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后限时集训12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新人教版_第1页
2024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后限时集训12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新人教版_第2页
2024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后限时集训12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新人教版_第3页
2024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后限时集训12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新人教版_第4页
2024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后限时集训12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新人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2-课后限时集训(十二)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时间:40分钟分值:8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24·蚌埠一模)1945年4月,美驻苏大使哈里曼认为,苏联同时执行两个政策,一个是“与美、英合作的政策”,一个是“对邻国扩展苏联限制的政策”。他还认为,战后苏联重建须要美国,因而美国在重要问题上可以坚持,而不致遇到严峻的危急。在此,哈里曼()A.强调美苏意识形态的差异较大B.意在加强美苏之间的合作关系C.希望美国对苏联进行适度遏制D.说明美苏关系走向裂开的边缘C[依据材料“美国在重要问题上可以坚持,而不致遇到严峻的危急”可知,哈里曼认为美国不必对苏联实行斗争手段或者强硬政策,适度的遏制即可达到战略目的,故选C项;题干并没有涉及美苏的意识形态差异问题,解除A项;哈里曼的真正意图是遏制而非强调美苏之间的合作,解除B项;这一时期美苏两国尚处于二战同盟阶段,解除D项。]2.(2024·汕尾质检)下图是20世纪60年头初期的一幅漫画,漫画中,柜子上写着“核斗争”三个字,肯尼迪对赫鲁晓夫说:“咱们给这玩意加把锁吧!”该漫画说明当时()A.世界“冷战”格局正在形成B.美苏寻求建立国际战略平衡C.古巴导弹事务持续升级D.美苏争霸呈现苏攻美守态势B[由在核武器上“加把锁”可知,美苏双方均有意限制核武器危机的升级,以寻求建立战略平衡,故选B项;1955年华约的成立标记两极格局正式形成,解除A项;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结束,解除C项;20世纪70年头美苏争霸呈现苏攻美守态势,解除D项。]3.(2024·日照一模)20世纪50、60年头,苏联一方面宣扬亚非拉独立国家走“非资本主义道路”的理论,另一方面为新兴国家供应经济、军事救济。此举旨在()A.扩大社会主义运动的影响B.排挤老牌殖民国家的势力C.与美国的全球战略相抗衡D.支持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C[20世纪50、60年头正处于美苏争霸时期,苏联救济的目的是出于“冷战”须要,扩大势力范围,故选C项,解除A项;此举旨在排挤美国的势力与美国争夺霸权,解除B项;苏联的做法主观上不是支持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只是在客观上有此作用,解除D项。]4.(2024·济宁一模)下面是创作于1949年的一组漫画《两国民众渐渐疏离》。该漫画较为正确地预见了()A.美国“冷战”政策对法德关系的影响B.“冷战”背景下美苏关系的发展方向C.朝鲜半岛由统一趋向朝韩的对立D.两极格局下两德关系的发展轨迹D[通过漫画中所供应的三个时间点,即1945年、1955年、1965年,联系二战后美苏两个国家进行“冷战”的表现,可知该漫画正确地预见了两德关系的发展轨迹,故选D项;法德关系在20世纪50年头就实现了和解,不会出现漫画中1965年的现象,解除A项;在20世纪五六十年头,美苏关系处于对峙状态,故B项与题干信息不符;C项发生于1949年,这与题干信息不符,解除此项。]5.(2024·汕头一模)1954年,美国主导建立了一个共同平安体系,成员包括美国、英国、法国、澳大利亚、新西兰、菲律宾、泰国、巴基斯坦8国。美国主导建立该体系的目的是()A.组建反共同盟围堵中国B.遏止苏联向欧洲的扩张C.限制西欧资本主义国家D.救济新兴民族独立国家A[1954年正处于美苏争霸的时期,世界范围内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非常激烈,美国此举明显是针对中国而为,其用意就是遏制共产主义势力在亚洲的扩张,故选A项,解除B、C两项;由“共同平安体系”可知,美国建立的是一个军事同盟条约,解除D项。]6.