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备战2025年中考化学模拟卷(天津专用)
(考试时间:6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n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
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I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
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II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lC-120-16Na-23Cl-35.5Zn-65Cu-64S-32Fe-56Ca-40
第I卷(选择题共30分)
一、选择题(本题1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纸张燃烧B.酒精挥发C.燃放烟花D.食物腐败
【答案】B
【详解】A、纸张燃烧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酒精挥发只是酒精的状态发生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燃放烟花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硫、氮化合物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食物腐败是食物在细菌等作用下发生的化学变化。
故选Bo
2.下列图示表示某塑料包装制品回收标志的是
△付
【答案】A
【详解】A、图中所示标志是塑料包装制品回收标志,符合题意;
B、图中所示标志是禁止烟火标志,不符合题意;
1/16
C、图中所示标志是节水标志,不符合题意;
D、图中所示标志禁止燃放鞭炮标志,不符合题意。
故选Ao
3.人体内的一些液体的正常pH范围如下表,其中酸性最强的是
液体胃液胆汁胰液血浆
PH0.9〜1.57.1〜7.37.5〜8.07.3〜7.4
A.胃液B.胆汁C.胰液D.血浆
【答案】A
【分析】当溶液pH=7时,呈中性,当pH<7时,呈酸性,当pH>7时,呈碱性,当溶液的pH小于7时,
随着pH的减小,酸性逐渐增强。
【详解】A、胃液的pH为0.9〜1.5,呈强酸性,故A正确;
B、胆汁的pH为7.1〜7.3,呈弱碱性,故B不正确;
C、胰液的pH为7.5〜8。呈弱碱性,故C不正确;
D、血浆的pH为7.3〜7.4,呈弱碱性,故D不正确。故选A。
4.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BCD
稀释浓硫酸蒸发食盐水过滤粗盐测溶液的pH
A.AB.BC.CD.D
【答案】B
【详解】A、稀释浓硫酸: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使热量尽快散发出去,不
能将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操作错误,不符合题意;
B、蒸发时,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符合题意;
C、过滤时,应遵循“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缺少玻璃棒引流,漏斗下端没有紧靠烧杯内壁,不符
合题意;
D、测定溶液的pH:用洁净、干燥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液点在pH试纸上,观察颜色的变化,然后与标准比
色卡对照,不能将pH试纸伸入溶液中,会污染原溶液,不符合题意。
故选Bo
2/16
5.镇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银元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原子序数是28B.属于金属元素
C.原子中的质子数是28D.相对原子质量为58.69g
【答案】D
【详解】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为28,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28,故选项说法正
确;
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该元素的名称是银,属于金属元素,故选项
说法正确;
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为28,表示原子序数为28;根据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
子数=核外电子数,则该元素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为28,故选项说法正确;
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8.69,
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克”,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6.“酒驾”是当前热门话题之一。交巡警检查驾驶员是否饮酒的仪器里装有K2Cr2O7,七。2。7中Cr元素的
化合价为
A.+2价B.+5价C.+6价D.+7价
【答案】C
【详解】在KzCrzCh中,K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设该化合物中Cr元素的化合价
为x,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1)><2+xx2+(-2)x7=0,解得x=+6。故选C。
7.有X、Y、Z三种金属,X在自然界中主要以单质形式存在,把另外两种金属分别放入稀硫酸中,Y剧
烈反应,产生大量气泡,Z反应较缓慢。下面关于这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判断正确的是
A.X>Y>ZB.Z>Y>XC.Y>Z>XD.Z>X>Y
【答案】C
【详解】X在自然界中主要以单质形式存在,说明X的金属活动性较弱,不易与其他物质反应;把另外两
种金属分别放入稀硫酸中,Y剧烈反应,产生大量气泡,Z反应较缓慢。说明Y比较活泼而Z不如Y活泼,
因此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Y>Z>X,故选:Co
8.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B.氢气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D.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
3/16
【答案】D
【详解】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产生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正确。
B、氢气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正确。
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正确。
