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测试(学生版+解析版)_第1页
2024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测试(学生版+解析版)_第2页
2024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测试(学生版+解析版)_第3页
2024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测试(学生版+解析版)_第4页
2024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测试(学生版+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统编版2024)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测试

(满分:120分时间:12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共23分)

班级拟开展“天下国家”主题活动,请你参与以下活动。

L下面是开场白,请按要求完成相关任务。(共8分)

“天下国家”是一个古老的话题,在中华文明悠久的历史中,爱国主义精神一直是中华民族得以凝聚、发

展和生衣的爨大动力。

家国情怀,与其说是一种宏大的英雄气概,不如说是一种妇孺皆知的、源自内心的质朴情感。一代代有

志之士锲而不舍地投身到振兴中华的浪潮中,他们(对社会的腐败和人民的疾苦感到悲愤和不

平)的情怀在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经过亿万次锤炼的民族精神就像珠穆朗玛峰一样傲然挺立,气冲霄汉。

过去,中华民族就是英雄的民族,中华儿女()是用热血谱写了数不清的英雄篇章。现在,各行各业劳

动者坚守岗位、默默奉献,与时代同行,把这个世界变得五彩banlano今天我代表新时代青少年郑重承

诺:()祖国需要,我们一直()在。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对应的词语。(2分)

锲(()而不舍五彩banian()

(2))根据语段中括号内的注释在横线处填入一个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忧心忡忡B.深恶痛绝

C.悲天悯人D.以身作则

(3)在语段中的括号内补充关联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更只要都B.更既也

C.也倘若就D.也只要都

(4)语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2分)

2.下面这张幻灯片需要引用一些诗文名句,请你补写。(7分)

家国情怀就流淌在不停奔涌的黄河水里;是《木兰诗》中“旦辞爷娘去,①,不

闻爷娘唉女声,②o③,④,不闻爷娘唤女

声,⑤”的柔肠百结,也是光未然笔下“惊涛澎湃,⑥;

⑦,结成九曲连环”的激荡奔涌。

3.小米准备制作一个视频,呈现“国”字的演变过程,下面是她整理的资料,请你帮她将时间轴上的

空缺信息补充完善。(4分)

【汉字源流】从我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中可以得知,“国”最初是写作“或”的,也就是“域”的古体

字。此字始见于商代,本义指疆域、地域。字中有“土”,有保卫城池土地的武器“戈二周代加“口”(w

ei),

表示如此重地,四边均需要把守住。当时“国”是繁体字,后汉时出现了简化了的“国”,意思很明显:“普

天之下,莫非王土。”带有强烈的封建意识。1949年10月1日以后,汉字简化方案审定委员会采用合理的

建议,在“国”里面再加一点,成为“国”,既便于书写,又有"祖国美好如玉”的寓意。

4.某小组排演了一出与“引沁济蟒”工程有关的舞台剧,想要表演的时候在屏幕上配以合适的背景图

片,A、B两幅备选图,你建议选择哪一幅?请结合画面内容,简要说明理由。(4分)

“引沁济蟒”工程是20世纪60年代,河南省济源市、孟州市人民修建的一条引水工程。从1965年12

月开工至1975年竣工,整整奋斗了10年时间。要在高耸入云的太行山腰修一条“人工天河”,必须在悬崖

绝壁上施工,闯过许多险恶的关卡。但无数“愚公”儿女以国家发展为己任,将满腔爱国热情化作开山辟

地的坚韧力量,克服了无数艰难险阻。“引沁济蟒”工程通水以来,解决了山区13万人的饮水问题,昔日

的“望天收”田,变成了旱涝保收田,过去的荒山秃岭、不毛之地,如今早已瓜果飘香,牛羊满坡。这不

仅是一项宏大的水利工程,更是爱国主义精神在艰苦卓绝环境中的生动体现。

AB

二、现代文阅读(共28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第5〜8题。(16分)

眼睛

余清平

①你很大,黑漆漆的瞳仁,射出光芒,像无数匕首。

②红色的液体向外漫延,那是主人的血,一滴一滴从主人的伤口滚落,渗入土壤里。大地,感受到那

战栗的温暖。

③主人身上已经有好几处伤口了,大腿、后背、手臂……肚子上最为严重。罪恶的子弹射进去,卡在

里面,留下比铜钱还大的伤口,让主人直不起腰来。

④有几个红军战士扑过来,说什么也要抬着主人一起走。主人命令说:“别管我,快占领有利地形,冲

出馒头岭,进入湘南游击区。”

⑤两个伤员坚决不走,陪在主人身旁,说要一起断后。

⑥主人强忍住疼痛,褪下缚住伤口的皮带,挽起衣角,塞进伤口,再用皮带重新缚住。血依旧往外渗。

⑦主人是红军师长,你是他的眼睛。

⑧二十几天前,主人接受首长下达的任务,阻击湘江南岸的十几万追敌,确保中央主力红军渡过湘江。

⑨主人已经圆满完成任务,但率领的闽西子弟尚不足千人。

⑩主人收到首长发来的电报,指示若无法渡江,可转入湘南打游击。

⑪主人率领的这个师是红军的攻坚师。红军渡湘江前,你看着主人接受首长安排的任务。这是一场将

生死置之度外的阻击战。首长知道主人的机智勇敢和作战能力。

⑫主人让你望着首长,并敬礼说:“请首长放心,保证完成任务!”

