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式烹调技艺》 知识要点 2.2干制原料的涨发_第1页
《中式烹调技艺》 知识要点 2.2干制原料的涨发_第2页
《中式烹调技艺》 知识要点 2.2干制原料的涨发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1:各位同学大家好,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干制原料的涨发。P2:本次课的内容主要包括水渗透涨发技能和热膨胀涨发技能。P3:将干料放入水中,干料就能吸水膨胀,质地变的柔软、细嫩,从而达到烹调加工及食用要求。水渗透法有两种不同的溶液—水渗透法和碱水渗透法。水渗透涨发工艺原理是:1.毛细管的吸附作用及渗透作用:使水在干料体上由表及里地被快速吸收,凡类似于水的液体及可溶的小分子物质都可以进入干料体内。此过程是一种物理作用。2.渗透作用:通过细胞膜的通透性。这是存在于于细胞内的一种作用是由于于制品内部水分少,细胞中可溶性固形物的浓度很太,渗透压高,而外界水的渗透压低,这样就导致水分通过细胞膜向细胞内扩散,外观上表现为吸水涨大。实质就是原料干制后,细胞大量失水,细胞内的干物质浓度增大,当重新与水接触时,细胞外物质的浓度小于细胞内物质的浓度,这时,由于浓度差的作用,细胞外的水分开始向细胞内渗透,直到细胞内外的渗透压达到平衡时为止,是被动吸收过程。3.亲水性物质的吸附作用:原料中的糖类(淀粉、纤维素)及蛋白质分子结构中,含有大量的亲水基团(—OH、—COOH、—NH2),它们能于水以氢键的形式结合。蛋白质的吸水过程通常又称蛋白质的水化作用。原理解释:亲水性物质的吸附作用是一种化学作用,它对被吸附的物质具有选择性,即只有与亲水基团合成氢键的物质才可被吸附。另外其吸水速度慢,且多发生在极性基团暴露的部位。P4:原料的组织结构特点是选择涨发方法的依据,但组织结构不易改变,而环境因素是变量,通过环境因素的改变可以影响原料的组织结构,从而利于干料涨发。影响水渗透涨发工艺的因素主要包括5个方面:1.干料的性质与结构经过高温处理的干制品,蛋白质变性严重,坚硬而固结,淀粉也严重老化,基本上失去了重新吸附水分的能力,因此这类干制品复水性差,复水速度也慢。有些干制品干制时经过适宜的处理或储存时间短,蛋白质仅部分变性。如:真空冷冻干燥制品,蛋白质几乎不变性,淀粉不老化,亲水基团没有变化,具有良好的复水性。有些干制品结构特别紧密,而且外表有一层疏水性物质,水分难以向内部扩散和渗透。若蛋白质等亲水性物质变性严重,水分传递就极为困难。如:海参、鱿鱼、鱼翅等。有些干制品结构疏松,内部分布着大量的毛细管,水分向内扩散比较容易,毛细管还具有吸附凝集水分的能力。2.溶液温度在冷水中不易涨发,而升高温度就能促进原料吸水涨发,其原因如下:水分向干料内部的传递速度与温度有关,升高温度可增大水分向干料内部的传递速度,缩短涨发时间。高温作用下可以改变原料的组织结构,使其致密程度降低,从而有利于吸水涨发。3.涨发时间水发时间越长,干制品水分的增量就越大,复水率就越高。水发时间的长短与复水率、复水速度、水温等因素相关。4.体积与水发体积大小不等的同一干料在相同条件下涨发,体积大的比体积小的难以发透,这是因为水发是水分向原料内部的传递过程,体积大的原料,比表面积小,从表面到中心的距离大;体积小的原料,比表面积大,从表面积到中心的距离小。5.溶液的PH值与水发原料中亲水基团的存在是干料吸水的因素之一。