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梁市交城县2023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与参考答案_第1页
吕梁市交城县2023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与参考答案_第2页
吕梁市交城县2023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与参考答案_第3页
吕梁市交城县2023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与参考答案_第4页
吕梁市交城县2023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与参考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6/22吕梁市交城县2023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与参考答案一、读·书(12分)1.我国的书法艺术源远流长,请赏读柳体书法,并将开头四字用简体楷书正确、规范地书写在田字格内。【答案】素湍绿潭【解析】【详解】考查汉字书写的能力。抄写时要用楷体字正确、工整、规范的书写。注意按照从右到左的顺序辨认书写,书写时注意“素、湍、绿、潭”几个字的结构,占格匀称。“緑”是“绿”的繁体。2.读下面语段,将空缺处的古诗文原句书写在横线上。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树树皆秋色,______”是秋意颇浓的山野之美;“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_”,是登楼远眺的江景之美;“_______,长河落日圆”是塞外大漠雄浑壮丽之美;“__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笔下西湖早春的花草之美。然览物之情,各有不同,面对奇山幽谷,吴均产生了鄙弃尘俗之念:“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_______,_________。”;面对傲雪凌霜的松柏,刘桢发出了“岂不罹凝寒?________”的赞叹;面对烟波清冷的长江水,崔颢抒发的是“_______?_______”的思乡之情。【答案】①.山山唯落晖②.芳草萋萋鹦鹉洲③.大漠孤烟直④.乱花渐欲迷人眼⑤.浅草才能没马蹄⑥.经纶世务者⑦.窥谷忘反⑧.松柏有本性⑨.日暮乡关何处是⑩.烟波江上使人愁【详解】本题考查名句名篇默写。默写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认真审题,根据提示,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答题时,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注意“晖、萋、鹦鹉洲、蹄、纶、窥”等字词的书写。二、读·思(40分)(一)班级组织开展以“诚信”为主题的语文系列活动。【活动一:朗诵——人生从诚信起航】①诚信是一颗星,一颗天幕中最小的星,但它却努力放出最闪亮的光;诚信是一杯浓浓的热茶,它让疲惫的人们感到心灵的慰藉,以至沁人心脾;诚信是我手中的一颗种子,不论走到哪里,我都要让它在那里生根发芽。②生命就是一片汪洋大海,海上有狂风,充满了危险,每个人都是海中的孤叶小舟。就让诚信来做你的舵手,只有这样,船才不会倾覆,资本才不会湮没。③等到成功之日,细嗅其香时,你也许会忘记你的诚信。因为,它就是这样朴实,这样无私。3.朗诵组同学朗读了《人生从诚信起航》。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①段运用排比、比喻的修辞手法,增添了文章的表达力。B.文中加点的词“慰藉”的读音是[wèijiè]。C.文中画横线的两个短语结构不同。D.第②段朗读时要声音低沉,语气舒缓,语调平静。活动二:分享——诚信成就人生梦】故事:有一次,毛泽东曾经花了整整一个夏天走遍他的家乡湖南全省。他靠挨家挨户替农家做工换饭吃,有时候甚至靠行乞。有一次他几天不吃饭,只吃些硬豆和水——这又是一种“锻炼”肠胃的方法。他早年在这次农村漫游中所结交的友谊,日后对他是有很大价值的,因为十年以后,他开始把湖南的成千上万的农民组成了有名的农民协会,这到一九二七年国共分裂后,成了苏维埃最初的基础。