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财务造假及其防范的研究-以ST星星为例》11000字(论文)_第1页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及其防范的研究-以ST星星为例》11000字(论文)_第2页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及其防范的研究-以ST星星为例》11000字(论文)_第3页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及其防范的研究-以ST星星为例》11000字(论文)_第4页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及其防范的研究-以ST星星为例》11000字(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I摘要相对于发达国家来说,我国资本市场的起步稍晚,目前发展尚不成熟,监管的法律法规并不完善,使得不少上市公司钻制度的空子,企图通过财务造假来为自己博取更大的利润。但财务造假案例的大量出现,给公司所产生的负面影响也是巨大的,给中国资本市场的更加完善发展也产生了一定的阻力,同时也不利于中国社会的长期安定。企业唯有更为清晰的了解财务造假的动机,才能有针对性的进行更为合理的控制,减少财务造假事故的出现。目前,国内学界尽管有不少针对如何规范信息公开机制的研讨,然而这并不是意味着我们在实践中能够卓有成效地去防止财务造假案件的出现。财务造假就像是一块巨大的绊脚石,阻碍着我国资本市场的有序健康发展。虽然说我们没有办法将其完全清除,可是我们能可以通过对有关财务造假案例去探讨和思考,尽最大努力让财务造假的发生频率降低。本文以星星科技财务造假为案例,以财务造假风险因子理论为基础,对监管部门、中介审计机构和上市公司提出了防范财务造假的对策,有利于提醒相关人员恪守职业道德,助力促进资本市场公平公正,推动资本市场持续稳步发展。关键词:上市公司;星星科技;财务造假;风险因子理论目录一、绪论1(一)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1(二)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2二、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现状分析4(一)财务造假相关研究成果4(二)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常见迹象5三、星星科技财务造假案例分析7(一)星星科技案例简介7(二)星星科技财务造假的表现8(三)星星科技财务造假手段分析9(四)星星科技财务造假原因分析12四、我国上市公司财务造假防范对策15(一)健全组织机制建设15(二)建立全国会计信用公示制度15(三)强化审计监管职能15(四)加大相关惩罚力度16五、结论18参考文献19

绪论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1.研究背景近些年来,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飞速发展,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现象却层出不穷、禁而不止,而且有着越来越严重的势头。上市公司出于各种目的、运用各种手段的故意造假事件被逐次曝光,破坏了证券市场原有的健康运营的秩序,也更加使会计执业界面对着空前未有的信誉危机。治理上市公司财务造假行为已然是一件关系我国社会经济正常健康发展的重大事件,更关系着我国资本市场的未来。所以必须对这一问题进行治理,这不仅是加强财经法纪和监管工作的基础,也是当下整顿以及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迫切要求。如果想要有效避免上市公司出现财务造假的情形,其中一个重要方法就是增加对财务造假的惩处力度,大力增加上市公司造假的违法成本,让上市公司造假收益远远低于其造假代价,才能有效扼制财务造假情形的发生。所以我国应该不断提升会计制度的防范作用,通过制定具体会计制度,从企业会计实务的具体操作上抑制造假行为的发生。除此之外监管者对造假行为的处罚态度、处罚性质、处罚力度等越严厉,震慑效果才能越好,才能最大程度减少财务造假行为。因此,加大造假成本,增强监管和处罚力度,对减少财务造假的发生至关重要。2.