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10元素及其化合物
一、单选题
1.小明参观了举世瞩目的北京大兴国际机场,该机场建设时应用了许多先进技术,其中之一是“重载水泥
混凝土铺面技术“。普通水泥属于
A.硅酸盐B.硅单质C.二氧化硅D.石膏
2.下列过程不属于氮的固定的是
A.雷电时生成氮的氧化物
B.工业上用氢气与氮气合成氨
C.植物的根从土壤中吸收钱根离子和硝酸盐
D.豆科植物的根瘤把空气中的氮气转化为硝酸盐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水泥、玻璃和陶瓷均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
B.麦芽糖在酸或酶的催化下可水解为葡萄糖
C.煤的干储是实现煤综合利用的主要途径之一
D.利用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可获得人造脂肪
4.下列是对某溶液进行离子检测的方法和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A.取样,先加入盐酸酸化,无现象,再加入BaCb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溶液中含SOt
B.取样,加入BaCh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溶液中含有CO;
C.取样,先加入适量盐酸酸化,再加入AgNCh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溶液含C1-
D.取样,加入NaOH溶液,若不产生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则溶液不含NH;
5.下列物质与俗名对应的是
A.重晶石BaCC)3B,明研:Al2(SO4)312H2O
C.尿素:CO(NH2)2D,木醇:CH3cH20H
6.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S。?具有漂白性,可以大规模用于食品的漂白
B.高纯硅可用于制造芯片、光导纤维、太阳能电池板
C.超导陶瓷可应用于磁悬浮技术
D.常温下,浓H?S04与铁、铝不反应,所以可用铁、铝质槽罐车运输浓H?S04
7.物质俗称与化学式相匹配的一组是
A.胆矶:FeSO4B.石膏:CaSO4-2H2O
C.领餐:BaCO3D.芒硝:Na2co3
8.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说法均正确,且有因果关系的是
选项性质用途
AA1与浓硫酸不反应用铝槽盛放浓硫酸
BSO2具有还原性SO2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C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浓硫酸可用于干燥H2s气体
D干冰升华放出热量干冰常用于营造舞台气氛
A.AB.BC.CD.D
9.2018年是“2025中国制造”启动年,而化学与生活生产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下列有关化学知识的说
法错误的是
A.在全国人民众志成城抗击新冠病毒期间,使用的“84消毒液”的主要有效成分是NaClO
B.我国发射的“北斗组网卫星”所使用的碳纤维,是一种非金属材料
C.高纯二氧化硅广泛用于制作光导纤维,光导纤维遇强碱会“断路”
D.钾一钠合金可用于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钾与钠都属于短周期主族元素
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硫是一种淡黄色的能溶于CS2的晶体
B.硫的化合物常存在于火山喷出的气体中和矿泉水里
C.化石燃料直接燃烧会产生对大气有严重污染的SO2气体
D.硫与Fe反应生成FeS,与Cu反应生成CuS
1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闻名世界的秦兵马俑是陶制品,由黏土经高温烧结而成
B.陶瓷化学性质稳定,具有耐酸碱侵蚀、抗氧化等优点
C.生产普通玻璃的主要原料为石灰石、纯碱和晶体硅
D.接触法制硫酸的硫元素主要来源于硫黄或含硫矿石
2
12.实验室可用如图装置制取少量氮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过程中,③中硬质玻璃管中固体由黑变红
B.②中盛放的固体可是碱石灰
C.实验开始时先点燃③中的酒精灯,再点燃①中的酒精灯
D.实验结束时,先将导管从水槽中拿出,再熄灭①③中的酒精灯
13.春节前,全国各地陆续出台了许多新冠疫情防控的举措,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过氧乙酸能灭活病毒,因为其具有氧化性
B.外出归来,应立即向外套喷洒高浓度的84消毒液
C.酒精消毒皮肤,其原因是医用酒精可以使病毒和细菌体内的蛋白质变性
D.《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第六版增加“新型冠状病毒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长时间暴露于高浓度气溶
胶情况下存在经气溶胶传播的可能。”此处气溶胶中的分散剂是空气
14.已知A、B、C、D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前20号主族元素,a、b、c、d为它们对应的单质,甲、
乙、丙为它们形成的二元化合物,丁、戊为它们形成的三元化合物。已知A、D同主族,c为黄绿色气体,
