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弘毅新华中学七年级2025年上学期月考试卷语文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28分)1.给文中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汉字。(4分)历史的星空因有众多杰出人物而灿烂:叱咤风云的政治家孙权,劝学吕蒙,造就“非复吴下阿蒙”的美谈;鞠躬尽cuì的科学家邓稼先,至死不懈,他的卓越成就使中华民族核武器事业结出shuò果,赢来中国的和平发展;充满爱国热情的革命家闻一多,气冲斗牛地说,昂首挺胸地做,成为“口的巨人,行的高标”。这些大人物能够让我们感受到他们的非凡气质,唤起我们对理想的憧憬与追求。鞠躬尽cuì()至死不懈()shuò()果气冲斗()牛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中国父母普遍是“老黄牛”,沥尽心血地培养孩子,有求必应,不图回报。 B.那个时候,张大爷穷困潦倒,衣食无着,到头来只落得马革裹尸的结局。 C.王兴见马忠是害父仇人,气冲斗牛,举起青龙刀朝着马忠便砍过去。 D.我无时无刻不听见她呼唤我的名字,无时无刻不听见她召唤我回去。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中国科学家袁隆平的杂交水稻技术为世界粮食安全做出了杰出贡献。 B.近百年来,很多大学的校训经历了曲折的变化,折射了中国教育。 C.赵孟頫可以“日书万字”的原因,是因为其书法笔法简洁,线条简单,结构空间匀整。 D.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在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协同推进、精心组织、周密计划下,顺利开展。4.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 B.《阿长与<山海经>》是《朝花夕拾》中的名篇。《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朝花夕拾》是主要记录了作者从幼年到青年的生活道路和心理历程,富有生活情趣的一部小说集。 C.《谁是最可爱的人》是作者魏巍随军采访后写的一篇通讯,发表在1951年4月11日的《人民日报》上。D.《木兰诗》是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选自北宋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与《孔雀东南飞》一起被称为“乐府双璧”。5.将下面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①它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给人们带来无穷的滋味、独特的享受。②“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写出了若耶溪的幽深,产生了动中见静的美学效果。③对于宁静,古人就有一份追寻。④在古诗词和其他文学作品中,类似的例子俯拾即是。⑤宁静,似乎从来没有离开过我们的生活。⑥“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描摹出天地间万籁俱寂的纯净景象,折射着“渔翁”一尘不染的心境。A.③②⑥④⑤① B.③④②⑥①⑤ C.⑤⑥②①④③ D.⑤①②⑥④③6.家国情怀一直是中华民族得以凝聚、生存和发展的强大动力。弘毅新华中学七年级将开展“家国驻我心”主题活动。请你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任务。(4分)(1)任务一:下面是一位同学找到的书法作品。另两位同学就哪一幅作品更能表现“家国驻我心”展开了讨论,请你补全对话。(2分)小语:我觉得甲作品好,甲是楷书,方正平直,能够表现我们青少年心怀家国的浩然正气。小文:我觉得乙作品好,乙是行书,流畅自如,。