研究意义财务造假案例的发生对社会造成的影响是巨大的,对我国融资市场的进一步健全健康发展造成了一定的障碍,同时也无益于社会的稳定。我们只有更加清晰的掌握财务管理弄虚作假的动机,才能有针对的实施更加有效的监督,降低财务造假事件的发生概率。把这一问题治理好,不仅有利于保护广大投资者的切身利益,还关系到国内市场经济秩序的正常有序和促进社会主义社会的稳定发展。本文是在分析财务造假的原因、现状和行为特征的基础上,对当前我国财务造假的最主要最常见的手段进行总结和提炼,针对这些造假的手段及原因,本文尝试提出财务造假的防范措施、对策及治理建议。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研究内容本文在总结归纳国内外研究结果的基础上,通过案例分析方法,对上市公司星星科技财务造假行为进行研究,从造假的表现、手段、动因入手,分析其造假行为实施过程,并提出防范造假的对策与建议。希望能为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治理提供一定的参考。本文的研究内容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主要介绍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背景和研究意义以及在本文中所运用的主要研究方法和基本内容。第二部分,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现状分析。包括与财务造假相关的研究成果,还有财务造假外在的迹象表现。第三部分,星星科技财务造假案例分析。主要介绍我国上市公司星星科技的财务造假的过程、表现迹象、动因、手段简介,并由此案例延伸第四部分。第四部分,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防范对策。根据星星科技公司的财务造假案的原因来对我国上市公司的财务造假防范和治理提出对策。第五部分,结合星星科技财务造假案例整理得出本文的结论。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理论、事实和需要,对有关文献进行分析整理或重新归类研究的构思,根据国内外的学者的研究思路总结出本文所需要的资料信息,搜集有关财务造假的相关资料。(2)案例分析法本文选取上市公司星星科技作为研究案例,通过对星星科技财务和非财务信息的收集,分析其财务造假行为的实施过程,研究其财务造假的动因及手段,并探讨星星科技财务造假造成的危害与影响,最后提出对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治理和防范对策。二、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现状分析近年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情况据统计,2021年1月1日至12月31日,证监会/证监局对32家财务造假的上市公司实施行政处罚。其中深主板17家,沪主板9家,创业板6家。以下截取了几家公司:表2-12021年32家财务造假被处罚上市公司基本信息截取序号板块发布单位简称1深主板证监会宁波东力2沪主板证监会康尼机电3沪主板浙江证监局嘉澳环保4深主板证监会中信国安5沪主板北京证监局昊华能源6创业板广东证监局中潜股份数据来源:证监会宁波东力收购的子公司,业务、询证函、访谈等都存在造假,虚增利润4.4亿;中信国安子公司连续造假7年,虚增利润10亿,审计均为无保留意见.……这仅仅一年里就有32家上市公司被处以惩罚,被暴露出来的就有如此多家,那么隐藏在法律法规的背后的,还没有被揭露出来的公司,可想而知一定多到数不胜数了。近年来,证监会集中执法力量,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密切合作,提高证券违法成本,采取多项措施,严厉打击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等信息披露违法行为。现阶段,我国《证券法》、《公司法》正在不断完善,而我国上市公司的财务造假行为却层出不穷,财务造假事件像毒瘤一样扰乱了证券市场的良性发展,也让广大投资者损失惨重。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常见迹象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行为终究是逃不过广大投资者的眼睛,他们总结出一些当发生财务造假行为时,企业的一些迹象和信号,包括:信息披露方面被证监会谴责、企业高管频繁离职,特别是财务总监的频繁离职、隐瞒关联交易或严重依赖关联交易或大量复杂的关联交易、应收账款和存货莫名其妙大增等等。