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1/22宝鸡市凤翔区2023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与参考答案一、基础知识及运用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A.桅杆(wéi)镌刻(juān)溃退(kuì)瞥见(piē)翘首(qiáo)B.要塞(sài)解剖(pāo)惊骇(hài)歼灭(jiān)屏息(pǐng)C.踱步(dú)绯红(fēi)诘责(jié)篡改(chuàn)窒息(zhì)D.滞留(zhì)粲然(càn)踌躇(chóu)翘首(qiào)禁锢(gū)【答案】A【详解】此题考查易误读字音B.解剖(pāo)——pōu,屏息(pǐng)——bǐng;C.踱步(dú)——duó,篡改(chuàn)——cuàn;D.翘首(qiào)——qiáo,禁锢(gū)——gù;故选A。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正襟威坐抑扬顿挫畸形匿名炽热B.荡然无存诚慌诚恐胆怯懊丧侏儒C.暗然失色名副其实犀利凛冽吹嘘D.锲而不舍微不足道咆哮管辖飞漱【答案】D【详解】此题考查易错字。A.正襟威坐——正襟危坐;B.诚慌诚恐——诚惶诚恐;C.暗然失色——黯然失色;故选D。3.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原创节目能否获得市场成功和良好反响,关键是能从观众观看愿望中寻找契合点。B.面对停车难的问题,多管齐下的治理方式,让青岛的停车现状大为提升。C.前不久,“中国品牌日”活动在上海举行,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产品的魅力。D.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后,可以捕捉到用户心情、体温的变化,为用户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服务。【答案】C【详解】此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A.两面对一面,将“能否”改为“能”;B.搭配不当,将“提升”改为“改善”;D.成分残缺,将“在”去掉;故选C。4.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给自己一点时间,背上行囊,带上简单行李和照相机,自己写字,自己拍照,走走停停.踏访古村落,;梦游江南,;游走大漠,;探访名山,;江南的烟雨客,独到塞北看寒雪……所有的一切,需要我们在路上!①聆听佛语梵音,晨钟暮鼓②坐在老房子前发呆,阳光温柔抚摸③入目的便是黄沙白草,长河落日④感受杏花春雨,听苏子吟唱,渔歌互答A.③①④②B.②④③①C.①②③④D.②①④③【答案】B【详解】此题考查学生用语的简明、连贯、衔接能力,观察文本的上下文,提高语言运用的连贯与衔接能力。这里“古村落”与“老房子”照应;“江南”和“杏花春雨”“苏子吟唱”照应;“大漠”和“黄沙白草”“长河落日”照应;“名山”和“佛语梵音”“晨钟暮鼓”照应。故选B。5.古诗文默写:(1)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_______,_____。(王绩《野望》)(2)_______,________;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3)_______,______。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曹植《梁甫行》)(4)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________,_______。(崔颢《黄鹤楼》)(5)《三峡》中从侧面烘托山峰陡峭幽邃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6)王维在《使至塞上》一诗中,描绘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树树皆秋色②.山山唯落晖③.老骥伏枥④.志在千里⑤.妻子象禽兽⑥.行止依林阻⑦.黄鹤一去不复返⑧.