■首长看到主人的坚毅和信心,便把几个装满子弹的弹匣掏出来放在主人的手掌中,然后转身闯进硝

烟里。

⑭风骤然吹起,湘江水波浪滔滔,卷起阵阵呐喊。

⑮主力红军开始渡江,敌机扔下一串串炸弹,像讨人嫌的老鸦局屎。

⑯主人和留下的红军战士,还有军旗,一起在阵地上生了根。炸弹撕裂土地、树木、石头,但无法撕

裂战士们的顽强斗志。

⑰阻击战打了四天五夜,主力红军北渡完毕。主人不敢松那口气,他与钢铁一般的闽西子弟屹立不倒。

⑱大批敌人围了上来,战斗惨烈无比。为了保存实力,主人决定兵分两路突围。一路由主人带领,另

一路由团长韩伟带领。韩伟不负重托,带领部分战士突围而出。

⑲庄人与参谋长王光道带领的这一路,为了拖住敌人,打得极其艰辛。

⑳敌人像野狗一样凶残,无法摆脱。主人率领战士们突围至桥头铺。

㉑主人仔细观察地形,最终决定抢渡牯(g口)子江,进入湘南。

㉒主人找到两条木船,指挥战士们渡江。狡猾的敌人在对岸布下重兵,木船行至江心时,突遭伏击,

枪林弹雨中,主人腹部中弹。

㉓主人顾不得包扎,忍痛将皮带往上捋捋,压着伤口。

㉔战士们怒了,奋力划船,木船像出膛的子弹一样飞向对岸。敌人被击溃。

㉕主人忍住剧痛指挥战士们赶到富竹湾。主人清楚,必须占领前方的馒头岭,才能冲出敌人的包围圈。

㉖主人的体力不够,与两个伤员留下断后。主人一枪一个,摞倒近前的敌人。

㉗看到参谋长带领战士们冲过馒头岭,主人松了一口气,边向敌人开枪,边让两个战士搀扶着撤退到

路边的那座破庙里。三个人进去后,借破庙掩护继续御敌。

㉘主人的子弹打没了,敌人却像蝗虫一样黑压压涌来。主人与两个战士相互搀扶着,威严地屹立在庙

门前。

㉙主人喝道:“我是陈树湘,你们不就是想捉拿我邀功吗?”

㉚你懂得主人的心思。他这一声吼,把追敌全部吸引过来,为突围出去的战士争取更多时间。

㉛敌酋准备了丰盛的饭菜劝降。主人一口拒绝,誓不投降。敌酋无奈,只好用担架抬着主人去邀功领

赏。

㉒主人知道突围出去的战士进入了湘南,主人暗说,誓死不做俘虏。他一咬牙,决定断肠明志,壮烈

牺牲……

(©你圆睁着,看着主人的最后一滴血,凝固。

(刊载于2024年7月第13期,有删改)

5.请你根据时间顺序梳理文章内容,将下面的情节补充完整。(3分)

L

(1)(2)

湘接

江♦*—

西

带—

」L____j

6.阅读下面的句子,根据括号中的要求回答问题。(4分)

⑴风骤然吹起,湘江水波浪滔滔,卷起阵阵呐喊。(从描写的角度分析)

⑵战士们怒了,奋力划船,木船像出膛的子弹一样飞向对岸。(从修辞的角度赏析)

7.作者选择以“眼睛”的视角讲述整个事件,请你说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分)

9.读完这篇文章,你也许会想到这些词语:爱国、和平、顽强、智慧……请任选一个词语,结合文章

内容简要分析,并谈谈你从中获得的启示。(5分)

(二)阅读下面两个文本,完成9—n题。(共12分)

【文本一】

争做爱国精神的播火者

①“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爱国,是一种情感,也是一种责任和使命。爱国主义是中华民

族精神的核心,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同心同德、自强不息的精神纽带。

②中华民族是有着强烈爱国精神的伟大民族。从司马迁“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到林则徐“苟

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从赵一曼“未惜头颅新故国,甘将热血沃中华”到陈祥榕“清澈的爱,只

为中国”,在中华民族绵延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爱国主义始终是激昂的主旋律,激励着一代代中华儿女自强不

息、奋斗不止。

③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爱国从来没有旁观者、局外人,每个人都是播火者。对于我们来说,爱国既是本

分、职责,更是身之所立、魂之所在。只有将个人理想同国家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起来,把个人奋斗目标与

