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常考题型之铝及其化合物(含解析)_第1页
2025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常考题型之铝及其化合物(含解析)_第2页
2025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常考题型之铝及其化合物(含解析)_第3页
2025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常考题型之铝及其化合物(含解析)_第4页
2025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常考题型之铝及其化合物(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铝及其化合物

一、单选题(共20题)

1.化学科学在“国之重器”的打造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长征V号”火箭的箭体蒙皮材料2219-铝合金,可肯定程度上减轻火箭的质量

B.实现海上首飞的“鳗龙”水陆两栖飞机的燃料航空煤油是煤干储的产品

C.“墨子号”卫星胜利放射实现了光纤量子通信,生产光纤的原料为晶体硅

D.胜利坐底深度10909m马里亚纳海沟的“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所用的硬质合金潜孔钻头

属于复合材料

2.在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实现的是

A

A.NaHC03(s)>Na2C03(s)______________>NaOH(aq)

NaOH(aq)

B.Al(s)>NaA102(aq)过量设1血6>Al(OH)3(s)

Cu

C.FeCL(aq)―^->FeCl3(aq)>Fe(s)

HC1

D.Fe203(s)>Fe(s)^>>FeCl3(aq)

3.易拉罐的主要成分为铝合金,其中以铝铁合金和铝镁合金最为常见。为确定铝合金中金属

的成分,现取几小块易拉罐碎片进行下列试验,其中试验方案、现象与结论均正确的是

选项试验方案现象与结论

A加入盐酸产生无色气体,含铝、铁、镁三种金属

B加入NaOH溶液有无色气体产生,含有镁、铝两种金属

加入盐酸后,向所得溶液中再加入少

C产生白色沉淀,肯定只含有镁

量NaOH溶液

用盐酸溶解并放置一会儿后,加入

D溶液呈血红色,含有铁

KSCN溶液

4.下列方案设计、现象和结论都正确的是

目的方案设计现象和结论

A比较金属铝和用用烟钳夹住一小块用砂纸细致打磨过的铝箔在铝箔熔化但不滴落,说

氧化铝熔点的酒精灯上加热明金属铝的熔点比氧

凹凸化铝低

取少量该牙膏样品于试管中,加适量蒸储水,搅

检验某牙膏中若产生绛蓝色沉淀,则

B拌、静置,取上层清液,加入适量新制氢氧化铜,

是否存在甘油该牙膏中含甘油

视察现象

检验乙醇的消

若高锦酸钾褪色,则证

C去产物中有乙将产生的气体通入酸性高镒酸钾溶液

明产物中有乙烯

检验CU2O中是若有气泡产生,则说明

D取样,加入稀硝酸,视察现象

否含有Cu样品中有Cu

5.下列有关试验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不慎将苯酚沾到皮肤上时,应马上用酒精洗涤,再用水冲洗

B.将两块未擦去氧化膜的铝片分别投入到Imol•LCuSO,溶液和Imol•LCuCk溶液中,一段

时间后,在CuCl2溶液中铝片表面能视察到明显的反应现象

C.在“火柴头中氯元素的检验”试验中,摘下几根未燃过的火柴头,将其浸于水中,稍后取

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后,即可推断火柴头中有氯离子的存在

D.从Na2s4和H2s0」两溶液相混合起先计时,到溶液出现的浑浊将锥形瓶底部的“+”字完全

遮盖时结束,通过比较记录所需时间,可推断反应速率的大小

6.下列试验中,对应的试验现象以及试验结论都正确且两者具有因果关系的是

试验试验现象试验结论

用均烟钳夹住一小块用砂纸细致打磨过的铝箔在熔化后的液态铝金属铝的熔点

A

酒精灯上加热不滴落较高

向5mLl.Omol-L1Fe2(SC)4)3溶液中加入少量溶液变蓝、有黑色金属铁比铜活

B

铜粉,充分反应固体出现泼

蛋白质可能发

C向鸡蛋清溶液中加入少量Na2s。4溶液出现浑浊

生了变性

该溶液可能是

D蘸有浓氨水的玻璃棒靠近某溶液有白烟产生

浓盐酸

7.一种处理强酸性高浓度碑(As。:)铜废液并回收AS2O3和海绵铜等的工艺流程如下:

滤渣烘干

NaHSO3♦HAso/^Asq、

碑铜1操作①

废液

一海绵铜

,滤液试剂X.操作②

H.0,r-*Fe(OH),

-「.操作③

调pH_废液达

标排放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操作①②③均为过滤

+

B.除碑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sO:+HSO;+2H=SO:+HAsO2J+H20

C.试剂X可以是FeO

D.达标废液中含有的溶质主要为Na2sO4

8.下列离子方程式与所述事实相符且正确的是

A.漂白粉溶液在空气中失效:C1O-+CO2+H2O=HC1O+HCO;