乙为最常见的液体,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反应条件已省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简单离子半径:ODB.电解丙溶液可得a、c和丁溶液
C.甲和丁中所含化学键类型相同D.简单氢化物的沸点:B>C
15.下列方案设计、现象和结论都正确的是
方案设计现象结论
A取一段长铝条,伸入CuS。,溶液铝条表面无明显变化铝活泼性比铜弱
向2mL碘水中加入4mLec二,振12在CCI4中的溶解度大于
B下层显紫红色
荡后静置在水中的溶解度
向碳酸钠溶液中加少量稀酸HA溶
C无明显气泡逸出HA的酸性比碳酸的酸性弱
液
向装2mLNaOH浓溶液的试管中加试管内液体分层,下层为无常温下澳苯不易发生水解反
D
入几滴澳苯,充分振荡色油状液体应
A.AB.BC.CD.D
16.将一定质量的Mg和Al混合物投入500mL稀硫酸中,固体全部溶解并产生气体。待反应完全后,向所
得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与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不
正确的是
A.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5moiLi
B.Mg和Al的总质量为9g
C.生成的H2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10.08L
D.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5moiL-1
17.钠在液氨中溶剂化速度极快,生成蓝色的溶剂合电子,如图为钠投入液氨中的溶剂化图。钠沉入液氨
中,快速得到深蓝色溶液,并慢慢产生气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4
A.钠的密度比液氨大
B.溶液的导电性增强
C.钠和液氨可发生以下反应:2NH3+2Na=2NaNH2+H2T
D.0.1mol钠投入液氨生成O.OlmolFk时,Na共失去0.02mol电子
18.下列实验方案中,不能测定Na2cCh和NaHCCh混合物中Na2co3质量分数的是
A.取a克混合物充分加热,减重b克
B.取a克混合物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加热、蒸干、灼烧,得b克固体
C.取a克混合物与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逸出气体用碱石灰吸收,增重b克
D.取a克混合物与足量Ba(OH)2溶液充分反应,过滤、洗涤、烘干,得b克固体
19.将1.52g铜镁合金完全溶解于50.0mL密度为1.40g/mL、质量分数为63.0%的浓硝酸中,得到NCh气体
L344L(标准状况),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LOOmol/LNaOH溶液,金属离子全部沉淀,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硝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2.0mol/L
B.该合金中铜与镁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C.加入氢氧化钠后产生的沉淀质量为2.54g
D.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为600mL
20.常温下,将一定量的钠铝合金置于水中,合金全部溶解,所得的溶液中仍含有0.01molNaOH,然后
向溶液中逐滴加入lmol/L的盐酸,测得生成沉淀的质量与消耗盐酸的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A.原合金的质量为1.73gB.图中V2的值为90
C.产生氢气的体积为1456mLD.图中m的值为1.56
二、多选题
21.下列有关铁及其化合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FezCh常用作油漆、涂料、油墨和橡胶的红色颜料
B.铁与水蒸气在高温下的反应产物为Fe2O3和H2
C.铁的氧化物都难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
D.FeO不稳定,在空气中受热会迅速被氧化成FezCh
22.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A.除去CO2气体中的少量SO2:通入饱和NaHCCh溶液,洗气
B.除去MgCb溶液中的少量FeCb:加入过量FezCh粉末,过滤
C.除去HC1气体中的少量CL:通入CC14液体,洗气
D.除去Na2cCh溶液中的少量NaHCCh:加热煮沸
23.某同学研究浓硝酸与KSCN溶液的反应,进行如下实验:
一加5滴|静.一段时间后J
1mol•LTKSCN溶液"口H
①2mQL农硝陂②溶液立即变红③突然剧烈反应,红色迅速
褪去,放出大量红标色气体
己知:SCN-能被氧化为黄色的(SCN)2,(SCN)2可聚合为红色的(SCN),。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②中溶液变红,是由于生成了(SCN)?
B.取少量③中的溶液加入BaCU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证明最终有SOj生成
C.分析①②知,硝酸氧化SCN-的速率大于(SCN月聚合为(SCN)「的速率
D.向溶有NO2的浓硝酸中加几滴KSCN溶液,溶液先变红后迅速褪色并产生大量红棕色气体,证明NO?
