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硫及其化合物
一、单选题(共19题)
1.下列有关文献的理解错误的是()
A.“所在山洋,冬月地上有霜,扫取以水淋汁后,乃煎炼而成”过程包括了溶解、蒸发、结
晶等操作。
B.《物理小识》记载“青矶(绿矶)厂气熏人,衣服当之易烂,栽木不没,”“气”凝即得“研
油”。青矶厂气是NO和NO”
C.《开宝本草》中记载了中药材铁华粉的制作方法:“取钢燃作时如笏或团,平面磨错令光
净,以盐水洒之,于醋瓮中阴处埋之一百日,铁上衣生,铁华成矣。”中药材铁华粉是醋酸
亚铁。
D.唐代《真元妙道要略》中有云”以硫磺、雄黄合销石并蜜烧之,焰起烧手、面及屋舍者”,
描述了黑火药制作过程。
2.探讨表明,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在形成雾霾时与大气中的氨有关(如下图所示)。下列叙
述错误的是
A.雾和霾的分散剂相同
B.雾霾中含有硝酸镂和硫酸镂
C.NHs是形成无机颗粒物的催化剂
D.雾霾的形成与过度施用氮肥有关
3.试验室利用SJ和Ck在活性炭作用下制取SO2cW原理为S02(g)+S(g)wS02Cla⑴
加=-97.3kJ/mol。装置如图所示(部分装置已省略)。已知SO2cL的熔点为-54.1℃,沸点为
69.1℃,遇水能发生猛烈反应并产生白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中盛放的试剂为无水氯化钙
B.制备过程中须要将装置甲置于冰水浴中
C.用来冷却的水应当从a口入,b口出
D.可用硝酸与亚硫酸钠反应制备二氧化硫
4.将足量X气体通入Y溶液中,试验结果与预料的现象一样的组合是
X气体Y溶液预料的现象
①C02饱和Na2c溶液白色沉淀析出X气体
②
S02Ba(N03)2溶液白色沉淀析出
中/丫溶液
③Cl2AgNOs溶液白色沉淀析出
④A1CL溶液白色沉淀析出
NH3
A.只有①②③B.只有①②④C.只有①③④D.①②③④
5.选用如图所示仪器中的两个或几个(内含物质)组装成试验装置,以验证木炭可被浓硫酸氧
化成C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按气流从左向右流向,连接装置的正确依次是A-F-E-C-D-B
B.丁中溶液褪色,乙中溶液变浑浊说明甲中生成CO?
C.丙中品红溶液褪色,乙中溶液变浑浊说明甲中生成CO?
D.丁和丙中溶液都褪色,乙中溶液变浑浊,说明甲中有CO2生成
6.干法氧化铁脱硫除去大气污染物H2s的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B.脱硫反应为3H2S+Fe2O3-H2O=Fe2S3-H2O+3H2O
C.再生过程中,硫元素被还原
催化剂
D.总反应为2H2S+O2--------2S+2H之。
7.某化学课题小组将二氧化硫的制备与多特性质试验进行了一体化设计,试验装置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a、b、c中依次盛装70%硫酸.Na2sO3固体、NaOH溶液
B.试验时,潮湿的pH试纸、鲜花、品红溶液、KMnO&溶液均褪色,Na2s溶液出现淡黄色沉淀
C.此设计可证明SO2水溶液的酸性,SO2的氧化性、还原性、漂白性
D.点燃酒精灯加热,可证明SO2使品红溶液褪色具有可逆性,使KMrA溶液褪色不具有可逆性
8.下列关系图中,A是一种正盐,B是气态氢化物,C是单质,F是强酸。当X无论是强酸还
是强碱时都有如下转化关系(其他反应产物及反应所需条件均已略去),当X是强碱时,过量
的B跟CL反应除生成C外,另一产物是盐酸盐。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当X是强酸时,A、B、C、D、E、F中均含同一种元素,F可能是H2s
B.当X是强碱时,A、B、C、D、E、F中均含同一种元素,F是HN03
C.B和CL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D.当X是强酸时,C在常温下是气态单质
9.硫酸镂在肯定条件下发生反应:4(NH4)2S()4=6NH3t+3S02f+S03t+N2t+7HQ,将反应后的气
体通入肯定量的氯化钢溶液中恰好完全反应,有白色沉淀生成。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白色沉淀为BaS04
B.白色沉淀为BaSOs和BaSOa的混合物,且n(BaS()3):n(BaS0&)约为1:1
C.白色沉淀为BaS03和BaS04的混合物,且n(BaS03):n(BaS04)约为3:1
D.从溶液中逸出的气体为N2,最终溶液中的溶质只有NH4cl
10.Cui是有机合成的一种催化剂,受热易氧化。试验室可通过向CuS04与Nai的混合溶液中
通入SO2$iJ^-Cui(2CuS04+2NaI+S02+2H20^_2CuII+2H2s04+Na2so。。下列试验原理和装
置不能达到试验目的的是()
侬碱酸
制备so2
一
B.cuso,、制备Cui并制备少量含SO?的溶液
Nai.HQ
温告溶液-
将Cui与母液分别并用装置制得的含S02的溶液洗涤沉淀
加热干燥湿的Cui固体
11.为检验某种钠盐溶液中含有的阴离子是so广、CO产还是Off、c「,下面设计的方案中合理
的是()
A.检验CO/:向待测液中加入足量的盐酸产生气泡,将气体通入浓Ba(0H)2溶液有白色沉淀