强国梦伟大目标紧密结合起来,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将小我融入大我,才

能实现个人的理想抱负和价值追求。

④爱国精神屹立不倒,需要崇高的理想信念做根基。坚定理想信念不是一阵子的事,而是一辈子的事。

应当始终以党的创新理论为滋养,用革命传统熏陶,用红色文化培育,将忧国忧民之心、爱国爱民之情内化于

心、固化于魂,将扎根内心深处的爱国情感转化为竭力前行、不懈奋斗的力量。

⑤报效国家需要能力素质作支撑。面对前进道路上的“娄山关”“腊子口”,更加迫切需要善于攻坚的

“硬功夫”、敢于担当的“铁肩膀只有心怀“本领恐慌”,自觉增强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危机感,潜心学

习研究,更新知识结构,掌握发展技能,才能不断提高能力素质。刀在石上磨,人在事上练。应自觉把实践锻

炼当成提高能力最广阔的平台,在大风大浪中磨炼意志,在多当“热锅上的蚂蚁”中增长才干,在多接“烫手

山芋”中提高本领。

⑥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爱国精神不是好高鹫远的口号,而是脚踏实地的行动。要从现在做起,从自身做

起,将爱国志报国情转化为破解难题、推动发展的实际成效,转化为立足当下、做好分内之事的不羯动力,用

一次次具体实践、一个个实际成效搭建起爱国强国的宏伟大厦。

⑦给人星火者,必心怀火炬。火炬之光,不但照亮自己,也照亮他人;信仰之明,不但予己光明,也将驱散

他人的彻夜黑暗。愿我们人人心怀火炬,成为爱国精神的播火者!

(摘编自《争做爱国精神的播火者》)

【文本二】

①爱国,是中国体育事业的初心使命。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海外赤子纷纷归来报效国家体育事业

的无悔选择,到改革开放重回世界舞台要为祖国和人民赢下一场胜利的赛场誓言,再到新时代奥运赛场“升

国旗奏国歌”的不变追求……一代代体育健儿挥洒青春汗水,初心如磐,为国争光,始终不变的是他们的爱国

底色。

②爱国,是新征程上体育健儿的时代担当。拼搏在奥运赛场的体育健儿,是走在体育强国建设路上的先

锋和表率,有祖国和人民的强大支持,正以使命在肩、奋斗有我的责任感,顽强拼搏、为国争光的使命感,奋

勇争先,为时代添彩。

③爱国,是新时代中国青年的亮丽本色。青年强,则国家强。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新

时代的青年既要怀抱梦想又要脚踏实地,在奥运舞台充分展现新时代中国青年风采,用体育的视角向世界全

面、立体地呈现新时代中国的繁荣兴盛、光明前景,在交流交融中从容自信地参与打造美美与共的未来世界

美好图景,当好中国体育与国际奥林匹克运动双向奔赴的最美使者。

(摘编自《祖国至上是最美的青春印记》)

9.文本一第①段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3分)

10.请简要概括爱国精神在体育健儿身上体现在哪些方面?(4分)

11.下面的材料能作为文本一第⑥段的佐证材料吗?请简要说明理由。(5分)

【链接材料】时代“鸿儒”俞鸿儒院士今年96岁,潜心研究风洞技术已60余年,是“爆轰驱动高蛤激

波风洞技术”的理论奠基人。为了研究“风洞”,他几十年如一日,笃定一个研究方向,坚持做深做透。正是

这样的坚持笃行,让俞鸿儒突破了激波风洞试验时间短的世界级难题。他的付出与奉献,将永远照耀在我国

科学的高峰上。

三、古诗文阅读(共15分)

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12—16题。(15分)

【甲】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

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鞫,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

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尺,

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

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

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乙】木兰者,古时一民间女子也。少习骑,长而益精。值可汗点兵,其父名在军书,与同里诸少年皆次(编

次、编入)当行(在征发的队伍当中)。因其父以老病不能行,木兰乃易男装,市鞍马,代父从军,溯黄河,度黑

山,转战驱驰,凡十有二年,数建奇功。嘻!男子可为之事女子未必不可为,余观夫木兰从军之事因益信。

12.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

⑴出郭相扶将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双兔修地走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长而亚精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木兰乃易男装

1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2分)

(2)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2分)

14.下列四幅连环画的顺序被打乱了,请你根据《木兰诗》的内容重新排序,并按正确顺序将序号填写在

横线上。(2分)

正确的顺序:________________

①②③④

正确排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千百年来,木兰的形象一直深受人们喜爱。你认为原因是什么?(3分)

16.“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妙趣横生且令人回味无穷,请分析其

是如何达到这一效果的。(2分)

四、整本书阅读(共5分)

17.班级举办“话说‘洋车夫’”专题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面的探究任务。(5分)

