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_第1页
2025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_第2页
2025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_第3页
2025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_第4页
2025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考化学一轮: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中,错误的是

A.品红溶液在水中扩散一分子在不断运动

B.分离液态空气得到氧气和氮气—分子的种类没有发生改变

C.气体受热膨胀——分子大小随温度变化而改变

D.1滴水中大约有L67X1021个水分子——分子的体积很小

2.中医药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如图是“承庆堂膏药”部分制作工艺,其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D.滤汁存放

A.颜色、状态B.熔沸点C.密度、硬度D.可燃性

4.这个五一假期,航母海试、火箭发射、嫦娥六号飞天,无人机蜂群作战,从浩瀚苍穹到深蓝

海洋,祖国捷报连连、喜讯不断。网友:我躺了5天,“咱妈”却在闷声干大事,下列与化学相关

叙述中错误的是

A.神州十七号:使B.嫦娥六号任务搭载了稀C.福建舰建造过程中D.无人机蜂群使用电

用的燃料是液氢有气体氨气一R和探测使用了铢一金属材池续航,能量来源

——清洁能源器料——化学能

A.AB.BC.CD.D

5.成语的词义独特,音韵优美,寓意深刻。下列成语中没有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铁杵成针B.飞蛾扑火C.百炼成钢D.玉石俱焚

6.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实现C。=。。2的相互转化,都只有一种途径

B.铁只有在加热条件下可以实现单质”2氧化物

+0?__

C.实现cT。。2的转化,都利用了碳的可燃性

+CuO

D.实现耳「警相互转化,化学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不同

7.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钢铁生锈

B.一定条件下,石墨转化为金刚石

C.煤经过干储得到焦炭

D.石油分储得到汽油

8.嫦娥六号于6月25日携带人类首份月球背面样品,精准着陆在内蒙古,实现了三大技术突破

和一项世界第一,下列在嫦娥六号返回地球过程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起飞入轨

A、嫦娥六号在月球上点火起飞B、由月球进入地球轨道

C、以31马赫的速度“打水漂”进入大气层

A.AB.BC.CD.D

9.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由物理性质决定的是()

A.酒精可作为燃料

B.用金属铜(Cu)做导线

C.用澄清石灰水[Ca(OH)2]检验二氧化碳(CCh)

D.氧气(02)用于医疗急救

10.猜灯谜又称打灯谜,是中国独有的富有民族风格的一种民俗文娱活动形式,下列有关灯笼的

灯罩材料性质的描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透光性好B.密度小C.透气性差D.不易燃烧

11.下列物质的用途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D.氧气用于医疗急救

二'填空题

12.某班同学完成了“走进厨房”实践活动,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小题。

(1)食材分类:同学们将厨房的食材按贮存要求进行了分类,存放在冰箱中,并放入活性炭

包,作用是。我们可以从芹菜、西兰花、苹果等食物中获取的营养素主要

是。

(2)清洁行动:小月同学在清洗餐具时滴了少量洗洁精,这是利用了洗洁精的作

用。

(3)水质检测:乐乐同学想检验自来水中是否含有较多的钙镁化合物,她取样后加入适

量________,振荡。

(4)认识燃料:同学们了解到家用燃气的主要成分之一是甲烷,其燃烧过程中能量转化形式

是转化为热能。

13.“科技创新,科技兴国”,中国科技的发展非常迅猛。

(1)火箭、卫星、船舶等制造业常使用塑料、钛合金等材料,其中钛合金属于材

料。利用火箭发射卫星,如果用液氢作燃料,则火箭升空过程中的能量转化为一内能

—>O

(2)钛和钛合金有很多优良的性能,如:(填字母)。

A.熔点低、易加工

B.密度大、强度好

C.密度小、抗腐蚀性好

(3)工业上冶炼金属钛的过程是以钛矿石(主要成分为钛酸亚铁,化学式为在冗。3)、焦炭、

氯气为原料,在高温条件下制取了4〃,其反应化学方程式为:2相77。3+6。+

m

7Cl2°ZTiCl^+2X+6CO,其中X的化学式为。然后用镁与TiC%在高温条件下

反应生成金属钛和氯化镁,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反应前钛

元素的化合价为O

14.2021年哈尔滨市共享单车总量最大为12万台,电单车总量最大为3万台。

(1)电单车车体内自带发电设计,电单车蓄电池工作过程中的能量转化为:化学能一

(2)—体化车身材料中大多含有金属铝。这主要利用铝的等物理性能(填

字母)