催化浓硝酸氧化(SCN),,的反应
24.短周期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a、b、c、d、e、f是由这些元素组成的化合物,d是
淡黄色粉末,m为元素Y的单质,通常为无色无味的气体。上述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回
_+H
----+回*|1)*[e
3L^]>回,
.+H
A.简单离子半径:Z<Y
B.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Y>X
C.a一定由W、X两种元素组成
6
D.d中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共价键,其中阳离子和阴离子的数目之比为1:1
25.常温时,将0.11110150(?^03)3和21110田。溶于水得21混合溶液,然后向该溶液投入mg铁粉使其充分反
应后,滴加KSCN溶液不变红色,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由于氧化性Fe3+>H+,首先发生的反应是Fe+2Fe3+=3Fe?+
B.当加入39.2g铁粉时,可生成标准状况下15.68L气体
C.在铁粉充分反应后的溶液中,铁元素以Fe2+的形式存在
D.m至少等于28,反应过程中溶液的质量一直在增加
三、填空题
26.研究氮的循环和转化对生产、生活有重要的价值。
1.(1)写出实验室制备氨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H.氨是重要的化工原料。某工厂用氨制硝酸和镂盐的流程如下所示。
NH.NOJ
⑵设备1、3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是—、。设备2中通入的物质A是
III.氨氮废水的去除是当前科学研究的热点问题。氨氮废水中的氮元素多以NH;和NH3H2O的形式存在。
某工厂处理氨氮废水的流程如下:
NaClO
(3)过程①的目的是将NH:转化为NH3H2O,并通过鼓入大量空气将氨气吹出,写出NH:转化为NH3-H2O
的离子方程式一。
(4)过程②加入NaClO溶液可将氨氮转化为无毒物质,反应后含氮元素的物质化学式为=
(5)含余氯废水的主要成分是NaClO以及HClOoX可选用以下哪种溶液以达到去除余氯的目的—(填序号)。
a.KOHb,Na2SO3c.KMnO4d.NaCl
四、实验题
27.无水四氯化锡(SnCL)常用作有机合成的氯化催化剂,实验室可用纯净干燥的氯气与熔融金属锡反应制
备,装置如下图所示:
ABCDEFG
已知:①Sn、SnCL、SnCk有关的物理性质如下表:
物质熔点/℃沸点/℃颜色、状态
Sn2322260银白色固体
无色晶体
SnCl2246623
SnCU-30114无色液体
②在空气中极易水解生成SnO2xH2O»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为,其导管的作用是0
⑵装置A中制备Ch的离子方程式为0
(3)装置B中的试剂为o
(4)装置E的作用是o
(5)下列关于实验装置的说法正确的是。
A.当观察到装置F上方出现黄绿色气体时才开始点燃酒精灯
B.装置G的作用是吸收多余的氯气,故可选用Ca(0H)2
C.整套实验装置先检漏,再连接,再添加药品,最后检查气密性
D.锡熔化后可以适当增大氯气流量,继续加热
(6)某同学想将装置F和G简化,可用(填仪器名称和药品)来替代。
五、计算题
28.现称取一定质量的镁铝合金样品放入500mL稀硫酸中,固体全部溶解并放出气体。待反应完全后,向
所得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与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
8
(1)合金中Al的质量为—o
(2)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o
(3)稀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六、元素或物质推断题
29.现有金属单质A、B、C和气体甲、乙、丙以及物质D、E、F、G、H,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
所示(图中有些反应的生成物和反应的条件没有标出)。
请根据以上信息完成下列各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C—,丙—。
(2)写出实验室制备黄绿色气体乙的化学方程式:—,过程⑦可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3)写出过程⑦涉及的化学方程式—,—o
(4)反应③中的离子方程式是—o
30.某矿物主要成分X中含三种常见元素。为探究其组成,设计如下实验:
灼烧
固体F(4.0g)
(1)固体X含有的元素(填写元素符号),X的化学式是.
(2)溶液D中加入足量氨水生成深蓝色物质的离子反应方程式是:
(3)在某些微生物的作用下,固体X与稀硫酸混合,持续通入。2,也可转化为溶液D,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
程式:
(4)某兴趣小组为验证气体A的性质进行实验,实验装置如图。请回答:
持续通入气体
①持续通气体A的过程中,试剂瓶中可能出现的现象
②通足量气体A后,请设计实验检验试剂瓶中的溶液里存在的主要阴离子.
10
参考答案
1.A
【详解】
