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 荷叶母亲 教学课件(共21张)2024-2025学年统编版(2024)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_第1页
7.2 荷叶母亲 教学课件(共21张)2024-2025学年统编版(2024)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_第2页
7.2 荷叶母亲 教学课件(共21张)2024-2025学年统编版(2024)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_第3页
7.2 荷叶母亲 教学课件(共21张)2024-2025学年统编版(2024)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_第4页
7.2 荷叶母亲 教学课件(共21张)2024-2025学年统编版(2024)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荷叶母亲作者:冰心素养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文章,培养语感2.能鉴赏文章象征、借景抒情等写作手法,品析文章的精美语言3.能领悟文章中美好的母子亲情作者简介

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中国民主促进会成员、诗人、现代作家、翻译家、社会活动家,被称为“世纪老人”。

1919年8月,冰心在《晨报》上发表了第一篇散文《二十一日听审的感想》和第一篇小说《两个家庭》。

1923年,陆续发表总名为《寄小读者》的通讯散文,成为中国儿童文学的奠基之作。冰心的创作内容大致包括:母爱、童真、自然三个方面。以宣扬“爱的哲学”著称,而母爱,就是“爱的哲学”的根本出发点。作者简介

泰戈尔对冰心的影响

冰心最得泰戈尔思想和艺术的精髓,成了“最有名神形毕肖的泰戈尔的私淑弟子”(徐志摩《泰戈尔来华》)。在没有看到《飞鸟集》之前,冰心初期的诗作只是平时随便记下的“随时随地的感想和回忆”。

后来受到《飞鸟集》的影响,觉得自己那些三言两语的小杂感里也有着诗的因子,这才整理起来,而成为两本小诗集,这就是《繁星》《春水》。写作背景本文是作者看见雨中的红莲垂在荷叶下,荷叶为红莲遮风挡雨,就好像母亲呵护着自己的儿女,不让他们受到伤害一样,从而有感而发,写下了这首散文诗。内容层次1.品读课文,理清层次

忆莲(第2、3自然段)

看莲(第4-7自然段)

送莲(第1自然段)

悟莲(第8、9自然段)内容划分第二部分(4-7):第三部分(8-9):写得到两缸莲花和由此引起对故乡园院内莲花的回忆。描绘雨打红莲、荷叶护莲的感人情景。直接抒情,讴歌伟大而无私的母爱。第一部分(1-3):研读感知写与祖父赏莲,是把花放在人的背景中认识,把花与人紧密联系在一起,为下文以花喻人埋下伏笔。一、作者为什么要写九年前与祖父赏莲的事?研读感知

对比,把红莲与白莲进行对比,白莲因为没有荷叶的保护。被雨点打谢了,而紅莲却能够在荷叶的庇护下迎接风雨,这样对比突出了母亲对“我”的照顾,写出了母爱的伟大。

两朵莲花,一红一白,一谢一安然,以白衬红,更突出红莲在勇敢慈怜的荷叶的庇荫下的幸福二、红莲是本文描写的重点,此处为什么要写白莲?研读感知

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环境繁杂的雨声雷声作了雨越下越大雨肆意地下着红莲开满亭亭左右欹斜无依无靠不动摇心境烦闷不适意,徘徊感动不宁的心绪散尽思考:作者在风雨中几次看红莲,当时的环境是怎样的?红莲的姿态如何?作者的心境又是如何变化的呢?研读感知“欹斜”是“倾侧,歪斜”的意思,形象地写出了风雨中紅莲的样子,为下文写荷叶在风雨中对红蓬的庇护理下伏笔。三、“那朵红莲,被那繁密的雨点打得左右欹斜。”“欹斜”一词有什么表达作用?研读感知

“我不宁的心绪”是因为红莲遭受雨打而“左右鼓斜”,现在由于荷叶的遮蔽,紅蓬安然无恙,“我不宁的心绪”自然就散尽了。

这句话,表明“我”内心已被荷叶对红莲的勇敢呵护所触动,涌起对荷叶的爱恋,对精心呵护子女的母亲的爱恋。2.怎样理解“我不宁的心绪散尽了”一句?四、旁边的一个大荷叶,被风吹了慢慢的倾侧了下来,正覆盖在红莲上面...我不宁的心绪散尽了!1.从文中看,荷叶的什么特点与母亲相似?

荷叶为莲花遮蔽风雨,这与生活中母亲为子女遮风挡雨,对孩子细心呵护和关爱多么相似。研读感知五、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1.“心中的雨点”指什么2.如何理解“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暗指入生路上的风风雨和坎坷磨难

只有母亲是保护自己度过人生路上坎坷与磨难的人。母亲是伟大的,可以使我在痛苦时得到安慰,在孤独时得到快乐,在失望中得到希望,在冷落中得到幸福研读感知三、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3.这句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简单几笔点明了主旨,深化了中心。曲终见主旨,总结宕开一笔,留给读者更多想象空间,自然界的雨点是有形的,而“心中的雨点”涉及面及广,内容纷繁。谁来荫蔽?这就把母爱推向高潮。内容框架

两缸莲花——一回忆往事

红莲盛开——引人注目

雨打红莲——心绪不宁

荷叶荫蔽——深受感动

荷叶-母亲歌颂母爱主旨概括《荷叶·母亲》一文写了什么内容?抒发了怎样的感情?作者把母亲比作荷叶,把自己比作红莲,由雷雨中荷叶对红莲的覆盖、遮挡,联想到自己被母亲关爱、呵护,表达了对母亲的赞美之情。课后小练1.下列加粗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花瓣(bàn) 并蒂(tì) 覆盖(fù)B.祷告(dǎo) 嗅觉(xiù) 徘徊(huái)C.匿笑(nì) 菡萏(dàn) 倾倒(qǐng)D.姊妹(zǐ) 繁衍(yán) 遮拦(zhē)1.答案:B解析:A.并蒂(tì)——dì;C.倾倒(qǐng)——qīng;D.繁衍(yán)——yǎn;故选B。课后小练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荫蔽 怒不可遏 花瑞 海枯石滥B.祷告 坦荡如砥 攲斜 矫揉造作C.襟怀 力不遐供 慈怜 憨然入梦D.恍惚 仰之迩高 佝偻 振聋发溃2.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字形。A.花瑞——花蕊,海枯石滥——海枯石烂;C.力不遐供——力不暇供,憨然入梦——酣然入梦;D.仰之迩高——仰之弥高,振聋发溃——振聋发聩;故选B。课后小练3.下列对《金色花》和《荷叶・母亲》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这两首诗都是以母爱为主题的散文诗,语言清新雅致。B.这两首诗形式上不分行押韵,内容上都通过描写具体的物象寄托情感。C.这两首诗都用了象征手法:“金色花”象征母亲的厚爱,“荷叶”象征孩子的天真。D.与《金色花》相比,《荷叶・母亲》的语言更书面化,平实典雅中蕴含真情。3.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和分析诗歌的能力。C项有误,“金色花”象征着孩子的天真,“荷叶”象征着母亲对孩子的爱。故选C。课后小练4.下列各项中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母亲年纪大了,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这个句子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B.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用背篓来装竹篱间肥硕的瓜果。(这个句子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C.你睁眼一看,屋顶、树枝、街道,都已经盖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