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成人高等学校招生考试《语文》模拟试卷:文言文阅读与翻译训练题_第1页
2025年成人高等学校招生考试《语文》模拟试卷:文言文阅读与翻译训练题_第2页
2025年成人高等学校招生考试《语文》模拟试卷:文言文阅读与翻译训练题_第3页
2025年成人高等学校招生考试《语文》模拟试卷:文言文阅读与翻译训练题_第4页
2025年成人高等学校招生考试《语文》模拟试卷:文言文阅读与翻译训练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成人高等学校招生考试《语文》模拟试卷:文言文阅读与翻译训练题考试时间:______分钟总分:______分姓名:______一、文言文阅读与翻译(每小题4分,共16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1.下列句中“而”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吾日三省吾身B.与朋友交而不信乎C.为人谋而不忠乎D.传不习乎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三省:多次反省B.谋:谋划C.交:交往D.习:学习3.把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为人谋而不忠乎②传不习乎4.下列各组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组是()A.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B.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曾子曰:“以约失之者,鲜矣。”/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C.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D.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二、文言文阅读与翻译(每小题4分,共16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唐太宗贞观六年,上谓侍臣曰:“自古帝王,莫不爱民。然自羲农以来,役无已时,朕常以为弊。比见隋氏末年,天下大乱,百姓流离,率因供费,不得安养。今中国无事,率土丰乐。朕虽日忧不暇,岂不以此为乐?且古之帝王,盖亦由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岂独朕为然哉?”魏徵对曰:“自古帝王,莫不爱人。然能爱之在百姓,不能爱之在朝廷也。能爱之在朝廷,不能爱之在官也。能爱之在官,不能爱之在心也。能爱之在心,不能爱之在道也。古之帝王,诚有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然所以能忧劳兴国,逸豫亡身者,以其有爱民之诚也。故能忧劳,则兴国之道备矣;能逸豫,则亡身之渐兆矣。若能审其所以忧劳逸豫者,在乎民心而已。”上曰:“诚如公言。朕每闲居静念,自以为得理。然每听朝,见群臣进言,多有不可者,朕即觉其不可,不能尽改。何也?以其当情之际,未能自克,故不能尽从公道耳。然古之明君,岂不亦然乎?盖所以听言者,未必尽当,然能改其过者,少亦不减于前。所以异于古者,以其有谏诤之臣,可以改其过也。”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比见隋氏末年,天下大乱,百姓流离B.率土丰乐C.朕常以为弊D.今中国无事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朕虽日忧不暇B.然所以能忧劳兴国,逸豫亡身者C.故能忧劳,则兴国之道备矣D.然所以能忧劳兴国,逸豫亡身者,以其有爱民之诚也3.把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盖所以忧劳逸豫者,在乎民心而已②朕每闲居静念,自以为得理4.下列各组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组是()A.盖所以忧劳逸豫者,在乎民心而已/故能忧劳,则兴国之道备矣B.朕常以为弊/古之帝王,盖亦由忧劳可以兴国C.率土丰乐/今中国无事D.古之帝王,诚有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所以异于古者,以其有谏诤之臣四、现代文阅读与理解(每小题5分,共2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每天都会接收到大量的信息。这些信息从各种渠道传来,如社交媒体、新闻报道、广告等。面对如此庞大的信息量,我们该如何筛选和辨别信息呢?首先,我们需要培养良好的信息素养。这意味着我们要学会如何快速浏览和获取信息,如何评估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以及如何对信息进行批判性思考。以下是一些提高信息素养的方法:1.多元获取信息:不要只依赖于单一渠道获取信息,要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和来源获取信息,以便形成更全面的认识。2.学会甄别信息:要学会辨别信息的真伪,如通过查阅权威资料、核实信息来源等方式。3.培养批判性思维:在接收信息时,要有自己的判断力,不盲目相信和传播未经证实的信息。4.增强法律意识:了解相关法律法规,自觉遵守网络道德规范,不传播、不制作违法违规的信息。5.倡导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积极参与有益于社会文明进步的网络活动,抵制低俗、暴力、色情等不良信息。6.注重自我保护:提高个人隐私保护意识,不随意泄露个人信息。1.提高信息素养的方法不包括()A.多元获取信息B.学会甄别信息C.增强法律意识D.倡导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2.以下哪个选项不属于信息素养的范畴()A.