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考化学一轮:燃料及其利用
一'选择题
1.下列生产生活中的做法不正确的是
A.因电线老化而引起失火,断电后可用干粉灭火器扑灭
B.燃气灶的火焰出现橙色或黄色时,可调小进气口或调大炉具进风口
C.被雨水淋湿的自行车要立刻用带油的抹布擦拭
D.铝的冶炼方法得到改进,且自身具有密度小、抗腐蚀性能好的优点,因而得到广泛应用
2.下列关于资源、能源和环保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人们正在利用和开发的能源有风能、地热能、太阳能、化石能源、可燃冰等
B.氢能源是最清洁能源,但由于制取成本高且贮存困难,还不能广泛使用
C.日常使用的金属材料大多数属于合金
D.回收废旧电池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3.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下列推理合理的是
A.催化剂可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所以任何化学反应都需要催化剂
B.燃烧都伴随着发光、发热现象,所以有发光、发热现象的一定是燃烧
C.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都是氧化反应,则氧化反应一定要有氧气参加
D.稀有气体可以做保护气,但做保护气的气体不一定是稀有气体
4.下列变化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A.食物变质B.金属锈蚀C.蜡烛燃烧D.塑料老化
5.下列关于燃烧和灭火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质跟氧气的反应就是燃烧
B.物质在有限的空间内燃烧,一定会引起爆炸
C.物质燃烧的剧烈程度与氧气的浓度有关
D.森林火灾时开辟防火隔离带,主要目的是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6.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
ABCD
7.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化石燃料的直接利用,促进了“低碳”经济的发展
B.氢气既可作探空气球又可作焊接金属时的保护气
C.电、NO、NO2等含氮物质均为空气污染物
D.干冰可作制冷剂,广泛用于食品冷藏保鲜
8.有关资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A.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按质量分数计算,氧气约为21%
B.煤隔绝空气加强热可以得到煤焦油、煤气、焦炭
C.金属资源除了金、银只以单质形式存在,其余都以化合物形式存在
D.目前正在开发和利用的新能源有太阳能、地热能、氢能、水能等
9.下列叙述、对应的化学方程式、所属基本反应类型都正确的是
A.用稀硫酸洗去附着在试管壁上的铜:Cu+H2sO4=CuS04+H2T置换反应
日
B.赤铁矿高炉炼铁:Fe2O3+3C=2Fe+3CO2T置换反应
C.实验室制取氢气:Zn+H2S04=ZnS04+W2T置换反应
△
D.氢气还原氧化铜:H2+CUO^CU+H2O还原反应
二'填空题
10.阅读下列短文并回答问题。
2023年12月9日,我国朱雀二号遥三运载火箭一次将三颗航天器顺利送入预定轨道,这是全
球首枚成功发射卫星的甲烷火箭。
甲烷(化学式:CH4)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密度小、燃烧热值高,且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和水,不会污染空气,所以被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用液氧和甲烷作燃料的火箭(简
称甲烷火箭)相比传统的火箭有着很多的优势:相对同体积的其他火箭可以提供更大更持久的动
力;甲烷火箭的另一个优点是可重复使用。由于燃烧的是甲烷,燃烧室内基本不结焦,用过一次
之后再添加燃料仍然可以继续使用,这种火箭在完成任务后返回地面,经过维护和燃料补充后就
能再次使用,大大降低了成本,并且减少了废弃物的产生。
(1)甲烷属于(填“无机物”或“有机物”)。
(2)甲烷火箭储存甲烷的容器应具备的性能:0
(3)相较传统火箭,甲烷火箭的优点
是
11.燃烧、燃料、环境等问题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
(1)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实验验证可燃物燃烧的条件(见图)。
I.将80℃的热水从长颈漏斗注入集气瓶,但不浸没燃烧匙,此时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
II.继续加水,浸没两支燃烧匙,白磷火焰熄灭。
III.打开K,从注射器将空气推入,热水回流至长颈漏斗,白磷露出水面再次燃烧。
①I中红磷不燃烧的原因是o
②证明可燃物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的现象
为。
(2)请用化学知识解释成语“釜底抽薪”。
(3)为了提高煤的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科研人员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综合利用方案。
O氢原子
一定条件一定条件
O氧原子
•碳原子
反应I反应II
①反应I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②反应II若只生成一种产物X,就能实现“零排放”。符合这一要求的产物X不可能是
(填字母)。
A.甲醇(C/OH)B.甲酸(HC。。4)C.乙醇(C2H5。")D.乙酸
(CH3COOH)
12.火是生命之源,但使用不当也会给我们带来灾难。
(1)下列是生活中常见灭火的方法:
①油锅锅着火,用锅盖盖灭②楼房着火,用高压水枪灭火
③酒精着火,用湿抹布扑灭④用扇子扇灭蜡烛火焰
⑤扑灭森林火灾,将大火蔓延前的一片树木砍掉⑥煤气灶着火,关闭阀门
请你分析上述主要的灭火原理,选择一种分类标准把上述事例进行分类。
分类标准:
包含事例:(填序号)。
(2)许多物质的命名与元素的化合价高低有关,如镒酸钾、高锦酸钾,其中镒元素的化合价
分别为+6价、+7价。氯元素常见的化合价有+7价、+5价、+1价、-1价等,由此推测钠元素、
氧元素和+7价氯元素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名称
为,化学式为