A.密度小、耐腐蚀B.韧性好、硬度大C.密度小、强度好

(3)电线大多用铜丝制作。铜单质也可以与某些酸反应,只是不生成氢气。如:铜与浓硫酸

反应,生成硫酸铜、二氧化硫和水,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此反应前后硫元素的化合价分别

为。

15.阅读下列短文,回答问题。

材料1:早在宋代,轻粉已是我国的一种重要药物,其制作方法之一是将古方药小还丹和食盐

等物质在固体状态下共热,收集升华出的白色粉末,即为轻粉。

材料2:轻粉微溶于水,可制成治疗济疮的药物,在光照射下容易分解成汞和氯化汞。

(1)轻粉微溶于水,是一种白色粉末,这句话描述了轻粉的(选填“物理”或“化学”)

性质;在光照射下容易分解成汞和氯化汞,这句话表明了发生了(选填“物理”或“化学”)

变化。

(2)写出轻粉在光照条件下分解的文字表达式。

(3)在制作轻粉的过程中需要将小还丹与食盐等固体研磨成粉末,其目的

是O

16.下列是有关木炭的叙述:

①木炭是灰黑色多孔性固体;②木炭能燃烧;③在我国南方某些地方冬天有时用木炭来取

暖;④将木炭粉碎;⑤木炭可制成黑火药;⑥取一块木炭点燃;⑦木炭放入盛有氧气的集气

瓶中燃烧;⑧发出白光

请根据以上叙述回答下列问题,将标号填写在空白处:

(1)属于物理性质的是,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2)属于物理变化的是,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3)属于化学反应现象的是,属于化学反应条件的是,

(4)属于用途的是。

17.比亚迪作为我国自主的民族汽车企业,在新能源汽车方面已经弯道超车,不仅国内销量飞速

提升,海外销量也在不断增长。比亚迪的足迹已遍布欧洲I、日本等传统汽车强国,运营足迹已遍

布全球70多个国家、400多个城市。

(1)电动汽车在行驶时的能量转化为

(2)电动汽车可以减少一氧化碳、含铅化合物、、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

烟尘等物质的排放。

(3)电动汽车的使用也可以为减缓温室效应,实现“碳中和”做出贡献。温室气体除二氧化碳

外,还有、甲烷、氟氯代烷。

18.碳中和主要是抵消排放的二氧化碳和吸收的二氧化碳,增量实现零排放。吸收二氧化碳主要

是靠天然植物和细菌,这个难度其实比较大。更多的是进行引导减排,涉及到清洁能源对旧能源

的逐步替代,以及使用端二氧化碳的减少。受益方向主要有新能源汽车、光伏、氢能、生物降解

材料、绿色建筑等,涉及的领域很广。

(1)控制二氧化碳排放目的是减缓,有利于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引起

该环境问题的物质还有;(答出一种即可)

(2)“吸收二氧化碳主要是靠天然植物”是指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化学方程式为:6C02+

6H2。光照,叶整去+6。2,生成物R的化学式为;该变化中实现了能

转化成能。

19.某区计划投资1312亿元,确定100个重点项目,其中包括大型的购物广场和大型超市,将

为市民的生活带来极大的方便。请回答下列问题:

(1)建筑过程中,使用的挖掘机铲斗应该选用的金属材料是(填字母);

A.硬度大、韧性好的镒钢

B.易加工、抗腐蚀的铝合金

C.硬度大的生铁

(2)柴油发动机的挖掘机工作时能量转化为;

