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某校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开学考试试卷(含答案)_第1页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某校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开学考试试卷(含答案)_第2页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某校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开学考试试卷(含答案)_第3页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某校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开学考试试卷(含答案)_第4页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某校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开学考试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三和学校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

语文开学考试试卷

一'语文积累与运用(35分)

1.默写

(1)《春望》这首诗里表达杜甫在战火中牵挂亲人的句子是

(2)杜牧《赤壁》中以东吴两位美女的命运,来间接地反映政治军事情势变迁的诗句是

CC,,

,o

(3)陶渊明《饮酒》(其五)一诗中表现诗人俯仰云间悠然自得,与自然融为一体的诗句是

(4)李贺《雁门太守行》中从声和色两个方面勾画了一幅激烈的战斗场面,渲染了沉重、紧张、

肃杀的氛围的诗句是“,

(5)李清照《渔家傲》中表达词人希望实现自己理想的句子是

“,,

,,O

2.小语在阅读名著《朝花夕拾》和《西游记》时,摘录了下面两段话,请你一起来探讨“行走”的意

义。

【摘录一】毕业,自然大家都盼望的,但一到毕业,却又有些爽然若失。爬了几次桅,不消说

不配做半个水兵;听了几年讲,下了几回矿洞,就能掘出金银铜铁锡来么?实在连自己也茫无把

握,没有做《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的那么容易。爬上天空二十丈和钻下地面二十丈,结果

还是一无所能,学问是“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了。所余的还只有一条路:到外国去。

——《琐记》

【摘录二】话说唐三藏解救出被压在五行山下的孙猴子,得知他蒙菩萨教诲愿入沙门后,

说:“我与你起个法名,却好呼唤。”猴王道:“不劳师父盛意。我原有个法名,叫做孙悟

空。”三藏欢喜道:“也正合我们的宗派。你这个模样,就像那小头陀一般,我再与你起个混

名,称为行者,好么?”悟空道:“好!好!好!”自此时又称为孙行者。

——《西游记》

(1)【摘录一】中鲁迅将“到外国去”,他去了哪个国家?请结合《藤野先生》中鲁迅先生的行

走轨迹,探寻鲁迅“到外国去”的目的。

(2)【摘录二】中孙悟空自从被三藏起了“行者”的混名后,便行走在了西天取经的路上。请结

合孙悟空的行走经历,谈谈你对“行走与成长”的认识。

你所在的学校正在举办以“君子自强不息”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并完成下列任

务。

【材料探究】

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开幕式上,一位“半身小伙”(先天性尾椎退化综合征,它会导致患者在出生

时便失去下半身)赢得全场欢呼,震撼了无数人。他是谁?这位“半身小伙”叫穆夫塔,当时20岁,

是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形象大使之一。目前他正在攻读大学学位,目标是成为一名外交官。穆夫塔

渴望向世界证明,身体残疾绝不意味着要向命运“屈服”,“每个人都有追逐梦想的权利并且对其抱有

雄心壮志”。穆夫塔这个名字在阿拉伯语里是“胜利者”的意思。人如其名,不向自己的命运屈服就是

真正的胜利者!

3.请为上面这段文字拟写一个标题。

4.如果你是学校新闻站的小记者,想结合活动主题视频采访穆夫塔,你最想问他什么问题?

二、阅读(55分)

阅读理解

贺兰山凝眸

乔洪涛

①一座山,横亘在偌大的西北戈壁,用宽厚坚实的臂膀,为一座银光闪闪的平原之城阻隔风

沙,成为族群繁衍生息的地理依赖,成为远古文明传承的活化石,甚至是西北精神的某种象征一一

这就是贺兰山。

②我还没有见过这样峭拔嶙峋又沉默厚重的山,它带给我巨大的震撼,让我看到了与东部山

脉、南部山脉不一样的山貌。

③这是一座坚硬之山。南北绵延二百多公里的长度,东西四十多公里的厚度,最高处海拔近三

千米的高度,在这茫茫戈壁,怎么不成为一处坚硬的风景?从云端俯瞰,横亘的山脉,像雄狮、像

卧龙,裸露的岩石,深沉的颜色,看不到植被,看不到生命的痕迹,有粗糊不毛之感。直到走近

T,仰首瞻看,才发现山石之间,峭拔的巨石罅隙,有更为倔强的植物,在岩峰中成为更为坚硬的

风景。荆棘、沙柳、低矮的蕨类……在干燥的沙砾中,它们是如何扎根的?它们是如何在烈日下生

长的?它们是如何不被风沙吹折而顽强存活的?