D、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错误。
故选:D。
9.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其依据的性质不相符合的是
A.一氧化碳用于冶金工业——一氧化碳能够燃烧
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干冰易升华同时吸收大量的热
C.金刚石用于裁玻璃一金刚石很硬
D.石墨用于制电极----石墨能导电
【答案】A
【详解】A、一氧化碳用于冶金工业一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故A错。
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一干冰易升华同时吸收大量的热,B正确。
C、金刚石用于裁玻璃——金刚石很硬,C正确。
D、石墨用于制电极——石墨能导电,D正确。
故选:Ao
10.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X、Y、Z、Q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
数据如下表,则关于此反应认识正确的是
物质XYZQ
反应前质量(g)202137
反应后质量(g)未测32112
A.物质Z■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B.反应中Y、X的质量比为6:1
C.物质Y一定是单质D.参加反应的X的质量为15g
【答案】B
【详解】A、物质Z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与反应,说法错误;
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不变,可求出反应后X的质量,设反应后X的质量为如
20+2+1+37=/+32+1+12,加=15g,参加反应X的质量=20g-l5g=5g,参加反应Y的质量
=32g-2g=30g,反应中Y、X的质量比=30g:5g=6:1,说法正确;
C、Q、X的质量减少,是反应物,Y的质量增加是生成物,该反应是化合反应,所以Y一定是化合物,说
法错误;
D、参加反应X的质量=20g-15g=5g,说法错误;
答案:Ba
4/16
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只有一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10分)
11.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B.化合物是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C.单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所以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D.活泼金属能与酸反应放出气体,则能与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活泼金属
【答案】B
【详解】A、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但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比如,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
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就不是中和反应。只有酸和碱作用,生成盐和水,才是中和反应。A错。
B、化合物是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B正确。
C、单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但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红磷、白磷的混合物只含有磷元素,
却是混合物。C错。
D、活泼金属能与酸反应放出气体,但能与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不一定是活泼金属,碳酸盐也能与酸反应
放出气体。D错。
故选B。
12.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所用试剂和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序号物质杂质所用试剂和操作方法
通过灼热的粉末
AcoCO2CuO
BNa2cO3溶液Na2sO4加入适量的Ba(NO3)2溶液,过滤
CNaCl固体MgCh溶于水,加入适量KOH溶液,过滤、蒸发
DCuCuO加入过量的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
A.AB.BC.CD.D
【答案】D
【详解】A、通过灼热的氧化铜粉末,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除去了原
物质,不符合题意;
B、加入适量的硝酸领溶液,硝酸钢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钢和硝酸钠,硝酸铁和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钢和
硝酸钠,过滤,除去硫酸钢和碳酸领,不但除去了杂质,也除去了原物质,不符合题意;
C、溶于水,加入适量氢氧化钾溶液,氢氧化钾和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氯化钾,过滤,除去氢氧化镁,
虽然除去了杂质,但是引入了新的杂质氯化钾,不符合题意;
D、加入过量的稀盐酸,氧化铜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铜和稀盐酸不反应,过滤、洗涤、干燥可得
铜,符合题意。
故选D。
13.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探究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硫酸是否恰好完全反应,分别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
5/16
管中,用表中的不同试剂进行实验。结论错误的是()
选项所用试剂现象和结论
A氯化钢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则硫酸过量
B硫酸铜溶液出现蓝色沉淀,则氢氧化钠过量
C锌粒有气泡产生,则硫酸过量
D酚st溶液溶液不变色,则恰好完全反应
A.AB.BC.CD.D
【答案】AD
【详解】A、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硫酸反应会产生硫酸钠和水,因为硫酸钠存在,不管硫酸是否过量,加入氯
化钢溶液,一定出现白色沉淀,此选项错误;
B、加入硫酸铜会如果还能产生沉淀说明其中还有氢氧化钠没有反应完,此选项正确;
C、加入锌粒如果还能有气泡产生,说明其中还有酸性物质,表明硫酸过量,此选项正确;
D、加入酚酷不变色说明溶液会是呈现中性或者是酸性,因此无法判断,此选项错误。
故选ADo
14.如图所示的四个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等量的两份过氧化氢溶液,一份中加入二氧化镒