13.下列是化学实验中常见的基本操作,请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1所示,将一根火柴梗横放在酒精灯的火焰中,1~2秒后取出,观察到火焰
(填“a”、"b”或"c”)处对应的火柴梗部分最先变黑。
(2)对于图2操作造成的后果,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3)如图3是持试管的几个不同角度,用字母填空:
①用纸槽向试管中加入固体粉末,试管应为。
②加热试管内的液体时,试管应为。
14.火的使用标志着人类文明的巨大进步。汉字作为载体也反映了我国古代人民对火的认识。
(1)甲骨文“超”(焚)的字形像是要燃火烧掉树林。上方的“林”相当于燃烧条件中
的O
(2)小篆“j曝”(灭)的字形左边像是一川流水,意思是水能灭火。用水灭火的主要原理是
和隔绝氧气。
(3)甲骨文“念”(灾)的字形像是房屋着火,灾难降临。
①以下标志与消防安全有关的是(填序号);
②发现或遭遇火灾,可采取的措施有(答一条即可)。
15.化学就在我们身边,人类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化学。请回答下列问题:
(1)长沙市大多数居民已经开始使用某燃气,该燃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CH”,在第一次输
送燃气之前,往往先输送氮气,其目的是;请写
出甲烷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o
(2)市售“自嗨锅”的发热原理是氧化钙与冷水反应,释放大量的热,使水短时间沸腾,该反
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6.化学与生活、生产息息相关,请运用化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
(2)工业上用赤铁矿炼铁的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汽车表面的烤漆,不仅美观还能防锈,其防锈的原理是0
(4)干冰能用于人工降雨,是因
为o
(5)共享单车(自行车)成为人们的代步工具,这种方式践行了低碳理念。“低碳”就是较低
的排放。
17.天然气是一种较为清洁的燃料,在生活中被广泛使用。请回答问题:
(1)天然气属于(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天然气主要成分在空气中充
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2)家中天然气报警器应安装在炉具(填“上方”或“下方”),这是因为天然气的密度
比空气的密度(填“大”或“小”)。
18.神舟十八号乘组进驻空间站已有四个月,此次任务的主要目标是为中国空间站提供支撑,并
进行空间流体实验以管理航天器的推进。
(1)神舟十八号飞船很多部件都用了哈尔滨制造的铝合金,如轨道舱壳体结构、返回舱侧壁
金属壹体等,这样可以有效的减轻飞船的重量。请结合上述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①发射时的能量转化为:由燃料的能转化为内能,最终转化为机械能。
②铝合金的优良性能有(填字母)等。
A.密度小、硬度大B.强度高、抗腐蚀性差
(2)钛和钛合金与航空航天器结了不解之缘,我国钛等储量居世界前列。工业制钛流程中的
一步反应是:H2TiO3=X+H2O,则X的化学式为①,在“2=。3中钛元素的化合价为
②。
(3)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与长征二号F遥十八运载火箭组合体发动机动力源自液氢和液氧,
而不使用含碳量较高的煤油(主要含碳、氢元素),这样做不仅是因为氢气的热值比较高,而且
还可以减少(填一种)有害气体的排放,更加绿色、环保。
19.请用下列物质的序号填空:①氧气②氮气③氢气④二氧化碳⑤稀有气体。
(1)可以供给呼吸的气体是;
(2)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3)通电时发出有色光的气体是;
(4)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是:
(5)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的是0
20.化学一我们生活、我们的未来!请根据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I)农业上常使用尿素来提高农作物产量,尿素的化学式为CO(NH2)2,尿素属于(选
填“氮肥”或“复合肥”)。
(2)在厨房中,常使用陶瓷餐具、精钢菜刀、涤纶围裙、纯棉抹布等,其中主要由有机合成
材料制成的是o
(3)电解制氧技术是目前公认最具合理性的空间站氧气补给技术。电解水制氧时,产生氢气
和氧气的体积比理论上为,该反应的基本类型属于O
(4)酒精的主要成分为乙醇,化学式为,它是一种可来源于植物体的生物燃料,
从碳循环角度说出生物燃料的优点有O
三,科普阅读题
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镁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主要存在于光卤石(KCLMgCh-6H2。)、菱镁矿(MgCCh)、白
云石【CaMg(CO3)2】等矿石中。海水中含大量氯化镁。从海水中提取镁的流程如下:
石灰乳盐酸
海水一|沉镁U过滤中和—......—>Mg
镁化学性质活泼,点燃时不光能和氧气反应,也能与C02反应和热水反应。因此,当镁金属
着火时,不能使用C02或水扑救,而应使用沙土灭火。镁具有金属的通性。
镁主要用作镁合金,镁合金在增强交通工具的架构强度、减轻质量、节约能源、抗冲击与振
动等方面具有优势,大量应用于自行车组件的制造。镁合金广泛运用于军工、造船、医疗、电子
通信、汽车等领域。镁合金创造着人们的“镁”好生活。回答下列问题:
(1)从菱镁矿中提取镁需要先将其反应溶解。下列能与菱镁矿主要成分反应的是
(填序号)。
a.水b.盐酸c.食盐水
(2)镁在CO2中燃烧生成一种氧化物和一种黑色固体单质。该反应基本反应类型
为。
(3)当镁等活泼金属着火时,可以用沙土灭火,其体现的灭火原理是。
(4)选择使用镁合金制造手机外壳和旅行箱骨架的原因是o
(5)从海水中提炼镁是制镁的主要方法。
①从海水中提炼镁时,“中和”步骤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o
②将“中和”后溶液浓缩可得MgCbxfhO晶体。该晶体在一定条件下可完全脱水,脱水前和
脱水后的质量比为203:95,则MgCh-XH2O晶体中镁和氯元素的质量比为;
X=O
四'简答题
22.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学习了气体性质实验后,对氢气的性质开展以下学习。
(1)【项目一:氢气的性质】
用自制的氢气通过软管吹泡泡液并用喷枪点燃,观察现象。
