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广东省三校高三年级下册2月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1页
2025届广东省三校高三年级下册2月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2页
2025届广东省三校高三年级下册2月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3页
2025届广东省三校高三年级下册2月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4页
2025届广东省三校高三年级下册2月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届广东省三校高三下学期2月第一次模拟考试

历史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请2B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

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6小题,共16分。

1.著名史学家陈旭麓认为洋务运动“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其根本原因是()

A.洋务运动创办了第一所新式学堂

B,洋务运动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

C.洋务运动建立了中国第一支近代化海军

D.洋务运动提出了“师夷长技”的口号

【答案】B

【解析】

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

近代化是指近代中国在经济、政治、思想上向西方学习的过程;在洋务运动中,中国近代

化的军事工业、民用工业、交通运输业等逐渐发展起来,客观上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

生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洋务运动“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

步”,其根本原因是洋务运动开始学习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

业,是我国近代化的开端,B项正确;近代化的核心是经济的工业化和政治的民主化,同

文馆是洋务派创建的第一所新式学堂,以培养外语翻译和外交人才为宗旨,并非根本原

因,排除A项;中国建立的一支近代化海军舰队是北洋舰队,于1888年正式成立,时间

晚于军事工业、民用工业、交通运输业等的建立,排除C项;魏源提出了“师夷长技”的口

号,要早于洋务运动,排除D项。故选B项。

2.一战以来国际格局出现了三次演变。按时序排列正确的是

A.凡尔赛——华盛顿、雅尔塔体系、多极化趋势

B.雅尔塔体系、凡尔赛一华盛顿、多极化趋势

C.多极化趋势、凡尔赛——华盛顿、雅尔塔体系

D.雅尔塔体系、多极化趋势、凡尔赛一华盛顿

【答案】A

【解析】

结合所学可知,凡尔赛——华盛顿是一战后帝国主义列强通过巴黎和会及华盛顿会议建立

重新瓜分世界的体系。雅尔塔体系是对1945-1991年间国际政治格局的称呼。多极化趋势出

现于20世纪50、60年代。所以按时序排列正确的是凡尔赛一华盛顿、雅尔塔体系、多极

化趋势,因此A选项正确。其他选项不符合上述分析,错误。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

3.有关宋词繁荣的原因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商业的发展,城市的繁荣B.更能适应市民生活需要

C,市民数量的不断增加D.封建大一统局面的出现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词产生的原因在于:封建经济

的发展为其奠定了物质基础;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尖锐为其提供了大量的素材;为满足市民

阶层不断扩大的需求,故A、B、C选项均正确,宋代不是一个大一统的王朝,故选D选项。

『点石成金」:我们经常说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些理论要在

实际情况中得到运用。材料中宋词就是上层建筑的部分,所以我们要知道经济基础对其有

着深刻影响,这对解答这道题有所帮助。

4.近年来,美国政府不仅利用法律、行政、安全和市场的手段排挤中国某5G企业,还向

其欧洲和亚太的盟友施加巨大压力,要求盟友禁止中国某5G企业在自己国家开展业务,

这场动员被人称为“技术冷战”和“技术铁幕”。美国政府挑起的这场冲突()

A.不利于各地区数字经济的发展

B.体现了美国对先进科技的抵制

C.有利于推动全球化的纵深发展

D.导致了传统国际经济秩序崩溃

【答案】A

【解析】

根据次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本质题,据材料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当今世

界。根据材料可知,美国政府要求盟友禁止中国5G企业开展业务,这种“技术冷战”行为

阻碍了先进技术传播与应用,破坏了正常的市场竞争和国际合作,使各地区无法充分利

用5G技术推动数字经济发展,体现了美国的技术保护主义,这不利于各地区数字经济的

发展,A项正确;美国并非是抵制先进科技,而是保护国内产业,排除B项;美国采取技

术保护的措施,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经济全球化,排除C项;“传统国际经济秩序”并未

