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江南十校”2025届高三年级下册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与解析)_第1页
安徽省“江南十校”2025届高三年级下册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与解析)_第2页
安徽省“江南十校”2025届高三年级下册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与解析)_第3页
安徽省“江南十校”2025届高三年级下册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与解析)_第4页
安徽省“江南十校”2025届高三年级下册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与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座位号

(在此卷上答题无效)

绝密*启用前

2025届安徽省“江南十校”联考

语文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框涂黑。如

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框。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厂5题。

材料一:

人民网北京12月20日电记者从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获悉,近期,我国首

次基于航空冰雷达技术开展典型冰川储量调查,可以为河西走廊各流域水资源管理和决策、

祁连山生态环境保护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等提供关键数据支撑。

据介绍,航空冰雷达是一种搭载在飞机上对冰川进行透视观测的雷达,通过向冰川发射

低频段电磁波,例如P波段或VHF波段,接收冰川表面和冰底基岩的散射回波,经过处理

和反演得到冰川厚度及储量信息。

此次调查是基于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航空遥感系统”建设的新舟60遥感飞机和奖状

遥感飞机,搭载航空冰雷达与三维激光雷达,在甘肃省老虎沟12号冰川、七一冰川、宁缠

河3号冰川开展了冰川透视探测。

本次调查自2024年9月至11月,共有效飞行13架次,采集原始数据5.6TB,取得了

冰川表面数字高程模型(DEM)、冰川底部基岩数字高程模型(DEM)、冰川剖面图、冰川

储量、冰川三维透视图及3个典型冰川储量等成果,并结合探地雷达(GPR)测量数据完

成了冰川厚度准确度评价。验收专家组评价称,该项目首次实现了复杂地形条件下的复式山

谷冰川冰厚测量,总体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摘自人民网赵竹青《我国首次采用航空冰雷达开展典型冰川储量调查》)

材料二

日益加剧的全球气候变暖,让人们一次次地在新闻中听到“冰川"这个曾经陌生的名词。

人们也愈来愈关心这些冰川的命运。有些小伙伴还会好奇,这些远在山巅之上的冰川变化是

如何被观测的呢?

物质平衡是指单位时间内冰川上以固态降水形式为主的物质收入(积累)和以冰川消融

为主的物质支出(消融)的代数和。这种方法是直接在冰川上布设测点,进行系统的定期观

测,然后根据各测点的测量结果计算出整个冰川在全年或某一时段的物质平衡。

物质平衡观测侧重的是冰川本身高程的变化,而不仅仅是面积的变化。由于冰川在不同

位置的厚度差异较大,物质平衡观测在传统观测手段中是最为精确的一种方法。

由于冰川上遍布危险的裂隙和陡坡,冬季还有雪崩的危险,物质平衡观测方式对于野外

观测人员来说较为辛苦和危险。研究人员每年夏天在观测的同时,需要使用专门的仪器如蒸

汽钻对插在冰川上的花杆重新进行杆插。在消融特别强烈的冰川下部区域,年纯冰消融深度

可达10米多,如果错过夏天对花杆的维护,花杆可能会因为冰川消融而倾倒,这意味着一

整年的数据就此缺失。因此,冰川的物质平衡观测需要每年不止一次地观测和维护,野外工

作量极为艰巨且危险。部分观测站还需要有人员整个夏季都驻守,他们不但要忍受恶劣的天

气条件和强烈的高原反应,还经常要面对来自野生动物的威胁。是的,冰川上也有野生动物。

我们在中国科学院唐古拉冰冻圈与环境观测研究站工作的同事比较烦恼的是,在夏季,一到

晚上就有棕熊跑到站上,闯进室内四处翻找一番后扬长而去。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我们的环