心得:该故事选自纪实作品《》,客观地记叙了毛泽东早年漫游湖南全省而与乡亲们结下了深厚友谊的故事。让我们明白:只有走进人民,得到人民的,才能真正地将他们团结起来反抗敌人,争取到幸福生活。4.分享组的同学分享了名著中的故事和他们的阅读心得。请你将“心得”中的空缺处补充完整。【活动三:演讲——诚信从自身做起】5.演讲组开展以“《以诚信考试为荣,以违纪作弊为耻》为题的演讲,请你结合阅读积累和生活体验,写一篇不少于100字的即兴演讲稿。【答案】3.D4.《红星照耀中国》信任(信赖)5.示例:大家好!我演讲的题目是《以诚信考试为荣,以违纪作弊为耻》。古人云:“人无信不立。”曾子烹彘,是以诚信教子;商鞅立木,是以诚信治国。考试诚信,是衡量考生做人、为学的一把标尺;分数如果被“注水”,为学、做人其实都输了。让舞弊远离校园,让诚信永驻心间,严格遵守考试纪律,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诚信考试,从你我做起。【3题详解】本题考查文本内容的理解。D.第②段内容主要讲诚信是搏击生命之海舵手,强调“诚信”的重要性,朗读时要声音高昂,语气激昂,语调升高;此项“朗读时要声音低沉,语气舒缓,语调平静”说法有误;故选D。【4题详解】本题考查名著内容的识记。通读文段,通过叙述的主要内容和叙述口吻可知,此段节选自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一书。这是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作者真实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毛泽东、周恩来和朱德是斯诺笔下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形象。据文段“有一次,毛泽东曾经花了整整一个夏天走遍他的家乡湖南全省”和“他早年在这次农村漫游中所结交的友谊,日后对他是有很大价值的……成了苏维埃最初的基础”等描述可知,选段客观地记叙了毛泽东早年漫游湖南全省而与乡亲们结下了深厚友谊的故事。这为他日后的工作提供了极大的帮助,积累的民众基础成了日后苏维埃最初的基础。这让我们明白:只有走进人民,得到人民的认同和信赖,才能真正地将他们团结起来反抗敌人,争取到幸福生活。【5题详解】本题考查演讲稿的拟写。本题要求结合阅读积累和生活体验,以《以诚信考试为荣,以违纪作弊为耻》为题写一篇不少于100字的即兴演讲稿。完成此题,要注意演讲稿的行文格式,开头要有自我介绍或问候语,并点明演讲主题。中间需结合阅读积累和生活体验简单论述,最后发出呼吁,点明主题。示例:大家好,我演讲的题目是《以诚信考试为荣,以违纪作弊为耻》。古人云:“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诚信乃立人立身之本。诚,即诚信;信,则是承诺。诚信,是准则,是品行,诚信是道德,也是责任。自古以来读书人都是以节操为本,以诚信为基。我们中学生更应该传承民族美德,树道德之新风。学习在于点滴积累,亲手摘的果最甜,亲自酿的酒最香,作为中学生的我们,诚信的考试则是我们应该具有的良好品德,愿大家都能用诚信品德向自己、向老师、向家人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二)6.城西初中举办了“强体魄,展风采”的秋季学生运动会,请你完成以下任务。城西初中“强体魄,展风采”秋季学生运动会相关事项时间:2022年9月29日-30日地点:城西小学操场比赛项目:个人类项目(100米跑、200米跑、400米跑1500米跑、跳高、跳远、铅球)、集体类项目(篮球、足球、排球、迎面60米快速接力跑、4x100米接力、两人三足)。奖项设置:个人类每项设冠、亚、季军各一个,集体类每项设一、二、三等奖各一个。参赛选手:城西初学七到九年级全体156名学生。举办目的:检阅学校“阳光体育”开展情况,培养学生奋发向上、团结协作的精神和集体荣誉感。任务一:假如你是校报的小记者,请以校领导和参赛选手为采访对象,分别拟写一个采访问题。任务二:运动会闭幕后,请你结合本次运动会的举办情况,使用“倒金字塔结构”撰写一则消息,发表在城西初中校刊《晨曦》上。写作提示:①符合消息的基本格式和内容要求;②语言简洁,重点突出;③不超过120字。【答案】①.任务一:示例:采访对象校领导。问题:与以往的运动会相比,您觉得我们本次的运动会有哪些不一样的地方?(或:看到运动会上学生们的精彩表现,您想对他们说些什么?)采访对象参赛选手问题:为了这次运动会,你在赛前做了哪些准备?