这些特征可以帮助更多投资者识别出危险信号,尽量避免损失。以下列举出三个当企业财务造假可能出现的迹象:毛利率波动大毛利率是我们判断一个企业经营能力高低和竞争优势的重要依据,毛利率高的企业,显然拥有更高的定价权。一般情况下,毛利率过高和毛利率过低的现象不会持续,当然除了垄断行业以外,因为发展正常的公司的毛利率一般会保持在一定的水平上,而毛利率忽高忽低的企业,特别是那一些毛利率有如坐过山车一样的企业,极有可能是财务造假导致的。如果一家公司毛利率高而且其现金循环周期同时也比较高的话,那么可以大致判断该公司是做了假账的。因为高毛利率意味着这个企业在这个产业链上有着很强大的地位,他占据着上游客户的资金同时不给下游客户一个较长的赊账期,那么按理说该企业的现金循环周期是比较小的,有时甚至会出现负数。所以一旦一家企业的毛利率与其现金循环周期同高的话,说明该数据是不真实的,那么他的盈利能力也往往是不真实的。2.企业高管变动频繁一家企业在自己的经营生产活动中,需要良好的经营环境,企业内部更需要有正确的战略和高效的执行。在一个企业内部,如果公司高管频繁变动,可以判断出这家公司内部的经营管理是有问题的,所以经营业绩也不会多么好的。上市企业的公告中,往往把企业高管离职原因解释成“正常的人事变动”或“因个人原因”而辞职。然而从现实情况看来并不是如此简单。一个公司的人事变动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但是,如果一家公司的人事、高管频繁变动,有的核心高管甚至一年一换,这样的企业怎么让投资者相信、放心?只能说明该企业是有问题的,这是该企业经营状况低迷落魄的外在表现。3.存货、应收账款异常增加存货的变化是体现企业经营的先行指标之一。一般而言,存货保持稳定,则表明经营稳定,存货以较大的幅度增长的情况表明公司存货出现积压,容易增加存货产品和陈旧品,表明公司现在经营状况在恶化。因为存货的增加往往会导致未来提前的减值准备更多,企业的利润将随之下降。上市公司财务报表数据显示,有许多公司的营业收入增长其实是可以通过大量应收账款得以体现的,并未真正反映在现金流中,在售卖给的厂商或关联公司出现经营困难后,导致相关公司往往因大量坏账的计提而出现当期业绩大变脸。

三、星星科技财务造假案例分析星星科技财务造假案例简介2003年9月,江西星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成为消费电子视窗防护屏行业首家上市企业。公司经营范围包括:从事科技类产品领域内的技术开发、技术服务;光学镜片、视窗防护屏、触摸屏及触控显示模组、液晶显示屏、等离子显示屏、平板显示屏、电子产品及配件、通信终端设备及配件设计、研发、生产及销售;货物及技术进出口业务代理等。于2011年8月19日在深交所创业板挂牌上市(股票简称“星星科技”,股票代码“300256”)。这一切都起源于一场诉讼。2021年8月16日晚间,因为股权转让纠纷,星星科技发布涉及诉讼公告,新加坡公司Lite-OnMobilePte.Ltd向广州中院提起诉讼,要求公司一次性支付全部未付股权转让款共计约3.35亿元人民币以及相应的逾期付款利息、违约金等。由此揭开了星星科技业绩暴雷、破产重组的序幕。在这之后不久,星星科技就发布了2020年财报差错公告,按理说本来上市公司调整年报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但是星星科技这番操作却让人大失所望。星星科技对2020年营业收入调减31.67亿元,对2020年营业成本调减14.6亿元,对2020年存货调减4.33亿元,对2020年应收账款调减20.45亿元,对2020年应付账款调减3.9亿元,对2020年应收票据调减1.81亿元,对2020年应付票据调减4480万元。此外,对于2020年其他应付款调增10.48亿元,其中调增关联方其他应付款2.2亿元,补提2020年商誉减值准备8.76亿元。经过上述一番调整,星星科技2020年净利润由盈利5203万元变为亏损近25亿元,引起市场轩然大波。而星星科技公司称其为“会计差错”。因追溯重述后星星科技2020年净资产为负,公司股票将自8月24日复牌起实施退市风险警示,简称变更为*ST星星。星星科技及其审计机构等责任主体已涉嫌信息披露违反相关法规,凡是在2021年8月20日闭市后当日受损的持有该股的投资者,可依法索赔。