保持氢气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填微粒名称)。吹出的泡泡液大多数都上升,
可能的原因是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填“大”或“小”)。
(2)【项目二:氢气点燃需验纯】
甲:刚点燃氢气和酒精灯的火焰温度曲线
用保鲜袋收集两袋氢气,甲袋是50%空气与50%氢气的混合气体,乙袋是纯净的氢气,然后
分别点燃。
【查阅资料】三种常见可燃性气体的爆炸极限如下表,氢气极易爆炸,不易储存运输。
可燃气体爆炸极限(体积分数)
“24.0%-74.2%
CH45%-15%
co12.5%-74.2%
点燃上面两袋气体,发现甲发生爆炸,原因是o
(3)根据上表可以得出,C为使用最安全,该气体可通过氢氧化钠和醋酸钠(C^COONa)在
加热条件下制得,同时得到碳酸钠,请写出该反应的符号表达
式:o
(4)结合甲图信息,可以得出氢气做燃料比酒精好,理由是氢气的热值高,温度升高
(填“快”或“慢”);
(5)目前推广使用氢气面临的困难是(写出一点即可)。
23.“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请结合图示回答问题:
(1)为使上图完整准确,应在甲中补充1个(填序号)
A.@@B.©@
(2)该化学反应的微观实质是:在点燃的条件下,氢分子分成氢原子,氧分子分成氧原子,
每]个氧原子和O
(3)丙属于化合物的微观原因是:丙物质由构成,且分
子。
(4)氢气具有可燃性,与空气混合点燃可能发生爆炸,因此点燃氢气前应该
先o
五'综合题
24.绿色能源的开发利用是未来能源发展的重要方向,也是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举措。
(1)I.锂是制造新能源汽车电池的重要原料。图1是锂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图2是锂原
子的构成示意图。
锂原子的质子数为o
(2)图2中带负电荷的微观粒子名称是。
(3)II.氢能是一种清洁能源,开发和利用经历了灰氢、蓝氢和绿氢三个阶段。
灰氢蓝氢绿氢
化石燃料制氢天然气制氢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
碳排放量高辅之以二氧化碳捕捉与封存实现全过程100%绿色
高温催化剂
灰氢:焦炭与水蒸气反应①C+H2O-CO+H2、②CO+H2。:CO2+H2O
高温
反应①生成的CO和比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写出一个即可);反应②中过多的
C02排放可能导致的环境问题是O
(4)蓝氢:甲烷(CHQ在高温和催化剂条件下会分解生成氢气和炭黑,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O
(5)绿氢:利用太阳能转化的电能使水分解。太阳能属于(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
生”)能源;水电解的化学方程式是。
(6)请从反应物或生成物角度,分析绿氢是未来能源发展趋势的原因:
(写一个即可)。
A
六、推断题
25.X、Y、Z为初中化学中常见的三种元素.X的单质为密度最小的气体.Y的单质气体能使
带火星的木条复燃,Z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11)281请回答下列问题:
(1)Z元素的名称为.实验室用一种暗紫色固体制取Y单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是.
(2)X和Y组成的常见液态化合物与一种黑色固态单质,在高温下反应生成两种可燃性气体,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写出其中的化合物与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
(3)上述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俗名叫.写出通过复分解反应制
取该化合物的化学方程式:.
七'流程题
26.海水是一种重要资源,利用海水可制取金属镁等物质。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下实
验流程:
根据流程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I的名称是,该操作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和;该仪器
在操作I中的作用是O操作I中加入的NaOH溶液应过量,其目的
是O
(2)试剂X是(填名称),写出溶液A中加入试剂X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O
八、实验探究题
27.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请回答以下问题:
(1)现提供下列实验装置:
①A装置中仪器甲的名称是,实验室利用A装置制取氢气的化学方程式
为,收集纯度较高的氢气可用装置(填字母)。
②利用C装置干燥氢气,需从导管口端通入气体(填“a”或"b”)。
③利用B装置制取气体时,仪器乙下端管口须伸入到液面以下,目的
是O
(2)实验探究物质燃烧所需要的条件如下图所示。比较燃着的蜡烛罩上玻璃杯前后的燃烧情
况,说明燃烧应具备的条件是
28.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I,制取氧气:
(1)实验室用装置A制取氧气时,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在制取氧气连接装置A、D时,a端与b端相连接的理由是,将产生的氧气通
入装置F,热水中的白磷燃烧,白磷燃烧前后现象对比可以得出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II.制取氢气
(3)实验室用锌与稀硫酸制取氢气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如果用装置E点燃氢
气,烧杯内壁产生的现象是;
III.制取二氧化碳
(4)实验室用装置B制取二氧化碳时,使用的药品是
【拓展应用】
(5)用下列药品制取气体,可选择装置C,使其能达到反应随时发生,随时停止目的的是
A.锌粒和稀硫酸
B.二氧化镒粉末和过氧化氢溶液
C.块状大理石和稀盐酸
(6)若C装置中的止水夹关闭,到反应停止过程中,试管内的压强变化是(填“逐
渐变大”或“逐渐变小”或“不变”)。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解析】【解答】A、因电线老化而引起失火,断电后可用干粉灭火器扑灭,A答案正确;
B、燃气灶的火焰出现橙色或黄色时,说明氧气不足燃料不能充分燃烧,可调小进气口或调大炉
具进风口,B答案正确;