(3)购物广场和超市中有很多铝的制品,铝单质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金属,它不但能

与酸反应,还能与氢氧化钠、水共同反应,生成偏铝酸钠(Na4O2)和氢气,请写出此反应的化学

方程式,在此反应前后铝元素的化合价分别

为。

20.氢能源车的工作原理中涉及到氢氧燃料电池的反应,下图氢气与氧气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

的微观模拟图。请回答下列问题:(用“O”和“■”分别表示氢原子和氧原子)

(1)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

(2)如果在B中补充画出缺失的相关粒子,则应该补充的粒子为;

A.2个氢原子B.1个氢分子C.1个氧分子D.2个氧原子

(3)该反应微观实质:在一定条件下氢分子分解成氢原子,氧分子分解成氧原子,

每;

(4)此反应前后,不发生改变的粒子有;(填符号)

(5)氢气和氧气进入燃料电池时,它们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电能。这个过

程被称为电化学反应。产生的电能通过电机驱动车辆前进。电机将电能转化为,从而

使车辆运动。

21.化学是一把双刃剑,利用化学综合应用自然资源,有些会带来一些环境和健康问题,有些可

以使人类生活变得更加美好。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煤、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燃烧都会产生二氧化碳;煤燃烧时排放出二氧化硫、

二氧化氮等污染物,会导致的产生。

(2)北京冬奥会赛事服务交通用车使用的是氢燃料电池汽车,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是o

(3)氢氧燃料电池工作时,能量转化方式是化学能转变为0

氢燃料电池城市客车

22.哈市2024年4月开始共投放4万辆脚踏式共享单车。由于安全等问题,电动共享单车暂不

投放。

(1)这种脚踏式共享单车所用的材料中属于金属材料的是(填字母)。

A.塑料把手B.钢车架C.橡胶轮胎

(2)为防止单车的链条生锈,可以采取的防锈措施是。

(3)往年投放的共享电动车中含有蓄电池,这种车有工作人员晚上更换电池,白天使用。则

电动车在行驶中的能量转化为一机械能。

(4)共享电动车使用的是锂电池,其工作原理是锂在一定条件下与二氧化镒发生反应生成

LiMnO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①,反应后镒元素的化合价为

②。

三'科普阅读题

23.阅读下面的科普短文,回答问题:

空气质量与氮氧化物有着密切的关系,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是两种重要的氮氧化物.一氧化

氮是一种无色气体,熔点-163.6。。,沸点-151。。,密度比空气略大,微溶于水。一氧化氮不稳

定,易与空气中氧气发生反应,生成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二氧化氮。

汽车尾气(含有一氧化碳与一氧化氮等物质)是城市空气的污染源,治理的方法之一是在汽

车的排气管装一个“催化转换器“,使二氧化碳与一氧化氮反应,生成氮气和二氧化碳。)

一氧化氮广泛分布于生物体内各组织中.1992年被美国Science杂志评选为“明星分子”。一氧化

氮在心、脑血管调节等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生物学作用,是心脑血管的保护神。

(1)一氧化氮的物理性质有

(写两条)。

(2)一氧化氮不稳定的原因

是O

(3)文中涉及到一种能引起酸雨的物质是

(4)写出一氧化氮与一氧化碳反应的表达式

(文字或符号表达式)。

24.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空气质量与氮氧化物有着密切的关系。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是两种重要的氮氧化物。一氧化

氮是一种无色气体,熔点-163.6C,沸点-151℃,密度比空气略大,微溶于水。一氧化氮不稳

定,易与空气中氧气发生反应,生成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二氧化氮。

汽车尾气(含有一氧化碳与一氧化氮等物质)是城市空气的污染源,治理的方法之一是在汽

车的排气管上装一个“催化转换器“,使一氧化碳与一氧化氮反应,生成氮气和二氧化碳。

一氧化氮广泛分布于生物体内各组织中。1992年被美国Science杂志评选为“明星分子”。一氧

化氮在心、脑血管调节等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生物学作用,是心脑血管的保护神。

(1)一氧化氮的物理性

质=

(2)一氧化氮不稳定的原因o

(3)写出一氧化氮与一氧化碳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为。

四'简答题

25.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空气质量与氮氧化物有着密切的关系。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是两种重要的氮氧化物。一氧化