生成
B.检验SO广:向待测液中加入盐酸至酸性,未见沉淀或气体生成,再加入BaCk溶液出现白
色沉淀
C.检验0IT:向待测液中加入石蕊溶液,溶液变红色
D.检验C「:向待测液中加入AgNOs溶液和稀盐酸的混合液,有白色浑浊物出现
12.已知:三氧化硫的沸点为45℃,熔点为16.8℃,具有很强的氧化性和挥发性。如图是快
速制备三氧化硫的试验装置图,其中装置I和m中都加入了金属铜,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B.本试验制备三氧化硫(S03)的原理为N02+S02=N0+S03
C.连接反应器与尾气处理装置不宜运用橡胶管
D.试验结束后,往反应器中滴加水,瓶内红棕色渐渐褪去
13.下列有关铜与过量浓硫酸反应的试验说法不正确的是
A.喷有碱液的棉花是为了防止SO2污染环境
B.将水注入反应后冷却的试管a中,溶液变为蓝色
C.铜片表面先发黑,反应完全后试管a底部有白色固体
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u+2H2so式浓)q=CuS04+S02t+2H:0
14.探究SO?与NaNOs溶液反应的试验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试验起先时先通入CO?解除装置中的空气
B.装置①中生成SO?的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C.向装置③中注入产生红棕色气体,说明装置②中产生了NO
D.装置④可以防止空气进入装置③干扰试验
15.下列有关化学试验操作、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
选项操作现象结论
1
向l.Omol-IT的NaHCO3溶液
A溶液呈黄色NaHCOs溶液溶液呈碱性
中滴加2滴甲基橙
向氨水和Mg(OH)2的悬浊液
B得到红褐色悬浊液Ksp[Fe(OH)3]<Ksp[Mg(OH)2]
中滴加少量FeCL溶液
使石蜡油蒸汽通过炙热的碎瓷
C片,再将产生的气体通过酸性KMnO,溶液褪色石蜡油蒸汽中含有烯燃
KMnOa溶液
蔗糖变成疏松多孔
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和强氧
D向蔗糖中加入浓硫酸的海绵状炭,放出有
化性
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16.如图是某元素的价类二维图。其中A为酸式盐,E的相对分子质量比D大16.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化合价
。基金赛在处物质类别
化质化长
物物般
A.E与水反应肯定能生成一种强酸
B.若X为强酸,则物质D可使石蕊溶液先变红后褪色
C.若X为强酸,则D-E的反应可用于检验D
D.若X为强碱,则物质AE中均含有硫元素
17.某同学在试验室选用下列试验装置,验证浓硫酸与碳反应的生成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I11DIIV
A.浓硫酸与碳反应中,浓硫酸表现出酸性和强氧化性
B.验证产物的正确连接依次为:I-IV-HI-II
C.装置II中两侧品红溶液在试验设计中的作用不相同
D.若连接依次为无法检验产物中有无C。?
18.某同学按下图试验装置探究铜与浓硫酸的反应,记录试验现象如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②③中白色沉淀都是BaS。4
B.试验起先时①中的黑色固体可能是CuO
C.为了确定①中白色固体是否为硫酸铜,可向冷却后的试管中注入水,振荡
D.加热④中褪色后的溶液,溶液不变色
19.Fe和Mg与H2s04反应的试验记录如下:
to
宣r
试验
Fe'需HSO
24Fe'滚H,SO4稀H.SO*
HJSO4
Inm
Fe表面产生大量无色Fe表面产生少量气Mg表面快速产生大Fe表面有大量气泡,
现象
气泡泡后快速停止量气泡Mg表面有少量气泡
关于上述试验说法不合军的是
+2+
A.I中产生气体的缘由是:Fe+2H=Fe+H2t
B.取出II中的铁棒放入CuSOi溶液马上析出亮红色固体
C.III中现象说明Mg在浓H2S04中没被钝化
D.IV中现象说明Mg的金属性比Fe强
二、试验题(共5题)
20.焦亚硫酸钠(NaSOs)是常用的食品抗氧化剂之一。某探讨小组进行如下试验:
试验一焦亚硫酸钠的制取
采纳如图装置(试验前已除尽装置内的空气)制取Na2s装置II中有Na2s2O5晶体析出,发生
的反应为:Na2S03+S02=Na2S205
(1)装置I中产生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
(2)要从装置II中获得己析出的晶体,可实行的分别方法是0
(3)装置III用于处理尾气,可选用的最合理装置(夹持仪器已略去)为(填序号)。
试验二焦亚硫酸钠的性质
Na2s◎溶于水即生成NaHS03o
(4)证明NaHSOs溶液中HS(V的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可采纳的试验方法是(填序
号)。
a.测定溶液的pHb.加入Ba(0H)z溶液c.加入盐酸
d.加入品红溶液e.用蓝色石蕊试纸检测
(5)检验Na2s2O5晶体在空气中已被氧化的试验方案是。