【甲】他的样子是那么诚实,脸上是那么简单可爱,人们好像只好信任他,不敢想这个傻大个子是会

敲人的。

【乙】祥子,多么体面的祥子,变成个又瘦又脏的低等车夫。脸,身体,衣服,他都不洗,头发有时

候一个多月不剃一回。

【丙】祥子才知道小马儿已死了半年多,老人把那辆破车卖掉,天天就弄壶茶和些烧饼果子在车口儿

上卖。老人还是那么和气可爱,可是腰弯了许多,眼睛迎风流泪,老红着眼皮像刚哭完似的。

【丁】他(二强子)觉得他是高等的车夫,他得喝好茶叶,拉体面的座儿。他能在车口上,亮着自己的

车,和身上的白裤褂,和大家谈天,老不屑于张罗买卖。

【探究任务一:洋车夫的代表】

(1)材料中的老马、二强子也都是具有代表性的洋车夫形象,请你结合材料内容,简要分析他们各自的

人物形象。(2分)

【探究任务二:洋车夫的命运】

(2)请结合四则选段以及老马、二强子与祥子的人生经历,谈谈你对洋车夫群体命运的认识。(3分)

五、作文(50分)

18.阅读下面材料,任选一题作文。(50分)

正是源于对祖国的深切热爱与矢志不渝的忠诚,我们的先辈才能在逆境中展现出坚韧不拔的毅力,在

危机四伏的时刻团结一致,共克时艰,让祖国以繁荣富强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作为青少年,我们

更应怀揣这份厚重的情感,热爱祖国,建设祖国。

(1)请以“祖国,我为你歌唱”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

①表达意图明确,内容具体充实;

②600字左右;

③文中请回避与你有关的人名、校名、地名。

(2)这段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

①观点明确,有理有据;

②600字左右;

③文中请回避与你有关的人名、校名、地名。

(统编版2024)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测试

(满分:120分时间:12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共23分)

班级拟开展“天下国家”主题活动,请你参与以下活动。

L下面是开场白,请按要求完成相关任务。(共8分)

“天下国家”是一个古老的话题,在中华文明悠久的历史中,爱国主义精神一直是中华民族得以凝聚、一发

展和生存的强大动力。

家国情怀,与其说是一种宏大的英雄气概,不如说是一种妇孺皆知的、源自内心的质朴情感。一代代有

志之士锲而不舍地投身到振兴中华的浪潮中,他们(对社会的腐败和人民的疾苦感到悲愤和不

平)的情怀在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经过亿万次锤炼的民族精神就像珠穆朗玛峰一样傲然挺立,气冲霄汉。

过去,中华民族就是英雄的民族,中华儿女()是用热血谱写了数不清的英雄篇章。现在,各行各业劳

动者坚守岗位、默默奉献,与时代同行,把这个世界变得五彩banlano今天我代表新时代青少年郑重承

诺:()祖国需要,我们一■直()在。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对应的词语。(2分)

锣(()而不舍五彩banian()

【答案】qi©斑斓(每空1分,共2分)

(2))根据语段中括号内的注释在横线处填入一个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忧心忡忡B.深恶痛绝

C.悲天悯人D.以身作则

【答案】C

(3)在语段中的括号内补充关联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更只要都B.更既也

C.也倘若就D.也只要都

【答案】A

(4)语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2分)

【答案】将“生存”和“发展”调换位置

2.下面这张幻灯片需要引用一些诗文名句,请你补写。(7分)

家国情怀就流淌在不停奔涌的黄河水里;是《木兰诗》中“旦辞爷娘去,①,不

闻爷娘唤女声,②o③,④,不闻爷娘唤女

声,⑤”的柔肠百结,也是光未然笔下“惊涛澎湃,⑥;

⑦,结成九曲连环”的激荡奔涌。

【答案】①暮宿黄河边②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③且辞黄河去④暮至黑山头⑤但闻燕山胡

骑鸣啾啾掀起万丈狂澜⑦浊流宛转

3.小米准备制作一个视频,呈现“国”字的演变过程,下面是她整理的资料,请你帮她将时间轴上的

空缺信息补充完善。(4分)

【汉字源流】从我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中可以得知,“国”最初是写作“或”的,也就是“域”的古体

字。此字始见于商代,本义指疆域、地域。字中有“土”,有保卫城池土地的武器“戈二周代加“口”(w

ei),

表示如此重地,四边均需要把守住。当时“国”是繁体字,后汉时出现了简化了的“国”,意思很明显:“普

天之下,莫非王土。”带有强烈的封建意识。1949年10月1日以后,汉字简化方案审定委员会采用合理的

建议,在“国”里面再加一点,成为“国”,既便于书写,又有“祖国美好如玉”的寓意。

、商代2)—N后汉时期H月1日以卮|

(1)加上“口”,(3)(4)