彻底崩溃,选项说法错误,排除D项。故选A项。

5.公元前453年,由三名贵族组成的罗马考察团前往希腊,经过近一年的考察,认为雅典

的政治制度是“外观的民主,实质的独裁”.这说明

A.授意的考察,结论当然失之公允

B.考察团的结论具有一定合理性

C.考察团促成古罗马文明与古希腊文明的分道扬镶

D.崇尚法律罗马人对雅典民主政治心存偏见

【答案】B

【解析】

本题学生解读信息、调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特色之一是一种直接民

主制,雅典民主的局限主要是广大妇女不能参加城邦的公民大会和向雅典城邦纳税的外邦人

无选举权。雅典民主制的实质是奴隶主阶级的民主,是少数人的民主。因此可以看出,B项

更符合题意。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政治制度•罗马法•表现

6.下图的漫画反映了新航路开辟后葡萄牙和西班牙对殖民地的大肆掠夺。据此判断欧洲人

开辟新航路的根本动机是

A.加强世界各地的联系B.加强与世界各国的交往

C.到海外寻求财富D.传播欧洲先进文明

【答案】C

【解析】

依据题干“新航路开辟后葡萄牙和西班牙对殖民地的大肆掠夺”和图示信息可以看出新航路

开辟的根本动机是获得财富,C项正确;加强世界各地的联系、加强与世界各国的交往以

及传播欧洲先进文明无法从题干中得出,排除ABD项。故选C项。

7.1973—1979年,苏联的农业投资占整个国民经济投资总额的30%,国家将农产品的价格

提高了7次。还通过了《集体农庄成员优抚金和补助金法》,使集体农庄成员的收入有了明

显提高。这些做法()

A.使苏联迅速实现了工业化B.局部调整了斯大林模式

C.用市场调节促进经济发展D.扩大企业生产的自主权

【答案】B

【解析】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题干提示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

空是1973-1979年苏联。据所学可知,斯大林模式优先发展重工业,导致农业长期落后;

据材料可知,二战后,苏联实施改革,增加对农业的投入,提高农产品价格,增加集体农

庄成员的收入,这是对斯大林模式的局部调整,B项正确;在斯大林领导下,苏联实施“社

会主义工业化”,经过两个“五年计划”,到1937年,苏联宣布基本实现了“工业化”目标,

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项;二战后苏联的改革只是对传统体制的修修补补,没有改变计

划经济体制,排除C项;题干所述属于农业改革而非企业改制,排除D项。故选B项。

8.每个时代都有它特定时代主题。在世界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时代的主题

由“战争与革命”转变为“和平与发展”,在这样的时代中

A.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冲突趋向缓和

B.发达国家主宰着当今世界一切事务

C.世界不会再有动荡不安的局势

D.发展中国家完全处于不利地位

【答案】A

【解析】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冷战结束,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冲突趋向缓和,时代主题由“战

争与革命”转变为“和平与发展”,A正确;世界趋向多极化,出现多个经济力量中心,有力

地改变着发达国家对当今事务的主宰,排除B;当今世界和平与动荡并存,排除C;全球化

时代,机遇与挑战并存,排除D。所以选A

9.史学家严文明在考古发现的基础上,将新石器时代文化划分为各有特色的六个区,五个

文化区围绕着中原文化区,像一个巨大的花朵。其中中原和江浙两大文化区具有代表性的

文化遗存有()

A.龙山、半坡B.仰韶、良渚

C.红山、河姆渡D.陶寺、大汶口

【答案】B

【解析】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以

得出准确时空是:新石器时代中国。根据所学可知,仰韶文化属于新石器时代,位于黄河

中游地区,中原地区一般指黄河流域,良渚文化是新石器时代文化,位于长江下游,浙江

正处于长江下游,B项正确;据所学,龙山和半坡文化都位于黄河流域,符合中原地区,

不符合江浙地区,排除A项;红山文化位于北方辽河,地理位置不符合,既不属于中原地

区又不属于江浙地区,排除C项;陶寺、大汶口文化都位于中原地区,不涉及江浙地区,

排除D项。故选B项。

10.《后汉书》中出现了许多诸如“家世州郡”、“家世衣冠”、“世仕州郡”、“世吏两千石”、

“家世两千石”的话语,这在关于西汉历史的史料中是很少出现的。东汉时期的这一现象反

映了()