试验三葡萄酒中抗氧化剂残留量的测定
(6)葡萄酒常用Na2s2O5作抗氧化剂。测定某葡萄酒中抗氧化剂的残留量(以游离SO?计算)的
方案如下:
葡萄酒样品“,酸”微引‘壁”,江希溶液・溶液现蓝色目30s内不褪色
|100.00mL蒸慌用0.01Q00moiH语双川现览已口WS他出
标准b溶液滴定
(已知:滴定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02+I2+2H20=H2S04+2HI)
①按上述方案试验,消耗标准L溶液25.00mL,该次试验测得样品中抗氧化剂的残留量(以游
离SO?计算)为g7,
②在上述试验过程中,若有部分HI被空气氧化,则测得结果—(填“偏高”“偏低”或“不
变”兀
21.保险粉(Na2s20D广泛应用于造纸、印染、环保、医药等行业。该物质具有强还原性,在空
气中易被氧化,受热易分解,在碱性条件下比较稳定,易溶于水、不溶于乙醇。保险粉可以
通过NaHSC)3与NaBH4反应制取。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I.NaHSOs溶液的制备
ABCD
(1)上图仪器a的名称;装置C中反应后溶液pH=4.1,则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为。
II.保险粉的制备
打开下图(部分装置已省略)中活塞及通入氮气,一段时间后,关闭K”打开恒压滴液漏斗活
塞向装置E中滴入碱性NaBH”溶液,在30-40C下充分反应。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乙醇,经
冷却结晶、过滤得到Na2s2HQ晶体,再用乙醇洗涤、真空烘干脱去晶体结晶水得到保险
(2)反应产物中有NaBOz,无气体。写出E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通入氮气的作用是。
(4)运用乙醇洗涤Na2S204•2H2晶体的优点:。
(5)对装置E的加热方式最好采纳。
III.保险粉的纯度测定
(6)称取2.OgNa2s◎样品溶于冷水配成200mL溶液,取出25.00mL该溶液于锥形瓶中,用
0.10mol/L碱性K3[Fe(CN)e]标准溶液滴定,原理为:
324-2
4[Fe(CN)6]+2S204+80H=4[Fe(CN)s]+4S03+4H20,用亚甲基蓝为指示剂,达到滴定终点时消
耗标准溶液24.00mL,则样品中NaSO,的质量分数为(杂质不参与反应)(计算结果
精确至0.1%)O
22.硫及其化合物是重要的化工原料,某学习小组对某些硫的化合物性质和制备进行如下试
验探究:
I.探究试验一:将肯定量的浓H2s与足量Zn置于装置A中充分反应,对反应后的气体X进
行气体成分分析(水蒸气除外)。
回答下列问题:
(1)气体X中除水蒸气之外,还可能有的气体是=
⑵B中的试剂可能是,酸性KMnO4溶液的作用是。
(3)D、E装置用于证明气体X中的另一种组分,依据D、E装置依次视察到的试验现象分别是
II.探究试验二:制取硫代硫酸钠(Na2S203)并探究其性质。
(1)制取Na2s2。3(装置如下图,夹持装置省略)。
①装置B中生成Na2s2O3的同时也生成C0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②除搅拌和运用多孔球泡外,再写出一种可以提高B中汲取SO?效率的方法—
⑵探究NazSzOs的性质(反应均在溶液中进行),请填空:
NaSOs性质试验操作试验现象
探究1Na尽溶液的酸碱性—pH=8
探究2Na2s2O3的还原性向新制的滨水中滴加NaSOs溶液
23.硫酰氯(SO£lj常作氯化剂或氯磺化剂,用于制作药品、染料、表面活性剂等。有关物质
的部分性质如下表:
物质熔点/c沸点/c其他性质
①易水解,产生大量白雾
SO2ch-54J69.1
②lOOC以上易分解为SO?和CL
H2so410.4338具有吸水性且难分解
试验室用干燥而纯净的二氧化硫和氯气合成硫酰氯,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1
S02(g)+Cl2(g)^^S02Cl2(l)AH=-97.3kJ-moF
反应装置如图所示(夹持仪器已省略),请回答有关问题:
(1)仪器B的名称为;
(2)仪器A的作用是;
(3)装置乙中盛放的试剂为,在试验室用氢氧化钠溶液汲取多余硫酰氯的离子反应方
程式为;
(4)为提高本试验中硫酰氯的产率,在试验操作中须要留意的事项有(填序号);
①先通冷凝水,再通气体②限制气流速率,宜慢不宜快
③若三颈烧瓶发烫,可适当降温④加热三颈烧瓶
(5)少量硫酰氯也可用氯磺酸(CISO3H)分解获得,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C1SO3H=H2SO4+SO2C12,此方法得到的产品中会混有硫酸。
①分解产物中分别出硫酰氯的试验操作名称为—。
②某同学为检验硫酰氯产品中是否混有硫酸设计试验如下:取少量产品溶于水,加入盐酸酸
化的氯化钢溶液,振荡,视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认为产品中含有硫酸。该同学的结论是
否正确,请说明理由。
24.甲、乙两同学为探究SO?与可溶性钢的强酸盐能否反应生成白色BaSOs沉淀,用下图所示
装置进行试验(夹持装置和A中加热装置已略,气密性已检验)。
一尾气处理装‘捏
().25molL溶液