3+

B.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A1+4NH3.H2O=A1O;+4NH+2H20

C.向NaAlOz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O?制取A1(OH)3:AlOj+CO2+2H2O=A1(OH)33+HCO;

D.在强碱溶液中,次氯酸钠与Fe(0H)3反应生成NaFeO”:3C10-+2Fe(OH)3=2FeO:+3c「+压0+4『

9.下列试验操作的预料现象与实际相符的是

选项试验操作预料现象

A向粗乙酸乙酯中加入饱和碳酸钠溶液,振荡有机层的体积减小,有气泡,并分层

B向漂白粉中不断加入浓盐酸漂白粉溶解,溶液中逸出无色气体

C向A1CL溶液中不断加入浓氨水先有白色絮状沉淀,然后渐渐溶解

产生无色气体,先有白色沉淀,再变为灰绿色,

D向盛有FeS0&溶液的试管中加入过量Na2O2

最终变为红褐色

10.下列相关反应与图像相符的是

m(Fe)

2

11.某溶液pH=0,可能存在SO:、NH:、Ba\Fe\Cl\CO;、NO3,Al"中的若干种,

现取适量X溶液进行如下一系列试验,下列有关推断正确的是

+

A.生成气体A的离子方程式为:2H+CO^=CO2T+H2O

2+

B.生成沉淀H的离子方程式为:CO2+OH+Ba=BaCO3+H2O

2

C.溶液X中肯定没有的离子:CO>Ba\NO3

D.溶液X中不能确定是否含有A产

1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明矶大晶体的培育一般须要先加入规则的明矶小晶体作为晶核

B.色谱分析法是一种物质分别的分析方法,也可以对反应进程进行跟踪

C.牙膏中甘油成分的检验要用到新制的CU(0H)2,其制备方法是:向3mL5%的CuSO&溶液中滴

加4—5滴2%的NaOH溶液,即可制得新制Cu(OH)2

D.将两块未擦去氧化膜的铝片分别投入到Imol•LCuSO,溶液和Imol•LCuCk溶液中,一段

时间后,在CuCl,溶液中铝片表面能视察到较明显的反应现象

13.下列试验的反应原理用离子方程式表示正确的是

A.向明矶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钢溶液使SO;恰好完全沉淀:

2+3t-

2Ba+30r+Al+2SO^=2BaS04I+A1(OH)3I

+

B.用白醋浸泡过的淀粉-KI试纸检验加碘盐中的KIO3:5r+IO-+6H=3I2+3H20

3+2+

C.向NHFeGOj溶液中加入过量Ba(OH)z溶液:Fe+2SO^+2Ba+30H=Fe(OH)3I+2BaSO4(

D.泡沫灭火器反应原理:3HCO-+A1^3C02t+Al(0H)U

14.物质性质确定其用途,物质用途反映其性质。下列物质用途与性质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选项用途性质

ASiOz用作光导纤维SiOz能把光的强弱转变为电流的强弱

B工业上用纯碱去油污Na2C03溶液水解呈碱性,油脂碱性条件下水解程度大

明矶溶于水形成A1(OH)3胶体,吸附水中悬浮杂质形成沉

C明矶用作净水剂

尾气中CO有还原性,NOx有氧化性。在催化剂作用下转化

D三元催化器处理汽车尾气

为CO?和N?

15.下列对陈述I、II的正确性及两者间因果关系的推断,完全正确的是

选项陈述I陈述II推断

铝箔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熔铝箔对熔化的铝有较强的吸附

AI对,II对,有

化但不滴落作用

铝制炊具最好不要盛放酸性因为A1和AI2O3既可以与酸反

BI对,II对,有

或碱性较强的液体食物应、又可以与碱反应

海啸使水源发生污染可用明因为明矶水解生成A1(OH)3胶

CI对,II错,无

矶进行消毒和净化体,具有吸附性

铁或铝制成的槽车可以密封因为铁和铝不能与浓硫酸或浓

DI错,II对,无

贮运浓硫酸或浓硝酸硝酸反应

16.某矿物含AI2O3、MgO,工业上先用过量烧碱溶液处理该矿物,然后过滤。再往所得滤液中

逐滴加入NaHCO3溶液,测得溶液pH和生成Al(0H)3的物质的量与所加入NaHCO3溶液体积改变

的曲线见下图。点e的坐标为(40,32)o

3

pHn[AI(OH)3](10-mol)

A.生成沉淀时的离子方程式:HC0;+A102+H20-A1(OH)3J+C0;

B.NaHCOs溶液中:c(H2CO3)+c(HCO')+c(COf)=0.8mol/L

C.a点溶液存在:c(Na+)+c®)=c(A102)+c(0H「)