境保护卓有成效,棕熊的数量变多了。

遗憾的是,这种方法无法应用到冰川表碱较为发育的冰川,因为冰川表面都是大石头,

花杆插不进去,如珠峰的绒布冰川。同时,由于冰川不同海拔和坡向的积累、消融差异很大,

物质平衡观测需要在冰川上合理布设较多的测点,所以此方法只适合于中小型冰川。

由于上述原因,全球能够坚持长时间且持续开展物质平衡观测的冰川少之又少,在中国,

有连续10年以上持续观测记录的冰川不超过10条。不少冰川物质平衡观测项目在持续几年

后,往往因为后续资助中断等原因而被废弃。现今,在中国西部,仅有数个野外观测站的科

研坚守者持续记录着冰川的变化,如天山的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祁连山的老虎沟12号

冰川和唐古拉山的冬克玛底冰川等。这里让我们向他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冰川作为全球气候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其对温度的敏感性可以最直观地反映出气

候变化,故对于冰川的诊断需要持续且更加精确的观测。另一方面,现有的冰川观测向我们

展示了一个残酷的结果,即随着气候变暖的加剧,冰川正在逐渐消亡。这对于每一位目睹该

过程的冰川观测者而言都是一种痛苦的煎熬。

2019年,地处北欧的冰岛为一条冰川举行了一场独特的葬礼,以纪念该国一条叫作"0k

”的冰川的消亡。本文谨将"0k"冰川的墓志铭作为结是"在接下来的200年里,我们所有

的冰川都将遵循同样的灭亡之路,这座纪念碑是为了承认我们知道正在发生的事情和需要做

的事情。只有你知道我们做了什么。"

(摘编自高坛光《"问诊"冰川--浅谈冰川的观测》)

材料三:

中国的植物多样性可以跻身世界前三,植物家底的调查和保护历来是经济社会发展和生

态文明建设的重点。在植物资源中有一颗被忽视的明珠--高山植物。我国的高山植物多样

性及资源异常丰富,主要集中在西南部的青藏高原、横断山和喜马拉雅地区。高山环境十分

恶劣,土地贫瘠,植物生长周期非常漫长,种群规模非常小,分布范围狭窄,种群十分脆弱,

对高山生态环境的破坏带来的影响大多是不可逆的,往往会导致物种灭绝。

高山植物保护的分水岭在2021年,新出台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纳入了大

量高山植物。还有一点需要引起我们的注意。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冰川融化,低海拔植物分布

区逐渐上移,这使得许多高山植物的生存空间被挤压。高山植物由于自身的特异性可适应极

端环境,是许多高山贫瘠土地的"拓荒者",而"攀爬”上来的植物直接"鸠占鹊巢",因此在全

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高山植物首当其冲面临着生境被破坏的威胁。依靠监管和宣传的被动

保护都不足以有效应对气候变暖的影响,迁地保护、种质资源保存和室内繁育等保护工作亟

须积极推进。

(摘编自张亚洲《高山植物的保护之路在何方?》)

1.下列关于冰川"问诊"方式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利用航空冰雷达技术观测冰川,需要向冰川发射低频段电磁波,并接收散射回波,才能得

到相关信息。

B.航空冰雷达技术,填补了复杂山地冰川储量精确测量的技术空白,标志着国际冰川学研究

进入新阶段。

C.物质平衡观测法,采用花杆测量,即在冰川表面安插花杆进行检测,这种方法局限于中小

型冰川。

D.不论是采用物质平衡观测,还是运用航空冰雷达技术探测,这些实践都体现了科研工作者

的科学精神。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采用航空冰雷达开展典型冰川储量调查在我国首次实现,因而此项技术称得上是我国的

新兴技术。

B.如果没有恶劣的天气条件和强烈的高原反应带来的危险,物质平衡观测法不失为一种精

确的测量方法。

C.冰川在不同海拔的积累和消融以及在不同位置的厚度差异较大,使得全球开展物质平衡

观测的冰川很少。

D.只有多措并举,多管齐下,才能有效保护受到冰川消融影响的高山植物,为植物多样性

保护做出贡献。

3.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第四段与《别了,”不列颠尼亚"》一样,多次运用表达精确的数字,体现了新闻

