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贵州省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二)
一、基础积累(20分)
1.(7分)阅读回答问题。
人生的最大yihdn①,莫过于生命的一次性和生活的有限性,但文学可以让我们借千万人
之眼,领会千万种人生。通过阅读,我们能沉浸式体验另一种人生,并在与作品人物的共情中思考、感w
在②、自省。在阅读时,我们也要尽量理解透彻,不能不求甚解。
很多时候,阅读的意义在于拓宽眼界,让自己能辨别是非,不去人云亦云,不会随波逐流,不因顼眉
小事而纠结忧心。它难以获得行之有期的回报,却能在不知不觉中帮助我们构建一个丰富安稳的精神世界,
卓缴日常生活。文学不是高于生活,而是内在于生活,成为生活的一部分。被文学zi③养的生
活,一定是更细腻、更丰富多彩的生活。
(1)请根据上面文段的语境和拼音,用楷体字写出横线处的字词。
(2)上面文段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不求甚解
B.琐屑
C.行之有效
D.点缀
2.(10分)根据所给信息默写相应内容。
①柴门何萧条,。(曹植《梁甫行》)
②,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其一)》]
③一鼓作气,,三而竭。(《左传•曹刿论战》)
④,阴阳割昏晓。(杜甫《望岳》)
⑤有约不来过夜半,。(赵师秀《约客》)
⑥断头今日意如何?百战多。(陈毅《梅岭三章》)
⑦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表明自己虽仕途受挫,但仍要为国家奉献一切的诗句是
⑧陆游在《游山西村》中,描写实景实感,形容由困窘步入佳境的诗句是
3.(3分)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醉翁亭记》是北宋文学家、政治家欧阳修的作品,选自于《欧阳修全集》。
B.“太学”是我国古代设在京城的最高学府,元、明、清时期设国子学或国子监。
C.卞之琳,诗人、翻译家。主要作品有诗集《鱼目集》《慰劳信集》《雕虫纪历》。
D.顾拜旦,英国教育家,被誉为“现代奥林匹克之父”,我们学过他的《变色龙》。
二、阅读能力(50分)
4.(3分)下列名著中的人物,以行医之名四处招摇撞骗的是()
A.《儒林外史》中的庄尚志
B.《水浒传》中的卢俊义
C.《朝花夕拾》中的陈莲河
D.《简•爱》中的圣约翰
5.(2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许多人物都是课文《谁是最可爱的人》中说到的“最可爱的人”。请
你结合名著内容,从下列人物中任选一个你认为的“最可爱的人”,并结合其相关故事情节说明理由。
朱赫来
保尔•柯察金
6.(14分)现代文阅读。
暗号①
[河南•巩义]侯发山
又是好几天没见到爸爸了,子琪缠着妈妈去见爸爸。
爸爸是一名火车司机,跑成昆铁路这条线。打子琪记事起,爸爸一直就是这条线路,再没换过。子琪
曾问过爸爸。爸爸如数家珍地告诉子琪:“成昆铁路全长约一千公里,有991座桥梁,427座隧道,是世界
上桥梁、隧道最多的铁路。"爸爸上班不在家,子琪想他的时候,妈妈掐算好时间,就带上子琪来到成昆
铁路旁边的公路上,等候爸爸开的那趟火车。
妈妈看了看窗外,为难地说:“子琪,下雨了,天有点凉,不去吧?”
“不,就要去,就要去。”子琪喷着小嘴,倔强地说。
没办法,妈妈便跟子琪穿上外罩,然后开车来到和爸爸经常“见面”的那个地方。妈妈说火车还没来,
让子琪在车里待着。子琪不愿意,下车打着伞,盯着前方不远处两条冰冷的铁轨。
小雨淅淅沥沥,打在伞上“嚼啜”作响。虽是春天,因为下雨,凉意仍未过去。妈妈把子琪揽在自己
的身体前,两人合打一把伞。
子琪说:“妈妈,这一次爸爸好长时间没回来了。”
妈妈迟疑了一下,说:“因为这次是清明。”
“这个节是干什么的啊?学校也都放假了。”子琪歪着头,皱着眉头,满脸的问号。
妈妈说:“清明节是咱们国家古老的节日,扫墓祭祖的,就是纪念逝世一一死去的亲人的。”
子琪说:“妈妈,您不是说我的爷爷早就去世了,怎么我们不去纪念啊?”
妈妈说:“你的爷爷是一名铁道兵,参加了成昆铁路的建设。当时没有机械,全靠工人的一双手。有
的桥墩高达一二十层楼那么高,仅开挖的地基就比一个足球场还要大。打隧道的时候,每个人手里拿一把
风枪打,从早上打到黄昏。下班以后,根本分不清谁是谁,脸上全是泥浆。最多的时候48个小时没有睡
过觉,趁放炮的那点时间眯瞪一会儿,有的站着就睡着了……”
“大象就是站着睡觉的•……快说我爷爷。”子琪打断妈妈的话,着急地问道。
“在一次浇筑桥墩的时候,你的爷爷陷进了混凝土中,再没出来。”妈妈哽咽着说不下去了。
子琪惊讶地张大嘴巴,好半天都合不拢。他想了想,小声说道:“妈妈,我爷爷是不是变成了桥墩?”
妈妈怔了一下,然后点点头,说:“你爸爸,每次经过那座桥墩的时候,都会鸣喇叭向你爷爷致敬。
今天是清明,他更不会放过跑这一趟的机会。”
子琪仰着小脸问道:”爸爸鸣喇叭,爷爷能听见吗?”
“能!”妈妈轻轻拍了拍子琪的肩膀。
妈妈说:“修建眼前这条铁路,花了十年时间,有2100名铁道兵跟你爷爷一样,付出了生命。”
子琪捂住了嘴巴,好像害怕自己吃惊的声音发出来。
随着“呜、呜”的火车鸣笛,一辆火车过来了。子琪挣脱妈妈,双手挥舞,大声叫道:“爸爸!爸爸!”
