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中考物理总复习《物态变化》专项检测卷(附答案)
(学校:班级:姓名:考号:
考点梳理
L温度:
(1)温度:表示物体程度的物理量。
(2)摄氏温度规定:把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定为°C,沸水的温度定为℃,
0℃和100℃之间分成100个等份,每个等份代表℃o
(3)常考温度估测:①人的正常体温约为℃;②人体感觉舒适的环境温度约为25℃;③洗澡时合
适的水温约为40℃;(1个标准大气压下)。
2.温度计:
(1)原理:利用液体的性质制成的。
(2)使用和读数:
①估:在测量之前要先估计被测物体的温度;
②看:看温度计的量程和
③选:根据估测温度选用合适的温度计;
④放:温度计的玻璃泡应该在被测物体中,不能碰到容器底和;
⑤读:等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读数,读数时玻璃泡不能离开被测液体,视线与液柱的相平,如图中
视线o(注:若液面所在处刻度由下至上变大,则为“零上温度”,反之为“零下温度”)
⑥记: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如图所示温度计的示数为℃。
3.体温计:
(1)用途:用于测量__________;
(2)量程:;
(3)使用方法:读数时可从腋下或口腔中拿出来,因为体温计离开人体时,温度很低,水银从缩口处断
开,水银不会自动流回玻璃泡内,因此使用前需用力向下甩,使液柱回到玻璃泡内。
4.晶体和非晶体:
晶体非晶体
第1页共28页
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却保持在熔化过程中只要不断吸热,温度就
定义
不变,有确定熔化温度的固体不断上升,没有确定熔化温度的固体
海波、冰、水晶、石英、食盐、各种
例子蜡、松香、玻璃、沥青等
金属等
熔点______熔点______熔点
2
,温度/七/jintnc
——__L
J—/J—
7;nf
图像h
/1
一
7~—.,
()
JB寸间/min()时间/min
(1)0A之间为熔化前,物质处于固
熔化
态,是晶体吸热升温过程;
(2)AB之间为熔化时,物质处于—
态,是晶体熔化过程,吸热吸热熔化,温度不断升高,内能不
性质
内能_____,但温度__________,此断________,无确定熔点。
温度为熔点(如图中「);
(3)BC之间为熔化后,物质处于液
态,表示液体吸热升温过程。
凝固点______凝固点______凝固点
温度/工,温度/工
图像r\...
0
0%G时间/min时间/min
凝固(1)DC之间为凝固前,物质处于液
态,是晶体放热降温过程;
(2)CB之间为凝固时,物质处于—
放热凝固,温度不断下降,内能不
性质_________态,是晶体凝固过程,放
断_______,无确定凝固点。
热。内能______但温度_________,
此温度为凝固点(如图中丁2);
(3)BA之间为凝固后,物质处于固
第2页共28页
态,表示晶体放热降温过程。
5.汽化的两种方式:
(1)沸腾:达到一定温度,在液体和同时进行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①沸腾的特点:液体持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那腾的特点
②沸腾的条件:达到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持续吸热。
③沸点的影响因素:液体的质量,气压。(A:标准大气压;B:增大气压;C:增加水的质量;D:减小气
压,增加水的质量。)
沸点的影喻因素
气压,
沸点,
质土越少
曲线蜷陡
(2)蒸发:
①蒸发快慢的影响因素:液体表面积,液体温度,空气流速。
(3)蒸发和沸腾的异同:
汽化方式异同点蒸发沸腾
发生部位液体表面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
不同点温度条件任何温度只在沸点时
剧烈程度缓慢剧烈
第3页共28页
相同点都属于汽化现象,都是吸热过程
6.液化的两种方法:
(1)降低温度。如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滴。
(2)压缩体积。如煤气罐中的液化气。
7.升华和凝华:
(1)升华: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升华,吸热。
(2)凝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凝华,放热。
8.六种物态变化:
升华吸热
固态液态三』气态
凝固液化
盛华放热
a.露;b.霜;c.窗户上的冰花;d.雾淞;e.冰雪消融;f.河水结冰;g.白气;h.樟脑丸变小;i.用久的灯
丝变细;j.湿衣服变干;k.冬季进入温暖的房子眼镜变模糊;1.水缸外“出汗”;m.吹干头发;n.洒水降
温。
(1)归类:
熔化:凝固:汽化:
液化:升华:凝华:
(2)“白气”实际是(选填“小水珠”或“水蒸气”),是由高温水蒸气遇到低温物体(气体)形
成的。