真实准确的特点。

B.材料二在介绍物质平衡观测法的相关内容时,综合使用下定义、列数字、举例子、分类

别等说明方法。

C.材料二以冰川墓志铭结尾,发出保护冰川未来的呼吁,渗透着浓郁的人文关怀,直击人

心,引发共鸣。

D.种质资源保存是高山植物保护的有效措施,跨界者钟扬在西藏挑战极限,用行动做出了

最好的注解。

4.材料三最后一段使用"拓荒者""攀爬""鸠占鹊巢”等词语,请简析其效果。(4分)

5.2025年为国际冰川保护年,"中国冰川之父"施雅风常说:"冰川事业是一项豪迈的事业,

是勇敢者的事业!"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认识。(6分)

(-)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霞光记

韩松落

怎样才算"去过"一个地方,旅行家朋友尼佬的结论是:"至少待过一个白天或歇一晚。

路过当然不算。”在我看来,"去过"仍然可以分出许多层次,有浅度的"去过",也有深度的"

去过",深度的"去过"里,应该有一条硬指标:是不是看见过一个地方的朝霞和晚霞。因为,

那都是可遇不可求的景象,只有在一个地方停留得足够久,才有可能遇到上天的馈赠。

在西部,尤其在敦煌以西的地方,例如新疆,常常可以看到朝霞和晚霞。因为,霞光是

阳光和云层、水汽、尘埃联合生产出来的,西部的气候,特别适合生产霞光。晴朗往往特别

彻底,暴雨也经常猝不及防,干燥和湿润的对比来得非常强烈,霞光就在这种动荡里产生。

它是戏剧化的、激烈的、大开大合的,是天空最暴烈的情绪表达。我在沿海地区生活过很久,

从没看见过西北那样的霞光,因为那里常年水汽蒙蒙,阳光不够强烈,缺乏这种暴烈和戏剧

性。

记忆里最美的霞光,是十五岁时看到的,那时我读高二,每天要上晚自习,晚自习是晚

上七点开始,而西北的夏天和秋天,太阳是八点半以后才落山。那天,我们在教室里自习,

起初的一个小时,什么都很正常,落日的光芒,金灿灿地洒进教室里,和往常没有什么两样,

八点刚过,天空之上,似乎有什么机关被启动了,晚霞开始变换各种颜色,金红、火红、淡

粉、深棕、黑红、灰红,艳丽浓烈的云,翻江倒海一样地在天上翻滚,云层的缝隙里,金光

像探照灯一样照下来。

起初,只有几个人发现了天空的异样,以为这异样很快会过去,只随意张望了几眼,十

几分钟后,天空各种颜色的翻滚越来越剧烈,似乎有一场战争在天上发生。我们全都涌到窗

前去,又惊又喜地凝望,别的窗户里,也传来叽叽喳喳的语声,整座教学楼,慢慢喧闹起来。

直到九点,天彻底黑下去,天地交接的地方,镶着一点熔岩一样的金红色,算是霞光存在过

的最后一点证据。

又一年的早晨,我醒得特别早,透过大大的玻璃窗,我看见秋天的天空,朝霞像疯了一

样汹涌,微光中,什么地方的树在轰鸣,声音像海,鸟群惊慌失措,急雨一样从窗子外飞过

去。那朝霞非常有力量,地上的屋子好像被那力量带着,歪斜了。向着一个方向斜过去,于

是屋顶更尖峭,窗户变成菱形。这景象只持续了几分钟,很快,朝霞消失了,天上甚至连一

点死灰一样的痕迹也没有留下。

后来,我再也没遇见过那种近乎礼遇的霞光。但一年四季,在这霞光地带里,我们还是

经常会因为天空的暴烈戏剧,涌到窗前去,每一次都和第一次看到时一样惊奇。

天空的戏剧,还要地上的事物与之配合,所以,西部的最佳观霞点,应该是沙漠和丹霞

地貌。朝霞或者晚霞,映照在金色的沙丘、红色和赭色的山崖上,是非常壮丽的,只是,很

多人在西部生活过好多年,却从来都没有遇见这种壮丽,只在别人拍摄的照片上,看到过那

种情景。都是因为,那是一种可遇不可求之景。

在这样霞光涌动的地方生活过,才会明白西部人性格的构成,那种幽暗和热烈共存,那