(2024·晋城一模)1972年,美苏就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达成协议,规定今后不再建立陆基洲际导弹放射器,导弹拥有数量限制为美国1710枚,苏联2358枚。这一协议()A.表明美苏努力维护世界和平B.使美苏两极格局受到了冲击C.说明苏联综合国力超越美国D.肯定程度上缓和了国际局势D[美苏限制军备的做法削减了斗争的可能性,能够在肯定程度上缓和国际局势,故选D项;美苏签订限制军备的协议是美苏两极格局的表现,意在维持两国间军事均势,并不在于维护世界和平,但不能体现两国综合国力的比较,解除A、B、C三项。]7.(2024·海门一模)在一份国际文件中有如下表述:“通过建立无内部边界的空间,加强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建立最终实行统一货币的经济货币联盟……通过实行最终包括共同防务政策的共同外交和平安政策,在国际舞台上弘扬联盟的特性。”该文件的签署()A.制止了苏联向西欧的扩张B.推动了欧洲政治一体化C.促进了欧洲共同体的建立D.冲击了美苏对峙的格局B[制止苏联向西欧扩张的是马歇尔安排,故A项错误;由“无内部边界”“实行统一货币的经济货币联盟”“共同防务政策的共同外交和平安政策”等信息可知,题干叙述的是欧盟,它推动了欧洲的政治一体化,故B项正确;欧共体已经在1967年建立,故C项错误;欧盟成立时,“冷战”已经结束,故D项错误。]8.(2024·昆明一模)“冷战”时期,日本作为抵挡苏联影响的桥头堡,得到了美国大量的经济救济。朝鲜斗争爆发使日本重工业复苏。这些都开启了日本经济奇迹的大门,由此可见()A.日本经济发展与国际形势亲密相关B.日本经济发展缺乏内部驱动力C.日本经济实质上是美国经济的附庸D.日本经济缺乏政府的主导作用A[由“冷战”时期,“抵挡苏联”“朝鲜斗争”促进日本经济发展可知,日本经济深受美苏对峙形势的影响,故选A项;二战后日本进行了民主化改革成为日本经济发展的内部驱动力,解除B项;日本经济受到美国经济的扶持但并不是美国经济的附庸,解除C项;其次次世界大战后,为复原和重建经济,日本政府实行“统制经济体制”,对国民经济进行高度统制,解除D项。]9.(2024·惠州调研)1973年10月,阿拉伯石油输出国组织为打击美国偏袒以色列政策,宣布把须要中东石油的国家划分为“友好、中立、敌对”三个类别,在石油供应上分别实行“正常、限制、禁止”措施。西欧、日本等马上表态支持阿拉伯国家的和平斗争。这表明()A.世界经济全球化越来越明显B.经济区域集团化进一步发展C.能源因素推动国际力气分化D.西欧日本摆脱美国经济限制C[“在石油供应上分别实行‘正常、限制、禁止’措施。西欧、日本等马上表态支持阿拉伯国家”说明西欧、日本在能源问题上站在了阿拉伯国家这一边,这体现了它们与美国的分化,故选C项。]10.(2024·江门一模)近年来,经济区域集团在国际舞台上不仅扮演着经济角色,而且扮演着政治角色。各集团成员为追求共同的经济利益必定谋求政治上的联合,一些中小国家以集团化的形式和力气,推动了国际关系的民主化进程。这表明()A.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新秩序即将形成B.经济区域集团化促进了经济的全球化C.经济区域集团已转向以政治合作为主D.经济区域集团化推动世界格局多极化D[由“谋求政治上的联合”“推动了国际关系的民主化进程”可知,经济区域集团化有利于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的发展,故选D项;题干没有涉及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新秩序形成问题,解除A项;题干与经济全球化无关,解除B项;经济区域集团不是政治合作,解除C项。]11.2024年11月,法国总统马克龙提出建立“欧洲联军”。对此,美国总统特朗普坚持让欧洲分担北约的“军费负担”,俄罗斯总统普京则认为,欧洲是一个强大的经济体,他们想在国防和平安方面保持独立主权是很自然的。材料表明()A.欧洲联军和北约源于“冷战”B.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C.霸权主义正威逼世界和平D.美苏在欧洲绽开激烈争夺B[法国、美国和俄罗斯对欧洲联合的看法不一样,说明两极格局瓦解后多极化进一步加强,故选B项;马克龙于2024年11月提出建立“欧洲联军”,于“冷战”无关,解除A项;C项在题干中体现不出来,解除;苏联已经于1991年解体,解除D项。]12.(2024·武汉调研)1969年,联邦德国起先实行“缓和、谅解与合作”的“新东方政策”。20世纪80年头,英国“撒切尔革命”实行务实、强硬、敏捷的外交政策,通过美国来影响世界,与西欧既联合又斗争。2009年,美国推出外交“新规”,否定前总统布什所谓“不支持我们就是反对我们”的外交政策。上述现象体现出()A.“冷战”的阴影卷土重来B.资本主义阵营起先分化C.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D.西方贸易爱护主义失败C[联邦德国、英国、美国都在依据国家利益不断调整外交政策,不再把意识形态当作外交主要依据。导致三国外交政策发生这一改变的缘由是世界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故选C项;题干信息不能体现“冷战”阴影,解除A项;20世纪60年头资本主义阵营便已起先分化,解除B项;题干体现三国外交政策的调整,与西方贸易爱护主义无关,解除D项。]