9.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如图甲是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装置。
(1)实验所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的性质制成的;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
第4页共28页
(2)图甲装置中,应选取(选填“大冰块”或“碎冰”)装入试管内进行实验,采用“水浴法”
加热冰的好处是。
(3)组装图甲所示装置时应先确定(选填“铁圈A”“铁夹B”或“铁杆C”)的位置,请你指出
装置甲中存在的问题:。
(4)改正错误后,正确进行实验。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读取示数时正确的读数方法是
(选填“A”“B”或"C”),示数为℃o
(5)小明将实验中得到的数据记录在下表中,请你根据表格数据在图丙中绘出温度一时间图像,分析实
验数据可知:
时间/min024681012
温度/也-1()-5j0002.55
①冰是(选填“晶体”或“非晶体”),理由是;
②冰的熔点是℃,加热到第6min时物质处于状态;
③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大约持续了min;
④冰在熔化过程中温度,内能o
(6)观察发现,冰熔化后的升温比熔化前的升温慢,这是因为o
(7)重复实验,当试管中的冰开始熔化时,立即将试管浸入到另一只装有冰水混合物的烧杯中,发现冰
不再熔化。该现象(选填"能”或“不能”)说明冰在熔化过程中需要吸热。
(8))当冰全部熔化后,继续加热使烧杯中的水沸腾并持续一段时间,发现试管中的水始终不会沸腾,
其原因可能是。
(9)用质量为皿的海波做实验,绘制的海波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如图中的a。若用质量为m2(i1b>mi)
的海波做实验,得到的图线可能是图丁中的(选填“b”“c”或"d”)。
时间〃min
10.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
如图甲是实验小组“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装置。
第5页共28页
丙
(1)如图甲所示,安装的实验装置,合理的安装顺序是(填序号)。
①烧杯和水(含纸盖)②酒精灯③铁杆A和温度计④铁圈B和石棉网
(2)安装好实验器材后,为缩短实验时间,在烧杯中倒入热水,热水中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
温度计的示数为℃。
(3)在水温升高到90℃后,小明每隔Imin观察1次温度计的示数,记录在下表中。
③为说明水沸腾过程中是否需要吸热,应,观察水是否继续沸腾。
(4)请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在图丙所示的坐标系中画出水沸腾前后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5)水沸腾后,水中的气泡在上升过程中大小变化与图丁中(选填"A”或"B”)一致。
(6)水蒸气引起的烫伤往往比开水烫伤更严重,这是因为水蒸气和开水的温度虽然差不多,但是水蒸
气,所以实验时要注意安全。
(7)实验中是通过的方式增加水的内能。若要缩短将水加热至沸腾的时间,请写出一种可行的
办法o
(8)某小组用相同的装置先后做了两次实验,绘制出如图戊所示的a、b两条图线。若两次实验所用水的
质量分别为0、mb,则叫mb(选填”或
(9)水沸腾时会产生大量的“白气”,这些“白气”实际上是(选填“水蒸气”“小水滴”或“小
冰晶”)。
(10)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2义10厅/(kg•℃),烧杯中水的质量为100g,前4分钟内水吸收的热量是.
第6页共28页
Jo
(11)如图所示,当甲乙温度计示数都达到99℃后,示数均保持不变,但试管中的水始终不能沸腾,其原
因是;当小明给烧杯中的水加入少量的食盐后,发现试管中的水能够
沸腾,说明加入食盐后水的沸点(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一、选择题
1.有一种神奇的合金魔术道具,将其久握在手中不会熔化,但放在60℃的热水中便会熔化,该合金的熔
点可能是()
A.70℃B.47℃C.20℃D.16℃
2.关于如图所示的温度计,说法正确的是()
A.使用前要用力向下甩
B.该温度计的量程是20-100℃
0.在玻璃泡上涂上与室温相同的酒精,它的示数将会下降
D.在使用它测量液体温度时,可以离开被测液体读数
3.我国劳动人民很早就掌握了青铜器铸造技术。如图所示,用石杓舀出液态铜倒入陶范中冷却成固态青
铜器,该过程属于()
陶他
A.凝固B.汽化C.液化D.凝华
4.下列四个实例中,能够使蒸发减慢的是()
第7页共28页
A.将湿衣服晾在通风向阳处B.将湿手伸到干手器下方吹
C.将新鲜的黄瓜装入塑料袋D.将新收获的玉米摊开晾晒
5.卫星发射时,火箭点火升空刹那间,可看到发射平台升腾起大量白雾,这是喷水系统同步将大量的水