星星科技财务造假的表现毛利率波动大图3.1星星科技毛利率变动图数据来源:根据星星科技公司2011年—2020年年报所得公司在2011年上市,上市当年毛利率为28.25%,上市即高峰,2013年毛利率下跌到-0.05%,随后反弹,连续几年高高低低的震荡,2020年为-11.43%。星星科技毛利率的变动忽高忽低,就像过山车,与正常的毛利率变动不一致,让人不由得怀疑是否有财务造假的嫌疑。2.应收账款和存货大增图3.2星星科技净利润与应收账款和存货的对比图数据来源:根据星星科技公司2011年—2020年年报所得从该表中可以得知,星星科技公司从上市之日起多赚了很多存货和应收账款,但是这些科目的数量,并不是越多越好。存货大增说明星星科技的陈旧品增加,出现积压现象。存货和应收账款越来越多,只会反映出星星科技的经营困难。所以这些科目的数量,也并不是越多越好的。除此之外我们还能看出存货占比较大且远远大于净利润,如果想要足够的利润增长,只要调整一个存货就达到目标了,这足以说明公司可能存在修饰利润的嫌疑。3.公司高管变动频繁从以上的财务数据中并看不出公司经营销售有好转的迹象。后来在星星科技发布的公告中,公司股东有减持动作,也有多个高管辞职。从2021年开始,该公司已有多名高管辞职,包括副总兼董秘胡伟杰、董事长刘建勋、刘琅问、董事朱林、赵亮、监事赖春连和监事会主席张绍怀等多名高管辞职,有的仅有四到六个月的任职期。一般来说,公司里的高管是最了解公司的经营状况的,但是在短短一年里就有如此多的人事变动,足以说明星星科技的经营状况不如人意。星星科技财务造假手段分析虚增销售收入和利润表3-1对合并利润表的影响(单位:元)财务报表项目2020年度调整前金额调整金额调整后金额营业收入8298157995.16-3166681434.345131476560.82营业成本7178026079.04-1460009434.135718016644.91销售费用41084373.72-102464.9540981908.77管理费用361420534.41-1354128.48360066405.93财务费用188085355.56-765423.70187319931.86研发费用303480800.20-3818979.73299661820.47信用减值损失65154109.67-23116795.0742037314.60资产减值损失152236676.95858069406.651010306083.60净利润52032323.96-2545434941.93-2493402617.07数据来源:根据星星科技公司2020年财务报表及调整公告所得7月7日,公司刚发布更新后的2020年报,显示去年经审计净利润1.19亿元,期末净资产19.56亿元。而当日同时发布的对年报问询函的回复中,上市公司和年审机构对以上更正事项只字不提。直到8月19日,公司才在股价异动公告中首次提及“公司前期披露的财务报表存在需要更正的信息”。在利润表上,公司的营业成本与营业收入分别调减14.6元和31.67亿元。与8月21日公开的利润表一同公开的半年报也十分差劲。营业收入21.23亿元,相比较上年年度末只增加0.8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更是比上年年度末减少310%,在前期本来就是负值的情况下,亏损情况还在不断加剧。同时,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也成了负35.61亿元,显示其资不抵债的情况愈演愈烈,相比上年年度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减少了60%。表3-2星星科技2021年半年报调整本报告期2020年末本报告期比上年年末增减调整前调整后调整后营业收入(元)2122717582.372966971193.702104668688.490.8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元)-1339405944.9779690941.75-326569405.07-310.14%数据来源:星星科技2021半年报上述调整已经构成公司对于2020年营业收入和利润虚增的自认,达到财务造假的目的。扣除调整后的2020年净利润-24.93亿,公司实际上还调整了以前年度损益16.84亿元,所以早在2020年前星星科技公司就具有财务造假行为。2.未按规定披露关联交易2020年3月至6月期间,浙江星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子公司奇卉咨询有限公司、前海宇通商业保理有限公司和江西星星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向星星科技控股股东萍乡范钛客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及其关联方累计借款2.37亿元,支付利息预计约1180.2万元,共计2.48亿元,占星星科技2019年度经审计的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的13.48%。