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江苏常州中考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详解_第1页
2025年江苏常州中考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详解_第2页
2025年江苏常州中考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详解_第3页
2025年江苏常州中考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详解_第4页
2025年江苏常州中考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详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苏省常州市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学校:姓名:班级:考号:

一、基础知识综合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①提起舒晋瑜,许多作家都非常熟悉。作为《中华读书报》资深记者,她关注中国文

学现场20余年,与老中青各年龄段的作家有着深入交往,②出版《深度对话鲁奖作家》《风

骨:当代学人的追忆与思索》《深度对话茅奖作家》《以笔为旗:与军旅作家对话》《说吧,

从头说起——舒晋瑜文学访谈录》等多部文学访谈录。

近日,她的新书《中国女性作家访谈录》由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该书收入与宗璞、

铁凝、迟子建、王安忆、徐坤、林白、残雪等30位作家的访谈,横k*20后到70后六代女

作家,③其中既有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等全国性文学大奖得主,也有不少人曾担任全国

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在社会上具有广泛影响。④北京大学教授戴锦华评价说:女作家

的创作如丝线般编织出共和国文学版图中xuAn丽的经纬,此书收录的诸篇访谈犹如散落其

间的絮语和印痕,在睿智与狡黠、率直与自辩、tWn露与追问之间,我们得以与这些女作家

相遇、相知。

选自《走进女作家的心灵世界》

1.把文中拼音所表示的汉字和加点字的拼音依次分别填在方格内。

汉注

字音

2.对文中相关词句的分析,下列E螂的一项是()

A.句①的主语是“舒晋瑜”。

B.句②并列的书名之间不需要用顿号。

C.句③是一个递进复句。

D.句④是排比句,因为连用了两个比喻修辞。

3.请你从上述材料中分别探究出舒晋瑜这个人的形象特征和她的新书《中国女性作家访谈

录》的特点。

二、名句名篇默写

4.默写相关古诗文

谁说女子不如男?自古以来,古诗文中就有众多美好的女子形象:如《关雎》中写出美丽而

又贤惠的姑娘一直是男子心中理想的配偶:",”;如《木兰辞》中的花木兰

替父从军,侧面表现她战功显赫:"_______,";如《满江红,小住京华》中秋瑾化

用典故,表明自己突破家庭牢笼,实现自己“求自立”的愿望“

三、填空题

5.请根据《水浒传》的内容,将女英雄绰号的字母序号填进相应的人名里。

顾大嫂()孙二娘()扈三娘()

A.母夜叉B.一丈青C.母大虫

四、名著阅读

6.俗话说“女人是水做的”,女子有柔情似水的一面,但也常常有钢铁般坚硬的一面。请结

合下面的材料,说说你对“钢铁般的女子”如何理解。

山坡下来军约有二三十骑马军,当中簇拥著一员女将,正是扈家庄女将扈三娘:一骑

青马上,抡两口日月双刀,引著三五百庄客,前来祝家庄策应。宋江道:“刚说扈家庄有个

女将,好生了得,想来正是此人。谁敢与他迎敌?”说犹未了,只见这王矮虎是个好色之徒,

听得说是个女将,指望一合便捉得过来;当时喊了一声,骤马向前,挺手中枪便出迎敌。两

军呐喊。那扈三娘拍马舞刀来战王矮虎。一个双刀的熟闲,一个单枪的出众。两个敌十数合

之上,宋江在马上看时,见王矮虎枪法架隔不住。原来王矮虎初见一丈青,恨不得便捉过来;

谁想斗过十合之上,看看的手颤脚麻,枪法便都乱了。不是两个性命相扑时,王矮虎却要做

光起来!那扈三娘是个乖觉的人,心中道:“这厮无理!”便将两把双刀直上直下砍将入来。

这王矮虎如何敌得过,拨回马待要走;被扈三娘纵马赶上,把右手刀挂了,轻舒粉臂,将王

矮虎提脱雕鞍,众庄客齐上,横拖倒拽,活捉去了。

——《水浒传》

你以为,就因为我贫穷,低微,不美,矮小,我就既没有灵魂,也没有心吗?你想错

T!我跟你一样有灵魂,也完全一样有一颗心!要是上帝赋予我一点美貌和大量财富的话,

我也会让你难以离开我,就像我现在难以离开你一样。我现在不是凭习俗、常规,甚至也不

是凭着血肉之躯跟你讲话,——这是我的心灵在跟你的心灵说话,就仿佛我们都已经离开人

试卷第2页,共8页

世,两人一同站立在上帝面前,彼此平等——就像我们本来就是的那样。

《简•爱》

五、语言表达

7.下面这幅漫画中,画了两位女子,请你分别用简要的语言分别描绘画中她们的行为形象,

再给这幅漫画取个标题。

六、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中差,与儿女讲论文义。用受雪骤,公欣然日:“白雪纷纷何所似?”兄

子胡儿日:“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

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节选自《世说新语》)

【乙】

谢道银传(节选)

