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中考语文总复习知识点:语病常考标志词
一、中考常考标志词
1.介词
o常考标志词:通过、经过、由于、对于、为了、在...下、
从……中、当……时、随着等。
O错误类型:主语残缺。当这些介词在句首引导句子时,常常会使
句子的主语被掩盖,导致句子缺乏主语这一重要成分。
o例句:经过老师的耐心教导,使他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此句
中“经过”和“使”同时使用,导致句子没有了主语,应删去
“经过”或“使”,让“他”成为句子的主语。)
2.两面词
O常考标志词:能否、是否、好坏、成败、优劣、高低、快慢、能
不能、有没有等。
O错误类型:两面对一面或一面对两面的搭配不当。即句子中前面
提到了两个方面的情况,后面却只对应一个方面,或者反之,从
而造成逻辑上的不匹配。
O例句:一个人能否取得成功,关键在于他是否努力拼搏。(前半
句“能否”包含了“能”和“不能”两个方面,后半句“是否努
力拼搏”与之对应,表达正确;若后半句只说“在于他努力拼
搏”,就犯了一面对两面的错误。)
3.否定词
O常考标志词:不、没有、否认、避免、防止、杜绝、切忌、禁
止、以免、以防、无时无刻等。
O错误类型:否定不当。当句子中使用多个否定词时,容易导致句
子表达的意思与原本想要表达的意思相反,出现逻辑错误。
0例句:我们要防止不发生校园欺凌事件。(“防止”本身就有否
定的意思,再加上“不”,双重否定表肯定,意思就变成了要发
生校园欺凌事件,应删去“不”。)
4.关联词
O常考标志词:不但……而且、虽然……但是、因为……所以、如
果……就、只有……才、只要……就、即使……也、尽管……
去人宁可……也不等等。
。错误类型:
■关联词搭配不当:使用的关联词不符合固定的搭配规则,
导致句子表达不顺畅。
■关联词位置不当:当两个分句主语相同时,关联词应放在
主语之后;当两个分句主语不同时,关联词应放在主语之
前,否则就会出现位置不当的问题。
-分句逻辑关系错误:关联词所表达的逻辑关系与句子实际
内容之间不相符。
O例句:
-只有你努力学习,就一定能取得好成绩。(“只有”和
“就”搭配不当,“只有”应与“才”搭配,应把“就”
改为“才”。)
-不但他喜欢唱歌,而且他的妹妹也喜欢唱歌。(两个分句
主语不同,“不但”应放在“他”前面,即“他不但喜欢
唱歌,而且他的妹妹也喜欢唱歌”。)
-因为他生病了,所以他仍然坚持参加比赛。(“因为……
所以”表示因果关系,而此句中“生病”和“坚持参加比
赛”之间是转折关系,应把“所以”改为“但是”。)
5.数量词
o常考标志词:大约、左右、上下、以上、至少、最多、几个、第
一、第二、几分之几、百分之几、倍数(如倍、番)等,以及一
些表示约数的词如“几、余、许多、大量”等。
。错误类型:
■表意重复:约数词与“大约、左右”等词重复使用,使得
句子表达啰嗦。
■产生歧义:数量词修饰的对象不明确,导致句子的意思有
多种理解。
■不合逻辑:如“至少”“最多”等词与概数词连用,造成
语义上的矛盾。
■数量减少误用倍数:数量减少不能用倍数表示,只能用分
数或百分数来表达。
O例句:
■这次活动大约有50人左右参加。(“大约”和“左右”表
意重复,应删去其一。)
-三个学校的老师来参加会议。(“三个”修饰“学校”还
是“老师”不明确,有歧义,可改为“学校的三位老师来
参加会议”或“三所学校的老师来参加会议”。)
■他的年龄几乎超过了60岁以上。(“几乎”与“以上”矛
盾,应删去“以上”。)
■这个月的产量比上个月减少了两倍。(数量减少不能用
“两倍”,可改为“减少了二分之一”。)
6.并列词
o常考标志词:和、与、并、且、及、以及、顿号(、)等表示并
列关系的词或标点。
。错误类型:
-并列不当:将不同类别的事物或概念错误地并列在一起,
破坏了句子的逻辑合理性。
-语序不当:并列词语或短语之间的顺序不符合逻辑顺序或
语言习惯。
■搭配不当:并列短语作为句子的某个成分时,与其他成分
之间存在搭配不合理的情况。
O例句:
■我喜欢吃苹果、香蕉和水果。(“水果”包含了“苹果、
香蕉”,不能并列使用,应删去“和水果”。)
-我们要认真讨论并听取他的意见。(按照逻辑,应先“听
取”再“讨论”,此句语序不当。)
-他的写作水平和表达能力明显改进和提高了。(“水平”
不能与“改进”搭配,“能力”可以与“提高”搭配,此
句可改为“他的写作水平明显提高了,表达能力明显改进
了"。)
7.判断动词“是”
o常考标志词:是。
O错误类型:主宾搭配不当。即句子的主语和宾语在意义上不匹
配,不符合逻辑关系。
O例句:秋天的北京是一个美丽的季节。(此句中主语“北京”和
宾语“季节”不搭配,应改为“北京的秋天是一个美丽的季
节”。)
8.敬谦辞
O常考标志词:
-敬辞:令尊、令堂、令郎、令爱、惠顾、惠存、垂询、垂
问、垂念、高见、高就、大作、贵姓、贵公司等。
■谦辞:家严、家慈、家兄、舍弟、舍妹、拙作、拙见、敝
人、敝校、寒舍等。
O错误类型:敬谦误用。在使用敬辞和谦辞时,没有正确区分对
象,把敬辞用在自己身上,或者把谦辞用在对方身上,导致表达
不恰当。
O例句:您的家父身体还好吧?(“家父”是对自己父亲的谦称,
称呼对方的父亲应用“令尊”,此句应改为“令尊身体还好
吧?”);我的拙作已经发表在杂志上了。(“拙作”本身就含
有谦意,“我的”多余,应删去“我的”。)
9.代词
o常考标志词:这、那、他、她、它、其、他们、她们、它们等。
O错误类型:表意不明。代词所指代的对象在句子中不明确,导致
读者无法准确理解句子的意思。
O例句:小明和小刚在打球,他告诉他明天有比赛。(句中两个
“他”指代不明确,不清楚是谁告诉谁,可改为“小明告诉小刚
明天有比赛”。)
10.固定句式杂糅
0常考标志词:主要成分是……配制而成的、原因是……造成的、
是因为……的原因、靠的是……取得的、从……为起点、以……
为根据、本着……为原则等。
O错误类型:句式杂糅。将两种或多种不同的句式结构混杂在一
起,使得句子结构混乱,表达不清。
O例句:这部小说的主要情节是由几个真实的故事改编而成的主要
成分。(“主要情节是由……改编而成的”和“主要情节的主要
成分是……”两种句式杂糅,可改为“这部小说的主要情节是由
几个真实的故事改编而成的”。)
11.“否则”相关
。常考标志词:否则。
O错误类型:语义重复。“否则”表示“如果不是这样”,使用时
后面不能再出现类似“如果不这样”的表述,否则就会造成语义
上的重复。
O例句:我们必须严格遵守交通规则,否则不这样的话,就容易发
生交通事故。(应删去“不这样的话”。)
12.“分外”“格外”相关
O常考标志词:分外、格外、多了、太(如太好、太坏)等。
O错误类型:语义重复。“分外”“格外”本身就有“特别、非
常”的意思,当它们与“多了”“太……”连用时,会造成语义
上的重复。
O例句:听到这个好消息,她心里分外多了一份喜悦。(应删去
“多了”,改为“听到这个好消息,她心里分外喜悦”。)
13.介词
o常考标志词:通过、经过、由于、对于、为了、在...下、
从……中、当……时、随着等。
O错误类型:主语残缺。当这些介词在句首引导句子时,常常会使
句子的主语被掩盖,导致句子缺乏主语这一重要成分。
o例句:经过老师的耐心教导,使他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此句
中“经过”和“使”同时使用,导致句子没有了主语,应删去
“经过”或“使”,让“他”成为句子的主语。)
14.两面词
O常考标志词:能否、是否、好坏、成败、优劣、高低、快慢、能
不能、有没有等。