D.水的电离程度:点a〈点b

17.现有A1CL和MgSO”混合溶液,向其中不断加入NaOH溶液,得到沉淀的量与加入NaOH溶

液的体积如下图所示。原溶液中cr与S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B.6:1

C.2:3D.3:1

18.氮化铝(AIN)是一种新型无机非金属原料,结构与金刚石相像。常温下

AlN+NaOH+H2O=NaAlO2+NH3t0某课题小组利用下图所示装置测定样品A1N的含量(杂质不反

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氮化铝是共价晶体,晶体中N、A1原子配位数均为4

B.X可以是CCL,因为NL不溶于CCL而易溶于水

C.若广口瓶中液体未装满,测得NHs的体积将偏大

D.若试验中测得样品的质量为wg,氨气的体积为aL(标况下),则样品中A1N的质量分数

19.将Na?。?渐渐加入到含有AF+、Mg?*、NH;的混合液中并微热,产生沉淀和气体的物质的

量与加入Na?。2的物质的量的关系如图所示,则原溶液中Al"、Mg?+、NH;的物质的量分别为

689n(Na20,)/mol

A.2mol、3mol>8molB.3mol>2mol>8mol

C.2mol、3mol>4molD.3mol、2mol、4mol

20.某固体混合物可能由Al、(NHD2SO4、MgCL、FeCl2>AlCh中的两种或多种组成,现对该混

合物做如下试验,所得现象和有关数据如图所示(气体体积数据已换算成标准状况下的体积):

.喊石灰浓破酸_

*560L气体---》体积不变一y^336L气体

过■浓

NaOg溶液A白色沉淀290g缘》无明显变化

140久因体

\T

,无色溶液竽白色沉淀四产无色溶港

关于该固体混合物,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肯定含有A1,其质量为2.7g

B.肯定不含FeCL,可能含有MgCF和A1CL

C.肯定含有MgClz,不含FeCk

D.肯定含有(NHJS0〈和MgCl?,且物质的量相等

二、试验题(共5题)

21.牙膏中的固体摩擦剂主要由碳酸钙、氢氧化铝和少量不与NaOH溶液、CO2反应的成分

组成,爱好小组对摩擦剂的主要成分及含量进行探究。

I.摩擦剂中氢氧化铝的定性检验。取适量摩擦挤样品,加水充分溶解后,过滤,向滤渣中加

入过理NaOH溶液,再次过滤,向滤液中通入过理CO2,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证明摩擦剂含

有A1(OH)3。已知:NaAlO2+CO2+2H2O->A1(OH)3J+NaHCO3

(1)在过滤操作中,不须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选填编号)

a

(2)氢氧化铝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3)某同学认为向再次过滤的滤液中通C。2后有白色沉淀生成,不能证明摩擦剂中肯定含有

A1(OH)3,若要确认其含有A1(OH)3,则取该白色沉淀少许,洗涤后滴入过量盐酸,若出现

(填写试验现象),证明白色沉淀是AKOH%,即摩擦剂中含有AI(OH)3。

n.摩擦剂中碳酸钙含量的测定。如图所示进行试验,滴入盐酸克分反应后,打开K-持续通

入一段时间空气后,取下C装置,过滤、洗涤沉淀、干燥、冷却、称重BaCX)3质量,计算样

完成下列填空:

(4)检查装置气密性后,如图加入试剂,关闭K3,打开和K2,持续鼓入空气一段时间后,

关闭和K”打开K?,再向锥形瓶中滴入盐酸。以上操作的目的是

(5)有小组认为,过滤,称量BaCOs质量,操作繁杂且易产生试验误差,故将图中C装置调

换成E装置(如图),你认为是否合适?并简述缘由

⑹试验中称取8.000g样品,若测得BaCC)3平均质量为L970g。则摩擦剂样品中碳酸钙的质

22.工业制得的氮化铝(A1N)产品中常含有少量A1G、Al203>C等杂质。某同学设计了如下试

验分别测定氮化铝(A1N)样品中A1N和A1C的质量分数(忽视N%在强碱性溶液中的溶解)。

⑴试验原理:①A1C与硫酸反应可生成CH,②A1N溶于强酸产生镂盐,溶于强碱生成氨气。

请写出A1N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试验装置(如图所示):

(3)试验过程:

①连接试验装置,在各连接处涂抹肥皂水,然后从K2通入空气检查气密性,证明气密性良好

的现象是。称得D装置的质量为yg,滴定管的读数为amL„

②称取xgA1N样品置于装置B瓶中;塞好胶塞,关闭活塞K?、K3,打开活塞KI,通过分液漏

斗加入稀硫酸,与装置B瓶内物质充分反应。

③待反应进行完全后,关闭活塞及,打开活塞,通过分液漏斗加入过量NaOH,与

装置B瓶内物质充分反应。

④(填入该步骤应进行的操作)。

⑤记录滴定管的读数为binL,称得D装置的质量为zgo

(4)数据分析:(已知:该试验条件下的气体摩尔体积为%L-molT)