制造普通水泥的主要原料为黏土、石灰石、石膏,水泥属于硅酸盐产品;硅、二氧化硅均不属于硅酸盐,
石膏是硫酸盐不是硅酸盐,A满足;
故选A;
2.C
【详解】
氮的固定是指氮气转化为含氮化合物的过程。雷电时生成氮的氧化物、工业上用氢气与氮气合成氨、豆科
植物的根瘤把空气中的氮气转化为硝酸盐都是将氮气转化为化合物的过程,属于氮的固定,而植物的根从
土壤中吸收钱根离子和硝酸盐是将含氮化合物转化为其它化合物的过程,不是氮的固定过程,故答案为C。
3.D
【详解】
A.水泥、玻璃和陶瓷的成分均为硅酸盐,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A正确;
B.二糖在酸或酶的催化下可水解,蔗糖水解产物是葡萄糖和果糖,麦芽糖水解产物是葡萄糖,B正确;
C.煤的干储是隔绝空气加强热发生反应的过程,得到焦炭、煤焦油和焦炉气,是实现煤综合利用的主要
途径之一,C正确;
D.利用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可获得肥皂的主要成分——高级脂肪酸的钠盐,D不正确;
答案选D。
4.A
【详解】
A.向某溶液中加入盐酸酸化,若无现象,排除了银离子等干扰离子,再加入BaCb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
该沉淀一定为硫酸钢,则溶液中含SO:,故A正确;
B.取样,加入BaCb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可能为硫酸领、碳酸领、氯化银等,则溶液中不一定含有CO
3故B错误;
C.取样,先加入适量盐酸酸化,盐酸中的氯离子干扰了氯离子的检验,再加入AgNCh溶液,若产生白色
沉淀,不能证明溶液含C1-,故c错误;
D.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遇碱性物质变蓝,取样,若溶液含NH;,加入NaOH溶液,可能生成一水合氨,
不产生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氨气,要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NH;,应该加入浓NaOH溶液或加
热,若产生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证明溶液中含有NH;,故D错误;
故选Ao
5.C
【详解】
A.重晶石是BaS。,,故A错误;
B.明矶是KAl(SO4)2」2H2。,故B错误;
C.尿素化学式co(NH2)2,故C正确;
D.木醇应是CH3OH,故D错误;
故选C。
6.C
【详解】
A.SC>2有毒,不宜用于食品漂白,A错误;
B.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SiCh,B错误;
C.超导陶瓷可用于磁悬浮技术,C正确;
D.常温下,浓硫酸可以将铁、铝表面氧化为致密的薄膜,将浓硫酸和金属隔开,使得反应停止,该过程叫
作钝化,并非不发生反应,D错误;
故选Co
7.B
【详解】
A.胆帆:CUSO4-5H2O,A错误;
B.石膏、生石膏:CaSO4-2H2O,B正确;
C.领餐:BaSO4,C错误;
D.芒硝:Na2SO410H2O,D错误;
答案选B。
8.B
【详解】
2
A.Al与浓硫酸在室温下钝化,因此用铝槽盛放浓硫酸,故A错误;
B.SO2具有强还原性,S02与酸性KMnCU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使之褪色,故B正确;
C.H2s具有强还原性,H2s能与浓硫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浓硫酸不可用于干燥H2s气体,故C错误;
D.升华就是固体转变为气态,干冰升华吸收热量,故D错误;
答案选B。
9.D
【详解】
A.“84消毒液”的主要有效成分是NaClO,A项正确;
B.碳纤维是一种由碳元素组成的复合材料,是一种非金属材料,B项正确;
C.光导纤维化学成分为SiCh,与强碱反应生成硅酸盐,因此光导纤维遇强碱会“断路”,C项正确;
D.钾位于第四周期,第四周期是长周期,D项错误;
答案选D。
10.D
【详解】
A.硫单质为淡黄色固体,俗称硫磺,硫单质为非极性分子,易溶于CS2这类非极性分子试剂,故A正确;
B.火山喷出的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硫等含硫化合物,矿泉水中含有硫酸盐等,故B正确;
C.化石燃料中含有硫元素,则直接燃烧会产生对大气有严重污染的SO2气体,故c正确;
D.硫的氧化性较弱,与金属反应生成低价硫化物,与Fe反应生成FeS,与Cu反应生成硫化亚铜,化学式
为CU2S,故D错误;
综上所述,说法不正确的是D项,故答案为D。
11.C
【分析】
以含硅元素物质为原料通过高温加热发生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制得硅酸盐产品,传统硅酸盐产品包括:
普通玻璃、陶瓷、水泥,陶瓷,是用物理化学方法制造出来的最早的人造材料,一万多年以前,它的诞生
使人类由旧石器时代进入了新石器时代,陶瓷化学性质稳定,具有耐酸碱侵蚀、抗氧化等优点。
【详解】
A.闻名世界的秦兵马俑是陶制品,由黏土经高温烧结而成,故A正确;
B.陶瓷化学性质稳定,具有耐酸碱侵蚀、抗氧化等优点,故B正确;
C.生产普通玻璃的主要原料为石灰石、纯碱和石英,石英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故C错误;