B.水通电产生氢气和氧气的质量关系
C.将一定质量的硝酸镂固体与一定体积的水混合
D.向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中不断加水
【答案】D
【详解】A、催化剂能改变反应速率,不能改变生成物质量,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反应中,加入二氧化锦的
反应快,但最终生成氧气的质量相同,该选项不正确;
B、电解水时,生成的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为1:2,质量比为8:1,该选项不正确;
C、硝酸镂溶解吸热,溶液温度降低,但完全溶解后,溶液温度又慢慢恢复至室温,该选项不正确;
D、向氯化钠溶液中加水,溶质质量不变,该选项正确。
故选D。
15.一包不纯的Na2cCh固体,杂质可能是CaCL、NaCl、NaHCCh中的一种或几种。现取该样品溶于水得
到澄清溶液;另取样品10.6g,加入100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产生气体4g,则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6/16
A.加水得澄清溶液,样品中一定没有CaCL
B.样品中一定含有NaCl,可能含有NaHCCh
C.样品中一定含有NaHCCh,可能含有NaCl
D.所加的稀盐酸溶质质量分数小于7.3%
【答案】C
【详解】利用物质间的反应规律判断物质的有关反应现象,利用极端假设法计算与100g盐酸反应时如果全
部是碳酸钠时会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进而判断固体中是否含有碳酸氢钠,进而确定固体的组成。
A、取该样品溶于水得到澄清溶液,可知样品中一定不含有氯化钙;不符合题意;
B、另取样品10.6g,加入100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产生气体4g,因为纯净的碳酸钠10.6g可生成二氧化
碳4.4g,所以说明混合物中一定含有氯化钠,可能含有碳酸氢钠;不符合题意;
C、同B的分析,符合题意;
D、假设该固体都是碳酸钠,则设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是x,反应的氯化氢的质量是y
Na2CO3+2HC1—2NaCl+H20+CQT
1067344
10.6gyX
106_10.6g106_10.6g
44X73J
解得:x=4.4gy=7.3g;
因为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故所加的稀盐酸溶质质量分数小于7.3%,如果该固体全部是碳酸钠,此时盐酸的
溶质质量分数鬻xioo%=7.3%,而反应中的二氧化碳小于4.4g,所以消耗的氯化氢应该比此时要少,所
以所加的稀盐酸溶质质量分数小于7.3%;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第n卷(非选择题共70分)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2分,每空1分,化学方程式2分)
16.化学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现有①氢氧化钠②石灰石③固体二氧化碳④硝酸钾⑤金刚石⑥
碳酸氢钠⑦石墨,请按要求用序号填空:
(1)广泛应用于肥皂、石油、造纸等工业的是;
(2)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3)用于人工降雨的氧化物是;
(4)用作建筑材料的是;
(5)可作干电池中电极的是;
(6)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是;
(7)用作食品发酵粉的主要成分是=
【答案】(1)①(2)④(3)③(4)②(5)⑦(6)⑤(7)⑥
7/16
【详解】(1)氢氧化钠广泛应用于肥皂、石油、造纸等工业,故答案为:①;
(2)复合肥料是指同时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营养元素的化肥,硝酸钾同时含有氮元素和钾元素,是复合
肥,故答案为:④;
(3)用于人工降雨的材料有很多,固体二氧化碳又叫干冰属于氧化物就是其中的一种,利用升华吸热来实
现人工降雨,故答案为:③;
(4)石灰石常用作建筑材料,故答案为:②;
(5)石墨具有很好的导电性,可作干电池中的电极,故答案为:⑦;
(6)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是金刚石,故答案为:⑤;
(7)碳酸氢钠俗称小苏打,是食品发酵粉的主要成分,故答案为:⑥。
17.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思维方式。
(1)氮气是由构成的(填“氮元素”或“氮原子”或“氮分子”或“氨离子”)。
(2)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序数为101的元素被命名为啕了,是纪念门捷列夫编制元素周期表所作出巨大贡
献。己知知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58,则知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o
(3)图1为氟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信息和氟原子及镁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1图2
写出图中①代表的元素符号,写出氟化镁的化学式为。
(4)图2中与镁原子化学性质相似的是(填序号),原因是0
(5)图2中A与B属于不同种元素,是因为它们0
(6)汽车尾气中的有害气体甲和乙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生成丙和丁,能减轻空气污染。甲、乙、丙、丁
的分子示意图如图,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o
甲乙丙丁O氧原子
氮原子
•o0^0O
*M•碳原子
【答案】(1)氮分子
(2)101
⑶FMgF2
(4)C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5)质子数不同
一定条件
(6)2NO+2CO=2CQ+凡
8/16
【详解】(1)氮气是由氮元素组成的,是由氮分子构成的;
(2)原子中,核外电子数=质子数=原子序数,故知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01;
(3)氟的元素符号为F;氟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7,易得到一个电子形成带一个单位负电荷的氟离子,
氟化镁中镁元素显+2价,氟元素显-1价,则氟化镁的化学式为MgF2;
(4)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化学性质,C与镁的化学性质相似,因为最外层电子数均是2;
(5)元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A与B的质子数不同,所以属于不同种元素;
(6)根据微观示意图可知,一氧化碳和一氧化氮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氮气,化学方程式为
一定条件
2NO+2CO—2CQ+2。
18.溶解是生活中的常见现象.A、B、C三种物质的溶解曲线如图1所示.