提高获取信息的能力B.学会甄别信息的真伪C.增强个人道德修养D.提高个人审美能力3.以下哪种做法有助于提高信息素养()A.只关注网络热门话题B.遵循网络道德规范C.随意转发未经证实的信息D.在社交媒体上发泄情绪4.以下哪个选项不属于提高信息素养的方法()A.多元获取信息B.学会甄别信息C.培养批判性思维D.遵守国家法律法规5.以下哪个选项不属于提高信息素养的范畴()A.提高获取信息的能力B.学会甄别信息的真伪C.增强法律意识D.提高个人审美能力五、诗歌鉴赏与比较(每小题5分,共20分)阅读下面的两首诗歌,完成下列小题。(一)《登高》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二)《登岳阳楼》杜甫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登高》中“万里悲秋常作客”表现了诗人孤独无助的境遇。B.《登高》中“渚清沙白鸟飞回”描绘了秋天的美丽景色。C.《登岳阳楼》中“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描绘了洞庭湖的壮阔景象。D.《登岳阳楼》中“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渴望。2.下列对这两首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登高》中“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描绘了秋天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岁月流逝的感慨。B.《登岳阳楼》中“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担忧。C.《登高》中“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表现了诗人年老体衰的悲凉。D.《登岳阳楼》中“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描绘了洞庭湖的壮阔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3.下列对这两首诗的比较,不正确的一项是()A.《登高》和《登岳阳楼》都表现了诗人对友情的渴望。B.《登高》中“渚清沙白鸟飞回”和《登岳阳楼》中“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都描绘了壮阔的自然景象。C.《登高》中“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和《登岳阳楼》中“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都表达了诗人年老体衰的悲凉。D.《登高》和《登岳阳楼》都表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六、作文(共40分)以“感恩”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要求:1.观点明确,内容充实;2.条理清楚,语言流畅;3.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本次试卷答案如下:一、文言文阅读与翻译(每小题4分,共16分)1.答案:A解析思路:分析每个选项中“而”的用法,A项中的“而”表示转折,其他三项中的“而”均表示顺承。2.答案:C解析思路:分析每个选项中加点词的解释,C项中的“交”解释为“交往”,其他选项中的“交”解释为“交流”、“交易”等。3.答案:①为人谋而不忠乎: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②传不习乎: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了呢?解析思路:根据文意,将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注意文言文中的实词、虚词和句式的翻译。4.答案:C解析思路:分析每个选项中是否有通假字,C项中没有通假字,其他选项中都有通假字。二、文言文阅读与翻译(每小题4分,共16分)1.答案:D解析思路:分析每个选项中加点词的解释,D项中的“弊”解释为“弊端”,其他选项中的“弊”解释为“损害”、“弊端”等。2.答案:D解析思路:分析每个选项中加点词的解释,D项中的“兆”解释为“征兆”,其他选项中的“兆”解释为“征兆”、“预兆”等。3.答案:①盖所以忧劳逸豫者,在乎民心而已:大概之所以忧劳和逸豫,就在于民心而已。②朕每闲居静念,自以为得理:我每次闲居静思,自认为得到了道理。解析思路:根据文意,将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注意文言文中的实词、虚词和句式的翻译。4.答案:C解析思路:分析每个选项中是否有通假字,C项中没有通假字,其他选项中都有通假字。四、现代文阅读与理解(每小题5分,共20分)1.答案:D解析思路:分析每个选项,A、B、C三项都是提高信息素养的方法,而D项不属于信息素养的范畴。2.答案:D解析思路:分析每个选项,A、B、C三项都是信息素养的范畴,而D项不属于信息素养的范畴。3.答案:B解析思路:分析每个选项,A、C、D三项都是提高信息素养的方法,而B项是提高信息素养的方法。4.答案:D解析思路:分析每个选项,A、B、C三项都是提高信息素养的方法,而D项不属于提高信息素养的方法。5.答案:D解析思路:分析每个选项,A、B、C三项都是信息素养的范畴,而D项不属于信息素养的范畴。五、诗歌鉴赏与比较(每小题5分,共20分)1.答案:D解析思路:分析每个选项,A、B、C三项都是对这两首诗的正确理解,而D项是对《登岳阳楼》中“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的错误理解。2.答案:A解析思路:分析每个选项,A项中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描绘了秋天的景象,表达了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