叹一声说:“我赞成曾点的想法啊!”解析思路:根据文意,将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答案:孔子对四位弟子的评价:①子路有勇有谋,但过于直率;②冉有谦逊有礼,但过于拘谨;③公西华有才华,但过于谨慎;④曾皙有理想,但过于孤高。五、现代文阅读理解与应用能力提升试题1.答案:(1)C解析思路:选项A、B、D的表述均符合文意,选项C中的“《红楼梦》通过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揭示了封建社会的腐朽”与文意不符。2.答案:(2)C解析思路:选项A、B、D的描述均符合文意,选项C中的“诗中‘寒江雪’象征着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文意不符。3.答案:(3)C解析思路:选项A、B、D的情节均符合文意,选项C中的“薛宝钗为了得到贾宝玉的青睐,不惜牺牲自己的名誉”与文意不符。4.答案:《红楼梦》的主要艺术特色:①人物形象鲜明;②情节曲折离奇;③语言生动形象;④反映社会现实。5.答案:结合自身阅读体验,谈谈你对《红楼梦》中某个人物的理解。(答案略)六、诗歌鉴赏与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