D.接触法制硫酸的硫元素主要来源于硫黄或含硫矿石如黄铁矿等,故D正确;
故选c。
12.C
【详解】
A
A.加热条件下,氨气与CuO反应生成氮气、Cu和水,反应的方程式为2NH3+3CuO=N2T+3Cu+3H20,所
以反应过程中,③中硬质玻璃管中固体由黑变红,故A正确;
B.干燥氨气应该用碱性干燥剂,所以②中盛放的是碱石灰,不能是五氧化二磷,故B正确;
C.先用①中产生的氨气排尽装置中的空气,所以实验开始时先点燃①的酒精灯,再点燃③的酒精灯,故C
错误;
D.结束实验时,先把水槽中的导管取出,然后熄灭酒精灯,否则水槽中的导管会产生倒吸,故D正确。
故选C。
13.B
【详解】
A.过氧乙酸中含有过氧酸根键,具有强氧化性,故过氧乙酸能灭活病毒,因为其具有氧化性,A正确;
B.高浓度的84消毒液的腐蚀性比较强,另外还具有漂白性,所以不能用高浓度消毒液直接向外套喷洒,B
错误;
C.酒精消毒皮肤,其原因是医用酒精可以使病毒和细菌体内的蛋白质变性,C正确;
D.《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第六版增加“新型冠状病毒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长时间暴露于高浓度气溶
胶情况下存在经气溶胶传播的可能。”该胶体是携带病毒的飞沫等分散到空气中形成的气溶胶,故分散剂是
空气,D正确;
故答案为:Bo
14.C
【分析】
c为黄绿色气体,则为Cb,所以C为氯元素,乙为最常见的液体,应为H2。,知A、B、C、D原子序数依
次增大,则A应为氢元素,B为O元素,a为H2,b应为02,D的原子序数大于C1,且与H同主族,应为
钾元素,甲可以和水反应生成氢气,应为KH,则丁为K0H;戊为三元化合物,且可以反应生成氧气,应
为KClCh,丙则为KC1。
【详解】
A.C1-和K+核外电子层数相同,但cr核电荷数更小,半径更大,A正确;
B.类比电解NaCl溶液的产物可知电极KC1溶液可以得到氯气、氢气和K0H溶液,B正确;
4
C.甲为KH,只含离子键;丁为KOH,含有钾离子和氢氧根形成的离子键、O原子和H原子形成的共价
键,二者所含化学键类型不同,C错误;
D.B、C元素的简单氢化物分别为H2O、HC1,水分子间存在氢键,所以沸点H2O>HCLD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C。
15.D
【详解】
A.铝的活泼性大于铜,取一段长铝条,伸入CuSC)4溶液,铝条表面无明显变化,是因为铝表面有一层氧
化膜,故A错误;
B.向2mL碘水中加入4mLec振荡后静置,形成碘的CCl,溶液的浓度比碘水的浓度还小,所以下层
溶液不可能显紫红色,故B错误;
C.向碳酸钠溶液中加过量稀酸HA溶液,无明显气泡逸出,才能证明HA的酸性比碳酸的酸性弱,故C错
误;
D.澳苯是难溶于水的无色油状液体,向装2mLNaOH浓溶液的试管中加入几滴澳苯,充分振荡,试管内液
体分层,下层为无色油状液体,说明常温下澳苯不易发生水解反应,故D正确;
选D。
16.D
【分析】
Mg和A1在稀硫酸中溶解后生成MgSCU和A12(SC)4)3,由图可知加入NaOH后,一开始并未产生沉淀,即
NaOH与剩余H2s04发生中和反应,之后NaOH分别与Mg2+、AP+形成Mg(OH)2、A1(OH)3沉淀;两种离子
沉淀完全后,NaOH又能与A1(OH)3发生反应A1(OH)3+Oir=A10;+2H2O,沉淀的量减少,剩余未反应
的为Mg(0H)2,因此,n(Mg)=n[Mg(OH)2]=0.15mol,n(Al)=n[Al(OH)3]=(0.35-0.15)mol=0.2molo
【详解】
A.根据NaOH为200-240mL时,发生的反应为A1(OH)3+OH=A10;+2E0,故n(NaOH)=n(Al)=0.2moL
n(NaOH)0.2mol
c(NaOH)==5mol/L,A正确;
V(NaOH)0.04L
B.根据分析,Mg和Al的总质量m=m(Mg)+m(Al)=0.15molx24g/mol+0.2moix27g/mol=9g,B正确;
C.根据Mg~H2T和2Al~3H2T可知,Mg和Al生成的H2的物质的量分别为0.15moh0.3mol,共0.45mol,
标况下的体积为0.45molx22.4L/mol=10.08L,C正确;
D.生成沉淀最多时,溶液中的溶质仅剩Na2so4,此时NaOH用量为200mL,物质的量为5mol/Lx0.2L=lmol,
1n(HoSO4)0.5mol
根据2NaOH~H2sO4可知,n(HSO)=—n(NaOH)=0.5mol,c(HSO)=~=lmol/L,D错
24224V(H2b(J.3LgT
误;
故选D。
17.D
【详解】
A.钠沉入液氨中,则钠的密度比液氨大,故A不选;
B.钠在液氨中溶剂化速度极快,生成蓝色的溶剂合电子,溶液的导电性增强,故B不选;
C.钠和液氨可发生以下反应:2NH3+2Na=2NaNH2+H2T,故C不选;
D.O.lmol钠投入液氨生成0.05molH2时,Na共失去O.hnol电子,故D选;
故选:D。
18.C
【详解】
A.混合物加热时,NaHCCh分解导致固体质量减少,根据质量差可计算出NaHCCh的质量,则Na2c。3的
质量等于混合物总质量ag减去NaHCCh质量,故A能测定Na2c。3质量分数,不符合题意;
B.与盐酸充分反应后,溶液中溶质为NaCl和HC1,加热蒸干过程中HC1挥发,最终固体为NaCl,设Na2cCh
为xmol,NaHCCh为ymol,根据质量守恒和钠元素守恒可得方程组:①106x+84y=ag,(2)x+y=—mol,
58.5
联立可解得Na2cO3的量,进而求出其质量分数,B不符合题意;
