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语文 04教材讲义学习资料_第1页
中国语文 04教材讲义学习资料_第2页
中国语文 04教材讲义学习资料_第3页
中国语文 04教材讲义学习资料_第4页
中国语文 04教材讲义学习资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讲

诗词格律中國語言文學系4/12/20251

1.1韵:诗词格律的基本要素之一。大致等于汉语拼音中的韵母。诗词中用韵,叫押韵。北方戏曲中,韵又叫辙,押韵叫合辙。押韵就是把同韵的两个或更多的字放在同一位置上。常放句尾,故又叫“韵脚”。如:

一、基本概念4/12/2025中國語言文學系2一、基本概念

书湖阴先生壁

[宋]王安石

茅檐常扫净无苔,

花木成蹊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遶,

两山排闼送青来。

中國語言文學系3不同韵头的字也算同韵字,也可以押韵。如:

四时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一、基本概念4/12/2025中國語言文學系4押韵的目的是为了声韵的谐和。同类乐音在同一位置上的重复,就构成声音回环之美。但古今语音的变化,拿现代音去读并不完全适合,如:

山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一、基本概念4/12/2025中國語言文學系江南曲[唐]李益嫁得瞿塘贾,朝朝误妾期。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5

1.2四声:古代汉语的四种声调。平(中平调)、上(升调)、去(降调)、入(短调)在韵书中,不同声调的字不能算是同韵。在诗词中,不同声调的字一般不能押韵。注意:一字两读两义,如:骑、数、教;声调的演变,如:望、叹、看。一、基本概念4/12/2025中國語言文學系6

1.3平仄:四声分为平仄两类,平是平声,仄是上去入三声。依据:平声没有升降,较长;仄声有升降,较短。诗词中平仄的交错,可以使“声调铿锵”。交错规则:(1)平仄在本句中交错;

(2)平仄在对句中对立。

如:毛泽东《长征》第五、六两句

金沙水拍云崖暖,平平仄仄平平仄,

大渡桥横铁索寒。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仄的辨别:入声的判断是唯一障碍,借助字典或韵书。一、基本概念4/12/2025中國語言文學系7

1.4对仗:诗词中的对偶。就是把同类概念或对立的概念并列起来。“抗美援朝”。对偶可以句中自对,又可以两句相对。上句:出句;下句:对句。对偶规则:同一词类相对。“抗美援朝,保家为国”“工对”作用:形成整齐的美。可以在散文和诗中使用。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律诗的对仗规则:

(1)出句和对句的平仄是相对立的;

(2)出句的字和对句的字不能重复。一、基本概念4/12/2025中國語言文學系8对联从律诗中演化而来。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一、基本概念4/12/2025中國語言文學系9

2.1诗的种类:从格律上看,诗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古体诗又称古诗或古风;近体诗又称今体诗。从字数上看,有四言诗、五言诗、七言诗。唐代以后四言诗很少见,一般诗集只分五言、七言两类。二、诗律:4/12/2025中國語言文學系10古体和近体古体诗依据古代诗体来写。从《诗经》到南北朝的庾信都算古,可以说凡不受近体诗格律束缚的都是古体诗。乐府产生于汉代,配以音乐称为“曲”、“辞”、“歌”、“行”等。唐代以后,文人模拟这种诗体写成的古体诗也叫“乐府”,但不再配乐。乐府衰微之后,词产生之前,配新乐曲的歌辞即采用近体诗。如王维的《渭城曲》、李白的《清平调》。二、诗律4/12/2025中國語言文學系11近体诗以律诗为代表,韵、平仄、对仗都有许多讲究。其特点:每首限定八句,五律共四十字,七律共五十六字;押平声韵;每句的平仄都有规定;每篇必须有对仗,对仗的位置也有规定。二、诗律4/12/2025中國語言文學系12长律:超过八句,一般是五言,题目上标明韵数,如:杜甫《风疾舟中伏枕书怀三十六韵》、白居易《代书诗一百韵寄微之》。除尾联或首、尾两联外,一律用对仗,所以又叫排律。绝句:字数比律诗少一半,可分古绝、律绝两类。二、诗律4/12/2025中國語言文學系132.2律诗的韵韵书:《诗韵集成》、《诗韵合璧》诗韵共有106韵:平声30韵,上声29韵,去声30韵,入声17韵平声字多,分两卷:上平声、下平声。上平声15韵:一东二冬三江四支五微六鱼七虞八齐九佳十灰十一真十二文十三元十四寒十五删下平声15韵:一先二萧三肴四豪五歌六麻七阳八庚九青十蒸十一尤十二侵十三覃十四盐十五咸二、诗律4/12/2025中國語言文學系142.2律诗的韵第一句押韵与否相对自由,所以第一句的韵脚也可以不太严格,用临韵也可以。清明[唐]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十二文)路上行人欲断魂。(十三元)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二、诗律4/12/2025中國語言文學系152.3律诗的平仄(1)五律的平仄五言的平仄只有四个类型,而这四个类型可以构成两联。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这两联的错综变化,构成五律的四种平仄格式。二、诗律4/12/2025中國語言文學系16二、诗律A、仄起式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黄色字体表示可平可仄)另一式首句改为“仄仄仄平平”,其余不变。春望[唐]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中國語言文學系4/12/202517二、诗律