喷撒到平台上所致。该过程涉及的物态变化是()
A.仅液化B.仅汽化
C.先液化后汽化D.先汽化后液化
6.关于蒸发和沸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蒸发和沸腾都可以在任何温度下进行
B.液体沸腾时需要不断吸热,温度不断升高,蒸发时温度不升高
C.蒸发和沸腾都是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
D.蒸发和沸腾都是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现象
7.为抑制扬尘、改善空气质量,城市道路上经常用如图所示的雾炮车向空中喷出水雾,其工作过程是喷
雾筒口周围有一圈出水孔喷出细小水流,在筒内吹出的高速气流作用下成为更小的雾状水滴,将其抛向空
中。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雾炮车喷出的水雾是液化形成的
B.雾炮车喷出的水雾是汽化形成的
C.部分水雾在空中消失是由于发生了汽化
D.部分水雾在空中消失是由于发生了升华
8.图中,水的三态之间转化过程所对应的物态变化名称,标注都正确的是()
第8页共28页
9.水的物态变化使自然界有了雨、露、雾、霜、雪等千姿百态的奇观。关于图中水的物态变化,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甲乙丙丁
A.图甲中,河面上冰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B.图乙中,群山间雾的消散是汽化现象
C.图丙中,小草上露的形成是熔化现象
D.图丁中,树叶上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10.小明选用两种物质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图甲为实验装置,图乙是绘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
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甲中的实验装置,安装时应按照“由上到下”的顺序
B.由图乙知,A物质是晶体,B物质是非晶体
C.由图乙知,第4nlin时A物质处于固态
D.由图乙知,A图线对应物质的熔化过程持续时间为6min
11.如图将冰块放于易拉罐中并加入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大约半分钟,用温度计测量罐中冰与盐水混合
物的温度,可以看到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低于0℃。这时观察到易拉罐的底部出现白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第9页共28页
A.霜是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
B.水蒸气形成白霜时吸收了热量
C.冰中加盐降低了冰的熔点
D.用体温计也能测出冰水混合物的温度
12.许多房间都有如图所示的玻璃窗.在闷热的夏天开着空调的甲房间和寒冷的冬天开着暖气的乙房间,
玻璃窗上都会出现“水雾”.下列关于“水雾”是在玻璃窗的哪一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乙两房间的“水雾”都在内表面
B.甲、乙两房间的“水雾”都在外表面
C.甲房间的“水雾”在外表面,乙房间的“水雾”在内表面
D.甲房间的“水雾”在内表面,乙房间的“水雾”在外表面
13.如图所示为一种夏季使用的汽车冰凉座垫,它通过生物冰快速激发成型技术研制而成。座垫内物质通
常情况下为固态,人坐上去时,座垫内物质就会慢慢转变为液态,但温度保持不变。此过程可持续数小时,
人坐在上面会感觉凉爽。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座垫内物质是非晶体
B.座垫内物质熔点高于人体温度
C.人坐上去时座垫内物质吸收热量
D.人坐上去时座垫内物质发生了液化现象
14.在炎热的夏天,当我们吃冰棒的时候,常常看到在冰棒的周围有“白气”冒出,按生活经验,有关“白
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第10页共28页
A.“白气”会向上飘
B.“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滴
C.“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成小冰晶
D.“白气”是冰棒蒸发的水蒸气
15.如图所示的是某种物质熔化时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根据图像,下列判断中不正确的是()
温度/t
I
X00
80
60
40
20
A.该物质是晶体,熔点为80℃
B.该物质的熔化过程经历了12min
C.在第14min时,该物质处于液态
D.在第6min到第12min之间,温度不变
二、填空题
16.如图所示的体温计的分度值为℃,量程为℃,若没有甩就用它来测量实际体温为