批注:第③段写作者俯瞰贺兰山,看不到生命的痕迹。走近时,却被巨石罅隙间倔强的

植物所震惊,发出了它们如何扎根、生长、存活的思考和感叹。

④车在一条山路上蜿蜒而上,除此之外,没有看到任何可以攀登的道路。忽然,几只褐色的山

羊,从陡峭的山岩上腾掷而下,“之”字形的路线,闪电般的速度,像鹰隼,像精灵,蹄子踩踏过

处,溅起迸泄的沙砾,啊,是岩羊!我还以为这是一座沉寂之山,死亡之山,但一队岩羊瞬间改变

了我的看法,这矫健的山中尤物,如履平地的奔跑姿势,让自以为擅长奔跑的人类相形见细。我们

停下车,它们在车边停下,抬头看我们,眼神坚毅淡定,毫无惧色。与一只岩羊对视,它圆圆的眼

球中,我可以看到孱弱的我,以及我背后巍峨的贺兰山脉。这是贺兰山这首诗歌中灵动的符号,是

粗糊山石哺育的山之子。它们多么神秘,多么神奇。

批注:第④段写

⑤抵达山门,我们下车,顺着一条蜿蜒的山谷,深入腹地,去探寻贺兰山岩画。贺兰山脉是一

个山群,每一座山之间,相连而又彼此独立。沿着一条有柳树绿迹的小路,向里面走去。一条小沟

渠里清澈的山泉奔腾而下。两侧峭壁罗列,奇形怪状的山石,悬在头顶,摇摇欲坠;黑褐色的巨

石,仿佛排兵布阵的怒目金刚。抬头所见的天空,越来越逼仄,越来越促狭,我这是自投罗网,成

为山石困兽了。幸亏脚下有一脉水,捎带着两岸的绿树青草,向远处,更深处蜿蜒而去,让我心悸

稍安。

⑥接着顺着山路深入,峭壁上出现了令人惊叹的岩画——粗粉的笔画,看似单调的线条,形成

一只羊、一只鹰,一个劳动的场景,一个铭记的事件……试想,几万年前,一群直立行走的灵长类

动物,捕猎、生火、繁衍……不仅如此他们用手中的坚硬的石头,在另一块坚硬的石头上,刻下自

己的所思所想,刻下委屈、勇敢和琥珀般风化的眼泪。用手触摸着这些隐隐约约的线条,我仿佛感

受到了刻石的力度和那一只手的温度。圆圆的太阳,四射的光芒,那些历经岁月淘洗而不磨灭的线

条,放射着灼热的光,照耀着循迹而来的后人的眼睛,我的眼里涌出了泪水。这是什么样的血脉相

通?是什么样的精神传承?

批注:第⑥段写

⑦起风了,凝眸贺兰山,心旗烈烈。

⑧“贺兰山下果园成,塞北江南旧有名“,塞北绿洲因一座山而成;“贺兰山下阵如云,羽檄交驰

日夕闻”,颦鼓声声,古战场雄风犹在;“贺兰之山五百里,极目长空高插天”,山势险峻,又温柔可

亲……贺兰山,贺兰山,这草原上奔驰的骏马,这平川耸立的雕塑,既沉稳坚硬,又灵动高拔,凝

结成一种高古的西北精神。

(选自《经典美文》2023年第3期)

5.文章以作者的行踪为线索,由所至写到了所见所感。根据文章内容,完成下图。

所至所见所感

走近山脉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坚硬、震惊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岩羊神秘、神奇

抵达山门山泉、峭壁、巨石局促、心悸

深入山路③_________④__________

6.文章第①段有什么作用?