(2)任务二:活动在同学们积极的讨论中接近尾声,但大家都意犹未尽,希望能够围绕本次主题组织更多的后续活动。因此,请你再设计一项活动。(2分)活动一:诗歌朗诵——吟诵家国情怀,歌颂时代榜样活动二:——古诗文名句默写。(8分)古诗文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小语和小文对本学期所学的古诗文做了梳理与归类,请你帮助他们补全对话。小语:诗中有景。“草树知春不久归,(1)”(韩愈《晚春》)中有百花盛开万紫千红的暮春之景;“(2),寒光照铁衣”(《木兰诗》)中有北方军营寂寞惆怅的苦寒之景。小文:诗中有情。那清净的幽篁里,“(3),”(《竹里馆》)是隐士独享与明月作伴的无限惬意;那漫漫的故园路上,“(4),”(《逢入京使》)是征人远赴边塞振作精神、安慰家人的万千思念。那悠扬的笛声,“(5),”(《春夜洛城闻笛》)是游子们浓浓的思乡之情。二、名著阅读(6分)8.阅读下面的名著选段,完成问题。①祥子没等她说完,就晃晃悠悠地走出来。走到一块坟地,四四方方的种着些松树,树当中有十几个坟头。阳光本来很微弱,松林中就更暗淡。他坐在地上,地上有些干草与松花。什么声音也没有,只有树上的几个山喜鹊扯着长声悲叫。这绝不会是小福子的坟,他知道。可是他的泪一串一串的往下落。什么也没有了,连小福子也入了土!他是要强的,小福子是要强的,他只剩下些没有作用的泪,她已作了吊死鬼!一领席,埋在乱死岗子,这就是努力一世的下场头!②回到车厂,他懊睡了两天。决不想上曹宅去了,连个信儿也不必送,曹先生救不了祥子的命。睡了两天,他把车拉出去,心中完全是块空白,不再想什么,不再希望什么,只为肚子才出来受罪,肚子饱了就去睡,还用想什么呢,还用希望什么呢?看着一条瘦得出了棱的狗在白薯挑子旁边等着吃点皮和须子,他明白了他自己就跟这条狗一样,一天的动作只为捡些白薯皮和须子吃。将就着活下去是一切,什么也无须乎想了。③人把自己从野兽中提拔出,可是到现在人还把自己的同类驱逐到野兽里去。祥子还在那文化之城,可是变成了走兽。一点也不是他自己的过错。他停止住思想,所以就是杀了人,他也不负什么责任。他不再有希望,就那么迷迷忽忽的往下坠,坠入那无底的深坑。他吃,他喝,他嫖,他赌,他懒,他狡猾,因为他没了心,他的心被人家摘了去。他只剩下那个高大的肉架子,等着溃烂,预备着到乱死岗子去。(节选自《骆驼祥子》)选文中祥子对待生活的态度与他初进城时简直判若两人。概括初进城的祥子是一个怎样的人?(3分)(2)结合选段和原著内容,分析祥子最后“变成了行尸走肉“的原因。(3分)三、现代文阅读(19分)(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7分)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材料一汉服,又称汉衣冠、汉装、华服,总的来说就是指汉民族的传统服饰。关于汉服最早起源,传统的观点认为是在黄帝时期。如《史记》曰:“华夏衣裳为黄帝所制。”但是随着现代考古学的兴起,考古学家认为汉服起源于商周时期。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汉服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除了基本的遮羞、取暖、审美的意涵外,最重要的还是其所代表的文化、政治含义。我们知道中国古称“华夏”,华夏这个词本身就具有文明的含义。如《尚书正义》注:“冕服华章曰华,大国曰夏。”而《左传正义·定公十年》则曰:“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章服之美,谓之华。”这里提到两个概念,即中国和华夏,它们都是一个文化概念,即代表了一种文明的发达程度。基于此,中国便有了“衣冠上国,礼仪之邦”的美称。材料二孔子是春秋时期的礼仪大师,在他的言论当中,有一句可以引用到着装且最具概括性的话语——“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这句话的意思是,一个人的本质好但不会打扮,就显得粗糙了;本质差但打扮过头,就显得虚假了。只有本质和打扮配合恰当,才能算是君子。有一次,子路穿得非常华丽来见孔子。孔子说:“子路啊,你为什么要穿得这样华丽呢?你今天穿得这么华丽,脸上还得意扬扬的,天下还有谁愿意跟你接近、对你说真话啊?”