①A1G的质量分数为(填写表达式),若读取滴定管中气体的体积时,液面左高右

低,则所测气体的体积(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②A1N的质量分数为(填写表达式)。

23.化学爱好小组对某品牌牙膏中的摩擦剂成分及其含量进行以下探究:

已知:该牙膏摩擦剂由碳酸钙、氢氧化铝组成;牙膏中的其它成分与NaOH和盐酸均不反应。

I.摩擦剂中氢氧化铝的定性检验。取适量牙膏样品于烧杯中,加水充分搅拌后过滤,滤渣中

加入过量NaOH溶液,过滤,向滤液中通入过量COZ有白色沉淀生成。

(1)在上述操作中,须要用到图中的试验仪器有(选填编号)

(2)氢氧化铝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有同学认为滤液中通CO?后有白色沉淀

生成不能证明摩擦剂中肯定含有Al(OH)3,若要进一步证明含Al(OH)3,须要补充的操作是

(写出操作、现象和结论)。

II.牙膏样品中碳酸钙的定量测定。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图中夹持仪器略去)进行试验,充分

(3)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反应结束后,还要持续通一段时间空气的目的

是O

(4)下列各项措施中,能提高测定精确度的是(选填编号)。

a.把盐酸换成不具有挥发性的硫酸

b.在A~B之间增加盛有浓硫酸的干燥装置

c.滴加盐酸不宜过快

d.在B~C之间增加盛有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的洗气装置

(5)试验中精确称取8.0g样品三份,进行三次测定,测得生成BaC%平均质量为1.97g。则

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o

24.某化学试验小组为了探究氨气的还原性和氧化性设计了如下试验方案。

试验一:探究氨气的还原性

已知:Cua粉末呈红色,在酸性溶液中不稳定:0120+民504(稀)=(:11+01504+1«)。

簿硫酸

(1)装置A用于制备氨气,硬质玻璃管中发生的反应为,装置B中所盛

放的试剂是。试验起先前应先通一段时间的N?,其目的是

(2)反应结束后装置C中的氧化铜完全反应生成红色固体,为了探究红色固体的成分,进行了

如下试验:取10.4g红色固体于烧杯中,加入足量稀硫酸充分搅拌、静置、过滤、洗涤、干

燥、称重,得固体6.4g,则红色固体的成分及其物质的量为o

试验二:探究氨气的氧化性

A

已知:①铝可以与氨气发生反应:2A1+2NL=2A1N+3H②A1N性质稳定,常温下基本不与

水反应,加热时溶于浓碱溶液且可产生氨气。按如图所示连接好装置,打开装置F中分液漏

斗活塞,待装置中空气排尽后再点燃装置H处酒精灯。

(4)橡胶管a的作用是装置I的作用是一

(5)依据已知信息设计试验方案测定所得样品中A1N的纯度,简要写出试验过程:

25.无水A1CL常用于有机合成的催化剂。现以铝酸钙(主要成份为CaO•AI2O3,含少量SiO?

等杂质)和稀盐酸为原料制备无水氯化铝的方案如下:

AIC1,•6Hq建坦无水AICI,

一溶液1建㈣

铝版钙龙工典

A溶液2

已知:A1CL易升华,沸点18VC,SOCL熔点-105℃、沸点76℃,遇水猛烈水解生成两种酸

性气体。相关物质的溶解度数据如表:

物质0℃80℃

A1C1331.03g33.23g

CaCl237.3g59.5g

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①中稀盐酸应适当过量的缘由是o

(2)操作a是«

(3)操作b是o

某爱好小组设计如图装置获得无水锥形瓶中得到的物质的化学式为

(4)A1C13OX

碱石灰的作用是防止外界水蒸气进入和。

(5)写出一个化合反应(用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表示)。要求同时满意:①其中一

种反应物是AlCk;②反应原理与“HC1+NH3=NH£1”相同。

参考答案

1.A

【详解】

A.“长征V号”火箭的箭体蒙皮材料2219-铝合金,铝合金密度小,可肯定程度上减轻火箭

的质量,故A正确;

B.航空煤油是石油裂化的产品,故B错误;

C.生产光纤的原料为二氧化硅,故C错误;

D.载人潜水器所用的硬质合金潜孔钻头属于合金材料,故D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A。

2.A

【详解】

A

A.2NaHCO3=Na2CO3+C02T+H20,

Na2CO3+Ca(OH)2CaCO3J+2NaOH,A项选;

=

B.2A1+2NaOH+2H2O^^2NaA10,+3H2T,NaAlO2与过量HC1反应生成Al'+,即

+3+

A1O2+4HAl+2H2O,B项不选;

C.2FeCl2+Cl22FeCl3,Fed;与Cu反应生成的Fe?+,不能生成Fe,C项不选;

D.Fe2O3+2A1^^A12O3+2Fe,而Fe与HC1反应只能生成FeCl?:

Fe+2HC1FeCl,+H2T,D项不选;

综上所述,答案为A。

3.D

【详解】

A.因铝、铁、镁都能和盐酸反应产生气体,故不能确定含有铝、铁、镁三种金属,A项错误;

B.铝、铁镁中只有铝可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无色气体,不能证明含有Mg,B项错误;

C.加入盐酸后,向所得溶液中再加入少量NaOH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合金中可能含有镁,

也可能含有铝,C项错误;

D.铁单质与盐酸反应生成亚铁离子,在空气中放置一会儿,亚铁离子易被氧化为铁离子,在

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呈血红色,D项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D。

4.A

【详解】

A.用砂纸细致打磨过的铝箔在酒精灯上加热表面立刻会生成三氧化二铝,铝箔熔化但不滴落

说明表面的三氧化二铝的熔点高于单质铝,故A正确;

B.甘油为多羟基的醇,遇新制氢氧化铜呈现绛蓝色,而不是产生绛蓝色沉淀,故B错误;

C.乙醇易挥发,产生的乙烯中含有挥发出来的乙醇,乙醇也可使酸性高铳酸钾褪色,干扰乙

烯的检验,故C错误;

D.氧化亚铜与稀硝酸反应也会产生气体,若有气泡产生,不能说明样品中肯定含有Cu,故D

错误;

综上答案为Ao

5.C

【详解】

A.苯酚易溶于酒精,不慎将苯酚沾到皮肤上时,应马上用酒精洗涤,再用水冲洗,故A正确;

B.氯离子可破坏氧化膜,所以一段时间后,在CuCl?溶液中铝片表面能视察到明显的反应现

象,故B正确;

C.未燃过的火柴头中氯元素不是以氯离子的形式存在,故C错误;

D.测定NaSOs溶液跟稀H2s反应的速率,以两溶液混合时起先计时,到溶液出现的浑浊将

锥形瓶底部的“+”字完全遮盖时结束计时,依据所须要的时间推断反应速率的大小,故D正

确;

故答案为Co

6.D

【详解】

A.铝和氧气反应生成的氧化铝的熔点较高,所以内部熔化的铝不会滴落,A错误;

B.Cu与硫酸铁反应生成硫酸亚铁、硫酸铜,没有黑色固体出现,依据此试验也不能比较Fe、

Cu的活泼性,B错误;

C.鸡蛋清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蛋白质遇轻金属盐离子会发生盐析,向鸡蛋清溶液中加入少

量Na2so4溶液,出现浑浊,说明蛋白质可能发生了盐析,C错误;

D.浓盐酸和浓氨水均易挥发,二者相遇会生成NH4cl固体,产生白烟,D正确;

答案为D。

7.C

【详解】

A.操作①②③均为分出滤液和滤渣,为过滤操作,选项A正确;

B.除碑反应是碑铜废液中加入亚硫酸氢钠,反应生成硫酸钠、HAsO?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为AsO;+HSO;+2H=SOj+HAsO2J+H2O,选项B正确;

C.由流程可知置换出海绵铜的试剂X为Fe,以还原铜,选项C不正确;

D.流程中钠离子和生成的硫酸根离子没从体系中分别出去,故达标废液中含有的溶质主要为

Na2so”选项D正确;

答案选C。

8.C

【详解】

A.漂白粉在空气中失效原理是次氯酸钙与空气中的水、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次氯酸和碳酸钙,

即Ca(ClO)2+CO2+H2O-2HClO+CaCO3,然后是次氯酸分解2HC1O=2HC1+C)2T,A错

误;

B.氢氧化铝沉淀不能溶于强氨水溶液中,AlCh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浓氨水后,反应为:

搬H)具)2+3NH34:,B错误;

C.向NaAlOz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O?可以制取Al(0H)3并且CO2过量产物时是碳酸氢根,C正确;

D.环境是碱性环境,生成物中不行能有H+,D错误;

故选Co

9.A

【详解】

A.粗乙酸乙酯中的乙酸与碳酸钠反应产生CKCOONa、水和CO?,乙醇溶于饱和碳酸钠溶液,

有机层体积减小,有气泡,最终上层为提纯后的乙酸乙酯,下层为水层,A项符合题意;

B.漂白粉中加入浓盐酸会发生反应Ca(CIO)2+4HC1(浓)=CaC12+2CkT+2H2O,产生黄绿色的

氯气,B项不符合题意;

C.氢氧化铝不溶于浓氨水,C项不符合题意;

D.Na。具有强氧化性,与FeSOa溶液反应生成Fe(0H)3,看不到白色沉淀,D项不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答案为A。

10.B

【详解】

A.将SO2通入氯水中,发生SO2+CI2+H2OH2so4+2HC1,酸性增加,pH减小,A错误;