氮是一种无色气体,熔点-163.6C,沸点-151C,密度比空气略大,微溶于水。一氧化氮不稳定,

易与空气中氧气发生反应,生成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二氧化氮。

汽车尾气(含有一氧化碳与一氧化氮等物质)是城市空气的污染源,治理的方法之一是在汽

车的排气管上装一个“催化转换器”,使一氧化碳与一氧化氮反应,生成氮气和二氧化碳。

一氧化氮广泛分布于生物体内各组织中。1992年被美国Science杂志评选为“明星分子”。一氧

化氮在心、脑血管调节等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生物学作用,是心脑血管的保护神。

(1)一氧化氮的物理性

质O

(2)一氧化氮不稳定的原因o

(3)写出一氧化氮与一氧化碳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为o

五'流程题

26.下图是工业上制取氧气的主要步骤.

(1)经过步骤A处理后的空气属于(填“纯净物”或“混合物”),步骤B中所发生

的变化属于(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2)步骤C的原理是利用氮气和氧气的不同,将氮气和氧气分离开来。

(3)下列属于氮气用途的是(填序号)。

A.食品包装填充气B.支持燃烧

C.制硝酸和氮肥D.作电光源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2.【答案】C

【解析】【解答】A、研磨是物理变化,A错误;

B、麻油浸泡过程中没有化学变化,B错误;

C、燃烧是一种化学变化,C正确;

D、滤汁存放是风干过程,是物理变化,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

根据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本质进行回答,本质是有无新的物质生成。

3.【答案】D

【解析】【解答】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如物质的颜色、状态、

气味、硬度、熔沸点、密度等;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物质的可燃性、

还原性、助燃性等。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如物质的颜色、状态、气

味、硬度、熔沸点、密度等;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物质的可燃性、还

原性、助燃性等来解答。

4.【答案】B

【解析】【解答】A.液氢作燃料除了单位质量燃烧的热能最大以外,且燃烧产物是水,无污染,

属于清洁能源。故A正确;

B.稀有气体氨气由氨原子构成,氨气用元素符号Rn表示。故B错误;

C.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及其合金,铢是一种呈银白色的稀散金属,属于金属材料。故C正确;

D.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所以无人机蜂群使用电池续航,能量来源是化学能。故

D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化学是研究物质的原子、分子及其结构,研究物质的化学性质和变化规律,并利用它制

造各种新的物质的一门科学。

5.【答案】A

6.【答案】D

【解析】【解答】A、一氧化碳能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一氧化碳能与氧化

铜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与碳在高温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

碳转化为二氧化碳的途径不是只有一种,不符合题意;

B、铁能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铁的氧化物四氧化三铁,铁也能通过缓慢氧化生成铁的

氧化物,不符合题意;

C、碳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利用了碳的可燃性,碳和氧化铜在高温下反应

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利用了碳的还原性,不符合题意;

D、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点,属于分解反应,氢气和氧气在点

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水,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点,属于化合反应,化学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

不同,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一氧化碳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也可和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

氧化硅通过与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来解答;

B、根据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铁的缓慢氧化也会转换成铁的氧化物来解答;

C、根据碳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碳和氧化铜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

碳来解答;

D、根据水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氧气与氢气反应生成水,甲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来解答。

7.【答案】D

【解析】【解答】A、钢铁生锈,有铁锈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B、一定条件下,石墨转化为金刚石,石墨和金刚石是两种不同的物质,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

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C、煤经过干储得到焦炭,有焦炭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D、石油分储得到汽油,是利用石油中各物质沸点的不同将其分离,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

化,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物理变化来解答。

8.【答案】A

【解析】【解答】A、嫦娥六号点火起飞,涉及燃料燃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符合

题意;