火车的“眠当”声淹没了子琪的呼叫。
一个男人从车头的窗口探出头,露出一个笑脸,挥了挥手一一那是爸爸跟子琪约定的暗号。
火车眨眼即逝,子琪“哇”地一声哭了,伤心极了。
没过多少天,爸爸就在成昆铁路复线开起了动车。
那天爸爸休班在家,子琪问道:“爸爸,不经过那座桥墩了,爷爷会伤心吗?”
爸爸说:“孩子,爷爷如果有在天之灵,他不会伤心,他应该高兴才是。”
“为什么?”
“因为这条铁路级别远高于老线,全是机械化建设的,属于快速铁路,昆明至成都的时间,将由原来
的19个小时,缩短至7小时左右。”
子琪点了点头,似乎明白了。
【注释】①选自《河南小小说》,有删改。
(1)假如将这个小说改编成舞台剧,下列场景不会出现在舞台的是
A.子琪和妈妈一起坐在车里等爸爸的火车经过。
B.爷爷参加成昆铁路建设,在工地上不幸离世。
C.爸爸经过那个桥墩时,会鸣喇叭向爷爷致敬。
D.爸爸从车头窗口探出头,微笑着对子琪挥手。
(2)小说结尾写到“子琪点了点头,似乎明白了",子琪明白了什么?下列推断有误的一项是
A.爸爸之后不再经过那个桥墩的原因。
B.动车开通,大大缩短了路途的时间。
C.成昆铁路是铁路建设飞速发展的体现。
D.爷爷为爸爸能够开复线而感到骄傲。
(3)小说中每一个人物的存在都有其必要性。“妈妈”这个角色对故事情节的发展同样有着重要作用。
请结合选文内容简要分析。
(4)本文的标题“暗号”有多重意蕴,请结合选文内容简要分析。
7.(14分)阅读回答问题。
以科技之钥打开历史之门①列举南海西北陆坡一号沉
冯天禹船遗址的发现,有力地论
世界级重大考古发现有了新进展!前不久,国家文物局公布南海西北证了①的观
陆坡一号、二号沉船遗址考古最新成果。象形执壶、法华梅瓶、青花人物纹点。
罐……水下考古同科技携手,开启埋藏千余米深海、尘封数百年的“时光宝这是事实论据,真实有力
盒”,一件件“沉睡”的文物苏醒过来,惊艳了时光,诉说着历史,也见证着地论证了②
科技的力量。的观点。
茫茫深海,“打捞”历史,绝非易事。曾经,受深潜技术限制,我国
水下考古多集中在近海、浅海,对深海考古,只能“望洋兴叹”。2017年8
月,我国第二台深海载人潜水器“深海勇士”号成功进行首次载人深潜,拉
开了我国深海考古的序幕。在此次南海西北陆坡一号、二号沉船遗址考古调
查中,“深海勇士”更是以高精尖的“十八般武艺”,立下汗马功劳。长基线
定位系统犹如“灯塔”,精准导航;三维激光扫描仪和高清相机则充当“眼睛”,
在水下昏暗的环境中敏锐捕捉每一个细节;全新升级的柔性机械手,既能稳
定提取文物,又能避免文物磨损……科技赋能,助力考古走向蔚蓝深海,我
们得以抵达更深更远的水下世界,探寻中华文明的深海印记。
文物是打开历史记忆的钥匙。借助科技之力,越来越多文物得以揭开
神秘面纱,与我们展开一场场跨越时空的对话。从南海西北陆坡一号沉船遗
址中提取的陶器、瓷器,部分带有“福”“正”“太平”“吴文自造”等底款,
它们不仅是商品标识,也是历史碎片,是沉淀的时光,折射着当时人们的日
用常行,勾勒出数百年前的社会风貌,也讲述着那个时代人们的愉悦与艰辛、
开拓与探索。
一件件出水文物,也是重要的实证资料。从外销的陶瓷器,到海外输
入的木材,再到带有异域文化特色的法华器……碧波之下的两艘沉船满载瑰
宝,再现了明代中期海上贸易的繁荣景象,成为我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贸易
往来与文化交流的重要见证。得益于技术的进步,我们才能聆听到这样的历
史脉动,让凝固的时光重新流淌。
科技持续拓展人类认知的边界。借助技术手段“究天人之际,通古今
之变”,能不断深化对人类自身的了解。从利用碳十四测年,为开展各个文化、
类型、遗址的比较研究确立统一的“时间标尺”,到应用古DNA研究,全面
认识古代人群的迁徙过程、当时的社会形态,再到通过有机残留物分析,了
解先民们对生物的加工、利用水平和相关载体的功能……用好科技手段,能
让那些或被厚土、或被海水埋藏千百年的文明遗存重见天日、重新“说话”、
重焕光彩。以科技之钥打开历史之门,我们将更好溯源中华文明,不断拓展
人类文明的历史记忆。
科技打破的界限,还包括曾经横亘在普通观众面前的文物欣赏门槛。
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全息投影、人工智能等技术越来越多地应用到文博领
域。比如,三星堆博物馆新馆用裸眼3D技术还原考古现场,让观众能够目
睹文物出土瞬间;南京大报恩寺遗址博物馆开发全真互联元宇宙体验项目,
观众能够凭借数字形象“进入”明代大报恩寺一探究竟。现代科技让历史场
景跨越时空得以生动呈现,参观者能更加直观地了解文物的价值,感受文化
的魅力与历史的厚重。观众看得懂、有收获、能共鸣,文物以更灵动的姿态
走进大众生活、走进人们心里,其生命力才能得以延续。
考古是为了解码过去,也是为了奔赴未来。坚持以科技创新赋能考古
事业,让百万年人类繁衍生息的历史图景更加生动,让万年文化史内涵愈加
丰富,让5000多年文明史的脉络更加清晰,我们将更加自信地走向明天,书
写更精彩的文明篇章。
【注释】①选自《人民日报》2024.7.24,有删改。
(1)下列关于科学技术对历史文物的影响,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促进了水下考古发展
B.使文物见证贸易往来
C.使文物焕发了新活力
D.更好地溯源中华文明
(2)若给选文另拟一个标题,下列选项最恰当的一项是
A.科技赋能历史新发展
B.科技延续文物生命力
C.如何提高文物影响力
D.如何提高科技创新力
(3)选文旁的批注,有两处未完成,请补充完整。
①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自1993年起,贵州斩获7次“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荣誉。思考如何让数字科技为贵州考古技