B.将NaOH溶液加入氯化铝溶液中,先生成沉淀后沉淀溶解,生成沉淀和沉淀溶解过程中消

耗掉的NaOH物质的量之比31,B正确;

C.将盐酸加入NaOH溶液中发生中和反应,放出热量,C错误;

D.将铁粉加入氯化铁溶液中,发生2Fe3++Fe=3Fe3+,Fe?+含量增大,D错误;

故选B。

11.C

【分析】

pH=O的某X溶液中CO;不存在,Fe”和NO3不能同时存在,试液中加入过量硝酸钢溶液,发

生反应①,生成气体A证明肯定含有Fe,则原溶液中肯定不存在NO3,气体A为NO,沉淀

C为BaSO,,原溶液中肯定不存在B『,肯定存在S。:;溶液B中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发生

反应②,生成气体D为NHs,确定原溶液中含有NH;,沉淀F为Fe(0H)3;溶液E加入过量二

氧化碳发生反应③,生成的沉淀H肯定是A1(OH)3,则溶液E中肯定含有Al。?,则原溶液中

肯定含有Al",C「无法确定,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

A.依据以上分析,生成气体A的反应为氢离子与硝酸根结合氧化二价铁离子,离子方程式为:

2++3+

3Fe+4H+NO3=3Fe+NOT+2H2O,故A错误;

B.依据以上分析,生成沉淀H为向Al。2溶液中通过量的二氧化碳,离子方程式为:

A1O2+CO2+2H2O=A1(OH)3J+HCO3,故B错误;

C.依据以上分析,溶液X中肯定没有的离子仅为:CO;、B尸、NO3,故C正确;

D.依据以上分析,溶液X中肯定含有的离子是:H\Fe2\SOt,NH:、A产,故A产肯定有,

故D错误;

故选:Co

12.C

【详解】

A.选用形态较为规则的小明矶晶体作晶核,更有利于晶体的完备析出,故A正确;

B.色谱法是利用不同物质在两相中具有不同的安排系数(或吸附系数、渗透性),当两相作相

对运动时,这些物质在两相中进行多次反复安排而实现分别。可以实时监测某种物种的多少,

故B正确;

C.新制氢氧化铜的配制方法是取肯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入几滴硫酸铜溶液,得到蓝色的

悬浊液,故c错误;

D.铜离子水解生成的氢离子能破坏氧化铝爱护膜而露出铝单质,铝单质置换铜离子生成铜单

质,所以加入氯化铜溶液和硫酸铜溶液中的铝片表面会有红色物质析出,故D正确;

故选Co

13.D

【详解】

A.向明砚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钢溶液使SO:恰好完全沉淀,生成硫酸钢、偏铝酸领和水:

2Ba2++40r+Al3++2SO4-=2BaS04I+A10j+2HOA错误;

B.用白醋浸泡过的淀粉-KI试纸检验加碘盐中的KI03,反应生成碘、乙酸钾和水:

-

51+10;+6CH3C00H=312+3H20+6CH3C00,B错误;

C.向NH,Fe(SOJ2溶液中加入过量Ba(OH)2溶液:

3+2+

NH:+Fe+2SO4-+2Ba+40H=Fe(OH)3I+2BaS04I+NH3•H20,C错误;

D.泡沫灭火器反应原理为碳酸氢钠与铝离子反应生成氢氧化铝和二氧化碳:

3+

3HC03+A1=3CO2f+A1(OH)3I,D正确;

答案选D。

14.A

【详解】

A.SiO,并不能把光的强弱转变为电流的强弱,SiO,用作光导纤维是因为其对光有很好的反射

性,A错误;

B.Na£03溶液中存在碳酸根的水解而显碱性,油脂在碱性条件下水解为甘油和高级脂肪酸盐,

甘油和高级脂肪酸盐无法重新生成油脂,所以油脂碱性条件下水解程度大,B正确;

C.明矶溶液水可以电离出A产,A产水解生成成A1(OH)3胶体,吸附水中悬浮杂质形成沉淀,

达到净水的目的,C正确;

D.汽车尾气中含有CO、NOx等有毒气体,CO有还原性,NO,有氧化性,二者发生氧化还原反

应转化为无污染的为CO?和N2,D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A。

15.B

【详解】

A.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铝的熔点高,则铝箔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熔化但不滴落,II错,故A

错误;

B.因为A1和A1。既可以与酸反应,又可以与碱反应,生成可溶性铝盐或偏铝酸盐,则不要

盛放酸性或碱性较强的液体食物,二者有因果关系,故B正确;

C..明矶中铝离子水解生成氢氧化铝胶体,胶体吸附水中的悬浮物而净化水,氢氧化铝胶体

没有强氧化性,所以不能杀菌消毒,故C错误;

D.浓硫酸、浓硝酸具有强的氧化性,常温下能使铁铝钝化,所以铁或铝制成的槽车可以密封

贮运浓硫酸或浓硝酸,钝化现象是铁和铝能与浓硫酸或浓硝酸反应发生了化学反应,陈述II

错误,故D错误;