试验操作和现象:
操作现象
A中有白雾生成,铜片表面产生气泡,B中有气泡冒出,
关闭弹簧夹,滴加肯定量浓硫酸,加
产生大量白色沉淀,C中产生白色沉淀,液面上放略显
热
浅棕色并渐渐消逝
打开弹簧夹,通入岫,停止加热,一
段时间后关闭
从B、C中分别取少量白色沉淀,加稀
尚未发觉白色沉淀溶解
盐酸
(1)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C中白色沉淀是,该沉淀的生成表明SO?具有性。
(3)C中液面上方生成浅棕色气体的化学方程式是。
(4)分析B中不溶于稀盐酸的沉淀产生的缘由,甲认为是空气参与反应,乙认为是白雾参与反
应。
①未证明各自的观点,在原试验基础上:甲在原有操作之前增加一步操作,该操作是
乙在A、B间增加洗气瓶D,D中盛放的试剂是o
②进行试验,B中现象:
甲大量白色沉淀
乙少量白色沉淀
检验白色沉淀,发觉均不溶于稀盐酸。结合离子方程式说明试验现象异同的缘由:
⑸合并(4)中两同学的方案进行试验。B中无沉淀生成,而C中产生白色沉淀,由此得出的
结论是o
25.硫代硫酸钠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某爱好小组拟制备硫代硫酸钠晶体(Na2s2O3•5H2)。
I.[查阅资料]
(1)Na2s2O3•5H2是无色透亮晶体,易溶于水。其稀溶液与BaCL溶液混合无沉淀生成。
(2)向Na£03和Na2s混合液中通入SO?可制得Na2S203,所得产品中常含有少量Na2s0^和Na2S040
(3)Na2sO3易被氧化;BaSOa难溶于水,可溶于稀HC易
II.[制备产品]
试验装置如图所示(省略夹持装置)
浓H2sO43昌,Na2s和NaKC>3溶液
Na2sO3
AB
试验步骤:
(1)检查装置气密性,按图示加入试剂。仪器a的名称是__;E中的试剂是—(选填下列
字母编号)。
A.稀H2SO4B.NaOH溶液C.饱和NaHSOs溶液
(2)先向C中烧瓶加入Na?S和NazCOs混合溶液,再向A中烧瓶滴加浓H2s(X。
(3)待Na2s和NazCOs完全消耗后,结束反应。过滤C中混合液,滤液经—(填写操作名称)、
结晶、过滤、洗涤、干燥、得到产品。
III.[探究与反思]
(1)为验证产品中含有Na2s和Na2s0”该小组设计了以下试验方案,请将方案补充完整。(所
需试剂从稀HNOs、稀H2s0八稀HC1、蒸储水中选择)
取适量产品配成稀溶液,滴加足量BaCk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若沉淀未完全溶解,
并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则可确定产品中含有Na2s和Na2S04o
(2)为削减装置C中生成的Na2s04的量,在不变更原有装置的基础上对原有试验步骤(2)进
行了改进,改进后的操作是o
(3)岫&03・5比0的溶解度随温度上升显著增大,所得产品通过方法提纯。
参考答案
1.B
【详解】
A项,文中描述了提纯固体的方法:将固体溶解,通过煎炼蒸发水分,进一步析出晶体,涉及
溶解、蒸发、结晶等操作,故A正确;
B项,青矶为硫酸亚铁晶体(FeS0j7H2。),“厂气熏人”中的“气”应为硫的氧化物,气凝即
得“矶油”中的“矶油”应为硫酸,故B错误;
C项,醋的主要成分是醋酸,与铁反应生成醋酸亚铁和氢气,因此铁华粉是醋酸亚铁,故C正
确;
D项,黑火药是由木炭粉(C)、硫磺(S)和硝石(KNO3)按肯定比例配制而成的,文中描述
的应为制备黑火药的过程,故D正确。
综上所述,符合题意的选项为B。
【点睛】
本题考查古代文献中的化学学问,此类题目是近几年高考的热点,解题时应抓住化学学问的
核心,从物质制备、性质等角度理解文中所述内容,例如:题中A项涉及物质的分别提纯方
法;B项涉及硫及其化合物的性质;C项涉及铁和醋酸的反应;D项涉及黑火药的制备等。
2.C
【分析】
A.雾和霾的分散剂均是空气;
B.依据示意图分析;
C.在化学反应里能变更反应物化学反应速率(提高或降低)而不改变更学平衡,且本身的质
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更的物质叫催化剂;
D.氮肥会释放出氨气。
【详解】
A.雾的分散剂是空气,分散质是水。霾的分散剂是空气,分散质固体颗粒。因此雾和霾的分
散剂相同,A正确;
B.由于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转化为镀盐形成无机颗粒物,因此雾霾中含有硝酸镂和硫酸镂,
B正确;
C.NH,作为反应物参与反应转化为镂盐,因此氨气不是形成无机颗粒物的催化剂,C错误;
D.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在形成雾霾时与大气中的氨有关,由于氮肥会释放出氨气,因此雾霾
的形成与过度施用氮肥有关,D正确。答案选C。
【点睛】
结合示意图的转化关系明确雾霾的形成原理是解答的关键,氨气作用推断是解答的易错点。
本题情境真实,应用导向,聚焦学科核心素养,既可以引导考生相识与化学有关的社会热点
问题,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绿色化学观念,又体现了高考评价体系中的应用性和综合性
考查要求。
3.B
【分析】
SO£L的熔沸点低、易挥发,依据装置图可知,三颈烧瓶上方的冷凝管的作用是使挥发的产物