术“赋能”,为贵州在考古界的继续发展助力?请结合选文内容,提出一条建议并阐述理由。
8.(10分)古代诗文阅读。
白云寺游记①
[明]徐霞客
再折而西半里,为白云寺,前后架阁两重。有泉一坎,在后阁前楹②下,是为跪勺泉,下北通阁下石
窍,个盈不涸,取者必伏而勺,故名曰"跪”。由阁西再北上半里,为流米洞。洞悬山顶危崖间,其门南
向,深仅丈余。洞前凭临诸峰,翠浪千层,环拥回伏,远近皆出足下。逾而北,开坪甚敞,结静庐数处,
而南京井当其中。石脊平伏岭头,中裂一隙,南北横不及三尺,东西阔约五尺,深尺许;停水其间,清冽
异常,而不减不溢。余初至,见有巨鱼,戏水面,见人掉入窍去,波涌纹激,半晌乃定。是日下午,抵白
云庵。老僧迎客坐,庐前艺地种蔬,有蓬蒿菜,黄花满畦。四望乔木环翳,如在深壑,不知为众山之顶。
对谈久之,薄暮乃返。
【注释】①选自《徐霞客游记•黔游日记三》,有删节。②楹:房屋的柱子。特指厅堂的前柱。
(1)下列地点不是选文描写的是
A.跪勺泉
B.流米洞
C.临诸峰
D.南京井
(2)小阳在读完选文后,针对文中所用到的写作手法做了如下批注。请任选一个,结合选文进行简要
分析。
批注一:移步换景与定点观察结合
批注二:静态景与动态美结合
(3)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不一致的一项是
A.个般不涸彼竭我承(《左传•曹刿论战》)
B.洞悬山顶危崖回飞漱其间(郦道元《三峡》)
C.避而北,开坪甚敞不遒矩(《<论语〉十二章》)
D.不知为众山之顶不知口体书奉不若人也(宋濂《送东阳马生
序》)
9.(7分)阅读回答问题。
诉衷情•客中
[南宋]刘仙伦
征衣薄薄不禁风。长日雨丝中。又是一年春事,花信到梧桐。
云漠漠,水溶溶。去匆匆。客怀今夜,家在江西,身在江东。
(1)下列诗词所表达的情感与本词最接近的一首是
A.《天净沙•秋思》
B.《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C.《江城子•密州出猎》
D.《山坡羊•潼关怀古》
(2)词人善用叠词,请你根据诗歌内容分析“薄薄”“漠漠”“溶溶”“匆匆”的作用。
三、综合运用(15分)
10.(15分)北京时间2024年7月27日至8月12日,第33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法国巴黎举办。为
了激发同学们对体育运动的兴趣,班级拟开展“运动与健康同行”主题活动。
(1)文艺委员设计了“动起来更健康”的主题展板,下列选项中全部适合放入展板的一项是
①运动方法技巧
②健康习惯养成方法
③运动项目分类
④缓解压力的10个小方法
⑤运动计划个性化设计
A.①③④
B.①③⑤
C.②③④
D.②③⑤
(2)宣传委员收集了关于不同跑步类型的资料。下面的内容有两处语言文字运用不当,请找出来并修
改。
①跑步这项运动按照距离可分为短跑、中跑和长跑。②短跑通常包括60米、100米、200米和400米。
③这些项目需要运动员具备极高的速度,力量、爆发力和敏捷性。④所以短跑一般采用蹲踞式起跑姿势,
有助于运动员在起跑时迅速发力。⑤中跑通常包括800米和1500米,这些项目需要运动员在保持适当速
度的同时,展现出良好的耐力和策略。⑥长跑包括5000米和10000米,以及更长的马拉松。⑦这些项目
对运动员的耐力、速度和持久力提出了更高的评价。
(3)班级准备举行100米短跑竞赛,体育委员准备向大家展示正确的起跑姿势图并进行讲解。请根据
下列图文,将他的讲解稿补充完整,要求表达简明、连贯、通顺。
各就位姿势
手指用力撑地
讲解稿
听见裁判发出各就位指令时,呈半蹲姿势,左脚在前,脚尖距起跑线①.,右脚距
左脚10-20公分远,双手②,手指在起跑线位置撑地。听见裁判发出预备指令时,臀部提起,
略高于肩膀,左膝弯曲90°〜100之间,右膝弯曲③,手指用力撑地,目视前方,等
待预备指令。
四、写作能力(60分)
11.(60分)作文。
同学,你在生活中肯定发现过很多美。美在春花秋月、夏雨冬雪里,美在琴棋书画、诗词歌赋里,美
在砥砺奋进、拼搏向上里,美在温暖的人间真情里……美能给我们以思考和启迪,给予我们力量。请以“藏
在_________里的美”为标题,写一篇600〜700字的作文。
写作提示及要求:(1)注意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2)明确“美”藏在什么里,交代美与所
写的人/事/物的关系。(3)详略得当,充分表现发现美的故事和过程。(4)有自己的发现、感悟、思考等。
(5)符合生活常理,内容健康,文体明确。(6)勿抄袭、勿套作,勿泄露考生姓名、校名等信息。
2025年贵州省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二)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题号34
答案DC
一、基础积累(20分)
1.(7分)阅读回答问题。
人生的最大yihdn①,莫过于生命的一次性和生活的有限性,但文学可以让我们借千万人
之眼,领会千万种人生。通过阅读,我们能沉浸式体验另一种人生,并在与作品人物的共情中思考、感w
在②、自省。在阅读时,我们也要尽量理解透彻,不能不求巷解。
很多时候,阅读的意义在于拓宽眼界,让自己能辨别是非,不去人云亦云,不会随波逐流,不因顼眉
小事而纠结忧心。它难以获得彳丁之有效的回报,却能在不知不觉中帮助我们构建一个丰富安稳的精神世界,
点缴日常生活。文学不是高于生活,而是内在于生活,成为生活的一部分。被文学zi③养的生
活,一定是更细腻、更丰富多彩的生活。
(1)请根据上面文段的语境和拼音,用楷体字写出横线处的字词。
(2)上面文段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C
