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考地理复习知识点背诵检查_第1页
2025年中考地理复习知识点背诵检查_第2页
2025年中考地理复习知识点背诵检查_第3页
2025年中考地理复习知识点背诵检查_第4页
2025年中考地理复习知识点背诵检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地理中考

背诵检查

班级.

姓名

目录

七上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1—3

第二章陆地和海洋------------------------------------4-5

第三章天气和气候------------------------------------5-7

第四章居民与聚落--------------------------------------8

七下

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一一亚洲---------------------------9

第七章我们临近的地区和国家-----------------------10-12

第八章东半球其他的地区和国家---------------------12-14

第九章西半球的国家-------------------------------14-16

第十章极地地区----------------------------------------16

八上

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17-19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19-22

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23-24

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发展-----------------------------24-26

八下

第五章地理差异显著--------------------------------27-28

第六章北方地区-----------------------------------29-33

第七章南方地区-----------------------------------34-39

第八章西北地区-----------------------------------40-43

第九章青藏地区-----------------------------------44-46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

1.经纬线和经纬度

经线纬线

定义地球仪表面,连接_____并且与______地球仪表面,所有与_____平行的

垂直的弧线。线。

形状__(除极点)

长度

指示方向

特殊线和度经线、和_____、..、...

分布规律00经线以东为—_,向东数值赤道以北为_____,向北数值越来

越来越大,0度经线以西为_____越大,以南为,向南数值越来

向西数值越来越大。越大,到南北极点为。

半球划分东西半球:______和..南北半球:__(00纬线)

2.五带的划分界线及范围

北寒带N—N

南寒带S—S

北温带N—N

南温带S—S

热带N—0°-S

3.地球的公转

名称气候特征地理现象

热带有现象(2次)

南、北温带_________显著既无极昼、极夜现象,也无太阳直射现象

南、北寒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1)地球的自转:地球围绕着地轴旋转。周期:o方向:(北

逆南顺)。产生了、、0

(2)地球绕着太阳不停的旋转。围绕的中心:太阳。再分

>t2lHMXtJ

周期:-4Q方向:(南顺北逆)。公转带*4

llA32tlttb

来地理现象:①

②③

(3)太阳直射点移动规律(以北半球为例):

夏至H(6月22H前后)

-

、秋分日(9月23日前后)

冻0。

-23°26fS

冬至口(12月22前后)

春分日夏至日秋分日冬至日

日期3月216月22日前后9月2312月22日前后

日前后日前后

直射

位置

白昼最长,黑夜最短白昼最短,黑夜最长

昼夜(___________)(________)

-----------------

长短北极圈内一北极圈内_____

南极圈内______..南极圈内_____

4.在地图上判别方向和地形。

①一般定向:面对地图,…o

②指向标定向: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其箭头代表方向。

③经纬网定向: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无论经线、纬线怎样弯曲,在上,任

何一点总是位于另一点的__________氢__________方向;在上,任何一点总

是位于另一点的__________度___________方向。

:海拔200米以下,平坦;:500米以上,内部较平坦;

:四周高中间低;:500米以上,陡峭;

:500米以下,起伏较大

5.估算海拔和相对高度。

海拔:

相对高度:___________

2

6.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峰、山脊、山谷、陡崖。常见的地形部位:山峰、山脊、山

谷、鞍部、陡崖。

①山峰(或山顶):,数值内高外低;反之是o一般符号为

②山脊: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凸出。(),往往成为分水岭。

③山谷: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凸出。(),常发育。

④鞍部:两个山峰之间相对的部分。

⑤陡崖:等高线的地方。

7.等高线的判读:

①等高线:海拔相等的点的集合,同一条等高线上的点的海拔相等,

②河流流向:在等高线地形图中,河流发源于,由高处流向低处。

③登山:沿坡度较缓,等高线较—的地方攀登更省力。瀑布、蹦极、攀岩等:位于一处。

④宿营地:应选在地势较高的、较平坦的,避开山谷、河谷和陡崖以防崩塌、

山洪造成伤害。疗养院:应建在坡度较缓、气候适宜、空气清新(向阳的一侧)的地方。

⑤选建水库:一般选在峡谷处,水库坝址应选在河谷、山谷“口袋形”洼地处(最窄处),

以便库容量达到最大,同时可以减少工程量、降低成本。

⑥修路:利用有利地形地势,既要考虑距离长短,又要考虑路线平稳,一般尽量与等高线

平行,避开陡崖、陡坡,也可以降低成本和施工难度。

⑦农业布局:平原适宜发展,山区适宜发展、o

⑧村镇位置:除交通、资源、技术等因素外,一般选在地形、有经过的地方。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相应地形部位名称:①

