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七章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大革命时期的新闻事业
第一节中国共产党早期新闻事业第二节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的国民党新闻事业第三节私营新闻事业的发展第四节广播事业在中国的兴起第一节中国共产党早期新闻事业一、中共中央机关报《向导》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十分重视报刊宣传工作。党的第一次代表大会,就把出版杂志、日报、周报等内容写入决议之中。原由上海共产主义小组创办的《共产党》和《新青年》月刊,已不能满足新形势的需要,至1922年7月均已停刊。党的二大,专门讨论了党报宣传问题。1922年8月,中共中央在杭州西湖会议上,决定创办党的政治机关报《向导》。《向导》周报于1922年9月13日在上海创刊,由主持中央宣传工作的蔡和森主编。参加编辑和撰稿的主要有陈独秀、李大钊,瞿秋白、罗章龙、张国焘、赵世炎、彭述之等。1925年6月蔡和森因病去北京,由彭述之接编,1927年春,《向导》随中央迁到武汉,由瞿秋白主编,1927年7月,汪精卫叛变后,《向导》出了201期后被迫停刊。蔡和森《向导》的主要宣传内容:
《向导》作为党的第一政治机关报,一创刊就紧紧围绕着党的“二大”提出的反封建军阀的任务开展宣传,阐明反帝与反封建军阀是不可分割的任务,使党的政治纲领深入人心。这是《向导》的一个重要宣传内容。
《向导》的另一重要内容是积极宣传党的统一战线政策,积极推动国共合作的实现与发展。它一方面反复阐明在民主革命时期,无产阶级联和资产阶级建立统一战线的必要性与可能性,批评党内的关门主义倾向;另一方面,发表了一系列的文章,帮助以孙中山为首的国民党总结过去失败的教训,指出只有联合无产阶级和劳动群众,革命才能成功。另外,《向导》初创时仅发行2000份,两年后增至2万余份,迁到武汉后发行近10万份。《向导》取得的成绩,和蔡和森的努力是分不开的,他经常带病工作,发表了大量文章,他的文章代表了《向导》的理论水平和战斗风格。二、《新青年》与《前锋》1.继《向导》之后,中共中央又复刊了《新青年》,以加强党的理论建设与宣传工作。复刊后《新青年》为季刊,于1923年6月15日在上海创刊,由刚回国的瞿秋白主编。出4期后,党的“四大”又决定改为月刊,由彭述之负责编辑。1925年1月出1期后,,因彭生病住院,又由瞿秋白主编。由于人力财力有限,《新青年》从未按期出版,成了不定期刊。1926年7月,因党忙于北伐战争自动停刊。复刊后的《新青年》,主要任务是宣传马克思主义,介绍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经验。它先后出版了“共产国际号”、“国民革命号”、“列宁号”、“世界革命号”。发表了列宁、斯大林等的经典著作、介绍了第三国际的纲领及俄国无产阶级革命的经验,为中国人民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了解十月革命后俄国的情况,提供了丰富的资料。2.中共中央在恢复出版《新青年》的同时,又于1923年7月1日在上海创办了《前锋》杂志,瞿秋白主编,为转移敌人视线,假托在广州出版。原定月刊,实际上从未按期出版,至1924年2月,出了第三期停刊。它的主要特点是重视实际问题的调查研究,运用马克思主义具体分析中国革命的问题。表现出党的报刊注重实际的优良传统。《前锋》与《新青年》、《向导》相配合,在思想、理论和政治上,形成了一个强大的宣传阵势,有力地推动了国民革命的胜利发展。三、五卅运动中的《热血日报》1925年5月中外的“五卅惨案”爆发。惨案发生后,帝国主义利用新闻宣传机构造谣污蔑,而设在租界的中国人自己的《申报》、《商报》、《时事新报》、《神州日报》、《民国日报》等一些大报,却采取了消极妥协甚到媚外的态度,不敢如实地报道事实真相,为此,中共中央除加强《向导》的宣传活动外,决定创办自己的日报《热血日报》。《热血日报》创刊于1925年6月4日,瞿秋白主编。设有“社论”、“本埠新闻”、“国内要闻”、“国际要闻”、“紧要消息”、“舆论之裁判”等栏目。