0错误类型:两面对一面或一面对两面的搭配不当。即句子中前面
提到了两个方面的情况,后面却只对应一个方面,或者反之,从
而造成逻辑上的不匹配。
O例句:一个人能否取得成功,关键在于他是否努力拼搏。(前半
句“能否”包含了“能”和“不能”两个方面,后半句“是否努
力拼搏”与之对应,表达正确;若后半句只说“在于他努力拼
搏”,就犯了一面对两面的错误。)
15.否定词
O常考标志词:不、没有、否认、避免、防止、杜绝、切忌、禁
止、以免、以防、无时无刻等。
O错误类型:否定不当。当句子中使用多个否定词时,容易导致句
子表达的意思与原本想要表达的意思相反,出现逻辑错误。
O例句:我们要防止不发生校园欺凌事件。(“防止”本身就有否
定的意思,再加上“不”,双重否定表肯定,意思就变成了要发
生校园欺凌事件,应删去“不”。)
16.关联词
o常考标志词:不但……而且、虽然……但是、因为……所以、如
果……就、只有……才、只要……就、即使……也、尽管……
去人宁可……也不等等。
。错误类型:
■关联词搭配不当:使用的关联词不符合固定的搭配规则,
导致句子表达不顺畅。
■关联词位置不当:当两个分句主语相同时,关联词应放在
主语之后;当两个分句主语不同时,关联词应放在主语之
前,否则就会出现位置不当的问题。
-分句逻辑关系错误:关联词所表达的逻辑关系与句子实际
内容之间不相符。
O例句:
■只有你努力学习,就一定能取得好成绩。(“只有”和
“就”搭配不当,“只有”应与“才”搭配,应把“就”
改为“才”。)
■不但他喜欢唱歌,而且他的妹妹也喜欢唱歌。(两个分句
主语不同,“不但”应放在“他”前面,即“他不但喜欢
唱歌,而且他的妹妹也喜欢唱歌”。)
■因为他生病了,所以他仍然坚持参加比赛。(“因为……
所以”表示因果关系,而此句中“生病”和“坚持参加比
赛”之间是转折关系,应把“所以”改为“但是”。)
17.数量词
o常考标志词:大约、左右、上下、以上、至少、最多、几个、第
一、第二、几分之几、百分之几、倍数(如倍、番)等,以及一
些表示约数的词如“几、余、许多、大量”等。
。错误类型:
-表意重复:约数词与“大约、左右”等词重复使用,使得
句子表达啰嗦。
■产生歧义:数量词修饰的对象不明确,导致句子的意思有
多种理解。
■不合逻辑:如“至少”“最多”等词与概数词连用,造成
语义上的矛盾。
■数量减少误用倍数:数量减少不能用倍数表示,只能用分
数或百分数来表达。
O例句:
-这次活动大约有50人左右参加。(“大约”和“左右”表
意重复,应删去其一。)
■三个学校的老师来参加会议。(“三个”修饰“学校”还
是“老师”不明确,有歧义,可改为“学校的三位老师来
参加会议”或“三所学校的老师来参加会议”。)
■他的年龄几乎超过了60岁以上。(“几乎”与“以上”矛
盾,应删去“以上”。)
-这个月的产量比上个月减少了两倍。(数量减少不能用
“两倍”,可改为“减少了二分之一”。)
18.并列词
o常考标志词:和、与、并、且、及、以及、顿号(、)等表示并
列关系的词或标点。
。错误类型:
■并列不当:将不同类别的事物或概念错误地并列在一起,
破坏了句子的逻辑合理性。
-语序不当:并列词语或短语之间的顺序不符合逻辑顺序或
语言习惯。
■搭配不当:并列短语作为句子的某个成分时,与其他成分
之间存在搭配不合理的情况。
O例句:
-我喜欢吃苹果、香蕉和水果。(“水果”包含了“苹果、
香蕉”,不能并列使用,应删去“和水果”。)
-我们要认真讨论并听取他的意见。(按照逻辑,应先“听
取”再“讨论”,此句语序不当。)
-他的写作水平和表达能力明显改进和提高了。(“水平”
不能与“改进”搭配,“能力”可以与“提高”搭配,此
句可改为“他的写作水平明显提高了,表达能力明显改进
了”。)
19.判断动词“是”
o常考标志词:是。
O错误类型:主宾搭配不当。即句子的主语和宾语在意义上不匹
配,不符合逻辑关系。