白云千载空悠悠⑨.自非亭午夜分⑩.不见曦月⑪.大漠孤烟直⑫.长河落日圆【详解】此题考查古诗文名句默写。默写题作答时,一要透彻理解诗文内容;二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注意“树、唯、晖、骥、枥、象、兽、依、鹤、返、悠、曦、圆”等字的正确书写。6.名著阅读。(1)《红星照耀中国》又名《__________________》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不朽名著,是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作者真实记录了自1937年6月至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和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先后被译为二十多种文字,几乎传遍了全世界。(2)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冒险、探索、发现、勇气和胆怯、胜利和狂喜、艰难困苦、英勇牺牲、忠心耿耿,这些千千万万青年人的经久不衰的热情,始终如一的希望,令人惊诧的革命乐观情绪,像一把火焰,贯穿着这一切,他们无论在人力面前,或者在大自然面前,上帝面前,死亡面前,都绝不承认失败。”这是斯诺对以下哪一事件的评价:()A.五四运动 B.红军长征 C.北伐战争 D.抗日战争【答案】(1)①.西行漫记②.中国工农红军(2)B【小问1详解】本题考查文学常识及名著内容识记。《红星照耀中国》曾易名为《西行漫记》,是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所著的纪实文学作品。该作品真实记录了埃德加·斯诺自1936年6月至1936年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从多个方面展示中国共产党为民族解放而艰苦奋斗和牺牲奉献的精神,瓦解了种种歪曲、丑化共产党的谣言【小问2详解】本题考查对名著内容的识记。根据《红星照耀中国》第五章《长征》第二节《举国大迁移》原文“他们无论在人力面前,或者在大自然面前,上帝面前,死亡面前,都绝不承认失败——所有这一切以及还有更多的东西,都体现在现代史上无与伦比的一次远征的历史中了。红军说到它时,一般都叫‘二万五千里长征’,从福建的最远的地方开始,一直到遥远的陕西西北部道路的尽头为止,其间迁回曲折,进进退退,因此有好些部分的长征战士所走过的路程肯定有那么长,甚至比这更长”可知,题干中的话是斯诺对红军长征这一事件的评价;故选B。二、综合性学习。(7分)7.近年来,随着智能手机越来越普及,学生带手机也越来越多,八年级一班将就“手机的使用”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根据这次活动,按要求完成下列题目。【探究主题】(1)请你确定一个探究主题,并根据探究主题阐明探究目的。主题:_____________目的:____________【开展辩论】(2)根据下列两则材料,请你从这些材料中提取相关信息作为依据,为正、反方各写一段发言稿。要求说出各自的好处理由,语言表达简洁明了。材料一中小学生使用手机是大势所趋,势在必行。手机不仅可以代替手表掌握作息时间以利学习,而且还可以通过手机加强同父母的交流和联系。材料二顺应通讯工具发展的潮流,中小学生使用手机好处多多。首先是增加了同教师交流的渠道。平时一声问好,增进师生友谊。学习有困难,及时取得老师的帮助,一旦有过错,第一时间获取教师的谅解。其次是遇有特殊情况或突发事件,可以向家长、学校或公安机关报告,以便及时取得帮助。再次是可以加强同学间的交流联系,以利相互取长补短,共同提高。正方:材料三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发表的一份研究报告提醒人们,由于青少年的耳朵和颅骨比成年人更小、更薄,因此,孩子在使用手机时,大脑中吸收的辐射比成年人要高出50%。而一位从事职业病防治的教授也表示,青少年的免疫系统较成人脆弱,因而特别容易受到手机辐射的影响。手机辐射会对脑部神经造成损害,引起头痛,导致记忆力减退和睡眠失调。材料四中小学生的自制能力较差,如果学生在上课时间打电话或发短信,所带来的声响将直接影响老师授课的质量。有些学生的虚荣心较强,盲目追逐手机的新款式、新功能,更容易形成攀比之风。