星星科技不依规定未及时履行审议程序和披露义务,直至2020年8月28日才披露了《关于公司向关联方借款暨关联交易的公告》。深交所指出,星星科技的上述行为违反了本所《创业板股票上市规则》和《创业板股票上市规则》的相关规定。让星星科技董事会充分重视上述问题,生聚教训,及时整治,坚决避免上述问题的再次发生3.企业并购频繁星星科技因为一直专注防护屏的生产,而其触摸屏产能规模小,而进入10年代之后,智能机市场竞争加剧,所以无法再成为三星、苹果供应商的条件,营收逐年下降。到了2013年,星星科技已经来到亏损1.49亿的地步,归母净利润同比减少2044.53%,股价直接暴跌。2013年5月17日,星星科技停牌。同年8月9日,星星科技披露重大资产重组报告书,计划以8.39亿收购深越光电100%的股份,同时募资2.78亿。为了提升股价,星星科技还表示和深越广电达成了业绩承诺要求,深越广电在接下来三年要分别达到,7250万,9250万,1.1亿的净利润。然而在其业绩承诺那三年里,深越广电都是没有达到利润要求,最后一年只完成了97.34%。三年承诺期一过,深越广电更是直接撂手不管,之后的两年利润突然剧跌,分别为为5965.38万、5229.67万。2014年9月19日,星星科技又一次停牌。同年12月16日,星星科技公布重大资产重组预案,打算以14亿收购深圳联懋100%股权,同时募资3.96亿。当时星星科技市值38.12亿。这次交易,又给星星科技新增商誉9.21亿。而深圳联懋净资产只有4亿多,业绩甚至还不如深越广电。同样的,深圳联懋也是有4年业绩承诺要求,但在15年,17年分别只完成了79.35%和83%的利润要求。2018年9月12日,深越光电计划以5.3亿,深圳光宝移动精密模具有限公司、收购广州光宝移动电子部件有限公司、珠海光宝移动通信科技有限公司100%股权。纵观星星科技上市十年间,贯穿这个公司的就是两个词,停牌,重组,接着停牌,重组。星星科技财务造假原因分析企业内外监管力度弱(1)企业内部《公司法》第五十三条规定,监事会、不设监事会的公司的监事行使的职权包括:检查公司财务;对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执行公司职务的行为进行监督,对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公司章程或者股东会决议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提出罢免的建议;上市公司财务会计没有哪一次虚假记载不是对债权人的欺骗,实际减少的公司财产也会直接威胁到债权人债权收回的权力。本法建立监事会制度,对公司财务状况进行监督,防止公司违法行为的发生,充分保护了公司债权人的利益。在星星科技内部发布的监事会议事规则里也有上述的规定,难道这样的规定只是一纸空文,形同虚设?在面对公司这样漏洞百出的财务数据的时候,为什么星星科技的监事会没有行使本该行使的权利,所以该公司监事会起不到实际的作用,实际监管能力为零。(1)企业外部从盈利5203万元调整变为亏损25.45亿元,一来一回相当于蒸发了26亿元。对于星星科技来说,这无异于天文数字。然而,在亏损25亿的修正公告出来之前,大信会计师事务所的郭安静、朱策明对于公司2020年年报出具的审计意见为“标准的无保留意见”——也就是说,会计师事务所表示该公司财务报表质量为合格。星星科技2020年年报数据如此严重的问题,负责年审的大信会计师事务所居然出具了标准的无保留意见。历年年报显示,负责星星科技有限公司的审计机构——大信会计师事务所,为星星科技提供了连续13年的审计服务,上述两位会计师中,郭安静是星星科技的IPO签字会计师之一,大信所为星星科技提高审计工作的13年,有11年是由郭安静负责;而朱策明则是初次负责星星科技的审计工作。根据证监会《关于证券期货审计业务签字注册会计师定期轮换的规定》,签字注册会计师为同一机构提供审计服务不得超过五年,但如果两名会计师同时连续服务期限达到两年,其中一人可以延期一年。签字注册会计师轮换后两年之内不得为同一机构提供审计服务。因此,郭安静一开始负责了星星科技从2008年到2012年5年审计后,又延期了1年。郭安静虽然没有参与2014、2015年星星科技的审计,但从2016年又开始为星星科技审计了整整5年,合计共11年。星星科技财务问题的影响很可能不仅限于公司本身。