A.不求甚解
B.琐屑
C.行之有效
D.点缀
【解答】答案:
(1)①遗憾②悟③滋
(2)C
2.(10分)根据所给信息默写相应内容。
①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曹植《梁甫行》)
②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其一)》]
③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左传•曹刿论战》)
④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杜甫《望岳》)
⑤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赵师秀《约客》)
⑥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百战多。(陈毅《梅岭三章》)
⑦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表明自己虽仕途受挫,但仍要为国家奉献一切的诗句是“落红不是无情
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⑧陆游在《游山西村》中,描写实景实感,形容由困窘步入佳境的诗句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
暗花明又一村
【解答】答案:
①狐兔翔我宇(易错字:)
②长风破浪会有时
③再而衰(易错字:衰)
④造化钟神秀
⑤闲敲棋子落灯花(易错字:敲)
⑥创业艰难百战多
⑦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易错字:泥)
⑧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易错字:柳)
3.(3分)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醉翁亭记》是北宋文学家、政治家欧阳修的作品,选自于《欧阳修全集》。
B.“太学”是我国古代设在京城的最高学府,元、明、清时期设国子学或国子监。
C.卞之琳,诗人、翻译家。主要作品有诗集《鱼目集》《慰劳信集》《雕虫纪历》。
D.顾拜旦,英国教育家,被誉为“现代奥林匹克之父”,我们学过他的《变色龙》。
【解答】ABC.正确;
D.有误,顾拜旦是法国教育家,被誉为“现代奥林匹克之父”,而《变色龙》是俄国作家契诃夫的作品,
不是顾拜旦的,所以该选项表述错误。
故选:Do
二、阅读能力(50分)
4.(3分)下列名著中的人物,以行医之名四处招摇撞骗的是()
A.《儒林外史》中的庄尚志
B.《水浒传》中的卢俊义
C.《朝花夕拾》中的陈莲河
D.《简•爱》中的圣约翰
【解答】《儒林外史》中的庄尚志,名庄绍光,是一位淡薄名利、有学问有品德的人,他没有以行医之
名四处招摇撞骗的行为。《水浒传》中的卢俊义,绰号“玉麒麟”,是河北大名府富商、大财主、员外,
武艺高强,主要是在江湖和军事等方面有相关经历,与行医招摇撞骗无关。《朝花夕拾》中的陈莲河是
一个典型的庸医,他故弄玄虚,勒索钱财,以行医之名四处招摇撞骗,给鲁迅的父亲开了很多奇怪的药
方,却没有治好病,该选项符合题意。《简•爱》中的圣约翰是一位虔诚的传教士,他有自己的信仰和
追求,虽然在某些方面比较固执,但并不是以行医之名招摇撞骗的人。
故选:Co
5.(2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许多人物都是课文《谁是最可爱的人》中说到的“最可爱的人”。请
你结合名著内容,从下列人物中任选一个你认为的“最可爱的人”,并结合其相关故事情节说明理由。
朱赫来
保尔•柯察金
【解答】本题考查名著人物。
从两人中任其一,结合人物故事说明理由,合理即可。如,选朱赫来。为粉碎残余匪帮的暴动阴谋,朱
赫来不顾惜身体,夜以继日地忘我工作;危急时刻,他负责指挥两个共产主义大队,制止了匪帮预谋的
暴动,保护了革命胜利果实。因此朱赫来是“最可爱的人”。
答案:
示例:我选保尔•柯察金。为了让成千上万的居民免受严寒的侵袭,保障过冬木材的供应,在修筑通到
伐木场的铁路时,保尔面对恶劣的天气、疾病和匪兵的偷袭等各种考验,以钢铁般的意志顽强工作,最
后病倒在筑路的岗位上。可见保尔是一位“最可爱的人”。
6.(14分)现代文阅读。
暗号①
[河南•巩义]侯发山
又是好几天没见到爸爸了,子琪缠着妈妈去见爸爸。
爸爸是一名火车司机,跑成昆铁路这条线。打子琪记事起,爸爸一直就是这条线路,再没换过。子琪
曾问过爸爸。爸爸如数家珍地告诉子琪:“成昆铁路全长约一千公里,有991座桥梁,427座隧道,是世界
上桥梁、隧道最多的铁路。"爸爸上班不在家,子琪想他的时候,妈妈掐算好时间,就带上子琪来到成昆
铁路旁边的公路上,等候爸爸开的那趟火车。
妈妈看了看窗外,为难地说:“子琪,下雨了,天有点凉,不去吧?”
“不,就要去,就要去。”子琪喷着小嘴,倔强地说。
没办法,妈妈便跟子琪穿上外罩,然后开车来到和爸爸经常“见面”的那个地方。妈妈说火车还没来,
让子琪在车里待着。子琪不愿意,下车打着伞,盯着前方不远处两条冰冷的铁轨。
小雨淅淅沥沥,打在伞上“啜啜”作响。虽是春天,因为下雨,凉意仍未过去。妈妈把子琪揽在自己
的身体前,两人合打一把伞。
子琪说:“妈妈,这一次爸爸好长时间没回来了。”
妈妈迟疑了一下,说:“因为这次是清明。”
“这个节是干什么的啊?学校也都放假了。”子琪歪着头,皱着眉头,满脸的问号。
妈妈说:“清明节是咱们国家古老的节日,扫墓祭祖的,就是纪念逝世一一死去的亲人的。”
子琪说:“妈妈,您不是说我的爷爷早就去世了,怎么我们不去纪念啊?”