表示如此

重地,四

边均需要

把守住。

———

【答案】(1)“域”的古体字,字形像以“戈”(武器)保卫“土”(土地),本义指疆域、地域。(2)周

代(3)出现简化字,字形上以“王”为尊,具有封建意识。(4)内部结构由“王”变为“玉”,寓意“祖

国美好如玉”。(每空1分,共4分。)

4.某小组排演了一出与“引沁济蟒”工程有关的舞台剧,想要表演的时候在屏幕上配以合适的背景图

片,A、B两幅备选图,你建议选择哪一幅?请结合画面内容,简要说明理由。(4分)

“引沁济蟒”工程是20世纪60年代,河南省济源市、孟州市人民修建的一条引水工程。从1965年12

月开工至1975年竣工,整整奋斗了10年时间。要在高耸入云的太行山腰修一条“人工天河”,必须在悬崖

绝壁上施工,闯过许多险恶的关卡。但无数“愚公”儿女以国家发展为己任,将满腔爱国热情化作开山辟

地的坚韧力量,克服了无数艰难险阻。“引沁济蟒”工程通水以来,解决了山区13万人的饮水问题,昔日

的“望天收”田,变成了旱涝保收田,过去的荒山秃岭、不毛之地,如今早已瓜果飘香,牛羊满坡。这不

仅是一项宏大的水利工程,更是爱国主义精神在艰苦卓绝环境中的生动体现。

AB

【答案】示例一:建议选择A图。该图展现了“愚公”儿女们在太行山腰的悬崖绝壁上施工的场景,

是材料中“将满腔爱国热情化作开山辟地的坚韧力量,克服了无数艰难险阻”的生动体现,有助于同学们

更深刻地感受到“引沁济蟒”工程建设者们面对困难时团结奋斗、无私奉献的爱国主义精神。

示例二:建议选择B图。该图描绘的是“引沁济蟒”工程投入使用后,农田肥沃、树木茂盛的景象。

该图能作为材料中“变成了旱涝保收田”“如今早已瓜果飘香,牛羊满坡”的补充说明,有助于同学们理

解“引沁济蟒”工程的重大意义,感受河南人民在面对自然挑战时的坚韧不拔和勇于开拓的爱国主义精神。

二、现代文阅读(共28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第5〜8题。(16分)

眼睛

余清平

①你很大,黑漆漆的瞳仁,射出光芒,像无数匕首。

②红色的液体向外漫延,那是主人的血,一滴一滴从主人的伤口滚落,渗入土壤里。大地,感受到那

战栗的温暖。

③主人身上已经有好几处伤口了,大腿、后背、手臂……肚子上最为严重。罪恶的子弹射进去,卡在

里面,留下比铜钱还大的伤口,让主人直不起腰来。

④有几个红军战士扑过来,说什么也要抬着主人一起走。主人命令说:“别管我,快占领有利地形,冲

出馒头岭,进入湘南游击区。”

⑤两个伤员坚决不走,陪在主人身旁,说要一起断后。

⑥主人强忍住疼痛,褪下缚住伤口的皮带,挽起衣角,塞进伤口,再用皮带重新缚住。血依旧往外渗。

⑦主人是红军师长,你是他的眼睛。

⑧二十几天前,主人接受首长下达的任务,阻击湘江南岸的十几万追敌,确保中央主力红军渡过湘江。

⑨主人已经圆满完成任务,但率领的闽西子弟尚不足千人。

⑩主人收到首长发来的电报,指示若无法渡江,可转入湘南打游击。

⑪主人率领的这个师是红军的攻坚师。红军渡湘江前,你看着主人接受首长安排的任务。这是一场将

生死置之度外的阻击战。首长知道主人的机智勇敢和作战能力。

⑫主人让你望着首长,并敬礼说:“请首长放心,保证完成任务!”