作为国内一线内资会计师事务所的大信所,如果被证监会立案调查,将影响其负责的诸多IPO和上市公司再融资项目。图3.3大信为星星科技提供的历年审计报告年报根据以往的公开信息所得,大信在此之前因陷入五洋债欺诈发行案,中国证监会对大信会计师事务所及其2名注册会计师作出行政处罚: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并罚款260万元。所以可以说,大信会计师事务所有过协助造假的案底。为获取更多资本股份公司上市,可以增强本公司股票的吸引力和说服力,资本来源也会有更加稳定的情形,所以就能够在更大的范围内去筹措大量资金,因此,公司追逐的目标便成为促使股票上市,对条件不成熟的公司,对财务资料进行做假便成为其首选捷径。对于星星科技来说,为了达到增发新股或者配股的条件,提高股票价格,满足公司从资本市场上捞到更多资金的目的,经常欺骗投资者,采用虚增利润,少报亏损的方法,制造虚假的会计信息。偷逃税款在2007年9月,星星科技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并于2012年底通过了高新技术企业的复审。但是根据《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必备条件之一是“具有大学专科以上学历的科技人员占企业当年职工总数的30%以上”截至2010年末该公司专科以上学历人员共计670人,占全部员工总数2240人的29.91%,这也就是说星星科技2010年末高等学历人员占比是根本没有达到相关政策的标准的。再者说在该公司内部专科以上学历人员中肯定会不可避免地涵盖财务人员、高级管理人员等岗位,不可能都归于“科技人员”的范围,因此星星科技的“高新技术企业”头衔确实有些名不副实。根据《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研发人员占企业当年职工总数的10%以上”也是必备条件之一,星星科技没有具体披露研发人员数量,而只是将其纳入“技术人员”范围大概地疏略地统计,该范围的员工数量共计266人,占全部员工总数的11.88%(数据截至2011年8月),而从“发行人技术情况”部分披露,技术人员的涵盖范围包括了4项,分别为项目部负责市场项目的研发、样品制作部负责研发样品的制作、新技术研发部负责新技术的研发、和工程部负责生产流程方面的研发,其中满足“研发人员”定义的是生产流程研发和新技术研发,这意味着星星科技公司内部真正意义上的“研发人员”极大可能是低于10%的。所以公司同样无法达到高新技术企业的认定标准。综上所述,星星科技在高等学历人员占比和研发人员占比两个方面均没有达到相关政策标准,因此该公司涉嫌存在骗取高新技术企业资质、进而偷逃企业所得税款的违法行为。4.公司高管失职无能2021年星星科技公司人事变动反复无穷,公司治理极不稳定。1月30日董事、董事长刘建勋提交辞职申请,辞去公司第四届董事会董事、董事长等职务,刘建勋辞职后将不再是公司法定代表人,但担任着公司的资深顾问职务。截至本公告披露日,刘建勋未持有公司股份。2021年5月12日,公司公告,董事长刘琅问辞职;6月18日,董事朱林辞职;8月4日,职工代表监事赖春连辞职;8月13日,董事赵亮辞职;8月16日,监事会主席张绍怀辞职。在星星科技不断停牌重组的过程中,公司治理层人员相继离职。这只能说明,星星科技的高层管理者没有足够的能力来让公司“起死回生”,没有作为一个公司的高管应该有的与之身份相匹配的头脑与魄力。如果不是缺乏足够的管理能力和治理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何该公司的管理者频频离职?四、上市公司财务造假防范对策健全组织机制建设在符合公司章程和有限公司商业模式的内容的基础上,合理规划不同组织和相关成员的职责权限,建立良好的职责分工机制。在此基础上,组织公司员工进行岗位描述并落实到具体岗位,促进公司财务内控制度的全面实施。此外,有限公司还应建立员工职业道德、价值认知和诚信价值观的相关规范。这样,我们就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财务造假的发生。完善公司内部会计控制体系,规范公司财务行为。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包括内部监督制度等并且应该认真执行和落实这些制度,进一步加强监督。对于星星科技公司而言,要完善公司的治理结构,使决策权、执行权分离,并形成相应的监督与制约机制,加大对管理层的制约,强化监事会的存在感,不能流于形式,一旦发现财务数据异常或者发现违反法律的行为,应该及时制止并予以警告,该上报的就应该如实上报,而不是隐瞒。