B、平起式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另一式,首句改为“平平仄仄平”,其余不变。山居秋暝[唐]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中國語言文學系4/12/202518(2)七律的平仄七律是五律的扩展,即在五字句的上面加一个两字的头。仄上加平,平上加仄。因此,七律的平仄也只有四个类型,也可以构成两联,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这两联的错综变化,构成七律的四种平仄格式。二、诗律4/12/2025中國語言文學系19二、诗律A、仄起式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书愤

[宋]陆游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另一式,第一句改为“仄仄平平平仄仄”,其余不变4/12/2025中國語言文學系20二、诗律B、平起式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长征

毛泽东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另一式,第一句改为“平平仄仄平平仄”,其余不变。中國語言文學系4/12/202521

(3)粘对律诗的平仄有“粘对”的规则。对,就是平对仄,仄对平。粘,就是平粘平,仄粘仄,即后联出句第二字的平仄要跟前联对句第二字相一致,即三二相粘、五四相粘、七六相粘。作用:使声调多样化。失对失粘二、诗律4/12/2025中國語言文學系22(4)孤平的避忌(5)拗救凡平仄不依常格的句子,叫做拗句。所谓“救”,就是补偿。一般说来,前面该用平声的地方用了仄声,后面必须在适当的位置上补偿一个平声。常见的有:该用“平平仄仄平”的地方,第一字用了仄声,第三字补偿一个平声,变成“仄平平仄平”。这是本句自救。该用“仄仄平平仄”的地方,第四字用了仄声,就在对句的第三字改用平声来补偿,变成“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平”。这是对句相救。该用“仄仄平平仄”的地方,第四字没用仄声,只第三字用仄声,变成“仄仄仄平仄”,这是半拗,可救可不救。二、诗律4/12/2025中國語言文學系23(5)拗救

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其中第3句拗,第4句救,此为“对句相救”。二、诗律4/12/2025中國語言文學系24(6)“一三五不论”关于律诗的平仄,相传有这样一个口诀“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这个口诀因为简单明了,对初学者有用,但分析得并不全面。五言仄脚的句子可以有两个字不论,平脚的句子只能有一个字不论;七言仄脚的句子可以有三个字不论,平脚的句子只能有两个字不论。五言第四字、七言第六字不一定分明。二、诗律4/12/2025中國語言文學系25

2.4律诗的对仗(1)对仗的种类词分九类:名词、形容词、数词、颜色词、方位词、动词、副词、虚词、代词注意:

A、数目自成一类;B、颜色自成一类;C、方位自成一类;D、不及物动词常常跟形容词相对;E、连绵词对连绵词,且不同词性的连绵词不能相对F、专名对专名,人名对人名,地名对地名。二、诗律4/12/2025中國語言文學系26(2)对仗的常规:中间两联对仗

首联、颔联、颈联、尾联(3)对仗的特例:

首联对仗、尾联对仗、少于两联的对仗(4)律诗的对仗:

尾联不用对仗,首联可用可不用,其余各联一律用对仗。(5)对仗的讲究:

工对、宽对、借对、流水对二、诗律4/12/2025中國語言文學系27

2.5绝句(1)律绝:跟律诗一样,押韵限用平声韵脚,并且依照律句的平仄讲究粘对。五言绝句:A、仄起式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登鹳雀楼[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另一式,第一句改为“仄仄仄平平”,其余不变。二、诗律4/12/2025中國語言文學系28B、平起式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听筝[唐]李端鸣筝金粟桂,素手玉房前。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

另一式,第一句改为“平平仄仄平”,其余不变。二、诗律4/12/2025中國語言文學系29二、诗律七言绝句:A、仄起式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另一式,第一句改为“仄仄平平平仄仄”,其余不变。中國語言文學系4/12/202530二、诗律B、平起式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另一式,第一句改为“平平仄仄平平仄”,其余不变。

早发白帝城

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中國語言文學系4/12/202531二、诗律(2)古绝:不受律诗格律束缚,是古体诗的一种。

特点:A、用仄声韵;B、不用律句的平仄,有时还不粘、不对。悯农二首

[唐]李绅春种一粒粟,秋成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静夜思

[唐]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中國語言文學系4/12/202532三、词律3.1词的种类:“曲词”或“曲子词”、“诗余”词是长短句,但全篇字数一定,每句的平仄也是一定的。词大致可分三类:A小令(五十八字以内);

B中调(五十九到九十字)

C长调(九十一字以外)(1)词牌:词的格式名称。词有一千多个格式。来源:

A本来是乐曲的名称。如《西江月》、《蝶恋花》B摘取一首词中的几个字作为词牌。如《忆江南》、《如梦令》。C本来就是词的题目。如《踏歌词》、《抛球乐》词牌之外,还有词题。中國語言文學系4/12/202533三、词律(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