冷凝回流,由于会有一部分SO?和CL通过冷凝管逸出,SO?和C1,都会污染空气,故乙装置应
运用碱性试剂,SO£lz遇水能发生猛烈反应并产生白雾,乙中盛放碱石灰,汲取未反应完的二
氧化硫、氯气,防止污染空气,并汲取空气中的水蒸气,防止水蒸气进入甲中导致SOzCL水解。
【详解】
A.乙的作用是汲取未反应完的二氧化硫、氯气,防止污染空气,并汲取空气中的水蒸气,防
止水蒸气进入甲中导致SO2cL水解,故乙中盛放的试剂应当是碱石灰,无水氯化钙只能汲取水,
A选项错误;
B.依据题目中热化学方程式可知,GK0,则该反应为放热反应,降低温度使平衡正向移动,
有利于提高SO£k产率,B选项正确;
C.冷凝水应从冷凝管的下口进,上口出,故用来冷却的水应当从b口入,a口出,C选项错
误;
D.硝酸具有氧化性,能把二氧化硫氧化成硫酸,故不行用硝酸与亚硫酸钠反应制备二氧化硫,
D选项错误;
答案选B。
【点睛】
解答此类问题时需细致分析题干,利用题干信息分析出装置的作用以及相关试剂,综合度较
高,要求对学问点能够综合运用和敏捷迁移。
4.D
【解析】
【详解】
①二氧化碳与饱和Na£03溶液发生反应生成碳酸钠,由于碳酸氢钠的溶解度小于碳酸钠,则会
析出白色沉淀,①正确;
②S0,通入水中生成H2SO3,溶液呈酸性,N(v在酸性条件下具有强氧化性,可发生反应:
2++
3S02+2H20+2N03^+3Ba=3BaS04I+4H+2N0,则会析出白色沉淀,②正确;
+
③氯气与水反应:Cl2+H20=H+Cr+HC10,氯离子和银离子发生反应:Ag,+C「=AgClI,则会
析出白色沉淀,③正确;
④一水合氨是弱碱,不能溶解氢氧化铝,氯化铝溶液通入过量氨气的反应方程式为:
A1C13+3NH3+3H2O=A1(OH)3I+3NH4C1,则会析出白色沉淀,④正确;
答案选D。
5.A
【分析】
△
甲为反应发生装置,发生反应为C+2H2s0式浓)=C02t+2S02t+2HOKMnO4可氧化S02,用酸性
KMnO,溶液除去SO?,再通过品红溶液,若不褪色可确认SO,已除干净,在解除SO?干扰的条件
下,气体通过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可确认CO,的存在。
【详解】
A.依据分析,按气流从左向右流向,以上装置的依次为甲一丁一丙一乙,气体进步短出,装
置中接口的连接正确依次是A-F-E-C-D-B,故A正确;
B.SO,具有漂白性,能使品红褪色,丁装置用酸性KMnO4溶液除SOa,若丁中溶液褪色,SO?可
能没除尽,若丙中品红褪色,则乙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无法证明甲中反应生成了CO2,故B
错误;
C.若丙中品红溶液褪色,则说明SO,没有除尽,SO?也能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所以无法证
明甲中有C0?生成,故C错误;
D.丁和丙都褪色,说明SO,没有除尽,SO?干扰CO?的检验,不能依据乙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推断甲中生成了C0?,故D错误;
答案选A。
6.C
【详解】
A.依据转化过程可知,FezC^-H2。先参与后生成,整个过程中为该反应的催化剂,故A正
确;
B.依据图示可知,脱硫过程中H2s和FezC^H2。反应生成Fe2s3-凡0和H2。,反应方程
式为3H2S+Fe2O3-H2O=Fe2S3-H2O+3H2O,故B正确;
C.再生过程中,Fe2s3-H2。转化为S单质,硫元素的化合价上升,被氧化,故C错误;
催化剂
D.依据转化关系可知,总反应为2H2s+。22S+2H2。,故D正确;
答案选C。
7.B
【详解】
A.试验时,应将70%硫酸滴加到Na2s固体中,SO?是有毒气体,用NaOH溶液汲取尾气,故a、
b、c中依次盛装70%硫酸、Na2s固体、NaOH溶液,故A正确;
B.潮湿的pH试纸只变红色,不褪色,而鲜花、品红溶液、KMnO,溶液均褪色,Na2s溶液出现淡
黄色沉淀硫,故B错误;
C.潮湿的pH试纸变红,体现了二氧化硫水溶液的酸性,KMnO」溶液褪色,体现了二氧化硫的
还原性;鲜花、品红溶液褪色,体现了二氧化硫的漂白性,Na2s溶液出现淡黄色沉淀,体现
了二氧化硫的氧化性,故C正确;
D.点燃酒精灯加热,品红溶液很快复原红色,证明SO?使品红溶液褪色具有可逆性,KMnO,溶
液仍无色,说明KMnCh溶液褪色不具有可逆性,故D正确;
故选B»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SO,的化学性质。明确二氧化硫的还原性、氧化性、水溶液的酸性是解题关键。
本题的易错点为C,要留意区分二氧化硫能够时一些物质褪色的本质。
8.D
【分析】
依据图中的转化关系可知,A肯定是弱酸的钱盐,当X是强酸时,A、B、C、D、E、F分别是:
NazS、NS、S、SO?、S03,H2S04;当X是强碱时,A、B、C、D、E、F分别是:NH£1、NH3>即
NO、NO?、HNO3„
【详解】
A.由上述分析可知,当X是强酸时,F是H2s0”,故A正确;
B.由上述分析可知,当X是强碱时,F是HN03,故B正确;
C.无论B是H2s还是阳3,B和Cl_2的反应肯定是氧化还原反应,故C正确;
D.当X是强酸时,C是硫,在常温下是固态单质,故D错误;
答案选D。
9.B
【分析】
反应后的混合气体通入到BaCL溶液中发生的是复分解反应:S02+H20+2NH3=(NH4)2S03.