妈妈说:“你的爷爷是一名铁道兵,参加了成昆铁路的建设。当时没有机械,全靠工人的一双手。有
的桥墩高达一二十层楼那么高,仅开挖的地基就比一个足球场还要大。打隧道的时候,每个人手里拿一把
风枪打,从早上打到黄昏。下班以后,根本分不清谁是谁,脸上全是泥浆。最多的时候48个小时没有睡
过觉,趁放炮的那点时间眯瞪一会儿,有的站着就睡着了……”
“大象就是站着睡觉的•……快说我爷爷。”子琪打断妈妈的话,着急地问道。
“在一次浇筑桥墩的时候,你的爷爷陷进了混凝土中,再没出来。”妈妈哽咽着说不下去了。
子琪惊讶地张大嘴巴,好半天都合不拢。他想了想,小声说道:“妈妈,我爷爷是不是变成了桥墩?”
妈妈怔了一下,然后点点头,说:“你爸爸,每次经过那座桥墩的时候,都会鸣喇叭向你爷爷致敬。
今天是清明,他更不会放过跑这一趟的机会。”
子琪仰着小脸问道:“爸爸鸣喇叭,爷爷能听见吗?”
“能!”妈妈轻轻拍了拍子琪的肩膀。
妈妈说:“修建眼前这条铁路,花了十年时间,有2100名铁道兵跟你爷爷一样,付出了生命。”
子琪捂住了嘴巴,好像害怕自己吃惊的声音发出来。
随着“呜、呜”的火车鸣笛,一辆火车过来了。子琪挣脱妈妈,双手挥舞,大声叫道:“爸爸!爸爸!”
火车的“唯当”声淹没了子琪的呼叫。
一个男人从车头的窗口探出头,露出一个笑脸,挥了挥手一一那是爸爸跟子琪约定的暗号。
火车眨眼即逝,子琪“哇”地一声哭了,伤心极了。
没过多少天,爸爸就在成昆铁路复线开起了动车。
那天爸爸休班在家,子琪问道:“爸爸,不经过那座桥墩了,爷爷会伤心吗?”
爸爸说:“孩子,爷爷如果有在天之灵,他不会伤心,他应该高兴才是。”
“为什么?”
“因为这条铁路级别远高于老线,全是机械化建设的,属于快速铁路,昆明至成都的时间,将由原来
的19个小时,缩短至7小时左右。
子琪点了点头,似乎明白了。
【注释】①选自《河南小小说》,有删改。
(1)假如将这个小说改编成舞台剧,下列场景不会出现在舞台的是工
A.子琪和妈妈一起坐在车里等爸爸的火车经过。
B.爷爷参加成昆铁路建设,在工地上不幸离世。
C.爸爸经过那个桥墩时,会鸣喇叭向爷爷致敬。
D.爸爸从车头窗口探出头,微笑着对子琪挥手。
(2)小说结尾写到“子琪点了点头,似乎明白了",子琪明白了什么?下列推断有误的一项是D
A.爸爸之后不再经过那个桥墩的原因。
B.动车开通,大大缩短了路途的时间。
C.成昆铁路是铁路建设飞速发展的体现。
D.爷爷为爸爸能够开复线而感到骄傲。
(3)小说中每一个人物的存在都有其必要性。“妈妈”这个角色对故事情节的发展同样有着重要作用。
请结合选文内容简要分析。
(4)本文的标题“暗号”有多重意蕴,请结合选文内容简要分析。
【解答】(1)本题考查对内容的理解。
ACD.正确。
B.有误,舞台剧受舞台空间和表演形式限制,很难直接呈现爷爷参加成昆铁路建设并在工地上离世这种
过去发生且场景宏大复杂的情节,通常会通过人物的台词来讲述这一背景信息。
故选:B»
(2)本题考查对内容的理解。
ABC.正确。
D.有误,从文中可知,子琪明白的是爸爸开动车不再经过那座桥墩的原因,是因为铁路升级,时间大幅
缩短,这体现了铁路建设的发展,即A、B、C选项内容。而文中未提及爷爷为爸爸开复线感到骄傲,
属于无中生有。
故选:D。
(3)本题考查人物形象分析。
①妈妈是子琪与爸爸联系的纽带,如妈妈掐算时间带子琪去见爸爸,推动了子琪和爸爸“见面”情节的
发展;②妈妈向子琪讲述爷爷的故事,交代了爷爷牺牲的背景以及成昆铁路建设的艰辛,丰富了小说的
历史背景与情感内涵,让子琪的情感变化有了根源,也为后面子琪对铁路发展的理解做铺垫;③妈妈与
子琪的对话互动,如回答子琪关于节日、爷爷等诸多疑问,串联起整个故事,使行文流畅自然,没有突
兀感,在情节推进上起到了穿针引线的作用。
(4)本题考查标题的含义。
①表层含义指爸爸与子琪约定的见面“暗号”,即爸爸从车头窗口探出头,露出笑脸,挥一挥手,这是
父子间独特的交流方式,饱含亲情,每次出现都慰藉着子琪对爸爸的思念;②深层含义象征着成昆铁路
建设者们代代相传的精神纽带,爷爷为铁路建设献出生命,爸爸坚守这条铁路线,向爷爷致敬,子琪在
成长中逐渐理解这份精神,它如同“暗号”一样,隐秘而坚韧地传承着先辈们为国家建设无私奉献的伟
大精神,让这份精神在家族、在铁路建设历程中延续下去。
答案:
(1)B
(2)D
(3)①妈妈是亲子纽带,掐算时间带子琪见爸爸,推动见面情节;②讲述爷爷故事,交代背景,为子
琪情感变化铺垫,丰富小说内涵;③通过对话串联故事,使行文流畅,推进情节。
(4)①表层指父子见面“暗号”,爸爸窗口探出头挥手,饱含亲情,慰藉子琪思念;②深层象征建设者
精神纽带,爷爷献身、爸爸坚守、子琪理解,传承无私奉献精神。
7.(14分)阅读回答问题。
以科技之钥打开历史之门①列举南海西北陆坡一号沉
冯天禹船遗址的发现,有力地论
世界级重大考古发现有了新进展!前不久,国家文物局公布南海西北证了①的观
陆坡一号、二号沉船遗址考古最新成果。象形执壶、法华梅瓶、青花人物纹点。
罐……水下考古同科技携手,开启埋藏千余米深海、尘封数百年的“时光宝这是事实论据,真实有力
盒,,,一件件,,沉睡”的文物苏醒过来,惊艳了时光,诉说着历史,也见证着地论证了②
科技的力量。的观点。
茫茫深海,“打捞”历史,绝非易事。曾经,受深潜技术限制,我国
水下考古多集中在近海、浅海,对深海考古,只能“望洋兴叹”。2017年8
月,我国第二台深海载人潜水器“深海勇士”号成功进行首次载人深潜,拉
开了我国深海考古的序幕。在此次南海西北陆坡一号、二号沉船遗址考古调
查中,“深海勇士”更是以高精尖的“十八般武艺”,立下汗马功劳。长基线
定位系统犹如“灯塔”,精准导航;三维激光扫描仪和高清相机则充当“眼睛”,