手机是贵重物品,上体育课或搞其他活动时难以保管,万一丢失就会给老师和学生增加不必要的麻烦。反方:【发出倡议】(3)请你用排比句,就正确使用手机向同学们发出倡议。【答案】(1)①.正确使用手机②.对中生使用手机提出自己的看法,引导初中生正确使用手机以帮助学习。(2)符合要求,言之成理即可。(3)示例:同学们,为了学习查资料,我们可以用手机;为了亲情不疏远,我们不要玩手机;为了视力得到保护,熄灯后不要碰手机。(符合要求,言之成理即可)【小问1详解】本题考查活动设计。背景是“近年来,随着智能手机越来越普及,学生带手机也越来越多”,活动的方向是“手机的使用”,所涉及的活动主题要根据背,依托活动方向设计。如:手机的利与弊;目的:让学生理解“手机”是一把双刃剑,学会正确使用手机。【小问2详解】本题考查材料内容理解与概括。正方:根据材料一“手机不仅可以代替手表掌握作息时间以利学习,而且还可以通过手机加强同父母交流和联系”,材料二“首先是增加了同教师交流的渠道”“遇有特殊情况或突发事件,可以向家长、学校或公安机关报告,以便及时取得帮助”“可以加强同学间的交流联系,以利相互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即可概述正方理由。反方:根据材料三“青少年的免疫系统较成人脆弱,因而特别容易受到手机辐射的影响。手机辐射会对脑部神经造成损害,引起头痛,导致记忆力减退和睡眠失调”即可概述反方理由。【小问3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用排比的手法,告诉同学们如何正确使用手机即可。示例:同学们,为了掌握作息,可以使用手机看时间;为了学习成绩,可以使用手机查找资料;为了同学情谊,可以使用手机联络感情。为了我们视力正常,健康使用手机;为了我们光明未来,谨慎使用手机。三、阅读理解。(46分)(一)(16分)阅读下文,回答下列小题攀在树梢上的童年①小小的身子在高高的枝叶间,随着风的舞动而弹跳,当细长的树枝快要承受不住一个儿童的重量时,我终于在小伙伴们的一片惊呼声中,得意地取下那只筑在树梢头上的鸟窝。②“这伢子很皮。”这是大人们在得知我的一次次树上历险后,给我的童年下的一个评语。可他们不知道,房前屋后、村里庄外、田间坡头,那一棵棵或高大、或粗壮、或繁茂、或遒劲的身姿,给了我多少童年的欢乐!我想,有多少种树生长在我的童年里,我的童年就该有多少快乐吧。③春天来了,椿树发芽。在大人手中的竹竿够不到的时候,就轮到我了。一溜烟,就窜上了树的半腰。因椿树的枝丫是脆的,站在粗壮点的枝杈间,得意地接过递上来的竹棍,一茎茎散发着浓浓香馨的香椿头就落在春天的怀抱里。④当槐花把一座座村庄笼罩在它纯净的香气里时,透过垂悬的一串串洁白花瓣,中午静静的阳光总可照见我及小伙伴们攀在树头的身影。芬芳的四月被一篮篮地拎回家,看母亲把它揉进面粉里,包成几个玲珑透剔润玉般的水饺。⑤我的童年时代,没有肯德基、麦当劳,没有超市里的各色零食与水果。馋了,自己朝大自然要。春摘野桃,夏打酸枣,秋偷青柿,冬掏鸟蛋,不会爬树,那你就只好在树下流口水吧。⑥一次,铁蛋的爸从县城回来后,铁蛋就炫耀地手托着一块焦酥透黄的糕片来到一群伢子中间。每个小喉嗓都在动,偷偷地咽着口水。受不了的,就向铁蛋求讨:“给一点点,一点点可以吗?”谁知铁蛋一指村口那棵大三角枫树梢上的鸟窝:“哪个有本事把那个鸟窝给我,我就给他半块。”天呀,半块啊。小伙伴们虽心中跃跃欲试,但都望而却步。因为那只鸟窝实在是太高了。于是,就出现了本文开头的一幕。⑦也在树上吃过不少苦头。比如摘桑果时被一种叫“羊辣子”的毛虫辣了,采棉花时被尖刺扎进了肌肤,打栗子时被黄蜂将额头蜇出一个大包……但仍乐此不疲地将小小的童年悬挂在乡村的树梢上。⑧还有,记得刚上学时,校园边有一棵我双手抱不过来的梧桐树,在房檐高的地方开始分叉,分叉处像一张天然的躺椅。我几乎每天都早早来到学校,爬到“躺椅”上舒舒服服地靠着,或翻看小人书,或闭着眼打瞌睡,听鸟鸣啾啾,感觉绿莹莹的阳光在眼皮上跳动。那天尿急,又不愿从树上下来,就地解决,恰被几个同学看见了,大喊着“流氓”报告了老师。这件丑事让我好长一段日子在班上抬不起头来。⑨没人理我的日子,一个人也能在树上寻找乐趣。拿出父亲打水的井绳、母亲洗衣的捶棒,拴吊在树丫上荡秋千;或爬到山坡上的那棵大树上,鸟瞰村庄或校园里小伙伴们的身影;或将一只只蝉捉入书包里,“知了知了”地博取同学的欢心……⑩想起那首叫《童年》的歌曲:“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声声地叫着夏天;操场边的秋千上,只有蝴蝶停在上面……”歌声里,童年是随着那只蝴蝶越飞越远了,不禁有一丝忧伤。