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947年3月,美国副国务卿克莱顿提出,“假如没有美国紧急大量的救济,经济、社会和政治的崩溃将席卷整个欧洲。除了对世界将来的和平与平安有破坏外,这对我们国内经济也是巨大的打击”。欧洲复兴与美国的经济利益是紧密联系的,美国为了自身的经济利益必需尽快实行切实有效的措施来帮助欧洲。1947年6月5日,马歇尔在哈佛高校的演讲中吸取了克莱顿备忘录的建议,正式提出马歇尔安排。——赵平安、张仲明《其次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政治和国际关系》材料二进入20世纪70年头,西欧六国和日本不行避开导致同美国盟国政治关系的改变,表现在西欧六国和日本外交上的独立自主倾向日益发展……美国再也不能像战后初期和20世纪50年头那样,在西方阵营颐指气使,发号施令。——摘编自王绳祖、何春超《国际关系史》材料三20世纪80年头,以美苏关系的重大转折为契机,短短10年间为世界格局的演化注入一股突如其来的力气。此次世界格局的转换不像以往那样发生在大规模斗争后,新体制的确立缺少硬性的仲裁力气。此外。由于多极化趋势的长期酝酿和发展,当旧格局最终被打破后,多种基于民族主义的国家力气和地区性的力气亦趁机而起,谋求在新格局中的位置和利益。无论在世界事务层面还是在地区事务层面,各种国际关系都在调整,处于各层次的国家都在审时度势,重新定位。——王斯德《高校世界史》(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学问,分析马歇尔安排出台的背景和目的。(10分)(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学问,指出20世纪70年头西欧、日本与美国政治关系发生改变的主要缘由,并分析这种改变对世界格局产生的主要影响。(7分)(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学问,说明“冷战”结束后的世界格局对世界历史发展产生的主动影响。(8分)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背景”结合所学学问从世界力气对比等角度回答;其次小问“目的”可依据材料一“假如没有美国的救济……崩溃将席卷整个欧洲”并结合所学回答。第(2)问,第一小问“缘由”可结合所学主要从欧日经济复兴以及战后经济危机的角度回答;其次小问“影响”应从对两极格局的冲击、多极化趋势的角度回答。第(3)问,应从世界格局的改变、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建立和联合国的作用等方面回答。答案:(1)背景:二战后西欧国家普遍衰落;美国推行杜鲁门主义,美苏“冷战”起先。目的:帮助欧洲复原、发展经济,稳定资本主义阵营;加强美国对西欧的限制;推行“遏制共产主义”政策,对抗苏联。(2)缘由:西欧、日本经济的快速发展,美国实力的减弱。影响:冲击了美国的霸主地位,使世界格局出现多极化趋势。(3)主动影响:新兴民族国家和地区力气的兴起,有利于国际关系的民主化;有利于建立公允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有利于充分发挥联合国的作用。14.(2024·郴州一模)2024年9月10日,外交部副部长乐玉成接受英国《金融时报》亚洲版总编吉密欧专访。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吉密欧:关于“一带一路”和马歇尔安排的关系,想必您也多次听说这种类比。虽然中国政府强调“一带一路”倡议不能同马歇尔安排同日而语,但很多人还是坚持有类似之处。“一带一路”倡议同样涉及大规模基础设施投资,同样有助于改善中国在全世界的形象,也是和平常期实施的安排。它们莫非没有类似之处吗?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请你对“吉密欧之问”作一简要阐释。(要求:观点明确,逻辑严密,体现家国情怀)(12分)解析:首先明确观点,“一带一路”和马歇尔安排有本质区分。如可以选择产生的时间、实施的目的、范围,参加的方式以及对参加国的影响等方面比较其不同点。答案:示例一:观点:“一带一路”和马歇尔安排有所不同。阐释:首先,从历史经纬看,“一带一路”与马歇尔安排相比,既古老又年轻。说古老,是因为它传承了2000年的丝绸之路精神,是古代“丝绸之路”的现代版。说年轻,是因为它诞生于21世纪的全球化时代,是开放合作的产物。其次,马歇尔安排是“冷战”时代美苏争霸的产物,带有明显的意识形态、地缘政治色调,而“一带一路”是经济合作倡议、互联互通倡议,也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尝试。示例二:观点:“一带一路”和马歇尔安排有些相像,但二者之间有着本质区分。阐释:“一带一路”和马歇尔安排之间有一些相像,比如在推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或者都是和平常期实施的倡议或安排。但是二者之间有着本质的区分,马歇尔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