凝之妻谢氏,字道辘,安西将军奕之女也。聪识有才辩。

凝之弟献之尝与宾客谈议,词理将图,道程遣婢白④献之日:“欲为小郎解围。”乃施

青绫步郭②自蔽,申献之前议,客不能屈。

及遭孙恩之难③,举厝④自若,既闻夫及诸子已为贼⑤所害,方命婢肩舆⑥抽刃出门。

乱兵稍至手杀数人乃被虏。其外孙刘涛时年数岁,贼又欲害之,道撮目:“事在王门,何关

他族!必其如此,宁先冬市。”恩虽毒虐,为之改容,乃不害涛。

(节选自《晋书•列女传•王凝之妻谢氏传》,有删改)

【注释】:①白:告诉。②步章及用以遮蔽风尘或视线的一种屏幕。③孙恩之难:起义军领

袖孙恩起军反叛东晋。④厝:同“措”。⑤贼:对国家、人民、社会道德风尚造成严重危害的

人,此指孙恩。⑥肩舆:乘坐轿子。

8.解释下列加点字词。

(1)内集(2)俄加(3)词理将图(4)宁先叫杀

9.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未若柳絮因风起。

(2)恩虽毒虐,为之改容,乃不害涛。

10.用7"给【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乱兵稍至手杀数人乃被虏

11.从两文中可以看出谢道镉有哪些个性特征。

12.阅读完两篇短文后,小王和小李两位同学产生了争论:小王认为【甲】文可以作为【乙】

文的一个部分,讲的都是谢道镉的事情;小李则认为【甲】文讲了一家人的故事,不能放到

【乙】文中。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的看法。

13.请联系【甲】【乙】两文,具体分析诗人在诗歌中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情感?

谢道藕•雪

(日本)下田鸥湖

晓来簌簌扑窗鸣,一夜千山削玉成。柳絮随风翻万点,谢家小妹是才情。

七、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列一组现代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人民日报北京10月23日电(记者李昌禹)中国妇女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10月23

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开幕。丁薛祥代表党中央发表了题为《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谱写新

时代“半边天”的绚丽华章》的致词,他在致词中说,中国妇女十二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

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亿万妇女在脱贫攻坚主战场拼搏实干,在科技创新前沿勇攀高

峰,在抗疫紧要关头逆行出征,在家庭和社区主动担当,在平安建设一线默默守护,在竞技

试卷第4页,共8页

赛场敢打敢拼,“半边天”作用全方位彰显,妇女发展全方位进步。各级妇联组织着力强化妇

女思想政治引领,团结动员广大妇女建功新时代,创新推进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用心用情做

好维权关爱服务,积极开展国际交流合作,持续深化妇联改革,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不

断增强,为巩固党执政的群众基础发挥了重要作用。

(《人民日报》2023年10月24日第1版、第2版,有删改)

【乙】

沈桂华:一生一诺坚如青松

①清晨,江苏省南京市江北新区长芦街道芳庭潘园小区,秋日的阳光洒进屋中,在一

间朝南的卧室里,头发花白的沈桂华正用一根红绳给97岁的姐姐沈萃萍扎马尾。

②沈桂华今年84岁了,从16岁独自负责照顾盲人姐姐起,一晃快70年了。其间还

经历了大儿子失明、丈夫离世等打击。“遇到坎儿,就一步步迈过去,生活总会越来越好的。”

要强了一辈子的沈桂华笑着说。她脸上的皱纹仿佛蕴蓄着岁月的力量,透出坚忍与刚强。

一诺一生,照顾盲姐60余载不离不弃

③自沈桂华记事起,姐姐的眼睛就不好。16岁那年,母亲在弥留之际握着她的手不肯

咽气。“我一定会照顾好姐姐的!”沈桂华的话让母亲放了心。

④一句承诺便是一辈子。从16岁至今,沈桂华没有出过远门,没有离开过盲姐一天。

⑤22岁那年,沈桂华的善良吸引了邻村小伙谢学和的注意。两人成婚后,沈桂华为了

照顾姐姐就住在隔壁屋,时常夜里起来两三趟,确认沈萃萍是否安然睡熟。

⑥邻里乡亲总说,沈萃萍能有沈桂华这个妹妹,真是幸运!也有人劝她将盲姐送走,

可沈桂华从未同意。沈桂华说:“她是我的家人,我照顾她是应该的。”