B、嫦娥六号从月球进入地球轨道,没有产生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C、嫦娥六号以31马赫的速度“打水漂”进入大气层,没有产生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

思;

D、嫦娥六号成功着陆,没有产生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化学变化是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分析。

9.【答案】B

【解析】【解答】A、酒精可作为燃料,是因为酒精具有可燃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

属于化学性质;B、用金属铜做导线,是因为金属具有导电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

属于物理性质;

C、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是因为二氧化碳能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需要

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

D、氧气用于医疗急救,是因为氧气具有氧化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

现出来的性质,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来解答。

10.【答案】D

【解析】【解答】透光性好、密度小、透气性差都不需化学变化体现,属于物理性质,不易燃

烧需化学变化体现,属于化学性质。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定义分析,物理性质是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化

学性质是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

11.【答案】D

【解析】【解答】A、活性炭净水是利用其具有吸附性,属于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

B、金属做导线,是利用其导电性,为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

C、干冰用于人工降雨,利用干冰升华吸热,属于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

D、氧气用于医疗急救,是利用氧气能供给呼吸,属于化学性质,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o

【分析】根据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定义分析,物理性质是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化

学性质是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

12.【答案】(1)吸附异味;维生素

(2)乳化

(3)肥皂水

(4)化学能

13.【答案】(1)金属;化学;机械

(2)C

(3)FeCZ3;2Mg++2MgCl2;+4

14.【答案】(1)电能;机械能

(2)C

(3)Cu+2H2so4(浓尸C11SO4+SO2T+2H20;+6价;+6、+4价

【解析】【解答】(1)电单车车体内自带发电设计,电单车蓄电池工作过程中的能量转化为:

化学能一电能一机械能;

(2)一体化车身材料中大多含有金属铝。这主要利用铝的密度小、强度好等物理性能。

故选C;

(3)铜与浓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二氧化硫和水,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u+

2H2so4(浓)=CuSC)4+SO2T+2H2O;硫酸中的硫兀素显+6价,硫酸铜中的硫兀素显+6价,二氧化

硫中的硫元素显+4价。

【分析】(1)根据电单车蓄电池工作过程中的能量转化方式分析;

(2)根据铝的密度小、强度好分析;

(3)根据铜与浓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二氧化硫和水,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分析。

(1)电单车车体内自带发电设计,电单车蓄电池工作过程中的能量转化为:化学能一电能一机

械能;

(2)一体化车身材料中大多含有金属铝。这主要利用铝的密度小、强度好等物理性能。

故选C;

(3)铜与浓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二氧化硫和水,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u+

2H2s。4(浓)=CuSO4+SO2f+2H2O;硫酸中的硫元素显+6价,硫酸铜中的硫元素显+6价,二氧化

硫中的硫元素显+4价。

15.【答案】(1)物理;化学

光昭

(2)轻粉①二''汞'氧化汞

(3)增加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充分

【解析】【解答】(1)轻粉微溶于水,是一种白色粉末,描述的是物理性质,在光照射下容

易分解成汞和氯化汞,该变化生成了新物质,表明了发生了化学变化。

光昭

(2)轻粉在光照条件下分解生成汞和氧化汞,表达式为建物i炭+氧化汞。

(3)在制作轻粉的过程中需要将小还丹与食盐等固体研磨成粉末,是为了增大接触面积,使

反应更充分。

【分析】(1)根据不需化学变化体现的性质为物理性质,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为化学变化分析;

(2)根据轻粉在光照条件下分解生成汞和氧化汞分析;

(3)根据增大接触面积可加快反应分析。

16.【答案】(1)①;②

⑵④;⑦

⑶⑧;⑥

(4)③⑤

【解析】【解答】(1)①木炭是灰黑色多孔性固体是性质描述,且不需化学变化体现,属于

物理性质,②木炭能燃烧是性质描述,且需化学变化体现,属于化学性质。

(2)④将木炭粉碎是变化描述且没有新物质生成,为物理变化,⑦木炭放入盛有氧气的集

气瓶中燃烧为变化描述,且有新物质生成,为化学变化。

(3)⑧发出白光为现象描述,⑥取一块木炭点燃为反应条件。

(4)③在我国南方某些地方冬天有时用木炭来取暖、⑤木炭可制成黑火药属于用途;