7.随着景物的变化,作者对贺兰山的感受也不断深入。请仿照第③段的批注,给第④段或第⑥段

做批注。

我选第△段,批注如下:▲

8.作者由贺兰山的景物引发对“西北精神”的思考,请联系全文说说你读出了哪些“西北精神”。

现代文阅读

重走老山界

彭华强

①文友来访,一起筹划重走红军长征经过的老山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陆定一曾写过《老

山界》一文,老山界于是有了名气。

②老山界又名越城岭,它的中段位于湖南农业大学省东安县的舜皇山境内。1934年10月中国

工农红军开始长征时,11月从广西全州渡过湘江,翻过位于广西全州与湖南东安、新宁“两省三县

市”交界处的越城岭,向贵州方向前进。

③我们一行从永州出发,前往舜皇山国家森林公园。上午9时,我们顶着火辣辣的骄阳到达了

舜皇山,此山因舜帝南巡狩猎驻蹿于此而得名。沿着河谷向娥皇溪进发便来到蝴蝶谷,沿石阶而上

入悠长峡谷,一路曲径通幽,鸟语花香,空气清新,沁人心脾,仿佛置身于世外桃源。忽见小径旁

有一块光滑巨石,其上刻有“庄周梦蝶”四字,果见几只彩蝶在绿丛中翩翩起舞。

④峰回路转,前面的山路陡斜起来。我和朋友们走一会儿歇一会儿,还是汗流满面。抬头偶见

石壁上红军当年长征时留下的标语:“不要掉队呀!”“不要落后做乌龟呀!”我们的精神为之一振。

⑤沿着陡峭的石阶一路上行,便到了《老山界》中的越城岭,是这条景点线路的最高峰。有陆

公亭在此,亭侧有红军长征路线介绍。此情此景让我想到了《老山界》中最精彩的一段话:“满天都

是星光,火把也亮起来了。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跟星光接起

来,分不出是火把还是星星。这真是我生平没见过的奇观。”细细品味,真为当年红军的坚强、乐观

而感慨、喟叹!如今,火把排成“之”字形的奇观再也见不到了,但可以见到的是“之”字形的蜿蜒山

路。这是一条从山脚伸向云端的路,绝壁上开辟的水泥栈道,宽不盈尺,往上攀登,下面人的嘴几

乎触碰到上面人的脚跟。真像《老山界》里描述的一样:“后面行军人的嘴几乎可以碰到前面行军人

的脚跟或屁股。走了不到半个小时,我们已气喘吁吁,步履艰难了,走走停停,前面的人走不动

T,后面等着的人也不想催。”

⑥历尽艰难后,终于登临绝顶,真个是“惊回首,离天三尺三”。只见群山环绕,苍郁秀美,云

拂松涛,雾绕翠岗。上山容易下山难,这话一点不假。下山的小径没有石阶,全是泥土,裸露着的

泥土全被古树根藤牵着绊着,非常坎坷,陡峭的梯阶是用竹子做的,踏在上面有点滑,好在没有下

雨。“下山时,后者的脚差不多会踩到前者的头顶。往下看,简直是绝壁,火把照着人们的脸,就在

脚底下。”陆定一的描述丝毫不差,下山的路使人头晕目眩,胆战心惊。

⑦下得山来,我们坐于溪流边休憩养神,文友们不时发出感叹:“当年红军负重抬着担架和伤

员,又不像现在有水泥栈道,不知历尽了怎样的艰险,才翻越这座大山。”今天的老山界,已成为健

身疗养的好地方,但当我们走过这段艰险之路后,对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们充满敬仰。当年红军

自这里走出,走上了胜利之路;我们今天从这里走出,得到的则是灵魂的净化、生命的升华。

(2010年1月27日《人民日报•海外版》)

9.通读全文,说说作者一行重走老山界的原因。

10.第③段画线句子描写蝴蝶谷的景色具有怎样的特点?对下文写越城岭有何作用?

11.第④、⑤段中引用陆定一《老山界》原文语句,有什么用意?

12.试说说你对第⑦段画线句子的理解。

13.《重走老山界》是一篇写在和平幸福的年代,重温老一辈革命者历尽万难、敢于献身精神的文

章。读后,你的内心一定波澜起伏,请你说几句发自肺腑的话表达对革命前辈的崇敬之情。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

【甲】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

死于槽杨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

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呜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

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韩愈《马说》)

【乙】

《诗》曰:“济济多士,文王以宁。”孔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非虚言也。陛下秉①四

海之众,曾亡柱干②之固守于四境?殆③开之不广取之不明劝之不笃。《传》曰:“土之美者善养

禾,君之明者善养士。“中人④皆可使为君子。诏书进贤良,赦小过,无求备,以博聚英俊。

(节选自《汉书》,有删改)

