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淮北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含解析)_第1页
安徽省淮北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含解析)_第2页
安徽省淮北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含解析)_第3页
安徽省淮北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含解析)_第4页
安徽省淮北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安徽省淮北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14分。

1.小明读八年级了,下列关于他的估测数据最合理的是()

A.正常步行速度约4ni/sB.人体密度大约lg/cm3

C.洗澡水的温度大约60久D.质量大约500g

2.我国自主研制的“歼-16”战斗机,具备世界领先水平,当两架“歼-16”战机以相同的速度同向巡航

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以地面为参照物,两架战斗机是静止的

B.两架战斗机的飞行员相互喊话时,是以空气为介质传播声音的

C.以其中一架战斗机为参照物,另一架飞机是静止的

D.战斗机的制作材料,应选择密度比较大的物质

3.如图所示,在注射器中吸入少量液态乙醛,用橡皮塞堵住注射孔,向外拉动活塞,

液态乙醛消失。下列选项中的物态变化与其相同的是()

A.清晨,人在户外呼出“白气”B.雪水在屋檐下形成冰锥

C.洗手后,用热风干手器将手烘干D.寒冬,雪人没有熔化却变小了

4.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束光线通过凸透镜后一定能会聚到一点B.显微镜的物镜成像与投影仪成像原理相同

C.黑板反光是由于光发生漫反射造成的D.日食的形成与小孔成像原理不同

5.小明站在水边,看到树在水中的倒影。图中能正确反映他看到树倒影的光路图是

水/

6.用如图所示自拍杆给自己拍照,与直接拿手机相比,用自拍杆拍照()

A.增大了物距像变大

B.增大了物距像变小

C.增大了像距像变大

D.增大了像距像变小

7.晓阳同学在做测量密度实验时,分别测量了两种不同物质的密度,并绘制了机-了图像,下列说法不正

确的是

A.水的爪-U图像应该在I区域B.4物质的密度PA=1.5g/cm3

C.4物质的密度大于8物质的密度D.图像反映出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

8.人的身体藏有很多“尺”,比如在通常的情况下,站立时的身高是脚长的7倍,如图是小明用两个分度

值不同的刻度尺测出的自己脚长的图片,从测量的基本要求及减小误差的角度出发,小明的脚长应为

________CTTlo

甲乙

9.鱼洗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洗漱用具,小明用湿手缓慢有节奏的摩擦盆沿的把手,鱼洗就振动起来,还能发

出嗡嗡的声音同时看到盆内水花四溅,盆内水花四溅说明声音可以传递=

10.同学们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时,观察到温度计示数

如图所示时,继续加热,但温度计示数不再升高,此时烧杯内的水

沸腾(选填“已经”或“没有”)。

11.滑冰比赛时为了消除冰刀滑行造成的痕迹,需要“补冰”,即在划痕上浇水,并在浇水处喷洒干冰(固

态二氧化碳),这个过程中包含有几个物态变化,请你写出其中的某一个物质发生的怎样的物态变化

12.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到液面上发生反射和折射,入射光线与液面成30。角(如图

),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的夹角为75。,则折射角的大小为。-

13.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其下方的纸上呈现一个并非最小最亮的光斑,这时光斑

到凸透镜的距离为小小明认为凸透镜的焦距一定大于心为了检验小明的推断是否

正确,可将下方的纸张慢慢稍微远离凸透镜,若观察到纸上呈现的光斑先(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则其推断是正确的。

14.水平过道上方有一盏灯,下方的地砖表面均是平整光滑的,小明站在1号地砖上时,通过2号地质看到

灯的像;走到2号地砖上时,通过3号地砖看到灯的像。则小明两次所看到的像的大小(选填“相

同”或“不同”)o

地转

15.如图甲是一位同学眼球成像的示意图,根据他所患眼疾的情况,请你给该同学佩戴合适的眼镜____(

选填“乙”或“丙”),使得该同学具有正常的视力。

16.寒冷的冬天,充满水的水管容易冻裂,这是因为水凝固时,密度变小,体积变大造成的。体积为

3333>

90cm3的水,结成冰后,体积变为cm3。_Qgxio/c^/m,p^,=1.0x10kg/m)

