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苏教版小升初科学模拟卷一(含答案与解析)_第1页
2025年苏教版小升初科学模拟卷一(含答案与解析)_第2页
2025年苏教版小升初科学模拟卷一(含答案与解析)_第3页
2025年苏教版小升初科学模拟卷一(含答案与解析)_第4页
2025年苏教版小升初科学模拟卷一(含答案与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保密★启用前

2025年小升初全真模拟测试卷(一)

科学

考试分数: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请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选择题、判断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答案,非选择、判断题必须使用黑色墨迹签字笔或钢笔答题,请

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3.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填空题(24分)

1.各种生物之间通过一系列吃与被吃的食物关系,称为o

2.酒精灯被点燃时,酒精灯的化学能转化为能和能。

3.青蛙具有冬眠行为,青蛙的这种行为主要是为了适应___________。

4.铁钉绕上导线,后就变成了电磁铁。电磁铁能将电能转换成.o

5.守护自然资源的三种方法是减少消耗、重复使用和.o

6.煤、石油、天然气是重要的资源,也是目前人类利用规模最大的能源,其中

被称为“工业的血液”。它们的形成与有关。

7.人们向空气中排放对环境有害、有毒的物质会造成污染。

8.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

二、选择题(28分)

9.俊希洗完头发都会用吹风机吹干,如图所示,吹风机工作的能量来自()。

A.风能Nj

B.电能

C,太阳能、

10.运动的物体具有的能量是()。«

A.电能B.动能C.热能

11.以下哪个描述最符合大熊猫的栖息地特征?()

A.炎热干燥的热带草原,植被主要是棕桐树

B.寒冷多雪的北极苔原,几乎没有树木生长

C.温暖潮湿的山地森林,以竹子为主要植被

12.在生态系统中,有一类生物通过处理废弃物和维持环境清洁等方式来维持整个生态系统的

健康和稳定运行,让我们拥有一个干净的地球,它们是()0

A.生产者B.消费者C.分解者

13.每年秋天时,庄稼地里一派欢乐丰收的景象,农民伯伯笑呵呵地收获着玉米。其实不光玉

米,秸秆也有很大作用,其中秸秆的作用不包括()o

A.饲养家畜B.造纸C.制作衣服

14.下列各项中,()都是新能源。

A.煤、石油B.天然气、水能C.太阳能、风能

15.在农业生产中,会造成水污染的是()。

A.对农田喷洒农药B.农业生态养殖C.开展绿色农业种植

16.目前为保护生物多样性正采取的措施不包括()。

A.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濒危物种

B.人工集中饲养

C.颁布相关法律法规保护珍稀动物

17.如果要证明鲫鱼真的有记忆,我们需要找到充分的证据。那么可以使用的方法是(Jo

A.对鲫鱼进行一些训练,也许它就会有记忆了

B.我认为鲫鱼只有7秒记忆的说法是准确的

C.如果鲫鱼得到某种固定信号后过来觅食,就说明它有记忆

18.HUAWEIMate60的上市让华为的卫星通话功能特别引人注目,它的技术上做到了遥遥领

先于竞争对手。它是如何实现与卫星进行信号连接的呢?小科认为:可能是手机有小型化的卫

星接收天线能直接接收人造卫星信号。小科提出这种观点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

A.提出问题B.收集证据C.建立假设

19.如下图是某位同学绘制的电磁铁磁性强弱与线圈匝数的关系柱状图,横轴表示线圈匝数,

纵轴表示吸引大头针的数量从图中能获取的信息是()。

A.线圈匝数越多,电磁铁磁性越强

B.线圈匝数为40匝时吸引的大头针数量最多,磁性最强

C.电磁铁磁性强弱与线圈匝数无关

20.“沙蜥”是蜥蜴中的一种,它生存的地区高温干燥,天气特别炎热时,沙蜥会进入“夏眠”状

态,引起它“夏眠”的环境因素不包括()o

A.水分的多少B.温度的变化C.空气的质量

21.中国能效标识中,()级能效的能耗最低。

A.lB.2C.3

22.下面可以被看作为一个生态系统的是()。

A.一片湿地B.一群羊C.一缕阳光

三、判断题(16分)