【注释】①秉:执掌。②柱干:比喻担当重任的人。③殆:大概。④中人:中等资质的人。

⑤英俊:杰出人物。

14.请参考“方法提示”,解释文中加点词语。

方法提示词语解释

文言假借词义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①______________

结合语法分析策之不以其道②______________

联系常见词语济济多士③______________

根据语境推断劝之不笃④_________

15.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策之不以其道以博聚英俊

B.骈死于槽杨之间曾亡柱干之固守于四境

C.执策而临之十室之邑,必有忠信

D.安求其能千里也非虚言也

16.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

殆开之不广取之不明劝之不笃。

17.把选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②诏书进贤良,赦小过,无求备,以博聚英俊。

18.两个语段都在谈人才问题,都认为社会上有人才。人才怎样才能不被埋没呢?

【甲】文用写法,强调统治者应善于发现人才、善待人才;

[乙]文通过讲道理的方法,强调o

三'写作(55分)

19.请你选择其中一个任务,用文字为自己的人生、思想上色。

任务一

同学们,今天我们欣赏了祖国山川的绚烂,领略了传统文化的深邃,也体味了人性的光亮。在这广

表的土地上,每一种颜色都承载着独特的意义,它们交织在一起,共同绘就了生活的多彩画卷。我

们的人生也如彩虹般多姿,蓝色代表智慧,红色象征热情,绿色充满生机……这些色彩丰富了我们

的内心,照亮了我们的旅程,也代表了每一个独特的我们。

请根据自己的经历和感悟,以《是我的代表色》为题,将题目补充完整,写一篇叙述类文

早。

任务二

近几年传统文化用自己的方式演绎着“中国颜色”。舞剧《咏春》用黑色传递中国武学的坚韧,《只此

青绿》用青和绿的色彩搭配让宋代雅俗共赏的文化气质跃然纸上,《瓷影》用“青”“白”正色展现出大

繁若简的东方美学……康震老师说:“中国的颜色,来自天地万物,也来自人们丰富的想象,是古人

观日月山川、草木鱼虫记录下的风雅,也是融于生活的浪漫诗意。”请阅读上述文段,提炼观点,

自拟题目展开论述,写一篇议论性文章。

要求:

(1)叙述类文章表达出真情实感,议论性文章观点明确。

⑵不少于600宇。

(3)文字和标点书写要规范、整洁、美观。

(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校名、人名。

答案解析部分

1.(1)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2)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3)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4)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5)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2.(1)日本,为了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离别祖国,到日本留学或他想用医学“救活像我父亲似的

被误的病人的疾苦,战争时候便去当医”,为反压迫、反侵略的斗争出力。

(2)孙悟空取经的过程也是他成长的过程,从刚开始出山时戾气较重,如在五行山下打死六个强

盗,被唐僧教训,不服气便自己跑了。到后面懂得鲁莽不能解决问题,有了慈悲心肠,有了豁达胸

怀。这些都是他在一路西行取经的过程中成长的。

3.“半身小伙”穆夫塔亮相世界杯诠释自强

4.穆夫塔哥哥,您好!请问是怎样的信念,让您克服重重困难,一次次实现自我突破的?

5.巨石罅隙里的植物(或“荆棘、沙柳、低矮的蕨类”);山路上/沿山而上/蜿蜒而上;岩画;惊叹、

感动

6.文章第一段介绍贺兰山的地理位置,①突出贺兰山所处位置的重要性,②总领全篇,③引出下

文作者对贺兰山的描写与记叙,④同时揭示了贺兰山是西北精神的象征,⑤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