O例句:秋天的北京是一个美丽的季节。(此句中主语“北京”和
宾语“季节”不搭配,应改为“北京的秋天是一个美丽的季
节”。)
20.敬谦辞
o常考标志词:
■敬辞:令尊、令堂、令郎、令爱、惠顾、惠存、垂询、垂
问、垂念、高见、高就、大作、贵姓、贵公司等。
■谦辞:家严、家慈、家兄、舍弟、舍妹、拙作、拙见、敝
人、敝校、寒舍等。
O错误类型:敬谦误用。在使用敬辞和谦辞时,没有正确区分对
象,把敬辞用在自己身上,或者把谦辞用在对方身上,导致表达
不恰当。
O例句:您的家父身体还好吧?(“家父”是对自己父亲的谦称,
称呼对方的父亲应用“令尊”,此句应改为“令尊身体还好
吧?”);我的拙作已经发表在杂志上了。(“拙作”本身就含
有谦意,“我的”多余,应删去“我的”。)
21.代词
o常考标志词:这、那、他、她、它、其、他们、她们、它们等。
O错误类型:表意不明。代词所指代的对象在句子中不明确,导致
读者无法准确理解句子的意思。
O例句:小明和小刚在打球,他告诉他明天有比赛。(句中两个
“他”指代不明确,不清楚是谁告诉谁,可改为“小明告诉小刚
明天有比赛”。)
22.固定句式杂糅
o常考标志词:主要成分是……配制而成的、原因是……造成的、
是因为……的原因、靠的是……取得的、从……为起点、以……
为根据、本着……为原则等。
o错误类型:句式杂糅。将两种或多种不同的句式结构混杂在一
起,使得句子结构混乱,表达不清。
O例句:这部小说的主要情节是由几个真实的故事改编而成的主要
成分。(“主要情节是由……改编而成的”和“主要情节的主要
成分是……”两种句式杂糅,可改为“这部小说的主要情节是由
几个真实的故事改编而成的”。)
23.“否则”相关
0常考标志词:否则。
O错误类型:语义重复。“否则”表示“如果不是这样”,使用时
后面不能再出现类似“如果不这样”的表述,否则就会造成语义
上的重复。
O例句:我们必须严格遵守交通规则,否则不这样的话,就容易发
生交通事故。(应删去“不这样的话”。)
24.“分外”“格外”相关
o常考标志词:分外、格外、多了、太(如太好、太坏)等。
O错误类型:语义重复。“分外”“格外”本身就有“特别、非
常”的意思,当它们与“多了"'‘太……”连用时,会造成语义
上的重复。
O例句:听到这个好消息,她心里分外多了一份喜悦。(应删去
“多了”,改为“听到这个好消息,她心里分外喜悦”。)
二、常考标志词的解题技巧
・关注介词开头:当句子以“通过”“经过”“由于”“对于”“为
了”“在……下”等介词开头时,检查是否存在主语残缺的问题。若句子没有
其他成分充当主语,就需要删去介词或“使”“让”等词,让原本被掩盖的主
语显现出来。例如“通过这次活动,使我明白了团结的重要性”,应删去“通
过”或“使”。
•留意两面词语:看到“能否”“是否”“好坏”“成败”“优劣”等两面词,
要检查句子前后是否对应,看后面的内容能否涵盖两面词所表达的两种情况,
避免出现一面对两面或两面对一面的搭配不当错误。如“一个人能否取得成
功,关键在于他努力拼搏”,应在“努力”前加“是否”。
・审查否定词汇:对于“不”“没有”“否认”“避免”“防止”“杜绝”“切
忌”“禁止”等否定词,注意句子中否定词的数量,避免因多重否定导致否定
不当,使句子意思与原意相反。像“我们要防止不发生校园欺凌事件”,应删
去“不”。
・检查关联词语:
・搭配方面:确认“不但……而且””虽然……但是”"因为……所以”
等关联词是否搭配正确,不出现混搭情况。比如“只有你努力学习,就
一定能取得好成绩”,“只有”应与“才”搭配,需将“就”改为
“才”。
・位置方面:判断前后分句主语是否相同,相同则关联词在主语后,不同
则在主语前。如“不但他喜欢唱歌,而且他的妹妹也喜欢唱歌”,应改
为“他不但喜欢唱歌,而且他的妹妹也喜欢唱歌”。
・逻辑方面:分析关联词所表达的逻辑关系与句子实际内容是否相符,如