(NH4)2S03+BaCl2=BaS03I+2NH4CKS03+H20+2NH3=(NH4)2S04^(NH<)2S04+BaCl2=BaS04I+2NH4CL依
据反应定量关系,结合分解生成的气体物质的量可知,二氧化硫转化为亚硫酸锈,Imol三氧
化硫转化为硫酸镂消耗氨气2mol,则4mol氨气和2moiSO,反应生成亚硫酸镂,所以得到的沉
淀为Imol硫酸钢,2moi亚硫酸钢,剩余SO?和亚硫酸钢反应生成亚硫酸氢钢,最终得到沉淀
为Imol硫酸领、1mol亚硫酸钿,则:n(BaS04):n(BaSO3)=1:1;
【详解】
A、依据分析可知,白色沉淀为BaSO”和BaSOs,故A错误;
B、由上述分析可知,最终得到沉淀为Imol硫酸钢、Imol亚硫酸钢,二者物质的量之比为1:1,
故B正确;
C、依据B项分析可知,最终得到沉淀为Imol硫酸钏、Imol亚硫酸钢,二者物质的量之比为
1:1,故C错误;
D、从溶液中逸出的气体为Nz,依据分析可知,反应后的溶质为亚硫酸氢领与氯化镂,故D错
误;
答案选B。
10.D
【详解】
A.Cu与浓硫酸在加热时发生反应生成SO2,图中固液加热装置可制备,A正确;
B.硫酸铜与Nai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Cui、S02,可用该装置制备Cui并制备少量含SO,的溶
液,B正确;
C.分别沉淀与溶液,可选该装置进行过滤,C正确;
D.加热干燥湿的Cui固体,由于Cui易被氧化,因此不能用该装置加热,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D。
11.B
【详解】
A项、待测液与盐酸产生的气体通入浓Ba(OH)z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与盐酸反应的离子不肯
定是CCV,还可能是HCOs-或SO广等,故A错误;
B项、先在待测溶液中加入盐酸,解除S0F以外的其它阴离子及Ag+的干扰,再用BaCk检验
SO/离子的存在是正确的操作,故B正确;
C项、溶液中若有0日,0田会使溶液变成蓝色,故C错误;
D项、AgNOs溶液和稀HC1混合就有白色浑浊物,故D错误;
故选Bo
【点睛】
本题考查常见阴离子的检验,留意离子的性质、加入试剂的选择和试验现象的分析是解答关
键。
12.A
【详解】
A.装置I内铜和浓硝酸反应制NO?不须要加热,m内铜和浓硫酸反应制S02须要加热,A错误;
B.装置II内SO?被NO?氧化为S03,制备三氧化硫(S03)的原理为NO2+SO2=NO+SO3,B正确;
C.NO?、SO3具强氧化性,会腐蚀橡胶管,C正确;
D.水会和红棕色NO?反应得到硝酸和NO而褪色,D正确;
答案选A。
13.B
【分析】
A.二氧化硫是有毒的大气污染物,二氧化硫有毒;
B.浓硫酸具有吸水性;
C.依据浓硫酸强氧化性和吸水性分析解答;
D.铜与浓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二氧化硫和水;
【详解】
A.喷有碱液的棉花,可防止二氧化硫散失到空气中,造成大气污染,其作用是汲取过量的S02,
防止环境污染,A项正确;
B.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使生成的硫酸铜过饱和而析出白色的固体,B项错误;
C.浓硫酸强氧化性,铜被氧化生成氧化铜,表面先发黑,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使生成的硫酸
铜过饱和而析出白色的固体,C项正确;
D.铜与浓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二氧化硫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
2H2s(M浓)0=CuSO,+S(M+2H20,D项正确;
答案选B。
【点睛】
B项是易错点易混点,解题时简单疏忽浓硫酸的吸水性可能带来的结果。
14.B
【分析】
SO,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在溶液中简单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因此试验起先前通入CO”解除装
置中的空气;浓硫酸与亚硫酸钠反应放出二氧化硫,生成的二氧化硫通入NaNOs溶液中,反应
后的气体被收集在③中,再向③中通入氧气,通过视察现象探究SO?与NaNOs溶液反应,据此
分析解答。
【详解】
A.SOZ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在溶液中简单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因此试验起先时先通入CO?解
除装置中的空气,故A正确;
B.装置①中浓硫酸与亚硫酸钠反应放出二氧化硫,没有元素化合价的变更,不属于氧化还原
反应,故B错误;
C.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在酸性溶液中,NaNOs溶液具有氧化性,二者能够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因此向装置③中注入产生红棕色气体,说明装置②中产生了NO,故C正确;
D.生成的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均会污染空气,因此装置④主要是汲取尾气,防止污染空气,
当然也可以防止空气进入装置③干扰试验,故D正确;
故选B。
15.D
【详解】
A.甲基橙的变色范围是3.「4.4,若溶液的pHN4.4,溶液都显黄色,因此不能证明NaHCOs溶
液溶液呈碱性,A错误;
B.由于其中含有氨水,向其中加入FeCk溶液,FeCk与溶液中的氨水会发生复分解反应形成
Fe(OH)3沉淀,不能证明溶度积常数:Fe(OH)3<Mg(OH)2,B错误;
C.石蜡油主要成分是各种烷烧、环烷烧,它们与酸性KMnO”溶液不能反应,使石蜡油蒸汽通过
炙热的碎瓷片,再将产生的气体通过酸性KMnO,溶液,溶液褪色,证明石蜡油蒸汽分解后的产
物中含有烯烧,C错误;
D.蔗糖的化学式为C/220n,向其中滴加浓硫酸,浓硫酸将蔗糖中的H、0两种元素以2:1的组