或:请问你在本次运动会上最大的收获是什么?②.任务二:示例:城西初中“强体魄,展风采”秋季学生运动会圆满结束城西初中校报9月30日讯今日,我校秋季学生运动会圆满落下帷幕。本次运动会历时两天,包含个人类和集体类两类项目,共13项比赛。全校共156名学生参加了比赛,角逐出个人类项目冠、亚、季军各7名,集体类项目一、二、三等奖各6个。本次运动会充分展现了同学们奋发向上、团结协作的精神和集体荣誉感。【详解】任务一:本题考查拟写采访问题。注意所提的问题要具体、客观,有针对性,符合采访对象的身份。本题要求以校领导和参赛选手为采访对象,分别拟写一个采访问题。示例:针对参赛学生:你对自己参与的比赛项目有什么期许?针对校领导:请问学校是如何做好参赛学生的安全保障工作的?任务二:本题考查撰写消息。消息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五部分。前三者是主要部分,后二者是辅助部分。写法以叙述为主兼或有议论、描写、评论等。本题注意筛选题中的信息,按照消息的格式来写。所谓“倒金字塔结构”,指的是消息正文的结构要按照重要性递减的原则安排。本题中的主要事件就是“我校秋季学生运动会圆满落下帷幕”,首先要集中讲述最重要的新闻事实,接下来记述运动会的具体情况并简单评价,重要性逐渐减弱。示例:“强体魄,展风采”秋季学生运动会圆满结束城西初中“强体魄,展风采”秋季学生运动会圆满结束。2022年9月29日-30日,城西初中顺利举办了秋季运动会。运动会设立了个人和集体项目,共13项比赛。全校共156名学生参加了比赛,角逐出个人类项目冠、亚、季军各7名,集体类项目一、二、三等奖各6个。展示了中学生逐渐增强的体魄,也展现了中学生的青春风采。(三)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下面小题。答谢中书书(陶弘景)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记承天寺夜游(苏轼)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陶弘景传沈约为东阳郡守,高其志节,累书要之①,不至。武帝②既早与之游,及即位后,恩礼愈笃,书问不绝,冠盖相望……后屡加礼聘,并不出,唯画作两牛,一牛散放水草之间,一牛着金笼头,有人执绳,以杖驱之。武帝笑曰:“此人无所不作,欲学曳尾之龟③,岂有可致之理?”国家每有吉凶征讨大事无不前以咨询时人谓为山中宰相。【注释】①之:指陶弘景。②武帝:指梁武帝。③曳尾之龟:语出《庄子》,比喻自由自在的隐居生活。7.辨其音·走进文本:与“未复有能与其奇者”中“与”的读音相同的一项是()A.生死与共 B.与闻其事8.明其义·理解内容:请翻译下面的句子。(1)夕日欲颓,沉鳞竞跃。(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翻译:庭院中的月光如积水般清明澄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断其句·诵读文本:下面句中应有两处停顿,请用“/”加以标出。国家每有吉凶征讨大事无不前以咨询时人谓为山中宰相10.巧对句·比较总结:请运用对偶的手法将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对《答谢中书书》和《记承天寺夜游》进行小结。通明谈()()()()抒隐者情怀()()记月下之事彰()()()()11.取其精·学以致用:苏轼在《记承天寺夜游》中说自己和张怀民是两个“闲人”,陶弘景是苏轼笔下的那种“闲人”吗?为什么?【答案】7.B8.①.夕阳快要落山了,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跃出水面。②.仿佛有藻、葕交错其中,大概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吧。9.国家每有吉凶征讨大事/无不前以咨询/时人谓为山中宰相。10.①.山;②.川;③.之;④.美;⑤.子;⑥.瞻;⑦.闲;⑧.者;⑨.人;⑩.生11.陶弘景不完全是苏轼笔下的那种“闲人”。他热爱山水,不慕名利,以诙谐幽默的方式,以牛为喻,拒绝做官,寻求隐匿于山水之中,与苏轼身处世间既面对人生烦恼又积极排解烦忧的境况是不同的。【7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字词的读音。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的景色了。