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陕西卷)
化学•全解全析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为第一部分(选择题)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2.领到试卷和答题卡后,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分别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
同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填涂对应的试卷类型信息点(A或B)。
3.请在答题卡上各题的指定区域内作答,否则作答无效。
4.考试结束,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lC-120-16Na-23C1-35.5Ca-40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18分)
一、选择题。(共9小题,每小题2分,计1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
1.关于氧化铁(Fe2°3)、硫酸(HZS°4)、氧气(°2)、氧化铝(A1203)四种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都是氧化物B.都含有氧分子C.都含有金属元素D.都含有非金属元素
【答案】D
【详解】A、氧气属于单质,硫酸不是氧化物,故说法错误;
B、四种物质的分子中都含有氧原子,故说法错误;
C、氧气、硫酸中不含金属元素,故说法错误;
D、四种物质都含有氧元素,故说法正确。
故选D。
2.5月20日为“中国学生营养日”,青少年应关注营养与健康。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为了自己和他人的健康,请不要吸烟
B.我们每天需要量最大的营养素是糖类
C.食用新鲜的蔬菜、水果可补充维生素
D.合理使用含氟牙膏可防治齿患齿
【答案】B
【详解】A、烟中含有尼古丁等有害物质,吸烟有害健康,所以为了自己和他人的健康,请不要吸烟,
说法正确;
B、我们每天需要量最大的营养素是水,除水外,我们每天需要量最大的营养素是糖类,糖类在酶的催
化作用下经缓慢氧化,转变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放出能量,供机体活动和维持恒定体温的作用,说法
错误;
c、蔬菜、水果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因此食用新鲜的蔬菜、水果可补充维生素,说法正确;
D、缺氟易产生弱齿,故合理使用含氟牙膏可防治踽齿,说法正确。
故选B。
3.沈阳中国工业博物馆中的古代冶金雕塑以一块巨石为载体,将冶金工序中的“采”“选”“炼”“加”四步开凿
其上,这四步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答案】C
【详解】A、“采”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B、“选”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C、“炼”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该选项符合题意;
D、“加”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C。
4.规范操作是安全进行化学实验的保障。下列实验操作中有错误的是
【答案】B
【详解】A、连接玻璃管与橡胶管操作为:先把玻璃管用水沾湿,然后一手握玻璃管,一手用力拧橡胶
管,将玻璃管插入橡胶管中,故选项操作正确;
B、氧气验满时,应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瓶口,若复燃,则集满,故选项操作错误;
C、熄灭酒精灯时应用灯帽盖满,不能用嘴吹,以免失火,故选项操作正确;
D、闻药品气味,不可以直接闻,应该慢慢用手扇动到鼻孔附近闻,故选项操作正确;
故选B。
5.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为了便于运输,把氧气溶于水制成液态氧并存储于蓝色钢瓶中
B.因为氧气与氮气的密度不同,所以工业上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来制取氧气
C.氧气是植物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氮气是制造硝酸和氮肥的重要原料
D.稀有气体通电时发不同颜色的光,可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
【答案】D
【详解】A、液态氧并不是通过将氧气溶于水制得的,而是通过降低氧气的温度至其液化点以下,使其
从气态转变为液态,这种液态氧通常存储在蓝色的钢瓶中,以便于运输和储存,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B、因为氧气与氮气的沸点不同,所以工业上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来制取氧气,说法错误,不符合题
思;
C、二氧化碳是植物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氮气是制造硝酸和氮肥的重要原料,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D、稀有气体通电时发不同颜色的光,可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D。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化合物中含有多种元素,则含有多种元素的物质是化合物