“因为他生病了,所以他仍然坚持上课”,前后是转折关系,应把“所
以”改为“但是”。
•剖析数量词汇:
・遇到“大约”“左右”“上下”“以上”“至少”“最多”等词,检查
是否存在表意重复(如“大约有50人左右”)、不合逻辑(如“至少有
20人左右”)的问题。
・对于“几个”“第一”“几分之几”等词,留意是否产生歧义,像“几
个学校的老师来参加会议”,可通过调整表述消除歧义。
・注意数量减少不能用倍数表示,如“减少了两倍”表述错误,应改为分
数或百分数。
•排查并列成分:当句子中有“和”“与”“并”“且”“以及”或顿号等表示
并列的标志时:
・检查并列的事物或概念是否属于同类,避免出现并列不当,如“我喜欢
吃苹果、香蕉和水果”错误,应删去“和水果”。
・审视并列词语或短语的顺序是否符合逻辑或语言习惯,如“我们要认真
讨论并听取他的意见”,应先“听取”再“讨论”。
・查看并列短语与其他成分的搭配是否恰当,如“他的写作水平和表达能
力明显改进和提高了”,应调整为“他的写作水平明显提高了,表达能
力明显改进了”。
•检查判断动词“是”:含有“是”的句子,检查主语和宾语在意义上是否搭配
合理,像“秋天的北京是一个美丽的季节”错误,应改为“北京的秋天是一个
美丽的季节”。
•区分敬谦辞:看到“令尊”“令堂”“惠顾”等敬辞和“家严”“家慈”“拙
作”等谦辞,判断是否用对对象,避免敬谦误用,如“您的家父身体还好吧”
错误,应改为“令尊身体还好吧”。
•明晰代词指代:对于“这”“那”“他”“其”等代词,确认其指代的对象是
否明确,防止出现表意不明的情况,如“小明和小刚在打球,他告诉他明天有
比赛”,应明确“他”的指代。
・识别句式杂糅标志:遇到“主要成分是……配制而成的”“原因是……造成
的”“是因为……的原因”等固定句式组合,判断是否存在句式杂糅,如“止
咳糖浆的主要成分是由桔梗、贝母等配制而成的”,可改为“止咳糖浆的主要
成分是桔梗、贝母等”或“止咳糖浆是由桔梗、贝母等配制而成的”。
・留意特殊词语组合:
・“否则”后面不能再出现类似“如果不这样”的表述,避免语义重复,
如“我们必须按时完成任务,否则不这样,就会影响整个项目的进
度”,应删去“不这样”。
・“分外”“格外”与“多了"'‘太……”连用时,注意是否语义重复,
如“听到这个好消息,她心里分外多了一份喜悦”,应删去“多了”。
・“被”“把”字结构要注意结构是否混乱、搭配是否恰当、主客是否颠
倒等问题,如“他把书被拿走了”结构混乱,应删去“被”。
三、练习及详解
(一)并列词
1.例题:我们的报刊、杂志、电视和一切出版物,更有责任作出表率,杜
绝用字不规范的现象。
O答案:将“一切出版物”改为“其他出版物”。
O分析:“一切出版物”包含“报刊、杂志”,不能并列,属于并
列不当。
2.例题:他的文章写得行云流水,语言优美,结构严谨,观点新颖,受到
了读者的广泛好评和高度赞赏。
O答案:去掉“广泛好评和”或“和高度赞赏”。
O分析:“广泛好评”和“高度赞赏”表意重复,属于赘余。
3.例题:近年来,我国加快了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速度和规模。
O答案:“加快了……速度”,“扩大了……规模”,可在“规
模”前加“扩大了它的”。
。分析:“加快”与“规模”搭配不当。
4.例题:文件对经济领域中的一些问题,从理论上和政策上作了详细的规
定和深刻的说明。
O答案:将“从理论上和政策上作了详细的规定和深刻的说明”改
为“从理论上作了深刻的说明,从政策上作了详细的规定”。
O分析:“理论上”应与“深刻的说明”搭配,“政策上”应与
“详细的规定”搭配,原句语序不当。
5.例题:我看到他高兴得跳起来。
O答案:可改为“我看到他,高兴得跳起来”或“我看到他高兴得
(地)跳起来”。
O分析:有歧义,不清楚是“我高兴得跳起来”还是“他高兴得跳
起来”。
(二)关联词