在水下昏暗的环境中敏锐捕捉每一个细节;全新升级的柔性机械手,既能稳
定提取文物,又能避免文物磨损……科技赋能,助力考古走向蔚蓝深海,我
们得以抵达更深更远的水下世界,探寻中华文明的深海印记。
文物是打开历史记忆的钥匙。借助科技之力,越来越多文物得以揭开
神秘面纱,与我们展开一场场跨越时空的对话。从南海西北陆坡一号沉船遗
址中提取的陶器、瓷器,部分带有“福”“正”“太平”“吴文自造”等底款,
它们不仅是商品标识,也是历史碎片,是沉淀的时光,折射着当时人们的日
用常行,勾勒出数百年前的社会风貌,也讲述着那个时代人们的愉悦与艰辛、
开拓与探索。
一件件出水文物,也是重要的实证资料。从外销的陶瓷器,到海外输
入的木材,再到带有异域文化特色的法华器……碧波之下的两艘沉船满载瑰
宝,再现了明代中期海上贸易的繁荣景象,成为我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贸易
往来与文化交流的重要见证。得益于技术的进步,我们才能聆听到这样的历
史脉动,让凝固的时光重新流淌。
科技持续拓展人类认知的边界。借助技术手段“究天人之际,通古今
之变”,能不断深化对人类自身的了解。从利用碳十四测年,为开展各个文化、
类型、遗址的比较研究确立统一的“时间标尺”,到应用古DNA研究,全面
认识古代人群的迁徙过程、当时的社会形态,再到通过有机残留物分析,了
解先民们对生物的加工、利用水平和相关载体的功能……用好科技手段,能
让那些或被厚土、或被海水埋藏千百年的文明遗存重见天日、重新“说话”、
重焕光彩。以科技之钥打开历史之门,我们将更好溯源中华文明,不断拓展
人类文明的历史记忆。
科技打破的界限,还包括曾经横亘在普通观众面前的文物欣赏门槛。
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全息投影、人工智能等技术越来越多地应用到文博领
域。比如,三星堆博物馆新馆用裸眼3D技术还原考古现场,让观众能够目
睹文物出土瞬间;南京大报恩寺遗址博物馆开发全真互联元宇宙体验项目,
观众能够凭借数字形象“进入”明代大报恩寺一探究竟。现代科技让历史场
景跨越时空得以生动呈现,参观者能更加直观地了解文物的价值,感受文化
的魅力与历史的厚重。观众看得懂、有收获、能共鸣,文物以更灵动的姿态
走进大众生活、走进人们心里,其生命力才能得以延续。
考古是为了解码过去,也是为了奔赴未来。坚持以科技创新赋能考古
事业,让百万年人类繁衍生息的历史图景更加生动,让万年文化史内涵愈加
丰富,让5000多年文明史的脉络更加清晰,我们将更加自信地走向明天,书
写更精彩的文明篇章。
【注释】①选自《人民日报》2024.7.24,有删改。
(1)下列关于科学技术对历史文物的影响,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B
A.促进了水下考古发展
B.使文物见证贸易往来
C.使文物焕发了新活力
D.更好地溯源中华文明
(2)若给选文另拟一个标题,下列选项最恰当的一项是A
A.科技赋能历史新发展
B.科技延续文物生命力
C.如何提高文物影响力
D.如何提高科技创新力
(3)选文旁的批注,有两处未完成,请补充完整。
①文物是打开历史记忆的钥匙
②科学技术的应用,打破了普通观众与文物欣赏的界限
(4)自1993年起,贵州斩获7次“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荣誉。思考如何让数字科技为贵州考古技
术“赋能”,为贵州在考古界的继续发展助力?请结合选文内容,提出一条建议并阐述理由。
【解答】(1)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
ACD.正确。
B.有误,根据选文第四段”一件件出水文物,也是重要的实证资料…的重要见证”可知,文物本身就见
证了我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贸易往来与文化交流,科技只是让它们重现了往日海上贸易的繁荣景象,B
项理解不恰当。
故选:Bo
(2)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根据选文第二段“科技赋能,助力考古走向蔚蓝深海,我们得以抵达更
深更远的水下世界,探寻中华文明的深海印记”,第四段“得益于技术的进步,我们才能聆听到这样的
历史脉动,让凝固的时光重新流淌”,第五段“科技持续拓展人类认知的边界”,第六段“科技打破的界
限,还包括曾经横亘在普通观众面前的文物欣赏门槛”等可知,文章从科技促进考古新进展、科技拓展
人类认知边界、科技打破欣赏文物局限性,延续文物生命力表现科技对历史新发展的贡献,A项最恰当。
故选:Ao
(3)本题考查理解文段的观点。
①南海西北陆坡一号沉船遗址的发现是一个具体的考古实例,它展示了科技在深海考古中的应用和成果。
这一发现不仅令人惊叹,更重要的是,它凸显了科技在考古领域的重要性,特别是当面对深海等极端环
境时,科技成为了打开历史之门的钥匙。这一实例与文章的主题一一科技在考古中的应用及其重要性一
一紧密相连。
②这段文字提供了两个具体的例子:三星堆博物馆新馆利用裸眼3D技术还原考古现场,南京大报恩寺
遗址博物馆开发全真互联元宇宙体验项目。这两个例子都是现代科技在文物展示方面的应用,它们使得
观众能够更直观、更生动地了解文物和历史。这些事实论据与文章中关于科技打破文物欣赏门槛、让历
史场景生动呈现的观点相吻合。
(4)本题考查提建议。首先,我们需要理解数字科技如何能够为考古技术“赋能”。从选文中我们可以