23.能量虽然你看不见它,却能感觉到它。()

24.电水壶烧水是能量由电能转化为热能。()

25.改变电池的正负极接法,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不变。()

26.石油、天然气的形成时间很短,它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27.煤炭是人类历史上最早使用的能源。()

28.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对能源的需求快速增长,逐渐进入以太阳能为主,多种新能源补充

的多能源时代。()

29.把闲置物品进行交换,满足个人所需,也是保护和节约资源的有效手段。()

30.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是内陆山地气候,水资源、竹类资源丰富,特别适合大熊猫生活。()

31.蛇不吃小麦,因此,蛇和小麦不会出现在一条食物链上。()

32.池塘中水草量增加,耗氧量会增大,小鱼浮到水面的次数会增多。()

33.“身穿黑缎袍,尾巴像剪刀,冬天去南方,春天又回来。”这一谜语体现了燕子迁徙的生存

本领。()

34.生活污水直接排放,过量使用化肥、农药,是造成农村地区水污染的主要原因。()

35.生活垃圾会污染土地和地下水,但不会造成空气污染。()

36.生物多样性的基础是遗传和变异。()

37.“环境评价”不能促进地方政府对环境保护的建设。()

38.对于不同的观点,我们要学会尊重证据,通过科学的方法反复求证,以事实为依据作出合

理的判断。()

四、连线题(4分)

39.请将下列动物和它适应生存的本领用线连起来。

刺猬储存食物

松鼠迁徙

大雁涧游

银鞋鱼冬眠

五、简答题(3+4+4=11分)

40.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我国采取了哪些措施?(至少写出两条)

41.随着季节的变化,有许多鸟类迁徙,还有许多鸟类不迁徙,你能举例子说明吗?

42.有人说双胞胎的外貌特征存在百分之百相同的情况,浩浩认为这种说法是错误的,请你帮

他作出解释。

六、综合题(9分)

43.实验小学某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探究电磁铁磁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如下

图甲、乙、丙三个实验装置。请结合你所学知识分析下列问题。(甲、乙、丙三个实验装置

所用的电池、导线、铁钉都相同)

(I)该科学兴趣小组用小磁针s极靠近丙装置的钉帽被排斥,由此就推测出丙装置的钉尖是

__________极。

(2)如果要探究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线圈匝数的关系,上图甲、乙、丙装置中应该选取

和,实验结果发现装置磁力大。(选填“甲”“乙”或“丙”)

(3)该科学兴趣小组探究结果发现:电磁铁产生的磁能是由_________转换而来的;要想改

变电磁铁磁力的大小,可以改变或o

(4)电磁铁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请举两例:、。

七、实验探究题(8分)

44.中国是世界上古生物化石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拥有多个享誉中外的古老生物群。俊希参观

了深圳博物馆举办的“重返白垩纪一热河生物群展览”后,了解了相关知识。

(1)俊希参观博物馆时,看到了一具大型动物骨骼,他推测这是一种食肉动物,下列证据能

支持华华观点的是()。

A.体型庞大B.头骨很大C.有着尖尖的牙齿

(2)生物的遗体或者生物活动的遗迹,被一些沙粒、碎屑等埋藏后,经过不断地压实、固结,

最终形成了化石。下列岩石中最有可能发现化石的是()o

(3)右图是圣贤孔子鸟化石,俊希观察到孔子鸟前肢有三个大而弯曲的趾爪,可以推测孔子

鸟最有可能()。

A.和鸵鸟一样适应在干旱的环境中生活

B.和鸭一样适合生活在水域

C.和啄木鸟一样栖息在树林

(4)关于保护生物多样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保护生物多样性,有利于维持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