图1
(1)如果要配置相同浓度的A、C饱和溶液,需要把温度控制在。(2时.
(2)t2°C时,把60gA放入100g水中能得到A的饱和溶液,其中溶质和溶液的质量比为(最
简整数比)。
(3)当将一定量B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变小
B溶剂质量可能不变
C溶液质量一定增大
(4)图2是对2(TC一定质量的B溶液进行恒温蒸发的实验过程。
誓嚷舞量析出2gB共析出6gB共析出ngB
的B的溶液
甲乙丙丁
图2
①蒸发前原溶液是(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②n的数值是g;甲、乙、丙、丁四个烧杯中,溶液浓度相等的是0
【答案】(1)t,(2)1:3(3)AC(4)不饱和10乙、丙、丁
【详解】(1)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在t/C时,A、C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所以要配置相同浓度的A、
C饱和溶液,需要把温度控制在t/C时;故填:ti。
9/16
(2)t2%: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50g,所以把60gA放入100g水中能得到A的饱和溶液,其中溶质和溶液
的质量比为50g:150g=1:3;故填:1:3。
(3)当将一定量B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时,
A、降低温度时,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故A错误,符合题意;
B、降低温度时,溶剂质量可能不变,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降低温度时,溶液质量不变,故C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ACo
(4)①第一次蒸发10g水,析出2g晶体,第二次蒸发10g水,析出4g晶体,所以蒸发前原溶液是不饱和
溶液;故填:不饱和。
②第三次蒸发10g水也会析出4g晶体,所以n的数值是10g;甲、乙、丙、丁四个烧杯中,甲溶液是不饱
和溶液,乙、丙、丁是饱和溶液,所以温度不变,溶液浓度相等的是乙、丙、丁。故填:10;乙、丙、丁。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1分,每空1分,化学方程式2分)
19.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硫在氧气中燃烧:;
(2)高温煨烧石灰石:;
(3)AI_Cu:;
(4)CO2^H2O:o
点燃高温
-
【答案】(1)S+Ch^^SCh(2)CaCC)3CaO+CO2T(3)2A1+3CUSO4=3CU+A12(SO4)3
(4)CO2+Ca(OH)2=CaCO3l+H2O
占燃占燃
【详解】(1)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02-so2;故填:S+O2-SO2o
高温
(2)高温燃烧石灰石反应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CaO+CO2T;故填:
高温
CaCO3^=CaO+CO2To
(3)铝与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硫酸铝,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1+3CUSC>4=3CU+A12(SO4)3;故填:
2A1+3CUSO4=3CU+A12(SO4)3O
(4)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其化学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i+H2O;故填:
CO2+Ca(OH)2=CaCO31+H2O«
20.金属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
(1)铁锅用来做饭是利用了铁的性.
(2)已知金属镒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铝和锌之间。下列化学反应能发生的是—(填字母)
10/16
A.Mn+2HCl=MnCb+H2TB.Mg+MnSC)4=MgSC)4+Mn
C.Fe+MnSO4=FeSO4+MnD.Mn+CuSO4=MnSO4+Cu
(3)某化学小组用一定量AgNCh和A1(NC>3)3的混合溶液加入铜粉和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溶
液甲和固体乙,则:
①溶液甲中一定含有Al(NO3)3和Zn(NO3)2
②固体乙中一定含有Ag,可能含有Cu和Zn
③若溶液甲是蓝色,则溶液甲一定含有A1(NO3)3、Zn(NO3)2和CU(NC)3)2
④向固体乙上滴加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溶液甲中一定没有AgNCh和Cu(NO3)2
上述四种说法正确的(填序号)。
(4)为探究工业废水的综合利用,某化学小组在实验室中完成了以下实验。