1.例题:只要你说得对,我们才能改正。
O答案:把“才”改为“就”。
O分析:“只要……就”是固定搭配,原句关联词搭配不当。
2.例题:尽管天气这么冷,所以他仍然坚持长跑。
。答案:去掉“所以”。
O分析:“尽管……但是”是一组关联词,原句中“尽管”与“所
以”不能搭配,属于关联词误用。
3.例题:他不但能写长篇大论的理论文章,而且能写一般的应用文。
O答案:将“不但……而且”后的内容互换。
O分析:前后分句应是递进关系,“能写长篇大论的理论文章”比
“能写一般的应用文”程度更深,原句语序不当。
4.例题:如果我们前一时期已经克服了学习上的困难,那么今后的困难也
同样能克服。
0答案:把“如果”改为“既然”。
O分析:“如果”表假设,“既然”表已经成为事实,根据语境,
前一时期已经克服困难是事实,应用“既然”,属于关联词误
用。
5.例题:无论干部和群众,毫无例外,都必须遵守社会主义法制。
O答案:把“和”改为“还是”。
O分析:“无论……还是”是固定搭配,原句关联词搭配不当。
(三)否定词
1.例题:为了防止这类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加强了交通安全的教育和管
理。
0答案:去掉“不”。
O分析:“防止”本身有否定意思,与“不”连用,表意相反,造
成否定不当。
2.例题:难道能否认改革开放以来没有取得巨大成就吗?
0答案:去掉“没有”。
O分析:反问句本身有否定意味,再加上“否认”和“没有”,三
重否定表意错误,属于否定不当。
3.例题:谁也不能否认优异的学习成绩不是靠勤奋学习得来的。
。答案:去掉第二个“不”。
O分析:“不能否认”就是“承认”,后面又用“不是”,表意相
反,否定不当。
4.例题: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我们所缺乏的,一是勇气不足,二是谋略
不当。
。答案:去掉“不足”“不当”。
O分析:“缺乏”本身有否定意思,后面又用“不足”“不当”,
表意重复且错误,属于否定不当。
5.例题:睡眠三忌:一忌睡前不可恼怒,二忌睡前不可饱食,三忌卧处不
可当风。
O答案:去掉三个“不可”。
O分析:“忌”有否定意思,与“不可”连用,否定不当。
(四)数量词
1.例题:三个学校的领导都参加了这次会议。
。答案:可改为“三所学校的领导”或“学校的三个领导”。
O分析:有歧义,不清楚是“三个学校”还是“三个领导”。
2.例题:他大约五十岁上下。
o答案:去掉“大约”或“上下”。
。分析:“大约”和“上下”表意重复。
3.例题:这两年,不少名牌彩电的价格和前几年比,几乎下降了一倍。
O答案:把“一倍”改为“一半”。
。分析:下降不能用倍数,只能用分数或百分数。
4.例题:他的月薪已经超过10000元以上。
o答案:去掉“以上”。
o分析:“超过”和“以上”表意重复。
5.例题:据统计,地球上的森林大约已有三分之一左右被采伐或毁掉。
o答案:去掉“大约”或“左右”。
o分析:“大约”和“左右”表意重复。
(五)两面词
1.例题:能否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经济可持续发
展无疑具有重大的意义。
O答案:去掉“能否”。
0分析:“能否”是两面,后面“具有重大意义”是一面,两面对
一面搭配不当。
2.例题:学习成绩的提高,取决于学生自身是否努力。
O答案:把“的提高”改为“能否提高”。
O分析:“是否努力”是两面,“提高”是一面,两面对一面搭配
不当。
3.例题:艺人们过去一贯遭白眼,如今却受到人们热切的青睐,就在这白
眼与青睐之间,他们体味着人间的温暖。
o答案:把“温暖”改为“冷暖”。
o分析:“白眼与青睐”是两面,“温暖”是一面,两面对一面搭
配不当。
4.例题:一个人是否拥有健康的体魄,关键在于持之以恒地参加体育锻