种闷沌和激烈并具的性格,应该就是霞光、烈日、暴雨共同制造的吧。西部人的性格,就是

霞光和烈日的结晶,是长空和大地共同雕塑的形象,是天上的景象在地上具体而微的呈现。

所以丹纳在他的《艺术哲学》里提出"地理性格"这样的说法,用一个地方山川河流的形态,

空气的温度和湿度,为人们的性格做注解。西部人和沿海人的性格差异,完全可以为这个论

点提供证据。

只有见过西部的霞光,才算是"去过"西部,要见过一个地方那些近乎馈赠的景象,才算

"去过"那个地方。在这个意义上,我只"去过"西部,何等浅陋,又何等有幸。我也只依恋那

种被霞光映照的性格,熟知那种性格里的一切细节和缺憾,总有局限,却又让人心胸激荡。

6.下列对文本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去过"一词在首尾段反复出现,意在强调深度"去过"一个地方的标准。

B.屋顶窗子的变形及房屋的歪斜感,表现了朝霞汹涌而至、猝然而逝的特点。

C.在西部的特殊气候条件下,映照在沙丘、山崖上的壮丽霞光能够经常遇见。

D.本文与《登泰山记》一样,先后描绘朝霞和晚霞的景象,寄寓深沉的情感。

7.关于文中描写晚霞的部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叠加使用多个色彩词,渲染出晚霞的绚丽斑斓,极具视觉冲击力,增强画面感。

B."似乎有一场战争在天上发生",从声色两方面写出云霞动荡剧烈,突出"戏剧性”。

C.我们全都涌至窗前,惊喜凝望,喧腾热闹,侧面烘托晚霞的异彩涌动和激烈变化。

D."八点刚过""十几分钟后”"直到九点",以时间为序,展示晚霞的动态变化。

8.文章为何说"我只,去过,西部,何等浅陋,又何等有幸"?(4分)

9.《周易》中的"三才之道"指的是在自然界中,"天、地、人"三者各有其道且相互联系。

请以此文为例,谈谈你的理解。(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7分)

(-)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

飞事亲至孝,家无姬侍。吴玲素服飞,愿与交欢,饰名妹遗之,飞日:"主上宵肝,宁

大将安乐时耶!”却不受。玲大叹服。或问:"天下何时太平?"飞日:"文臣不爱钱,武臣不

惜死,天下太平矣!“师每休舍,课将士注坡跳壕皆重铠以习之卒有取民麻一缕以束刍者立

斩以徇。卒夜宿,民开门愿纳,无敢入者。军号"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卒有疾,亲为

调药。诸将远戍,飞妻问劳其家;死事者,哭之而育其孤。有颁犒,均给军吏,秋毫无犯。

凡有所举,谋定而后战,故所向克捷。故敌为之语曰:"撼山易,撼岳家军难。"每调军食,

必蹙额日:"东南民力竭矣!"好贤礼士,恂恂如儒生。每辞官.必曰:“将士效力,飞何功

之有!"

(节选自毕沅《续资治通鉴宋纪》)

材料二:

宋氏之以猜防待武臣,其来已夙矣。高宗之见废于苗、刘而益疑,其情易见矣。张浚之

福而无定,情已见乎辞矣。张俊、刘光世之以故帅先达不能相下,其隙已成矣。秦桧之险,

不可以言语争、名义折,其势已坚矣。而且(岳侯)明张纪律,柔声下气,以来牛酒之欢迎

而且缀采敷文,网罗文士,以与张九成等相为泱治;而且内与谏臣迭相扬诩,以辨和议之非;

而且崖岸自矜,标刚正之目,以与奸臣成不相下之势;而且讥评张俊,历诋群将,以折张浚

之辨。合宰执、台谏、馆阁、守令之美,而皆引之于身,以受群言之赞颂。军归之,民归之,

游士、墨客、清流、名宿莫不归之。其定交盛矣,而徒不能定天子之交;其立身卓矣,而不

知其身之已危。如是而欲全其社稷之身以卫社稷也,庸可得乎?