答案选B。

16.B

【分析】

某矿物含AI2O3、MgO,工业上先用过量烧碱溶液处理该矿物,A1◎和NaOH反应生成NaAlO”

所以过滤后的滤液中含有过量的NaOH和NaAlOz,逐滴加入NaHCOs溶液,先和NaOH反应,再

和NaAlO?反应。

【详解】

A.碳酸氢根的酸性强于偏铝酸,所以生成沉淀是因为HCO;和Al。?反应生成偏铝酸,即氢氧

化铝沉淀,离子方程式为HCO/AIOZ+HZ。=A1(OH)3I+C03-,故A正确;

B.加入40mLNaHC03溶液时沉淀最多,沉淀为0.032mo1,前8mLNaHC()3溶液和氢氧化钠反应(0万+

HCO;=CO;+H2)不生成沉淀,后32mLNaHC03溶液与偏铝酸钠反应(HC0-+A102+H2

=A1(OH)3I+C0;-)生成沉淀,则原NaHCOs溶液物质的量浓度c(NaHC03)=5谈mol/L=l.Omol/L,

原NaHCOs溶液中的物料守恒为c(HCO')+c(CO;)+c(H2C03)=l.Omol/L,故B错误;

C.a点为偏铝酸钠和氢氧化钠混合溶液,依据电荷守恒可以写出:

c(Na+)+c(H+)=c(A10%)+c(Off),故C正确;

D.a点为偏铝酸钠和氢氧化钠的混合液,c点为偏铝酸钠与碳酸钠的混合液,因为酸碱抑制

水的电离,盐类水解促进水的电离,所以水的电离程度:a点小于c点,故D正确;

故选:Bo

17.B

【详解】

2+-

0八段加入氢氧化钠发生的反应是八13*+30田=人1(0口)3(、Mg+2OH=Mg(0H)2\,AB段加入氢氧

化钠发生的反应是Al(0H)3I+0H=AZO;+2H,0,Al(OH)3I+0H「=AIO-+2HQ反应消耗0.IL的

+

氢氧化钠,依据铝元素守恒,Ar+30r=Al(0H)3l反应消耗0.3L氢氧化钠,所以Mg"+20F=Mg

网。_0.3+3_2

(0H)2\反应消耗氢氧化钠0.4L-0.3L=0.1L,一:---—~v=------——

n(Mg2+)0.1+21

18.A

【分析】

测定原理:A1N和NaOH浓溶液反应产生氨气,氨气不溶于X,其次瓶子中压强增大将水压入

量筒中,量筒中水的体积即为产生的氨气的体积,从而计算A1N的质量,继而计算其含量。

【详解】

A.由于氮化铝结构与金刚石相像,所以为共价晶体,N、A1原子配位数均为4,A正确;

B.CCL密度大于水,不会浮在水面上,B错误

C.NHs的体积等于排出水的体积,与广口瓶中液体是否装满无关,C错误;

V

n(NH3)=—=mol,由方程式的关系式,则

22.4L/mol22.4

n(AlN)=n(NHM七则样品中A1N的质量分数为

m(AN)*100%=n(AlN).M(AlN)义1Q0%=flOOa%,口错误;

ww22.4w

故选Ao

19.C

【详解】

将Na,。,渐渐加入到含有Al"、Mg?+、NHJ的混合液中并微热,过氧化钠首先与水反应生成氧

气和氢氧化钠,生成的氢氧化钠先和Al"、Mg2\分别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氢氧化镁、再与

NH:反应生成氨气,之后生成的氢氧化铝可以溶解在氢氧化钠溶液中。依据图像可知溶解氢氧

化铝消耗过氧化钠是Imol,Imol过氧化钠产生2mol氢氧化钠,则氢氧化铝是2mol,依据铝

原子守恒可知铝离子的物质的量也是2molo加入8mol过氧化钠产生16moi氢氧化钠、4mol

氧气,则依据图像可知生成的氨气是8moi-4mol=4moL与镂根反应的氢氧化钠是4mol,与

铝离子反应的氢氧化钠是6mol,则与镁离子反应的氢氧化钠是16moi-4mol=6mol,所以镁离

子的物质的量是3mol,则C正确;

答案选C。

20.B

【分析】

14.05g固体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产生气体,有镂盐和碱反应生成生成的氨气,也可以是

金属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气,5.60L气体通过碱石灰无改变,说明气体中无与碱石灰

反应的气体,无水蒸气的存在,通过浓硫酸,气体剩余3.36L,体积削减5.60L-3.36L=2.24L,

结合混合物可能存在的物质可知,肯定含有硫酸镂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氨气为2.24L,剩余的