A.中央和地方存在着尖锐的矛盾B.儒家思想在东汉地位显著提升

C.东汉豪强势力发展迅速D.血缘宗族力量制约了专制皇权

【答案】C

【解析】

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范围为汉代(中

国)。东汉时期豪强地主实力壮大,因此当时“家世州郡”“家世衣冠”“世仕州郡”“世吏两千

石”“家世两千石”出现,说明当时的门阀豪强得到了发展,c项正确;豪强地主的壮大不等

于中央和地方的矛盾尖锐,排除A项;汉武帝时期儒家就是正统地位,东汉儒家地位并未

进一步提升,并且材料内容未涉及儒家思想地位方面的论述,排除B项;材料主旨与专制

皇权无关,并且没有强调血缘宗族力量对专制皇权的影响,排除D项。故选C项。

11.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化领域成就突出。下列史实与结论对应准确的是()

史实结论

《齐民要术》提出“舍本逐末,贤者所非,日富岁体现了以农为本的经

©

贫,饥寒之渐,故商贾之事,阙而不录”济思想

祖冲之精确地算出圆周率在3.1415926-3.1415927把代数学发展为独立

之间的学科

陶渊明的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开荒南

③体现了田园诗的风格

野际,守拙归园田”“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

《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是专职画家顾恺之

标志中国古代绘画理

④的代表作,他提出“以形写神”,所画人物栩栩如

论的成熟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答案】C

【解析】

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根据题意要求,选择史实与结论对应

准确的内容。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齐民要术》是中国杰出农学家贾思勰所著的一部

综合性农学著作,体现了以农为本的经济思想;陶渊明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

今隐逸诗人之宗”,其诗作体现了田园诗的风格。①③对应正确,C项正确;伊本•穆萨的

《积分和方程计算法》把代数学发展为独立学科;南齐的谢赫在《古画品录》中提出了著

名的“六法论”,标志着中国古代早期绘画理论的成熟。②④对应错误,排除ABD项。故选

C项。

12.唐朝设御史台“掌邦国刑宪典章之政令,以肃正朝列”、“纠正百官之罪恶”。御史台所属

机构有:台院、殿院和察院,分别“掌纠举百僚、推鞫(审判)狱讼、弹劾违法”,“纠察朝

仪”,“巡按州县、纠视刑狱”等。材料表明唐朝御史台

A.司法性质B.分割相权

C.抑制腐败D.职广位重

【答案】D

【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御史早在秦代就已设立,与宰相、太尉并承三公,故B项说法不准确;A

项与题意不符;D项与史实不符。从材料“掌邦国刑宪典章之政令”“掌纠举百僚、推鞫(审

判)狱讼、弹劾违法”“纠察朝仪”可知唐朝御史台职能较广泛,地位重要,所以应选D。

13.1938年,边区政府向各分区和县区乡政府发出训令,改边区议会为边区参议会。至

此,边区议会正式改为边区参议会,并行使各项监督选举权利;边区以下各级议会也相应

改为参议会。这些规定()

A.壮大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力量B.有助于联合抗日局面最终形成

C.深入践行了社会主义建设理论D.体现了中共对民主政体的探索

【答案】D

【解析】

据材料中边区政府的职权可知,边区政府成员由选举产生,有明确的施政纲领、监督监察

机制,说明中共边区政府是民主的政府,体现了中共对民主政体的探索,D项正确;据材

料“1938年”“边区”可知,材料中的内容是陕甘宁边区政府的规定,与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无

关,排除A项;据所学,联合抗日的局面在1937年已经形成,与材料时间1938年不符,

排除B项;据所学,社会主义建设理论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理论,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

项。故选D项。

14.1957年创办于广州的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简称广交会),在新中国外贸史上占有重要