尘埃生花,坚强面对命运给予的每一次苦难

⑦谢学和也是个勤快人,夫妻俩省吃俭用,靠种田养活了一家人。可是,舒坦日子还

没过上几年,谢学和就生了重病。沈桂华起早贪黑地忙碌。每年最难的日子是插秧时节。沈

桂华总是提前准备好饭,将一家子托付给邻居照顾,自己在田里从早忙到晚,连吃饭的时间

都没有,饿着肚子出门、饿着肚子回家。一天晚上,她插完秧踏着月色返程时,不小心摔了

一跤,腿钻心地痛,第二天更是肿了起来,可她连搭把手的人都没有。她说那一次自己没忍

住哭了,可擦干泪还要忍痛站起来,继续操持这个家。

⑧几年后,丈夫离开了人世,从那时起,沈桂华一个人用柔弱的身躯撑起了整个家。

⑨1996年冬天的一个晚上,沈桂华做完农活回家途中,听到了微弱的啼哭声。她循声

发现一名刚出生的女婴被丢弃在路边红薯地里。她将孩子抱回了家,取名沈晨风。嗷嗷待哺

的婴儿让这个原本负担就重的家庭雪上加霜。她把沈晨风放在成婚没几年的大儿子沈朝阳名

下,当孙女一样抚养。自己少吃一口饭、起早贪黑多卖一筐菜,也要保证让沈晨风喝上奶粉。

3年后的一天,沈桂华干完农活回家时,看到沈晨风被开水烫伤,整个手臂红肿一片,正哇

哇大哭。她抱起孩子就往长芦卫生院跑去。医生建议她到市里大医院治疗。平时舍不得吃穿

的沈桂华赶紧花钱雇了辆车,赶到南京市儿童医院。沈晨风康复后,沈桂华决定把孙女带在

身边自己照顾,“朝阳看不见,我实在不放心

⑩没多久,沈朝阳离婚了,30多岁双目失明的儿子独自一人无人照顾,沈桂华二话没

说,又和儿子搬到了一起。

⑲口一年,沈桂华已年过六旬,她依然是家里的顶梁柱。

青松傲雪,美德之光照亮人生

口口今,84岁的沈桂华到了颐养天年的时候。

⑱I前,记者来到沈桂华家里时,她正在逗弄出生没多久的重孙女。“这是晨风的孩子,

我现在也是四世同堂了。”老人笑呵呵地说。

瞅发上摆着沈晨风买来的新衣服,一共两套,一套给沈桂华,一套给沈萃萍。

鳏里老宅拆迁后,沈桂华带着姐姐搬进了楼房。沈朝阳觉得老人要多晒太阳,便把

南边最大一间卧室布置起来,摆上两张大床,让两位老人睡得舒坦。

@入90岁后,沈萃萍的身体机能逐渐退化。6年前上厕所时突然大出血,在医院住

了半个多月,当时已经78岁、心脏还装着起搏器的沈桂华天天在医院陪护。出院后,沈萃

萍吃不下饭,沈桂华一勺一勺喂糖水,一遍一遍摸呼吸,这“一摸、一喂''就是3个多月,硬

是将90岁的沈萃萍从鬼门关拉了回来。

磔强了一辈子,坚强了一辈子,80多年来,沈桂华无论面对什么样的困难,从没有

诉过一声苦、怨过一声累,她书读得不多,说不出什么是仁爱孝悌、自强不息,但一言一行、

一举一动,却又无时无刻不在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代言!

⑱公柏之质,经霜弥茂。沈桂华这一生,经历多一分的磨难与挫折,就生发出多一分

的韧性与坚强,正如一株坚强不屈的青松,傲立于风雪中,终于迎来了春天。

(《光明日报》(2023年10月26日07版,有删改)

【丙】

发扬永不言败的女排精神

①1981年11月16日,中国女排为国争光,获得第三届女排世界杯冠军。这是中国''三

大球”项目夺得的第一个世界冠军,无数国人为之奔走相告、欢呼雀跃!从此,中国女排的

试卷第6页,共8页

姑娘们一发而不可收,在世界杯、世锦赛、奥运会等国际赛场大显身手,创造了“五连冠”