17.近年,阜阳城市街头出现了共享单车的身影。若某辆单车一只轮胎容积为2000cm3,充气前,轮胎内

气体的密度为1.423/爪3,若又向这只轮胎中充入1g的空气(不计轮胎体积的变化),则这时这只轮胎内气

体的密度为______g/cm3o

三、作图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

18.一束平行光照射到长方形玻璃砖表面,请你做出光线通过玻璃砖的光路,并

证明从玻璃砖射出的光线与照射到玻璃砖表面的光线平行。I-----------*----------------

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8分。

19.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小明所在的小组的同学们选取一块薄平板玻璃、两根完全相同

的蜡烛力和B、刻度尺、白纸、火柴等器材进行实验,如图甲所示。

玻璃板玻璃板玻璃板

(1)小丽将蜡烛a竖直放在水平桌面的白纸上,点燃蜡烛4她观察发现:平板玻璃中蜡烛a的像偏低且倾

斜。你认为在图乙所示的1、2、3三幅图中,______图是产生以上实验现象的原因。

(2)器材调整正常后,若蜡烛4距平板玻璃10CM,则蜡烛B与蜡烛4相距才能与蜡烛力的像完全重

合。

(3)如图所示,小明把四个模型分别面对玻璃板直立在桌面上,用于研究像与物左右位置的

关系,最好选用;

20.小明要测酱油的密度,可是没有量筒。他知道水的密度为P忒=1.0义1。3的/巾3,于是利用水,大致测

出了酱油的密度。

(1)用天平测空瓶质量,发现加上最小的5g祛码,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边,取下5g的祛码,指针又略偏向

分度盘的左边,这时小明应该_____直到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

(2)正确测出空瓶质量见图乙,然后装满水,测得总质量为44g。

(3)将水倒干净,再装满酱油,测出酱油和瓶子的总质量(见图丙),则酱油密度为g/cm\

2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r............0....

出W叫川甲||呵||叫IIg'川川|||川1川||||叫川邛|叫||叫川中川P川in附叫叫

皮IpcmlO20304050’60708090100限

(1)将蜡烛和凸透镜固定在如图所示的位置后,移动光屏,当光屏位于90cm刻线处时得到烛焰清晰、倒立

的实像。(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根据该原理工作的;

(2)保持上述实验中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移动到Oon刻线处,应该向(选填“左”或“右”)移动

光屏,才能再次得到烛焰清晰的实像。如果去掉光屏,眼睛在4处(选填“能”或“不能”)看到这

个实像;

(3)实验中,燃烧的蜡烛逐渐变短,会造成光屏上的像逐渐向上方移动,为了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

凸透镜向(选填"上”或“下”)调整。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4分。

22.今年暑假期间,小明和爸爸一起到内蒙古草原旅游,恰逢我国自主研制的“歼-16”战斗机,在空中向

远方的靶机实弹射击,假设飞机在小明的正上方1360m开炮,飞机飞行速度500a/s,小明听到炮声时,

飞机已经沿水平方向飞行了多远的距离(设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n/s)?

23.小明想测新鲜橙子的密度,他用天平测出一个橙子的质量是150g,测得装满水的溢水杯

的总质量是495g,当溢水杯停止排水后再取出橙子,接着测得溢水杯和剩余水的总质量是

330g。请根据上述实验过程解答下列问题:

(1)橙子排出的水质量是多少g?

(2)橙子的体积是多少?

(3)橙子的密度是多少g/cn^?(计算结果保留2位小数)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解:2、正常步行速度约l.lm/s,故A错误;

B、人体密度大约lg/cm3,故8正确;

C、洗澡水的温度大约40冤,故C错误;

D、中学生质量大约50的,故。错误。

故选:Bo

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能根据日常经验或自然现象粗略估测一些物理量。例如:长度、质量、时间、温度、

力、速度、电功率、电流、电压等。解答估测选择题的方法:利用生活中我们熟悉的一些数据作为根据,

进行单位换算,有时要利用基本公式求未知物理量。

本题考查了对速度、密度、温度、质量的估测,注重理论与实际差异的应变能力的培养,体现新课程的基

本理念。

2.【答案】C

【解析】解:当两架“歼-16”战机以相同的速度同向巡航时,

A、以地面为参照物,两架战斗机位置相对于地面的位置都发生了变化,所以两架战斗机都是运动的。故

A错误;

8、两架战斗机的飞行员相互喊话时,是以电磁波为介质传播声音的。故8错误;

C、以一架战斗机为参照物,另一架战斗机位置没有变化,所以另一架战斗机也是静止的。故C正确;

。、根据p=£可知,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密度越小,质量越小。为使战斗机更易起飞,应该尽量减小其