C、被雨水淋湿的自行车要擦干水分晾干后用带油的抹布擦拭,C答案错误;
D、铝的冶炼方法得到改进,且自身具有密度小、抗腐蚀性能好的优点,因而得到广泛应用,D
答案正确。
故答案选:C„
【分析】A、根据灭火的原理分析;
B、根据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分析;
C、根据铁生锈的条件分析;
D、根据铝的冶炼方法得到改进,且自身具有密度小、抗腐蚀性能好的优点分析。
2.【答案】A
【解析】【解答】A、人们正在利用和开发的能源有风能、地热能、太阳能、化石能源等,但不
包括可燃冰,A选项错误;
B、氢气燃烧产物只有水,不会污染环境,所以氢能源是最清洁能源,但由于制取成本高且贮存
困难,还不能广泛使用,B选项正确;
C、合金的机械性能优于成分金属,所以日常使用的金属材料大多数属于合金,C选项正确;
D、废旧电池含有重金属元素,会对水土造成污染,回收废旧电池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D选
项正确。
故答案选:Ao
【分析】A、根据人们正在利用和开发的能源有风能、地热能、太阳能、化石能源等分析;
B、根据氢气燃烧产物只有水,不会污染环境分析;
C、根据合金的机械性能优于成分金属分析;
D、根据废旧电池含有重金属元素,会对水土造成污染,回收废旧电池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分
析。
3.【答案】D
【解析】【解答】A、催化剂可以改变化学反应速率,包括加快和减慢,且不是任何化学反应都
需要催化剂,不符合题意;
B、有发光、放热现象不一定是燃烧,如灯泡通电发光、放热,不符合题意;
C、氧化反应不一定有氧气参加,也可能是含氧化合物,不符合题意;
D、做保护气的气体不一定是稀有气体,也可能是氮气、二氧化碳等,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催化剂的作用及不是所有反应都需催化剂分析;
B、根据发光放热现象可能是物理变化分析;
C、根据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为氧元素的化合物分析;
D、根据氮气、稀有气体等气体都可作保护气分析。
4.【答案】C
【解析】【解答】食物变质、金属锈蚀、塑料老化都是物质与氧气发生的较缓慢的氧化反应,属
于缓慢氧化,蜡烛燃烧是剧烈的化学反应。
故答案为:Co
【分析】根据缓慢氧化是不易觉察的、比较慢的氧化反应分析。
5.【答案】C
【解析】【解答】A、食物腐烂的过程是食物与氧气间发生反应,属于缓慢氧化反应,不是燃烧,
错误;
B、有限的空间内发生迅速燃烧,短时间内积聚了大量的热,气体迅速膨胀而发生爆炸,错误;
C、其他条件相同时,氧气浓度越大,燃烧越剧烈,正确;
D、可燃物的着火点是物质的固有属性,不能升高或降低,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燃烧的条件判断;
B.根据爆炸发生的条件分析;
C.根据物质燃烧的影响因素分析;
D.着火点不能升高或降低。
6.【答案】D
【解析】【解答】A.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氯化氢气体溶于水显酸性,不能使酚醐试液变色,因
此该实验不可以达到实验目的,故不符合题意;
B.该实验中U形管左端液面下降,右面上升,说明锥形瓶内压强增大,但压强增大有可能是氢
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放热引起的,也有可能是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热引起的,故不符合题意;
C.该实验中,气球膨胀,可能是二氧化碳溶于水造成的,也可能是和氢氧化钠反应造成的,故
不符合题意;
D.铜片上的煤粉燃烧,而木屑不燃烧,而煤粉和木屑都和氧气接触且其他条件相同,能证明燃
烧是温度需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故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氯化氢气体溶于水显酸性,不能使酚酸试液变色。
B、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会放热。
C、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
D、燃烧是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燃烧的条件:物质是可燃物;
与氧气(或空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
7.【答案】D
【解析】【解答】A、化石燃料的直接利用不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属于低碳,该说法错误,
不符合题意;
B、氢气化学性质活泼,易燃易爆不能做焊接金属时的保护气;氮气的密度小、化学性质很不活
泼,可充填探空气球,也可做焊接金属时的保护气,该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C、氮气是空气的成分之一,不是空气污染物,该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D、干冰升华要吸收大量的热,故可作制冷剂,该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减少化石燃料,防止空气污染来解答;
B、根据氢气具有可燃性,氯气的化学性质稳定可以作为焊接金属的保护气来解答;
C、根据空气污染物有粉尘和一氧化碳、二氧化氮、二氧化硫来解答;
D、根据干冰升华吸热,可以进行人工降雨来解答。
8.【答案】B
【解析】【解答】A、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是21%,不符合题意;
B、煤隔绝空气加强热可以得到焦炭、煤焦油、煤气等,符合题意;
C、金属资源只有金、银、钳等少数不活泼的金属以单质的形式存在,其余都以化合物形式,不
符合题意;
D、目前正在开发和利用的新能源有太阳能、地热能、氢能等,水能不属于新能源,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根据空气各成分是按体积分数计算分析;
B、根据煤干储的产物分析;
C、根据金属在自然界的存在分析;
D、根据新能源的种类分析。
9.【答案】C
【解析】【解答】A、在金属活动性中,铜排在氢的后面,不能与稀硫酸反应,不符合题意;
B、赤铁矿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氧化铁与一氧化碳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为Fe20+3C。丝2Fe+3CO2,该反应不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不符合题意;