蛋白质在碱性或低浓度电解质存在的环境中,蛋白质的水化作用增强,表现为吸水性增强,这就是蛋白质的干料为什么采用碱发比较容易的原因。P5:水渗透涨发工艺操作关键要点是:①依据原料的性质及其吸水能力,控制涨发时的水温。②干制原料的预发加工不可忽视。预发加工的目的是为干料吸水扫除障碍,提高干制原料的复水率,保证出品质量,如浸洗、烧烤、修整等。③凡是不适用煮发、焖发或煮、焖后仍不能发透的干料,可以采用蒸发,如一些体小易碎的或具有鲜味的干制原料。④原料在水中煮沸的时间如果过长,由于热和水向原料的传递量表层大于内层,容易造成外层皮开肉烂而内部却仍未发透的现象,焖发可避免这一现象。P6:⑤碱水发主要适用于一些热水难以发透,肉质不易回软,质地特别坚硬的干料,如鱿鱼干、墨鱼干等。⑥在不同类型的涨发过程中,都要对原料进行适时的整理,如海参去内脏、鱼翅去沙、剔除蹄筋筋间杂质等等。要勤于观察、换水、分质提取,最后漂水。⑦由于干料的性质相差很大,有些原料经一次热水涨发就可发透;而有些体质坚硬、老厚、带筋、夹沙或腥臊气味较重的原料就要多次反复涨发才能发透。P7:下面以木耳、香菇、猴头菇的涨发为例给大家介绍。木耳的涨发(浸发)步骤:浸发→去根、去杂质→洗净将干木耳加冷水浸泡,使其缓慢地吸水。待体积全部膨大后,除根,漂洗干净即成。涨发一般需2h左右,冬季或急用时可用温水泡发。P8:香菇的涨发(浸发)步骤:浸发→去根→洗净将干香菇放入冷水中,使其涨发回软,内无硬茬时,然后用手或木棍顺一个方向搅动,使菌褶中的泥砂落下,将香菇捞出剪去香菇根蒂,洗去泥沙杂质即可。P9:猴头菇的涨发(温水发和蒸发)步骤:泡发→洗涤→蒸发先用温水浸泡3h左右捞出,去老根、洗去尘沙后放入容器内,加葱段、姜块(拍松)和料酒入笼蒸2h左右即成。P10:热膨胀涨发工艺就是采用高温处理方法,使原料的组织膨胀松化成孔洞结构,有利于水分渗入后导致原料松软,达到涨发的目的工艺过程。除了0~4℃的水,物质都具有热胀冷缩的物理性质。受热的影响,可以使干货原料的体积受热膨胀,这是由于在热力作用下,构成原料的分子颗粒受热膨胀;同时,分子颗粒之间的空隙也变大。但由于氢键的存在,无法使分子之间的空隙达到最大化。实践证明,在200℃的高温作用下,可以破坏氢键(食品学上常用这样的高温进行膨化加工生产膨化食品,运用的就是这样的原理),从而使原料分子颗粒之间的空隙达到最大化,为较好地完成水渗入膨润涨发奠定基础。P11:将干料置于一定的环境中,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时,积累的能量大于氢键键能,就可以破坏氢键,使结合水脱离组织结构,变成游离态的水,这时的水就具有一般水的通性,在高温条件下急剧汽化膨胀,使干料组织形成蜂窝状孔洞结构,为进一步复水创造了条件,这就是热膨胀涨发工艺的原理。影响热膨胀涨发工艺的因素是:结合水含量、膨化介质的种类、原料的形状体积和膨化介质的温度。P12:热膨胀涨发工艺常见有油发、盐发和火发。油法分为三个阶段:低温油焐阶段:浸没在冷油中加热(100℃~115℃左右),一般鱼肚20~40分钟、猪皮120分钟、猪蹄50~60分钟;高油温膨化阶段:投入高温油中膨化(180~200℃左右);复水阶段:放入冷水中进行复水。冬季可放入到温水中,切勿放入热水中。P13:盐法也分为三个阶段:低温盐焐阶段:放入100℃左右的盐中翻炒。油温盐膨化阶段:投入高温盐中(18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