看到,科技在考古中的应用是多方面的,包括深海考古的导航、扫描、提取技术,文物保护与研究的碳
十四测年、古DNA研究、有机残留物分析等技术,以及文物展示中的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全息投影
等技术。这些技术的应用极大地拓展了考古的边界,提高了考古的效率和准确性,同时也使得文物和历
史的呈现更加生动和直观。
对于贵州考古来说,同样可以借鉴这些科技的应用。贵州地区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但同时也面临
着地理环境的复杂性和考古技术的挑战。因此,引入数字科技,特别是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分
析等领域的技术,将有望为贵州考古技术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建议:
结合选文内容,我建议贵州考古界可以加强与数字科技企业的合作,共同研发适用于贵州地区考古的数
字科技工具和设备。例如,可以利用无人机进行空中考古勘探,利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进行遗址的精准
测绘,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进行文物和遗址的保护与研究等。
理由:
提高考古效率:数字科技的应用可以大大提高考古勘探、测绘和研究的效率,缩短考古周期,降低考古
成本。增强考古准确性:数字科技可以提供高精度、高分辨率的数据和信息,使得考古结果更加准确可
靠。促进文物保护:数字科技可以为文物保护提供新的手段和方法,如数字化复原、虚拟展示等,有助
于减少对文物的物理损伤。提升公众参与度:数字科技还可以为公众提供更加生动、直观的考古体验,
提升公众对考古和文化遗产的兴趣和参与度。示例:
建议贵州考古界加强与数字科技企业的合作,共同研发适用于贵州地区考古的数字科技工具和设备。理
由在于这可以提高考古效率、增强考古准确性、促进文物保护以及提升公众参与度,为贵州考古技术的
继续发展助力。
答案:
(1)B
(2)A
(3)①文物是打开历史记忆的钥匙②科学技术的应用,打破了普通观众与文物欣赏的界限
(4)示例一:建议用科技化、数字化、智能化的方式来赋能贵州考古技术。三维激光扫描仪和高清相
机可以在昏暗的环境中敏锐地捕捉到每一个细节,帮助贵州考古解决昏暗环境下的视线问题;全新升级
的柔性机械手,既能稳定提取文物,又能避免文物磨损,运用这一技术,可以保护考古文物,保证考古
发现与开采的完整性。
示例二:建议贵州坚持以科技创新赋能考古事业。将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全息投影、人工智能等技术
越来越多地应用到文博领域,拉近人们与文物欣赏之间的距离;以科技创新赋能考古事业,才能让百万
年人类繁衍生息的历史图景更加生动,让贵州万年文化史内涵愈加丰富。
8.(10分)古代诗文阅读。
白云寺游记①
[明]徐霞客
再折而西半里,为白云寺,前后架阁两重。有泉一坎,在后阁前楹②下,是为跪勺泉,下北通阁下石
窍,个盈不涸,取者必伏而勺,故名曰"跪”。由阁西再北上半里,为流米洞。洞悬山顶危崖间,其门南
向,深仅丈余。洞前凭临诸峰,翠浪千层,环拥回伏,远近皆出足下。逾而北,开坪甚敞,结静庐数处,
而南京井当其中。石脊平伏岭头,中裂一隙,南北横不及三尺,东西阔约五尺,深尺许;停水其间,清冽
异常,而不减不溢。余初至,见有巨鱼,戏水面,见人掉入窍去,波涌纹激,半晌乃定。是日下午,抵白
云庵。老僧迎客坐,庐前艺地种蔬,有蓬蒿菜,黄花满畦。四望乔木环翳,如在深壑,不知为众山之顶。
对谈久之,薄暮乃返。
【注释】①选自《徐霞客游记•黔游日记三》,有删节。②楹:房屋的柱子。特指厅堂的前柱。
(1)下列地点不是选文描写的是C
A.跪勺泉
B.流米洞
C.临诸峰
D.南京井
(2)小阳在读完选文后,针对文中所用到的写作手法做了如下批注。请任选一个,结合选文进行简要
分析。
批注一:移步换景与定点观察结合
批注二:静态景与动态美结合
(3)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不一致的一项是A
A.个般不涸彼竭我承(《左传•曹刿论战》)
B.洞悬山顶危崖回飞漱其画(郦道元《三峡》)
C电而北,开坪甚敞不逋矩(《<论语〉十二章》)
D.不知为众山之顶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宋濂《送东阳马生
序》)
【解答】(1)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ABD.都进行描写。
C.没有描写,从“洞前凭临诸峰”可知,文中一带而过,没有具体描写“临诸峰”。
故选:Co
(2)本题考查写作手法的分析。从文中“再折而西半里”“由阁西再北上半里”“洞前凭临诸峰,翠浪
千层,环拥回伏,远近皆出足下”可以看出运用了移步换景的写法;从文中“庐前艺地种蔬,有蓬蒿菜,
黄花满畦。四望乔木环翳,如在深壑,不知为众山之顶”可以看出运用了定点观察的写法。从文中“停
水其间,清冽异常,而不减不溢。余初至,见有巨鱼,戏水面,见人掉入窍去,波涌纹激,半晌乃定”
可以看出静态景与动态美结合。任选一个批注,结合选文进行简要分析即可。
(3)本题考查一词多义。
A.不同,满/充满,这里指士气正旺盛。
B.相同,...中间/....中间。