B.镁原子失去电子形成镁离子,则镁原子和镁离子具有相同的质子数
C.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铝弱,则铁制品比铝制品更耐腐蚀
D.合金是混合物,则合金中一定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金属
【答案】B
【详解】A、化合物中含有多种元素,但含有多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化合物,如过氧化氢溶液中含有
多种元素,但过氧化氢溶液属于混合物,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B、镁原子失去电子形成镁离子,则镁原子和镁离子具有相同的质子数,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C、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铝弱,但铝制品比铁制品更耐腐蚀,是因为铝在常温下能与氧气反应生成一层致
密的氧化铝薄膜,能阻止内部金属进一步被氧化,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D、合金是混合物,合金中至少含有一种金属,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Bo
7.设计实验方案,分析实验原理,解决实验问题,是化学独特的学科思想。如图所示,当把胶头滴管内液
体滴入试管中时,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FeCb
A-溶液比较金属活动性B.鉴别水和双氧水
铜片
①②
沾有酚证明分子运动处理酸性废水
醐溶液
的纸条
【答案】D
【详解】A、Cu和FeC"溶液不反应,证明金属活动性Fe>Cu,可以比较Fe和Cu的金属活动性,该
选项不符合题意;
B、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锦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有气泡产生的是双氧水,没有明显现象的是水,两
试管现象不同,可以鉴别水和双氧水,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C、蘸有酚酰溶液的纸条没有与浓氨水直接接触,但纸条慢慢变红,可以证明分子不断运动,该选项不
符合题意;
D、处理含硫酸的酸性废水,滴入KOH溶液无明显现象,无法判断二者是否恰好完全反应,且方案中
加入过量的KOH溶液会导致废水呈碱性,该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
8.小明学习化学后,在家里想鉴别碱面(主要成分是碳酸钠)和食盐,你认为下列方法不可行的是
A.各取少量通过尝味道区分B.各取少量分别倒入水中观察是否溶解
C.各取少量分别倒入食醋D.各取少量溶于水,再分别加入石灰水
【答案】B
【详解】A、各取少量通过尝味道,咸味的是食盐,涩味的是碳酸钠,可以区分,正确;B、碱面(主
要成分是碳酸钠)和食盐都易溶于水,并且溶液呈现无色,不能鉴别,错误;C、食醋与碳酸钠反应产
生二氧化碳,与食盐不反应,能鉴别,正确;D、由于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与氯化
钠不反应,能鉴别,正确。故选B。
9.于谦的《石灰吟》中有诗句“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其中蕴含着石灰石分解的原理(如图示
中的①,表示物质间的转化关系,甲、乙中含有相同的金属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aCO3
A.甲的化学式为Ca(OH)2B.3个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相同
C.“粉骨碎身浑不怕”的原理是反应③D.利用反应②可鉴别碳酸钙和甲
【答案】D
【详解】反应①是石灰石在高温条件下分解生成氧化钙、二氧化碳,甲、乙中含有相同的金属元素,甲
能转化为乙,则甲是氧化钙,乙是氢氧化钙。
A、甲是氧化钙,化学式为CaO,A选项错误;
B、反应①是碳酸钙分解生成氧化钙、二氧化碳,由一种物质反应生成两种物质,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
的分解反应;反应②是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由两种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属于基本反应类
型中的化合反应;反应③可以是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氢氧化钠,由两种化合物交换成分
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复分解反应,因此3个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不相同,B选
项错误;
C、“粉骨碎身浑不怕”是石灰石在高温条件下分解生成生石灰,原理是反应①,C选项错误;
D、反应②是氧化钙(甲)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放出大量的热,而碳酸钙与水不反应也不溶于水,
利用反应②可鉴别碳酸钙和甲,D选项正确。
故选:D。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42分)