只是不知,故乡里那一棵棵给我欢乐的身姿是否依然健壮葱茏,那上面,是否还攀附着一个个小小快乐的童年?8.文章前七段围绕“童年”写了哪两件让“我”得意的事?9.赏析文中两处画线句,按括号内的要求答题。(1)芬芳的四月被一篮篮地拎回家,看母亲把它揉进面粉里,包成几个玲珑透剔润玉般的水饺。(结合语境,品味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内涵。)(2)听鸟鸣啾啾,感觉绿莹莹的阳光在眼皮上跳动。(“鸟鸣啾啾”和“绿莹莹”分别有何表达效果?)10.文章第⑧段为什么要写“在树上吃的苦头”?11.文题“攀在树梢上的童年”蕴含了作者哪些情感?【答案】8.“我”攀上椿树用竹棍打香椿头;“我”为了得到铁蛋的糕片,攀上大三角枫树梢上取下鸟窝。9.(1)“芬芳的四月”指散发着纯净香气的槐花,表达了“我”对槐花的喜爱以及“我”攀上树梢的愉悦之情。(2)“鸟鸣啾啾”拟小鸟的叫声,形象且增加了音韵美,让人身临其境,表达了作者“躺椅”树上的惬意之情;“绿莹莹”侧面写出了树叶的茂盛,运用叠词,增加了音韵美。10.丰富文章内容;从侧面衬托了“我”对攀树的喜爱之情(或“在对比的事件中突出我攀树的乐趣”);引出下文在树上小便的丑事。11.对儿时生活的怀念;攀树的得意之情;对树上快乐时光的怀念;对童年走远的淡淡忧伤;对家乡的怀念。【8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概括。要求学生仔细阅读文本,从整体上把握文本。注意人物和事件。即某人做某事。由第③段“在大人手中的竹竿够不到的时候,就轮到我了。一溜烟,就窜上了树的半腰。因椿树的枝桠是脆的,站在粗壮点的枝权间,接过递上来的竹棍,一茎茎散发着浓浓香馨的香椿头就落在春天的怀抱里”可知,“我”攀上椿树用竹棍打下香椿头,帮大人采摘;由第①段“小小的身子在高高的枝叶间,随着风的舞动而弹跳,当细长的树枝快要承受不住一个儿童的重量时,我终于在小伙伴们的一片惊呼声中,得意地取下那只筑在树梢头上的鸟窝”,第⑥段“谁知铁蛋一指村口那棵大三角枫树梢上的鸟窝:‘哪个有本事把那个鸟窝给我,我就给他半块。’天呀,半块啊。小伙伴们虽心中跃跃欲试,但都望而却步”可知,“我”为了得到铁蛋的糕片,攀上大三角枫树梢上取下鸟窝。【9题详解】本题考查赏析重要语句。(1)四月是春暖花开的时节,用“芬芳”一词表现槐花的香气四溢,结合第④段“当槐花把一座座村庄笼罩在它纯净的香气里时,透过垂悬的一串串洁白花瓣,中午静静的阳光总可照见我及小伙伴们攀在树头的身影”,表达了“我”喜爱槐花和童年爬上树梢后的兴奋之情。(2)“鸟鸣啾啾”模拟小鸟的叫声,形象生动,让人身临其境;“绿莹莹”侧面写出树叶的茂盛(或“阳光在眼皮上跳动”运用拟人的修辞于法,生动鲜活,写出了树叶轻摆之姿)运用叠词增加音韵美,表达了作者在“躺椅”树上的悠然自得和愉悦之情。【10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由第⑦段“比如摘桑果时被一种叫“羊辣子”的毛虫辣了,采棉花时被尖刺扎进了肌肤,打栗子时被黄蜂将额头蜇出一个大包”可知丰富了文章的内容,更能够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由第⑧段“爬到‘躺椅’上舒舒服服地靠着,或翻看小人书,或闭着眼打瞌睡,听鸟鸣啾啾,感觉绿莹莹的阳光在眼皮上跳动”和下文第⑨段“没人理我的日子,一个人也能在树上寻找乐趣”可知,这里也侧面写出“我”其实很喜爱攀树,从中找到了许多乐趣。由第⑧段“那天尿急,又不愿从树上下来,就地解决,恰被几个同学看见了,大喊着‘流氓’报告了老师。这件丑事让我好长一段日子在班上抬不起头来”可知,自然引出下文写我攀树后小便的丑事。【11题详解】本题考查题目表达作者的情感分析。从文中看,作者写的在树上度过的快乐的童年时光。由第②段“那一棵棵或高大、或粗壮、或繁茂、或遒劲的身姿,给了我多少童年的欢乐!我想,有多少种树生长在我的童年里,我的童年就该有多少快乐吧”可知,表达了我对对儿时生活的怀念和对树上快乐时光的怀念。由第⑧段“爬到‘躺椅’上舒舒服服地靠着,或翻看小人书,或闭着眼打瞌睡,听鸟鸣啾啾,感觉绿莹莹的阳光在眼皮上跳动”和下文第⑨段“没人理我的日子,一个人也能在树上寻找乐趣”可知,题目表达攀树的得意之情;由第⑩段“只是不知,故乡里那一棵棵给我欢乐的身姿是否依然健壮葱茏,那上面,是否还攀附着一个个小小快乐的童年”可知,题目也表达对家乡的怀念。