C.混合物与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会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所以逸出的气体是二氧化碳,但会混有水蒸气,
即碱石灰增加的质量不是二氧化碳的质量,不能测定含量,c符合题意;
2+2+
D.Na2cCh和NaHCCh都与Ba(0H)2反应,反应的方程式为CO:+Ba=BaCO3;,HCO3+OH+Ba=H2O
+BaCO3i,因此最后得到的固体是BaCCh,所以根据质量关系列方程组可以计算出Na2cO3质量分数,D
不符合题意;
答案选C。
19.C
【详解】
C>xl4x6
A.该硝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l0°3%mol/L=14.0mol/L,故A错误;
6
13441
B.反应生成标准状况下1.344LNO2气体,其物质的量是一-------=0.06mol,设该合金中铜与镁的物
22.4L/mol
质的量分别为x、y,根据质量守恒、得失电子守恒可列式64g/molx+24g/moly=1.52g、2x+2y=0.06moL解
得x=0.02mol、y=0.01mol,铜与镁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故B错误;
C.根据得失电子守恒,铜离子、镁离子带正电荷总物质的量是0.06mol,加入氢氧化钠,铜离子、镁离子
结合氢氧根离子的物质的量是0.06mol,产生的沉淀质量为1.52g+0.06molx17g/mol=2.54g,故C正确;
D.加入NaOH溶液后,金属离子全部沉淀,溶质为硝酸钠,根据物料守恒,n(Na+)=n(NO;)=0.05Lxl4mol/L
-0.06mol=0.64mol,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为竺生㈣=0.64L=640mL,故D错误;
lmol/L
故选C。
20.A
【详解】
由图象可知,向合金溶解后的溶液中加盐酸,先发生NaOH+HCl=NaCl+H2O,后发生NaAK)2+HCl+H2O=
NaCl+Al(OH)3;,最后发生A1(OH)3+3HC1=A1C13+3H2O,合金溶解后剩余的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为O.Olmol,
由NaOH+HCl=NaCl+H2O可知消耗盐酸是O.Olmol,则Vi为0.01mol-lmol/L=0.01L=10mL,生成沉淀时消
耗的盐酸为40mL-10mL=30mL,其物质的量为由0.03Lxlmol/L=0.03mol,由NaAlCh+HCl+H2O=
NaCl+Al(OHR可知生成氢氧化铝沉淀是0.03mol,根据A1(OH)3+3HC1=A1C13+3H2O可知溶解氢氧化铝消
耗盐酸是0.09mol,其体积是0.09mo"lmol/L=0.09L=90mL,贝UV2=40mL+90mL=130mLo
A.由氯元素、钠元素及铝元素守恒可知最终生成氯化铝是0.03mol,氯化钠是0.04mol,所以合金的质量为
0.04molx23g/mol+0.03molx27g/mol=1.73g,故A正确;
B.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图中V2的值为130,故B错误
C.由上述计算可知,生成沉淀为0.03mol,其质量为0.03molx78g/mol=2.34g,故C错误;
D.由2Na+2H2O=2NaOH+H2f、2A1+2H2O+2NaOH=2NaAlO2+3H2T可知,生成氢气的物质的量为
0.02mol+0.045mol=0.065mol,其标况下的体积为0.065molx22.4L/mol=1.456L=1456mL,其他条件下不一定
是1456mL,故D错误;
故选A„
21.AC
【详解】
A.FezCh俗称铁红,红棕色固体,常用作油漆、涂料、油墨和橡胶的红色颜料,故A正确;
B.铁与高温水蒸气反应产物为四氧化三铁,故B错误;
c.铁有三种氧化物氧化亚铁、氧化铁、四氧化三铁,均不溶于水,且不能与水反应,故c正确;
D.FeO不稳定,在空气中受热转化成四氧化三铁,故D错误;
故选:AC。
22.AC
【详解】
A.SO2与饱和NaHCCh溶液反应生成CO2,而CCh与饱和NaHCCh不反应,可用饱和NaHCCh除杂,A正
确;
3+
B.向含有少量FeCl3的MgCl2溶液中加入过量Fe2O3粉末,由于溶液呈酸性,部分Fe2O3溶解,溶液中Fe
浓度增大,引入了大量杂质离子,B错误;
C.将气体通入四氯化碳或者二硫化碳中,氯气可以溶于其中,而氯化氢不能溶入而分离出来,C正确;
D.NaHCCh在溶液中加热不易分解,分解的是固体,D错误;
答案为AC„
23.AC
【详解】
A.由于(SCN),是红色,(SCN)?是黄色,所以②中溶液变红,是由于生成了(SCN),,A项错误;
B.取少量③中的溶液加入BaC"溶液,产生白色沉淀,③中的溶液呈酸性,所以证明白色沉淀是硫酸领,
B项正确;
C.由于②中溶液立即变红,所以(SCN%聚合为(SCN).的速率很快,远大于硝酸氧化SCN-的速率,C
项错误;
D.向溶有NO2的浓硝酸中加几滴KSCN溶液,溶液先变红后迅速褪色与未溶有二氧化氮的浓硝酸“静置
一段时间后突然反应剧烈”相比,而反应仍然是产生大量红棕色气体,证明证明催化浓硝酸氧化
NO2
(SCN)*,D项正确;
故答案为ACo
24.CD
【分析】
短周期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a、b、c、d、e、f是由这些元素组成的化合物,d是淡黄
色粉末,可推测d为过氧化钠,则b、c为二氧化碳、水中的一种,e、f分别为碳酸钠、氢氧化钠中的一种。