呜呼!得失成败之枢,屈伸之间而已。屈于此者伸于彼,无两得之数,亦无不反之势也。

故文武异用,而后协于一。当屈而屈者,于伸而伸,非迫求而皆得也。故进退无恒,而后善

其用。岳侯受祸之时,身犹未老。使其韬光敛采,力谢众美之名;知难勇退,不争旦夕之功;

秦桧之死,固可待也。完颜亮之背盟,犹可及也。高宗君臣,固将举社稷以唯吾是听,则壮

志伸矣。韩、刘铸、二吴不惩风波之狱,而畜其余威以待,承女真内乱以蹑归师,大河以南,

无难席卷。即不能犁庭扫穴以靖中原,亦何至日敝月削,以迄于亡哉?故君子深惜岳侯失安

身定交之道,而尤致恨于誉岳侯者之适以杀岳侯也。悠悠之歌诵,毒于谤讪,可畏矣夫!知

畏之,则所以弭之者,亦必有其道矣。

(节选自王夫之《宋论》卷十)

10.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

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课将士注坡A跳壕B皆重C铠以习之D卒有取民E麻一缕F以束刍者G立斩以徇。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高宗之见废于苗、文U而益疑”与《孔雀东南飞》中"君既若见录"句中的"见"用法相同。

B.社稷,社为谷神,稷为土神。古时君主每年都要祭社稷,后用来借指国家或朝廷,本文即

此意。

C."得失成败之枢”与《过秦论》中"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句中的"枢"的意思相同。

D."固将举社稷以唯吾是听"与《季氏将伐颛臾》中“无乃尔是过与"中的"是"用法相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岳飞认为主上都整天勤于政事,身为大将自然不可安心享乐,于是拒绝了好友吴圻的

赠送;他为人清高自矜,标榜刚强正直的原则,与奸臣不相退让。

B,岳飞在士兵们生病时,亲自为他们调药;将领们到远方成守,便慰问犒劳他们的家人;

对百姓柔声关怀,赢得了百姓用牛酒对岳家军的欢迎。

C.王夫之认为宋高宗对武臣有猜疑之心,张俊等将领与岳飞有嫌隙,秦桧为人阴险、地位

稳固,这些因素都让岳飞难以实现保卫家国的理想。

D.王夫之特别痛恨那些赞誉岳飞的人,认为正是他们让猜忌岳飞的人有理由杀了他,进而

得出悠悠的歌颂比诽谤还狠毒、让人害怕的看法。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每调军食,必蹙额曰:"东南民力竭矣!"好贤礼士,恂恂如儒生。(4分)

(2)即不能犁庭扫穴以靖中原,亦何至日敝月削,以迄于亡哉?(4分)

14.王夫之说岳飞有“众美之名",理由何在?请你结合两则材料加以概括。(5分)

(-)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元诗,完成15~16题。

月潭雪中

赵防四

烟雾空蒙雪满山,溪行清绝不知寒。

披云钓艇游仙去,激水风轮入画看。

野宿遗黎兵后泣,宵征武士道傍餐。

多愁多病谁知者,强对清尊一破颜。

【注】赵访:元朝后期至明朝初期学者,经历了元末的社会动乱。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句与岑参《白雪歌》中"去时雪满天山路”句有异曲同工之妙,给人空寂苍茫之感。

B.次句写出了诗人沿着溪流前行,尽管天气寒冷,但因景色清幽,竟忘却了冬日的严寒。

C.颔联中"披""钓""去"连用,写诗人披白云乘小舟,如同遁入了仙境,陶醉其中。

D.尾联写诗人体弱多病,孤独愁苦,借酒浇愁,排解了心中的郁结之情,最终破颜而笑。

16.律诗讲究起承转合,本诗颈联”转"表现在何处?请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朋友突然到来,家中无丰盛的酒食款待,小白不禁想起杜甫在《客至》中,面对