子路恍然大悟,赶紧回家换了一身普通的衣服。在这件事中,孔子好像是反对学生穿着华丽,不喜欢“文胜质”的,而在另一个故事中,孔子表达了对“质胜文”的态度。《说苑·修文》中记载,孔子曾经带着弟子去访问子桑伯子。子桑伯子是一位有才德、贤能的隐士,他的观念与老子的观念相合,对穿着打扮、待人接物少了些讲究。所以,他见孔子时既没戴冠,也没穿待客的衣服。孔子的弟子看见有人对自己的老师不礼貌,很不高兴,就在回来的路上说:“老师啊,您为什么要来见这样一个人呢?”孔子认为,“被褐怀玉”(褐是指粗布衣服)做隐士是可以的,但他仍希望这个人能给社会带来更多益处。因此,孔子说:“这个人‘质’很美,但没有‘文’,我要说服他,让他‘文’一点,这样就完美了。”孔子提倡的“文质彬彬”是一种中庸态度,这样的为人处世、穿着打扮,会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同,所以后来成为中国社会最普遍的审美标准。这个标准不是单纯讲究美感,也不是单纯讲究实用,而是强调从内到外的综合修炼,对后世影响巨大。“被褐怀玉”是圣人的特征,只能为少数精英所追求,而“文质彬彬”则适合大众去追求。材料三屈原的作品《涉江》中有这样一句话:“余幼好此奇服兮,年既老而不衰。”他所说的“奇服”,第一奇是帽子很高,有一种巍峨之态;第二奇是用红花绿叶来制作衣裳,看上去清新雅丽;第三奇是用香草作为披肩和配饰,沁人心脾,令人陶醉。司马迁在《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对屈原做了这样的点评: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志洁”和“物芳”一起成就了屈原卓尔不群的美感。这种和谐统一,从根本上看依旧是“文质彬彬”的,只是更强调视觉美感。材料四齐腰襦裙、琵琶飞袖……中秋与国庆期间,在城市游园、热门景区以及大学校园,越来越多身着汉服的年轻人在中国城市年轻人中形成了一种新的风潮,让喜庆的节日多了几分传统文化的古色古香。近年来,汉服文化在中国城市年轻人中形成了一种新的风潮。据初步估算,目前全国汉服市场的消费人群已超过200万人,产业总规模约为10.9亿元。(1)下列关于“汉服”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汉服”是指汉民族的传统服饰。B.传统的观点认为汉服最早起源于商周时期。C.汉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D.近年来,汉服文化在中国城市年轻人中形成一种新的风潮。(2)下面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2分)A.孔子反对穿着华丽,喜欢“质胜文”,不喜欢“文胜质”。B.“文质彬彬”是一种中庸态度,强调从内到外的综合修炼。C.司马迁评价屈原的着装是淡雅的,具有卓尔不群的美感。D.据估算,目前全国汉服产业总规模超过11亿元。(3)屈原所好“奇服”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3分)(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2分)10.阅读下面的选文,回答问题。老海棠树史铁生①如果可能,如果有一块空地,不论窗前屋后,要是能随我的心愿种点什么,我就种两棵树:一棵合欢,纪念母亲;一棵海棠,纪念我的奶奶。②奶奶,和一棵老海棠树,在我的记忆里不能分开,好像她们从来就在一起。③老海棠树有两条粗壮的枝桠,弯曲如一把躺椅,小时候我常爬上去,一天一天地就在那儿玩。奶奶在树下喊:“下来,下来吧,你就这么一天到晚呆在上头不下来了?”是的,我在那儿看小人书,用弹弓向四处射击,甚至在那儿写作业。“饭也在上头吃吗?”对,在上头吃。奶奶把盛好的饭菜举过头顶,我两腿攀紧树桠,一个海底捞月把碗筷接上来。“觉呢,也在上头睡?”没错。四周是花香,是蜂鸣,春风拂面,是沾衣不染海棠的花雨。奶奶站在地上,站在屋前,老海棠树下,望着我……④春天,老海棠树摇动满树繁花,摇落一地雪似的花瓣。我记得奶奶坐在树下糊纸袋,不时地冲我唠叨:“就不下来帮帮我?你那小手儿糊得多快!”我在树上东一句西一句地唱歌。奶奶又说:“我求过你吗?这回活儿紧!”