与(yù):参与,这里有欣赏领略之意。A.生死与共:shēngsǐyǔgòng,生一起生,死一起死,形容情谊很深。B.与闻:yùwénqíshì,参与并知道这件事。与:参与;闻:听见,看见。故选B。【8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注意下列重点词语的意思:(1)夕日:夕阳;欲颓:快要落山了;沉鳞:潜游在水中的鱼儿;竞跃:争相跃出水面。(2)空明:清明澄澈;交横:交错纵横;盖:句首语气词,这里可以译为“原来是”。【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划分文言句子节奏的能力。划分句子节奏时,除了要考虑句子的意思,还要考虑句子的结构。“国家每有吉凶征讨大事无不前以咨询时人谓为山中宰相。”意思是“每当国家有凶吉征讨的事情,一定会来向他咨询。当时人们就称他为山中宰相。”故知,“国家每有吉凶征讨大事无不前以咨询”是原因,“时人谓为山中宰相”是结果,故两者间要停顿;而“国家每有吉凶征讨大事”与“无不前以咨询”构成承接关系,需停顿。于是可停顿为:国家每有吉凶征讨大事/无不前以咨询/时人谓为山中宰相。【10题详解】本题考查归纳概括能力及对联相关知识。对联的特点:上下联字数相等、结构相同。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达到某种效果外,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对应位置词性相同。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对的位置上。要平仄相合,音调和谐。按韵脚来分,上联韵脚应为仄声,下联韵脚应为平声,谓之“仄起平收”。节奏相应,就是上下联停顿的地方必须一致。从句子可看出,上下联各12字,上联概括的是《答谢中书书》的内容,下联概括的是《记承天填充夜游》的内容。上联前两字是“通明”,“通明”是陶弘景的字,“通明谈”就是“陶弘景谈论”之意。故下联相应处可填写“子瞻”;上联的四个填写内容应该是文章的主要内容,即:(谈)山川之美,这样正好好下联的“(记)月下之事”相对;下联的后四个字应该与上联“抒隐者情怀”相对。这是对上联抒发的情感的总结。根据《记承天寺夜游》内容可知,用“彰闲者人生”合适。【11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能力。陶弘景不完全是苏轼笔下的那种“闲人”。他热爱山水,不慕名利,以诙谐幽默的方式,以牛为喻,拒绝做官,寻求隐匿于山水之中,与苏轼身处世间既面对人生烦恼又积极排解烦忧的境况是不同的。《记承天寺夜游》中说自己和张怀民是两个“闲人”,即清闲的人,这里并非是指闲极无聊、无所事事的人,而是包含着复杂的意味。首先,“闲人”指具有闲情雅致的人。作者与张怀民欣赏月夜景致时感慨到“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表面上是自嘲地说自己和张怀民是清闲的人,闲来无事才出来赏月的,实际上却为自己的行为而自豪——月夜处处都有,有了人的欣赏才有美,只有此时此地的月夜才是最幸运的,因为有情趣高雅的人欣赏它。其次,“闲人”包含了作者郁郁不得志的悲凉心境,作者在政治上有远大的抱负,但是被一贬再贬,流落黄州,在内心深处,他又何尝愿意做一个“闲人”呢?赏月“闲人”的自得只不过是被贬“闲人”的自慰罢了。从上述理解来看,陶弘景热爱山水,能欣赏山水之美,是具有闲情逸致的人。但陶弘景面对沈约“高其志节,累书要之,不至”,且从“国家每有吉凶征讨大事,无不前以咨询,时人谓为山中宰相”可知,他也时不时参与国家大事的决断,并不是郁郁不得志之人。故可得:陶弘景热爱山水,不慕名利,拒绝做官,寻求隐匿于山水之中,与苏轼身处世间既面对人生烦恼又积极排解烦忧的境况是不同的。所以,陶弘景不完全是苏轼笔下的那种“闲人”。【点睛】参考译文:《答谢中书书》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谈赏的。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青葱的林木,翠绿的竹丛,四季长存。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猿、鸟的叫声此起彼伏;夕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的景色了。