(二)(共11分)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完成下面小题。①新华社三亚10月3日电(记者刘邓、董瑞丰)历经50多天,我国“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在南海完成全部海上试验任务后,3日随“探索一号”母船顺利返航三亚港。通过本次海试,进一步全面检验和验证了4500米载人潜水器的各项功能和性能,海试的成功标志着研制工作取得圆满成功。②“深海勇士”号是继“蛟龙号”后,我国深海装备的又一里程碑,为我国海洋事业的发展增添新的利器,实现了我国深海装备由集成创新向自主创新的历史性跨越,也为正在研制的全海深载人作业潜水器奠定坚实基础,未来将面向全国开放。③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在贺信中说,海试结果表明,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性能优良,可列入国际最先进载人潜水器序列,这是我国在大深度载人潜水器研制征途的又一次重大跨越,也标志着我国已经全面具备大深度载人潜水器试验的能力和研制。④据了解,“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是“十二五”863计划的重大研制任务,由中国船舶重工集团702所牵头、国内94家单位共同参与,研发团队历经8年持续艰苦攻关,先后突破总体设计与优化、大厚度钛合金载人舱设计制造、大深度浮力材料、低噪声深海推力器等一系列关键技术,在“蛟龙号”研制与应用的基础上,成功实现了潜水器核心关键部件的全部国产化,降低了运维成本,有力推动深海装备功能化、谱系化建设。【资料】⑤此前的“蛟龙”号已经能够载人下潜至海底7000米,为何我国还要研制4500米载人潜水器?⑥提高国产化程度、提升我国自主创新能力,是最大的原因。现场验收专家组表示,“深海勇士”号的关键部件国产化率达91.3%,主要部件国产化率达86.4%。⑦海试总指挥刘心成介绍,“深海勇士”号的浮力材料、深海锂电池、机械手等都由我国自主研制,不仅降低了成本,而且让相关技术企业努力创新,迅速成长。他说,这不是走回头路,其中的差别就在于集成创新和自主创新。⑧“深海勇士”号总设计师胡震说,海试结果表明,“深海勇士”号的载人舱、推进器、海水泵等十大关键部件性能可靠,未来将带动这十个方面海洋装备科技的国产化水平,为我国未来全海深科考奠定坚实基础。⑨“‘深海勇士’号是继‘蛟龙号’后我国深海装备的又一里程碑,实现了我国深海装备由集成创新向自主创新的历史性跨越。”中船重工集团公司副总经理杜刚说。12.请你给上面这则新闻拟写一个标题。13.划线句子有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14.第③段运用了那种表达方式?在新闻结构的五部分中属于哪一部分?在这篇新闻中有什么作用?15.结合【资料链接】内容,请你概括说说“深海勇士”号在我国深海潜水装备中的具体地位、作用和影响。【答案】12.示例:我国成功完成“深海勇士”号载人深潜试验。(意思对即可)13.把“试验的能力”和“研制”换位。14.议论的表达方式;结语。作用:高度评价了“深海勇士”在我国深海潜水装备中的地位、作用和影响,增强了民族自豪感。15.①成功实现了潜水器核心关键部件的全部国产化,有力推动深海装备功能化、谱系化建设;②提高了国产化程度,提升了我国自主创新能力,为我国未来全海深科考奠定了坚实基础;③实现了我国深海装备由集成创新向自主创新的历史性跨越。【12题详解】本题考查拟写新闻标题。解答此类题要注意以下几点:①新闻标题的拟写要紧扣导语提炼,导语的位置一般在新闻的开头第一句或第一段;②拟写的结构:“什么+怎么样”或“谁+干什么”;③做到准确、简洁。根据材料第①段“历经50多天,我国‘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在南海完成全部海上试验任务后,3日随‘探索一号’母船顺利返航三亚港……研制工作取得圆满成功”可拟写为:“深海勇士”号载人深潜试验圆满成功。【13题详解】本题考查病句修改。画线句“这是我国在大深度载人潜水器研制征途的又一次重大跨越,也标志着我国已经全面具备大深度载人潜水器试验的能力和研制”语序不当,将“试验的能力”和“研制”调换位置。