C.相同,越过/越过。
D.相同,的/的。
故选:Ao
答案:
(1)C
(2)示例一:选文第①段采用移步换景与定点观察相结合的写法。作者以自己的行踪为线索,写了跪
勺泉、流米洞、南京井等景物,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接着重点描写了静庐四周的景色,突出了白云寺
的险要位置和优美风光。
示例二:选文动静结合,既有对跪勺泉、南京井等静态之景的描写,也有对游人取水、巨鱼戏水的动态
之美的刻画,使文章生动而富有情趣。
(3)A
9.(7分)阅读回答问题。
诉衷情•客中
[南宋]刘仙伦
征衣薄薄不禁风。长日雨丝中。又是一年春事,花信到梧桐。
云漠漠,水溶溶。去匆匆。客怀今夜,家在江西,身在江东。
(1)下列诗词所表达的情感与本词最接近的一首是A
A.《天净沙•秋思》
B.《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C.《江城子•密州出猎》
D.《山坡羊•潼关怀古》
(2)词人善用叠词,请你根据诗歌内容分析“薄薄”“漠漠”“溶溶”“匆匆”的作用。
【解答】(1)本题考查诗歌情感的理解。本词主要表达了词人身处异乡、思念家乡的愁绪与孤寂之情。
A.相近,表达的是漂泊在外的游子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与本词情感相近;
B.不相近,表达的是对战乱中故园的思念,情感偏向沉重;
C.不相近,表达的是出猎的豪情壮志,情感激昂;
D.不相近,表达的是对古都的怀古之情,情感深沉。因此,A项与本词情感最接近。
故选:Ao
(2)本题考查诗歌炼字。首先,需要定位到词中的叠词,即“薄薄”“漠漠”“溶溶”“匆匆”。然后,
结合诗歌内容,分析这些叠词所描绘的场景和表达的情感。“薄薄”:形容征衣,说明衣服单薄,连春风
都难以抵御,既写出了词人旅途的艰辛,又暗示了词人漂泊在外生活的困苦,同时为下文在雨中的情景
作铺垫。“漠漠”:描绘云的状态,写出天空阴云密布,营造出一种压抑、沉闷的氛围,烘托出词人内心
的愁绪。“溶溶”:描写水流动的样子,水缓缓流淌,给人一种连绵不绝之感,如同词人的思乡之情,悠
悠无尽。“匆匆”:体现了词人行程的匆忙,突出了漂泊的状态,进一步强化了客居他乡的孤独和对家乡
的思念之情。这些叠词从不同角度,从外在环境到自身状态,生动形象地强化了词人漂泊在外的孤独、
思乡之情以及旅途的艰辛。
答案:
(1)A
(2)“薄薄”写出了词人身处环境之艰苦,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在寒冷与孤独中更显强烈;“漠漠”和”溶
溶”渲染了迷蒙凄冷而又浩渺开阔的意境,暗含了词人内心的迷茫与不确定感,情感上显得更加深沉和
复杂;“匆匆”抒发了词人对羁旅漂泊与时光流逝的无奈之情。
译文:
旅途所穿的衣服十分单薄,简直难以抵挡寒风。漫长的日子里,一直都处在绵绵雨丝之中。又到了一
年中春天的时节,梧桐花应着花期绽放。天空中阴云密布,江水缓缓流淌。时光匆匆流逝。今夜,心中满
是客居他乡的愁绪,家乡远在江西,而我却身处在江东。
三、综合运用(15分)
10.(15分)北京时间2024年7月27日至8月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江西省赣州市六校2024-2025学年高三质量监测(二)物理试题含解析
- 四川三河职业学院《材料应用设计实训(1)》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辽宁省大连市第七十六中学2025年初三模拟考试(一)化学试题文试卷含解析
- 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重点达标名校2024-2025学年中考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理试题含解析
- 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市2024-2025学年数学三下期末检测试题含解析
- 内蒙古赤峰市2024-2025学年下学期高三化学试题第二次适应性测试试卷含解析
- 昆山登云科技职业学院《工笔人物创作与表现》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林业专业外语》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四川省南充市西充县2025年四下数学期末综合测试试题含解析
- 二零二五土地转让合同书范例
- 幼儿园防汛工作安全排查表
- 【超星尔雅学习通】机器的征途:空天科技网课章节答案
- 中国话剧史(本二·下)第二讲课件
- GB/T 41908-2022人类粪便样本采集与处理
- GB/T 5202-2008辐射防护仪器α、β和α/β(β能量大于60keV)污染测量仪与监测仪
- GB/T 4937.17-2018半导体器件机械和气候试验方法第17部分:中子辐照
- GB/T 3452.4-2020液压气动用O形橡胶密封圈第4部分:抗挤压环(挡环)
- GB/T 28588-2012全球导航卫星系统连续运行基准站网技术规范
- GB/T 20523-2006企业物流成本构成与计算
- 发展心理学(重点回顾)
- 计划生育协会基础知识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