36.8℃的某同学的体温,则测得的示数为
|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
3536373839404142
17.“糖画”是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制作过程为:将白糖加热成糖汁,用勺子盛起糖汁,在大理石
上作面,等全部凝固后拿铲子铲起来即可,将糖汁变成糖画是现象,该过程中热量。
18.观察碘升华的现象,已知酒精灯火焰的温度约为400℃,一标准大气压下碘的熔点为113.6℃,碘的
沸点为184.3℃,甲图直接用酒精灯火焰加热玻璃锤,乙图用沸水加热玻璃锤。图所示方案更合
理,理由是这个方案可以防止碘发生现象(填物态变化名词)。
第11页共28页
19.如图所示,为青藏铁路两旁为解决冻土难题而树立的“热棒”,里面装有液态氮,上端是散热片。当
外界温度高时,液态氨会受热,上升到顶端,散热后温度降低,气态氨(均选填物态
变化名称)又下沉到底部。如此循环,就保持了路基温度基本不变。生活中利用类似原理工作的家用电器
有(写出一个即可)。
20.如图所示是一款疗伤喷雾剂,医学上针对外伤的疼痛常用“冷疗法”治疗。喷雾剂使用的材料是氯乙
烷,在常温下采用(选填“降低温度”或“压缩体积”)的方法使其液化进行装瓶的。使
用时,对准人的伤口处喷射,液态的氯乙烷在皮肤表面迅速(填物态变化名称),同时
(填“吸收”或“放出”)大量的热量,使人体受伤部位的温度降低,皮肤血管收缩,起到镇痛的作用。
21.我国自“天宫课堂”推出以来,已成功举行了三次太空授课,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如图所示,在
《太空“冰雪”实验》中,用沾了结晶核的毛根触碰过饱和乙酸钠溶液形成的液体球,液体球迅速
(填物态变化名称)成“冰球”。用手摸上去,“冰球”竟然是热乎乎的,这是因为此过程中会热
量。
22.冬季带来的不仅是寒冷,还有如画般迷人的雪景(图),雪是(填物态变化的名称)形成的,
需要热;阴凉处的雪,不被太阳直射,但也会渐渐变少,并在雪地上形成密密麻麻的小坑,这
第12页共28页
些小坑的形成是因为发生了(填物态变化的名称)现象。
23.“炖汤”因味道好而深受茂名人喜爱。“炖汤”就是把汤料和水置于炖盅内,而炖盅则浸在大煲的水中,
并用蒸架把盅与煲底隔离,如图。在大煲内的水沸腾过程中,煲盖与煲的缝隙间冒出大量的“白气”,这
是先后现象(填物态变化),若汤的沸点与水的沸点相同,则盅内的汤(填
“会”或“不会”)沸腾。
24.小明利用温度计和计时器等实验器材,探究盐水凝固时温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
如图所示的温度与时间关系图象,盐水在第15min处于(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
存”),在凝固过程中,物质的温度,需要(选填“吸热”“放热”)。
温度广C
1
O
1
-
2
-
3
-
4
-
5
-
6
-
25.小明在厨房中发现:壶里的水烧以后,壶嘴上方冒出“白气”,如图甲所示。
第13页共28页
(1)这“白气”实质上是些(选填“水蒸气”或“小水滴”);
(2)小明仔细观察分析后发现:“白气”的产生需要经历的物态变化是;
(3)小明从日常生活中还发现:有时壶嘴上方的“白气”比较多,有时比较少。如图乙所示,可以判断
出(选填"A”或"B”)房间的气温比较高。
三、实验探究题
26.图甲是用海波和石蜡“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装置。
甲乙
(1)组装器材时,应先固定图甲中的;(选填“A”“B”或“C”)
(2)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两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图象如图乙所示,由图象可知石蜡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海波熔化持续了min;
(3)由实验可得到晶体熔化特点:;
(4)由实验可知,晶体的温度是熔点时,可能处于态。
A.固B.液C.固液共存
27.实验小组的同学们利用图甲的装置”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
(1)A组同学在安装中间铁圈前,酒精灯,,点燃(填“需要”或“不需要”);本实验需要在烧杯
下放置石棉网,其作用为;
(2)从图乙中可知,水的沸点是℃,低于100℃,产生原因可能是水面气压(填“低
于”或“高于”)一个标准大气压。B、C组同学利用相同的实验装置得到b、c两种不同图像的原因可能是
水的不同;
(3)如图丙所示,是两杯正在加热的水,用温度计测量其温度时,示数保持不变的是(填“a”
第14页共28页
或“b”);
(4)撤掉酒精灯后,水(填“不会”或“会”)立刻停止沸腾,原因是;
(5)为缩短加热到沸腾的时间,请提出一种可行的措施(合理即可)。
28.小丽选择蜂蜡和海波探究“不同固态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的变化是否相同”,设计的实验装置如图
甲所示。
-y-ni—温度计
匚+固体
〜—水
J—.