①x为一;乙与硝酸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操作I和操作II中都要用到一种玻璃仪器。该仪器在操作H中的作用是0
【答案】(1)导热(2)ABD(3)①②③④(4)ZnZnSO4+Ba(NO3)2=Zn(NO3)2+BaSO41
防止局部温度过高使液体飞溅
【详解】(1)铁锅用来做饭是利用了铁的导热性,故填导热。
(2)A金属锦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铝和锌之间,锌、铝都能够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则金属锦也能
够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选项正确;
B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位置靠前的金属能把位于其后的金属从其盐的溶液中置换出来,镁的金属活动性
比铝、锌都强,金属铳(Mn)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铝和锌之间,金属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铝和
锌之间,即镁的金属活动性比锦强,所以镁能够与硫酸镐反应生成硫酸镁和金属铸,选项正确;
C锌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强,所以镭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强,镒能把铁从盐溶液中置换出来,但是铁不能置换
出镒,选项错误;
D钱的金属活动性比锌强,比铜的活动性也强,所以锦能够与硫酸铜反应,选项正确,故填ABD。
(3)①金属活动性Al>Zn>Cu>Ag,锌粉优先与AgNCh发生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银,铜粉和锌粉都不能和
A1(NC>3)3发生反应,所以溶液中一定有A1(NC)3)3和Zn(NO3)2,选项正确;
②锌粉优先与AgNCh发生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银,固体乙中一定含有Ag,可能有过量的Cu和Zn,选项正
确;
③若溶液甲是蓝色,说明铜已经与AgNO3发生反应,而锌已经全部反应,溶液甲一定含有Al(NO3)3>Zn(NO3)2
11/16
和CU(NC)3)2,选项正确;
④向固体乙上滴加盐酸有气泡产生,说明固体中有锌,锌过量,铜未参加反应,溶液中AgNCh被反应完全,
溶液甲中一定没有AgNCh和CU(NC)3)2,选项正确,故填①②③④。
(4)①废液中加入适量的X可得硝酸锌溶液,可推知X是锌,故填Zn;
溶液乙和硝酸钢反应生成硝酸锌,根据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可知,乙是硫酸锌,硫酸锌与硝酸钢反应生成硫
酸钢沉淀和硝酸锌,故反应的呼吸方程式写为:ZnSO4+Ba(NO3)2=Zn(NO3)2+BaSO4;0
②操作n将可溶固体从溶液中提取出来,该操作是蒸发结晶,操作I能将固体和液体分离,是过滤,两操
作中都用到的仪器是玻璃棒,在蒸发结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使液体受热均匀,防止液滴飞溅,故填防
止局部温度过高使液体飞溅。
21.有A、B、C、D、E、F、G、H初中常见的八种物质,
常温下A和B是液体,D、E、G是气体,A和B、D和G组成元素相同。E、F、H是单质,
且F为红色。八种物质之间有如图转化关系.请回答:
(1)写出F、G两种物质的化学式:F,G=
(2)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
(3)反应②的基本反应类型为反应。
(4)指出D和G在化学性质上的一点不同之处:o
MnO2
【答案】(l)CuC02(2)2H2O2^=2H2O+02T(3)化合(4)D可燃,G不可
燃
【详解】常温下A和B是液体组成元素相同,A分解还可以生成B,可推出A为H2O2,B为H2O,过氧化
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E为单质,故E为02,D、G是气体,且D和G组成元素相同,结合D发生反
应可生成G,可推出D为C0,G为C02,F是单质,且F为红色可推出F为Cu,C和CO反应生成CO2
和Cu,可推出C为CuO,H和CuO反应生成Cu和CO2又H为单质,故H为C,将A、B、C、D、E、F、
G、H代入验证符合题意。
(1)有分析可得F为铜,G为二氧化碳,故填:Cu;CO2。
(2)由分析可得反应①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故化学方程式为:
12/16
MnO2MnO2
2H2O22H2O+O2T,故填:2H2。2^^2凡0+。2T。
(3)反应②是铜和氧气生成氧化铜,符合“多变一”特点属于化合反应,故填:化合。
(4)D为CO,G为CO2,D可燃,G不可燃,故填:D可燃,G不可燃。
五、实验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0分,每空1分,化学方程式2分)
22.下图为实验室常见的一些实验装置,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2)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铳混合物制取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若制取较干燥的氧气应选用
