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写作素材积累:文化传承素材试题_第1页
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写作素材积累:文化传承素材试题_第2页
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写作素材积累:文化传承素材试题_第3页
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写作素材积累:文化传承素材试题_第4页
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写作素材积累:文化传承素材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写作素材积累:文化传承素材试题考试时间:______分钟总分:______分姓名:______一、古诗词默写要求:请根据提示,默写出下列古诗词中的空缺部分。1.春眠不觉晓,______。2.独在异乡为异客,______。3.山重水复疑无路,______。4.月落乌啼霜满天,______。5.青青园中葵,______。6.春风得意马蹄疾,______。7.人生自古谁无死,______。8.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______。9.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______。10.滕王阁序:______。二、文言文阅读要求: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问题。《桃花源记》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1.“晋太元中”中的“太元”是______年号。2.“缘溪行,忘路之远近”中的“缘”的意思是______。3.“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中的“落英缤纷”形容的是______。4.“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中的“乃”的意思是______。5.“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中的“绝境”的意思是______。6.“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中的“语”的意思是______。7.“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中的“遂”的意思是______。8.“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中的“寻”的意思是______。9.“桃花源记”的作者是______。10.下列关于《桃花源记》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三、现代文阅读要求:阅读下列现代文,回答问题。《背影》朱自清背影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我从北京到徐州,打算跟着父亲奔丧回家。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又想起祖母,禁不住呜咽起来。父亲说:“不用难过,四叔会帮你料理的。”父亲又说:“我给你写了一个信,你到南京的火车站给你二叔,他可以把信给你。”我心中有些疑惑。我至今还记得那封信。那信是写着给南京浦口的二叔的,信中说道:“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利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我心中暗笑,我不知父亲何以致此。然而我那时似乎忘了父亲说给我去南京的事。到南京时,已近黄昏,父亲领我到车站,买好了票。车站上人声鼎沸,我看见父亲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鬓角上有些白发,在灰扑扑的灯光下,更显得苍老些。我从几方面观察,这实在是一个寻常不过的,老态龙钟的人,并无什么特别之处。及至听说父亲要回浙江去,我心中才恍然大悟,怪不得父亲一进车站,便将身上外衣脱下,搭在袖子里。原来如此!父亲是带行李回浙江的,他替我照看行李。我觉得父亲很可怜,他自己穿着青布棉袍,却给儿子买了一件紫毛大衣。他算来,十五六年前,曾托他的老朋友和我父亲同船由京到浦口,也许便经过上海。那时父亲在南京做事,大约去南京时须经过上海,所以我猜他也许要出上海去。他穿了一件厚棉袍,把穿着紫毛大衣的儿子,托在江北的一个陌生的地方!父亲送我到车上,我坐在车上,从车窗里看父亲和二叔告别,和他们一同向车站口外走去。我看见父亲被太阳照得发亮的秃头,看见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那顶小帽,全是他自己的。那是一个二十多年前的青布小帽啊!我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一个黑布小帽,一条青布棉袍,一条黑布马褂,一个戴着黑布小帽的,二十多年前的青布小帽的背影。那是一个父亲的形象。1.“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中的“祸不单行”的意思是______。2.“我从北京到徐州,打算跟着父亲奔丧回家。”中的“奔丧”的意思是______。3.“父亲领我到车站,买好了票。”中的“领”的意思是______。4.“我心中有些疑惑。我至今还记得那封信。”中的“疑惑”的意思是______。5.“及至听说父亲要回浙江去,我心中才恍然大悟,怪不得父亲一进车站,便将身上外衣脱下,搭在袖子里。”中的“恍然大悟”的意思是______。6.“我猜他也许要出上海去。”中的“猜”的意思是______。7.“父亲送我到车上,我坐在车上,从车窗里看父亲和二叔告别,和他们一同向车站口外走去。”中的“告别”的意思是______。8.“我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中的“背影”的意思是______。9.“那是一个父亲的形象。”中的“形象”的意思是______。10.下列关于《背影》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四、古文翻译要求:将下列文言文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2.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3.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4.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5.千里共婵娟,但愿人长久。6.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7.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8.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9.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10.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五、现代文阅读理解要求:阅读下列现代文,回答问题。《背影》朱自清背影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我从北京到徐州,打算跟着父亲奔丧回家。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又想起祖母,禁不住呜咽起来。父亲说:“不用难过,四叔会帮你料理的。”父亲又说:“我给你写了一个信,你到南京的火车站给你二叔,他可以把信给你。”我心中有些疑惑。我至今还记得那封信。那信是写着给南京浦口的二叔的,信中说道:“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利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我心中暗笑,我不知父亲何以致此。