“,”的简陋条件,依然热情邀邻陪客。

(2)苏洵在《六国论》中提到东方六国并力西向,将会出现“"的情

景,进而为当政者提出了“”的至理名言。

(3)小青读完韩松落的《霞光记》,产生强烈的共鸣,联想到古诗文中描绘霞光的句子,比

如“,

三、语言文字运用(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2题。

中国传统建筑是我国古人劳动和创造的结晶,是可以感知、触摸、观瞻的物质文明的重

要形式,又是积淀、传承、具化精神文明的重要成果。在中国建筑史研究中,不但要研究中

国传统建筑高超的营造技艺、独特的空间形态、恢宏的气度气象,更要积极发掘蕴含其中的

精神追求。

中国传统建筑非常强调与自然环境相融合,既讲究A、充分考虑地形因素,也讲究

因材施用、充分利用材料特性,有时也会根据天地万物的形象来创造建筑,以此追求与自然

和谐共生。选址上,重视山形水势的生态布局。在营造前,会综合考虑地形、地势、水系等

生态因素,确保建筑与周围的自然环境相协调,以利于生产、生活、交通与造景。选材上,

讲究就地取材的生态智慧。在营造过程中善于利用本土材料和技术,以最小的干预达到设计

与环境的和谐。

优秀的建筑不只实用,而且具有美感,(甲),也有艺术的呈现。中国传统建筑追求美观

大方的艺术形象、匀秤规整的空间秩序、气韵生动的实体形态。在空间布局上注重院落组合、

中轴对称。在结构造型上讲究飞檐翘角、斗拱交错。在装饰艺术上推崇精雕细塞、雕梁画栋。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中国传统建筑的巧夺天工是艺技融合的结果。打造传统建筑的既有士人,

也有工匠,士人在营造中掌思路、格局、风格,工匠从事施工实践,士匠合作、艺技融合,

让中国传统建筑有了别样风彩。

中国传统建筑既有统一性,又有多样性,呈现出和而不同、多元交融的样态。比如在地

区特色上,有婉约含蓄的江南水乡、气势恢宏的徽州民居、乡风敦厚的山西大院、形制独特

的福建土楼;(乙),有大理白族的四合五天井、广西壮族的干栏式民居等。在这些B的

建筑风格中,也体现出互融互鉴而趋于一体的趋势。

18.请在文中画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2分)

19.文中第三段有多处错别字,请找出两处并加以改正。(4分)

20.请在文中括号内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

处不超过10个字。(4分)

21.下列句子中的"让",与文中加点的"让",意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

A.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B.这是来犯的鲨鱼群中的最后一条。已经没有什么可让它们吃的了。

C.我问他学写作的最初动机是什么。他想了一会说:"为我母亲。为了让她骄傲。”

D.毛泽东的《七绝•为女民兵题照》一诗,赞美了中华女子巾帼不让须眉的英雄气概。

22.在中外两校文化交流会上,你作为中国学生代表,需要向对方说明中国传统建筑蕴含的

精神追求。请根据材料列出发言要点。(5分)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有人说:"一个人真正成熟的标志不是摆脱依赖,而是学会借力共生,把自己放在主体

位置,万物皆为我所用。"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

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5届安徽省“江南十校”联考

语文参考答案

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题号123671011121521

选择BDBABBDGDBDC

1.答案:B(B项“复杂山地冰川储量”表述与原文不符,填补技术空白并不

能成为“国际冰川学研究进入新阶段”的标志。)

2.答案:D(A项强加因果,航空冰雷达技术的首次实践运用,不能必然推出此

项技术为新兴技术;B项强加关系,物质平衡观测法是不是一种精确的测量方

法与监测困难没有关联;C项归因不当,不同位置的厚度差异较大并不是运用

物质平衡观测法观测冰川少的原因。)

3.答案:B(B项材料二没有运用分类别的说明方法。)

4.答案:①将高山植物比作“拓荒者”,形象地说明了高山植物对极端环境的适

应性很强(或者肯定了其对高山贫瘠土地的改造作用);“攀爬”“鸠占鹊巢”

运用比拟、比喻手法,表达了对低海拔植物上移破坏高山植物的隐忧。

②语言生动形象、平易通俗。以轻松诙谐的方式,对科学知识进行通俗解释,

增强趣味性和普及性。

(每点2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5.答案:①冰川工作与科学技术密切相关,需要科研工作者勤力攻坚,创新争