质量,所以战斗机的制作材料,应选择密度比较小的物质。故。错误。

故选:Co

(1)在研究物体运动时,要选择参照的标准,即参照物,物体的位置相对于参照物发生变化,则运动,不

发生变化,则静止。

(2)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3)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密度越小,质量越小。

本题以“歼-16”为载体,考查蕴含的物理知识,重点考查了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注

重了物理和生活的联系,具有较强的综合性,是一道好题。

3.【答案】C

【解析】用橡皮塞堵住注射孔,向外拉动活塞,液态乙醛消失,乙醛由液态变为气态是汽化现象;

A.清晨,人在户外呼出“白气”,口腔内的水蒸气遇冷从气态变为液态是液化现象,故此选项不符合题

思;

A雪水在屋檐下形成冰锥,水从液态变为固态是凝固现象,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C.洗手后,用热风干手器将手烘干,水从液态变为气态是汽化现象,故此选项符合题意;

D寒冬,雪人没有熔化却变小了,雪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是升华现象,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Co

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从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

叫液化;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

本题考查辨别生活中的物态变化,是基础题。

4.【答案】B

【解析】解:4、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但光线通过凸透镜不一定能会聚于一点,故A错误;

3、显微镜包括物镜和目镜,靠近物体的称之为物镜,另一个称之为目镜,物体首先由物镜成一个倒立、

放大的实像,再经目镜成一个正立、放大的虚像。因此,物镜成像原理相当于投影仪,目镜成像原理相当

于放大镜,故B正确;

C、黑板反光是由于光发生镜面反射造成的,故C错误;

。、日食与小孔成像都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错误。

故选:Bo

(1)对于凸透镜来说: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会聚于焦点;通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

轴;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

(2)显微镜有物镜和目镜组成,显微镜的物镜成的是放大、倒立的实像,目镜成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

(3)光的反射分为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当平行光射到表面光滑的物体表面时,反射光线仍然平行,发生的

是镜面反射;当平行光线射到凹凸不平的物体表面时,反射光线向各个方向传播,发生的是漫反射;

(4)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产生的现象有小孔成像、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等。

此题考查了凸透镜的会聚作用、显微镜、镜面反射、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属基础题目。

5.【答案】B

【解析】解:看到水中“树木”属于平面镜成像,平面镜成像原理是光的反射,所成的像是反射光线的反

向延长线的会聚点,不是实际光线的会聚点,所以成的是虚像,而AC两图中光线从水中发出,。图中光线

由眼睛处发出,故AC。错误,8正确。

故选:Bo

平静的水面映出岸上树木的倒影是利用平面镜成像,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成正立、等大的虚像,像与物体

关于平面镜对称。

本题目就是考查平面镜成像的应用,看生活场景中哪些应用了平面镜的成像,其主旨还是看学生对平面镜

成像特点是否掌握。

6.【答案】B

【解析】解: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越大,像距越小,像越小,可知自拍杆与直接拿手机自拍相比,

利用自拍杆可以增大物距,减小人像的大小,从而增大取景范围,取得更好的拍摄效果。故2正确,ACD

错误。

故选:Bo

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越大,像距越小,像越小。

此题主要考查了有关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及应用。一定要熟练掌握规律的内容,特别是成像特点与物距之间

的关系。

7.【答案】A

【解析】解:(1)由图知,当体积为20czn3时,4物质的质量叫1=30g,B物质的质量WIB=5g,

33

则4物质的密度PA=华==155/cm;B物质的密度为=詈=2Q^3=0.255/cm;

比较可知,4、B两种物质的密度以>p次〉PB,所以水的爪—U图像应该在II区域。故A错误,BC正

确。

(2)由图像可知,甲、乙的m-U图像都是过原点的直线,说明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故D正确。

故选:Ao

(1)根据图像求出4B两种物质的密度,并得出4、8两种物质的密度以及水的密度的大小关系,然后对照

图示做出选择即可。

(2)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同种物质(同种状态)的密度是相同的,即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

此题考查密度的计算,难度不大,关键是读懂图像,并能从图像中获取相关信息。

8.【答案】25.00

【解析】解:由图甲可知这把刻度尺相邻两刻度线之间的长度是0.1cm,即分度值是0.1CM,图乙可知这把

刻度尺相邻两刻度线之间的长度是0.5cm,即分度值为0.5cm,从测量的基本要求及减小误差的角度出发,

要使用甲刻度尺,物体左端与零刻度线对齐,右端的示数为25.00CM,物体的长度为25.00CM。

故答案为:25.00。

用刻度尺测长度,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此题主要考查长度的测量和计算,属于基础知识。解答本题时注意记录长度时需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