C、实验室采用锌粒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zi+H2s。4=ZnS04+H2T,
该反应是单质与化合物反应生成新的单质与新的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符合题意;
D、氢气与氧化铜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铜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2山+42。,该反
应是置换反应,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o
【分析】根据方程式书写原则及化合、置换、分解、复分解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特点分析,书写方
程式首先要尊重客观事实,即正确书写出该反应中涉及到的物质的化学式,要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即按反应前后原子个数相等配平。
10.【答案】(1)有机物
(2)密封性和耐腐蚀性等(合理即可)
(3)相对同体积的其他火箭可以提供更大更持久的动力;可重复使用;大大降低了成本,并且
减少了废弃物的产生(合理即可)
【解析】【解答】(1)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是有机物,甲烷属于有机物;
(2)甲烷火箭储存甲烷的容器应具备的性能:密封性和耐腐蚀性等;
(3)甲烷火箭的优点是:相对同体积的其他火箭可以提供更大更持久的动力;可重复使用;大
大降低了成本,并且减少了废弃物的产生。
【分析】(1)根据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是有机物分析;
(2)根据甲烷火箭储存甲烷的容器应具备的性能:密封性和耐腐蚀性等分析;
(3)根据相对同体积的其他火箭可以提供更大更持久的动力;可重复使用;大大降低了成本,
并且减少了废弃物的产生分析。
11.【答案】(1)温度低于红磷的着火点;继续加水,浸没两支燃烧匙,白磷火焰熄灭
(2)移走可燃物
(3)置换反应;BC
【解析】【解答】(1)①I中红磷不燃烧的原因是热水的温度太低,低于红磷的着火点,所以I
中红磷不燃烧,故填温度低于红磷的着火点。
②继续加水,浸没两支燃烧匙,隔绝了白磷与氧气的接触,白磷火焰熄灭,即证明可燃物燃烧
需要与氧气接触的现象为继续加水,浸没两支燃烧匙,白磷火焰熄灭,故填继续加水,浸没两支
燃烧匙,白磷火焰熄灭。
(2)釜底抽薪的灭火原理是移走可燃物,故填移走可燃物。
(3)①由图可知,反应I是碳和水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是一种单质与一种
化合物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符合置换反应的特点,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置
换反应,故填置换反应。
②A甲醇中,碳原子与氧原子的数目比为1:1,则X可能为甲醇,故正确;
B甲酸中,碳原子与氧原子的数目比为1:2,则X不可能是甲酸,故错误;
C乙醇中,碳原子与氧原子的数目比为2:1,则X不可能是乙醇,故错误;
D乙酸中,甲酸中,碳原子与氧原子的数目比为2:2=1:1,则X可能是乙酸,故正确;
故答案为:BC。
【分析】(1)根据物质燃烧的条件分析。
(2)根据灭火原理、方法分析。
(3)②由图可知,反应II是一氧化碳与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X,则反应物中,碳原子与
氧原子的数目比为1:1,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物中,碳原子与氧原子的数目比也为1:lo
(1)①I中红磷不燃烧的原因是热水的温度太低,低于红磷的着火点,所以I中红磷不燃烧,
故填温度低于红磷的着火点。
②继续加水,浸没两支燃烧匙,隔绝了白磷与氧气的接触,白磷火焰熄灭,即证明可燃物燃烧
需要与氧气接触的现象为继续加水,浸没两支燃烧匙,白磷火焰熄灭,故填继续加水,浸没两支
燃烧匙,白磷火焰熄灭。
(2)釜底抽薪的灭火原理是移走可燃物,故填移走可燃物。
(3)①由图可知,反应I是碳和水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是一种单质与一种
化合物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符合置换反应的特点,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置
换反应,故填置换反应。
②A甲醇中,碳原子与氧原子的数目比为1:1,则X可能为甲醇,选项正确;
B甲酸中,碳原子与氧原子的数目比为1:2,则X不可能是甲酸,选项错误;
C乙醇中,碳原子与氧原子的数目比为2:1,则X不可能是乙醇,选项错误;
D乙酸中,甲酸中,碳原子与氧原子的数目比为2:2=1:1,则X可能是乙酸,选项正确,
故填BC。
12.【答案】(1)隔离可燃物(合理即可);⑤⑥(与上空对应)
(2)由高镒酸钾可以推知名称为高氯酸钠;NaC104
【解析】【解答】(1)①油锅锅着火,用锅盖盖灭,为隔绝氧气灭火原理;②楼房着火,用高
压水枪灭火属于降温到着火点以下的灭火原理;③酒精着火,用湿抹布扑灭属于隔绝氧气的灭
火原理;④用扇子扇灭蜡烛火焰属于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的灭火原理;⑤扑灭森林火灾,将
大火蔓延前的一片树木砍掉属于隔离可燃物的灭火原理;⑥煤气灶着火,关闭阀门属于隔离
可燃物的灭火原理;
故分类标准:隔离可燃物;包含事例:⑤⑥。
(2)高镒酸钾中镒元素化合价为+7价,镒酸钾中镒元素化合价+6价,由此推得,钠元素、氧元
素和+7价氯元素为高氯酸钾,其中钠元素+1价,氯元素+7价,氧元素化合价-2价,则根据根据
化学式书写原则,正价在左负价(元素或根)在右,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化合价数值约到最
简交叉写在元素右下角,故化学式为NaClCU
【分析】(1)根据根据灭火的方法有清除可燃物,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隔绝氧气,降温
到着火点以下等方法分析;
(2)根据化学式命名方法及化合物化学式书写遵循化合价代数和为0原则分析。
(1)根据灭火的方法有清除可燃物,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隔绝氧气,降温到着火点以下
等方法;
①油锅锅着火,用锅盖盖灭,属于隔绝氧气;
②楼房着火,用高压水枪灭火属于降温到着火点以下灭火;
③酒精着火,用湿抹布扑灭属于隔绝氧气;