B.与人类没有直接关系的生物也应该保护

C.物种灭绝后还可以再生

参考解析

1.食物链

【解析】食物链通常从植物开始,到食肉动物结束。各种生物通过一系列吃与被吃的关系(捕

食关系)彼此联系起来的序列,在生态学上被称为食物链。

2.光;热

【解析】生活中能量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划一根火柴点

燃酒精灯时,酒精中的化学能转化成光能和热能。

3.环境变化

【解析】青蛙的冬眠行为是一种对环境的适应性反应,这种行为主要发生在冬季,当外界环境

温度较低时。由于青蛙是变温动物,它们的体温随着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4.通电;磁能

【解析】电磁铁在日常生活中有极其广泛的应用。铁钉绕上导线,通电后就变成了电磁铁。

生活中有各种不同的能量,各种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电磁铁能将电能转换成磁能。

5.回收利用

【解析】自然资源是指自然界天然存在、未经人类加工的资源,主要包括气候资源、水资源、

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以及海洋资源等。地球上的自然资源种类丰富、数量巨大。这

些资源对人类的生产、生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大自然的资源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甚

至有些自然资源正面临着枯竭的危险。保护自然资源应该从身边小事做起,如植树造林。

6.石油;太阳能

【解析】煤、石油和天然气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三大化石燃料,它们都是古代的动植物遗体

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变化而形成的,属于不可再生能源。煤被称为“工业的粮食”,石油被称为

“工业的血液”。这些化石燃料是重要的资源,也是目前人类利用规模最大的能源。

7.空气

【解析】随着现代化工业的发展,排放到空气中的人呼出二氧化碳有害物质改变了空气的成分,

造成对空气的污染。人们在生产、生活中,向空气中排放对环境有害、有毒的物质会造成空气

污染,这些污染主要来源于交通工具、制造工厂、建筑施工、生活垃圾等。

8.发展;环境保护

【解析】可持续发展要求自然、经济、社会的协调统一,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

后代人需求的发展模式。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发展,只有保护好环境才能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

展。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要做到可持续发展,关键是要做到消耗与再生的平衡。

9.B

【解析】能量有电能、热能、光能、声能、机械能、化学能等不同的形式。任何物体工作都需

要能量。如果没有能量,自然界就不会有运动和变化,也不会有生命了。俊希洗完头发都会用

吹风机吹干,吹风机工作的能量来自电能。由电能转化为风能。故选B。

10.B

【解析】能量有电能、热能、光能、声能等不同的形式。运动的物体也有能量,叫动能。能量

还储存在燃料,食物和化学物质中,叫化学能。生活中能量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不同形式的

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11.C

【解析】大熊猫主要生活在海拔1600—3600米的落叶和针叶林带,这些区域的特点是有高大

乔木、雨量充沛、水源充足,但气温并不常年高于20摄氏度。大熊猫适应这样的环境,因为

它们的饮食主要以竹子为主,而竹子通常生长在阴凉、湿润的环境中。

12.C

【解析】生物界生活着专门吃动植物遗体的“腐食性动物”,以及毒菌、细菌等微生物,它们

可以把动植物遗体分解成植物所需要的养料,科学家称它们为“分解者”。如果没有分解者,

动植物的遗体将堆积如山,生态系统也将崩溃。在生态系统中,有类生物通过处理废弃物和维

持环境清洁等方式来维持整个生态系统的健康和稳定运行,让我们拥有一个干净的地球,它们

是分解者。

13.C

【解析】像秸秆这样的植物资源属于自然资源。秸秆可以用来饲养家畜、造纸等,不能用来制

作衣服。

14.C

【解析】新发现的或发现时间虽久但因技术经济条件限制而未得到广泛使用的能源指的是新能

源,选项C太阳能、风能属于新能源,符合题意;选项AB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o

15.A

【解析】对农田喷洒农药是农业生产中可能导致水污染的主要活动之一。农药的不当使用,如

过量使用或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会导致农药残留物进入水体,从而污染水源。这些农药残