改为:这是我国在大深度载人潜水器研制征途的又一次重大跨越,也标志着我国已经全面具备大深度载人潜水器研制和试验的能力。【14题详解】本题考查表达方式、新闻结构及其段落作用。根据材料第③段“海试结果表明,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性能优良,“可列入”国际最先进载人潜水器序列,这是我国在大深度载人潜水器研制征途的又一次重大跨越,也标志着我国已经全面具备大深度载人潜水器研制和试验的能力”中“表明”“重大跨越”“标志着”等词可知,运用了议论的表达方式。从新闻结构上来看,第③段借白春礼的贺信对“深海勇士”以及此次事件进行了总结,属于新闻中的结语部分。“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性能优良,可列入国际最先进载人潜水器序列”高度评价了“深海勇士”在我国深海装备中的地位;“这是我国在大深度载人潜水器研制征途的又一次重大跨越,也标志着我国已经全面具备大深度载人潜水器研制和试验的能力”高度评价了“深海勇士”的作用、影响,增强了民族自豪感。15题详解】此题考查材料提炼与概括。由【资料链接】第⑥段“‘深海勇士’号的关键部件国产化率达91.3%,主要部件国产化率达86.4%”,第⑦段“‘深海勇士’号的浮力材料、深海锂电池、机械手等都由我国自主研制”可知,“深海勇士”号成功实现了潜水器核心关键部件的全部国产化,有力推动深海装备功能化、谱系化建设;由【资料链接】第⑧段“‘深海勇士’号的载人舱、推进器、海水泵等十大关键部件性能可靠,未来将带动这十个方面海洋装备科技的国产化水平,为我国未来全海深科考奠定坚实基础”可知,“深海勇士”号提高了国产化程度,提升了我国自主创新能力,为我国未来全海深科考奠定了坚实基础;由【资料链接】第⑨段“实现了我国深海装备由集成创新向自主创新的历史性跨越”可知,“深海勇士”号实现了我国深海装备由集成创新向自主创新的历史性跨越。据此回答即可。(三)(14分)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下面小题。【甲】景泰①间,吉安刘公宣②代戍于京师龙骧卫,为卫使畜马,昼夜读书厩中,使初不知也。公偶与塾师论《春秋》,师惊异之,以语使,使乃优遇之。未几,发解及第③……取解时,刘文恭公铉④主试,讶其文,谓必山林老儒之作,及启封,乃公也,人始识公,而文恭知人之名益著。(焦嬷《玉堂丛语》)【注释】①景泰:明代宗朱祁钰年号。②刘公宣:即刘宣。③发解及第:(刘宣参加科举考试)发榜考中了解元。④刘文恭公铉:即刘铉,字宗器,谥文恭。下文中的“文恭”也同。【乙】蓉①少时,读书养晦堂②之西偏一室。俯而读,仰而思;思有弗得,辄起绕室以旋。室有洼,径尺,浸淫③日广。每履之,足苦踬焉。既久,而遂安之。一日,父来室中,顾而笑曰:“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命童子取土平之。后蓉复履其地蹶然④以惊如土忽隆起者;俯视地,坦然则既平矣。已而复然。又久,而后安之。噫!习之中人甚矣哉!足之履平地,而不与洼适也;及其久,则洼者若平;至使久而即乎其故,则反窒⑤焉而不宁。故君子之学,贵乎慎始。(选自刘蓉《养晦堂文集》)【注释】①刘蓉,清代文学家。②养晦堂:刘蓉书斋名。③浸淫:渐渐扩展。④蹶然:猛然。⑤窒:阻碍。16.下列句子中加线词语的意思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辄起绕室以旋(来回踱步) B.每履之,足苦踬焉(绊倒、跌倒)C.谓必山林老儒之作(做法) D.使乃优遇之(他,指刘宣)17.用斜线(/)为【乙】文中画线的句子标出停顿。后蓉复履其地蹶然以惊如土忽隆起者18.请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人始识公,而文恭知人之名益著。(2)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19.【甲】文中表现刘宣苦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用一个短语或一句话分别评价文中刘宣、卫使、刘铉三个人物。20.【乙】文通过一件小事,说明了什么道理?请简要回答。【答案】16.C17.后蓉复履其地/蹶然以惊/如土忽隆起者。18.(1)人们这才认识了刘宣,刘铉识人的名声也更加著名了。(2)你连一间屋子都不能治理,还能治理国家么?19.昼夜读书厩中。刘宣:苦读成才;卫使:爱惜人才;刘铉:慧眼识才。