二、填空及简答题。(共6小题,计24分)
10.留住“绿水青山”,就是守住了“金山银山”。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发展的主旋律,化学在发展过程中扮演
着重要的角色。请回答以下问题:
(1)三大化石燃料目前仍是我国的主要能源,其中最清洁的燃料是0
(2)对于三大化石燃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它们都是不可再生能源,我们应当合理开采
B.煤的干储是一个物理变化
C.石油的分储是利用各物质沸点不同而分离
(3)我们心中的完美能源来自于如图装置的(“正”或“负”)极产生的氢气。
【答案】(1)天然气
(2)B
(3)负
【详解】(1)三大化石燃料中最清洁的燃料是天然气,气体和氧气的接触面积大,燃烧更充分;天然
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在点燃条件下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4+2O2”至
点燃
CO2+2H2O,故填:天然气;CH4+2O2CO2+2H2O;
(2)A、煤、石油、天然气属于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能源,应当合理开采,故选项说法正确;
B、煤的干储是将煤隔绝空气加热可制得新物质焦炭、煤焦油和焦炉煤气,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
化,故选项说法不正确;
C、石油分储利用各物质的沸点不同进行分离,可以得到汽油、煤油、柴油等,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3)电解水实验中“正氧负氢“,氢气是完美的能源,其燃烧产物是水,无污染,水通电时,负极产生
氢气,正极产生氧气,故填:氢。
11.科研人员制备了一种新型纳米催化剂,在其表面发生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
纳米催化剂
(1)该反应中存在________种氧化物。
(2)生成物丙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3)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o
纳米催化剂
【答案】(1)2(2)3:1:4(3)2co2+4氏02CHQH+3(\
【详解】(1)甲是二氧化碳(CO2),乙是水(HzO)、丙是甲醇(CH3OH)、丁是氧气(。2),由
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是氧化物,故4种物质中只有甲、乙2种氧化物;
(2)丙(CH30H)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x1):(1x4):16=3:1:4;
(3)图中所示的反应是:二氧化碳和水在纳米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生成甲醇、氧气,反应的化学方
纳米催化剂
程式为2co2+4凡02CH}OH+3O2O
12.如图为古今净水工艺的对比,请回答问题。
(1)图1“漉水囊”可滤出水中浮游生物,此过程对应的操作I的名称是o实验室此操作需要用到的
玻璃仪器有、烧杯和玻璃棒。
(2)永嘉出土的明末水处理池是最早利用“木炭吸附”的净水工艺,现代净水过程中常用代替木炭。
(3)絮凝剂明矶含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长期饮用可能会引起老年性痴呆症。现在改用NazFeCZ,代替
絮凝剂和消毒剂,Na2FeO4中Fe的化合价是。
【答案】(1)过滤漏斗
(2)活性炭
(3)+6
【详解】(1)漉水囊”可滤出水中浮游生物,此过程对应的操作1的名称是过滤,过滤需要玻璃仪器
烧杯、玻璃棒、漏斗,故填:过滤;漏斗。
(2)活性炭具有吸附性,现代净水过程中常用活性炭代替木炭,故填:活性炭。
(3)NazFeO4中钠元素化合价是+1,氧元素化合价是-2,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知,
设的Fe化合价为x,贝lj,(+1)X2+X+(-2)X4=0,x=+6,故填:+6。
13.《周礼•考工记》中记载了漂洗丝帛(用家蚕、野蚕等的动物蛋白纤维制成的织物)的工艺,大意是先
将干燥的木头烧成灰(含K2CO3),用其灰汁浸泡丝帛,再加入生石灰漂洗即可。
(1)丝帛属于(填“天然”或“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
(2)烧灰时为使干木头燃烧得更旺,常把干木头架空,主要原因是0
(3)取少量灰烬(主要成分为K2c。3)加水溶解,滴加,观察到溶液变蓝,得出其水溶液呈碱
性。
(4)鉴别蚕丝和棉线的方法是o
【答案】(1)天然
(2)增大干木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合理即可)
(3)紫色石蕊试液
(4)灼烧闻气味,产生烧焦羽毛气味的是蚕丝,产生烧纸气味的是棉线(合理即可)
【详解】(1)丝帛来源于蚕吐的丝,所以丝帛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
(2)由于干木头与空气接触面积越大,干木头燃烧得越旺,所以烧灰时为使干木头燃烧得更旺,常把
干木头架空;
(3)碱性溶液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蓝色,因此取少量灰烬(主要成分为K2c03)加水溶解,滴加紫
色石蕊试液,观
察到溶液变蓝,得出其水溶液呈碱性;
(4)可用灼烧闻气味的方法鉴别蚕丝和棉线,产生烧焦羽毛气味的是蚕丝,产生烧纸气味的是棉线。
14.如图,向一定量AgNCh溶液中加入铜和锌的混合粉末,充分反应后过滤,得溶液甲和固体乙。