④用扇子扇灭蜡烛火焰属于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
⑤扑灭森林火灾,将大火蔓延前的一片树木砍掉属于隔离可燃物;
⑥煤气灶着火,关闭阀门属于隔离可燃物;
分类标准:隔离可燃物;
包含事例:⑤⑥(合理即可)
(2)高镒酸钾中镒元素化合价为+7价,镒酸钾中镒元素化合价+6价,由此推得,钠元素、氧元
素和+7价氯元素为高氯酸钾,其中钠元素+1价,氯元素+7价,氧元素化合价-2价,则根据根据
化学式书写原则,正价在左负价(元素或根)在右,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化合价数值约到最
简交叉写在元素右下角,故化学式为NaCICU
13.【答案】(1)a
(2)用湿抹布盖灭
(3)D;C
【解析】【解答】(1)酒精灯外焰温度最高,将一根火柴梗横放在酒精灯的火焰中,1~2秒后
取出,观察到火焰a处对应的火柴梗部分最先变黑。
(2)图2用燃着酒精灯对火,易发生酒精洒出引起失火,若发生酒精失火,可用湿抹布或沙土
盖灭。
(3)①用纸槽向试管中加入固体粉末,试管应横放,即D。②加热试管内的液体时,试管倾
斜,与桌面成45度角,应为C。
【分析】(1)根据酒精灯外焰温度最高分析;
(2)根据隔离氧气灭火原理分析;
(3)根据粉末状药品取用操作及加热试管内液体药品的操作要求分析。
14.【答案】(1)可燃物
(2)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以下
(3)A;打火警电话119报警
【解析】【解答】(1)上方的“林”相当于燃烧条件中的可燃物。
(2)用水灭火的主要原理是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以下。
(3)①A图为禁止烟火标识,与消防安全有关,正确;B为塑料回收标志,C为节约用水标
志,都与消防安全无关。②发现或遭遇火灾,可采取打火警电话119报警、采用正确方法逃生
等措施。
【分析】(1)根据燃烧需可燃物分析;
(2)根据水灭火是降温至着火点以下分析;
(3)根据各图标名称及消防安全与火有关,火灾时自救措施分析。
点燃
15.【答案】(1)赶走管道中的空气,防止点燃时发生爆炸;(7“4+2。2'「C02+2%。
(2)CaO+H2O=Ca(OH)2
【解析】【解答】(1)甲烷为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点燃可能发生爆炸,所以天然气在第一
次通过管道输送到用户时,必须在管道内注满氮气,注满氮气的目的是排尽管道内的空气,防止
天然气与空气混合,点燃时爆炸,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反应物为甲烷和氧气,生成物为二
氧化碳和水,反应条件是点燃,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故填:赶走管道中的空气,防止点
点燃
燃时发生爆炸、。%+2。2-C02+2H2O;
(2)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化学方程式为CaO+H2O=Ca(OH)2,故填:
CaO+H2O=Ca(OH)2。
【分析】(1)根据甲烷的性质来分析;
(2)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来分析。
16.【答案】(1)天然气
(2)Fe2O3+3CO^^2Fe+3CO2
(3)隔绝氧气和水
(4)干冰升华吸热,能使周围温度降低,使水蒸气冷凝成小液滴
(5)C02
【解析】【解答](1)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天然气,它们短期内均不能再生,均属于不可
再生能源;
(2)赤铁矿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工业上用赤铁矿炼铁的原理是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在高温下反
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62。3+3。。弁2尸6+3。。2;
(3)铁生锈的条件是铁与氧气和水接触,汽车表面的烤漆,不仅美观还能防锈,其防锈的原理
是:隔绝氧气和水;
(4)干冰能用于人工降雨,是因为干冰升华吸热,能使周围温度降低,使水蒸气冷凝成小液滴;
(5)“低碳”就是较低的二氧化碳排放。
【分析】(1)根据三大化石燃料是煤、石油和天然气均属于不可再生能源来解答;
(2)根据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来解答;
(3)根据铁与氧气和水反应生成铁锈来解答;
(4)根据固态的二氧化碳是干冰,干冰升华吸热来解答;
(5)根据低碳就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来解答。
(1)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天然气,它们短期内均不能再生,均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2)赤铁矿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工业上用赤铁矿炼铁的原理是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在高温下反
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3CO=2Fe+3CO2;
(3)铁生锈的条件是铁与氧气和水接触,汽车表面的烤漆,不仅美观还能防锈,其防锈的原理
是:隔绝氧气和水;
(4)干冰能用于人工降雨,是因为干冰升华吸热,能使周围温度降低,使水蒸气冷凝成小液滴;
(5)“低碳”就是较低的二氧化碳排放。
占燃
17.【答案】(1)不可再生;CH4+2O2^^CO2+2H2O
(2)上方;小
【解析】【解答】(1)天然气是不可再生能源;天然气的主要成分甲烷,甲烷在空气中充分燃
占燃
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方程式为。“4+2。2*CO2+2H2。;
(2)天然气的密度比空气小;所以泄露时向上方飘散,故报警器应安在炉具上方。
【分析】(1)根据天然气为不可再生能源,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分析;
(2)根据甲烷密度小于空气分析。
(1)天然气属于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能源;天然气的主要成分甲烷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二
占燃
氧化碳和水,方程式为。“4+2。2士)。2+242。;
(2)天然气的密度比空气小;所以泄露时向上方飘散,故报警器应安在炉具上方。