成脱去留下碳,浓硫酸表现脱水性,此过程中放出大量的热,使浓硫酸与脱水生成的C单质
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CO,、S02,H20,这些气体从固体中逸出,使固体变成疏松多孔的海
绵状炭,同时闻到二氧化硫的刺激性气味,体现了浓硫酸的强氧化性,D正确;
故合理选项是D。
16.A
【分析】
D和E均为氧化物,E的价态比D高,E的相对分子质量比D大16,可以推想出E分子中比
D分子中多一个0,则y为氧气,B到E为连续氧化过程,则B可以为NHs,C为此,D为N0,
E为NO”此时A为某种酸式镂盐,X为强碱;B还可以是H?S,C为S,D为SO2,E为SO3,此
时A为某种硫氢化物,X为非氧化性强酸。
【详解】
A.E为N02或SO3,N0,与水反应可以生成HNO3,SOs与水反应生成H2s04,硝酸和硫酸均为强酸,
A正确;
B.依据分析可知若X为强酸,则A为硫氢化物,D为SO”SO?并不能漂白石蕊溶液,所以只
会变红,不会褪色,B错误;
C.依据分析可知若X为强酸,则D为SO2,E为SO3,S02与氧气在高温、高压、催化剂的条件
下生成SOs,该反应并不能用来检验SO”C错误;
D.依据分析可知若X为强碱,物质A~E中均含有N元素,D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A。
17.C
【分析】
碳与浓硫酸加热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水;先用无水硫酸铜检验水,然后用品红检
验二氧化硫,用酸性高铳酸钾溶液除去二氧化硫,用品红检验二氧化硫是否除尽;最终用澄
清的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
【详解】
A.浓硫酸与碳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浓硫酸只表现强氧化性,故A错误;
B.验证产物的正确连接依次可能为I-III-II-IV,故B错误;
C.装置n中酸性高铳酸钾溶液左右品红溶液的作用不相同,左边验证二氧化硫气体存在,
右边验证二氧化硫已经除尽,故c正确;
D.若连接依次为I-II-III-IV,无法检验产物中有无水蒸气的存在,故D错误;
故选Co
18.B
【详解】
A.②中含有硝酸根,在酸性条件下会把二氧化硫氧化成硫酸,生成的白色沉淀BaS。*③中
二氧化硫和氨水反应生成生成亚硫酸根,和领离子结合生成白色沉淀是BaSOs,A错误;
B.一起先硫酸浓度较大,干脆把铜氧化成氧化铜,而后硫酸变稀,黑色固体溶解,B正确;
C.反应后剩余硫酸浓度仍旧较大,稀释时应当将剩余溶液加入水中稀释以免液体飞溅,C错
误;
D.二氧化硫使品红溶液褪色,是二氧化硫与有色物质结合生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加热可以
复原,所以加热品红溶液复原红色,D错误;
故选B。
19.B
【详解】
A、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员,因此铁表面产生大量无色气泡,合理,故错误;
B、铁和浓硫酸发生钝化反应,在铁的表面产生一层致密的氧化薄膜,阻碍反应的进行,因此
放入硫酸铜溶液中不会马上析出亮红色固体,不合理,故正确;
C、依据试验现象,镁表面快速产生大量的气泡,说明镁和浓硫酸没有发生钝化反应,合理,
故错误;
D、依据原电池的工作原理,正极上产生气泡,因此铁作正极,镁作负极,活泼金属作负极,
即镁的金属性强于铁,合理,故错误。
故选Bo
20.Na2sO3+H2so产NazSO4+SO?t+比0或Na2so3+2H604=2NaHS04+S02f+压0过滤da、e
取少量Na2s2O5晶体于试管中,加适量水溶解,滴加足量盐酸,振荡,再滴入氯化领溶液,有
白色沉淀生成0.16偏低
【详解】
(1)装置I中浓硫酸与亚硫酸钠反应产生二氧化硫气体,同时生成硫酸钠和水,其化学方程
式为:Na2S03+H2S04=Na2S04+S02f+H20Na2S03+2H2S04=2NaHS04+S02t+H=0;
(2)从装置II中溶液中获得已析出的晶体,实行的方法是过滤;
(3)装置III用于处理尾气SO”由于SO?属于酸性氧化物,除去尾气SO,应选择碱性溶液,a
装置无气体出口,不利于气体与稀氨水充分接触,不选;要选择d,既可有效汲取,又可防止
倒吸,2NaOH+SO2=Na2SO3+H2O;
(4)证明NaHSOs溶液中HSCV的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要利用两个平衡式HS(V一寸+SCV
一,HSCV+HQ=H2so3+0『,证明溶液呈酸性,可采纳的试验方法是a、测定溶液的pH,PH<7,
说明溶液呈酸性,选项a正确;b、加入Ba(0H)2溶液或盐酸,都会发生反应,无法判定电离、
水解程度,选项b错误;c、加入盐酸,都不反应,无法判定电离、水解程度,选项c错误;
d、品红只检验SO?的存在,选项d错误;e、用蓝色石蕊试纸检测,呈红色证明溶液呈酸性,
选项e正确;答案选ae;
(5)由于Na2s2O5中的硫元素为+4价,故检验Na2sa晶体已被氧化,实为检验S01,其试验
方案为:取少量Na2s2O5晶体于试管中,加适量水溶解,滴加足量盐酸,振荡,再滴入氯化领
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6)①由题设滴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知,样品中抗氧化剂的残留量(以S02计算)与&的物质
l
的量之比为1:1,n(S02)=n(I2)=0.OlOOOmol•LX0.025L=0.0025mol,残留量
0.0025molx64g/molQ16g•广;②由于试验过程中有部分HI被氧化生成12,
VJ.\-L.j
4HI+02=2I2+2H20,则用于与SO2反应的L削减,故试验结果偏低。
21.三颈烧瓶2sOz+NazCOs+IWuZNaHSOs+COzNaBL+8NaHS0噌ga'CNaB0,+4NaS(L+6HQ
将装置E中空气赶出,防止NaHSOs(或Na2s2OJ被氧化削减保险粉的溶解损失(并有利于
干燥)水浴加热83.5%
【分析】
I.在烧瓶中H2sO,与Na2s发生复分解反应制取SO2气体,产生的气体通过平安瓶后进入到三颈