先。②冰川工作受制于恶劣的自然环境,需要科研工作者不畏艰难,勇攀高

峰。③冰川工作关乎人类生存发展,需要科研工作者胸怀人类,主动担当。

(每点2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6.答案:A(B项歪斜感不能表现猝然而逝的特点;C项这种霞光不能经常遇见;

D项朝霞和晚霞先后顺序有误)

7.答案:B(B项没有从“声”方面写)

8.答案:①作者自嘲只“去过”西部,而未能“去过”更多的地方。②作者庆

幸见到近乎礼遇的西部霞光。③作者熟知和依恋霞光映照下的西部性格。

(答出第一点给2分,二三两点答出任意一点给2分。言之有理,即可酌

情给分)

9.答案:①三者各有其道:西部霞光激烈动荡,具有暴烈和戏剧性;西部的沙

漠和丹霞地貌,壮丽崇高;西部人的性格构成是幽暗与热烈共存、闷沌与激

烈并具。②三者相互联系:西部的气候条件生成霞光;霞光映照在沙丘山崖

上,尤其壮观;西部人的性格是长空和大地共同雕塑而成的。(答出一点给

3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M答案:3—<^12督促将士跑下山坡跃过壕沟,都(让将士)穿着沉重

的铠甲来训练。士兵假若拿百姓一缕麻来捆束牲口草料,立即斩首示众。

11.答案:D(A项第一个“见”表被动,第二个“见”用在动词前,表对自

己怎么样;B项社为土神,稷为谷神。C项第一个“枢”译为关键,第二个

“枢”译为门扇开关的枢轴;D项两个“是”都是助词,帮助宾语提前)

12.答案:B(原文“飞妻问劳其家",是岳飞妻子,不是岳飞。)

13.答案:(1)每次调集军粮,(岳飞)一定皱着眉头说:“东南百姓的财力用

尽了!”(他)爱惜礼敬贤士,恭顺谦和的样子像儒生。

(主语省略、蹙额、恂恂各1分,语言流畅1分)

(2)即使不能踏平女真的老巢以安定中原,又哪会导致宋王朝逐渐衰败离析,

以至于灭亡呢?(靖、何、迄各1分,语言流畅1分)

14.答案:孝顺至亲;忠君爱国;治军严明;爱护将士百姓;有风度有文化有见

识;为人刚强正直。

(答出一点给1分,两点给3分,三点给5分;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给分)

参考译文:

材料一:

岳飞伺候父母极为孝顺,家里没有侍女(自己亲自伺候父母)。昊玲素来佩

服岳飞,希望与他交好,把著名的美女打扮起来送给他。岳飞说:“皇上天没亮

就穿衣起床,天很晚才吃饭(整天勤于政事),难道现在是大将安心享乐的时候

吗?”推辞不接受。吴玲大为叹服。有人问(岳飞):“天下什么时候能太平?”

岳飞说:“文臣不贪图钱财,武臣不吝惜生命,天下就太平了!”军队每次休整,

(岳飞)督促将士跑下山坡跃过壕沟,都(让将士)穿着沉重的铠甲来训练。士

兵假若拿百姓一缕麻来捆束牲口草料,立即斩首示众。士兵晚上宿营,百姓开门

希望接纳,没有人敢进去。军队的号令是“冻死也不拆(百姓的)房屋,饿死也

不抢劫掠夺”。士兵生病,(岳飞)亲自为他们调药。将领们到远方戍守,岳飞

的妻子便慰问犒劳他们的家人;为国而牺牲的,为之痛哭,并抚育他们的遗孤。

(皇上)有赏赐犒劳,都分给军中官吏,丝毫不侵占。凡是有军事行动,计策定

了然后才开战,因此攻打哪儿都能获胜。敌人因此说:“撼动大山容易,撼动岳

家军难。”每次调集军粮,(岳飞)一定皱着眉头说:“东南百姓的财力用尽了!”

(他)爱惜礼敬贤士,恭顺谦和的样子像儒生。(他)每次推辞升官,一定说:

“将士出力,我岳飞有什么功劳!”