炼。
O答案:在“在于”后加“是否”。
O分析:“是否拥有”是两面,“持之以恒”是一面,两面对一面
搭配不当。
5.例题:电子工业能否迅速发展,并广泛渗透到各行各业中去,关键在于
要加速训练并造就一批专门技术人才。
O答案:把“要”改为“能否”。
O分析:"能否迅速发展”是两面,“要加速训练”是一面,两面
对一面搭配不当。
(六)介词
1.例题:通过这次学习,使我明白了许多道理。
o答案:去掉“通过”或“使”。
O分析:“通过……使”同时使用,导致句子没有主语,滥用介词
造成主语残缺。
2.例题:对于这种浪费人才的现象,至今没有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o答案:去掉“对于”。
O分析:“对于”使句子没有主语,滥用介词造成主语残缺。
3.例题:在这部作品中,并没有给人们多少正面的鼓励和积极的启示,相
反,其中一些情节的负面作用倒是不少。
O答案:去掉“在……中”。
O分析:“在……中”使句子没有主语,滥用介词造成主语残缺。
4.例题:他的写作水平明显改进了。
O答案:“水平”与“改进”搭配不当,应将“改进”改为“提
高”。
O分析:提取句子主干为“水平改进”,“水平”与“改进”搭配
不当。
5.例题:他们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并没有消沉,而是在大家的信赖和关怀
中得到了力量,树立了克服困难的信心。
O答案:把“在……中”改成“从……中”。
O分析:“在……中”与“得到力量”搭配不当,“从……中”更
合适。
(七)代词
1.例题:小明和小刚在上学的路上,他对他说:“放学后我们一起去打
球。”
O答案:把其中一个“他”具体化为“小明”或“小刚”。
O分析:两个“他”指代不明,不清楚谁对谁说。
2.例题:老人在80岁的时候,还清楚地记得哥哥参加学生运动时对自己的
评价:一个温情主义者。
O答案:“自己”改为“他”。
0分析:“自己”指代不明,不清楚是指老人还是老人的哥哥。
3.例题:今天老师又在班会上表扬了自己,但是我觉得还需要继续努力。
O答案:“自己”改为“我”。
O分析:“自己”指代不明,不清楚是指老师还是指说话人。
4.例题:这是一本好书,它能催人进取,促人猛醒,引人深思。
o答案:可将“它”改为“这本书”。
O分析:句子较长时,“它”的指代可能会不清晰,改为“这本
书”更明确。
5.例题:有人主张接受,有人反对,他同意这种主张。
O答案:“这种主张”改为“接受”或“反对”。
O分析:“这种主张”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向外推广策划方案模板(3篇)
- 食品车间物料管理方案(3篇)
- 气瓶合法维修方案(3篇)
- 注安师管理课贾若冰课件
- 乡下凉亭改造方案(3篇)
- 油库技术开发方案(3篇)
- 吊车维修方案(3篇)
- 车企广告投标方案(3篇)
- 2025至2030男女西服行业发展研究与产业战略规划分析评估报告
- 注册总监工程师课件
- 抗凝剂皮下注射护理专家共识
- 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护理
- Cpk 计算标准模板
- 封起DE日子博文 2006
- 特种行业和公场所治安管理工作指导手册
- 附属工程监理细则
-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看图写话《五感写作法》课件
- 高校学生公寓管理规范
- JJG 971-2019液位计
- GA 814-2009 警用约束带标准
- 工程建设项目人盯人、人盯项目工作责任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