的神话。2020年,展现女排精神的电影《夺冠》上映,即使新兔疫情肆虐,仍赢得了8亿

多元票房的上佳表现。

②40多年一路走来,既有辉煌夺冠时,也有低谷调整期,难能可贵的是,一代代中国

女排的姑娘们薪火相传、矢志不移,胜不骄、败不馁,始终葆有一股不服输的拼劲和打不垮

的韧劲。她们身上所体现的女排精神是比金牌更加宝贵的精神宝藏,值得大家学习。

③学习女排精神,就要坚持“祖国至上“有国才有家。”对于这句话的理解,运动员

或许比普通人更加深切。电影《夺冠》中,教练对队员们说:“我们要证明给他们所有人看,

中国人,行的。“12名功勋队员做到了。在1981年首夺世界冠军的比赛上,郎平获“优秀运

动员奖日后,她再接再厉,以运动员和教练员身份,多次帮助中国女排夺得世界冠军。

她说:“每一次比赛,我们的目标都是升国旗、奏国歌。"中国女排一次次向世界证明了“中

国人能行“,并让世人对中国人的集体主义观念和爱国奉献精神刮目相看。

④学习女排精神,就要坚持“团结协作独木不成林,排球运动是典型的团体运动,

必须依靠团队每一个人的力量。回看1981年女排世界杯夺冠阵容,12名功勋球员全都功不

可没。在决胜局中,中国女排姑娘们团结一致,与东道主日本队展开了激烈的拉锯战。在比

分14:15落后的情况下,郎平强攻得分,孙晋芳拦球得分,最终以17:15逆转获胜。人心

齐,泰山移。中国女排的成功,离不开所有队员的精诚团结和密切配合。

⑤学习女排精神,就要坚持“顽强拼搏箪路篮缕,以启山林。福建漳州的“竹棚馆”,

见证了中国女排“滚上一身泥,磨去几层皮,苦练技战术,立志攀高峰”的起步阶段。早期,

中国女排姑娘们训练的场地极其简陋——毛竹为架,煤渣铺底。训练中,姑娘们摔下去,常

常沙砾嵌入皮肉,霎时血肉模糊。《夺冠》上映期间,一场特殊的展览《国家荣誉——中国

女排精神展》在天津展出,一副带有血渍的训练护膝令人印象深刻。咬紧牙关,顽强拼搏,

中国女排的姑娘们不屈不挠,以常人难以想象的毅力克服重重困难,只为夺取最终的胜利。

⑥学习女排精神,就要坚持“永不言败世上没有常胜将军,辉煌如中国女排,也在“五

连冠''后经历了长达十几年的低谷期。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在低谷期,中国女

排姑娘们仍然保持斗志、积极进取,为再次崛起默默积蓄力量。征服对手难,战胜自我更难。

中国女排的姑娘们用平常心看待过往的成绩,用进取心为未来加油蓄势。《阳光总在风雨后》,

这首中国女排的队歌伴随中国女排打破沉寂,再次站上世界之巅——2003年,中国女排获

得第九届世界杯冠军;2004年,中国女排获得雅典奥运会冠军。

⑦历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传。40多年来,女排精神指引中国女排一次次创造辉煌,

也为国人带来丰厚的精神滋养。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让我们发扬永不

言败的女排精神,厚植爱国主义情怀,蹲厉奋发,笃行不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

国梦团结奋斗。

(《人民周刊》(2024年01月04日第06版,有删改)

14.请你分别概括【乙】【丙】两文的内容,并写出【乙】【丙】两文分别与【甲】文的哪句

话对应。

15.读三篇文章,思考以下问题。

(1)给新闻报道【甲】文取个标题。

(2)说说【乙】文第①节的作用。

(3)【丙】文中多次提到电影《夺冠》,请分别说说有何作用。

16.班里的女同学小张最近闷闷不乐的,一来是因为进入初三以来,学习上一直没有进步,

她有种屡战屡败的感觉;二来是因为春节回老家时,几个亲戚总说女孩子读那么多书有啥用

之类的话,让她感觉很烦恼。请你运用上述三篇文章中的说法,来劝慰小张同学。

17.结合【甲】【乙】【丙】三篇文章的内容,选出下列说法簿误的一项()

A.【甲】文的几处时间可以看出报道的时效性很强。

B.【乙】文的三个小标题引领下的片段是并列结构。

C.【丙】文的③④⑤⑥节每段首句即分论点,根据文章需要,可以调换顺序。

D.三篇文章文体不同,但都反映了当今时代,女子在家庭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八、作文

18.中国妇女十二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亿万妇女在

脱贫攻坚主战场拼搏实干,在科技创新前沿勇攀高峰,在抗疫紧要关头逆行出征,在家庭和

社区主动担当,在平安建设一线默默守护,在竞技赛场敢打敢拼,"半边天''作用全方位彰显,

妇女发展全方位进步。

请以“半边天”为标题,写一篇文章。

说明:①要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思考感悟,不得抄袭;②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③不少于

600字;④请勿透露考生个人信息。

试卷第8页,共8页

《2024年江苏省常州市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1.跨绚袒henxia2.B3.舒晋瑜形象特征:她在作家圈里有知名度、非常关注

中国文学、与各个年龄层的作家紧密交往、出版过多部文学访谈录。

舒晋瑜新书特点:由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包含30位女作家的访谈内容、包括六代女作家

的访谈、访谈对象在社会上具有广泛影响、这本书让读者更好地了解女作家们。

【解析】1.本题考查字音字形。

横跨(h爸ngkuA):横向跨越,在空间上从一边到另一边跨越。

绚丽(xuAnli):灿烂美丽。

袒露(tanlu):裸露;毫无掩饰地显露。

印痕(yinhen):留下的痕迹。

狡黠(jiaoxia):狡猾;诡诈。

2.本题考查基础知识。

A.句①的主语是“许多作家”,而不是“舒晋瑜”,句子说的是许多作家熟悉舒晋瑜,所以该选

项错误;

C.句③“其中既有……也有……”是并列关系复句,而不是递进复句,所以该选项错误;

D.排比句是把三个或以上结构类似、语气一致、意思相关或相同的句子排列起来,句④中虽

然有比喻修辞,但只出现了两个“犹如……”的句子,所以该选项错误;

故选B。

3.本题考查人物形象和内容分析。

舒晋瑜形象特征:

“提起舒晋瑜,许多作家都非常熟悉”,从这一表述可以直接看出,在作家这个群体当中,舒

晋瑜是被众多作家所熟知的,说明她在作家圈里有一定的知名度。

“作为《中华读书报》资深记者,她关注中国文学现场20余年”,明确指出了她作为资深记

者,长期对中国文学现场保持关注,这体现了她对中国文学的高度关注。

“与老中青各年龄段的作家有着深入交往”,这里的“老中青各年龄段”涵盖了不同年龄层次的

作家群体,“深入交往”表明她与这些作家之间的交流不是表面的,而是较为紧密和深入的。

“出版《深度对话鲁奖作家》《风骨:当代学人的追忆与思索》《深度对话茅奖作家》《以笔为

旗:与军旅作家对话》《说吧,从头说起一舒晋瑜文学访谈录》等多部文学访谈录”,通过

列举她出版的多部不同类型的文学访谈录,直观地展现出她在文学访谈录创作方面的成果,

即出版过多部文学访谈录。

答案第1页,共10页

舒晋瑜新书特点:

“近日,她的新书《中国女性作家访谈录》由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材料中明确提到了该书

的出版机构,这是新书的一个基本信息特点。

“该书收入与宗璞、铁凝、迟子建、王安忆、徐坤、林白、残雪等30位作家的访谈”,清晰

地说明了这本书的内容构成,即包含了对30位女作家的访谈内容。

“横kua20后到70后六代女作家”,从时间跨度上指出了书中访谈对象涵盖了从20后到70

后的六代女作家,体现了访谈对象在年代分布上的广泛性。

“其中既有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等全国性文学大奖得主,也有不少人曾担任全国人大代

表、全国政协委员,在社会上具有广泛影响”,通过说明访谈对象中有获得全国性文学大奖

的作家,以及担任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的人,表明这些访谈对象在文学领域和社会

层面都具有较高的地位和广泛的影响力。

“此书收录的诸篇访谈犹如散落其间的絮语和印痕,在睿智与狡黠、率直与自辩、坛n露与追

问之间,我们得以与这些女作家相遇、相知”,从对访谈内容的描述以及“我们得以与这些女

作家相遇、相知”可以推断出,读者通过阅读这本书,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这些女作家的思想、

创作等方面,即这本书能让读者更好地了解女作家们。

4.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四面歌残终破楚

【详解】本题考查名句默写。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

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

的“窈窕、逑、策勋、赏赐、残”等字词容易写错。

5.CAB

【详解】本题考查名著常识。

顾大嫂:绰号母大虫,是登州人氏,性情豪爽,颇有武艺。她与丈夫孙新开酒店为生,后因

搭救表弟解珍、解宝,劫狱反登州,上了梁山。在梁山负责经营东山酒店,打探消息。梁山

排座次时,位列第101位,星号地阴星。征方腊后,顾大嫂被封东源县君,后返回登州经商。

孙二娘:外号母夜叉,孟州人。她在孟州道十字坡与丈夫张青开黑店,卖人肉包子,形象凶

狠泼辣,手段狠辣。后遇到武松,与张青一起助武松躲过官府追杀,并促使武松上二龙山落

草。之后随二龙山众头领加入梁山,负责打探消息。梁山排座次时,排在第103位,星号地

壮星。征方腊时,孙二娘在清溪县被杜微的飞刀所杀。

扈三娘:绰号一丈青,原本是独龙冈扈家庄扈太公的女儿,不仅长相美丽,且武艺高强,使

两口日月双刀,有“天然美貌海棠花”之称。她在梁山和祝家庄的战争中被林冲所擒,后投降

答案第2页,共10页

梁山,成为梁山第一女将。在梁山排座次时,她位列第59位,星号地慧星。后来在征讨方

腊时,扈三娘为救王英,被郑彪用一块镀金铜砖打中面门而死。

故顾大嫂选C,孙二娘选A,扈三娘选B。

6.示例:(1)女子面对强敌恶霸不惧怕,本领高强,骁勇善战。(2)女子虽然貌不惊人,

但具有强烈的反抗精神,追求有尊严的感情,追求自由独立。

【详解】本题考查名著人物。

结合“便将两把双刀直上直下砍将入来。这王矮虎如何敌得过,拨回马待要走;被扈三娘纵

马赶上,把右手刀挂了,轻舒粉臂,将王矮虎提脱雕鞍,众庄客齐上,横拖倒拽,活捉去了”