副刊“呼声”主要刊载小言论、杂文、小通讯及文艺等,是一张四开四版的小型日报。强烈的政治鼓动性战斗性是《热血日报》的突出特点。它以大量篇幅报道了上海和全国人民反帝爱国运动的磅礴气势,歌颂了革命人民在反帝斗争中可歌可泣的英勇行为,深刻揭露了帝国主义的罪行。由于《热血日报》旗帜鲜明、内容丰富、形式活泼、说理有力,深受群众欢迎,出至十期,销数即达三万。这也引起了帝国主义的恐慌,千方百计地加以扼杀,逮捕了承印该报的印刷所老板,迫使《热血日报》出至24期停刊。四、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报刊
1922年1月,北京青年团出了《先驱》;
2月广东青年团出了《青年周刊》;
3月,四川团组织创办了《人声》;
6月,赵世炎、周恩来、陈延年等在巴黎成立了青年团组织“中国少年共产党”,8月出版了《少年》月刊。1924年2月改名为《赤光》。在这些团刊中,影响最大的是北京团组织出版的《先驱》。《中国青年》:1923年8月25日,青年团在南京召开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决定继《先驱》之后出版《中国青年》(周刊)。《中国青年》在邓中夏、恽代英的筹划下,于1923年10月20日在上海创刊。刊头由邓中夏题写,恽代英担任主编。肖楚女、邓中夏、张太雷、任弼时、李求实等都参加过编辑工作,并成为主要撰稿人。
《中国青年》是中共建党和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出版时间最长、最杰出的革命报刊之一。从1923年10月创刊到1927年10月的最后一期,共出了168期。《中国青年》之影响:《中国青年》在存在的四年内,教育和了一代青年。它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用生动活泼的形式宣传党的民主革命纲领、路线和团的决议,引导青年投入到反帝反封建军阀的斗争中去。它引导青年正确处理理想、前途、恋爱、婚姻、学习、工作、生活等切身利益的问题。在北伐战争开始之时,它大力宣传了这次战争的性质、目的、意义、及时分析了形势。它还敢于抵制当时党的领袖陈独秀的一些错误主张,支持农民的土地革命。“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发生后,它又及时地揭露了蒋介石背叛革命的罪行。《中国青年》紧密结合青年人的特点进行有针对的宣传,同时又表现了政治上的敏锐性和理论的彻底性,赢得了广大青年的拥护和信赖,被看作是他们的良师益友。五、中国共产党主办的群众性报刊
1.工人报刊中国共产党在领导群众斗争中,也创办了大批群众性报刊。首先出版的是《劳动周刊》,1921年8月创刊于上海。是党领导下的第一张全国性工人报刊。编辑主任张特立(张国焘),实际负责编辑的是李启汉。该刊的主要任务是通俗地向工人宣传马克思主义,引导他们的组织起来进行社会主义革命。与此同时,北京党组织出版了《工人周刊》。1922年6月,《劳动周刊》被公共租界查封,《工人周刊》便代替《劳动周刊》成为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的机关刊物。此外,组合书记部各分部也都出版了自己的刊物。①1922年至1923年2月,我国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中出版了一批工人刊物,“二七”惨案发生后大都被军阀查封。②从1924年起,工人运动又开始复兴,大批工人报刊陆续创刊。《中国工人》、《上海工人》、《青年工人》、《劳动旬刊》、《农工旬刊》、《铁路工人》、《造船工人》等,全国重要工人报刊已达十多种,其中影响最大的是中共中央主办的《中国工人》。《中国工人》1924年10月创刊于上海,邓中夏、罗章龙先后担任主编。撰稿人有刘少奇、瞿秋白、任弼时、张太雷、李立三等。1925年5月,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后,改为总工会的机关刊物。1926年5月迁武汉出版,汪精卫叛变后被迫停刊。该刊创刊于工人运动复兴时期,认真总结了工人斗争的经验教训,介绍了国际工人运动的经验,为工人运动高潮的到来进行准备,这是过去工人报刊很少注意的。