的实验装置是—(填序号)。
(3)用锌和稀硫酸制取氢气,所选用的实验装置是—(填序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MnO2
【答案】(1)酒精灯水槽(2)2KC1O3—2KCF-3O2TAE(3)BC或BD
A
Zn+H2sC)4=ZnSO4+H2T
【详解】(1)图中实验仪器①的名称是酒精灯;②的名称是水槽;
MnO2
(2)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镒混合物制取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KC1O3^=2KC1+3O2T;若制取
A
较干燥的氧气,因为过程中需要加热所以应选用的实验装置A,收集装置为E;
(3)用锌和稀硫酸制取氢气,所选用的实验装置是BC或B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Zn+H2SC)4=ZnSO4+H2To
23.某同学为了探究相关金属的性质,做了下列实验:
_Cu(NC)3)2溶液和
__CU(NO3)2__AgNO3
三一溶液三一溶液兰―AgNO?混合溶液
回一铁片目一铁片中铁片
ABC
(1)A中实验现象,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0
(2)只通过A和B实验尚不能证明铜、银两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需补充一个实验来证明,补充实验所
用试剂不合理的是。
A.Cu、Ag、稀盐酸B.Cu、AgNCh溶液
13/16
(3)实验C中物质充分反应后,猜想试管中溶液的溶质是,
A.Fe(NO3)2>CU(NO3)2>AgNO3B.Fe(NO3)2>Cu(NO3)2
C.Fe(NO3)2、AgNO3D.Fe(NO3)2
其中只有一个不合理的猜想是O(填编号)
【答案】(1)铁片的表面有红色物质生成,溶液由蓝色逐渐变为浅绿色
Fe+Cu(NO3)2=Fe(NO3)2+Cu
(2)A
(3)ABDC
【详解】(1)A试管中铁与硝酸铜反应生成了硝酸亚铁和铜,所以实验现象是:铁片的表面有红色物
质生成,溶液由蓝色逐渐变为浅绿色;化学方程式为Fe+Cu(NO3)2=Fe(NO3)2+Cu
(2)A、Cu、Ag都不与稀盐酸反应,无法比较铜、银的活动性强弱,故A不合理;
B、Cu能与AgNCh溶液反应,说明了铜的活动性大于银,故B合理;
故选A;
(3)将铁放入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铁先和硝酸银反应生成银和硝酸亚铁,当硝酸银反应完,
如果铁有剩余,则铁和硝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硝酸亚铁,
A、若铁的量很少,只与部分硝酸银反应,此时试管中溶液的溶质为Fe(N03)2、Cu(NO3)2、AgNCh,
该选项合理;
B、若铁恰好与硝酸银反应或与部分硝酸铜反应,此时试管中溶液的溶质为Fe(NO3)2、Cu(NO3)2,
该选项合理;
C、铁先和硝酸银反应生成银和硝酸亚铁,当硝酸银反应完,如果铁有剩余,铁才能和硝酸铜反应生
成铜和硝酸亚铁,所以试管中溶液的溶质有AgNCh,必有Cu(NO3)2,不可能为Fe(NO3)2、AgNO3,
该选项不合理;
D、若铁恰好与硝酸铜反应或过量,此时试管中溶液的溶质为Fe(NO3)2,该选项合理;
故选ABD、Co
24.农业生产上常需要用质量分数为12%的氯化钠溶液选种。下图是小军实验操作过程示意图:
操作顺序。
(2)现配制100kg这种溶液,需氯化钠kg;
(3)现用质量分数为12%的氯化钠溶液(密度约为1.09g/cm3),配制50g质曼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
14/16
需要质量分数12%的氯化钠溶液mL(计算结果精确到0.1),需要水mL(水的密度为
1g/cm3)。
(4)20。(2时,向50g水中加入20g氯化钠,充分溶解后,得到溶液的质量为68g,则2(TC时,氯化钠的
溶解度为g.
【答案】(1)③⑤③④②①
⑵12
⑶22.925
⑷36
【详解】(1)称量时应该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室外吸烟区管理办法
- 朵女郎代理管理办法
- 原材料代码管理办法
- 地名与民政管理办法
- 助焊剂存储管理办法
- 江苏诚信库管理办法
- 机型加权限管理办法
- 南宁云平台管理办法
- 新招聘教师管理办法
- 数据采集员管理办法
- 2025发展对象考试题库(带答案)
- 应急与消防培训课件
- 公路应急值守管理办法
- 网络安全考试题目及答案
- 2024-2025学年辽宁省七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末经典试题含解析
- 无人机光谱监测农田面源污染-洞察阐释
- 成人零基础英语教学课件
- 扁桃体灼烙的术后护理
- DB3713-T 293-2023 城镇低效用地认定技术规范
- 2025年心理咨询师考试试题及答案
- 国际压力性损伤-溃疡预防和治疗临床指南(2025年版)解读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