可知,面对王矮虎的挑衅和无礼,扈三娘毫不畏惧,敢于迎战,可见其勇敢,她能够轻松应

对王矮虎的攻势并在关键时刻将其活捉,足见她武艺精湛,沉着冷静,有策略,体现了女子

钢铁般坚硬的一面。

结合“你以为,就因为我贫穷,低微,不美,矮小,我就既没有灵魂,也没有心吗?你想错

了!我跟你一样有灵魂,也完全一样有一颗心”“这是我的心灵在跟你的心灵说话,就仿佛我

们都已经离开人世,两人一同站立在上帝面前,彼此平等”可知,简•爱虽然出身贫寒,外貌

平凡,但她有着很强的自尊心,不屈从于世俗偏见,敢于直面社会的不公,坚信自己与他人

平等,勇于追求有尊严的爱情,体现了女子钢铁般坚强、有强烈的反抗精神、追求自由独立

的一面。

7.(1)一位衣着打扮时髦的女子,一边嗑瓜子吐了一路的瓜子壳,一边回头嘴里骂着清洁

工没素质,总跟着她。(2)一位穿着工作服的女清洁工,一直跟着吐瓜子壳的女子打扫,面

对她的行为和指责急得直冒汗。(3)谁没素质/外在美与内在美/……

【详解】本题考查图文转换和拟题。

(1)描述漫画时要有顺序,要细致客观。

观察漫画可知,左边时髦女子头发精心打理,身着有图案的连衣裙,背着精致的包,整体打

扮较为时髦。她右手拿着类似瓜子袋的东西,嘴里有吐出物,地上有一连串的瓜子壳,说

明她在边走边嗑瓜子且随意吐壳。她转头面向清洁工,结合旁边的文字“你这人真没素质,

怎么一直跟着我?”可知,她不仅没有意识到自己乱扔垃圾的错误,还对清洁工进行指责。

所以,这位女子是一边做出不文明的扔垃圾行为,一边还恶语相向指责他人。

右边清洁工女子头戴帽子,身穿有条纹的工作服,手中拿着扫帚和簸箕,典型的清洁工形象。

她跟在时髦女子身后,结合时髦女子一路的瓜子壳,能看出她在默默清扫时髦女子随手丢弃

的垃圾。她脸上有汗珠,神情略显着急和无奈,表明面对时髦女子的行为和指责,她感到

答案第3页,共10页

无奈和焦急。

示例:漫画中左边的女子打扮时尚,正一边嗑瓜子并随手把瓜子壳吐在地上,一边满脸怒气

地转头指责身后的清洁工,毫无自觉爱护环境的意识,还蛮横无理。右边身着工作服的女子,

手持扫帚和簸箕,无奈地跟在时髦女子身后,默默清扫其随意丢弃的瓜子壳,面对无端指责,

面露焦急。

(2)拟写漫画标题,要突出漫画的寓意,时髦女子自身行为不文明,却指责履行职责的清

洁工没素质,清洁工只是在尽责清扫时髦女子制造的垃圾,却被误解成刻意追随,标题暗示

了时髦女子的无理取闹和对他人工作的不尊重。漫画对时髦女子时髦的外表和没有素质的内

在进行了讽刺,从这个寓意出发来拟题即可。

示例:“素质”错位。

8.把家里人聚焦在一起不久,一会儿穷尽被杀9.(1)不如比作

风吹柳絮满天飞舞。

(2)孙恩虽然歹毒残暴,也为她的行为动容,最终(于是)没有杀刘涛。10.乱兵稍

至/手杀数人/乃被虏11.聪明有才辩,举措自若(临危不乱、镇定自若)12.同意

小王观点。【甲】文中“公大笑乐”可以看出谢安更欣赏谢道镉的比喻,最后两句详细介绍谢

道镉的身份,都可以看出本文侧重表现的人物是谢道镉,所以可以放在【乙】文《谢道镉转》

中。13.《谢道镉・雪》一诗,诗人由翻飞雪景联想到谢道镉的咏雪诗句,诗歌末句用“谢

家小妹是才情”,直接抒发了诗人对谢道福“咏絮之才”的赞美敬佩之情。

【导语】这篇阅读文章通过两段文言文展现了谢道镉的才情与个性。【甲】文以谢太傅与儿

女咏雪的场景,突出了谢道镉的文学才华与机智,尤其是她以“柳絮因风起”比喻雪花,展现

了其独特的审美与语言表达能力。【乙】文则通过谢道镉在家庭危机中的表现,进一步刻画

了她的勇敢与智慧,面对困境时仍能从容应对,保护家人。两文相辅相成,既展现了谢道福

的文学天赋,也凸显了她的坚韧与担当。整体上,文章通过具体事例,生动地塑造了一个才

华横溢、勇敢果断的女性形象。

8.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

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1)句意:谢安在寒冷的雪天举行家庭聚会。内集:把家里人聚焦在一起。

(2)句意:不久,雪下得大了。俄而:不久,一会儿。

(3)句意:将要理屈词穷了。屈:穷尽。

(4)句意:宁可先杀了我。。杀:被杀。

答案第4页,共10页

9.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直译为主,意译为辅。重点词有:

(1)未若,不如;因,趁、乘。

(2)虐,残暴;之,她;容,面容、神态;乃,于。

10.本题考查文言断句。

句意:乱兵逐渐到来,(谢道镉)亲手杀了几个贼人,才被俘虏。

“乱兵稍至”句意完整,交代背景;“手杀数人”“乃被虏”为承接关系。

故断句:乱兵稍至/手杀数人/乃被虏。

11.本题考查内容概括及人物形象。

结合【甲】“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

若柳絮因风起'”可知,在家庭聚会讨论白雪纷纷像什么时,胡儿将雪比作“撒盐空中”,而谢

道镉则说“未若柳絮因风起”。她能迅速作出精妙的比喻,把雪花比作因风而起的柳絮,不仅

形象生动,而且富有诗意和美感,展现出她远超常人的才华、观察力和想象力。由此可知,

谢道镉是一个聪明机智、有才华、有敏锐观察力和出色想象力的人。

结合【乙】“聪识有才辨。凝之弟献之尝与宾客谈议,词理将屈,道根遣婢白献之曰:‘欲为

小郎解围。’乃施青绫步舞自蔽,申献之前议,客不能屈”可知,王献之与宾客谈议,词理将

屈,谢道嗣派婢女告知王献之要为他解围,然后亲自出面申述王献之前议,使宾客不能使她

屈服。这件事表现了她聪明机智、才思敏捷、能言善辩的性格。结合“乃遭孙恩之难,举厝

自若,既闻夫及诸子已为贼所害,方命婢肩舆抽刃出门。乱兵稍至手杀数人乃被虏“可知,

遭遇孙恩之乱,丈夫和诸子被害后,她抽刃出门,手杀数人,面对贼人威胁保护外孙,贼人

最终没有杀害其外孙。这件事表现了她勇敢无畏、临危不惧、有担当、有大义的性格。

12.本题考查文段的运用。

两人的观点,小王认为【甲】文可以作为【乙】文的一个部分,讲的都是谢道镉的事情,更

恰当。

小王认为【甲】文可以作为【乙】文的一个部分,主要是因为【甲】文中的“兄女”即谢道镒,

她在文中展现出了才情和智慧,这与【乙】文中谢道镉的形象是一致的。

【甲】文中的“兄女”即谢道镉,文末提到的“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她是谢

太傅的侄女,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这与【乙】文中提到的“凝之妻谢氏,字道镉”完全一致。

因此,【甲】文中的事件可以视为谢道镉生平的一部分。

【甲】文中谢道镉以“未若柳絮因风起”来形容白雪,展现了她的文学才华和敏锐的观察力。

这与【乙】文中提到的“聪识有才辩”相呼应,进一步证明了她的才情。

答案第5页,共10页

【甲】文虽然提到了一家人的故事,但核心人物仍然是谢道镉。她在家庭聚会中脱颖而出,

展现了她的才华,这与【乙】文中她帮助弟弟解围、面对孙恩之难时的勇敢表现一脉相承。

因此,小王认为【甲】文可以作为【乙】文的一个部分,是合理的。两文共同塑造了谢道镉

的才女形象,展现了她的文学才华和应对危机时的智慧与勇气。

1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情感的能力。

《谢道福传》中谢道镉以一句“未若柳絮因风起”让谢安“大悦”,也让无数的后人记住了这个

“咏絮之才

《谢道镒•雪》一诗中先以“扑窗鸣”和“削玉成”从听觉和视觉上写出雪花纷纷的姿态和雪花给

“千山”带来的变化,然后由柳絮“随风翻万点”的情景自然想到了谢道镉的咏雪名句“未若柳

絮因风起”,最后以“谢家小妹是才情”来结尾,不仅巧妙地将“咏雪”的主题与“谢道镉的才情”

巧妙融合,也直抒胸臆地表达了诗人对谢道镉才情的敬佩与赞美之情。

【点睛】参考译文:

【甲】

谢安在寒冷的雪天举行家庭聚会,给子侄辈的人讲解诗文。不久,雪下得大了,太傅高兴地

说:“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谢朗说:“在空中撒盐差不多可以相比。”

另一个哥哥的女儿说:“不如比作柳絮凭借着风飞舞。”太傅大笑起来。她就是谢奕的女儿谢

道镉,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乙】

王凝之的妻子姓谢,字道嗣,是安西将军谢奕的女儿。她聪明,有见识,有才华,能

言善辩。

王凝之的弟弟王献之曾经与客人讨论切磋问题,将要理屈词穷了,谢道镉叫婢女告诉

王献之说:“想替小弟解围。”于是放置青绫屏障把自己遮挡起来,申述王献之前面的议论,

客人不能使她理屈。

等到后来遭受孙恩作乱,她的行动一如既往,不久听说丈夫和几个儿子已经被孙恩杀

害,就命令婢女抬着轿子拿着刀出门突围。乱兵一会儿就追上来了,谢道镉亲手杀了几个乱

兵,才被俘虏。她的外孙刘涛当时才几岁,孙恩又想杀害他,谢道镉说:“这事出在王家,

与其他家族的人有什么关系?一定要这么做的话,宁可先杀了我。”孙恩虽然歹毒残暴,也

因谢道福的大义凛然而折服,改容相待,于是没有杀刘涛。

14.【乙】沈桂华一生经历了种种磨难与挫折,凭借自己的韧性与坚强成为家庭的顶梁柱,

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代言。(侧重介绍人物,意对即可)

【丙】我们要发扬永不言败的女排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团结奋斗。(侧

答案第6页,共10页

重表达观点,意对即可)