甲丙丁
(1)图甲中器材组装顺序为(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
(2)将装有蜂蜡、海波的试管分别放在盛水的烧杯内加热,而不是直接用酒精灯加热,目的是为了使试
管内的物质;
(3)将温度计正确插入蜂蜡和海波中,观察温度计示数时视线A、B、C如图乙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4)丙图是小丽绘制的海波的熔化图像,图中BC段为海波的熔化过程,此过程中海波(填“吸
收”或“放出”)热量,温度(填“升高”、“降低”或“不变”)。第lOmin海波处于态
(填“固”、“液”或“固液共存”);
(5)丁图是小丽绘制的蜂蜡的熔化图像,蜂蜡在熔化过程中温度(填“升高”、“降低”或“不
变"),蜡是。(填“晶体”或“非晶体”)
29.小明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观察水的沸腾。
第15页共28页
戊
(1)组装器材时,应先固定图甲中的(选填"A”或"B”);调整好器材,用酒精灯加热℃;
(2)在水温升高到90℃后,小明每隔Imin观察1次温度计的示数,记录在表中,如此持续几分钟后停止
读数:
时间/min012345678
温度/℃909294969898989898
请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在图丁所示的坐标系中画出水沸腾前后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用铅笔先作图,然
后用黑笔描好)。
(3)小明观察到沸腾时水中产生的气泡现象为图丙中的图(选填"A”或"B”);
(4)当水沸腾时,持续吸热,水的温度(选填“上升”、“不变”或“下降”),此时水的沸点
为℃,可判断出当时的大气压(选填“小于”、“大于”或“等于")1个标准大气压;
(5)在水沸腾后,小明发现烧杯内的水比较少,于是他又往烧杯里迅速加了一些冷水,用同样大的火加
热直至水再次沸腾。图戊能正确反映小明整个烧水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是o
30.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r-<
m-)
r-1O
p-
r-
m-
n-
n-
-O
-
—ln-
.n
(1)组装器材时,应根据(选填“烧杯位置”或“酒精灯火焰高度”)确定陶土网
的高度;
(2)由图乙可知,第8分钟时冰处于(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态”),冰从开始熔
化到完全熔化大约持续了min;
(3)由图乙中冰的熔化图像可判断冰是一种晶体,你是根据图像的什么特征来判断的?;
(4)图丙是实验过程中某时刻温度计示数,此时温度为℃,应为熔化(选填"前”
或“后”)记录的数据(在标准大气压下);
(5)实验全程烧杯中的水没有沸腾,但水面却降低了,原因是水温升高,蒸发(选填“加快”
第16页共28页
或“减慢”);
(6)同桌小红将正在熔化的碎冰从试管中取出放到桌面上,过了一段时间发现碎冰全部熔化了,由此小
红得出冰在熔化时不需要吸热的结论,小红的结论是错误,原因是o
参考答案
1.【答案】B
【解析】放在60℃的热水中金属会熔化,所以熔点低于60℃,久握在手中不会熔化,所以该金属的熔
点高于37℃,说明该合金的熔点在37℃和60℃之间,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分析】物体的熔点:物体高于熔点,物体会熔化,即固态变为液态。
2.【答案】C
【解析】A.该温度计不是体温计,音叉使用前不需要用力向下甩,故A错误;
B.观察图示中的温度计知:该温度计的量程是-20℃〜110℃,故B错误;
C.在玻璃泡上涂上与室温相同的酒精,酒精蒸发吸收热量,它的示数将会下降,故C正确;
D.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即不能离开液体读数,故D错误。
故选Co
【分析】根据图片分析温度计的结构特点,结合温度计的使用规范分析判断。
3.【答案】A
【解析】将液态铜倒入陶范中,冷却成固态青铜器,从液态变为固态,是凝固现象,A符合题意。
故选Ao
【分析】从液体变为固体,是凝固现象,铸造青铜器时有凝固现象。
4.【答案】C
【解析】解:A、把湿衣服放在通风处,加快了液体表面空气的流动,向阳,提高了液体的温度,这些措
施,加快了液体的蒸发.故A不合题意.
B、干手器下吹出的是热风,可以提高湿手上水分的温度,可以加快湿手上方的空气流动速度,会加快蒸
发.故B不合题意.
C、用塑料袋把新鲜的黄瓜装起来,黄瓜表面的空气就不流动,从而减慢蒸发;故C符合题意.
D、将新收获的玉米摊开,增大了物体的表面积,会加快蒸发;故D不合题意.
故选C.
【分析】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液体的温度、液体的上表面积、液体表面的空气流动速度;
要减慢蒸发,可以通过降低液体的温度、减小液体的上表面积和减慢液体表面的空气流动速度;
第17页共28页
要加快蒸发,可以通过升高液体的温度、增大液体的上表面积和加快液体表面的空气流动速度.