m为元素Y的单质,通常为无色无味的气体,根据b、c组成,则m为氧气,故Y为0;根据图示转化关
8
系可知:a为煌或煌的含氧衍生物,结合原子序数可知,W为H,X为C,Y为O,Z为Na,据此解答。
【详解】
A.经分析Z、Y的离子分别指Na+和O",两种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原子序数越大,其相应的离
子半径就越小,则Na+<02一,所以简单离子半径:Z<Y,故A说法正确;
B.经分析Y是0元素,X是C元素,元素非金属性越强,其对应的简单氢化物越稳定,由于元素的非金属
性Y>X,所以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Y>X,故B说法正确;
C.经分析,W、X两种元素分别是指H和C元素,但a不一定是烧,也可能是燃的衍生物,故C说法错
误;
D.经分析d为NazCh,NazCh为离子化合物,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含有阳离子钠离子和阴离子过氧根离
子,阳离子和阴离子的数目之比为2:1,故D说法错误;
本题答案CDo
25.AB
【分析】
硝酸根离子在酸性条件下具有强氧化性,所以向溶液中加入铁粉后先发生反应:Fe+4H++NO;
3+
=Fe+NOt+2H2O,(Mmol硝酸铁中含有0.3mol硝酸根离子,根据反应可知,0.3mol硝酸根离子完全反应
消耗1.2mol氢离子,同时生成0.3molNO气体,氢离子还剩余0.8mol;此时溶液中含有Fe3+的物质的量为:
3+2++2+
0.1mol+0.3mol=0.4mol,然后发生反应:Fe+2Fe=3Fe,最后发生反应:Fe+2H=Fe+H2t,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
+3+
A.溶液中含有H+、NO3,其氧化性大于铁离子,所以优先发生反应:Fe+4H+NO3=Fe+NOT+2H2O,
故A错误;
B.39.2g铁的物质的量为h7^7=0.7moLO.lmol硝酸铁中含有0.3mol硝酸根禺子,根据反应Fe+4H++
N(工=Fe3++NOf+2H2O可知,0.3mol硝酸根离子完全反应溶解0.3mol铁,生成0.3molNO气体,同时消耗
1.2mol氢离子,氢离子还剩余0.8mol;此时溶液中含有Fe3+的物质的量为0.1mol+0.3moi=0.4moL然后发生
3+2++2+
反应:Fe+2Fe=3Fe,又溶解0.2mol铁,还剩余0.2mol铁,最后发生反应:Fe+2H=Fe+H2T,铁完全溶
解生成0.2mol氢气,标况下NO和氢气的体积为(0.3mol+0.2mol)x22.4L/mol=11.2L,故B错误;
C.由于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不变红色,则反应后的溶液中不会存在Fe3+,铁元素以Fe?+的形式
存在,故C正确;
D.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不变红色,则反应后的溶液中不会存在Fe3+,反应中至少消耗Fe的物
3+
质的量为〃(Fe)=w(N03)+;〃,e,(Fe)=0.3mol+0.4molx十=0.5mol,质量为56g/molx0.5mol=28g;发生的反
应有Fe+4H++NC)3=Fe3++NOT+2H20、Fe+2Fe3+=3Fe2+,反应过程中溶液的质量一直在增加,故D正确;
故选AB。
【点睛】
本题的易错点和难点为B,要注意生成的气体有N0,还有H2,要根据反应的先后顺序,结合过量问题进
行计算。
A催化剂
=
26.2NH4Cl+Ca(OH)2CaCl2+2NH3t+2H2O4丽+5。2=4N0+6H2OHNO3+NH3=NH4NO3
A
。2(或空气)NH4+OH=NH3H2ON2b
【详解】
A
L(l)实验室利用熟石灰和氯化镂混合加热制备氨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H4Cl+Ca(OH)2=
CaC12+2NH3T+2H2Oo
催化剂
II.(2)设备1中发生氨气的催化氧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NH3+5O24N0+6H2。,3中氨气和硝酸
A
反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HNO3+NH3=NH4NO3。NO转化为硝酸,需要氧化剂,则设备2中通入的物
质A是。2(或空气)。
111.(3)氢氧化钠和镀盐反应生成一水合氨,则NH;转化为NH3H2O的离子方程式为NH;+OH=NH3H2O„
(4)过程②加入NaClO溶液可将氨氮转化为无毒物质,应该是氮气,即反应后含氮元素的物质化学式为N2。
(5)含余氯废水的主要成分是NaClO以及HC10,二者均具有强氧化性,氢氧化钾是强碱,高镒酸钾具有强
氧化性,氯化钠能和次氯酸反应但生成氯气污染大气,亚硫酸钠具有还原性,可以把二者还原为氯离子,
所以X可选用亚硫酸钠,答案选b。
27.恒压分液漏斗平衡压强,让液体顺利流下2MnO;+10Cr+16H+=2Mn2++5C12f+8H2。饱
和食盐水冷凝收集SnC14AD球形干燥管、碱石灰
【分析】
由实验装置图可知,装置A中高镒酸钾与浓盐酸反应制备氯气,由于盐酸易挥发,制备的氯气中含有HC1
及水蒸气,装置B中应为饱和食盐水的作用是除去氯气中含有的HCL装置C中浓硫酸的作用是吸收水蒸
气,干燥氯气,装置D中干燥的氯气与Sn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SnCl4,装置E的作用是冷凝收集SnCl4,