的地位。周恩来指出:“一年两次的广交会是在我们被封锁的情况下不得已搞的我们只好请

人家进来看。”由此可知,广交会的创办

A.扩展了与外部世界的交流渠道B.强化了与苏联的经贸联系

C.突破了计划经济对外贸的束缚D.加速了不结盟运动的进程

【答案】A

【解析】

根据材料“1957年创办于广州的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简称广交会),在新中国外贸史上占

有重要的地位”和“一年两次的广交会是在我们被封锁的情况下不得已搞的我们只好请人家

进来看”可知,由于帝国主义国家封锁,我国对外贸易的渠道受阻。通过创办广交会,打破

了西方资本主义阵营对中国实行的封锁禁运,开辟一条与世界交往的通道,所以A正确;

材料没有体现创办广交会是为了强化与苏联的经贸联系,所以B错误;材料没有体现“突

破了计划经济对外贸的束缚”,所以C错误;不结盟运动与材料内容无关,所以D错误。

15.如图为17-19世纪英国城市和农村人口比重统计表,该表直接反映了英国

100

7X

城市人口百分比(%)

A.生育观念更新B.城市化进程加快

C.人口数量增多D,产业结构的变化

【答案】B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城市人口比重上升,农村人口比重下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工业革

命导致的,即工业得到了发展,推动了城市化进程,B正确;材料信息无法得出生育观念

的变化,排除A;题干只是提及比重,未涉及人口数量,排除C;D是深层次内容,不能

直接体现,排除。

16.在明统治前期的正统元年(1436年),朝廷下令,将南方若干省份的部分税粮改为折银

征收,共计折银百万余两,押运至京师充俸,称为“金花银”。明朝采取这一政策的背景是

()

A.民间自发地以白银为货币B.张居正改革推行一条鞭法

C.票号等新式金融机构盛行D.官府加派饷银与后金作战

【答案】A

【解析】

本题是单类型单选题,据题干可知是推断题,据材料时间信息得出准确时空是明朝(中

国)。根据材料“朝廷下令,将南方若干省份的部分税粮改为折银征收,共计折银百万余

两,押运至京师充俸,称为‘金花银”'和所学知识可知,金花银是明代税粮折收的银两,民

间交易陆续用银,白银流通趋于合法化,成为民间和官府的交换媒介和流通手段,A项正

确;张居正改革开始于1573年,排除B项;材料与票号无关,排除C项;明朝前期后金

还未建立,排除D项。故选A项。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分。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太平洋战争期间日军兵力分配表

战争爆发时1942年

中国战太平洋战中国战

东南亚太平洋、东南亚战场

场场场

35个师10个师37个师45个师

15个师团

团团团团

材料二在如何看待中国战场问题上,美国总统罗斯福曾说:“如果中国屈服,会有

多少日本军队脱身出来?那些军队会干什么呢?会占领澳大利亚,占领印度,会像摘熟梅

子一样轻而易举地占领中东……那将是日本和纳粹的大规模钳形攻势,在近东某处会合,

完全切断俄国同外界的联系,瓜分埃及,切断经过地中海的所有交通线,难道不会是这样

吗?”

材料三反法西斯战争伤亡损失统计

中国美国英国

伤残死亡经济损失死亡死亡

3500万2000多万5620亿美

40.5万人37.5万人

人人元

——摘自《世界近现代史资料》

(1)依据材料一可以得到什么结论?

(2)请你结合材料简要评价中国的抗日战争;

【答案】(1)太平洋战争期间,日军主力始终被牵制在中国战场上,使其在太平洋战争上的

兵力不足。

(2)评价: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战场是反对日本法

西斯侵略的主要战场。中国人民的抗战,对欧洲和亚洲其他地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起了重

要的战略配合作用。中国人民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做出了巨大贡献,也付出巨大的民族牺

牲。

【解析】

[小问1]