5.【答案】D
【解析】火箭点火升空刹那间,看到发射平台升腾起大量白雾,白雾是喷水系统喷出的水吸收热量,汽化
为水蒸气,水蒸气再液化形成的小水滴,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液体变为气体是汽化现象,气体变为液体是液化现象。
6.【答案】D
【解析】蒸发和沸腾都是汽化现象,都是从液态变为气态;蒸发只能在液面表面进行的缓慢汽化现象,沸
腾是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进行的剧烈汽化现象;蒸发在任何温度都能进行,沸腾必须达到沸点,并且持
续吸热,液体才会沸腾;所以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液体变为气体的现象是汽化,汽化包括蒸发和沸腾。
7.【答案】C
【解析】AB.雾炮车喷出的水雾,状态没有发生变化,所以水雾的形成过程中没有发生物态变化,AB不符
合题意;
CD.水雾在空气中消失从液态变为气态,属于汽化,C符合题意,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水雾在空气中消失从液态变为气态,属于汽化。
8.【答案】C
【解析】水的三种状态中,液态的是水;固态是冰;气态是水蒸气,气体变为固体是凝华现象;固体变为
液体是熔化现象,液体变为气体,是汽化现象,分析可得,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分析】物体的三种状态是固态、液态、气态;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
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
9.【答案】B
【解析】A.冰的形成是凝固现象,故A错误;
B.雾的消散是汽化现象,故B正确;
C.露是液化现象,故C错误;
D.霜是凝华现象,故D错误。
故选B。
【分析】1、凝固为液态变化为固态,释放热量,如下雪、结冰;
2、液化为气态变为液态会释放热量,如水蒸气、露珠
第18页共28页
3、汽化为液态变为气态,会吸收热量,如:蒸发
4、凝华为气态直接变为固态,会释放能量,如雾淞、霜
5、升华为固态直接变为液态,会吸收能量,如雪人变小
6、熔化为固态变化为液态,吸收热量,如雪消融。
10.【答案】B
【解析】A、探究物体熔化的温度时间曲线,首先按照酒精灯外焰的高度固定铁圈依次向上固定其他试验
装置,A错误;
B、A具有固定的熔点,B没有固定的熔点,所以A为晶体,B不是晶体,B正确;
C、第4min时A处于熔化阶段,处于固液共存态,C错误;
D、A物体熔化阶段为2-6min,经历时间为4min,D错误。
综上选B。
【分析】1、晶体:有固定熔点:如冰、海波、无固定熔点:蜡烛、玻璃;
2、熔化温度时间曲线识别:物体熔化时,温度不变(熔点),但是需要不断吸热,此阶段处于固液共存态;
3、探究熔化的温度时间曲线试验:实验仪器的安装遵循从下而上、从左至右的安装顺序,所以安装顺序
为铁架台、酒精灯、铁圈、烧杯、温度计,以酒精灯外焰加热物体,使用仪器还有秒表,记录液体的温度
时间曲线。
11.【答案】C
【解析】A.霜是凝华形成的,故A错误;
B.凝华放量,故B错误;
C.冰中加盐降低了冰的熔点,故C正确;
D.体温计量程为35℃到42℃,高于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所以体温计不能测出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故D
错误。
故选C。
【分析】凝华为气态直接变为固态,会释放能量,如雾淞、霜
体温计的汞液面可以脱离测温物体读数,水银柱不能自动回缩,所以当体温计示数大于人体温度时,体温
计示数不变,体温计的量程为35℃到42℃,不能测量温度范围在体温计范围之外的物体温度
12.【答案】C
【解析】在闷热的夏天开着空调的房间里,由于室内温度低于室外温度,外面热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
玻璃,就会发生液化现象,所以水雾出现在外表面;在寒冷的冬天开着暖气的乙房间,由于室内温度高于
室外温度,室内热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时,会发生液化现象,所以水雾出现在玻璃的内表面。
故答案为:C。
第19页共28页
【分析】水雾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要判断水雾出现在玻璃的内侧还是外侧,要看车内外的温
度高低情况;
如果室内温度比室外温度高,则室内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液化形成水雾附着在内侧;
如果室内温度比室外温度低,则室外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液化形成水雾附着在外侧。
13.【答案】C
【解析】AD.座垫内物质通常情况下为固态,人坐上去时,座垫内物质就会慢慢转变为液态,但温度保持
不变,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属于熔化现象,物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属于晶体,AD不符合题意;
B.物质要熔化需要达到熔点并且继续吸热,人体的温度高于物质的熔点,B不符合题意;
C.人坐上去时座垫内物质发生熔化现象,熔化过程需要吸收热量,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o
【分析】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熔化。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非晶体的熔化过程中温度
升高;熔化过程是吸热过程。
晶体熔化的条件是:温度达到熔点,且能继续吸热。
14.【答案】B
【解析】ABCD、冰棒的周围有“白气”冒出,“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由于小水滴
的密度大于空气,应下降。
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项为:B.