③五卅运动后,工人报刊又涌现了一批新的,如1925年6月11日,上海总工会出版了《上海总工会日刊》;1925年6月24日,省港罢工委员会出了《工人之路》;湖北有《工作导报》,湖南有《湖南工人》,上海有《上海工人》、天津有《工人小报》等等,形成了中国工人报刊的新高潮。2.农民报刊在党的领导下,农民运动也蓬勃兴起,党领导的各地农民协会大都出版了自己的刊物。1925年7月,彭湃领导的海丰农民协会出版了《海丰半月刊》。1926年1月,广东省农协会在广州出版了《犁头》,1926年2月,湖北农协会出版了《湖北农民》,发行量最高时达二万份。1927年5月,湖北农协会又创办了《农民运动》、《湖北农民画报》,此外,江西省《江西农民》,湖南省《农友》,山东省《山东农民》等,这些农民刊物及时反映农民运动的情况,向农民进行形势教育,对推动农民运动起了很好的作用。3.学生报刊和妇女报刊这一时期,学生报刊和妇女报刊也大量涌现。学生报刊中,以《中国学生》出版时间最长,发行量最高。于1924年创刊于上海,主要发表有关学生运动的论文、论述中国学生运动中的问题,揭露帝国主义和军阀破坏学生运动的罪行,发行量达8000份。妇女报刊中《妇女声》是党创办的第一个妇女报刊,创刊于1921年12月13日,陈独秀、沈泽民、邵力子常撰稿,1923年8月22日,上海《民国日报》出版了副刊《妇女周刊》,撰稿人有陈独秀、瞿秋白、恽代英等,是党指导妇女运动的重要阵地。稍后全国妇女联合会出版了《中国妇女》,各地也出现了一些妇女报刊。六、中国共产党主办的通讯社最早成立的是中俄通讯社(后改为华俄通讯社),它是1920年7月由共产国际工作组建立的一个公开宣传机构,后由中国共产党上海发起组领导。社长由共产国际工作组员杨明斋担任。社址在上海法租界霞飞路。中俄通讯社的发稿主要分两类,一类是翻译和报道来自俄国和共产国际的材料,这是大量的。另一类是摘编中国报刊上的重要消息,译成俄文,用电讯形式发往莫斯科,在苏俄报刊上发表。中俄通讯社的稿件,大多发表在中国共产党上海发起组织的机关刊物《新青年》和《民国日报》上。比中俄通讯社稍晚的,是北京的劳动通讯社,它是《工人周刊》编委会附属的一个宣传机构,稿件除供给《工人周刊》外,还向北京的《晨报》、上海的《申报》等大报发稿。此外,湖北、广东、山东等地的共产主义小组也创办过通讯社。阅读文章:张效赤:《中国共产党报刊沿革述略》,《人大复印》,1992.6第二节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的国民党新闻事业
一、国共合作期间的国民党报刊及中央通讯社的建立国共合作实现后,国民党宣传机构逐步建立起来。首先在广州创办了《民国日报》,由国民党中央宣传部主持,起着国民党中央机关报的作用。《国民日报》的改组:国民党中央宣传部还改组了上海《民国日报》,使其成为国民党上海执行部的机关报,主编叶楚,经理邵力子,沈泽民、恽代英参加编辑。该报的综合性副刊《觉悟》在邵子力、陈望道的编辑下,坚持国共合作的立场,积极宣传的中山的三大政策,发表了一些介绍马克思主义和俄国情况的文章,是当时国民党报刊中较突出的。此外,国民党中央各党部也都创办了自己的报刊,宣传部有《政治周报》、农民部有《中国农民》、工人部有《革命工人》、军人部有《军人周报》、妇女部《妇女之声》等,各省市党部也都出版了报刊。国民党军人报刊的出现:国民党报刊在发展过程中还出现一个新现象,就是创办了一批军人报刊。仅黄辅军校就出版了《军人周报》、《黄浦潮》、《革命军》、《先声旬刊》、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第一、二、四、六、七、八军都办了一些军人报刊,据统计,从1925年至“四。一二”蒋介石叛变前,仅在广东出版的军人报刊就有30多种。国民党报刊的发展总体情况:而这一时期的国民党报刊大约有66种之多,成为自同盟会以来国民党出版报刊的第二次高潮。国民党在加强报刊建设的同时,1924年4月1日由宣传部创办了中央通讯社。初创期它虽然规模不大、设备简单,但它毕竟不同于此前国人那些通讯社,规模很小、地处一隅,有的寿命很短,影响有限。这是一家全国性的通讯社,它能把广东革命根据地及各地的消息向全国发布,打破了一些主要新闻和国际消息被外国通讯社垄断的局面。二、《政治周报》和汉口的《民国日报》等报刊的重大作用