【分析】根据描述中带“可以”“能够”'……性”等为性质描述,否则为变化描述,可作什么的描述

为用途,结合文中所给内容分析。

17.【答案】(1)化学能变为电能再变为机械能

(2)氮的氧化物

(3)臭氧

【解析】【解答】(1)电动汽车在行驶时,电池供电时,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电能通过电动机

驱动汽车行驶,从而转化为机械能。

(2)电动汽车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燃烧时产生的一氧化碳、含铅化合物、氮的氧化物、未燃烧的

碳氢化合物、烟尘等物质的排放。

(3)温室气体除二氧化碳外,还有臭氧、甲烷、氟氯代烷、氧化亚氮等物质。

【分析】根据电池使用时能量的转化,燃油汽车对空气造成的污染及空气的污染物种类分析。

(1)电动汽车在行驶时,电池供电时,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电能通过电动机驱动汽车行驶,从

而转化为机械能,故填:化学能变为电能再变为机械能。

(2)电动汽车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燃烧时产生的一氧化碳、含铅化合物、氮的氧化物、未燃烧的

碳氢化合物、烟尘等物质的排放,故填:氮的氧化物。

(3)温室气体除二氧化碳外,还有臭氧、甲烷、氟氯代烷、氧化亚氮等物质。

18.【答案】(1)温室效应;甲烷、氟利昂、臭氧

(2)C6H12。6;太阳;化学

【解析】【解答】(1)控制二氧化碳排放的目的是减缓温室效应,有利于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

环境;

引起温室效应环境问题的物质还有甲烷、氟利昂、臭氧等;

(2)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及数目不变,根据6c。2+

弁昭叶绿素

6H2。儿”、、〜匕R+602可知,化学方程式左边有6个碳原子、18个氧原子和12个氢原子,

化学方程式右边有12个氧原子和1个R分子,则1个R分子中含有6个碳原子、6个氧原子和

12个氢原子,故生成物R的化学式为品“12。6;该变化中实现了太阳能转化成化学能。

【分析】(1)根据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来减缓温室响应,氟利昂和臭氧会造成环境污染来解答;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质量不变,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太阳能转换成化学能来解

答。

(1)控制二氧化碳排放的目的是减缓温室效应,有利于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

引起温室效应环境问题的物质还有甲烷、氟利昂、臭氧等;

(2)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及数目不变,根据6c。2+

★昭叶绿素

6H2。八'"、、七"+6。2可知,化学方程式左边有6个碳原子、18个氧原子和12个氢原子,

化学方程式右边有12个氧原子和1个R分子,则1个R分子中含有6个碳原子、6个氧原子和

12个氢原子,故生成物R的化学式为。6〃12。6;

该变化中实现了太阳能转化成化学能。

19.【答案】(1)A

(2)化学能一内能一机械能

(3)2山+2NaOH+2H2O=2NaAlO2+3W2T;0,+3价

【解析】【解答】(1)建筑过程中,使用的挖掘机铲斗选用的金属材料应具有密度大、硬度大、

韧性好的特点,故应选用德钢。

(2)挖掘机用柴油作燃料,工作时能量转化为:化学能一内能一机械能;

(3)铝能与氢氧化钠、水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l+2NaOH+

2H2O=2NaAlO2+3H2T;铝单质中铝元素化合价为0,偏铝酸钠中钠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

价,设铝元素的化合价为x,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可得:(+1)+%+(-2)X

2=0,x=+3,在此反应前后铝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0,+3价。

【分析】(1)根据挖掘机铲斗的特点及所给各材料的性质分析;

(2)根据柴油发动机工作时化学能转化为内能再转化机械能分析;