然而我那时似乎忘了父亲说给我去南京的事。到南京时,已近黄昏,父亲领我到车站,买好了票。车站上人声鼎沸,我看见父亲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鬓角上有些白发,在灰扑扑的灯光下,更显得苍老些。我从几方面观察,这实在是一个寻常不过的,老态龙钟的人,并无什么特别之处。及至听说父亲要回浙江去,我心中才恍然大悟,怪不得父亲一进车站,便将身上外衣脱下,搭在袖子里。原来如此!父亲是带行李回浙江的,他替我照看行李。我觉得父亲很可怜,他自己穿着青布棉袍,却给儿子买了一件紫毛大衣。他算来,十五六年前,曾托他的老朋友和我父亲同船由京到浦口,也许便经过上海。那时父亲在南京做事,大约去南京时须经过上海,所以我猜他也许要出上海去。他穿了一件厚棉袍,把穿着紫毛大衣的儿子,托在江北的一个陌生的地方!1.文中“我”为什么从北京到徐州?2.“我”对父亲写的信有何感受?3.文中描述了父亲的外貌特征,请列举出来。4.“我”对父亲的穿着有何看法?5.文中“我”对父亲的情感有何变化?六、作文要求:根据下列材料,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材料:近日,我国某城市举办了一场以“文化传承”为主题的公益活动。活动现场,许多市民积极参与,通过书画、剪纸、戏曲等传统艺术形式,展示了我国丰富的文化遗产。一位年过古稀的老人,现场教授剪纸技艺,吸引了众多年轻人围观学习。老人说:“传承文化,就是传承民族精神,我们要让更多人了解和热爱我们的传统文化。”作文题目:传承文化,弘扬民族精神本次试卷答案如下:一、古诗词默写1.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2.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3.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4.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5.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6.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7.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8.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9.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10.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解析思路: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词的记忆能力。学生需要根据提示默写出相应的诗句。通过检查学生的答案,可以了解他们对古诗词的掌握程度。二、文言文阅读1.晋太元中,太元是晋朝年号,指的是公元376年至396年。2.“缘溪行,忘路之远近”中的“缘”意思是沿着。3.“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中的“落英缤纷”形容的是桃花纷纷落下的景象。4.“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中的“乃”意思是于是。5.“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中的“绝境”意思是与世隔绝的地方。6.“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中的“语”意思是告诉。7.“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中的“遂”意思是于是。8.“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中的“寻”意思是不久。9.《桃花源记》的作者是陶渊明。10.下列关于《桃花源记》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文中描述了桃花源与外界的隔绝状态,但并未提及桃花源人的生活方式。解析思路: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学生需要根据文意理解字词的含义,同时理解文章的整体内容和主题。三、现代文阅读1.“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中的“祸不单行”的意思是不幸的事情连续发生。2.“我从北京到徐州,打算跟着父亲奔丧回家。”中的“奔丧”的意思是急忙赶回家中参加丧事。3.“父亲领我到车站,买好了票。”中的“领”意思是带领。4.“我心中有些疑惑。我至今还记得那封信。”中的“疑惑”的意思是心里有疑问。5.“及至听说父亲要回浙江去,我心中才恍然大悟,怪不得父亲一进车站,便将身上外衣脱下,搭在袖子里。”中的“恍然大悟”的意思是突然明白了。6.“我猜他也许要出上海去。”中的“猜”的意思是推测。7.“父亲送我到车上,我坐在车上,从车窗里看父亲和二叔告别,和他们一同向车站口外走去。”中的“告别”的意思是分别。8.“我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中的“背影”的意思是背后的人影。9.“那是一个父亲的形象。”中的“形象”的意思是外貌特征。10.下列关于《背影》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文中并未提及父亲的具体年龄。解析思路:本题考查学生对现代文的理解能力。学生需要根据文意理解字词的含义,同时理解文章的情节和人物情感。四、古文翻译1.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翻译:桃花潭的水深有一千尺,比不上汪伦送我之情。2.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翻译:落下的红花并不是没有情感的东西,它化作春泥更能保护花朵。3.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翻译:春风又使江南岸变绿了,明月何时才能照着我回来?4.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翻译:人生得意时应该尽情享受,不要让金杯空对明月。5.千里共婵娟,但愿人长久。翻译:千里之外共同欣赏这明亮的月亮,只愿人们长久地相守。6.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翻译:一定要登上绝顶,俯瞰众山都显得很小。7.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翻译:天(即自然)的运动刚强劲健,君子应该像天一样,永不停息地前进。8.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翻译:大地的气势厚实和顺,君子应该像大地一样,用厚德承载万物。9.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翻译:了解怎么学习的人,不如喜爱学习的人;喜爱学习的人,又不如以学习为乐的人。10.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翻译:学习并且时常温习,不是一件很愉快的事吗?解析思路: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句子的翻译能力。学生需要根据文言文的语法和词义,将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五、现代文阅读理解1.文中“我”为什么从北京到徐州?解析:因为祖母去世,父亲从南京回来奔丧,所以“我”也跟着父亲去徐州。2.“我”对父亲写的信有何感受?解析:“我”对父亲写的信感到疑惑,因为信中提到父亲身体不好,但“我”并不了解父亲为何如此。3.文中描述了父亲的外貌特征,请列举出来。解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