阅读兴趣,⑥点题。

7.示例1:第④段写作者原以为贺兰山是一座沉寂、死亡之山,但是沿着山路蜿蜒而上时,他被陡

峭的山岩上腾掷而下的岩羊改变了看法,不禁发出了“多么神秘,多么神奇”的赞叹。

示例2:第⑥段写作者沿着山路深入时,发现令人惊叹的岩画,他想起了几万年前人类的生存,用

手触摸,仿佛感受到了刻石的力度和手的温度,内心百感交集,眼里涌出了泪水,发出了“这是什么

样的血脉相通?是什么样的精神传承?”这一惊叹与思考。

8.①贺兰山上巨石罅隙间长着倔强的植物,它们顽强扎根,体现了西北坚硬(坚强不屈)的精

神;②在沉寂的山中,岩羊依然坚毅淡定,毫无惧色,表现出西北的灵动;③峭壁上的岩画刻下西

北民族的勇敢精神;④贺兰山既沉稳坚硬,又灵动高拔,凝结成一种高古的西北精神。

9.体验红军战士长征时的艰难之路,感受陆定一笔下老山界的奇伟豪迈。

10.景色幽美、静谧怡人。与下文描写越城岭高峻险拔的山势形成强烈反差,游人也由起初轻松愉

悦的心情转而变得胆战心惊,达到扣人心弦的表达效果。

11.将自己亲临目睹的情境与当年阅读《老山界》所产生的联想体验融合起来,更能产生对艰苦环

境中的长征战士深切的钦佩之情。

12.这句话升华了全文的主旨,表达作者老山界之行的真实感受。重走长征路感受红军战士伟岸的

身躯、高尚的情操,使作者一行明确了生命的意义、人生的追求,提升了思想境界。

13.我们现在的美好生活,是先辈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踏着昔日被血洗的土地,缅怀为理想而

斗争的革命先辈,仿佛又聆听到先烈们的慷慨悲歌。因而我们每个人都应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和

平、幸福生活,从小树立起自己的远大目标,并在今后漫长的人生之路中,用行动与汗水去兑现自

己的承诺。

14.①同“饲”喂;;②马鞭,这里是动词,用马鞭驱赶;;③众多;;④勉励

15.B

16.殆开之不广/取之不明/劝之不笃。

17.①想要与普通的马一样尚且做不到,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②(陛下)应下诏书选拔贤良,赦免小的过错,不要求全责备,从而广聚英才。

18.托物寓意(托物言志或托物喻人);统治者应采取措施,招贤纳士。

19.例文:

蓝色是我的代表色

在我心中,蓝色是最能代表我的颜色。它宁静而深邃,如同深邃的海洋,又似无垠的蓝天,与

我的性格、经历紧密相连,承载着我成长的点点滴滴。

小时候,我最爱坐在爷爷的书房里,望着那一排深蓝色的书架发呆。爷爷是个知识渊博的人,

那些蓝色封皮的书籍里,藏着无尽的奥秘。我总会好奇地翻开一本本旧书,尽管很多字还不认识,

但书中的插画和故事却像一把神奇的钥匙,打开了我对世界认知的大门。在那些静谧的午后,我沉

浸在书的海洋里,从童话到科普,从历史到文学,每一次阅读都是一次奇妙的探索。蓝色的书架,

是我智慧启蒙的地方,它让我对知识充满了渴望,也让蓝色在我心中种下了智慧的种子。

随着年龄的增长,蓝色对我来说又有了新的意义。记得有一次参加学校的科技比赛,我和小组

同学要设计一个环保机器人。从创意构思到零件组装,每一步都充满了挑战。在遇到电路连接的难

题时,大家都有些手足无措。这时,我想起了曾经在蓝色封皮书里看到的电路知识,于是静下心

来,仔细分析问题,尝试不同的连接方法。经过几个小时的努力,我们终于成功让机器人动了起

来。那一刻,我感受到蓝色所代表的智慧力量,它帮助我在困难面前保持冷静,运用所学去解决问

题。

蓝色也是我在面对挫折时的慰藉。有一回考试失利,我心情低落,独自来到海边。望着一望无

际的蓝色大海,海浪轻轻拍打着沙滩,仿佛在诉说着包容与鼓励。我坐在沙滩上,海风拂面,思绪

渐渐平静。我意识到,一次失败并不能定义我,就像大海容纳了无数的波澜,依然广阔无垠。蓝色

大海教会我要有豁达的胸怀,去接纳失败,重新出发。

蓝色,贯穿了我的成长历程。它见证了我对知识的探索,给予我解决问题的智慧,也在我失意

时给予我安慰和力量。它是我的代表色,是我性格与经历的生动写照,将永远伴随着我前行,在未

来的日子里继续闪耀独特的光芒。

中国颜色:传统文化的绚丽符号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传统文化以其独特的魅力闪耀着光芒,而其中的“中国颜色”更是宛如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