材料二:

宋朝皇帝对武臣的猜忌防范,其由来已经很久了。宋高宗被苗傅、刘正彦废

黜后就对武臣更加猜疑,他的心情也容易了解。张浚为人狭隘而没有定准,他的

这种心情已表现在言辞上。张俊、刘光世作为原来先提拔上来的将领后来与岳飞

的地位不相上下,与岳飞的嫌隙也已构成了。秦桧的阴险,是不能用言语来争论、

也不能用名义来折服的,他的地位已很稳固了。而且岳飞明令建立军队的纪律,

对百姓柔声关怀,以招来百姓用牛酒对岳飞军队的欢迎;岳飞又编缀诗文,网罗

文士,与张九成等人关系融洽;岳飞还在朝廷内与谏臣互相赞扬,以争辩和议的错

误;岳飞为人清高自矜,标榜刚强正直的原则,而与奸臣构成不相退让的形势;岳

飞又对张俊进行讥评,对群将全都有所批评,以此来折服张浚的辩解。他把宰相、

台谏、馆阁、守令等不同官职的美德,都由自己兼具了,以接受人们言论的赞颂。

军队归心于他,民众归心于他,游士、墨客、清流、有名望的大臣全都归心于他。

他与人们的交游已经非常隆盛,却单单不能与天子定下交情;他为人处世非常卓

越,却不知道他自身已经危险。像这样还想保住承担着国家命运的自身而来保卫

国家,怎么能做到呢?

呜呼!得失成败的关键,就在个人的屈伸之间而已。在此处受到委屈就在彼处

得以伸展,不可能在彼此两处全都能够伸展,也没有彼此两处互不相反的形势。

所以文与武要有不同的用处,而后才能整体协调起来。当屈就屈,当伸就伸,不是

逼迫强求而将屈和伸全都得到。所以进与退是无常的,而后才能把进和退善加应

用。岳飞受到灾祸的时候,年龄还没有老。假使他能让自己隐藏光芒和收敛文采,

极力谢绝各种美名;认识到困难勇于退却,不争一朝一夕的成功;秦桧的死,本来

是可以等到的。完颜亮撕毁和约向宋进军而造成内江,还能赶得上。(到那时)高

宗君臣,一定会让整个国家只听我的指挥,壮志就可以实现了。韩世忠、刘骨、吴

玲、吴璘兄弟没有因岳飞死于风波亭而吸取教训,而是养蓄余威以等待着,则在

女真出现内乱之后追击金人撤退的军队,大河以南,是不难席卷收复的。即使不能

踏平女真的老巢以安定中原,又哪会导致宋王朝逐渐衰败离析,以至于灭亡呢?

所以君子深为叹惜岳飞错失了安顿自身、稳固关系的方法,而特别痛恨那些赞誉

岳飞的人正好让猜忌岳飞的人有理由杀了他。众多的歌颂,比诽谤还狠毒,真是

可怕啊!知道这是可怕的,就要消除这种可怕的结果,也必定是有其方法的。

15.答案:D(D项“排解了心中的郁结之情”理解错误,应是强颜欢笑,勉强

为之,未能真正排解心中的苦闷。)

16.答案:①“转”在内容(虚实):由描绘眼前自然美景转为回忆昔日战争惨象。

②“转”在情感:由对月潭雪景的喜爱和赞美,转为对苦难人民的悲悯和哀伤。

③“转”在境界:由关注个人转为关注百姓,体现出诗人博大的胸襟。

(任意答出其中两点给满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

成理,可酌情给分。)

17.答案:(1)盘飨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酷

(2)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3)示例一: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示例二:越人语天姥云霞

明灭或可睹;示例三:落霞与孤鹫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如有其他答案,符合语境,也可得分。)

18.答案:因地制宜异彩纷呈(丰富多彩)

(答出其他成语,符合语境,也可得分)

19.答案:秤改称;粱改梁;彩改采(改出两处即可)

20.答案:甲:既有技术的体现乙:又如在民族特色上(所填语句意思对即可)

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