【乙】文与【甲】文的"在家庭和社区主动担当“对应,【丙】文与【甲】文的"在竞技赛场敢

打敢拼”对应。15.(1)中国妇女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京开幕。

(2)描绘一幅生活场景引出采访对象沈桂华及其生活环境;用自然环境秋日的阳光来衬托

沈桂华善良、乐观、坚强的美好形象;用“头发花白”“97岁”和“红绳”“扎马尾”等几组具有反

差性的词语,来暗示沈桂华经历的特殊性。

(3)第①节用电影《夺冠》的良好票房来反映女排精神深入人心。第③节用引用电影《夺

冠》中教练说的话来论证女排精神中集体主义观念和爱国奉献精神非常重要。第⑤节中举电

影《夺冠》上映期间特殊展览的例子来论证女排精神中的顽强拼搏精神是女排克服种种困难、

最终获得胜利的重要因素。16.示例:小张,我们一生中难免会遇到不顺的事或者不赞

同的意见,不必为之烦恼。你看看沈桂华,再苦再难她都是笑对生活,咱们这种学习上的小

瓶颈、小挫折又有什么好害怕的,直管往前冲就行了;再看看女排姑娘们永不言败的精神,

他们也相信“阳光总在风雨后”呢;至于亲戚朋友的陈旧观念,你完全可以一笑了之,结束不

久的中国妇女全国代表大会上都说了,中国妇女顶半边天了!17.B

【导语】三则材料从不同角度展现女性力量。甲文聚焦中国妇女十三大,体现亿万妇女在多

领域的贡献及妇联组织作用;乙文讲述沈桂华照顾盲姐、扛起家庭重担的故事,彰显坚韧与

美德;丙文围绕女排精神,阐述女排姑娘们在赛场上的拼搏及对国人的精神激励。三则材料

共同展现出女性在社会、家庭及体育等层面的担当与风采。

14.本题考查概括能力。

乙文内容概括:结合乙文第①段“头发花白的沈桂华正用一根红绳给97岁的姐姐沈萃萍扎马

尾”,第②段“沈桂华今年84岁了,从16岁独自负责照顾盲人姐姐起,一晃快70年了”,第

⑧段“几年后,丈夫离开了人世,从那时起,沈桂华一个人用柔弱的身躯撑起了整个家”,⑱

段“沈桂华这一生,经历多一分的磨难与挫折,就生发出多一分的韧性与坚强”等可知,文章

讲述了沈桂华从16岁起,遵守对母亲的承诺,照顾盲人姐姐沈萃萍近70年。期间,她还

经历了丈夫重病离世、大儿子失明、收养弃婴等诸多磨难,但始终坚强面对,用柔弱的身躯

撑起家庭,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与甲文中“在家庭和社区主动担当”对应。因为沈桂华的事迹主要围绕家庭展开,她在家庭中

承担起照顾亲人的责任,展现出在家庭方面的主动担当。

丙文内容概括:结合丙文第①段“从此,中国女排的姑娘们一发而不可收,在世界杯、世锦

赛、奥运会等国际赛场大显身手,创造了‘五连冠’的神话”,第③段“学习女排精神,就要坚

答案第7页,共10页

持‘祖国至上'",第④段“团结协作”,第⑤段“顽强拼搏”,第⑥段“永不言败”,第⑦段“让我

们发扬永不言败的女排精神,厚植爱国主义情怀,障厉奋发,笃行不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

大复兴的中国梦团结奋斗”分析,文章先介绍了中国女排自1981年首夺世界冠军及创造“五

连冠”的辉煌历史,接着阐述了女排精神的内涵,即坚持“祖国至上”“团结协作”“顽强拼搏”“永

不言败”,最后呼吁在新征程上要发扬女排精神,为实现中国梦团结奋斗。

与甲文中“在竞技赛场敢打敢拼”对应。中国女排在国际赛场上奋力拼搏,创造佳绩,正是在

竞技赛场敢打敢拼的体现。

15.(1)本题考查拟写标题。

新闻标题应简洁明了地概括新闻的核心内容。结合甲文导语句“中国妇女第十三次全国代表

大会10月23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可知,主要报道了中国妇女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

开幕这一事件。据此拟写标题:中国妇女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京开幕。

(2)本题考查分析句段作用。

乙文第①节“秋日的阳光洒进屋中,在一间朝南的卧室里,头发花白的沈桂华正用一根红绳

给97岁的姐姐沈萃萍扎马尾”描绘了秋日阳光洒进沈桂华家,她为97岁姐姐扎马尾的场景。

从内容上看,引出了文章的主人公沈桂华及其生活环境;从环境描写的角度,秋日阳光营造

出温暖的氛围,衬托出沈桂华善良、乐观的性格;从用词上,“头发花白”的沈桂华给“97岁”

的姐姐扎“红绳”“马尾”,这些具有反差性的词语,暗示了沈桂华经历的特殊性,引发读者兴

趣。

(3)本题考查句段作用。

丙文中多次提到电影《夺冠》,第①段“2020年,展现女排精神的电影《夺冠》上映,即使

新冠疫情肆虐,仍赢得了8亿多元票房的上佳表现”提到电影《夺冠》即使在疫情期间仍取

得8亿多元票房的上佳表现,这是从侧面反映出女排精神受到大众的广泛认可,深入人心;

第③段引用电影中教练的话“我们要证明给他们所有人看,中国人,行的”,以此来论证女排

精神中包含着强烈的集体主义观念和爱国奉献精神;第⑤段“《夺冠》上映期间,一场特殊

的展览《国家荣誉一中国女排精神展》在天津展出,一副带有血渍的训练护膝令人印象深

刻。咬紧牙关,顽强拼搏”通过介绍电影上映期间特殊展览中带有血渍的训练护膝,突出了

女排队员训练的艰苦,从而论证女排精神中的顽强拼搏精神是她们克服困难、获得胜利的重

要因素。

16.本题考查理解与表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