⑬首长看到主人的坚毅和信心,便把几个装满子弹的弹匣掏出来放在主人的手掌中,然后转身闯进硝

烟里。

⑭风骤然吹起,湘江水波浪滔滔,卷起阵阵呐喊。

⑮主力红军开始渡江,敌机扔下一串串炸弹,像讨人嫌的老鸦局屎。

⑯主人和留下的红军战士,还有军旗,一起在阵地上生了根。炸弹撕裂土地、树木、石头,但无法撕

裂战士们的顽强斗志。

⑰阻击战打了四天五夜,主力红军北渡完毕。主人不敢松那口气,他与钢铁一般的闽西子弟屹立不倒。

⑱大批敌人围了上来,战斗惨烈无比。为了保存实力,主人决定兵分两路突围。一路由主人带领,另

一路由团长韩伟带领。韩伟不负重托,带领部分战士突围而出。

⑲主人与参谋长王光道带领的这一路,为了拖住敌人,打得极其艰辛。

⑳政人像野狗一样凶残,无法摆脱。主人率领战士们突围至桥头铺。

㉑主人仔细观察地形,最终决定抢渡牯(g口)子江,进入湘南。

㉒主人找到两条木船,指挥战士们渡江。狡猾的敌人在对岸布下重兵,木船行至江心时,突遭伏击,

枪林弹雨中,主人腹部中弹。

㉓主人顾不得包扎,忍痛将皮带往上捋捋,压着伤口。

㉔战士们怒了,奋力划船,木船像出膛的子弹一样飞向对岸。敌人被击溃。

㉕主人忍住剧痛指挥战士们赶到富竹湾。主人清楚,必须占领前方的馒头岭,才能冲出敌人的包围圈。

㉖主人的体力不够,与两个伤员留下断后。主人一枪一个,摞倒近前的敌人。

㉗看到参谋长带领战士们冲过馒头岭,主人松了一口气,边向敌人开枪,边让两个战士搀扶着撤退到

路边的那座破庙里。三个人进去后,借破庙掩护继续御敌。

㉘主人的子弹打没了,敌人却像蝗虫一样黑压压涌来。主人与两个战士相互搀扶着,威严地屹立在庙

门前。

㉙主人喝道:“我是陈树湘,你们不就是想捉拿我邀功吗?”

㉚你懂得主人的心思。他这一声吼,把追敌全部吸引过来,为突围出去的战士争取更多时间。

㉛敌酋准备了丰盛的饭菜劝降。主人一口拒绝,誓不投降。敌酋无奈,只好用担架抬着主人去邀功领

赏。

㉒主人知道突围出去的战士进入了湘南,主人暗说,誓死不做俘虏。他一咬牙,决定断肠明志,壮烈

牺牲...

励你圆睁着,看着主人的最后一滴血,凝固。

(刊载于2024年7月第13期,有删改)

5.请你根据时间顺序梳理文章内容,将下面的情节补充完整。(3分)

(1)(2)'(3)、

陈树湘接

受掩护主

力红军渡

江的任务.

带领闽西

子弟开展

阻击战

\__/—_J

【答案】(1)主力红军北渡完毕,陈树湘决定兵分两路,敌人对陈树湘带领的这路人马穷追不舍(2)

陈树湘决定抢渡牯子江,在渡江时遭受伏击,腹部中弹(3)陈树湘与两名伤员留下断后,弹药耗尽,不愿

投降,选择英勇就义

6.阅读下面的句子,根据括号中的要求回答问题。(4分)

(1)风骤然吹起,湘江水波浪滔滔,卷起阵阵呐喊。(从描写的角度分析)

(2)战士们怒了,奋力划船,木船像出膛的子弹一样飞向对岸。(从修辞的角度赏析)

【答案】(1)运用环境描写,营造了一种紧张的战场氛围,为后文战斗的激烈作铺垫,同时从侧面表现

出战士们英勇无畏、坚韧不屈的战斗意志。

(2)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地写出木船的速度之快,突出了战士们重燃斗志后想要歼灭敌人的迫

切心情。

7.作者选择以“眼睛”的视角讲述整个事件,请你说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分)

【答案】此题分层赋分。

第一层级:理解角度单一,只能从阅读兴趣的角度理解。(1分)

示例:以陈树湘眼睛的视角叙述故事,叙述角度新颖独特,易于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调动读者的想

象力。

第二层级:理解角度多样,能涉及叙述视角的作用。(2分)

示例:首先,以陈树湘眼睛的视角叙述故事,叙述角度新颖独特,易于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调动读

者的想象力;其次,“眼睛”作为主人公陈树湘的眼睛,以其视角讲述,能够让读者更具参与感和体验感,

仿佛亲身经历了陈树湘所经历的一切,更容易产生情感共鸣。

第三层级:思维全面,理解有深度,能关联多个视角。(4分)

示例:首先,以陈树湘眼睛的视角叙述故事,叙述角度新颖独特,易于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调动读

者的想象力;其次,“眼睛”作为主人公陈树湘的眼睛,以其视角讲述,能够让读者更具参与感和体验感,

仿佛亲身经历了陈树湘所经历的一切,更容易产生情感共鸣;同时,作者借“眼睛”的身份记叙故事,并

串联全文,更加客观、真实地讲述了陈树湘的经历,凸显出陈树湘英勇无畏的人物形象。

9.读完这篇文章,你也许会想到这些词语:爱国、和平、顽强、智慧……请任选一个词语,结合文章

内容简要分析,并谈谈你从中获得的启示。(5分)

【答案】示例一:爱国。陈树湘以生命践行爱国情怀,确保主力红军渡江,重伤后仍坚持战斗,拒降

敌手,最后断肠明志,壮烈牺牲。这启示我们,爱国不仅是情感,更是责任与行动。和平年代,我们虽无

须去战场上搏斗,但仍可通过提升自我、贡献社会等方式,将爱国情怀转化为实际行动,为国家和民族贡

献力量。

示例二:和平。以陈树湘为代表的革命战士不惜牺牲自我来换取主力红军渡江,这启示我们,如今的

和平来之不易,需要我们倍加珍惜,作为社会中的一员,更要倡导和平理念,反对一切不正义的暴力与冲

突,共同努力维护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示例三:顽强。陈树湘以其坚韧不拔的意志和无畏的斗志,生动地诠释了顽强的真谛。在战斗中,他