《记承天寺夜游》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或公元1083年十月十二日夜,可不译),(我)脱下衣服准备睡觉时,恰好看见月光透过窗户洒入屋内,(于是我)高兴地起床出门散步。想到没有(可以与我)共同游乐的人,于是(我)前往承天寺寻找张怀民。张怀民也没有睡,我们便一同在庭院中散步。庭院中充满着月光,像积水充满院落,清澈透明,水中的水藻、荇菜交横错杂,原来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啊。哪一个夜晚没有月光?(又有)哪个地方没有松柏树呢?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不汲汲于名利而又能从容流连光景)清闲的人罢了。《陶弘景传》沈约,在东阳郡作郡守。由于尊崇他(陶弘景)的志向和节操,多次写信邀请他(出来作官),但他始终没有接受。梁武帝原来就和他很有交情,登上皇位后,对他更是恩遇有加,不断地有书信往来,经常派特使前去探望他,还给他送礼物去。但他并不出仕,只是画了两头牛,一头无拘无束地放养在水草之间,另一头牛戴着金笼头,有人手拿绳子牵着,用棍棒驱赶它。梁武帝笑着说道:“这个人没有什么事情是不做的,想要学曳尾之龟,怎么会有被我召见进宫任职的道理呢。”每当国家有凶吉征讨的事情,一定会来向他咨询。当时人们就称他为山中宰相。三、读·写(68分)12.写作课上,大家对享有“南余(秋雨)”和“北卞(毓方)”的卞毓方写的《回望钱学森》进行了品读,并完成以下任务。回望钱学森卞毓方①一天,炊事员对钱学森的儿子钱永刚讲,你爸爸是个有学问的人。他儿子听了觉得好笑,心想,这事还用你说?炊事员不慌不忙,接着讲,你爸爸每次下楼吃饭,都穿得整整齐齐,像出席正式场合,从来不穿拖鞋、背心。明白不,这是看得起咱,尊重咱。钱学森的儿子听罢一愣。从此就向父亲学习,每逢去餐厅吃饭,必穿戴得整整齐齐。②还有一次,是在中科院一位朋友的办公室。我去时,朋友在欣赏一卷《钱学森手稿》。这一套手稿,分两卷,五百多页,是从钱学森早期的手稿遴选出来的。我拿过来翻了翻,与其说是手稿,不如说是艺术品。无论中文、英文,大字、小字,计算、图表,都工工整整,一丝不苟,连一个小小的等号,也长短有度,中规中矩。钱学森的手稿令我想到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进而想到他的唯美人格。如是我闻:在美国期间,钱学森仅仅为了解决一道薄壳变形的难题,研究的手稿就累积了厚厚一大摞,在工作进展到五百多页时,他自我感觉是:"不满意!"直到八百多页时,才长舒一口气。他把手稿装进牛皮纸信封,在外面标明"最后定稿",继而觉得不妥,又在旁边添上一句:"在科学上没有最后!"③对我来说,印象最为深刻的,是他如下的几句老实话。回顾学生时代,钱学森明白无误地告诉人们:"我在北京师大附中读书时算是好学生,但每次考试也就是八十多分;我考去上海交大,并不是第一名,而是第三名;在美国的博士口试成绩也不是第一等,而是第二等。"八十多分,第三名。第二等,这哪里像公众心目中的天才?然而,事实就是事实,钱学森,没有避讳,倒是轮到世人惊讶,因为他们已习惯了把大师的从前和卓越、优异划等号。④钱学森的天才是不容置疑的。麻省理工的学子曾对他佩服不已。有一回,钱学森正在黑板上解一道十分冗长的算式,有个学生问了另一个与此题目无关、但也十分困难的问题,钱学森起初不予理会,继续在四个十英尺长、四英尺宽的黑板上,写满了算式。“光是能在脑袋中装进那么多东西,就已经够惊人了,”一位叫做哈维格的学生回忆,“但是更令我们惊叹的是,他转过身来,把另一个复杂问题的答案同时也解答出来!他怎么能够一边在黑板上计算一个冗长算式,而同时又解决另一同样繁复的问题,真是令我大惑不解!”⑤天才绝对来自于勤奋。钱学森在加州理工的一位犹太籍的校友回忆:“一个个假日一大早,我在学校赶功课,以为全幢建筑物里只有我一个人,所以把留声机开的特别响。乐曲进入高潮时,有人猛力敲我的墙壁。原来我打扰到钱学森了。后来他送我最新论文,算是对曾经向我大吼大叫聊表歉意。”⑥关于归国后的钱学森,这里补充一个细节。你注意过钱学森的履历表吗?他先担任国防部五院院长,然后改任副院长。这事不合常规,怎么官越做越小,难道犯了什么错误?不是的。原来,钱学森出任院长时,只有45岁,年富力强,正是干事业的好时光。但是院长这职务是一把手。钱学森不想把精力耗费在琐事上,就主动打报告,辞去院长职务,降为副院长。这种胸怀与情操,很好有人能与之匹敌。⑦钱学森有着十分粗犷而任性的另一面。他当年的学生们回忆,他上课总要迟到几分钟,正当大家猜测他今天是否会缺席时,他快速冲进教室,二话不说,抓起粉笔就在黑板上写开了,直到用细小而工整的字迹填满所有的黑板为止。