留物可能会对水生生物造成危害,进而影响整个水生态系统的健康。

16.B

【解析】我们只有与大自然和谐相处,才能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

施有: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有效方法,建立有关的政策法规,不猎杀、捕食珍

稀动物,保护动植物的生存环境,建立珍稀濒危植物引种繁育中心等措施。选项中建立自然保

护区保护濒危物种、颁布相关法律法规保护珍稀动物对保护生物多样性有利;人工集中饲养不

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故选B。

17.C

【解析】鲫鱼作为一种鱼类,其记忆能力可以通过实验进行验证。例如,可以通过训练鲫鱼

对某种特定刺激(如光、声音等)产生反应,然后观察它们是否能够记住这种反应并能够在未

来再次遇到相同刺激时作出相应的反应。例如,如果鲫鱼能够记住曾经受到的电击威胁,并在

看到相似的光亮时尝试躲避,这就可以证明鲫鱼具有记忆能力。

18.C

【解析】科学探究中,我们会经历提出问题,作出假设,搜集证据,得出结论等过程,题中小

科提出这种观点是建立假设。

19.A

【解析】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线圈圈数有关:圈数少,磁性弱;圈数多,磁性强;电磁铁的

磁力大小与使用的电池数量有关:电池少,则磁性弱;电池多,则磁性强。电磁铁的磁力大小

还与导线的粗细、铁芯的粗细等因素有一定关系。如图是某同学绘制的电磁铁磁性强弱与线圈

匝数的关系柱状图,横轴表示线圈匝数,纵轴表示吸引大头针的数量。从图中能获取的信息是

线圈匝数越多,电磁铁磁性越强。

20.C

【解析】每一种生物都要在一定的环境中生存。大多数生物的身体特征和生活习性都与其生活

环境相适应。“沙蜥”是蜥蜴中的一种,它生存的地区高温干燥,天气特别炎热时,沙蜥会进

入“夏眠”状态,引起它“夏眠”的环境因素包括水分的多少、温度的变化,不包括空气的质

量。

21.A

【解析】能效标准即能源利用效率标准,是对用能产品的能源利用效率水平或在一定时间内能

源消耗水平进行规定的标准。中国能效标识中,1级能效的能耗最低。故选A。

22.A

【解析】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的生物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叫作生态系统。可以被看作为一

个生态系统的是一片湿地。

23.V

【解析】能量能够使物体工作或运动。虽然你看不见它,却能感觉到它。只要有移动、发热、

冷却、生长、发光或发声等现象,其中就有能量在起作用。

24.V

【解析】动能、声能、光能、电能、磁能、热能等都是自然界中存在的能量形式。生活中能量

的形式多种多样,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电水壶工作时的能量转化是电能转化为

热能。

25.V

【解析】电磁铁是通电产生电磁的一种装置,主要由线圈和铁芯两部分组成。当在通电线圈内

部插入铁芯后,铁芯被通电线圈的磁场磁化,变成了一个磁体。电磁铁的磁力大小是可以改变

的,磁力的大小与电池的数量、线圈的圈数、铁芯的大小等有关,改变电池的正负极接法,电

磁铁的磁极方向发生改变。

26.X

【解析】其储量是有限的,不能在短时间内再次产生出来的能源,称为不可再生能源。能循环

使用,在使用后会在短时间内重新形成的能源,称为可再生能源。自然资源中,如煤、石油和

天然气等需要漫长时间形成,人类开采利用后,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不可能再生的能源,属于不

可再生能源,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27.X

【解析】人们把煤、石油、天然气等已被广泛应用的能源叫作常规能源,目前尚未被人类大规

模利用,而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开发、合理利用的能源,叫作新能源。生物质能是指自然界中

有生命的植物及其废弃物提供的能量,通常包括木材、森林废弃物、农业废弃物、水生植物、

油料植物、动物粪便等。生物质能是人类历史上最早使用的能源,是仅次于煤炭、石油和天然

气之后的全球第四大能源,具有低污染性和可再生性。

28.V

【解析】世界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自19世纪工业革命以来,人

类对能源的需求快速增长,能源消费结构也在不断变化,大致经历了煤炭替代传统生物质能(木

材)、石油替代煤炭以及目前的化石能源为主、多种新能源补充的多能源时代。

29.V

【解析】把闲置物品进行交换,满足个人所需,确实是保护和节约资源的有效手段。这种做

法不仅有助于减少资源的浪费,还促进了物品再利用,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通过交换闲置