②③④⑵适合攀岩运动

的是—。等高距是米。(3)①山顶的海拔范

围是。图中“小河”两字所在河段的

流向是。

(4)图中河流有甲、乙、丙三条河流,其中画错的一

条是,理由是⑸A和B

所在地,爬山比较轻松的是;为什么?一

⑹在图中标出水库位置、并分析甲、乙、丙、丁适合修建水电站大坝的是

3

第二章陆地和海洋

1.七大洲和四大洋

(1)填写上面两图中的大洲和大洋的名称。

(2)大洲的分界亚洲与欧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亚洲与非洲:;亚洲与北美洲I:;

北美洲与南美洲:;非洲与欧洲:O

2.板块的运动:

(1)根据板块构造学说,将全球划分为六大板块。板块较稳定,

比较活跃。

(2)世界上的火山地震多集中分布在一。

(3)全球两大火山地震带:和一o

(4)板块交界处(不断运动)

S亚

5JS

<块

板e

印度

板块

生长边界(海岭\断自)一本-消亡边界(海沟、造山带)

①喜马拉雅山增高: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地中海面积缩小: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红海变大:.

④土耳其:.

⑤台湾:.

⑥日本:,

⑦印度尼西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章天气和气候

1.气温的变化与分布

(1):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如青藏地区。

:一年内的最高月平均气温与最低月平均气温的差。

(2)北半球气温:大陆7月最高、1月最低,海洋8月最高、2月最低(南半球相反)。

(3)世界气温的分布特点

①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纬度因素】

②同纬度地带,;冬季相反。【海陆因素】

③山地,海拔升高1000米,下降6℃o

海拔下降,气温就升高【地形因素】

④北半球等温线数值,南半球等温线数值(判别南北半球)

2.世界降水的分布特点

(1)。[纬度因素]

(2)o

(3)o[海陆因素]

(4)o[地形因素]

世界“雨极”一一;世界“干极”一一。

3.气候特征和影响因素

(1)气候包括两大要素:和。

(2)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运用实例说明)

纬度:,;,o(南北方向,气温变化)

海陆:,;,。距海远,温差大。

地形:…;a

美国西部的落基山脉以

气候为主,主要是受因素

的影响。温带海洋气候在美国西部

分布狭窄。结合图片分析其形成原

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气候类型气候特征自然植被景观典型地区气候类型图

热带雨林亚马孙河流域、刚

热带雨林

气候果河流域、马来群岛

气温(中二)降水量(mm)P30

.*^^******OUU非洲中部、澳大利|L5

15-500

0

热带草原0-400亚大陆北部和南

-15

气候-15-300部、巴西南部

----------------------------------------i

-30200-3()

-4510()-45

0-60

1典箝(月)

43()

通iq

15

热带季风热带季雨林亚洲的中南半岛、印0

气候度半岛-15

-30

-45

-60

P30

撒哈拉地区、阿拉r

0

伯半岛、澳大利亚

热带沙漠热带荒漠-15

气候中西部-30

-45

中国东南部、美国

东南部、巴西东南

亚热带季亚热带常绿阔叶林部和澳大利亚东南

风气候沿海

-30--------------------200

miiiffl

气温(°C)降水量(mm)

15500地中海沿岸为主,分布

地中海0400在南北纬30°~40°大

气候-15300陆西岸。

-30200

-451TTTiTFri-100

600

1温/(月)