本题是特点题。时空是:1941至1942年的世界。根据材料一“太平洋战争期间日军兵力分

配表其中中国战场在初期是35个师到1942年为45个师而在太平洋和东南亚战场则从47

个师下降为15个师”,可知太平洋战争期间,日军主力始终被牵制在中国战场上,使其在

太平洋战争上的兵力不足。

【小问2】

本题是影响题。时空是:1937年后的中国。根据材料一“太平洋战争期间日军兵力分配表

其中中国战场在初期是35个师到1942年为45个师而在太平洋和东南亚战场则从47个师

下降为15个师”,可知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战场是

反对日本法西斯侵略的主要战场;根据材料二“如果中国屈服……日本军队脱身出来……轻

而易举地占领中东……和纳粹的大规模钳形攻势,在近东某处会合,完全切断俄国同外界

的联系,瓜分埃及,切断经过地中海的所有交通线”可得出中国人民的抗战,对欧洲和亚洲

其他地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起了重要的战略配合作用;根据材料三“反法西斯战争伤亡损

失统计,中国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伤亡统计”可得出中国人民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做出了

巨大贡献,也付出巨大的民族牺牲。

18.世界不同文明在相互碰撞、交流中发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变幻的斯芬克斯

图1埃及第四王朝的法老(约公元前2589年一图2那克索斯的斯芬克斯像(公元前6

公元前2566年在位)金字塔前面的狮身人面像世纪)现藏于希腊德尔菲博物馆。

说明:斯芬克斯最初源于古埃及神话,被描述为长有翅膀的怪物,通常为雄性,是“仁

慈”“高贵的象征”;亚述人和波斯人则把斯芬克斯描述为一只长有翅膀的公牛,长着人面、

络腮胡子,戴有皇冠;在希腊神话里,斯芬克斯却变成了一个雌性的邪恶之物,代表着神

的惩罚。

—吴飞《斯芬克斯:出现在古埃及和古希腊神话中狮身人面兽》

(1)根据材料和所知,指出图1和图2中雕像的史料价值。

(2)图1和图2中斯芬克斯传说及雕像外形有同有异,指出这种现象说明了什么,任举两

个世界古代史的具体史实解释这种现象。(说明:任举两例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区的具体

史实,任选角度进行解释即可)