18.【答案】(1)化学;A
(2)TiO2;+4价
(3)CO
【解析】【解答】(1)①发射时燃烧燃烧提供热量,由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内能,最终转化为
机械能;②铝合金具有密度小、硬度大、强度高、抗腐蚀性强等优良性能,故选:A。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不变。结合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前有
2个氢原子,1个钛原子,3个氧原子,反应后有2个氢原子,1个氧原子,则X由1个钛原子
和2个氧原子构成,故X的化学式为TiCh;设HzTiCh中钛元素的化合价为x,氢元素显+1价,
氧元素显-2价,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可得(+I)x2+x+(-2)x3=0,则x=+4。
(3)含碳量较高的煤油(主要含碳、氢元素),不完全燃烧过程中会有一氧化碳等有害气体的
排放,故不使用含碳量较高的煤油(主要含碳、氢元素),这样做不仅是因为氢气的热值比较高,
而且还可以减少一氧化碳有害气体的排放,更加绿色、环保。
【分析】(1)根据燃料燃烧是化学能提供内能及铝合金密度小、硬度大、强度高、抗腐蚀性强
分析;
(2)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个数不变及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分析;
(3)根据碳不充分燃烧会生成有毒的CO分析。
(1)①发射时,由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内能,最终转化为机械能;
②铝合金具有密度小、硬度大、强度高、抗腐蚀性强等优良性能,故选:A。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不变。结合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前有
2个氢原子,1个钛原子,3个氧原子,反应后有2个氢原子,1个氧原子,则X由1个钛原子
和2个氧原子构成,故X的化学式为TiCh;
设HzTiCh中钛元素的化合价为x,氢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
代数和为零,可得(+I)x2+x+(-2)x3=0,贝lJx=+4。
(3)含碳量较高的煤油(主要含碳、氢元素),不完全燃烧过程中会有一氧化碳等有害气体的
排放,故不使用含碳量较高的煤油(主要含碳、氢元素),这样做不仅是因为氢气的热值比较高,
而且还可以减少一氧化碳有害气体的排放,更加绿色、环保。
19.【答案】(1)①
(2)②
⑶⑤
(4)④
⑸③
【解析】【解答】(1)氧气能供给呼吸、支持燃烧,故填①。
(2)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为氮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78%,故填②。
(3)稀有气体化学性质不活泼,且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故填⑤。
(4)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填④。
(5)氢气在空气中燃烧并产生淡蓝色火焰,故填③。
【分析】根据物质的性质、用途分析。
(1)氧气能供给呼吸、支持燃烧,故填①;
(2)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为氮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78%,故填②;
(3)稀有气体化学性质不活泼,且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故填⑤;
(4)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填④;
(5)氢气在空气中燃烧并产生淡蓝色火焰,故填③。
20.【答案】(1)氮肥
(2)涤纶围裙
(3)2:1;分解反应
(4)C2H5OH;可循环再生,反应生成物无污染等(合理即可)
【解析】【解答】(1)化肥有氮肥、钾肥、磷肥,化合物中含有氮、磷、钾元素中的某一种就
是什么肥,故尿素的化学式为CO(NH2)2,含有氮、磷、钾中的氮元素,故属于氮肥。
(2)材料有合成材料,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而陶瓷餐具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精钢菜
刀属于金属材料,涤纶围裙属于合成材料,纯棉抹布属于天然材料,故主要由有机合成材料制
成的是涤纶围裙。
(3)电解水制氧时,产生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理论上为2:1,该反应的基本类型属于分解反应。
(4)酒精就是乙醇,化学式为:C2H50H。它是一种可来源于植物体的生物燃料,从碳循环角
度说出生物燃料的优点有可循环再生,反应生成物无污染等。
【分析】(1)根据化合物中含有氮、磷、钾元素中的某一种元素就是什么肥来解答;
(2)根据材料有合成材料,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而陶瓷餐具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精
钢菜刀属于金属材料,涤纶围裙属于合成材料,纯棉抹布属于天然材料来解答;
(3)根据分解反应的概念是由一种物质反应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是反应,电解水产生氢
气和氧气的体积比2:1来解答;
(4)根据乙醇是可以再生资源,作为燃烧时,燃烧产物是水和二氧化碳,对环境无污染来解答。
21.【答案】(1)b
(2)置换反应
(3)隔绝氧气
(4)硬度大(合理即可)
(5)Mg(OH)2+2HCI=MgCl2+2H2O-24:71;6
【解析】【解答】(1)根据题意可知,菱镁矿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镁,碳酸镁能与盐酸反应生成
氯化镁、水和二氧化碳,故选:bo
(2)镁在CO2中燃烧生成一种氧化物和一种单质,该反应符合“单质和化合物反应生成新的单质
和新的化合物”的特点,属于置换反应。
(3)当镁等活泼金属着火时,可以用沙土灭火,其体现的灭火原理是隔绝氧气。
(4)使用镁合金制造手机外壳和旅行箱骨架的原因是硬度大、密度小等。
(5)①氢氧化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Mg(0H)2+2HC/=MgCq+