面对重重困难和生死考验,始终没有放弃,即使身负重伤,也依然坚持指挥作战,最终壮烈牺牲。这启示

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难免会遇到各种挫折和困难,但只要我们保持顽强的斗志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就

一定能够克服一切困难,实现自己的目标。

示例四:智慧。陈树湘在面对敌人围追堵截的绝境时,能够冷静分析,果断决策,带领战士们成功突

围,展现了出色的指挥才能和应变智慧。这启示我们,应该注重培养自己的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和判断能

力,这样,在今后面对复杂多变的环境时,就能从多个角度审视问题,做出正确决策。

(二)阅读下面两个文本,完成9-11题。(共12分)

【文本一】

争做爱国精神的播火者

①“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爱国,是一种情感,也是一种责任和使命。爱国主义是中华民

族精神的核心,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同心同德、自强不息的精神纽带。

②中华民族是有着强烈爱国精神的伟大民族。从司马迁“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到林则徐“苟

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从赵一曼“未惜头颅新故国,甘将热血沃中华”到陈祥榕“清澈的爱,只

为中国”,在中华民族绵延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爱国主义始终是激昂的主旋律,激励着一代代中华儿女自强不

息、奋斗不止。

③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爱国从来没有旁观者、局外人,每个人都是播火者。对于我们来说,爱国既是本

分、职责,更是身之所立、魂之所在。只有将个人理想同国家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起来,把个人奋斗目标与

强国梦伟大目标紧密结合起来,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将小我融入大我,才

能实现个人的理想抱负和价值追求。

④爱国精神屹立不倒,需要崇高的理想信念做根基。坚定理想信念不是一阵子的事,而是一辈子的事。

应当始终以党的创新理论为滋养,用革命传统熏陶,用红色文化培育,将忧国忧民之心、爱国爱民之情内化于

心、固化于魂,将扎根内心深处的爱国情感转化为竭力前行、不懈奋斗的力量。

⑤报效国家需要能力素质作支撑。面对前进道路上的“娄山关”“腊子口”,更加迫切需要善于攻坚的

“硬功夫”、敢于担当的“铁肩膀”。只有心怀“本领恐慌”,自觉增强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危机感,潜心学

习研究,更新知识结构,掌握发展技能,才能不断提高能力素质。刀在石上磨,人在事上练。应自觉把实践锻

炼当成提高能力最广阔的平台,在大风大浪中磨炼意志,在多当“热锅上的蚂蚁”中增长才干,在多接“烫手

山芋”中提高本领。

⑥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爱国精神不是好高鹫远的口号,而是脚踏实地的行动。要从现在做起,从自身做

起,将爱国志报国情转化为破解难题、推动发展的实际成效,转化为立足当下、做好分内之事的不竭动力,用

一次次具体实践、一个个实际成效搭建起爱国强国的宏伟大厦。

⑦给人星火者,必心怀火炬。火炬之光,不但照亮自己,也照亮他人;信仰之明,不但予己光明,也将驱散

他人的彻夜黑暗。愿我们人人心怀火炬,成为爱国精神的播火者!

(摘编自《争做爱国精神的播火者》)

【文本二】

①爱国,是中国体育事业的初心使命。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海外赤子纷纷归来报效国家体育事业

的无悔选择,到改革开放重回世界舞台要为祖国和人民赢下一场胜利的赛场誓言,再到新时代奥运赛场“升

国旗奏国歌”的不变追求……一代代体育健儿挥洒青春汗水,初心如磐,为国争光,始终不变的是他们的爱国

底色。

②爱国,是新征程上体育健儿的时代担当。拼搏在奥运赛场的体育健儿,是走在体育强国建设路上的先

锋和表率,有祖国和人民的强大支持,正以使命在肩、奋斗有我的责任感,顽强拼搏、为国争光的使命感,奋

勇争先,为时代添彩。

③爱国,是新时代中国青年的亮丽本色。青年强,则国家强。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新

时代的青年既要怀抱梦想又要脚踏实地,在奥运舞台充分展现新时代中国青年风采,用体育的视角向世界全

面、立体地呈现新时代中国的繁荣兴盛、光明前景,在交流交融中从容自信地参与打造美美与共的未来世界

美好图景,当好中国体育与国际奥林匹克运动双向奔赴的最美使者。

(摘编自《祖国至上是最美的青春印记》)

9.文本一第①段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3分)

【答案】引用歌词来明确表达“我”和祖国之间的紧密联系,引出爱国这一话题,提出爱国主义的地位

和价值,引出下文对爱国精神的具体阐释。

10.请简要概括爱国精神在体育健儿身上体现在哪些方面?(4分)