1溶液甲
硝酸银铜、锌混合物
溶液痂-------
-------L固体乙
(1)若乙中含有锌、铜、银三种固体,则溶液甲中所含的金属离子符号为,此时向固体乙中加
入稀盐酸,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o
(2)若溶液甲显蓝色,此时固体乙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o
2+
【答案】(1)ZnZn+2HCl=ZnCl2+H2T(2)Ag/银
【详解】(1)若乙中含有锌、铜、银三种固体,说明了溶液中没有硝酸银、硝酸铜,则溶液甲中所含
的金属离子符号为:Z〃2+;此时向固体乙中加入稀盐酸,锌能与稀盐酸发生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Zn+2HCI=ZnCl2+H2T;
(2)开始锌与硝酸银反应,后铜与硝酸银反应,若溶液甲显蓝色,说明了铜与硝酸银反应生成了硝酸
铜和银单质,此时固体乙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银,可能含有铜,一定不含锌。
15.如图1所示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tzP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o
(2)t2°C时向50g水中加入30g物质a,所得溶液的质量为g,t/C时向25g水中加入6g物质
a,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本空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3)如图2所示,将图1中物质c在t/C时的一定量的饱和溶液放入烧杯A中,将烧杯A放入有一
定量水的烧杯B中,再向烧杯B内的水中加入一定量的某物质M,发现烧杯A中有固体析出,物质M
可能为(填字母)。
A.氢氧化钠B.氯化钠C.生石灰D.硝酸镂
【答案】(1)a>b>c
(2)7516.7%
(3)AC
【详解】(1)tzP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a>b>c„
(2)12。(2时,物质a的溶解度为50g,则100g水中最多可溶解50g物质a,50g水中最多可溶解25g物
质a,向50g水中加入30g物质a,所得溶液的质量为50g+25g=75g;
t/C时,物质a的溶解度为20g,则100g水中最多可溶解20g物质a,25g水中最多可溶解5g物质a,
向25g水中加入6g物质a,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x100%之16.7%。
5g+25g
(3)物质c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将物质c在tJC时的一定量的饱和溶液放入烧杯A中,将烧
杯A放入有一定量水的烧杯B中,再向烧杯B内的水中加入一定量的某物质M,发现烧杯A中有固
体析出,说明溶液的温度明显升高。
A、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能使溶液温度明显升高,A选项正确;
B、氯化钠溶于水温度变化不明显,不能使溶液温度明显升高,B选项错误;
C、生石灰与水反应放热,能使溶液温度明显升高,C选项正确;
D、硝酸镂溶于水吸热,会使溶液温度明显降低,D选项错误。
故选:ACo
三、实验及探究题。(共2小题,计13分)
16.实验室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CO2气体,并进行相关性质研究。
已知:CO2与饱和NaHCC)3溶液不发生反应。
(1)仪器a的名称是o
(2)连接装置A、B,向锥形瓶内逐滴加入稀盐酸。
①锥形瓶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若装置B内盛放饱和NaHCO3溶液,其作用是0
(3)将纯净干燥的CO2缓慢通入装置C,观察到现象:
a.玻璃管内的干燥纸花始终未变色;
b.塑料瓶内的下方纸花先变红色,上方纸花后变红色。
根据上述现象,得出关于CO2性质的结论是。
【答案】(1)分液漏斗
(2)CaCO3+2HCl=CaC12+H2O+CO2t除去CO2中混有的HC1
(3)CO2与水反应生成酸性物质且密度比空气大
【详解】(1)由图可知,仪器a的名称是分液漏斗;
(2)①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
程式为:CaCO3+2HCl=CaC12+H2O+CO2T;
②由于NaHCCh溶液与二氧化碳不反应,与HC1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所以装置B内盛放
饱和NaHCCh溶液是为了除去CO2中混有的HC1;
(3)由于玻璃管内的干燥纸花始终未变色;塑料瓶内的下方纸花先变红色,上方纸花后变红色,所以
得出关于CO2性质的结论是:CO?与水反应生成酸性物质且密度比空气大。
17.科学探究离不开实验活动,根据下图完成问题。
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学习酸碱中和反应实验时,进行了如下探究。
I.探究酸和碱能否发生反应
(1)甲同学向盛有少量KOH溶液的试管中滴几滴无色酚酰试液,振荡,继续加入稀硫酸,观察到溶
液变色。甲同学得出结论:酸和碱能发生反应。
请写出稀硫酸和氢氧化钾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o
II.探究酸和碱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
乙同学对探究I中甲同学实验后的无色溶液展开探究。
【提出问题】
试管中无色溶液的溶质除了酚猷还有什么?