(3)根据铝与氢氧化钠、水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氢气,单质中元素化合价为0,化合物中元素

化合价代数和为0分析。

(1)建筑过程中,使用的挖掘机铲斗选用的金属材料应具有硬度大、韧性好的特点,故应选用

镒钢。

故选Ao

(2)挖掘机用柴油作燃料,工作时能量转化为:化学能一内能一机械能;

(3)铝能与氢氧化钠、水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l+2NaOH+

2H2。=2NaAlO2+3H2I;

铝单质中铝元素化合价为0,偏铝酸钠中钠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铝元素的化合价为x,

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可得:(+1)+%+(-2)x2=0,x=+3,故在此反

应前后铝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0,+3价。

20.【答案】(1)化合反应

(2)A

(3)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结合成1个水分子

(4)H、O

(5)机械能

【解析】【解答】(1)该反应为两种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符合“多变一”特征,属于化合反

应。

(2)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及数目不变可知,B中应补充2个氢原子,故选:Ao

(3)该反应微观实质:在一定条件下氢分子分解成氢原子,氧分子分解成氧原子,每2个氢原

子和1个氧原子结合成1个水分子。

(4)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和质量不变,故不发生改变的粒子

有氢原子和氧原子,故填:H、O。

(5)电机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驱动车辆前进,故填:机械能。

【分析】根据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反应为氢气与氧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水。

根据化学反应的实质分析。

(1)该反应为两种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符合“多变一”特征,属于化合反应;

(2)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及数目不变可知,B中应补充2个氢原子,故选:A;

(3)该反应微观实质:在一定条件下氢分子分解成氢原子,氧分子分解成氧原子,每2个氢原

子和1个氧原子结合成1个水分子;

(4)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和质量不变,故不发生改变的粒子

有氢原子和氧原子,故填:H、0;

(5)电机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驱动车辆前进,故填:机械能。

21.【答案】(1)石油;酸雨

占燃

(2)2H2+O2=^2H2O

(3)化学能转变为电能

22.【答案】(1)B

(2)涂油(合理即可)

(3)化学能一电能

一定条件

(4)Li+MnO2''—l,iMnO2;+3(价)

23.【答案】(1)无色气体,熔点-163.6℃,沸点-151℃,密度比空气略大,微溶于水

(2)一氧化氮易与空气中氧气发生反应,生成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二氧化氮

(3)二氧化氮

,“、催化剂-催化剂

(4)NO+COt均+。。2或一氧化氮+一氧化碳-氮气+二氧化碳

【解析】【解答】(1)颜色、熔沸点、密度、溶解性等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

属于物理性质,故一氧化氮的物理性质有:无色气体,熔点-163.6C,沸点-151℃,密度比空气

略大,微溶于水;

(2)一氧化氮不稳定,是因为一氧化氮易与空气中氧气发生反应,生成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

二氧化氮;

(3)二氧化氮能与水反应生成酸性物质,导致酸雨的发生;

(4)一氧化氮与一氧化碳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生成氮气和二氧化碳,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催化剂、催化剂

一氧化氮+一氧化碳t氮气+二氧化碳,符号表达式为:NO+COtN2+CO2。

【分析】根据一氧化氮无色无味,密度小于空气密度;容易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对空气造成

污染,会形成酸雨;一氧化碳和一氧化氮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生成氮气和二氧化碳来解答。

(1)颜色、熔沸点、密度、溶解性等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

一氧化氮的物理性质有:无色气体,熔点T63.6C,沸点T51C,密度比空气略大,微溶于水;

(2)一氧化氮不稳定,是因为一氧化氮易与空气中氧气发生反应,生成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

二氧化氮;

(3)二氧化氮能与水反应生成酸性物质,导致酸雨的发生;

(4)一氧化氮与一氧化碳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生成氮气和二氧化碳,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催化剂■口+454,催化剂

一氧化氮+一氧化碳T氮气+二氧化碳,付节表达式为:NO+CO-N2+CO2。

24.【答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