【分析】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
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小水滴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
在空气中会下降。
15.【答案】B
【解析】A.晶体具有熔点,而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晶体在熔化的过程中持续吸热温度不变,晶体
在凝固的过程中持续放热温度不变,可知该物质为晶体,其熔点为80℃,故A不符合题意;
B.根据图像可知该物质在熔化的过程中,从第6min持续到12min,总共用时6min,故B符合题意;
C.根据图像可知在第14min时,该物质已完全熔化,该物质处于液态,故C不符合题意;
D.根据图像可知第6nlin持续到12min,温度不变,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o
【分析】根据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可判断该物质为晶体,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从第6min
持续到12min,总共用时6min,对晶体在熔化的过程中持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16.【答案】0.1;35~42;37.8
第20页共28页
【解析】图中,体温计1℃之间分成10份,分度值是0.1℃,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是35~42℃。
根据液柱位置,读数是37.8℃;体温计的特殊构造,即液泡上方有一很细的缩口,在离开人体读数时,体
温计液注不会下降,测量的体温是36.8℃时,读数仍是37.8℃。
【分析】根据体温计最小的示数,判断分度值,根据最大和最小值,判断量程;体温计的液柱遇到低温不
下降。
17.【答案】凝固;放出
【解析】(1)(2)部分糖汁变成糖画,由液态变为固态,是凝固现象,凝固过程放出热量。
【分析】根据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熔化吸热,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凝
固放热。
18.【答案】乙;熔化
【解析】1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而碘的熔点为113.6℃,因此用热水对碘加热不能达到熔点,
这个方案可以防止碘发生熔化现象,从而避免熔化对探究碘升华现象的影响。
【分析】晶体熔化的条件:达到熔点,继续吸热,据此分析解答。
19.【答案】汽化;液化;冰箱
【解析】当外界温度高时,液态氨吸热汽化成气态,散热后温度降低,气态氨液化为液态;家电器中的冰
箱是此原理进行工作的。
综上第1空、汽化,第2空、液化;第3空、冰箱。
【分析】1、汽化为液态变为气态,会吸收热量,如:蒸发;
2、液化为气态变为液态会释放热量,如水蒸气、露珠。
20.【答案】压缩体积;汽化;吸收
【解析】在常温下,用压缩体积的方法使氯乙烷从气态变为液态,发生液化。
液态的氯乙烷在温度较高的皮肤上,迅速变为气态,发生汽化现象,吸收热量,人体受伤部位放热,温度
降低,从而镇痛。
【分析】压缩体积,可以使气体液化;液态变为气态,是汽化现象,汽化吸热。
21.【答案】凝固;放出
【解析】液体球迅速凝固成“冰球”。该过程放热。
综上第1空、凝固;第2空、放热。
【分析】凝固为液态变化为固态,释放热量,如结冰。
22.【答案】凝华;放;升华
【解析】高空中温度非常低,云层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由气态变成固态,是凝华过程,这就是雪,凝华放
热。阴凉处的雪,不能被太阳直射,直接就变成了水蒸气,这是升华现象,升华吸热,故这些小坑的形成
第21页共28页
是升华现象。
【分析】1、霜、雪都是空气中水蒸气急剧降温直接凝华成小冰晶形成的。
2、樟脑丸变小、阴凉处的雪变少、冰冻的衣服变干,都是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升华现象。
23.【答案】汽化;液化;不会
【解析】水沸腾时,水变为水蒸气,发生汽化现象,水蒸从遇到冷的空气,液化成小液滴,形成“白气”。
沸腾的条件是:温度达到沸点,继续吸热。当大煲的水中沸腾时,炖盅中的温度也达到沸点,不发生热传
递,不能吸热,水只能达到沸点,不能沸腾。
【分析】液态变为气态,是汽化现象,气态变为液态,是液化现象;沸腾的条件是到达沸点,继续吸热。
24.【答案】固液共存;不变;放热
【解析】由图知道,第15分钟末盐水处于凝固过程中,物质处于固液共存态
盐是晶体,盐水在凝固过程中,需要放热,温度不变,内能减少。
【分析】1、盐水是晶体,晶体凝固过程温度不变。
2、晶体凝固过程物质处于固液共存。
3、凝固放热。
25.【答案】(1)小水滴
(2)液化
(3)B
【解析】(1)“白气”实质是温度较高的水蒸气液化为液态的小水滴。
综上第1空、小水滴。
(2)“白气”是由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综上第1空、液化。
(3)液化的条件为遇冷,所以当环境温度越低,水蒸气液化的越多,由此可知B房间的温度较高。
综上第1空、B„
【分析】液化为气态变为液态会释放热量,如水蒸气、露珠,温度较高的水蒸气也到温度低的环境会液化
形成小水滴,也就是题目的白气。
(1)“白气”实质是液态的小水滴,是由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2)“白气”实质是液态的小水滴,是由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3)“白气”实质是液态的小水珠,由水蒸气液化形成的,液化需要放热,且当环境温度越低,水蒸气液