(意思对即可)20.习性难改,做学问最重要的是慎重地对待开头。(或:一个人学习时,初始阶段的习惯非常重要)(从“培养良好习惯”角度讲即可)【16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文实词。A.句意:便在屋内踱来踱去。旋:来回踱步;B.句意:每次经过,刘蓉都要被绊一下。踬:绊倒、跌倒;C.句意:认为这必定是饱读诗书的老儒生的作品。作:作品;D.句意:卫使便对刘宣很好了。之:他,指刘宣;故选C。【17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断句时先要弄清句子的意思,再根据句意、语法分析判断句子的停顿。本句的意思是:刘蓉又在屋里踱起步来,走到原来洼坑处,感觉地面突然凸起一块,心里一惊,觉得这块地方似乎突然高起来了。这句话是讲述惯性带给刘蓉的错觉。“后蓉复履其地”是陈述刘蓉再次踩到原来低洼的地方,“蹶然以惊”是描述刘蓉踩到原来那个洼坑地方的反应,让他很吃惊,据此断开。“如土忽隆起者”是对他错觉的具体描述,故此断开。可据此断句为:后蓉复履其地/蹶然以惊/如土忽隆起者。【18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的翻译。答题时先要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然后初步翻译,再根据现代汉语的习惯进行调整,做到文从字顺。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本句的重点词有:(1)始:才;识:认识;而:承接上句,无义;名:名声;益:更加;著:著名;(2)治:治理;何……为:哪里还谈得上……;天下家国:治理国家。【19题详解】此题考查的是对人物形象的把握。解答此题需要先疏通文意,了解内容,概括人物性格从言行入手.可以直接摘取对人物评价的词语,结合原文相关的语句寻找依据并概括。据“昼夜读书厩中”可知刘宣苦读的认真和忘我,用一句话评价刘宣,可概括为:苦读成才;据“使初不知也。公偶与塾师论《春秋》,师惊异之,以语使,使乃优遇之”可知,卫使知道刘宣夜读书厩中,马上优遇他。用一句话评价卫使,可概括为:爱惜人才;据“刘文恭公铉主试,讶其文,谓必山林老儒之作,及启封,乃公也”可知,刘文恭能快速看出刘宣的才华并赏识他,用一句话评价刘铉,可概括为:慧眼识才。【20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本题通过讲述刘蓉读书时遇到的一件小事,从“室有洼,径尺,浸淫日广。每履之,足苦踬焉。既久,而遂安之”,而后其父“命童子取土平之。后蓉复履其地,蹶然以惊,如土忽隆起者;俯视地,坦然则既平矣。已而复然”获得启发,告诉我们“君子之学,贵乎慎始”,人的习性很难改变,做学问一定要慎重对待开头;良好的开始非常重要,初始阶段良好的习惯是成功的一半;我们一定要注意培养良好的习惯。本题答案不唯一,讲出其中一点即可。【点睛】参考译文:【甲】明代宗景泰年间,吉安的刘宣代替别人在京师的龙骧卫当兵,为卫使养马,日夜(都)在马厩中读书,卫使开始不知道。刘宣偶然和私塾的老师谈论《春秋》,老师惊异(于)他的才能,把(这件事)告诉卫使,卫使便给他优良的待遇,不久,(刘宣)发榜考中了解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跨国并购财务效应-洞察及研究
- 水工结构健康监测网络-洞察及研究
- 疲劳综合征患者的个性化诊断与治疗预测研究-洞察及研究
- 档案利用社会效益评估-洞察及研究
- 设备生产方案
- 形态差异生物力学分析-洞察及研究
- 企业紧急停产方案
- 油库硬件设施建设方案
- 保安岗亭吊装方案
- 5G数据融合应用-洞察及研究
- 2022年11月四川省监狱管理局度凉山监狱、金堂监狱公开考试转任30名公务员(人民警察)参考题库+答案详解
- 儿科高级生命支持(NEW)
- 妇科门诊工作流程
- 钢筋加工厂安全教育培训
- 高中数学研究性学习报告
- 学校章程样稿
- 天然药物提取与分离技术
- GB/T 18255-2022焦化粘油类产品馏程的测定方法
- GB 11122-2006柴油机油
- GA/T 458-2021居民身份证质量要求
- GA/T 1147-2014车辆驾驶人员血液酒精含量检验实验室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