《政治周报》和汉口的《民国日报》是由共产党人也参加的国民党报刊宣传工作,使有些报刊办得十分出色,注重政治思想宣传。卓有成效地进行了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军阀的斗争,大力宣传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及国共合作后取得的重大成就,给国民党右派以沉重的打击。第三节私营新闻事业的发展进入20年代以后,私营新闻事业获得了继续发展。这一时期私营新闻事业发展的一个共同特点是在新闻业务上、在经营上有不少长足的进步,但在政治、言论上多数报纸是谨慎、保守的。像《申报》、《新闻报》这样在新闻界举足轻重的大报,却担当不了领导舆论的作用。有时甚至屈从于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淫威。如1925年五卅运动中,《申报》与《新闻报》从营业考虑,刊登了帝国主义分子的反宣传广告《诚言》。因此,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整个社会条件没有改变的情况下,私营新闻事业的发展仍是有限的,不可能有独立发展和繁荣的天地。一、《申报》、《新闻报》的稳步发展经过前一段时期的企业化过程,《申报》、《新闻报》为继续发展奠定了基础。从报纸发行量看,两报相继突破5万大关,成为旧中国销数最高的报纸,下面我们把两报销数上升情况列一表:年份新闻报申报1920年50788300001921年59349450001922年74284500001923年817371924年1057271926年1417171414401927年1440791097601928年1501521439201929年1501501431201930年150028148240两报各自特色:从内容和版面看,《申报》《新闻报》两报朝着更加综合化的方向发展。众多专栏、增刊的创办,是申、新两报这一时期业务发展的共同特点。不同的是,《申报》侧重于文化、教育、科学方面,《新闻报》则以经济类取胜。与业务上的不断革新形式鲜明对照的,是《申报》《新闻报》二报谨慎小心的政治态度。它们在舆论上不能代表先进势力,没什么号召力,甚至屈服于反动势力。1925年上海五卅运动中发生的“诚言”事件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二、新记《大公报》的创办1926年9月1日,吴鼎昌、胡政之、张季鸾三人组成的新记公司,接办天津《大公报》正式发刊。《天津大公报》创刊于1902年,在英敛之主持下,以“敢言”闻名。辛亥革命后,英的保皇立宪理想破灭,无心办报,于1916年9月将《大公报》出兑给安福系资本家王郅隆。此后,《大公报》成了安福系的言论机关,声誉日降,销数惨跌,于1925年11月27日停刊。王郅隆则早在1923年9月死于日本关东大地震。新记公司是从王郅隆后人手中接盘《大公报》的。新记公司是以吴鼎昌的资本与胡政之、张季鸾的劳力合组的公司。胡、张是著名的报人,吴则是一位财阀兼政客。但他对新闻事业的独到之见和独特的投资方式,在中国新闻事业史占有一席之地。吴鼎昌胡政之张季鸾吴鼎昌(1884--1950),原籍浙江吴兴,生于四川华阳。吴家世代作“师爷”。吴受家风熏陶,矢志做官。他留学日本时,正值辛亥革命高潮时期,他参加了同盟会,但又马上退出,回国后在官场混了一圈,走关系进了大清银行。辛亥革命后,北洋军阀当政时期,两度任造币厂厂长,一度任财政部次长,又获得天津盐业银行总经理之职。安福系失势后,吴在政治上失去了依凭,虽富甲一方,却仕途寂寞。为了在政界东山再起,吴把注意力投向报界。他对人说:“政治资本有三个法宝:第一是银行;第二是报纸;第三是学校,缺一不可。”新记《大公报》续刊时发行不足2000,到1927年5月(不到一年时间)涨至6000余份。同时广告收入由每月200余元增至1000余元,达到了收支平衡。此后业务不断发展,发展成为华北地区首屈一指的大报,乃至全国的舆论重镇。三、《时报》的易主辛亥革命后,《时报》开始走下坡路,销数下降。1921年,在陈冷的撮合下,狄楚青将《时报》以8万元盘给黄承恩。黄接办后,着手改革:(1)极少发社论、时评一类文章,将重点放在社会新闻和体育新闻的报道上。