【提出猜想】
(2)①KAO-②K2sO4和=
【查阅资料】
硫酸钾溶液显中性。
【设计实验】
(3)完善下列表格.
方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及方程式实验结论
案
方
向试管中加入锌粒,然后加入过量甲同学可观察到溶液中有气泡产生,化学反应方
案
实验后的无色溶液程式为①__________________
1
方
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滴在pH猜想②
案pH<7
试纸上_____成立
2
方向试管中加入少量甲同学实验后的无色溶
开始无明显现象,过一会发现③
案液,然后慢慢加入NaOH溶液,并不断振
3荡试管
【发散思维】
(4)为了验证猜想②成立,你认为还可以选择的物质是(填选项)。
a.Ba(NO3)2b.石蕊溶液c.CuOd.盐酸
【答案】(1)H2so4+2K0H=K2SO4+2H2O
(2)硫酸/H2so4
(3)①Zn+H2so4=2g04+应子②②③溶液由无色逐渐变为红色
(4)be
【详解】(1)稀硫酸和氢氧化钾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钾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H2sQ+2KoH=K2so4+2H2Oo
(2)探究I中,甲同学向盛有少量KOH溶液的试管中滴几滴无色酚醐试液,振荡,因为氢氧化钾溶液
呈碱性,所以溶液呈红色。继续加入稀硫酸,观察到溶液变色即由红色变为无色,说明氢氧化钾已全
部反应。酚酷溶液在酸性和中性时都呈无色,反应生成的硫酸钾溶液显中性,稀硫酸呈酸性,因为甲
同学实验后的溶液呈无色,所以该无色溶液中的溶质除了酚麟,一定有硫酸钾,另外还可能有反应剩
余的硫酸。故猜想②为:K2s。4和H2s。4
(3)①向试管中加入锌粒,然后加入过量甲同学实验后的无色溶液,因为观察到溶液中有气泡产生,
说明溶液中含有硫酸,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天津市中考物理模拟试卷(含解析)
- 铁道机车专业教学湖南铁道左继红07课件
- 网红代言承包协议
- 《春季养生蜂蜜制品》课件
- 四组织结构的演变趋势一扁平化课件
- 铁路班组管理S班组效力的提升课件
- 铁路集装箱运输设备认知单元铁路集装箱装卸搬运机械课件
- 铁路客运站售票岗位作业91课件
- 《GB 14891.8-1997辐照豆类、谷类及其制品卫生标准》(2025版)深度解析
- 中国书画美术课件
- 2024年四川甘孜州招聘事业单位人员笔试真题
- 中国竹编艺术知到课后答案智慧树章节测试答案2025年春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大学
- 统编版(2024)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复习:古诗文默写 刷题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 (一模)2025年深圳市高三年级第一次调研考试 英语试卷(含标准答案)
- 电商物流中的税务问题及优化措施
- 中考英语专项练习-语法填空20篇(含解析)
- 国家森林公园景区信息化建设规划方案
- 大学生应征入伍学费补偿申请表
- 6-4协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教案
- 2025年烧烤店创业计划书
- 光伏强条执行计划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