10
装置F中浓硫酸的作用是吸收水蒸气,防止水蒸气进入装置E中使产物水解,装置G中氢氧化钠的作用是
吸收未反应的氯气,防止污染空气。
【详解】
(1)根据仪器构造知仪器a的名称为恒压分液漏斗,导管a将圆底烧瓶和分液漏斗连通,起到平衡压强,让
液体顺利流下的作用,故答案为:恒压分液漏斗;平衡压强,让液体顺利流下;
(2)装置A中高锦酸钾与浓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钾、氯化锦、氯气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MnO;+10Cl-
+2++2+
+16H=2Mn+5Cl2T+8H2O,故答案为:2MnO:+10C1+16H=2Mn+5Cl2T+8H2O;
(3)由于盐酸易挥发,制备的氯气中含有HC1,装置B中应为饱和食盐水,其作用是除去氯气中含有的HCL
故答案为:饱和食盐水;
(4)SnCL的沸点较低,装置E中的烧杯中盛有冷水,作用是冷凝收集SnCL,故答案为:冷凝收集SnCL;
(5)A.当观察到装置F上方出现黄绿色气体时,才开始点燃酒精灯,说明此时空气已排尽,可防止空气中
氧气的干扰,故A正确;
B.Ca(OH)2溶解度较小,吸收效果差,要用NaOH溶液吸收多余的氯气,故B错误;
C.该实验与气体反应相关,所以要先连好装置,检查装置气密性,故C错误;
D.由题给已知SnCL受热易挥发,锡熔化后可以适当增大氯气流量,继续加热,既可以加快氯气与锡反应,
也可以使SnC14气化,利于其从混合物中分离出来,故D正确;
故答案为:AD;
(6)装置F中浓硫酸的作用是吸收水蒸气,防止水蒸气进入装置E中使产物水解,装置G中氢氧化钠的作
用是吸收未反应的氯气,防止污染空气,若用盛有碱石灰的球形干燥管来代替装置F和G,可起到同样的
作用,故答案为:球形干燥管、碱石灰。
28.5.4g4.0mol/L0.8mol/L
【分析】
根据图像可知反应后硫酸过量,氢氧化钠首先中和硫酸,然后沉淀镁离子和铝离子,完全沉淀后氢氧化钠
溶解氢氧化铝,据此解答。
【详解】
(1)由图可知当沉淀质量不再发生变化时,生成0.15mol氢氧化镁,则氢氧化铝为(0.35mol-0.:15moi)=0.2mol,
由Al原子守恒可知,w(Al)=0.2mol,其质量为0.2molx27g/mol=5.4g;
(2)加入200mL〜250mL氢氧化钠溶液时,氢氧化铝沉淀溶解,发生反应:Al(OH)3+NaOH=NaAlO2+2H2O,
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为0.2mol,所以NaOH溶液的浓度为:0.2moR0.05L=4.0mol/L;
(3)加入200mL氢氧化钠溶液时,镁离子、铝离子恰好完全沉淀,此时溶质为Na2s04,则«(Na2SO4)=n(H2SO4)=
n(NaOH)=0.5x4.0mol/Lx0.2L=0.4mol,该稀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4mol+0.5L=0.8mol/L„
A
29.FeHC14HC1(浓)+MnChCbT+MnCb+2H2O有白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中国陶瓷水果刀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阿纳托唑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前景趋势与投资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防裂膏行业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钢琴行业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金刚石钻头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连锁便利店行业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运动型多用途车和皮卡车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西药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竞争格局与投资研究报告
- 河南省漯河市2024年初中毕业生理化生验操作考试
-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工作总结
- 烟草证借用合同范本
- 烧烫伤培训课件
- 3D打印在康复辅具中的应用-全面剖析
- 县级安全生产大讲堂课件
- 北京市门头沟区2025届高三一模考试生物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 有限合伙制私募股权基金整体框架图解及案例
- 2025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题库大全及答案
- 安徽省合肥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生物学试卷(含答案)
- 2025年中国诗词大会知识竞赛模拟题库及答案(215题)
- 2025新修订《代表法》五大亮点解读
- 消防器材采购服务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