又有一次,一个学生举手说:“第二面黑板上的第三个方程式,我看不懂。”钱学森不予理睬。另一个学生忍不住问:“怎么,你不回答他的问题吗?”钱学森硬邦邦地说:“他只是在叙述一个事实,不是提出问题。”又有一次,一个学生问钱学森:“你刚才提供的方法是否万无一失?”钱学森冷冷地瞪了他一眼,说:“只有笨蛋才需要万无一失的方法。”期末考试,钱学森出的题目极难,全班差不多都吃了零蛋。学生有意见,找上级的教授告状。钱学森对此回答:“我又不是教幼儿园!这是研究所!”⑧还有更加不近人情的描述:钱学森在校园中是个神秘人物。除了上课,教师和学生都只偶尔在古根海姆大楼跟他擦肩而过。他总是把自己关在研究室里,学生跑去请教问题,他随便一句“看来没问题嘛”,就把他们打发走。有时他完全封闭自己,不论谁去敲门,哪怕是事先约好的,他也会大吼一声:“滚开!”⑨以上细节,恐怕都是真实的。大师就是大师,无一例外充满个性色彩这样的大师也令人喜爱。(1)任务一:这篇传记从哪些方面介绍了钱学森?请分条概述。(2)任务二:有的同学认为文中第⑧段关于钱学森不近人情的描述,影响大师的形象,应该删除。你是否赞同?阐述一下你的理由。(3)任务三:文中的“对我来说,印象最为深刻的,是他如下的几句老实话”,语意丰富。谈谈你的理解,并就一点谈谈给你的启示。【答案】(1)①平时穿戴整齐,尊重别人;②严谨认真,一丝不苟,永不满足的治学精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③不容置疑的才能,勤奋执着的特点;④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和对科学研究全身心地投入;⑤淡泊名利、热爱科学的胸怀与情操;⑥粗狂而任性的个性。(2)不赞同,看似不近人情的背后可以感受到钱学森潜心研究、性格直爽的特点;符合传记作品内容真实的特点,让读者更真实全面地了解大师。(3)理解:最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是“老实话”;也唯有老实话最能感染读者;老实话更能体现传记的真实性。启示:①学生时代的学习成绩并不能说明一个人将来能否成才;②伟人也是人,不必为尊者讳,更不必把伟人神化;③实事求是、诚实是一个人最可贵的品质。④纠正人们的认识误区,天才也得靠勤奋。【小问1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可在整体感知传记内容的基础上,找出表现钱学森的语段,然后从个性特点、精神情操、治学态度、品德才能等角度,结合着具体语句分析作答。答题时,要注意“哪些方面”一语的具体含义和内容。只需在文本中仔细从这些方面的信息,分角度介绍钱学森即可。由第①段“你爸爸每次下楼吃饭,都穿得整整齐齐,像出席正式场合,从来不穿拖鞋、背心。明白不,这是看得起咱,尊重咱”可概括出平时穿戴整齐,尊重别人。由第②段“无论中文、英文,大字、小字,计算、图表,都工工整整,一丝不苟,连一个小小的等号,也长短有度,中规中矩”“在工作进展到五百多页时,他自我感觉是:‘不满意!’直到八百多页时,才长舒一口气。他把手稿装进牛皮纸信封,在外面标明‘最后定稿’,继而觉得不妥,又在旁边添上一句:‘在科学上没有最后’”可概括出严谨认真,一丝不苟,永不满足的治学精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由第④段“钱学森的天才是不容置疑的。麻省理工的学子曾对他佩服不已”和第⑤段“天才绝对来自于勤奋”“一个个假日一大早,我在学校赶功课,以为全幢建筑物里只有我一个人,所以把留声机开的特别响。乐曲进入高潮时,有人猛力敲我的墙壁。原来我打扰到钱学森了”可概括出不容置疑的才能,勤奋执着的特点。由第⑥段“钱学森不想把精力耗费在琐事上,就主动打报告,辞去院长职务,降为副院长”可概括出淡泊名利、热爱科学的胸怀与情操。由第⑦段“期末考试,钱学森出的题目极难,全班差不多都吃了零蛋。学生有意见,找上级的教授告状。钱学森对此回答:‘我又不是教幼儿园!这是研究所’”可概括出对学生的严格要求。由第⑦段“钱学森有着十分粗犷而任性的另一面”和第⑧段“除了上课,教师和学生都只偶尔在古根海姆大楼跟他擦肩而过。他总是把自己关在研究室里,学生跑去请教问题,他随便一句‘看来没问题嘛’,就把他们打发走。有时他完全封闭自己”可概括出粗狂而任性的个性和对科学研究全身心地投入。【小问2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重要情节作用的理解能力。解答重要情节作用类题型,要阅读文章内容,理解大意,揣摩写作技巧,要根据语段写了哪些内容,与全文其它内容有什么关系,对于主题有什么帮助等加以综合分析。