位。

9.【答案】能量

【解析】解:鱼洗振动能发出嗡嗡的声音,同时可以看到盆内水花四溅,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才能让

水动起来。

故答案为:能量。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声音能传递信息,也能传递能量。

本题考查了声现象的相关知识,题目难度不大。

10.【答案】已经

【解析】同学们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时,观察到温度计示数为98。口继续加热,但温

度计示数不再升高,此时烧杯内的水已经沸腾。

故答案为:已经。

液体沸腾的条件:①达到沸点;②继续吸热,二者缺一不可。

本题考查沸腾的条件,属于基础题。

11.【答案】水放热凝固成冰

【解析】解:在划痕上浇水,水会放热凝固成冰。

故答案为:水会放热凝固成冰。

升华指物质由固态直接转变成气态,升华要吸热;凝固指物质由液态转变成固态,凝固要放热。

本题考查了凝固现象,属于基础题。

12.【答案】45°

【解析】解:过入射点作出法线,然后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作出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液面成30。角,

则入射角为90。一30°=60°,则反射角为60。;

根据光从空气斜射入其它介质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作出折射光线。

由题意知,入射光线与液面成30。角,则入射角为90。-30。=60。;

则折射角S=180°-60°-75°=45。,如图所示:

故答案为:45%

要解决此题,首先要掌握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知道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同时要掌握光的折射的规律,知道光从空气斜射入其它介质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此题主要考查了光的反射和折射定律及其有关的计算。解决此题最关键的是根据题意画出对应的光路图,

根据反射定律的内容和已知条件进行计算。

13.【答案】变小

【解析】解: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平行光平行于主光轴,当在纸上呈现一个并非最小的光斑时,这个并

非最小的光斑,可能在会聚成焦点之前,也可能在会聚焦点之后;如果并非最小的光斑在会聚成焦点之

前,则凸透镜的焦距大于L;如果并非最小的光斑在会聚焦点之后,则凸透镜的焦距小于3所以小明的推

断不合理。为了检验小明的推断是否正确,可将下方的纸张慢慢稍微远离凸透镜,若观察到纸上呈现的光

斑先变小,则其推断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变小。

(1)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在主光轴上一点,这点是凸透镜的焦点,折射光线到达焦点

后继续沿直线传播;

(2)焦点和光心之间的距离是焦距。

本题考查了凸透镜的焦点,折射光线到焦点还会继续沿直线传播,这点学生容易出现错误。

14.【答案】相同

【解析】解:由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平面镜的所成的像的大小只与物体的大小有关,由于灯的大小不

变,所以在2号地砖和3号地砖上看到的灯的像的大小相同。

故答案为:相同。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虚像,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像和关于镜面对称,像和

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本题考查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属于基础知识考查,难度较小。

15.【答案】丙

【解析】解:由图可知,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这就是近视眼的成因,近视眼戴凹透镜进行矫正;图中乙

是凸透镜,丙时凹透镜。

故答案为:丙。

首先根据现象判断是近视眼还是远视眼,近视眼用凹透镜矫正,远视眼用凸透镜矫正。

本题考查了近视眼的成因和矫正,属于基础题。

16.【答案】100

【解析】解:水结成冰后,状态改变,质量不变,根据p=蓝得,水的质量为:

m=p公/水—1.0g/cm3x90cm3=90g,

则冰的体积:

咻谓=缶=1。。"

故答案为:100。

(1)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只有在所含物质的多少发生变化时才会改变,如果只是改变了形状、状

态、位置、温度则不会发生改变;密度是物质本身的特性,决定于物质的种类、状态和温度;

(2)己知水的体积,根据公式爪=py可求水的质量,水结冰后,质量不变,根据公式v=/可求冰的体

积。

本题考查了密度公式的应用,注意物质的状态改变了,质量不变,由于密度变化,所以体积要发生改变。

17.【答案】1.92x10-3

【解析】解:轮胎容积为U=2000cm3=2x10-3^3,

由P=苫得原来轮胎中气体的质量为小。=PoV=1.42kg/瓶3x2x1Q-3-3=2.84x10-3kg=2.84g;