化的越多,即白气越多,由此可知B房间的温度较高。
26.【答案】(1)C
(2)非晶体;6
第22页共28页
(3)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4)A;B;C
【解析】(1)由于要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所以需先根据酒精灯固定C的高度;
(2)由乙图可知,石蜡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改变,故石蜡是非晶体;海波熔化过程持续了10min-4min=6min;
(3)由实验可得到晶体熔化特点是继续吸热,温度不变。
(4)晶体在熔化时,温度不变,当晶体的温度是熔点时,可能是刚开始熔化,处于固态,可能是熔化了
一部分,为固液共存状态,也可能是刚熔化完,为液态,故晶体可能处于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态,故ABC
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1)C;(2)非晶体;6;(3)继续吸热,温度不变;(4)ABC»
【分析】(1)在此实验中,酒精灯及温度计的使用都有特殊的规定:使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温度计的玻
璃泡要完全浸没在液体中,但不能碰到容器底;所以要从下向上进行调节;
(2)熔化时温度不变的固体叫晶体,温度变化的固体叫非晶体;由表中实验数据可知,海波熔化时,从
第4分钟到第10分钟海波的温度保持48℃不变,熔化过程经历了6min;
(3)晶体熔化特点是继续吸热,温度不变;
(4)晶体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不变的温度为熔点,物质可处于固态、液态、固液共存态。
(1)酒精灯需用外焰加热,所以要先放好酒精灯,再固定铁圈的高度,而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没到
液体中,但不能碰到容器壁和容器底,所以放好烧杯后,再调节温度计的高度,所以安装实验器材时应按
照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即应先固定图甲中的C。
(2)[1]由乙图知道,石蜡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断升高,没有固定的熔点,故石蜡是非晶体
[2]由图乙可知,海波从第4min开始熔化,第lOmin熔化完成,熔化过程持续了
lOmin—4min=6min
(3)由图乙可知,晶体熔化特点是继续吸热,温度不变。
(4)晶体在熔化时,温度不变,当晶体的温度是熔点时,可能是刚开始熔化,处于固态,可能是熔化了
一部分,为固液共存状态,也可能是刚熔化完,为液态,故晶体可能处于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态,故ABC
符合题意。
故选ABC。
27•【答案】(1)需要;使烧杯受热均匀
(2)98;低于;质量
(3)a
(4)不会;石棉网和烧杯的温度仍高于水的沸点
(5)适当减少水量
第23页共28页
【解析】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中,
(1)加热时,要用酒精灯外焰加热,调节高度时,根据酒精灯火焰的高度确定烧杯的高度,则酒精灯需
点燃。
在烧杯下放置石棉网,可使烧杯受热面积增大,使烧杯受热均匀。
(2)图乙中,水在98℃时,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此时的温度是水的沸点,是98℃;沸点随大气压
的降低而降低,由于沸点低于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专业技术秘密保护合同
- 与日历有关的课件模板
- 上海邦德职业技术学院《水泵及水泵站》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云南省曲靖市师宗县部分校2025届小升初模拟数学测试卷含解析
- 宣城市广德县2025届小学六年级第二学期小升初数学试卷含解析
- 宁夏大学新华学院《即兴伴奏Ⅰ》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江西省九江市名校2025届初三第二次质量考评英语试题试卷含答案
- 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数字插画设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山东省临朐市重点达标名校2025届中考化学试题压轴试卷含解析
- 南华大学船山学院《医学哲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黑产大数据 信贷欺诈虚假流水研究报告 2024
- 2022信息物理系统(CPS)安全技术研究
- 2024年南阳农业职业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附答案
- 2024年药学服务技能大赛(省赛)备考试题库(含答案)
- 2.2.3 茶会场地布置
- MOOC 音乐与科学-南京邮电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初中地理实验设计案例
- 施工现场一级动火作业审批表
- 肿瘤患者延续护理
-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课件
- 数字图像处理在航空航天中的应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