我说:“我爸我妈根本就不想让您糊那破玩意儿,是您自己非要这么累!”奶奶于是不再吭声,直了直腰,又凝神糊她的纸袋。⑤或者夏天,老海棠树枝繁叶茂,奶奶坐在树下的浓荫里,又不知从哪儿找来了补花的活儿,戴着老花镜,埋头于床单或被罩,一针一线地缝。天色暗下来时她冲我喊:“你就不能劳驾去洗洗菜?没见我忙不过来吗?”我跳下树,洗菜,胡乱一洗了事。奶奶生气了:“你们上班上学,就是这么糊弄?”奶奶把手里的活儿推开,一边重新洗菜一边说:“我就一辈子得给你们做饭?就不能有我自己的工作?”这回是我不再吭声。⑥有年秋天,老海棠树照旧果实累累,落叶纷纷。那时我大些了,在外工作,从陕北回来看她,奶奶已经腰弯背驼。早晨,天还昏暗,奶奶就起来去扫院子,“唰啦唰啦”的声音把我惊醒,赶紧跑出去:“您歇着吧,我来,保证用不了三分钟。”可这回奶奶不要我帮:“你刚回来,去歇息着吧。”⑦冬天,窗外,风中,老海棠树枯干的枝条敲打着屋檐,磨擦着窗棂。奶奶常常在灯下学习。她曾经读一本《扫盲识字课本》,再后是一字一句地念报纸上的头版新闻。那一回,奶奶举着一张报纸,小心地凑到我跟前:“这一段,你给我说说,到底什么意思?”我看也不看地就回答:“不知道。再说,您学那玩意儿有用吗?”奶奶立刻不语,惟低头盯着那张报纸,半天半天目光都不移动。我的心一下子收紧,但知已无法弥补。“奶奶。”“奶奶!”“奶奶——”我记得她终于抬起头时,眼里竟无对我的责备。⑧……⑨如今,奶奶已离我而去。而在我的梦里,我的祈祷中,老海棠树也便随之飘然而去,跟随着奶奶,陪伴着她,围拢着她;奶奶坐在满树的繁花中,满地的浓荫里,望着我,或不时地要我给她说说:“这一段到底是什么意思?”——这形象,逐年地定格成我的思念,和我永生的痛悔。1.文章写了关于奶奶的哪些事情?请用简洁的语言分点概括。(4分)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文中第⑦段画横线的句子。(3分)奶奶立刻不语,惟低头盯着那张报纸,半天半天目光都不移动。3.文章以“老海棠树”为题有什么作用?(3分)4.文章最后一段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四、古诗文阅读(17分)11.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5分)[甲]春夜洛城闻笛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乙]春夜闻笛李益①寒山②吹笛唤春归,迁客③相看泪满衣。洞庭一夜无穷雁,不待天明尽北飞。注释:①李益(748—829),唐代诗人,陇西姑臧(今甘肃武威)人,家居郑州(今属河南)。②寒山:地名,在今江苏徐州市东南。③迁客:指遭贬斥放逐之人。诗人此时被贬谪,也属“迁客”之列。(1)李益在《春夜闻笛》中借和等意象,抒发了与李白诗中相似的浓厚思乡之情。(2分)(2)[甲][乙]两诗表达思乡之情的抒情手法有何不同?请结合两诗的三、四两句,作具体分析。(3分)文言文阅读(12分)【甲】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培训考勤制度管理制度
- 修订管理制度专题会议
- 劳动仲裁考勤管理制度
- 关于会议的管理制度模板
- 干眼症基因标记物-洞察及研究
- 心理健康支持网络的构建研究-洞察及研究
- PET-CT临床应用-洞察及研究
- 健康概念营销策略-洞察及研究
- 十维时空几何-洞察及研究
- 弹性网格设计-洞察及研究
- 危重症患者留置管路管理
- 2024年卫生资格(中初级)-眼科主治医师考试近5年真题集锦(频考类试题)带答案
- DL∕T 5161.5-2018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质量检验及评定规程 第5部分:电缆线路施工质量检验
- 2024【高中英语】必背3500词汇
- 四年级【语文(统编版)】牛和鹅(第二课时)课件
- 鸡西市东北亚矿产资源有限公司尾矿库闭库工程土地复垦方案报告书
- 新进场大学生安全教育培训课件
- 砂浆回弹计算表(正算)
- 6人小品《没有学习的人不伤心》台词完整版
- 子宫畸形的超声诊断
- 精神科常用量表应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