二三十年代上海发生的几起轰动一时的社会新闻,如刘海粟在“上海美术专科学校”选用裸体女模特儿,黄慧如陆荣根主仆恋爱案等等,《时报》都追踪采访大肆渲染报道。在体育新闻方面,1930年4月,全国首届运动会在杭州举行。《时报》打了个大胜仗,确立了体育报道的优势和特色。(2)图片新闻早在黄接手前,1920.6.9以《时报》创办了一种《图画时报》,用图片报道国内外重大新闻,这在当时属首创。黄接手后更是加强这方面特色,鼓励记者多拍新闻照片、新闻图片比别的报纸多。抗战爆发后,《时报》屈辱接受了日伪的新闻检查,受到批评。1940年9月,鉴于敌伪有劫持《时报》的迹象,黄伯惠向租界宣告关闭报馆。出版了36年之久的《时报》结束了自己的历史。四、邵飘萍与《京报》1918年10月,邵飘萍在北京创办了《京报》。在《本报因何而出世乎》中,邵飘萍说明《京报》的使命是:“使政府听命于正当民意”。1919年8月因载文抨击曹汝霖亲日卖国行为被封杀。1920年秋安福系倒台后复刊。这一时期的《京报》有两个很鲜明的特点:(1)是大量刊登介绍苏维埃俄国革命历史、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造成就的文章,并于1923年、1924年两次出版马克思诞辰系列特刊、列宁特刊,成为此方公开传播马克思主义、宣传十月革命的重要报刊。(2)以反帝反封建军阀的鲜明倾向自立于世。五、小报的大量发行进入二十年代,新闻界的小报发展极快,出版种数达到历史上最高峰,地点以上海最为集中。据不完全统计,1926年至1931年共出版了700多种,约占小报史上出版总数的70%。以上海“四大金刚”为代表的一批小报,取代了清末民初文艺小报的主导地位。它们的版式(四开)、刊期(三日刊)和风格统领小报潮流十几年。1.“四大金刚”,指的是当时影响最大的四家小报——《晶报》、《金刚钻》、《福尔摩斯》、《罗宾汉》。(1)《晶报》,创刊于1919年3月3日,原是《神州日报》的附刊,随报发行。取名“晶”,寓“三日刊”、“光明”之意。由于聘请了一批旧式文坛才子撰写连载小说和笔记小说,很受欢迎。很快异军突起,成为有影响的小报。《神州日报》主持人钱芥尘发行《晶报》,原是想为陷入困境的《神州日报》注入一针吗啡,不料大获成功,发行量上升,不仅在经济上支援了《神州日报》,其社会影响也超过《神州日报》,成为我国新闻史上“子报”养活“母报”,胜过“母报”的典型。三年后,《晶报》脱离《神州日报》独立发行,又邀请一些大报记者为之撰稿,抨击时政,议论时事,销量至5万份,居小报之首。(2)《金刚钻》,1923年10月18日创刊。班底为《晶报》初期的一批撰稿人。他们因不满余大雄而自立门户。取名《金刚钻》,用意以“钻”刻“晶”,创刊词是一篇轰动报界的的讨余檄文。该报注重长篇小说连载和名人轶闻。历任主编有冯梦云、韦兰史等。1937年8月沪战爆发而停刊。(3)《福尔摩斯》,1926年7月3日创刊。创办人和主编为胡雄飞、吴微雨、姚吉光等。以英国大侦探为报名,隐含专门刺探社会黑幕之意。该报专登大报不敢登的幕后新闻,所以树敌很多,不断遭诉讼。30年代又兼办《福报》、《克雷斯》,抗战后停刊。(4)《罗宾汉》,1926年12月8日创刊。历任主编有朱瘦竹、周世动、汤笔花等。初创时,刊戏曲电影消息各半,以后专载戏曲界动态,出过梅兰芳、荀慧生、马连良、周信芳等南北名伶的特刊,经常发表戏曲名流的戏照。报界称之为“清一色的京剧传声筒,名伶现身舌”,“戏报鼻祖”。抗战期间时出时停,胜利后复刊,至1949年7月9日终刊。2.小报分类(1)综合性小报。这是小报界的中坚,“四大金刚”的盟军。这类小报主要刊登有关时局的新闻和言论,辅之以言情、侦探、武侠、娼门等内容的小说。每逢时局变动发生重大社会事件,这类小报往往不遗余力地报道,言论辛辣,所以读者面远广于其他小报。主要有《琼报》、《报报》、《大晶报》、《礼拜六》、《上海滩》、《福报》、《新春秋》、《平报》、《铁报》等。(2)黄色小报。这类小报以刊载色情、凶杀、犯罪等新闻为主,多达180多种。专门迎合读者的低级趣味,大量刊登谈论吃喝嫖赌的经验和两性生活的文章,有的从报名就可知是黄色小报。如《白相世界》、《堂子新闻》、《情海》、《新性报》等。黄色小报是小报中最堕落的一种,即使在小报界也为报人所不耻,被斥为“小报末流”、“荒淫别动队”。(3)社团、行业和同乡会小报