气体只能是氢气,体积为3.36L,说明原混合物中肯定含有铝;14.05g固体加入过量的氢氧

化钠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2.9g,久置无改变,由于氢氧化铝溶于强碱,所以能生成白色沉淀

的肯定是氯化镁生成的氢氧化镁白色沉淀,质量为2.90g,肯定不存在FeCk;14.05g固体加

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得到无色溶液,加入适量盐酸会生成沉淀,说明金属铝或氯化铝与过

量碱反应生成的偏铝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铝沉淀,加入过量盐酸沉淀溶解进一步证

明沉淀是氢氧化铝,以此解答该题。

【详解】

A.由分析知固体与NaOH反应生成的均为3.36L,则肯定含有A1,依据2A「~3H可知参与

336L2

反应Al的质量为——:------X-X27g/mol=2.7g,故A正确;

22.4L/mol3

B.固体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的白色沉淀在空气中不发生改变,说明沉淀为Mg(OH)z,不是

Fe(0H)2,可知原固体肯定含有MgCk,肯定不含FeCk,故B错误;

C.固体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的白色沉淀在空气中不发生改变,说明沉淀为Mg(0H)2,不是

Fe(0H)2,可知原固体肯定含有MgClz,肯定不含FeCL,故C正确;

224L

D.由分析知:反应中生成的氨气为2.24L,物质的量为——:------=0.Imol,则(NHj2s的

22.4L/mol

29g

物质的量为0.05mol;Mg(OH)2的质量为2.9g,物质的量为力7—=°・05mol,则MgCk的物

58g/mol

质的量为0.05moL可知原固体含有(NHJ2SO4和MgClz,且物质的量相等,故D正确;

故答案为B„

21.aA1(OH)3+OH=A1O2+2H2O沉淀溶解,无气泡产生排尽装置中的

CO2,防止对试验产生干扰不合适,因为盐酸挥发产生的HC1气体及水蒸气会被碱石灰

汲取,使测量结果偏高12.5%

【分析】

I.将适量牙膏放入烧杯中,加水充分搅拌后过滤,使难溶性物质与可溶性物质分别,然后向

滤渣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A1(OH)3反应产生可溶性NaAlOz,CaCOs不能溶解,过滤后滤液

中含有NaAlOz及过量NaOH,向其中通入足量COz气体,NaOH变为NaHCOs,NaAlO2变为Al(0H)3,

结合物质的溶解性推断产生沉淀的成分;

II.试验通过C装置生成的碳酸钢的质量测定二氧化碳的质量,进而计算牙膏中碳酸钙的质量

分数。试验前先通入空气,排出装置中的空气,A可以除去空气中的CO”B中盐酸与CaCOs反

应产生CO?气体,气体进入C与Ba(OH)2反应产生BaCOs沉淀,装置D可以防止空气中COZ与

Ba(0H)2反应。

【详解】

1.(1)牙膏与水混合,充分搅拌过滤时运用的仪器有烧杯、漏斗、玻璃棒,故不须要运用的试

验仪器序号为:a

(2)Al(0H)3是两性氢氧化物,能够与强酸、强碱发生反应,A1(OH)3与NaOH溶液反应产生

NaA102>H20,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1(OH)3+OH-=A1O]+2H2。;

⑶若摩擦剂中无Al(OH)3,向加入NaOH后的滤液中通入足量CO2气体,发生反应:NaOH+

C02=NaHC03,若产生的NaHC%比较多,而其溶解度又比较小,则产生的沉淀可能是NaHCOs

沉淀;若摩擦剂中含有Al(0H)3,Al(OH)3与NaOH反应变为可溶性物质NaAlOz,此时的滤液中

含有过量NaOH及反应产生的NaAlOz,再向该滤液中通入足量CO?气体时,NaOH先发生反应产

生Na£03,然后发生反应NazCOs+COz+lM^NaHCOs,NaA102+C02+2H20=A1(OH)3+NaHC03,则此

时产生的沉淀可能是Al(OH)3、NaHC%的混合物,故有同学认为滤液中通CO2后有白色沉淀生

成不能证明摩擦剂中肯定含有Al(0H)3若要进一步证明含Al(0H)3,可将该沉淀过滤出来洗涤

干净,向其中加入适量盐酸,若沉淀溶解,无气泡产生,说明含有Al(0H)3;

(4)试验通过C装置生成的碳酸钢的质量测定二氧化碳的质量,试验前先通入空气,排出装置

中的空气,A可以除去空气中的CO”防止对试验产生干扰;

(5)换成E装置汲取CO?,干脆测定CO?的质量,是不合适的;缘由为:盐酸挥发产生的HC1气

体及水蒸气会被碱石灰汲取,使测量的C0,偏高,故不行以;

m1.97g

(6)BaCOs质量为1.97go则n(BaCO)=—=~=0.OlmoL依据C元素守恒可知在8.0g

3M197g//mol

样品中含有CaCOs的物质的量是0.Olmol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