6

温带季风温带落叶阔叶林中国秦岭淮河以

气候北、俄罗斯东南部、

朝鲜半岛

温带海洋性温带落叶阔叶林欧洲西部

气候

500

温带大陆性温带草原、荒漠亚欧大陆和北美洲大伽

气候陆的内部地区30M0

100

4.气候与人类活动

(1)藏袍是青藏高原藏族人民的传统服饰,藏袍与当地气候之间的

:O

藏袍具有较强的作用,适合当地的高寒气候。

(2)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危害与对策。

原因:①燃烧煤石油等,大量排放二氧化碳,造成的温室效应。

②砍伐森林减少了森林对二氧化碳的吸收。

危害:全球气候变暖、极地冰雪融化、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淹没。

对策:①.一.如:多坐公交车少坐私家车;

减少使用煤石油等燃料②开发使用新能源③保护森林,植树造林等。

(3)雾霾的原因及应对措施

①汽车排放的大量尾气会对大气造成污染,加重雾霾天气。应对:

②工业生产排放大量有害气体,污染大气,加重雾霾天气。应对:

城市产生热岛效应的原因可能为()

A.人工造林,植树种草B.修建水库和灌溉工程

C.人口稠密,工业集中D.生产生活污水排放量

【点拨】热岛效应是由于城市中人口稠密、工业集

中、排放的热气流过多导致。植树种草和修建水库

可以减缓热岛效应。

7

第四章民居与聚落

1、世界人口的分布

(1)人口稠密地区:北半球中低纬度近海的平原地区。如:和、

北美洲、。

(2)人口稀疏地区:地区、地区、

.地区、、山区。

2.聚落与环境民居:

传统民居特点气候特点民居与气候的关系

热带沙漠地区,白天炎热,昼夜温差大且多

西亚的村庄厚墙,小窗—风沙。用沙土建造房屋,就地取材;厚墙、

小窗可以___________O

居住层架空,有效、___________,避

东南亚的免雨水浸泡和潮湿环境对人体的影响。屋顶

底层架空—

高脚屋坡度大,__________,防止积水,就地取材

用竹木建成。

甘肃主要位于温带大陆气候区,气候干旱降

甘肃传统水少屋顶多为平顶,夏季炎热且,

平顶,墙体厚

民居厚墙可以起到白天隔热夜间保温的作用,冬

季寒冷,厚墙也可起到保温的作用。

江南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多

江南传统—

斜顶,墙体高雨,夏季降水量大斜顶___________,墙体高

民居

有利于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

窑洞具有保温隔热性能,冬季冷空气难以进

黄土高原

的窑洞—入,夏季热空气不易传入,实现,

减少了对能源的依赖。

就地取材,用冰块砌成,__________且坚固

因纽特人半球形

能_______,半球形的建筑形状可减少风对冰

较低矮—

的冰屋屋的冲击力能够承受极地地区的狂风暴雪。

云南西双

全架空,竹木—,_________,可避虫兽侵袭,可避洪

版纳的

结构,斜顶水冲击。

傣家竹楼

关中地区年降水量较少,且季节分配不均。

森林资源不丰富,,、半

陕西屋顶仅向院内

边房的设计使雨水集中流入自家院落,便于

一倾斜

半边房收集利用,讲究风水,财不外泄。

广州驰■楼把门廊扩—广州降雨量较大,门廊可以起到______,

大串通成沿街、和,楼上居住,可以起

骑楼廊道到防潮的作用。

8

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一亚洲

一、亚洲的地理位置

1.半球位置:亚洲绝大部分位于半球

和半球。

2.海陆位置:亚欧大陆,东临

(大洋)、北临(大洋)、

南临0

3.纬度位置:地跨五带中的、_

4.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跨(经度或纬度)最广、也是(东西

或南北)距离最长的大洲。

二、亚洲的自然环境

1.地形特点:,以、为主。

2.地势特点:起伏很大,高,低。

3.河流特点:受地形影响,亚洲的大河多发源于,呈________状

流向周边的海洋。

4.气候特点:(9种气候类型),,

(亚洲东部和南部)。(季风气候,有利于农业生产,但

是降水很不稳定,容易发生_____________)

亚洲的地形亚洲的气候类型

ABC

DEF

GH

9

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地区和国家

一、日本

1.日本地理位置:位于和;主要位于、;位

于,东临,西临

2.日本自然环境:

(1)主要岛屿:C、D、F、E

(2)日本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广布,沿海狭小。

(3)日本多、,原因:日本处于__________和交

界处,地壳运动o

(4)气候主要是,_________特征显著。

3.日本人文环境:

(1)日本与世界联系密切的工业产生的背景:日本地域狭小,,

国内供给严重不足,对外依赖十分严重。日本大量____________,依靠科学技术

和劳动力资源优势加工进口原料,。

(2)工业分布:集中分布在o

(3)工业发展的优势条件:①;②;

③_________________;④劳动力充足。

(4)其民族构成单一,大和民族为主,具有东西方兼容的文化。首都是。

二、东南亚

1.东南亚的地理位置:位于(大洲I)东南部,包括(半岛)

和(群岛)两大部分。处于(洲I)与(洲I),—

10

—(洋)与(洋)之间的“十字路口”。

2.马六甲海峡是从、(洲)向东航行到、各

港口最短航线的必经之地,连接与(大洋)的重要海上

通道,是当今世界最繁忙的海峡之一。

3.东南亚的自然环境

(1)气候特点:中南半岛是;马来群岛是。

(2)地形特点:中南半岛上山脉、大河具有、的特点。

4.东南亚的人文环境

(1)农业:是东南亚主要的粮食作物。东南亚是世界重要热带经济作

物生产基地之一,是、、和的最大产地。

(2)中南半岛的大城市主要分布在-

原因是:O

三、印度

1.印度西临,东临,南临。

2.印度地形以为主,南部,中部是,北部是o

3.印度主要地处,气候以,特点是。

由于受(夏季风)影响,年降水量极不稳定,频繁。

4.印度的农业:粮食作物一____(主要分布在,年降

水量多在1000mm以上)和(主要分布在,

年降水量多在5007000mm之间)。

5.印度的城市:(首都),(软件产业中心,印度硅谷)。

6.印度的工业:迅速发展的,被称为“”。

印度主要农作物分布图

俄罗斯地形图

11

四、俄罗斯

1.俄罗斯是地跨两大洲的(洲)国家,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

家,首者B是o

2.俄罗斯东临(洋),北临(洋),西濒(海),

西南是与(湖),俄罗斯纬度较,大部分地区冬季—

,夏季。河流,河流o

3.俄罗斯主要的地形区自西向东依次是:

CDEF

4.工业特点:发达,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发展相对滞后。

5.俄罗斯丰富,种类—,被称为o工业分布多靠近_______O

6.俄罗斯的铁路:欧洲部分—,以莫斯科为中心呈放射状,亚洲部分比较o

西伯利亚大铁路修建在南部山区的原因:①南部地区纬度较低,气温较高;②南部地区矿

产资源丰富,人口和城市较多。

第八章东半球其他的地区和国家

一、中东

1.重要的地理位置(“两洋三洲五海之地”):中东联系—、—、三大

洲,沟通______、两大洋,自古以来就是东西方交通枢纽。苏伊士运河沟

通了与,缩短了印度洋到大西洋的距离。

2.中东丰富,主要分布在-

3.中东气候炎热干燥。西亚村庄__、:西亚地处,白天—

o用沙土建造房屋,就地取材;。

4.波斯湾石油外运三条航线经过的海洋、海峡、运河和到达的国家和地区。

经过的主要海洋、海峡和运河到达地区

路线波斯湾一霍尔木兹海峡一阿拉伯海西欧北美

A一红海一_____________一地中海一

直布罗陀海峡一大西洋

路线波斯湾一霍尔木兹海峡一印度洋一西欧北美

B_______—大西洋

路线波斯湾一霍尔木兹海峡一-印度洋一东亚

C___________太平洋

12

二、欧洲西部

1.欧洲西部是指欧洲的西半部,北临,西临,南临O

2.简述西欧西部的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1)地形特点:地形以为主,南北多山地,中部平原广大,地势

(2)这种地形特点对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范围的影响。

中部,形成范围广大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区。

3.地中海沿岸为地中海气候,特点是o

4.欧洲西部的农业以为主,农业生产高度机械化、自动化。

5.畜牧业发展的有利条件有:,,适宜______

;;经济发达,城市化水平高,。

三、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1.地理位置:位于撒哈拉沙漠以南,东临,西临。

2.地形以为主,地势o

3.非洲气候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经济:,出口,进口,在国

际贸易中处于(有利、不利)地位。

5.严重的“人口、粮食与环境”问题:、、

。①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②粮食增长的速度远低于人

口增长的速度。③人们砍伐森林,开垦草原,使得生态环境逐步恶化。

13

6.人地协调发展的建议:

,解决食物短缺问题;.等。

非洲气候带分布图

澳大利亚人口、城市、矿产分布图

四、澳大利亚

1.地理位置:澳大利亚位于东半球,—半球;东临,西临

穿过澳大利亚大陆的中部,位于和

2.地形:西部,中部(大自流盆地)和东部

3.农业:“的国家”,澳大利亚是世界上.和..最

多的国家。

澳大利亚三个牧羊带:由东南和西南沿海向内陆依次是.

o农业带体现农业特点:

澳大利亚地广人稀,农牧业生产.程度高,耗用劳动力很少。

3.工业:国家”:

澳大利亚的工业结构特点:依托丰富的,澳大利亚发展

T,在此基础上,澳大利亚又发展了

冶金工业中心,主要分布在..地区。主要原因是矿产资源

交通,人口密集,劳动力充足。

5.人口和城市:主要集中分布在..(首都),(最

大的工业中心和港口城市)。

第九章西半球的国家

一、美国

1.美国本土地理位置:位于..和.;大部分位于

东临,西临

14

2.自然环境:

(1)美国地形以为主,呈_____________o西部是高大的,

东部是低矮的,中间是O地势是O

(2)密西西比河的流向及其与地形地势的关系:支流流向大致流,

说明地势o干流流向大致从地势。

3.人文环境:美国的五大湖附近分布有美国最大的工业区和o

(1)美国的工业:集中分布在附近。美国铁路线分布比较

是美国的,美国旧金山东南“”是美国最早,

规模最大的高新技术产业中心,高新技术产'业布局依赖于等因素。

高新技术产业对美国发展的影响:给美国提供了最大的;广泛应

用于生产生活各个方面,;其他产业应用信息技术及其产品,

明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O

(2)农业:特点:,农产品的生产量和出口量居世界

前列。【分析美国乳畜带发展的条件】

①自然条件:美国东北部五大湖附近,有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

②社会经济条件:五大湖附近地区__________________,o

二、巴西

1.地理位置:位于地跨;大部分位于,地

区,东临H___________

2.自然环境:

(1)世界最大的平原A,为,,

气候,人口稀少。分布着世界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气候区。

15

(2)世界最大的高原B,为热带草原气候。

(3)C为o是世界上流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发源于

安第斯山脉,注入大西洋。流经航运

价值不高。

3.人文环境

(1)巴西首都是,最大城市是圣保罗,巴西城市和人口主要集

中在____________________O

(2)巴西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劳

动力充足;消费市场广阔。

(3)巴西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

热带雨林的作用:为全球提供新鲜空气;保护土壤、;涵养水源、

保护淡水资源;;提供木材;。

热带雨林遭受严重破坏带来的后果:,,

热带雨林保护:,,o

第十章极地地区

1.地理位置: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合称极地地区。南极地区主要位于南极圈

(66.5。S)以南,包括南极洲及其周围的海域。北极地区主要位于北极圈

(66.5。N)以北,包括北冰洋大部分及其周围的欧洲、亚洲、北美洲三洲

部分地区。

2.自然环境

(1)南极地区的气候特征:(降水稀少,有“白色荒漠”之称)、(被

称为地球上的“风库”)、(地球上最寒冷的地方)。

(2)南极有“冰雪高原”之称,是世界上_____________的大洲、海拔最高的

大洲、气候最寒冷的大洲。

(3)暖季:每年为南极地区的暖季,也是对南极地区进行科学考

察的时间。

(4)代表性动物:南极地区,企鹅;北极地区,北极熊。

16

八年级上册地理知识提纲

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

第一节疆域

1.描述中国的地理位置并评价位置的优越性:

(1)半球位置:位于。

(2)纬度位置:大部分位于地区,在五带中,大部分位于,少部

分位于—,没有O(评价)O

(3)海陆位置:位于(评价)

2.我国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