A.社团小报由文人结社创办,侧重刊载文学作品、社团动态和文艺新闻。其中又可分为两类,一类属文学青年社团,一类属鸳鸯蝴蝶派旧文人社团。前者受“五四”新文学影响较大,后者承晚清文艺小报的传统,仍脱不出吟风弄月、赋诗填词的窠臼。这类小报中较有影响有锦社的《鑫报》、莹社的《莹报》等。
B.行业小报由大公司、大商店出资创办,多刊载本行业的广告及鼓吹文章,夹带连载小说和社会新闻,如三友实业社的《三角之光》、永安公司的《永安》等。
C.同乡会小报以联络乡谊为宗旨,以刊载家乡消息为主要内容。创办人多为上海有钱有势的外籍人或同乡会。行业小报和同乡会小报读者面窄,发行量小,多数半卖半送。(4)娱乐性小报和知识性小报
A.娱乐性小报主要以电影小报和戏曲小报为主,电影小报如《电影周报》、《明星》、《卓别林》等,多由电影界人士创办,介绍影片、影星,发表影评,很受欢迎。戏曲小报如《梨园公报》、《雅歌》等,大多属京剧票友自娱性质的小报,报上常载伶界掌故、票友动态,还发表不少名伶著作和家藏秘本,极有史料价值。
B.知识性小报主要刊载市民日常生活知识,介强上海的风土人情,读者十分广泛,办得较好的有《常识》、《上海常识》等。这类小报的重要分支是医药知识小报,创办者多是名医。如陈存仁的《康健报》、丁济万的《卫生报》等,医药小报为普及医药科学常识作出了贡献。3、分析评价(1)20年代小报的大发展是都市经济和都市文化发展的结果。首先,20世纪以来,沿海都市相继形成或日渐发达,商品经济活跃,内外交流频繁,同时也造就了相当数量的市民阶层。市民生活在社会最底层,文化层次不高,对社会的变动十分敏感,文化和精神消费也有一定要求。小报就是适应市民的需要发展起来的。种类繁多的小报适应了市民多方面需求。小报的新闻报道补充了大报,从侧面反映了社会动态,而知识性、娱乐性小报则满足了市民文化精神生活的一部分需求。(2)都市的发达聚集了一批文化人,使得小报的发展有了可能。参加小报编撰的文化人十分庞杂,主要有三种人:一是大报的编辑记者,利用余暇为小报撰稿或自办小报;二是卖文为生的旧文人,有的长期立足小报,以小报起家,有着丰富的办报经验,如余大雄、胡雄飞等,这类人是小报的骨干;三是涉足小报的各界人士,如影坛人、官僚后嗣、开业医生、甚至报贩头目。办报队伍的庞杂也就带来报格杂芜。有的《小报》办得认真,在大报之外独辟蹊径,获得成功,如《晶报》,有的小报为打开销路,不惜制造新闻、传播谣言,编辑印刷极其粗糙。有的小报迎合低级趣味,追求感官刺激,报格低下,如黄色小报便是。因而,小报作为都市文化的一部分,它是情况复杂的。2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世界杯相关课件
- 专业工程师职称课件
- 航空公司旅客意外险合同
- 唐山学院《企业电子产品设计与制造》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汕尾市重点中学2025年下学期初三期末检测试题考试英语试题含答案
- 四川成都市成华区重点名校2025届初三3月联合质量检测试题语文试题试卷含解析
- 锦州市古塔区2025届数学五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达标检测试题含答案
- 江苏省宜兴市丁蜀区渎边联盟2025年初三第二学期学分认定考试英语试题含答案
- 山东省菏泽市开发区2025年数学五下期末统考试题含答案
- 上诉状的课件
- 高压电工作业培训课件2024
- 2024年长春市初中语文学业水平考试网上阅卷模拟练习卷附答案
- 2024年事业单位考试题库及答案(共200题)
- 勘查地球化学全册配套完整课件
- 部门级安全培训考试题及参考答案【完整版】
- 起重机械安装维修程序文件及表格-符合TSG 07-2019特种设备质量保证管理体系2
- 人教版中考英语知识分类:考纲词汇表65天背默版(记忆版)
-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24年修订版)图文解读
- 语文阅读理解常见答题技巧(万能公式)
- 气血疏通中级班教材
- PLC应用技术(S7-1200机型)课件 项目六任务1输送系统的PLC控制电路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