【答案】①责任与担当,将个人理想同国家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②具有崇高的理想信念。③有脚踏实

地的行动。

11.下面的材料能作为文本一第⑥段的佐证材料吗?请简要说明理由。(5分)

【链接材料】时代“鸿儒”俞鸿儒院士今年96岁,潜心研究风洞技术已60余年,是“爆轰驱动高蛤激

波风洞技术”的理论奠基人。为了研究“风洞”,他几十年如一日,笃定一个研究方向,坚持做深做透。正是

这样的坚持笃行,让俞鸿儒突破了激波风洞试验时间短的世界级难题。他的付出与奉献,将永远照耀在我国

科学的高峰上。

【答案】能。理由示例:【链接材料】介绍了俞鸿儒院士潜心研究风洞技术,突破世界级难题,为我国科

学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这与文本一第⑥段中爱国精神是“脚踏实地的行动”“将爱国志报国情转化为破解

难题、推动发展的实际成效”的观点相符。

三、古诗文阅读(共15分)

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12—16题。(15分)

【甲】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

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将,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

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

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

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

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乙】木兰者,古时一民间女子也。少习骑,长而益精。值可汗点兵,其父名在军书,与同里诸少年皆次(编

次、编入)当行(在征发的队伍当中)。因其父以老病不能行,木兰乃易男装,市鞍马,代父从军,溯黄河,度黑

山,转战驱驰,凡十有二年,数建奇功。嘻!男子可为之事女子未必不可为,余观夫木兰从军之事因益信。

12.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

⑴出郭相外将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双兔管地走____________________

⑶长而亚精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木兰乃易男装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扶持(2)靠近、临近(3)更加(4)改换(每小题1分)

1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2分)

(2)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2分)

【答案】(1)远行万里,投身战事,像飞一样地越过一道道关塞山岭。(2分。关键词:戎机、度)

(2)将士们征战多年,经历很多战斗,许多人战死沙场,木兰等幸存者胜利归来。(2分。关键词:十年。互

文修辞)

14.下列四幅连环画的顺序被打乱了,请你根据《木兰诗》的内容重新排序,并按正确顺序将序号填写在

横线上。(2分)

正确的顺序:________________

①②③④

正确排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②④③①(2分)

【解析】仔细观察画面内容,然后对照课文中的句子,可看出①对应的是“火伴皆惊忙”,②对应的是“开

我东阁门”,③对应的是“对镜帖花黄”,④对应的是“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据此即可排序。

15.千百年来,木兰的形象一直深受人们喜爱。你认为原因是什么?(3分)

【答案】因为木兰这一人物形象,既富有传奇色彩,又真切动人。她兼具巾帼英雄与平民少女两种形

象,并且具备勤劳善良、坚毅勇敢、淳厚质朴、机敏活泼、热爱亲人又报效国家、不慕高官厚禄而热爱和

平生活的品德。(总体形象特点,1分;具体的性格特征、可贵品质概括正确,2分。共3分)

16.“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妙趣横生且令人回味无穷,请分析其

是如何达到这一效果的。(2分)

【答案】运用比喻的修辞,以双兔奔跑,难辨雄雌的隐喻,巧妙地解答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未

被发现的奥秘,使人不禁感叹木兰的机智,令人回味无穷。(修辞方法,1分;结合诗歌内容分析,1分。

共2分)

【乙】木兰是古时候的一名民间女子。(她)从小练习骑马,随着年龄的增长技术不断精深。正碰到可汗

招兵,她父亲的名字在征兵的名册上,(她的父亲)和同村的许多年轻人都被编入此次征发的队伍当中。由于

她的父亲年老多病不能从军,木兰便女扮男装,买了骏马和马鞍等战具,替父亲出征,逆黄河而上,翻越黑山,

骑马转战共十二年,屡建奇功。嘻!男子可以做的事情女子未必不可以做,我看到木兰从军的事情后就更加相

信(这个道理)了。

四、整本书阅读(共5分)

17.班级举办“话说‘洋车夫'”专题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面的探究任务。(5分)

【甲】他的样子是那么诚实,脸上是那么简单可爱,人们好像只好信任他,不敢想这个傻大个子是会

敲人的。

【乙】祥子,多么体面的祥子,变成个又瘦又脏的低等车夫。脸,身体,衣服,他都不洗,头发有时

候一个多月不剃一回。

【丙】祥子才知道小马儿已死了半年多,老人把那辆破车卖掉,天天就弄壶茶和些烧饼果子在车口儿

上卖。老人还是那么和气可爱,可是腰弯了许多,眼睛迎风流泪,老红着眼皮像刚哭完似的。

【丁】他(二强子)觉得他是高等的车夫,他得喝好茶叶,拉体面的座儿。他能在车口上,亮着自己的

车,和身上的白裤褂,和大家谈天,老不屑于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