2H2。
@MgCh.xH2O晶体中镁和氯元素的质量比为24:(2X35.5)=24:71;脱水前和脱水后的质量
比为203:95,则(24+2x35.5+18x):(24+2x35.5)=203:95,%=6。
【分析】(1)根据碳酸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水和二氧化碳来解答;
(2)根据镁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化镁和单质碳,该反应是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
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就叫做置换反应来解答;
(3)根据灭火的原理就是隔绝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降温到着火点以下来解答;
(4)根据合金的硬度大,熔点低,耐腐蚀来解答;
(5)根据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就是中和反应,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来解答。
(1)根据题意可知,菱镁矿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镁,碳酸镁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水和二氧
化碳,故选:b;
(2)镁在CO2中燃烧生成一种氧化物和一种单质,该反应符合“单质和化合物反应生成新的单质
和新的化合物”的特点,属于置换反应,故填:置换反应;
(3)当镁等活泼金属着火时,可以用沙土灭火,其体现的灭火原理是隔绝氧气,故填:隔绝氧
气;
(4)使用镁合金制造手机外壳和旅行箱骨架的原因是硬度大、密度小等,故填:硬度大(合理
即可);
(5)①氢氧化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Mg(0“)2+=MgCq+
2H2。,故填:Mg(OH)2+2HCI=MgCl2+2H2O;
@MgCl2-xH2O晶体中镁和氯元素的质量比为24:(2X35.5)=24:71;脱水前和脱水后的质量
比为203:95,则(24+2X35.5+18K):(24+2X35.5)=203:95,K=6,故填:24:71;6„
22.【答案】(1)氢分子;小
(2)甲中氢气达到了爆炸极限
(3)NaOH+CH3coONa—CFU+Na2cCh
(4)快
(5)制取成本高或贮存和运输困难等
【解析】【解答】(1)氢气由分子构成,保持氢气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氢分子。用氢气
吹出的泡泡液大多数都上升,可能的原因是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
(2)甲袋气体点燃爆炸,是由于甲中氢气达到了爆炸极限。
(3)由题中所给信息可知,氢氧化钠和醋酸钠在加热条件下生成甲烷和碳酸钠,符号表达式
为NaOH+CH3coONa—CH4+Na2co3。
(4)氢气的热值高,燃烧时温度升高快。
(5)目前推广使用氢气面临的困难是制取成本高、贮存和运输困难。
【分析】(1)根据分子保持物质化学性质,氢气密度比空气小分析;
(2)根据可燃性气体在爆炸极限内燃烧发生爆炸分析;
(3)根据氢氧化钠和醋酸钠在加热条件下生成甲烷和碳酸钠分析;
(4)根据氢气热值高分析;
(5)根据氢气没有廉价制取方案,贮存和运输困难分析。
23.【答案】(1)A
(2)两个氢原子结合成一个水分子
(3)同种分子;由不同种原子构成
(4)检验其纯度
【解析】【解答】(1)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及数目不变可知,为了使图甲表达
完整准确,应在甲中补充1个氢分子,故选A;
(2)由微粒的变化可知,该化学反应的微观实质是在点燃的条件下,氢分子分成氢原子,氧分
子分成氧原子,每1个氧原子和和两个氢原子结合成一个水分子;
(3)由物质的构成可知,丙属于化合物的微观解释是:由同种分子构成,分子由不同种原子构
成;
(4)氢气具有可燃性,与空气混合点燃可能发生爆炸,因此点燃氢气前应该先验纯。
【分析】(1)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个数不变分析;
(2)根据化学反应实质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分析;
(3)根据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分析;
(4)根据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点燃易发生爆炸分析。
(1)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及数目不变可知,为了使图甲表达完整准确,应在甲
中补充1个氢分子,故选A;
(2)由微粒的变化可知,该化学反应的微观实质是:在点燃的条件下,氢分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项目一设立旅行社任务一申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南京旅游职业印伟
- 公司搬迁运输合同2025年
- 简易机械购销合同范本(2025版)
- 工程建设委托管理合同范本(2025版)
- 护栏采购合同协议书范本2025年
- 聚焦2025年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技术原理与推广策略研究
- 能源行业数字化转型智能电网智能化升级与优化效果评估报告
- 2025年度智慧医疗设备集中采购服务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电子商务合同中的平台商家信用评估与风险控制
- 2025年度高端住宅项目合作开发合同范本
- 马戏团演出安保服务协议
- 六年级语文毕业总复习教案
- 专题10-一次函数的实际应用中最值问题(教师版含解析)-2021年中考数学复习重难点与压轴题型训练
- 新青岛版六三制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知识点
- 链家新人成长手册10
- 成人重症患者人工气道湿化护理专家共识 解读
- DL∕ T 780-2001 配电系统中性点接地电阻器
- CJJ70-1996 古建筑修建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南方地区)
- FDA关于ICH Q7培训资料
- 国家安全走进校园
- 《电力建设土建工程施工技术检验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