【答案】(1)图1和图2中的雕像是实物史料,是第一手史料;对于研究古埃及、古希腊文

明的政治、文化观念和社会生活有重要价值。

(2)说明:古代希腊文化受到古埃及文明的影响,又有自己的发展变化,促进了古希腊文化

发展(或世界各地文明在相互交流中借鉴、创新、发展)。

解释:例一:起源于西亚地区的“腓尼基字母”,在东方发展为阿拉马字母,由阿拉马字母发展

出古代西亚、埃及以及印度等地字母;它向西传入希腊,形成希腊字母,再演化出拉丁字母。

例二:中国的造纸术、印度的数字等传入阿拉伯地区,经过阿拉伯传人欧洲,促进了西欧文化

发展。

例三:唐代中国的技术、文化、制度等东传入日本,日本模仿中国建立中央集权制度、模拟

中国城市建设、建筑风格、创立日本文字等。

【解析】

(1)根据材料的内容可得出图1和图2中的雕像是实物史料,是第一手史料;图1是关于

古埃及的,图2是古希腊的,因此对于研究古埃及、古希腊文明的政治、文化观念和社会

生活有重要价值。

(2)说明:根据所学可知,古代希腊文化受到古埃及文明的影响,又有自己的发展变化,促

进了古希腊文化发展。具体举例说明,可从举例如中国的造纸术、印度的数字等传入阿拉

伯地区,经过阿拉伯传人欧洲,促进了西欧文化发展。也可举例如唐代中国的技术、文化、制

度等东传人日本,日本模仿中国建立中央集权制度、模拟中国城市建设、建筑风格、创立日

本文字等。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下表反映了古代雅典、古代中国建筑的相关情况。

古代雅典广场位于雅典卫城的西侧。雅典广场是市民生活的中心,除了日常

雅典经济生活以外,还是思想以及艺术交流的场所。雅典广场由一系列的建

筑和室外空间共同构成,其中包括神庙、议会、法庭、工商交易设施、

音乐厅以及图书馆等

《周礼・考工记》对各种城邑的形式、数量、规模和布局等都有一套完整

的规定。一般都城有三道城墙:宫城、皇城、外城(郭)。

古代明清紫禁城严格地按“前朝后市,左祖右社”的帝都营建原则建造。北京

中国故宫(占地72公顷)中,有一条2000米长的内河,20座桥涵,分布着

宫、殿、楼、阁、亭、榭、厅、堂、廊、厦、门、尻,起伏错落,疏密有

致,体现了传统宫殿建筑艺术的壮丽和雄伟

某学者认为,一种建筑风格的形成必然有其深刻的历史和社会根源。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

学知识,对该学者的观点提出自己的见解(赞成、质疑、修改皆可),并说明理由。(要求:

见解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答案】示例:赞成学者的观点。理由:古代雅典奴隶制城邦商品经济繁荣,地小人少,公

民积极参政,直接民主制较发达,突出人的作用与价值,尊重人性。因此,雅典广场具有开

放性,体现民主自由的审美风格。但雅典的民主政治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之上,享有民主权利

的仅是成年男性公民。中国古代建筑历史悠久,体系完整,以独特的木结构体系屹立于世界

建筑之林。明清时期,封建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专制集权强化,统一多民族国家更趋稳固,

经济、文化都有新发展。国家能够组织足够的人力、物力建造雄伟的建筑。儒家思想也深刻

影响都城建筑的发展,国家对建筑形制有严格的规定,不得僭越。因此,中国明清时期的紫

禁城,凸显了皇权的至高无上,具有一定的封闭性,体现专制主义集权制度下的审美风格。

综上,人类建筑活动是一定时期经济、政治、文化审美的反映,一种建筑风格的形成必然有

其深刻的历史和社会根源。(“示例”只作评卷参考,不作为唯一标准答案)

【解析】

本题是论述题之历史事物阐释题。时空是古代的世界。首先,依据材料表明态度,根据材料

“雅典广场位于雅典卫城的西侧。雅典广场是市民生活的中心,除了日常经济生活以外,还

是思想以及艺术交流的场所。”结合题干“一种建筑风格的形成必然有其深刻的历史和社会根

源”可知,古代雅典建筑反映了奴隶制城邦民主制下的审美,由此可知一种建筑风格的形成

必然有其深刻的历史和社会根源。所以,赞成学者的观点。

其次,依据材料信息,结合相关世界古代的相关史实进行说明。根据材料“雅典广场位于雅

典卫城的西侧。雅典广场是市民生活的中心,除了日常经济生活以外,还是思想以及艺术交

流的场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代雅典奴隶制城邦商品经济繁荣,地小人少,公民积极参

政,直接民主制较发达,突出人的作用与价值,尊重人性;根据材料“。雅典广场由一系列

的建筑和室外空间共同构成,其中包括神庙、议会、法庭、工商交易设施、音乐厅以及图书

馆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因此,雅典广场具有开放性,体现民主自由的审美风格。但雅典

的民主政治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之上,享有民主权利的仅是成年男性公民;根据材料“明清紫

禁城严格地按'前朝后市,左祖右社’的帝都营建原则建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清时期,封

建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专制集权强化,统一多民族国家更趋稳固,经济、文化都有新发展。

国家能够组织足够的人力、物力建造雄伟的建筑;根据材料“周礼・考工记》对各种城邑的形

式、数量、规模和布局等都有■套完整的规定。一般都城有三道城墙:宫城、皇城、外城(郭)”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儒家思想也深刻影响都城建筑的发展,国家对建筑形制有严格的规定,

不得僭越。因此,中国明清时期的紫禁城,凸显了皇权的至高无上,具有一定的封闭性,体

现专制主义集权制度下的审美风格。

最后,总结归纳,深化中心。综上,人类建筑活动是一定时期经济、政治、文化审美的反映,

一种建筑风格的形成必然有其深刻的历史和社会根源。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