向这只轮胎中充入lg的空气后的气体总质量为m总=爪。+爪'=2.84g+lg=3.84g,

此时气体的密度为p总=^=就a=1.92x10-3g/cm\

故答案为:1.92x10-3。

①气体的体积等于轮胎容积。已知轮胎容积和原来轮胎内气体密度,可以得到原来轮胎中气体质量;已知

原来轮胎中气体质量和冲入气体质量,可以得到轮胎内气体的总质量;已知气体总质量和总体积,利用

P=学得到此时气体的密度。

此题考查了密度计算公式及其变形公式的应用,解答的关键是知道轮胎容积一定,也就是气体体积相同,

还要正确进行单位换算。

18.【答案】解:(1)一束光线从空气中射向一块方形玻璃砖,过入射点B作出法线MN,根据折射角小于入

射角,据此画出折射光线BC;过C作出法线,当光线BC由玻璃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据此

作出折射光线CD,如下所示:

M

(2)根据光路的可逆性,当光线沿DC方向斜射入玻璃砖时,玻璃砖上面的折射光

线为84,故可知,Z.DCH=Z.MBA,

分别延长4B和。C,由对顶角相等可知NNBG=Z.NCG-----①,

因两法法线MN和GH平行,故有NNBC=乙BCG-----②,

由①②可知:乙CBG=4NCB,(内错角相等),贝帽G〃ND,即从玻璃砖射出的光线与射入玻璃砖前的光

线平行。

M

【解析】(1)光的折射规律的内容:入射光线、法线、折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

位于法线两侧,当光线从空气斜射入其它透明介质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线从其它介质斜射入空气

时,则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据此作图。

(2)根据光路的可逆性,当光线沿0C方向斜射入玻璃砖时,玻璃砖上面的折射光线为B4分别延长4B和

DC,然后结合几何知识证明。

此题考查了光的折射光线的画法,首先要熟练掌握光的折射定律的内容,关键是搞清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关

系。

19.【答案】320cmA

【解析】解:(1)实验时平面镜必须要竖直放置,如果不竖直,不论怎样移动后面的蜡烛都不可能与前面

蜡烛的像完全重合,由图可知,甲图平面镜竖直放置,不会出现像偏高的情况,乙和丙图平面镜没有竖直

放置,分别作出蜡烛a的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可知,3图平板玻璃中蜡烛a的像偏低且倾斜,如下图:

玻璃板

乙:平板玻璃向蜡烛A倾斜丙:平板玻璃向蜡烛B倾斜

图2

(2)由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若蜡烛4距平板玻璃10cm,蜡烛2的像距离平面镜也为10cm,则蜡烛8与蜡烛

4相距20cm才能与蜡烛力的像完全重合。

(3)由图可知,四个模型分别为C、力、T、V,从模型上看,只有C左右不同,而4、T、V,左右相同,所

以当小明把四个模型分别面对玻璃板直立在桌面上,用模型力、7、U不能达到实验目的,只有C左右不

同,所以能够达到实验目的。

故答案为:(1)3;(2)20cm;(3)4。

(1)由平面镜的成像特点,像物关于镜面对称可知:玻璃板如果不竖直,蜡烛的像与蜡烛不能重合;根据

平面镜的成像特点,像物关于镜面对称作出蜡烛的像点即可确定平板玻璃中蜡烛力的像偏高且倾斜的是哪

一个。

(2)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物像等距即可解答此题。

(3)根据四个模型的结构和研究目的“研究像与物左右位置的关系”可做出选择。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是中考出题的一个热点,本题围绕这个探究过程可能遇到的问题,解决办法,

合理的思考和解释来考查同学的,值得我们关注。

20.【答案】取下5g的祛码,再向右调游码1.1

【解析】解:(1)天平平衡后,用天平测空瓶质量,用镶子向右盘加减祛码,当把祛码盒中最小的祛码放

入右盘后,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接下来正确的操作步骤是取下5g祛码,并向右移游码,使天平平

衡;

(3)由图丙可知,酱油和瓶子的总质量为:爪2=20g+20g+5g+2g=47g;

由题意可知,瓶子装满水后,瓶子内水的质量m水=巾1—zn。=44g—14g=30g,

则瓶子的容积为:2瓶=2水='=?3=30c——

则瓶子内装满酱油后酱油的体积U酱股=丫瓶=30cm3,

瓶子内酱油的质量为:m酱油=m2-m0=47g-14g=33g,

故酱油的密度为:p酱涉=万驯=JI去=l.lg/cm3。

酱油

故答案为:(1)取下5g的祛码,再向右调游码;(3)1.1。

(1)称量过程中,指针右偏,说明右端沉,需要减小祛码或左移游码;

(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