烧瓶中,与NaOH、Na2cO3溶液发生反应制取得到NaHS03;SO?是大气污染物,在排放前要用NaOH
溶液进行尾气处理;
II.将上述制得的NaHSOs放入三颈烧瓶E中,与恒压滴液漏斗中加入的NaBH”发生反应产生
NaBOz、Na2s2O4及水,为防止空气将NaHSOs或制取得到Naf氧化,在反应前先向装置中通入
N,或惰性气体;为使反应温度在30-40C下进行,可利用水浴加热的温度便于限制及受热匀称
的特点,进行水浴加热;为减小洗涤NaSO-ZHzO晶体时造成的损失,可用无水乙醇进行洗
涤;
III.用亚甲基蓝为指示剂,依据反应4[Fe(CN)6:T+2s2产+80H-=4[Fe(CN)6]*+4S0r+4H2()中
K3[Fe(CN)6]与Na2s2。4的物质的量关系,计算出Na2s2。q的质量,再依据物质的含量计算方法得
到样品中NazSzOa的质量分数。
【详解】
(1)依据上图仪器a的结构可知a仪器的名称是三颈烧瓶;A装置产生的SO2气体在C中与容器
中的NaOH、Na2cO3发生反应,反应后溶液pH=4.1〈7,溶液显酸性,说明得到的是NaHSOs,则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S02+Na2C03+H20=2NaHS03+C02;
(2)在装置E中,NaHSOs与由恒压滴液漏斗中加入的NaBH”发生反应产生NaBOz、Na2s2O4及水,
依据电子守恒、原子守恒,可得E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BH4+8NaHSO3
理主£NaB0z+4Na2s2O4+6H2O;
(3)在装置内的空气中含有的氧气具有氧化性,简单将反应物NaHSO,氧化,也简单将反应产生
的Na2s氧化,所以为防止发生氧化反应,要先通入将装置内的空气排出,因此通入氮
气的作用是将装置E中空气赶出,防止NaHSOs(或Na2s2OJ被氧化;
(4)从溶液中析出的Na2s2O4•2H?0晶体表面有杂质离子,为将杂质洗去,同时降低物质由于洗
涤溶解晶体造成的损失,同时便于晶体的干燥,要运用乙醇洗涤Na00「2H。
(5)在装置E中发生反应NaBH4+8NaHSO3cNaB0,+4Na£,(L+6HQ,温度在30-40℃下进行,
温度低于水的沸点100℃,为便于限制温度及水浴加热具有受热匀称的特点,可采纳水浴加热
的方式;
34-2
(6)依据4[Fe(CN)6]+2S20^+80r=4[Fe(CN)6]+4S03+4H20可知
.、1.r,,1,200"」.
n(Na2S204)=-n(K3[Fe(CN)6])=-X0.lOmol/LX0.024LX--------=9.6X10mol,m(Na2S2O4)=
2225.00/地
3
n(Na2S204)XM=9.6X10molX174g/mol=l.6704g,则样品中NaSOa的质量分数为
(1.6704g+2.0g)X100%=83.5%。
【点睛】
本题考查了物质的制备的学问。涉及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试验方案的评价、化学试验基本操
作、氧化还原反应及物质纯度的计算等。明确试验原理及试验基本操作方法是解题关键,试
题侧重于考查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力,留意题目信息的与相关基础学问联合分析,
题目难度较大。
22.二氧化硫、氢气品红溶液(或酸性高镒酸钾、澳水)除去气体中残余的二氧化硫
2
黑色粉末变红色白色粉末变蓝色4S02+2S-+C0^=3S20^+C02限制二氧化硫的流速、
适当增大B中混合液的浓度、适当上升B中溶液温度等把小块pH试纸放在表面皿(或玻
璃片)上,用蘸有待测溶液的玻璃棒点在pH试纸的中部,试纸变色后,与标准比色卡比较确
定溶液的pH滨水颜色变浅(或滨水褪色)
【分析】
I.在装置A中浓硫酸与Zn反应产生硫酸锌、二氧化硫和水,当反应进行到肯定程度,浓硫
酸变为稀硫酸,稀硫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商场保安年终工作总结
- 2025-2030中国蛋鸡饲料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综合客运枢纽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模板范文)
- 2025-2030中国色谱软件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自行车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前景趋势与投资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自动车载无线充电器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学校行政后勤年度个人工作总结
- 2025-2030中国腺苷脱氨酶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肝芯片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联合超级合金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VDA6.3 2023 过程审核检查表-参考表单
- 【网络谣言型寻衅滋事罪的认定存在的争议探析8600字(论文)】
- 2024延迟退休政策详解
- IC反应器的设计11
- IEEE-30节点全套数据2
- 数学-山东省名校考试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期中检测试题和答案
- 敦煌的艺术-知到答案、智慧树答案
- 2024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诊断和治疗课件
- 妊娠期糖尿病产后护理
- 老挝万象钾矿百万吨级规模氯化钾开发项目可行性分析研究的开题报告
- 编辑打印新课标高考英语词汇表3500词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