由第⑧段“除了上课,教师和学生都只偶尔在古根海姆大楼跟他擦肩而过。他总是把自己关在研究室里”“有时他完全封闭自己”可以看出钱学森潜心致力于科学研究的特点。由“学生跑去请教问题,他随便一句‘看来没问题嘛’”和“不论谁去敲门,哪怕是事先约好的,他也会大吼一声:‘滚开’”可以看出钱学森性格非常直爽,不会拐弯抹角。这些描写表面上看好像不近人情,但恰好真实地表现了钱学森的性格特点,符合传记作品的要求。所以不必删除。据此概括作答即可。【小问3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根据人物做法谈观点的能力。解答此题,可先根据对文本内容及主旨的理解,仔细品味文本中“下面那几句话”的含义。由第③段“我在北京师大附中读书时算是好学生,但每次考试也就是八十多分;我考去上海交大,并不是第一名,而是第三名;在美国的博士口试成绩也不是第一等,而是第二等”可知,这几句话讲的分别是钱学森在北京师大附中读书时、考取上海交大时和在美国的博士口试时的成绩,这些成绩都并不是第一名。“我”为什么对此“印象最为深刻”呢?答案可从诚实的品质可以打动人,伟人名人也不应隐讳自己的不足,读书时的成绩并不能完全代表以后的工作成绩,老实话更能让人印象深刻、更能体现传记的真实性等方面去考虑。在答启示时,可联系生活实际,结合着自身的角度来阐述自己的理解。启示示例:天才出于勤奋,学生时代的学习成绩并不能说明一个人将来能否成才,不断的努力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就。13.学校开展“粮食安全宣传周”活动,请你完成下面的任务。【材料一】2021年9月1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向国际粮食减损大会致贺信。他指出,粮食安全是事关人类生存的根本性问题,减少粮食损耗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材料二】全球应对粮食危机网络发布的《2021年全球粮食危机报告》显示,2021年全球面临重度粮食不安全的总人数至少有1.55亿,达到近5年来的历史最高水平。此外,联合国粮农组织数据显示,每年全球粮食从生产到零售全部环节损失约占世界粮食产量的13.9%。这个损失降低1个百分点,就相当于增产2700多万吨粮食,够7000万人吃1年。粮食安全面临挑战的背景下,呼吁“减少粮食损失浪费,促进世界粮食安全”,有助于凝聚全球共同节粮减损的共识,体现了维护粮食安全的大国担当。材料三】中国不仅倡导杜绝餐饮浪费,还通过农业“黑科技”为减少粮食损失提供“硬核”保障。电子测温、内环流控温、智能通风、仓顶隔热保温等现代化的储粮“黑科技”、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的介入,让粮仓拥有了“智慧大脑”,在粮食产后收购、储存、运输、加工、消费等各环节实现“看得见、管得住”的精准操作,将粮食损耗降到最低,为节粮减损工作插上了科技的翅膀。中国一直以来致力于稳定粮食生产,连续17年实现粮食丰收,2021年我国夏粮总产量14582万吨,增长2.1%。只有不断激发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严防死守耕地红线,用足用好科技助农的力量,才能真正确保任何时候都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从用不足世界10%的耕地养活世界22%的人口,到为发展中国家粮食安全提供宝贵的技术援助,在不断扩大粮食“朋友圈”的过程中,中国不仅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粮食安全道路,还为世界粮食安全提供了中国智慧、作出了中国贡献,充分彰显全球粮食安全和农业发展问题上的大国担当。【材料四】世界粮食日起始于1981年10月16日,是世界各国政府每年在10月16日围绕发展粮食和农业生产举行纪念活动的日子,其宗旨在于唤起全世界对发展粮食和农业生产的高度重视。(1)任务一:请用一句话概括你从材料三中得出的结论。(2)任务二:请你给同学们讲讲材料四中邮票图案的含义。要求:观点明确,语句通顺,语言得体。(3)任务三:围绕宣传周的主题,请你根据以上材料内容,拟写两条标语。【答案】(1)中国致力于节粮减损、稳定粮食生产,在全球粮食安全方面彰显大国担当。(2)同学们,这是一枚以宣传世界粮食日为主题的邮票。画面中,麦穗的形象很醒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