建立全国会计信用公示制度会计诚信公示制度的建立应做到分类公示、公平、客观、方便、快捷,并遵循法制化原则。征信系统要实现信息共享、资源共享,面向社会和全民,就必须以杂志、网络、报纸、电视、广播等形式发布征信信息。依法建立信息公开制度,促进社会监督。工商、税务、质检等行政管理部门掌握的信用信息可以分层次公开。建立会计诚信公示制度,定期公布诚信企业和不诚信企业信息,创建企业“红黑名单”,表扬诚信企业,惩罚不诚信企业,让信誉良好的企业和个人充分享受诚信的好处,而有不良记录的企业和个人将失去声誉并为此付出代价。强化审计监管职能会计信息质量的必要保证便是提高审计职能,这将会对推动社会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有着直接的作用。而加强审计的监督工作是强化审计的职能的首要之举,明确落实各个层级的监管范围和监管权限,保证相关部门各司其职,保证监管的有效性,不仅能够提高审计的覆盖范围,也提高了相应的工作效率,并使各部门共同做好加强审计职能的工作。企业内部也要如此,只有建立并完善相关机制,避免某一个层级的管理者出现不良的带头作用,将责任落实到个人身上,才能起到相互监督的作用。所以在星星科技内部,在股东会、董事会和监事会三方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条件下,要让企业内部的审计监督职能充分发挥,保证监管的有效性。对于负责星星科技的审计工作的会计师事务所也应该好好反思自己之前所做的种种行为,应当遵纪守法,严格执行审计准则,继而保障我国经济活动的高效运行。加大相关惩罚力度当前的法律约束力相对较弱,虽然对于财务造假行为有法可依,但显然无法形成强有效的约束力。与国外许多国家相比,我国财务造假案件的处罚相对来说比较轻微,在处以罚款方面,虽然已经调整增至1000万元,但这个数字并不能起到震慑行业的作用。在国外,类似的财务造假行为最高可以判处25年徒刑,而我国只有短短几年,这同样起不到威慑的作用。在中国,上市公司财务造假如此之多的原因在于造假成本小,处罚力度轻。在2020年之前,对上市公司财务造假行为的法律规制,我国《证券法》第一百九十三条等条款规定的行政处罚责任,但该等行政处罚仅仅是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并处以三十万元以上六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警告,并处以三万元以上三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我国《公司法》中对于财务造假相关法律的规定也仅仅是处以罚款和行政处罚,处罚力度太轻。有些上市公司在财务造假之后仍然能够在市场上存活就像什么事都没有发生过一样。认真贯彻执行《会计法》和有关会计法律法规。对于查出的欺诈行为,要重点处理个人责任人,大幅增加会计欺诈成本,让造假者付出沉重代价,从而不敢以身作则,从源头上遏制欺诈行为。与国外的伦敦交易所、纽约交易所等交易市场相比,我国退市上市公司数量明显少之又少。多年来,我国上市公司为了筹集资金、避免退市等原因,多次进行财务造假,美化财务报表。许多上市公司受到了中国证监会的处罚,但退市案例很少。星星科技也是如此,在被证监会给予惩罚之后,也只是更名为*ST星星,至今不见其按照《证券法》的相关规定退市。因此,只有加强上市公司退市制度的落实工作,才能保证司法权威性,震慑财务造假之风。因此,只有在现有的法律基础上,完善相关的条例,加大处罚力度,加增加企业财务造假成本,落实法律的权威,使其起到强有力的作用,真正杜绝财务造假行为的发生,为社会经济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五、结论星星科技2011年8月19日在深交所创业板挂牌上市,从上市到如今的“会计差错更正”的十年里,还有过几度业绩大变脸。早在2013年、2015年、2017年、2018年,公司都发布过业绩修正公告,而此次公司业绩再度变脸或将把公司推出退市深渊,可漏洞百出的年度财务报表数据却直截了当地揭开星星科技想要盖住他业绩暴雷事实的面纱。研究其财务造假事件,能够为防范上市公司的财务造假行为提供一些参考,也希望对改善我国资本市场的投资环境有一点帮助作用。本文以财务造假相关理论为基础,分析了星星科技财务造假的手段,并提出了防范财务造假的针对性建议。星星科技案财务造假的方式主要有三种:虚增营业收入和利润、未按规定披露关联交易、故意进行不当会计政策。基于星星科技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