物品,可以减少对新物品的需求,从而降低生产新物品所需的资源消耗。

30.V

【解析】我国的珍稀动物,如大熊猫、金丝猴、白鳍豚、朱鹘和扬子鳄等。四川卧龙自然保护

区是内陆山地气候,水资源、竹类资源丰富,特别适合大熊猫生活。

31.X

【解析】动物、植物之间具有食物关系。根据食物关系,可以把一些动物、植物紧密地联系起

来,成为一串,就像一条由很多链环组成的锁链一样,人们把动物、植物之间的这种食物联系

称为食物链。食物链常从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终止。蛇不吃小麦,但是小麦可以被蝗

虫吃,蝗虫可以被青蛙吃,青蛙被蛇吃,因此,蛇和小麦会出现在一条食物链上。

32.X

【解析】根据对池塘的认识,池塘中的植物通过光合作用能够制造氧气,水草增加,则水中的

含氧量增加,则小鱼浮到水面的次数会减少。

33.V

【解析】自然界中,生物受到很多生态因素的影响,因此,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下去。

所以当气候、食物、空气、水源等环境发生变化时,动物的行为也在发生变化,以此适应环境。

每年燕子都要迁徙,导致燕子迁徙的原因主要是温度的降低。

34.V

【解析】水污染的发生是由于各种污染源排出的污染物进入水体而造成的。按照受污染的水体

划分,有地表水(河流、湖泊、海洋)污染、地下水污染及降水污染,地表水污染主要由污水

排放引起,直接排放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或生活污水,过量使用农药、化肥等是污染水体主要

原因。

35.X

【解析】生活垃圾如果随意堆放或简单填埋,会污染土壤、水源与空气,还会滋生大量蚊蝇与

细菌,传染疾病,直接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所以生活垃圾会污染土地和地下水,也会造成空

气污染。

36.V

【解析】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的基本特征,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现象是普遍存在的,正是因为有了

遗传和变异,自然界才出现了形形色色的植物。生物多样性的基础是遗传和变异,生物的多

样性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每种生物都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人类的衣食住行离不开生物

的多样性。保护生物多样性,有利于维护生态平衡,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37.X

【解析】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发展,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环境评价”能促进

地方政府积极加入环境保护建设中来。

38.V

【解析】科学探究是指为了能积极主动地获取生物科学知识,领悟科学研究方法而进行的各种

活动。通俗地说,就是让我们自己去发现问题,对于不同的观点,我们要学会尊重证据,通过

科学的方法反复求证,以事实为依据作出合理的判断。

【解析】动物的生长需要一定的环境,当环境改变的时候,动物会努力适应新环境;为适应环

境的变化,动物会有一些特殊的行为。如:冬眠、迁徙、换毛、变色、储存食物等。刺猬会冬

眠、松鼠会储存食物、大雁会迁徙、银鞋鱼会涧游。

40.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珍稀濒危植物引种繁育中心等

【解析】我们只有与大自然和谐相处,才能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

施有: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有效方法,建立有关的政策法规,不猎杀、捕食珍

稀动物,保护动植物的生存环境,建立珍稀濒危植物引种繁育中心等措施。

41.迁徙的有:家燕、大雁等:不迁徙的有:麻雀、喜鹊等。

【解析】动物迁徙指的是动物由于繁殖、觅食、气候变化等原因而进行一定距离的迁移。动

物的迁徙分为周期性迁移和非周期性迁移。迁徙的有:家燕、大雁等;不迁徙的有:麻雀、喜

鹊等。

42.因为存在变异现象,所以不可能出现相貌完全一样的人

【解析】浩浩的观点是正确的,双胞胎的外貌特征并不存在百分之百相同的情况,即使是同卵

双胞胎也不例外,因为遗传与变异现象是生物界不断地普遍发生的现象,也是物种形成和生物

进化的基础。

43.(1)N(2)甲;乙;甲(3)电能;电流大小;线圈匝数(4)电铃;电磁起

重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